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资料: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第一篇:没有物理学家参与,中医理论之迷无法解开
中医为什么将人体比作宇宙自然,为什么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直接用于人体事物(生理及病理)的描述,如肺主气属金、心主血脉属火、肝主筋属木、脾主肌肉属土、肾主骨属水,自然界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即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生克制化规律,那么,古代中医所阐述的理论,它的现代科学依据又是什么呢?
本人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其现代科学依据来自于现代物理学。
一、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一个复杂事件,可以将其遵循的不同规律,化为多个简单事件进行分析。如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作小球的竖直上抛运动,小球的运动轨迹按方程y=vt-1/2gt2,vt反映了火车的运动规律,1/2gt2则反映了小球上抛时的位置状态。
同样,中医在研究人体、并对人体进行总结时所采用的也是这一方法。人体是地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体不光有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同时人体内的各种物质运动还受地球系统各种规律的制约,因此,人体的物质运动规律实际上由二部分所构成,一是人体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二是地球系统的物质运动规律。
当将直立的人体放入地球系统来进行分析,人体的上部在高位,它就属于阳,人体的下部在低位它就属于阴。
二、
从宏观、整体的水平看,人体是个与地球完全相似的系统,即人体是个四维空时。
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一样,都将人体当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加以研究,但究竟人体是个怎样的系统,西医和现代中医一样,并未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中医理论有皮部相通、血脉相通、筋膜相通、肌肉相通、骨骼相通的重要论述,其论述依据是取类比象,将人体比作地球,则皮毛与大气相对应、特性相同,膜与花草树林及风相对应,特性也相同……,但是,为什么会有此相同特性呢?其现代科学依据在于:
A、人体的物质分布特征与地球系统完全相同,小比重物质分布于外,大比重物质分布于内,比重介于皮毛及骨骼之间的物质则分布于上二者中间,它与地球系统的物质分布特征完全相同。物质的不同分布结果是不同物质运动的结果,因此人体内的物质运动规律与地球系统的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相同。
B、人体系统是个与地球系统完全相同的四维空时。由于人体系统是个四维空时,而在四维空时物质运动的轨迹遵循短程线的规律而运动,因此人体系统有皮部相通、血脉相通、筋膜相通、肌肉相通、骨骼相通的物质运动特征。
相对论的知识告诉我们,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参考系(无论是惯性的还是非惯性的)中都有相同的形式。由于人体与地球系统一样都是个相对 独立的系统,都是个四维空时,二者之间的物理规律有相同的形式,因此宇宙自然的各种事物规律可以直接用于人体事物的描述,这即是中医将人体比作宇宙自然的根本依据所在。
(关于这一新理论的具体内容,请参阅本人在本栏目中发出的《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一文。)
人体的物质运动无比复杂,即使是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生命活动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迷。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如何将中医理论所包涵的现代科学各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很好的整理和挖掘出来,这是我们每一个现代学者都必需面对的事情。本人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中医,发现中医理论所依据的主要科学原理是现代物理学的原理,如是这样,若我们不去揭示中医理论所包涵的现代物理学内涵,解密中医就只能是空话。在此,本人希望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能有您的参与,中医之迷定能早日解开。
有兴趣者多跟贴,也可来信至tk2691@163。com






第二篇 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及方法
提示:在本篇中,我们将循古中医思路,以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原文论述为依据,以准确地理解、翻译和解释原文为原则,尽量向读者展示,中医学原理中所包含的现代物理学方法。但是,由于中医学对于我们来说还存在许多未知区域,而同样研究人体的现代医学又有许多定论,因此,当我们循中医原理推导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时,有些读者可能会用现代医学的理来对此进行评判,从而对本书的某些结论进行否定。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人们对此问题产生的一种误识。中医学和西医学它源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着完全不同的方法,因此,如果要用现代医学的理来衡量中医学之理,必须先看看它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可用现代医学之理来衡量中医学之理。
1、现代医学得出的理和中医学得出的理是在相同层次的观察所得。
这是因为,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理。任何事物,当观察者从不同角度去进行分析研究时,由于对同一事物所处的观察角度不同,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自然光”这一物质,在肉眼状态下进行观察,它是白光,将其放在光谱仪上进行分析,它则由各种光谱组成,而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光”这一物质它又表现出波粒二相性。所以,微观层次的理不代表宏观层次的理,化学的理不代表物理学之理,人体生理学、生物学之理不一定代表从其它角度研究人体时所得出的理。因此,如果要用现代医学的理来检验古代中医学的理,首先要确定,中医的论述、论断,它是否和现代医学的结论是在同一层次的观察所得,如果确定为是,那么,读者可以用现代医学的理来肯定或否定中医学之理,反之,现代医学之理则不能作为检验中医之理的标准。
2、现代医学得出的理,其使用的原理、方法、仪器、材料等是否和中医学相同。
对于现代科学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它要求实验者提供实验的原理、方法、仪器、材料等等,以便他人重复实验,从而可对此实验结论的真伪性进行检验。但是,如果他人所做的重复实验,在原理、方法、仪器、材料上有一个不相同,那末,两个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差别很大,此实验就不叫做重复实验,此实验的结论也不能作为彼实验结论真伪的检验标准。同样的,如果要用现代医学的理来检验中医学之理,首先要确定,中医学所得结论和现代医学所得结论,它们有共同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如此,现代医学的理才能作为检验中医学之理的标准,反之,现代医学之理则不能作为检验中医之理的标准。



一、 古代中医对人体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角度
在本篇中,我们将对古典中医理论所包含的现代科学原理,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因此,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首先必须了解清楚,古代中医是从何种角度对人体进行分析研究的,这是后续工作进行的前提。不能准确的把握中医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切入角,即使分析论证得再好,所得结论也只能算是局部的、片面的,不具备代表性。只有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正确,如果前提方向有误,则后续的所有工作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故此,我们在分析解释古典中医理论所包含的现代科学原理之前,首先要对中医学观察和分析人体的总体角度进行分析和确认。
人的生命运动是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它既可分为精神的,也可以分为物质的;既可分为宏观的,也可分为微观的;既可分为经验的,也可分为行为的;既可分为物理的,也可分为化学及生物的。古典中医学对人体生命运动的观察和分析,它即是从多角度来进行的。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它就包含了众多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如以皮毛之好坏而知肺之好坏,它就体现了局部的观察方法和系统的、整体的分析方法;如闻人之声音而知虚实,它就体现了物理学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又如以舌质、舌苔、色泽、呕吐物、二便的正常与否而知人之好坏,它则体现了化学及生物学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中医学对人体事物的观察与分析,既然包含着现代科学众多学科的方法,那末如何去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归纳总结,以使我们更好的把握古代中医的基本思路呢?所有的观察和分析都是为目的服务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一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预防和诊治疾病,为人类的健康长寿服务。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为中医学众多纷乱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大伤脑筋了,而只要从中医学诊治疾病的方法、手段以及其调节人体疾病的目的着手,看其调节人体疾病的状态是属于什么层次、什么水平,是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或是其它什么,分析清楚了这一切,我们就可以了解中医学对人体事物的总的观察和分析思路。
那么,中医治疗疾病有哪些方法和手段呢?《素问·异法方宜论》对此作了总结,主要可以分为五类,一是使用砭石,二是使用药物,三是使用灸焫,四是使用微针,五是使用导引按蹻。既然中医治疗疾病总的方法和手段有以上几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治病方法的分析来了解中医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总的思路。
1、使用砭石:砭石疗法,它是用一种楔形石块,通过砭刺患部,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目的一种方法。砭石治病的方法,在治疗各种疼痛疾病时,它主要起一种刺激作用,人体物质并不产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化;在用于排脓放血时,它通过排泄人体中的有余物质从而起到治病的目的,这时,人体物质发生减少的变化。化学药物或生物药物的治病方式,是通过改变人体的化学或生物反应机制等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砭石治病它不属于化学药物或生物药物的治病方式这一类。砭石的刺激属于单纯的物理方法,它只要求刺激量和刺激强度,即使不用砭石而用其它物体,只要有适合的刺激量和刺激强度,它也能达到同样目的。砭石的排脓放血作用则是对病患部位局部物理状态的改变,它是以排泄病患部位多余物质为目的的,即使不用砭石而用其它工具,只要能排泄病患部位的多余物质,它也能达到同样的治疗目的。因此,砭石治病的方法是属于物理方法。
2、使用药物:药物疗法,即是使用各种植物药物、动物药物、矿物药物等,经过一定的备制、组方,通过给人内服或外敷的方式使药物在人体中发生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发现,中医所使用的各种天然药物,每一种药物它都包含着多种化学成份,药物在进入人体中后,它既能产生化学反应也能导致生物反应。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医的药物疗法,它既是化学疗法同时也是生物疗法,所以,中医的药物疗法它归属于现代医学的化学疗法和生物疗法范畴。
那么,古代中医是怎样看待药物疗法的呢?其实,古代中医并不是将药物疗法当作化学疗法或生物疗法来看待使用的,而是将其当作物理疗法来看待使用的。
中医将各种药物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时候,它不是以如何改变人体内部的各种化学的或生物的反应机制为目的的,也不是注重人体在敷服这些药物后会在体内生成及制造什么物质、消灭及制约什么物质、增加及补充哪一类物质或是减少及中和哪一类物质,它是以改变人体疾病的状态为目的的。对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中医采纳中药的何种功用就会明白。
中医使用各种药物治疗疾病,它所注重的是药物的两个特征,一个性,一个是味。性分升、降、沉、浮,味分辛、酸、甘、苦、咸。
药物的性,它反映了人体在使用药物之后,体内物质随药物的性而出现的运动及变化特征,这个特征即是随药性的升而升、随药性的降而降、随药性的沉而沉、随药性的浮而浮。因此,中医利用药物的药性,它所追求的是药性带给人体整体或系统水平的、宏观层次的和物理意义上的物质运动与变化。
药物的味,虽然它反映的是物质的化学特征,但是中医并不取其化学上的作用,相反的,中医是取其物理学方面的功能。如辛味药取其能散能行的功用、酸味药取其能收能涩的功用、甘味药取其能缓能补的功用、苦味药取其能泻能燥的功用、咸味药取其能软坚润下的功用。对于中医取药味的物理作用而不是取其化学作用,这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根据对概念所作的解释和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缓与急、散与收、湿与燥、逆与泄、耎与坚及以润下等概念,它们反映的都是事物的物理属性,所以,中医取药味的作用是属于物理方面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医的药物疗法,虽然它和现代医学的化学药疗法、生物药疗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中医将其运用时却是用于调节和改善人体物理学方面的状态的,因此,中药治疗疾病的方法也属于物理学的方法。
3、使用灸焫:灸焫亦即灸法,它是用艾柱或艾条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的一种方法。灸焫治病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给人体各部传输热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虽然灸焫时使用的艾叶也是一种治疗药物,能起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但是,剔除灸焫时艾叶所起的药物治疗作用,单纯对人体各部使用加温的方法,它也能起到和灸焫同样的治疗作用。如现代医学按此原理设计制造的各种红外线治疗仪、场效应治疗仪等,它们都可归属于中医传统的灸焫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使用灸焫法治病,其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靠给人体加温,通过加温从而改变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灸焫法它也是属于物理学的方法。
4、使用微针:微针疗法也叫针刺疗法,它是利用各种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运用操作手法,藉以疏通人体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运用针刺疗法治疗人体疾病,它主要是通过针刺的三个方面作用来实现的。其一是“通”,就是利用针具刺激穴位,运用一定的手法,从而疏通人体的经络气血,使之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其二是“调”,就是利用针具刺激穴位,运用一定的手法,从而调节和改善人体不同部位的气血虚实状况;其三是“泻”,就是利用针刺刺穿皮肤,从而起到排泄人体有余气血的目的。
“通”,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和改善人体经络的气血运行条件,促使其变得流畅并回复到正常的生理运行状态,因此,“通”的方法是属于物理方法;“调”,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和改善人体各个不同部位气血的虚实状况,以促使人体在整体水平上、系统水平上回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人体虚实状态的改变,纯粹是属于宏观层次上的物理变化,因此,“调”的方法也是属于物理方法;“泻”,就是排泄人体多余的物质,有出气,有出血(还有排脓等),但它只导致人体物质减少的变化,是以减少人体多余物质而施行的疗法,这种疗法它以改变人体物质的物理状态为目的,因此,它也同样属于物理方法。
经上述分析可知,微针疗法,它是以改变人体各部的物理状态所施的疗法,属于物理疗法。
5、使用导引按蹻:导引按蹻法,它分导引法和按蹻法两个部分。导引法,它是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推拿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防治疾病的方法。按蹻法,古代医家对此有不同解释,一说“按”与“蹻”是推拿中的两种手法,一说指按法和踩法,还有一说谓之推拿溪谷蹻穴(参见《中医大辞典》“按蹻”条)。《中医大辞典》将其解释为“推拿法的古称”,属于正骨八法之一。不管历代医家及现代学者对其的解释如何,总的一点,按蹻法,它是由医者对患者身体部位施行各种治疗手法,或点、或按、或推、或拿、或捏、或柔、或弹、或拨等等,将一系列的技巧动作,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来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导引法,它以自主的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推拿为主要内容,不论其能导致人体微观还是宏观、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何种变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纯粹属于人体的一种机械运动,因此,导引法对人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疗法。
按蹻法,它以医者对患者所施的各种手法为主要内容,医者对患所施的手法也是属于单纯的物理作用,医者的手法可以用相同的物理作用而取代,因此,按蹻法属于物理方法。
从中医治疗疾病的五种主要方法可知,中医治疗人体疾病,它是以改变人体在宏观水平、系统水平的物理状态为目的的,总体来说,这些方法它们都属于物理方法。中医治疗疾病的总体原则,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高度的概括和总结,那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上述中医治疗疾病总的原则清楚的告诉我们,中医治疗疾病,它是以调节和改善人体出现的病理状态为目的的,这种病理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宏观状态时和整体状态时的物理状态。因此,中医学对人体进行的大部分观察和分析、诊断和治疗,它都是围绕着人体处于宏观状态和整体状态时物理状态的改变,以调节和改善人体非正常的物理状态这条主线而展开的。
有些人将中医治疗疾病的目的,认为是为了调节和改善人体处于疾病时的功能状态,因此从人体功能的结构和结构的功能上去进行研究,这是不正确的。所谓功能状态,是指具有这种功能的状态,不具备这种功能的状态它就叫做非功能状态。例如,人在生病前具有视、听、走等多种功能,但是,疾病发生了,治疗的要求迫使患者必须丧失某些功能,最后,病治好了,有些功能却永久丧失了(如四肢出现坏死组织而被切肢)。经过治疗后,尽管患者的某些功能受损,但病因却排除了,正常的生理状态恢复了,这对于患者来说就是治愈疾病。因此,中医治疗疾病的目的,不是为了调节和改善人体处于疾病时的功能状态,而是为了调节和改善人体处于疾病时的病理状态,使之恢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

















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之三
二、 古代中医对人体事物的分析研究方法
古代中医对人体事物的观察和分析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是以人体处于宏观状态和整体状态时的物理状态为主线而展开的,既然人体的物理状态是中医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那末,在中医学的理论中,它是否使用了现代物理学的某些原理和分析方法呢?如果有的话,这些原理和方法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对这一问题作详细的讨论。
经典物理学在分析复杂事件的时候,它有一个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将事物对象按其遵循的不同规律,将其化作多个简单事件,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王某在匀速直线运动着的火车上将小球作竖直上抛运动,在火车外面的人看来,小球的运动轨迹由方程y=vyt-1/2gt2 和x=vxt 决定。其中,方程x=vxt 表达了火车系统的物质运动规律,方程y=vyt-1/2gt2 则表达了处于地球重力场范围内的物质运动规律。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在多重规律作用下的复杂事件,可以将此复杂事件,按其遵循的不同规律,把它化成多个简单事件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总结出事物在不同规律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化特征。
其实,古代中医它也是按照上述物理学的方法,将复杂的人体物质运动,按其遵循的不同规律,化作若干个简单事件来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的。
古代中医发现,人体的物质运动,它受多重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它受自身规律的作用,如人体的体液全身都分布着,它不会因地球重力场的引力作用而全部都聚集在人体的下部,这即是人体自身规律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体的物质运动又受外部环境各种规律的制约,如静脉中的血液它会随着人体体位的改变而表现出趋下的特征(抬高或垂放手臂就可观察到这一现象),此即是地球重力场引力作用导致的结果。基于上述发现,古人从而认为,人体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它包含了人体自身的规律和外部环境的规律这两个方面。因此,要了解人体中的事物规律,就必须同时了解人体自身存在着的规律和外部环境存在着的规律,如此才能了解人体中事物规律的真实结果。
古人由于发现,人体的事物规律,它是在人体自身规律和外部环境规律两个规律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古人就将人体中的各种事物活动分作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考察。
1 将人体独立于环境之外单独进行考察
在古典中医理论中,古代中医对人体事物的分析方法之一,它是将人体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并且将其独立于环境之外单独的加以分析考察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这里,古代中医即是将人体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单独的加以考察,从而发现和总结出人体系统自身的生理活动规律的。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这里,古代中医即是将人体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单独的加以考察,从而发现和总结出人体不同脏腑所独有的生理功能的。再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这里,古代中医也是将人体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单独的加以考察,从而总结出不同脉位所反映的人体不同部位区域的。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古代中医分析得出的这些结果,它没有将人体外部环境的作用影响考虑其中,这些结果也不因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它完全是从人体自身固有的规律总结得来的(中医将人体独立于环境之外单独进行考察的例子,并不限于上面几个,在中医学古典经文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如将人体五脏六腑用五行代之后所作的总结:心属火,生土(脾)克金(肺);肾属水,生木(肝)克火(心)……;又如七情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作用影响:怒伤肝,悲伤肺……。读者只要稍事细心,就能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
古代中医将人体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整体系统单独进行考察,它把外部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作用影响放在一边,仅以人体自身的事物规律作为它的研究对象,进而对其分析总结,这即是古代中医对人体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时所使用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2 将外部环境的事物规律用于人体事物的研究
人是处在环境中的事物,人体的物质运动,一方面受到自身规律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外部环境各种规律的作用。如果不考虑人体自身规律的作用,而是将人体事物完全置身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之中,则人体中的事物它完全遵循外部环境的各种规律运动和变化。如此,外部环境的事物运动及变化规律相应的它也是人体事物的运动及变化规律,这样,外部环境的各种事物规律就可以用于人体事物的研究,古代的中医正是按此来做的。
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规律,如有气候规律、有生老病死规律、有地球重力场的引力作用规律、有治国安邦的规律、还有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等等,许多规律都会对人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影响。古代中医发现,尽管环境中的事物规律多种多样,但对人体作用影响最大的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即自然气候的变化、万物的生老病死、地球重力场的引力作用、食物的作用、不同地域的作用影响以及天地自然间的五运六气变化规律。
自然气候(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包含很多内容,它包含温度场、压力场、湿度场、风气场的变化规律等等):中医学对自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作用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是总结得非常之多的,有关论述在中医古典经文中几乎是随处可见。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曰:逆春气则伤肝,夏为寒变;逆夏气则伤心,秋为痎疟……;又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所有这些,它都是中医论述自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作用影响以及人体可能发生的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的。
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它是世上一切事物都必须遵守的规律,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它们都有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没有绝对的永恒过程,有生就有死,人也不能例外。古代中医发现,万物的生老病死规律,它也是对人体作用影响最大的事物规律之一,因此,这一规律也是中医人体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应的,对人体的这一规律中医也作了系统的总结。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妇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尽竭矣。”此段论述即是对人的生老病规律的揭示。又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此段论述,即是中医对于人死的规律的揭示(生老病死,它既是人体外部自然环境中的事物规律,同时又是人体本身固有的规律,此处为了方便起见而将其放在环境规律中讨论)。
地球引力:古代中医发现,宇宙自然的各种规律中,地球重力场的引力也是对人体物质运动有着很大作用和影响的,因此也对其作了系统的总结。地球重力场的引力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对地球重力场范围内所有物质的作用力上,这即是所有物质皆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另一方面,它表现在地球重力场范围内的压力分布和物质分布上,它有这样一个特征:在地球重力场范围内自由运动着的物质,它按照物质自身的比重由小到大、由上到下的规律分布,压力也是由小到大、由上到下的规律分布。如离地核中心越远的位置物质的比重越小、所受压力也越小,反之,离地核中心越近的位置物质的比重越大、所受的压力也越大。地球重力场的引力作用同样存在于人体之中,它使得人体中的不同物质出现不同的运动趋势,古代中医也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如凡属阳的事物皆行于上并聚于上,凡属阴的事物皆行于下并聚于下;凡质重的药物皆有沉降的特性,凡质轻的药物皆有升浮的特性,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它也会导引人体内的物质表现出与药性相同的运动特征。关于地球重力场对人体物质产生的引力作用,现代科学所作的空间试验给予了很好的证明。如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一段时间后,普遍出现下肢肌肉痿缩及承重骨的骨钙大量丢失现象,此即是人体在脱离地球重力场作用后,体内物质单纯受人体自身的规律作用而导致的结果。相反的,人体处于地球重力场中,正常状态下不发生下肢肌肉痿缩和承重骨骨钙大量丢失现象,这即是地球重力场引力作用的结果。
食物:食物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食物对人体产生的各种作用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古代中医对各种食物给人体产生的作用影响十分重视,发现和总结出了这方面的许多规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又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上面这些论述,即是中医从五味与人体事物的相互关系上所作的总结。
地域:中医发现,在影响人体的众多因素中,地域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而也对此作了总结。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把,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伤筋;南方生热,热伤气;中央生湿,湿伤脾……。上面这些论述,即是中医从不同地域对人体的作用影响上所作的总结。
五运六气:在现代科学还不知道五运六气为何物的时候,中医很早就发现了宇宙自然中五运六气更替规律对人体的作用影响,并专门为此开篇立论,作了详细的阐述。如《素问·六微旨大论》和《素问·气交变大论》,它就是专门论述宇宙自然中的五运六气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影响规律的。如《气交变大论》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燥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这些论述,即是中医对五运六气规律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影响上所作的总结。
古代中医将人体事物当作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单独进行考察,它把人体自身规律的作用影响放在一边,仅以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作用影响作为它的研究对象,进而对其分析总结,这即是古代中医对人体事物进行分析研究时所使用的又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之四

三、古代中医人体事物的分析思路、原理和方法之二
上面讲过,人体事物总的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它是在人体自身规律和外部环境规律两个规律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所以古人就将人体的事物分作两个方面来单独进行考察,一是将人体独立于环境之外来考察,二是将人体事物置身于环境之中来考察。
当把人体事物看成是环境中的事物来考察时,人们可以通过观察环境中的事物运动及其发展变化来了解其规律,从而把它当作人体事物规律的一部分来加以直接运用。这些处于宏观状态下的事物规律人们是易于观察和获得的。但是,处在微观状态下人体自身的各种规律古人是怎样总结出来的呢?为什么中医将脾胃归属于土,将心、小肠归属于火而不是归属于其它什么呢?寸口脉它能知人体的好坏虚实等等,这些规律中医又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呢?下面,就中医对处于微观状态下的人体事物分析思路,所使用的原理、方法作个详细的分析介绍。
1 对人体事物的观察
事物的分析始于观察。和现代科学一样,中医要分析人体事物,它可以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的一些现象以了解人体的宏观事物情况,也可以通过观察动物以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等。古人发现,构成人体的物质及在人体中存在有这样一些规律。其一,在胸腹腔以外的物质中,皮毛的比重最小,肌肉次之,骨骼的比重最大;在胸腹腔以内的脏腑器官中,肺脏器官的物质比重最小,心脏、肝脏、脾脏次之,肾脏器官的物质比重最大;其二,构成皮毛的物质相同,构成肌肉的物质相同,构成血脉的物质相同,构成筋膜的物质相同,构成骨骼的物质相同;其三,人体的物质有层次分布,从整体特征上看,皮毛分布在最外层,肌肉分布在中间层,骨骼分布在最内层;其四,人体的生长发育皆依靠后天食物供给,这就是说,人体物质的生长发育是靠吸收食物营养而得来的,除了母体给予的外,自身生长发育的所需物质由脏腑中供给得来;其五,在母体中的胎儿,其头向位置是朝向母体的子宫口,也就是母体中的正常胎儿是头朝下的。以上这些都是古代中医所能观察到的一些基本事实。当然,古代中医从人体事物中观察到的结果还有许多,这里只是举几个例子对其进行说明。
2 系统间的类比分析
古代中医从观察到的一些人体事实现象,能否由此直接总结归纳出微观状态下人体五脏六腑的物质特性和相互关系呢?,不用说是无法得出的,即使加上现代解剖学的一系列方法,单凭肉眼去进行观察也是不可能总结出来的。现代解剖学的方法手段这样发达,但也未能从中医学的角度归纳总结出类似的结论,对其内部机制作出合理的解释,这就是证明。古代中医对人体事物的归纳总结,它是借助另外一些方法得来的,这就是作系统间的类比分析。
人体是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在无法用肉眼了解处于微观状态下的人体事物规律时,古代中医它就想到了用系统间的类比方法来对人体事物进行探索。人体是个缩微系统,微观状态下的人体事物无法用肉眼观察,但是,宏观系统、宏观状态下的宇宙自然事物规律人们是可以借助肉眼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因此,古人它选择了宏观系统的宏观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并与人体进行类比分析。
我们生活的地球、围绕地球运转的月亮以及太空中的星体,它们也和人体一样,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因此可以将人体与地球、月亮、星体等进行类比。地球和月亮是人们较易观察的对象,那就拿地球和月亮来与人体分析对比吧,看看人体系统和地球(月球)系统有什么相似之处。
⑴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一样,物质分布存在着相同的层次分布特征。
人体的物质有从表到里、由轻到重(由小比重物质到大比重物质)的层次分布特征。如从皮毛到肌肉到骨骼的物质分布。地球系统的物质也是有从外到里(从高到低)、由轻到重(由小比重物质到大比重物质)的层次分布特征。如从气到水到土到石的分布。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的物质层次分布相同、特点相同,这是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相似特征。
⑵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一样,物质运动存在着相同的方向特征。
在地球系统中,由于地球重力场、压力场的作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挤压,它使得地球系统的物质中,小比重物质有趋上、趋外的运动特征,而大比重物质则有趋下、趋内的运动特征。如气态物质大都分布在地球的外围层,固态物质大都分布在地球的内围层,这即是不同物质运动的结果,它表明,在地球系统中不同比重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趋向。对人体系统进行分析,其结果也和地球系统一样。如人体中存在着由内到外的正温差和正压差,在人体温度场及压力场的作用下,人体中小比重的气态物运动有趋上、趋外的方向特征,大比重的液态物运动有趋下、趋内的方向特征(如此它才导致了人体物质的分布特点是皮毛比重最小、骨骼比重最大)。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物质运动的方向特征相同,这是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的又一个重要相似特征。
⑶ 人体系统和地球(月球)系统一样,不同部位物质的生长方向特征相同。
地球系统中的有生命物质(所谓有生命的物质,它是以古人的眼光来看待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生长方向都是向上的。如各种花草树木,它们都是根朝下并向上生长的,如果从月球上看,植物的这种生长特性它们都是朝向地球的外部方向的。各种动物也是如此,它们皆是头朝上足朝下的。植物与动物的这种方向特性,无论是处在地球中的什么位置它都不会改变。在此,我们将地球系统中动物及植物的这种生长方向特征称作地球系统的外展特性。那么,人体中是否存在类似的外展特性呢?事实上,人体系统的外展特性与地球系统的外展特性完全相同。
首先来看人体的毛发。人体的毛发,除了手掌和足底等少数几个地方没有以外,几乎全身都分布着。对人体的毛发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垂直于人体表皮的角度向外生长的,也就是说,它们在人体外表的整体上体现了人体系统的外展特性。
其次来看看人体的血管以及神经的分布和方向。人体的神经和血管,小的是由大的分化而来,大的是由更大的分化而来,它们和树木的枝干结构及分化特征完全相同(如果将神经和血管的这种结构及分化特征,称之为树状结构及树状分化的话,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现代医学将人体中分布着的毛细血管及末稍神经称之为网状结构,它不如使用树状结构及树状分化这样的名词,如此会更加形象、直观和合理)。我们知道,在地球系统中生长的树木,它是有鲜明的生长方向的,这就是外向生长,它表现出地球系统的外展特性。那么,神经和血管在人体中是否也表现出同样的外展特性呢?这是肯定的。例如,在人体中,无论是头颈身躯还是四肢,其大小神经和血管,它们都是从内向外或由人体腰腹中部向人体两端外向生长的,大头方向向里、向内,小头方向向表、向外,这一现象说明,人体是个以内部脏腑器官及腰腹为结构中心的外展系统。
第三来看看(正常情况下)母体中的胎儿情况。在母体中,胎儿的头向与母体的头向正好是相反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将人体系统与地球系统作比较,则此现象就十分容易理解。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南北两极的人,所看到结果是一方朝上一方朝下。那末,处在地球南北两极的人是否其生理习性就是如此,还是处在地球这头他就会头朝下、处在地球那头他就头朝上,或是有些人他生来就是头朝上的、有些人他生来就是头朝下的呢?这显然不是的。问题出在我们的观察角度,如果我们不是在月球上进行观察,而是与观察对象处在同一个坐标系统,即是进入到地球系统中去对其进行观察,则我们观察到的人他们都是头朝上的。同样的,我们所观察到的胎儿与母体头向相反,是由于我们处在特殊的观察位置,如果是处在母体之中对胎儿进行观察,我们将发现,胎儿的头向也是朝上的。上面的现象说明,人体物质的生长发育,它和地球系统中的有生命物质一样,它们都具有外展特性。或许有人会说,人体中的胎儿在出生前是没有方向感的。对于这一疑问,前苏联的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将刚出生的婴儿放入水中并有意将婴儿的头朝下,可是,当外力撤消后,婴儿还是要将头运动到朝上的方向上,这说明婴儿在母体中就已经形成了方向性。这个实验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不同部位的物质其生长方向特征相同,都表现出外展特性,这是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的又一个重要相似特征。
⑷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一样,都存在着自身由内到外的正温差和正压差,且在外部环境温度场的作用下其变化规律相同。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一样,都存在着自身由内到外的正温差和正压差,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相同的不仅只限于此,地球和人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系统外部的温度场条件发生改变时,此两个系统的温度变化规律也是相同的。如地球处在太阳温度场范围内,其整体温度的变化是随太阳的日照而升高(主要体现在地壳温度),随日照的消失而自主升温(日照消失后,地壳自身的高温场源随之向地表之外释放热能并使地表升温),它反映了地球系统对地壳温度的自我调节功能。人体的情况也和此一样,在夏天,当人体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的整体温度也随外部环境的温度升高而升高(它也主要是体现在体表温度上),而当外部环境温度降低时,人体表皮的温度却不会和环境温度降到同一水平,人体内部的高温场源它会自主地释放热能以维持表皮的温度保持相对的恒定,这和地球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是完全相同的。
地球和人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系统外部的温度场条件发生改变时,此两个系统的温度变化规律相同,这是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的又一个相似特征。
⑸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一样,都存在着上下左右间的对称性。
地球系统存在着以穿过地核中心点的剖面为对称面的上下左右间的对称性,人体系统存在着以正中剖面为对称面的左右间的对称性,这个结论是人人共知的。但是,人体的对称性还不只限于此,人体还存在着以腰腹中部横剖面为对称面的上下间的对称性。
首先是体现在毛发上。如人体的头发、阴毛,它们的物质构成完全相同,它们的生长条件完全相同,它们就存在着以腰腹横剖面为对称面的上下间的对称性;其次是四肢。如人体的手与足存在着以腰腹横剖面为对称面的上下间的对称性,手五指对足五趾、手指甲对足指甲、手掌对足掌等等;第三是人体孔窍的对称性。如人体的孔窍皆分布于头和阴部,它们也存在着以腰腹横剖面为对称面的上下间的对称性;第四是脏腑器官特性的对称性。如以腰腹横剖面为对称面,则肺叶与大肠相对称、心脏与小肠相对称,它们的比重特性都相同,分布于外层的物质比重皆小,分布于内层的物质比重皆大。(在人的腹腔也发现了类似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
人体存在着上下左右间的对称性,这是人体和地球系统的又一个相似特征。
⑹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之间,存在着部分物质相同、众多物质特性相同的特征。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之间,存在着部分物质相同,它主要表现在人体和地球都存在气态物质和液态物质。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之间,存在着众多物质特性相同,它主要表现在:人体系统的所有物质与地球系统的所有物质一样,它们都遵循热胀冷缩的变化规律、物质间都存在着弹性、刚性、硬度、可以储存能量的特性等等,几乎地球系统中的物质特性就是人体系统中的物质所表现的特性。以上的这些方面,它也是地球系统和人体系统的一个相似特征。
以上是对人体系统与地球系统的一些相似特征所作的分析,古人通过分析发现,人体系统与地球系统间的许多重要特征十分相似,因此,古人选择了系统间的类比分析法作为人体事物的分析方法。












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之五

四、人体事物与地球事物的对应关系及其依据
总论
我们知道,中医学的理论,它是以脏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为理论核心而展开的。在脏腑学说中,中医学是将人体的五脏六腑比作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说理论述的。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它们各自都存在着不同的特性,它们的特性分别是:肺属金、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肾属水,那末,中医学将人体事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来进行替代类比,它是中医学对人体事物所作的一种硬性规定呢,还是存在着什么样的依据?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个分析讨论。
中医学将人体事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来进行替代类比,这一方法它原于人体系统与地球系统的许多相似特征以及两个系统物质运动规律的相似性。古代中医发现,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存在着许多的重要相似特征,因此古人大胆推断:
⒈ 人体和地球是个有着相似结构的系统(两个系统的物质分布、结构特征相同);
⒉ 人体和地球是个有着相似的物质运动方向的系统(轻质的物质向外运动,重质的物质向内运动);
⒊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一样,各自都存在着自身的重力场;
⒋ 人体不光存在着整体上的重力场,它还存在着局部上的重力场。人体整体重力场的重力坐标系中心在腰腹剖面的中部,人体局部重力场的重力坐标系中心在骨骼,骨骼中心的连线就是人体局部重力场坐标中心的连线。人体中的物质运动,它同时受到人体整体重力场和局部重力场的二方面作用;
⒌ 人体系统是地球母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此特征一样,由胸腹包膜包裹着的整体部分,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且是人体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⒍ 从同一角度对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进行观察(对地球系统作宏观观察,那末对人体系统也作宏观观察),人体系统的各种物质运动规律和地球系统相似。
以上是古人用类比的方法对人体事物进行探索时所作的大胆推断,它也导致了古人对事物认识的进一步实践。
1、由胸腹包膜包裹着的整体部分是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
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的物质分布特征相似,它们都有大比重物质分布于内,小比重物质分布于外的特征,如在人体的四肢部位,其物质分布就是如此,可是,比重小的肺叶为什么会处于人体的脏腑内部呢?它为什么不遵循小比重物质运动及分布于表的这一特性呢?这又是什么原因?系统间的类比分析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这个问题,古人同样是通过系统间的类比分析而得到解决的。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的地球,它不是一个只有单一特征的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系统的特征是,系统中又有子系统,子系统中又有子系统……,系统之间存在着相邻关系与相交关系,也存在着包含关系、并列关系等多种系统关系。如每一只动物、每一棵植物,它都是地球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动物体内的胎儿它又是动物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们都有自身的物质分布规律和物质运动规律,它们并不遵循地球母系统的物质运动规律而运动。和人体一样,所有动物和植物它们体内都存在着气态物和液态物,但是,气态物质和液态物质不会脱离这些动物或植物,也不会遵循地球系统的规律离开各自的系统上行或下行,这是每个小系统(动物或植物)自身规律约束的结果。和此特征一样,在人体中,由胸腹包膜包裹着的整体部分(以下简称为三焦腑),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且是人体母系统中的子系统。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它的物质分布及物质运动规律有它自身的特征,因此它的物质分布及其物质运动规律才表现出与人体母系统的总体特征不同,所以三焦腑内可以存在和人体外表相比比重更小的物质,这就是三焦腑内会有小比重物质存在的原因。
自然界中就有众多与此特征相似的系统结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肥皂泡,它就是由多个相邻相嵌的小系统而组成。大的肥皂泡中有许多个小泡,小泡中又有小泡,每个肥皂泡中都有气体和液体,但是小泡中的气体和液体却不会跑到大泡中去,而是存在于各自的小泡之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每个肥皂泡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由五脏六腑器官所构成的三焦腑,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身物质分布规律和物质运动规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
推论:在人体中,凡有自身物质分布规律和物质运动规律的结构,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根据这个推论,我们可以得出:人体中的五脏器官、五腑器官、眼球、耳朵、舌头、性器、血管、神经、淋巴、肌纤维段以致细胞等等,它们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
2、系统间的物质跃迁——肺主皮毛
中医学有“肺主皮毛”的论述,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主皮毛,它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论述,由于有了这一理论根源,中医学才得以将人体内部的脏脏器官与人体外在的四肢百骸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才有了由表知里的诊治方法和手段。那么,中医学中“肺主皮毛”的这一论述其依据何在呢?它实际上是中医从人体大系统中各个小系统间、小系统与大系统间物质的相互跃迁运动分析得来的。
由上面的分析论证得知,人体大系统,它是由体内众多的小系统而组成的,人体离开母体后的生长发育它是从后天的各种食物荣养中得来的。食物荣养它只进入人体的脏腑器官小系统中,而不直接进入人体脏腑器官以外的部位,因此,人体中存在着,物质由脏腑器官向脏腑器官以外部位的跃迁运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气化活动及液化活动它是人体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气化活动所产生的高压及内外压差(参阅“元气”的解释)它是人体物质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必须对其活动及其影响作详细深入的考察。人体中气化活动的持续不断及其对人体物质运动的推动作用,它是靠食物产生的热能而维持的,气化后产生的气态物质它首先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脏腑器官之中,然后才在人体内外温压场的温压差作用下向脏腑器官以外的部位跃迁。当气化之气处于三焦腑子系统之中时,它会在三焦腑子系统的重力场作用下由内层向外层运动,也就是五脏五腑器官所气化的气态物质它会向肺与大肠的外围层运动并聚集于肺脏与大肠腑。但是,由于三焦腑中气化的气态物质逐渐增多,三焦腑与三焦腑以外的人体部位形成了一定的气压差,因此在肺脏与大肠腑中聚集的气态物质它就无法在肺脏与大肠腑中长久的停留,而是要向三焦腑以外的人体部位跃迁。当此气态物质跃迁到人体三焦腑以外的部位后,它又会遵循人体大系统的物质运动规律而向人体的皮毛层中运动,所以,人体的皮毛层它是三焦腑气化之气的一个归宿,同时它也是肺脏聚集的气态物质向外跃迁后的一个归宿。气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是人体中存在的二种基本物质,人体大系统中的皮毛与人体三焦腑子系统中的肺脏,它们都是人体气态物质的聚集之所,皮毛与肺脏间的气态物质又存在着相互间的必然联系,即是皮毛中的气态物质来自于肺脏,这就是中医“肺主皮毛论”的含义及其依据所在。
例如,人体是地球母系统中的子系统,人体中存在着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气化之气,当人体的气化之气跃迁到地球母系统中后,此气只会聚集并运行于地球的大气层中,所以,人体之气应天地之气,这也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的道理所在。





古典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原理之六
3、人体自身规律与地球系统规律对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论述之一,由于有了这一理论根源,中医学才得以将肺与大肠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加以分析考察,由此而得出肺与大肠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它的实质内涵和论述依据又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的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它所指的是肺与大肠间的物质及其运动关系,而非指与物质及其运动关系无关的内容。由前面的分析论证得知,人体物质的运动它是在人体自身规律及地球规律两个系统规律共同作用下的运动,而肺脏与大肠腑中的人体两种基本物质——气化之气与液化之液,它们都是以气化之气为主,这样,我们就可将肺脏与大肠腑中的气态物运动分作两个方面来考察。
肺脏与大肠腑,它们同是处于三焦腑的最外层,它们都有聚集三焦腑中各个脏器气化之气的作用,在没有外部因素作用的情况下,聚集的气化之气在向三焦腑以外的人体部位跃迁的时候也都是跃迁至人体的外表皮毛层中,这是它们表现出的相同的物质运动特性。但是,人体并不是以睡眠时的平趟状态为主,而是有大部分时间处于直立(或坐立状态)状态,如此,它就导致了肺脏与大肠腑在地球系统中不同的位置状态和方向状态。当人体直立时,从地球重力场看,肺脏是处于高位和上部方向的,而大肠腑则是处于低位和下部方向,肺脏与大肠腑所处位置状态的不同,它就导致了肺脏与大肠腑中气态物的相反运动特性。
如图3所示。在人体自身规律的作用下,肺脏与大肠腑中的气态物它会按A所示的方向向外运动,但是,在地球系统规律的作用下,肺脏与大肠腑中的气态物它会按B所示的方向向外运动。任何的物质运动它都是遵循力矢量的作
用方向的,人体中的物质运动也是如此。由于地球
系统对大肠腑中气态物的外向作用力大于人体系统
对大肠腑中气态物的外向作用力,因此,在直立状
态时,大肠腑中的气态物它不是朝A所示的方向运
动,而是朝B所示的方向运动。处于三焦腑中相同
外部层的肺脏与大肠腑,其各自聚集的、性状相同
的气态物质,在人体及地球两个系统规律的作用下,
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反向运动特征,此即是中医学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真实含义,也是其论述的依
据所在。
肺气与大肠之气的反向运动特征,它不光表现在人体的三焦腑子系统内,它还表现在肺与大肠所属经脉的气血运行特征上,关于这方面内容请参阅本书后面的经穴解释部分。
4、在四维空时中物质的运动轨迹是条短程线——皮部相通
中医学有“皮部相通”、“血脉相通”、“肌肉相通”、“筋膜相通”、“骨骼相通”的论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读者在了解了前面的一些内容之后,这个问题几乎能够自己回答了。所谓皮部相通,它是指运行于皮部中的主要物质——气态物,它们是相互连通的,气态物的相互连通使得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因为,和地球系统一样,人体系统不光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系统,它还是一个四维空时,人体这个四维空时的物质运动轨迹它遵循物理学相对论中的短程线理论。这就是说,在皮部中的气态物质,它在皮部非均匀温度场、压力场的作用下,其运动轨迹是循皮层的分布方向运动的,而不是循与皮层垂直的方向运动,这就是中医理论中“皮部相通论”的依据所在。
同理可得,人体中存在着“血脉相通”、“肌肉相通”、“筋膜相通”、“骨骼相通”的中医结论。
5、肺主气、属金
中医理论有“肺主气”及“肺属金”之说,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这即是对肺主气以及肺属金的相关论述。有关肺何以主气的这一问题,在上面论及肺主皮毛和肺与大肠相表里时就已经作了解释,此处就不再赘述。那么,肺何以又属金呢?
中医所说的金,它是五行之金,在地域及方位上是属西方,在时序上是属秋天,其特性是主燥,而肺有主气的特征,那末,我们就从肺的主要物质——肺气与金的属性关系上来进行分析吧。
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存在于皮毛中的气态物,它是处于人体系统的最外层。在外部环境低温低压场的作用下,皮毛中的气态物变化是以散热降温变化为主的,在散热降温的过程中此气态物不断地进行液化,这是皮毛中气态物运动变化的主要特征。尽管皮毛中的气态物还会向人体以外的环境跃迁,但在皮毛与环境温度存在较大的正温度差时,皮毛中的气态物还是以散热降温后的液化活动为主的。如以年平均气温是摄氏15℃为讨论条件,则在此条件下人体的皮毛与环境温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对肺脏中的气态物进行观察,它也表现出同样的特征,所不同的是,肺脏中的气态物向皮毛层的跃迁活动要强于皮毛层气态物向人体外部的跃迁,而液化活动则弱于皮毛层。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肺气的运动变化,它是以散热——降温——液化为主要变化特征的。以上是对肺气的运动变化特征所作的考察。
属金的事物其变化特征又是怎样呢?其实,金性事物的主要变化特征也是和肺气的变化特征一样的,它表现出散热降温时的清洁、肃降、收敛特性。如西方之地,较之其它的地域方位温度处于偏低状态,气候的变化特征主要是散热降温时的收敛变化;秋之季节,它的气温变化也是由暖转凉的变化,也表现出地表及大气层散热降温时的收敛特性;而西方之地及秋之季节的燥性则是气候发生散热——降温——液化变化时事物的普遍共性,它表现在人体身上也是一样的。
经过上述的考察分析,不难得出,中医学中“肺属金”的含义,它是指肺的主要物质——气态物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的特性,而肺气的运动变化特征又和金性事物的运动变化特征完全相同,故此,中医学称“肺属金”。
6、心主血脉、属火
中医学对肺主气、属金的总结,它是根据肺中运动的主要物质——气态物所表现出的运动变化特征总结得来的。那么,中医学对心主血脉、属火的总结,它又是根据什么总结得来的呢?和对肺的总结一样,它也是根据心中运动的主要物质——血液所表现出的运动变化特征总结得来的。
我们知道,人体的心脏,它一直在进行着有节律的搏起和收缩运动,通过解剖,仅凭肉眼观察及手指触摸又能发现:心脏是人体中的高温区域、心脏由血管与人体各部发生联系、血管中运行的物质是血液。在中医看来,人的生命运动,它主要是靠人体中的气化活动来维持的,因为有了气化活动,人体才有了物质运动的推动力量。但是,导致人体物质由内向外运动的最终根源,它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高温场源,没有人体内部的高温场源存在,也就没有人体内部的高压场源存在,人体气化活动的推动作用也就成了无根之源,因此,心脏的高温场源,它是推动人体物质运动的总的根源。由于心脏中运行的主要物质是血管中的血液,因此,血管和血液也就成了传递人体高温能量的主要渠道和媒介,所以中医有“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的论述。
那么,何以心又属火呢?下面来看看火的属性吧。火代表南方、代表夏季、代表暑等等,如果对其特性进行归纳,这即是表现在事物的高温特性上。如南方相对于东西北中四方来说是处于高温状态,夏季相对于春、长夏、秋、冬季节也是处于高温状态,暑与风、寒、湿、燥等天气状况相比也同样是处于高温状态,因此,火的属性所反映的事物对象主要是高温态。
火的主要特性是反映了事物的高温状态,而人体中的心及其所属物质,它所表现的事物属性也是相对的高温状态,这就是中医所说“心属火”的含义所在,也是中医将心归属于火的道理所在。
[附] 心包
心包,位居胸中,是包裹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护“君主之官”心脏。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那么,中医所说的这个“心包”,其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其实,心包的含义是指心脏中的气化活动。
心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性属火,但是,心的生理功能不仅在于主血脉,它还主气化。心脏是人体中最为重要的高温场源,由于心脏本身具有的高温特征,因此,在心脏中循环流过的液体——血液,它就会不断地进行气化,气化之气首先是在心脏的外层包膜中聚集(这和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肺脏中聚集是同样道理),然后再向心脏的外部跃迁。心脏是人体中温度最高的高温场源,心脏的气化活动也是处于人体中的最高水平,因此,心脏的气化之气是人体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故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之说。由于心脏外面的包膜是心脏气化之气的聚集之处,而在心脏的气化和液化两种物质活动中又以气化活动为主,液化活动相对较弱,因此心脏的物质运动以气态物的外向运动为主要特征。在人体之中,由于心脏的气化活动较强,心脏中的气化之气皆由内向外运动,因此,除了血液能够向心脏回流之外其它的外部物质基本上不能进入心脏,故有“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之说。当人体感受外邪侵害,也就是感受寒冷之后,人体的各部温度下降,血液作为人体温度传导的媒介,它也把人体各部的低温物质带回心脏,这样就引起了心脏温度的下降,心脏的气化活动则随之减弱,心脏的气化之气到了心包膜后其外向运动亦为之减弱,外邪也就容易入侵了,故此中医说:“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经过上述的分析可知,中医所说的心包含义,它是指存在于心脏中的气化活动。
7、肾主骨、属水
在我们了解了肺主气和心主血脉的含义之后,中医所说肾主骨、属水的含义也就变得易得了,所谓“肾主骨、属水”,它是指构成肾脏的物质及构成骨骼的物质其特性相同,肾脏和骨骼的物质属性都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
中医的肾它包括人体的肾脏和骨骼这两方面。在人体中,肾脏和骨骼都是各自所属系统中比重最大的物质,肾脏和其它四脏四腑器官相比比重最大,骨骼和皮毛、肌肉、血脉、筋膜相比比重最大,这是人体物质运动和聚集的结果。由于构成肾脏的物质和构成骨骼的物质特性相同,因此中医称之为“肾主骨”。肾脏和骨骼物质的聚集,从宏观角度及人体中的气、液活动来看,它来自于人体中的液化活动(液化之液在人体重力场的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落下、由外向内聚集),由液化之液中夹杂的各种微观物质聚集而成。肾的物质——肾脏和骨骼,在其生长、发育和维持的过程中,它完全依赖于人体中进行的液化活动,而这个液化活动它又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因此,中医将肾的特性归属于水,这就是中医所说“肾属水”的内在含义。
8、肝主筋、主风、属木
中医的肝它包括肝脏和肝所主的筋这二部分,那么,肝主筋、主风、属木指的又是什么呢?
先分析一下肝主筋。从三焦腑子系统来分析,肾脏的物质比重最大,它是三焦腑的重力场坐标中心,而肝脏在三焦腑重力场中所处的位置则是不里不外,也就是处在半表半里之间。在人体大系统中,筋的情况也和肝脏在三焦腑中的情况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所处系统位置的相似及对位原则,系统与系统间的物质跃迁有着必然联系,因此,中医将肝脏与筋之间的这种必然联系称之为“肝主筋”。
下面来解释肝主风。
先看肝的物质运动特征。气和液是人体中的两种基本物质,气化活动和液化活动也是人体中两个最基本的活动,但是,气化活动和液化活动在肝脏中表现出的特征却和其它脏器中不同。如在肺脏,气和液两种基本物质中它是以气态物为主,气化活动和液化活动两个基本活动它是以液化活动为主;在心脏,气和液两种物质都是它的主要物质,而气化活动则是它的主要活动;在肾脏,液是它的主要物质,气化活动也是它的主要活动。可是,肝脏由于其所处的位置是不里不外,气与液两种物质,它既不以气为主也不以液为主,而是两物兼有,气化活动与液化活动它也谈不上那个更为突出,而是随着肝脏内外层温压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体的物质运动以内部层次的气化活动为主导时,肝脏的物质运动也以气化活动为主导;当人体感受寒凉而表现出以液化活动为主导时,肝脏的物质运动也以液化活动为主导。无论肝脏内外层的温压条件如何变化,也不论肝脏中的物质运动变化是以气化还是液化为主导,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气与液两种物质它们都在肝脏中不停地运动。肝脏,由于其所处的半表半里位置,它既无存储聚集气态物之功,也无收藏液态物之能,气态物和液态物运行到肝脏之后只有不停地运动,这即是肝脏中的物质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从人体大系统的角度对筋中的物质运动进行分析,由于筋也和肝脏一样,在人体大系统中它是处在不里不外的中间层次,所以它也表现出和肝脏中的物质运动同样的特征。
再来分析一下“风”是什么?在古代中医眼里,“风”它指的是自然界中空气的流动现象,这和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风意义完全相同。风是指空气的流动现象,而且还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空气流动现象,上下之间的空气流动现象则不称之为风(向上运动的事物及向下运动的事物在中医学中有专门的称谓,它们分别是“炎上”和“润下”)。此外,风还有一个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特征,那就是不停地运动,运动是风最基本的特征,静止的、非运动的事物都不能称之为风。
人体肝中的气和液,其所表现的不停的运动特性,与自然界中风的特性完全相同,这即是中医所说“肝主风”的含义所在。
肝主风的道理我们明白了,那“肝属木”又是有何道理呢?为什么肝会与木相联系?“木曰曲直”,“曲直”是木的特性,它表现为条达和疏泄,这和肝所主的筋其物质运动特性是完全相同的。前面我们说过,人体是个四维空时,存在着皮部相通、筋膜相通的特征,因此它对人体各部聚集的物质有疏泄、扩散的作用。而人体中的筋它又有自身的网络结构,神经网络使得其中任何一处聚集的气和液能够较快地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传播和扩散,因此,人体的筋它实际上有一个条达和疏泄的作用,这和木的条达、疏泄特性是完全相同的。
肝所主的筋,其物质运动表现出的条达及疏泄特性,与木的特性完全相同,这即是中医所说“肝属木”的含义所在。
9、脾主肌肉、属土
脾脏位居三焦腑重力场中的中部部位,在腹腔左上部横膈之下,由膜与胃相连,脾脏在三焦腑中的这个位置,它是属于中部偏下的。????脾脏,虽然有血管及神经网络将其与身体各部相连,但是,血管及神经分别属于心及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脾脏没有属于自身的物质运动渠道与身体各部相连,它是一个由膜包裹着的孤脏。在人体大系统中,肌肉也和脾脏的各种特征一样,在人体大系统中是处于中部偏下位置,且肌肉与肌肉之间没有象血管及神经这样的网络结构使之构成一个整体,每块肌肉也和脾脏一样由膜包裹着。由于人体中的物质在作系统间的跃迁运动后存在着全息对位的原则,即是肺脏之气跃迁后到皮毛、心脏之气跃迁后到脉管、脾脏之气跃迁后到肌肉,因此,脾脏也就和肌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故此中医有“脾主肌肉”之说。
脾属土,这是指脾脏及肌肉物质所表现出的特性。脾脏及肌肉,由于其没有自身的物质运动及传播渠道,同时,由于它所处的位置是系统中的中部偏下,自身物质的特性决定了它既无法上行也无法下行,和人体其它各部的物质相比表现出固定不移的特性,这和自然界中土的特性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中医学将其归属于土,这即是中医所说“脾属土”的含义所在。
脾脏及肌肉中的物质,虽然它自身没有运动的特性,但它却和自然界之土一样,可随风而行、随水而运、随气而升、随液而降,故此,中医还有“土寄旺于四季”之说。






10、五行间的相生关系
金生水:肺属金,肾属水,肺的物质运动主要表现为气的液化活动,而肾的物质来自于人体之液的内向运动,液化活动的增强有助于液的内向运动,因此,肺的物质运动与肾的物质来源表现为相生相助的关系,故为金生水。
水生木:肾属水,肝属木,肾的物质运动主要表现为液的气化活动,而肝的物质运动则完全依靠气化活动所产生的推动力量,因此,肾的物质运动与肝的物质运动存在着相生相助的关系,故为水生木。
木生火: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气化血液,通过气化活动产生对人体物质运动的推动力量。但是,心脏之所以能做功、能产能生热,它是依靠后天的食物所提供的物质营养才得以进行的。由于心脏持续不断地进行气化活动,其脏坚固,因此外界物质难以由液化之液带入心脏,心脏所需的物质能量只有靠回流的血液获得。食物进入人体,它只进入胃肠系统,不能直接进入心脏或血液,血液传输给心脏的物质能量它也要靠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胃肠道在吸收了食物的精微之后,虽然有部分会随静脉回流心脏,但这只是小部分,大部分则随胃肠道的气化活动以气态物的形式从三焦腑跃迁到人体大系统中(此跃迁的气态物是受热后的气态物,即是血的气态物存在形式,这也是《灵枢·决气》中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亦,是谓血”的缘由所在)。胃肠道吸收的食物精微,它随胃肠道中的气化活动外出三焦腑之后,此精微物质也随气态物在皮毛层中的液化而液化,液化之液则由人体之表逐渐向里沉降。当液化之液降到肝所主的筋层次时,肝通过其神经网络对此液产生承托和聚集作用,承托和聚集后的液态物则在神经网络的疏泄作用下迅速地分布于人的全身。因此,当心室舒张之时,心脏就能够通过全身的静脉网络更好地回收各部的血液,不至于出现各部血液回流时的不均衡现象,从而保证心脏中有充分的血液供应,使心脏中的气化活动成为有根之源。
肝的物质运动使人体中的液化之液迅速地分布于全身,为心脏血液的回流作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肝与心之间的这种相生相助关系,即是中医“木生火”的真实含义所在。
火生土:心属火,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向人体各部传递高温能量,这也是心属火的一个重要特性。脾属土,脾的物质运动所表现的主要特性是固定不移。但是,由于脾的物质在人体系统中是处于不上不下的中间位置,其特点是随气化而升、随液化而降、随风而行、随水而运,因此,要保持脾土物质固定不移的特性它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在人体中,肺以液化活动为主、肝以疏泄活动为主、心以气化活动和传递温度为主、肾以气化活动为主,这四脏的物质运动与脾土物质之间的关系是:肺的液化活动会导致脾土物质中液态物增加并使之向内沉降;肝的疏泄作用不及则要由脾土来承担,它会导致脾土中水湿成份增多并使其向内沉降;心的气化活动及传递来的高温能量则可使脾土物质中的液体较多气化;肾的气化活动则可使脾土物质在其所处的层次中更好地运化。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肺、肝、肾的物质运动都不能使脾土物质保持固定不移的特性,它们都会促使脾土物质发生运动,而心的物质运动(传来的高温能量使脾土物质气化干固)却能与肺、肝、肾的物质运动对脾土物质的影响产生对抗并使脾土物质保持固定不移的特性,因此,心的物质运动对脾土的固定不移特性有相互帮助的作用,这也就是中医“火生土”的含义所在。
土生金:肺属金,肺中运行的主要物质是气。脾属土,脾所对应的人体物质是脾脏和肌肉,而肌肉又是人体中分布最广、总量最多的物质。肺之气靠人体各部物质的气化活动而产生,虽然心和肾都是人体中的高温场源,有大量气化之气产生,但脾土物质却是人体中分布最广、总量最多的物质,脾土物质气化活动所产生的气态物占了人体中气态物的绝大多数,因此,脾土物质的气化之气是肺之气的主要来源。肺中运行的气态物质主要来自于脾土物质的气化活动,脾与肺之间的这种相生相助关系,即是中医所说“土生金”的含义所在。
11、五行间的相克关系
火克金:肺属金,肺的物质运动以液化活动为主。心属火,心的物质运动主要表现在气化活动和向外传递高温能量上。心的气化及向外传递高温能量的活动,它对肺的液化活动有抗衡和制约的作用,心与肺的物质运动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抗衡与制约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火克金”的含义所在。
金克木:肝属木,肝的物质运动主要表现在疏泄特性上,肝中物质的疏泄运动又来自于人体的气化活动,其中又以肾的气化活动为主。肺属金,肺的主要物质为气,其物质运动以液化活动为主。肺的液化活动虽然对肾的物质生成有帮助,但却对肾的气化活动有制约作用,大多的液化之液归之于肾后会使肾温下降。肺的液化活动增强会导致肾的气化活动减弱,而肾的气化活动减弱则又影响到肝的物质疏泄活动,如此,肺的液化活动就会对肝的物质疏泄活动产生制约作用。肺的液化活动与肝的疏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制约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金克木”的含义所在。
木克土:肝属木,肝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的疏泄活动上,肝疏泄的物质对象主要是肺的液化之液,而肝疏泄物质的动力则主要来自于肾的气化活动。当肺的液化活动过于强盛时,肝所承受的由肺产生的液化之液超过肝的疏泄能力,则肝无法疏泄的液态物就要向内沉降并交之于脾。脾属土,脾土物质的特性是固定不移,当肝转无法疏泄的液态物给脾之后,脾的气化作用就要减弱,湿度就要增加,并随水湿的增加而表现出沉降润下的特性,原有固定不移的聚集不动特性就不能长保了,这对脾土物质是一种破坏。
肝对液的疏泄能力不及,将负担转嫁给脾,损害了脾土物质原有的固定不移特性,肝与脾的物质运动所表现出的这种相互间的制约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木克土”的含义所在。
土克水:肾属水,肾的物质来源于气态物的液化活动。脾属土,脾土的属性是固定不移,但是,人体中的液化之液在通过脾土物质向内沉降的时候,脾土由于得心火之生而大量气化内中之液,它对肾的物质生成有阻碍和制约作用。脾的气化活动能制约肾的物质生成,脾与肾的物质运动所表现出的这种相互间的制约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土克水”的含义所在。
水克火:心属火,心的物质运动表现为强劲的气化活动。肾属水,肾的物质运动也和心的物质运动一样,表现为强劲的气化活动。但是,在人体中肾的温度总体来说它要低于心的温度,因此,肾的气化之气其温度也要比心的气化之气低,这样,肾的气化之气就要比心的气化之气更快的发生液化变化,它同时也影响着心的气化之气更快的进入液化状态,所以肾的气化活动实际上对心的气化活动而导致的人体物质运动推动作用有制约作用,这即是水克火的原因之一。其次。肾的物质来源于人体中的液化活动,液化活动表现出水的润下特性,这和心火的炎上特性是刚好相反的,且对心火的炎上特性有制约作用,这是水克火的原因之二。综上所述,肾的物质运动与心的物质运动,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制约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水克火”的含义所在。
12、五行间的相侮关系
水侮土:肾属水,脾属土,土能克水。但是,当人体中的液化活动增强时,液化活动所生成的大量液态物肝又不能完全疏泄,因此肝就要将不能疏泄的液态物传之于脾,脾土物质受液之害则会随液而降,表现出肾水的润下特性,脾土物质自身难保也就无法克水了。肾的物质运动与脾的物质运动,在特定情况发生的时候,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反克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水侮土”的含义所在。
土侮木:肝属木,肝的特性是条达、疏泄,将人体中的液化之液迅速地传输及分布于人的全身。脾属土,它的物质运动特征是在心火的高温作用下大量气化脾中的液态物。当心传给脾的高温能量过于强盛时,脾土物质中的气化活动亦随之增强,它能使得人体中的内压增大,这样,皮毛层中的气态物就会在人体与环境间的较大正压差作用下向体外环境跃迁,皮毛层中的液化活动则随之减弱。人体液化活动减弱后,肝的物质所受之液也随之减少且变得相对干涸,相对干涸的肝部物质也就不能较好地疏泄人体各部,肝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疏泄功能。脾的物质运动与肝的物质运动,在特定情况发生的时候,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反克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土侮木”的含义所在。
木侮金:肺属金,肺的物质运动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态物的液化活动和其收敛特性上。肝属木,肝的物质运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其疏泄特性上,而肝的疏泄作用又需要肾的气化活动给予支持。当肾的气化活动过于强劲时,它会使得肝的疏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也使得肝的物质气化活动随之加强,这样,肝就不能较好的接受并疏泄肺的液化之液,且对肺的液化活动有抵触抗衡作用。肝的物质运动与肺的物质运动,在特定情况发生的时候,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反克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木侮金”的含义所在。
金侮火:心属火,心的物质运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其气化活动上。肺属金,肺的物质运动主要表现在其气态物的液化活动上。当肺处于较低的温度状态时,肺的液化活动就得到加强,液化之液在由表向里的收降过程中,它能促使心的气化之气较快的液化并随肺的液化之液向里沉降,这样就会影响心气对人体物质运动的推动作用。肺的物质运动与心的物质运动,在特定情况发生的时候,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反克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金侮火”的含义所在。
火侮水:肾属水,肾的物质运动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成肾的液态物的下行特性上。心属火,心的物质运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的气化活动及其气化之气对人体物质运动的推动作用上。当心获得的物质能量过剩,也就是心的产能生热活动过于强劲,心的气化活动就会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它也会将高温能量传递至人体各部并使人的整体温度得到上升。人的整体温度得到上升之后,人体中的所有液化活动都会随之减弱,这就对肾的物质生成起到了不好的负面作用。心的物质运动与肾的物质运动,在特定情况发生的时候,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间的反克关系,这即是中医所说“火侮水”的含义所在。
13、五脏六腑各有五行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状又不合于众者五。”这里,中医学明确地提出了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可归属于五行,而五行之中则又有五行。在经络学说中中医更是将井荥俞经合五种特定的穴位分属五行。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中医学看来,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它们不是在归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类后就不再具有其它属性。将事物归属五行中的某一类,它只是对此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总体属性所作的划分,而不是说此事物只有这种单一的属性。如果对事物的细小方面进行考察,则任何事物在其总体特征所表现的五行属性框架内它都还有局部上的五行属性表现,这就是中医将各个五行事物又分五行的道理所在。
人体中的五脏六腑,虽然各有其五行归属,但在每一脏每一腑中它又各有五行。
肺之五行:肺主气,气的特性是轻质,其位在上,其与环境相比存在着相对的高温态,故其有火的物质上行特征及炎上之性;肺气的运动以液化为主,液化活动表现出金的收敛之性,故其有金;肺的皮毛相通,肺气可循皮毛通达全身,表现出肝的疏泄特性,故其有木;肺中有液,肺气所生之液由表向里沉降,表现出肾水的润下特性,故其有水;肺主皮毛,皮毛物质在人体中固定不移,表现出土的固定不移特性,故其有土。
心之五行:心为人体中的高温之区,相对的高温态为火之所处,故其有火;心中有血,而血为人之液,它有水的润下特性,故其有水;心中有气,气的变化为散热液化,表现出金的收敛特性,故其有金;心主血脉,脉管为人体血液运行的道路,表现出木的疏泄特性,故其有木;心有心肌、脉管,心肌、脉管的特性为固定不移,表现出土的固定不移特性,故其有土。
肝之五行:肝主疏泄,故其属木;肝中有液,其性润下,故其有水;肝中有气,其性收敛,故其有金;肝有筋,筋为不动之物,表现出土的固定不移特性,故其有土;肝相对于肺而为高温,气化之气向外发散,表现出火的发散特性,故其有火。
脾之五行:脾中有气,其性收敛,故其有金;脾中有液,其性润下,故其有水;脾中有热,其性发散,故其有火;脾中有肉,其性不动,故其有土;脾气相通,能够疏泄,故其有木。
肾之五行:肾中有热,故其有火;肾中有水,其性润下,故其有水;肾中有骨,其性不动,故其有土;肾中有气,其性收敛,故其有金;肾水相通,其性疏泄,故其有木。
上面,我们对中医理论所涉及的主要论述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证,由上述的分析论证可以看出,中医的脏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它将人体的五脏六腑比作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事物,并以此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的,它不是对人体事物所作的一种硬性规定,它是有着深刻道理的,而且有着充分的现代科学依据。
五、对中医学相关内容的解释
1、元气、先天之气
元气,《中医大辞典》的解释为:元气,亦称原气。包括元阴和元阳之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兹生,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名。它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先天之气,《中医大辞典》中无解释,只有对“先天”的解释。先天的解释为:指人体受父母精血所形成的胎元,是人身生命之本,与出生后饮食营养、生活调护的后天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什么是元气?什么是先天之气?何以元气是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呢?何以肾主先天呢?中医教科书及《中医大辞典》未对其作进一步的合理解释。其实,元气与先天之气,它们所指的是一回事。元,其意之一是指天地万物的本原(《辞海》解释),因此,元气也就是本原之气。所谓先天之气,它即是由先天带来的“气”,它和元气同义。那么,什么是元气呢?它即是从母体中先天带来的人体气化活动。下面,我们就从人所处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来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人之所以生、所以成,它是因为禀受了父母精血的缘故。人自从结气受胎,它就一直处在母体子宫内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直至其分娩后环境条件才得以改变。那么,婴儿在母体中的环境条件和外界的环境条件有什么不同呢?这种内外环境的改变,它又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母体子宫的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外界的环境条件则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母体子宫的内环境是相对的高温态,而外界的环境条件则是相对的低温态。由于母体内外的环境条件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差别,因此,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自从结气受胎直至分娩,它一直处在母体的子宫内部,而子宫内部的温度场又保持相对的恒温态,整个温度场都处在几乎相同的温度状态之下,因此,胎儿在出生之前,它从外表的皮毛直至最里层的脏器、骨骼,它们几乎也是处在同一温度水平的。可是,在婴儿出生之后,环境条件则发生了改变。胎儿从母体的高温环境中来到了外界的低温环境后,它促使婴儿的体温由原有的高温状态向环境的低温状态转变,因此,它导致了婴儿身体的降温变化。婴儿在出生前的体温基本上是内外均匀的,降温变化发生后,婴儿身体的降温却不是内外均匀的,而是体表的降温快,体内的降温慢,因此,在婴儿体温的下降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人体内外温度场的温度差。
我们知道,人体和外界环境中的事物一样,它时刻都存在着体液的气化和气体的液化这二种活动变化,气化活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弱,相反的,液化活动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处于外界环境中的人体,由于内外存在着温度差,因此,人体的表层物质和人体的内部深层物质其气化活动及液化活动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在人体的表层物质当中,气化活动相对较弱,液化活动相对较强,反之,在人体的内部深层物质当中,气化活动相对较强,液化活动相对较弱。由于人体表里物质之间的这种气、液活动不均衡,因此它就导致了人体非均匀压力场的产生和人体物质的力学运动,其结果是,体内气化产生的各种气态物质它会产生由内向外的推动力。但是,胎儿在母体中,由于基本上没有外部环境的这种温差影响,因此,在它的身体各部,没有象处在外部环境中这样存在着内外的温度差别和压力差别,气化活动和液化活动在胎儿的身体各部基本上也就处于同一水平。在母体中的婴儿,其身体各部物质的气化和液化活动处在同一水平,离开母体后,体内深层物质的气化活动强于体表,而体内深层物质的液化活动弱于体表,这即是婴儿从母体环境来到自然环境中后,体内物质运动所出现的重大变化。
人体存在的非均匀温度场、压力场,导致了人体各部物质气化活动的不均衡,气化活动又产生了人体由内向外的推动力量。从人体整体来考察,脏腑器官位于人体的中心内部,因此,脏腑器官中的气化活动是人体整体物质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人体的局部组织来考察,骨骼位于人体局部的中心内部,因此,骨骼中的气化活动是人体局部物质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人体物质的这种气化活动及其推动力量,即是中医所说“元气”(“原气”)的含义。由于人体的这种气化活动因先天而成,故此,中医又称之为“先天之气”。
上面对中医学中的元气及先天之气概念作了解释,那么,它和人体后天的荣养又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明白了上面所讲的道理之后,这个问题是不用过多解释的。人体的后天荣养主要是各种食物,食物进入人体以后,它会在人体的脏腑器官中发生能量转换,将食物能量转换成人体所需的热能形式。食物能转换成人体的热能之后,它能促进人体中的气化活动并推动人体物质由内向外的不断运动,维持人体在离开母体后体内温度场及压力场对环境的正温压差。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人体体表的温度较低,它使得人体体表产生相对较多的液态物质,液态物质因人体自身重力场的作用,在由体表层向内部深层的运动过程中,此液态物质能不断地吸收能量(升温储能和升压储能),它也起到了维持人体在离开母体后体内温度场及压力场对环境的正温压差作用。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人体由后天得来的各种荣养,它所产生的物质能量,不光起到了对人体物质运动的推动作用,它还起到了维持人体在离开母体后体内温度场及压力场对环境的正温压差作用,因此,人体从后天获得的物质营养,它对人体的“元气”(或“先天之气”)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这就是人体的后天荣养与元气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中医所说“先天不足后天补”、“后天可以补先天”的道理所在(相反的,人体如果没有后天的物质荣养供给,在消耗完自身的储备能量后,人将由内至外、整体上的温度和压力都将降到与环境相同的水平,人体中由内至外的这种气化差异就要消失,人的生命运动也就将停息)。
2、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中医学的上述论述阐述了火与气之间的相互关系,那此论述的道理何在呢?前面我们说了,“气”概念所指的事物对象之一即是气态物,而“火”概念的所指的事物对象之一则是处于相对的高温的一方。“壮”表示旺盛之意,“衰”表示败落之意,“食”表示被消灭、毁灭或接受之意,“散”表示耗散之意,“生”则表示生助之意。经过上面对词意的解释后,我们就可以将中医的上述论述翻译为:温度升高则气态物反而衰减,温度不高不低时则气态物由弱变强。高温对气态物有毁灭作用,气态物则可接受不高不低的温度状态。高温会使气态物耗散,不高不低的温度状态可使气态物得到充实。在人体中,“气”与“火”的相互关系,它就是按中医所说的上述原理得以表现的。
人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但它又不完全封闭,人体中每一层次的物质它都表现出布袋特性,即是既有一定的封闭性,又有一定的通透性。由于人体的各部物质存在着布袋特性,因此,在不同的条件下它对人体中的气态物存在状态产生着影响,也因此影响气与火这两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人体温度升高时(壮火状态),人体的气化活动处于较高水平状态,而由于人体物质结构的布袋特性,过量的气态物无法存留于人体之中,因此气态物就会向人体的外部跃迁,这就导致了气态物在人体中的耗散和衰败,壮火在蒸发消耗了人体之液后气也就无从而生,这对人体之气有毁灭性的打击作用,故此壮火食气、散气;当人体温度处于不高不低的正常状态时,体内的气化之气到了皮毛层次发生散热降温及液化变化,由于其温度不高,因此它不会使皮毛孔隙较大的扩张,而是处于较好的封闭状态,因此气态物就能在人体中不断地聚集并出现生发的效果,故此是“少火之气壮”、“气食少火”、“少火生气”。
3、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中医的上述论述是介绍人体中不同部位的阴阳划分归属的。经过本书前面的分析解释,读者自己基本上也能明白人体外为阳、内为阴的道理,它是以人体中两种主要物质——气和液所处的人体部位作为其划分依据的。可是,为什么中医又说“背为阳,腹为阴”及“脏者为阴,腑者为阳”呢?其实,中医所说“背为阳,腹为阴”它是以人体中物质的气化及液化两种活动变化作为划分依据的,而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则是以脏腑器官中气化之气的运动变化速率作为划分依据的。
阴阳概念,它所反映的是事物对象的本质属性,其中,阴代表寒凉的、晦暗的、下降的、沉静的、内在的、物质的、机能衰退的这类事物,阳代表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活动的、外在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这类事物。
如将人体的背与腹这两个部位的物质运动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即能发现,在背部,脊骨自上而下连续分布,它是人体整体重力场的坐标中心,而腹部则属于人体整体重力场的外部或高位。如用比喻的方式来对此进行说明,则背部脊骨如同地球之地核,腹部则如土壤堆积之地壳。由于背部脊骨是人体整体重力场的坐标中心,因此其气化活动强劲,而腹部由于其远离人体重力场的坐标中心,因此它以聚集气态物为主要特征且以液化活动为主。背部与腹部,一个以气化活动为主,一个以液化活动为主,这就反映了两个部位物质运动的主要特征,背部物质表现为活动向外,腹部物质表现为沉静向内,所以,中医将背部归属于阳,将腹部归属于阴。
中医学中有“脏者为阴,腑者为阳”的划分方法,而中医学的脏和腑都是藏象学的概念,脏与腑,它不光包括与之对应的内部脏器,也包括与之对应的所属外候,因此,对于中医所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的这个论述,我们要分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解释。
先考察各个脏器的物质运动情况。我们知道,人在平趟时脏腑器官的物质运动是处于相同水平的,它几乎不受地球重力场的作用影响。但平趟状态只占人的少部分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人是处于直立或坐立状态的,因此,我们以人体处于直立或坐立时的状态为主要讨论对象。由于脏腑器官所处的人体位置不同,如五脏所处位置皆偏于上,六腑位置皆偏于下,因此,脏腑器官的物质运动所表现的特征也就不同。五脏器官中的气态物运动以外向上行为主,而六腑器官中的气态物运动则以上行为主而不以外向为主。当五脏器官中的气态物向外向上运行时,因其由高温区(心脏的高温场使五脏脏器都处于相对的高温状态)向低温区运动,因此其温度下降较为迅速,而当六腑器官中的气态物向上运动时,由于其从自身的低温区逐渐上行至心脏所处的高温区,因此其温度下降较为缓慢。在阴阳概念的解释中我们说过,温度的变化速率也是衡量事物阴阳的一个标准,凡温降速率大的一方为阴,凡温降速率小的一方为阳,而五脏器官中的气化之气降温速率大,六腑器官中的气化之气降温速率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脏归于阴,腑归于阳。
再来分析考察一下五脏六腑对应的所属外候情况。五脏六腑对应的所属外候,如以物质运动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考察,五脏六腑的所属外候则是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情况(此处规定,经脉及其气血运行也为所属外候)。人体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手三阳是从手走头,而手三阴则是从胸走手,一个是上行,一个是下行,这无疑是肺、心、心包与大肠、小肠、三焦之间的阴阳划分标准之一,此即是肺、心、心包属阴,大肠、小肠、三焦属阳。但是,手三阴、手三阳经的气血运行,它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阳经物质吸热上行,阴经物质散热下行,这就是手部六经的阴阳划分主要依据。和手部六经中气血运动的变化特征一样,在足部六经之中,足三阴的物质运动是散热上行,而足三阳经的物质运动则主要表现为吸热下行,因此,足三阴经属阴,足三阳经属阳(关于经脉气血的运动变化情况,请参阅第三篇的经穴解释内容)。
综上所述,人体中各部的阴阳划分,它是根据人体中不同事物对象所表现的不同本质属性来进行划分的,它有着中医学内在的划分道理。
4、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这段论述是阐述人之手足耳目的左右不同特征的。人的手足耳目如何会表现出这样的不同特征呢?它又如何会与天地方位等事物相互关联呢?中医的上述论述其本质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实,人手足耳目的不同特征它是由于心脏的左侧位置而造成的,中医上述所说的天地方位它不是指自然界的天地方位,而是指手足耳目在人体中的天地方位。
首先来看看人体中的左右差别(前面在分析人体系统与地球系统的相似性时,说人体存在着左右对称性,何以在此又言人体的左右差别?前面是对人体的总体特征所作的分析,而这里是对人体的局部特征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来看,人体的左右是基本上对称的,但从局部来看,人体的左右却是不对称的,最明显的不对称之处即是心脏的位置——心偏于左。由于心脏的位置偏于左侧,因此就导致了人体在生理上的众多差异,而最大的差异则是人体中的两种主要物质——气和液的分布特征上。如图4
所示。从人体中的局部即胸腔横剖面来看,心脏在
所属剖面的物质中比重最大,是属于最内层的位置,
这就是说,在胸腔的局部区域上,心脏是其重力场
的坐标中心,因此,在这个局部区域,人体的重力
场坐标系是以穿过心脏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但是,
这个局部的对称坐标系却不与人体坐标系相重合,
因此从对称坐标系来看人体中向内沉降的液化之液
是左侧多于右侧,相反地,右侧之气则多于左侧,
这即是中医将人体分为左阴右阳的依据所在。人体
中存在的左阴右阳特征,它对人体的生理也发生着影响,气向上行,液向下走,因此在人体中是右侧阳气旺而左侧阳气弱,反之则是左侧阴气盛而右侧阴气弱。人的手足灵活与不灵活,它是完全依赖存在于手足各部物质中的阳气的,由于右手足中存在的阳气多于左手足,因此左手足不如右强。人的耳目聪明不聪明,它则与手足不同,手足的活动是外向的、运动的,其特性属阳,而人的听、看活动它是一个将外界事物收受的过程,即是由外向内的运动过程,其特性属阴,因此它完全依赖存在于耳目各部物质中阴液的盛衰,由于耳目中的阴液是左侧多于右侧,因此人的右耳目不如左明。
在人体之中,由于心脏的左侧位置,因而导致了人体中左侧液态物多于右侧,右侧气态物多于左侧,这即是中医上述论述的道理所在。
人体也和地球系统一样,存在着自身的东南西北中五方。由于心脏的左侧位置,因此造成了左右气液物质分布的不均匀特征。左足阴液最盛,因此左足为北,右手阳气最隆,因此右手为南,右足气化强于左足,因此右足为东,左手液化强于右手,因此左手为西,腹部物质运动最缓,因此腹部为中。由于左手足中气态偏少,故曰:“天不足西北”,由于右手足中液态物偏少,故曰:“地不满东南”。
5、风胜则动,热胜则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中医的这段论述是阐述五行事物与人体物质运动的相互关系的,那么,五行事物为什么会对人体物质活动产生上述的作用呢?我们知道,在人体中肝代表风、心代表热、肺代表燥、肾代表寒、脾代表湿,这样,上述经文就可翻译为:肝的物质运动太过则动,心的物质运动太过则肿,肺的物质运动太过则燥,肾的物质运动太过则浮,脾的物质运动太过则濡泄。
风:肝主风,其物质运动特性是疏泄,它能快速将人体物质转运各部,因此,当肝的物质运动太过时人体中的各部物质也会随之而动,故曰:“风胜则动”。
心:心主热,其物质运动变化特性是在高温作用下使血液快速气化,它能推动人体物质由内向外的运动,因此,当心的温度太高、气化活动太强时人体中的各部物质也会随热而张,热张则胀,故曰:“热胜则肿”。
肺:肺主燥,其物质运动变化特性是气态物快速液化,它能促使人体物质自外向里的运动,因此,当肺的液化活动太过时人体中的各部物质也会随液内收,内收则液干,故曰:“燥胜则干”。
肾:肾主寒,其物质运动变化特性是液态物气化为气,此气化之气由里向外的向人体各部传递,它也能促使人体物质由内向外的运动,但由于它在人体中的温度不高,不会导致热胀反应,只会推动人体物质的外向运动,因此说:“寒胜则浮”。
脾:脾主湿,其物质运动变化特性是受热生气,而其本性又是固定不移,当脾受热太过时,它能较多的生发气态物,但由于此气化之气是受热而生,不是脾的物质自身热源作用的结果,对人体的物质运动不产生推动作用,气化之气不能很好的运化,而是停留于原始的气化层次,故曰:“湿胜则濡泄”。


6、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我们知道,中医学的理论它是以五脏六腑为理论中心而展开的论述的,其中又以五脏为主,同时配以五行,以此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的。但是,为什么又会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呢?其实,这是中医从胆所处的人体位置及其生理功能上所作的说明。
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筋,胆主膜,这是由于肝胆器官的大小结构特征及其所处位置特征所决定的。在人体之中,肝脏与胆嚢相比,肝脏为多、为大,胆嚢为少、为小,筋与膜相比,筋为多、为大,膜为少、为小,而脏腑器官又与之所属外候完全对应,故是肝主筋,胆主膜。由于胆之膜所处的人体位置与筋相同,为不里不外的半表半里之间,是人体中气化之气的上行通道,也是液化之液的下行通道,而胆之膜自身又十分薄小,无法对气、液活动产生什么影响,只能随气、液原有的特性而让其在膜中上下穿行,表现得不偏不倚。
人体中凡十一脏皆有气化和液化活动,它们生发的气、液都要经胆之膜而上下穿行,胆之膜既是气态物液化后沉降时的必经之处,也是液态物气化后升浮时的必经之处,故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胆之膜对十一脏的气、液活动变化并不产生任何作用,而是随气、液的原有之性任其上下穿行,气化之气若有上行之能则让其上行,液化之液若有沉降之功则让其沉降,它不偏不倚,表现如一个正直的官吏,故而《素问·灵兰秘典论》有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7、脉诊方法
脉诊,也就是切脉,是医者用指端切按患者脉搏的情况。通过脉搏以了解脉象,通过脉象从而分析判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那么,人体的疾病为什么可以通过切脉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呢?在中医学看来,人之所以会发生疾病,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体中阴阳两种物质以及两种物质运动协调平衡机制的破坏,具体的说来即是气与液两种物质以及气化与液化两种物质运动的协调平衡关系被破坏。当人体中物质与物质之间及物质的相互运动之间出现不平衡协调的状态时,它都可以通过脉象反映出来。
在人体中,气的生成主要靠气化活动,液的生成主要靠液化活动。由于心脏在人体中不停地进行搏动且又处于高温态,而心脏又因血管网络与人身各部相连,因此,心脏也将自身的压力变化情况及高温能量传递至人身各部。在人身各部,它都存在着气化和液化活动,而人体系统又和地球系统一样,存在着皮部相通、血脉相通等特征,因此,在心脏压力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人们就可通过感受人身各个物质层次中压力振荡的振幅大小,从而了解人体不同物质层次中的气化及液化活动水平。
人体中存在着不断的气化和液化活动,人体又存在着皮部物质相通等的特征,在心脏压力有节律变化的作用下,人体中任何一个部位,它都能反映出人体各个不同物质层次中的气化及液化活动水平状态,这即是中医脉诊方法的依据所在。
8、中药的治病机理
中药,一般是指用于治疗疾病的各种天然药物,与西药相对,它包括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中药治病,即是针对患者所患的不同病症,有选择的将一些药物配伍组方并用于治疗人体的疾病。中药为什么能够治疗人体疾病呢?其内在机理又是什么?这是因为,任何中药它都有相应的四气五味,即是升、降、沉、浮四性和辛、酸、甘、苦、咸五味,中药在进入人体后,其四气五味能对人体的物质运动产生影响作用,从而改变人体物质原有的运动状态,使人体的物质运动协调平衡,因此它能够治疗疾病。
中药,无论是动物药、植物药还是矿物药,它们都是各自所属系统中的物质,如动物药是动物系统中的物质,植物药是植物系统中的物质,矿物药则是地球系统中的物质,每种天然药物它在各自所属的系统中都有一定的坐标位置,这是这些物质自身的(比重)特性所决定的。由于中药它是来自各自所处的系统之中,因此,当它们进入人体系统之后,虽然是进入人体中的胃肠部分,它却会在人体系统自身物质运动的作用下产生自发的运动,即是药物要自发地运动到人体系统与之比重对应的物质层次中。如轻浮特性的药物它无法在人体中的大比重物质层次中停留,而要运动到人体中的小比重物质层次之中去,相反,沉降特性的药物它无法在人体中的小比重物质层次中停留,而要运动到人体中的大比重物质层次之中去。因此,这些药物在进入人体之后,它就表现出了相应的升、降、沉、浮四性。药物的升、降、沉、浮四性,它在各自的系统中表现如何,在人体系统中的表现也就如何。所以,当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其自发的物质运动就会对人体中的气化活动与液化活动产生影响,并导致人体气——液相互转化活动水平的改变,因此它能够调节人体疾病的状态。
9、针刺的调病机制
针刺治病也叫针刺疗法,它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激人体穴位,运用操作手法,藉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概念解释中我们说过,针刺疗法是一种物理疗法,其调病机制主要体现在“通”、“调”、“泻”三个方面,那么,针刺是通过怎样的“通”、“调”、“泻”作用来实现它治疗人体疾病的呢?
在中医看来,人体物质的运动它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是循相同物质层面的运动,也就是横向运动,二是内外方向的运动,也就是升浮与沉降运动。针刺的“通”、“调”、“泻”方法,它就能起到影响和改变人体中上述两个物质运动状态的作用,因此它能够治疗人体疾病。
通:“通”即是使用疏通的方法。其主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利用针刺的通透特性,将人体中的不同物质层面打通(垂直针法类),从而改变人体中内外方向的物质运动状态,使人体中的物质内外运动由不协调变得协调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的这一方法,它主要是利用了人体中存在的内外温差,通过针刺对温度的传导,改变不同物质层次间的气化和液化活动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次,它是利用针刺的通透特性,将人体中的相同物质层面打通(平刺、斜刺针法类),帮助人体建立起相同物质层面间更加良好的物质运行通道,促进物质在相同物质层面间的运行交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调:即是使用调节的方法,其作用与“通”的作用之一基本相同。它是利用针刺的通透特性及良好的温度传导特性,将人体中的不同物质层面打通,促进不同物质层面间物质的交流、高温能量的传递与扩散(留针方法类),使不同物质层面间的气化与液化活动协调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泻:即是使用排泄的方法,排泄人体中的有余物质(如气、血、脓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人体各个层次的物质之中,它们都存在气和液两种基本物质,各层次的物质也都存在着气化和液化活动,而由于人体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食物因素及天气寒热变化等),因此人体各层次中的物质,其气化及液化活动水平也就不一样。气化及液化活动水平的差异它会导致人体各层次中物质压力状态的不同,而人体各部物质它对自身的压力状态又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当各层次中物质压力高于正常状态时人体就会出现病态反应。各层次中的物质压力过高,它可因于气,也可因于液,而针刺的“泻”即有排泄人体有余物质的针对作用,因此它能治疗人体疾病。
10、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古代探讨气象变化规律的一门知识。此说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推算年的五运、六气、主气、客气、司天、在泉、太过、不及等以观察运与气之间相互生治与承制的关系,推测每年气象的特点及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运气学说,由于其涉及的事物面太多、内容太广,有些问题说起来还比较复杂,因此,此处仅以气象的变化规律作一说明。
古人在对自然气候的活动变化进行观察的时候发现,自然气候的活动变化它不是只受单因素的作用,而是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具体的说来,即是太阳日照对其有影响,地球自身的温度场的物质运动变化对其也有影响,除此之外,它还受地球各处人为活动的影响。天之气(地球外界事物)对气候的作用影响遵循天干的周期变化规律,地之气(地球自身物质运动)对气候的作用影响遵循地支的周期变化规律,因此,从总体特征上看,地球系统的气候变化,它是天气与地气两个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用数学方程来对天气与地气的周期变化规律进行表达,它则可以表示为以下两个涵数:
天气规律:A=asin(36º*t)……(1),
地气规律:B= bsin(30º*t)……(2),t=1、2、3、……N,
其中,A、B分别代表天气与地气对地球系统的温度作用影响,a、b分别代表振幅,t代表时间(时辰、月或年),如此,则地球系统的温度变化遵循方程
F= asin(36º*t)+ bsin(30º*t)……(3)
所反映的规律。在宇宙自然中,时间,它是连续不断地流逝的,但是,天气、地气对地球温度的作用影响却表现得不同步,天气周期按十天干,它为十年(或十个月),地气周期按十二地支,它为十二年(或十二个月),因此,方程(3)所表现的规律它要经过六十年(或六十个月)才出现一个周期。由于地球系统的温度变化它并不是以一年为一个变化周期,地球系统每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并不相同,因此它会给人们的各方面活动带来影响,而地球系统的温度变化在大范围内又表现出周期特征,所以就有了地球系统的气象运气及人之运气。
-----------楼主辛苦了.把中医阴阳五运等理论.全部用现代话.解释出来.相当不易.也是经过大量思考的....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点.中国传统之学.与现代之学结合点...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认识相当完美.为什么呢....是因为有它独特的认识方法..
要知道.中国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并不是愚昧落后的..而是非常先进.完美的
-----------谢谢楼主。但里面少了几个图啊。
-----------心外觅法,缘木求鱼。
相关文章
 蛊毒叙论
 山东威海有什么好中医推荐?
 请教----山药的吃法与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皮肤癌
 
 请问这些罐罐哪里有的买呢?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