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长路 温武兵
中药药法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以及药物的配伍规律进行补偏救弊、治病疗疾的具体方法。简而言之,药法就是药物的使用规律和方法。在我国,由于医学流派众多,学术渊源不同,历代医家在运用中药的过程中,虽然都是以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作为出发点,但具体到药物的使用上,却又表现出各自独到的特点和偏重,甚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个人学术特色的“药法”。例如,李东垣重视“补脾升阳”,其用药偏重
人参、
白术、
黄芪、
升麻诸药的配伍;刘完素提倡“六气化火”,其处方多兼
大黄、
知母、
山栀、
竹叶等品的佐入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药法既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具有共性的普遍规律;又是一定理论原则下的发挥,具有个性的特殊规律。任何一种药法背后,都有一套或一定学术观点的支持。
王清任对中药的使用亦体现了这一特点,从《医林改错》中80余种中药的配伍组合及使用频率来看,王氏显然更青睐对补气、理气与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这一点,与他一向倡导的“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的学术思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集中反映了王氏临证处方重视中医气血理论的学术思想。从全书看,王清任对中药的配伍使用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其一,重点突出,重视对补气及活血药物的使用。王清任对中医学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明确提出的逐瘀活血与补气活血的治疗方法及其应用体系。因此,最能代表《医林改错》药法规律特点的,亦莫过于王氏对补气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这一点,可通过各类药物在全书中所占比例与使用频率的统计得到直接印证。例如,在补气药中,王氏首选黄芪与
党参,二药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8次与10次,其中黄芪的使用频率尤为全书之首。在全书涉及到的87种中药中,具有明显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即有29种之多,超出全书药味总数的1/3;在书中收载的33首方剂中,王氏惯用的
桃仁(入14方)、
红花(入13方)、
当归(入12方)、
赤芍(入11方)、
川芎(入10方)等品,组方之多、应用之广皆位居全书之前列。它们说明了王氏格外重视对补气与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其治病“明白气血”、立足气血、重视气血的学术思想从中可见一斑。
其二,讲究用量,善于通过变
化药量的方法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任何一种中药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性味、功效及应用范围,这是药物本身的个性所决定的。但是,药物的性味、功效尤其是应用范围并非一成不变,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通过加工炮制、配伍监制、变化药量等手段都可以达到改变药势、药用的目的,王清任对黄芪的应用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在《医林改错》中,黄芪的使用有超大(八两)、大(四两)、中(一至二两)、小(一两及一两以下)四种剂量之区分,体现了证不同量亦不同的原则:超大剂量,有益气固脱之效,对于产后抽风、“斗殴破伤,流血过多,渐至抽风”等急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剂量,有补气活血或补气升提之长,在
补阳还五汤、黄芪
防风汤、开骨散等证中担纲主角;中等剂量,具补益脾肺之能,在可保立苏汤、保元化滞汤、足卫和荣汤、黄芪赤风汤等证中大显身手;小剂量,具走表实卫或托毒外出之功,在治疗“痘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痘证逆形逆症之“五六日后,见清浆、白浆”及“
牙疳”诸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不难看出,药量的变化不仅与药物的作用强弱有关,而且与药物的作用趋势、应用范围乃至主治功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从这一意义来看或许是具有一定道理。
其三,讲究配伍,重视药物的协同与互补作用。不管是从疾病的复杂性还是治疗的广泛性出发,两种以上药物的合理配伍不仅一般都比使用单味药物的药效作用为强,而且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可通过药物之间“相畏”、“相杀”的作用以减轻或消除药物本身的毒性。所以,建立在整体论学术思想和长期临床实践验证基础上的中药配伍理论,最能体现出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与特色。在中国医学史上,王清任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一理论的佼佼者之一,他对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使用中,处处反映出在充分继承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发挥、创新的风格。例如,王氏在创制
血府逐瘀汤、
通窍活血汤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时,不仅认真地总结和运用了古人将活血化瘀与行气、温阳、化痰诸药合理配伍的成功经验,而且开创了活血化瘀与补气、清热解毒、止泻调中诸药配伍的新路,补充、完善了古人对活血化瘀药物配伍方面认识上的不足,拓宽了这一类药物的使用范围。将活血化瘀药物与回阳救逆药物的配伍使用,更是王氏别出心裁的创造,发前人之未发,立独创之新说的精神是前人所不及的,着实对吐泻转筋而见阳气欲亡之证以及相关类似病证的治疗开拓了一条崭新的治疗途径。
其四,讲究药势,重视对药物升降浮沉之性的把握与利用。升浮沉降,是中药具有的普遍特性,可概括地把它们称之为“药势”。临床上将分别具有升、降、浮、沉不同“药势”的药物合理配伍,就组成了作用相对固定、趋势相对明确的复方。其特点之一,就是药物由单一属性的“分势”上升为复杂属性的“合势”,以适应对复杂疾病的治疗。从《医林改错》所载诸方分析,王清任非常重视对中药“药势”的把握,善于将不同属性的药物巧妙地融合成一方,升降齐施、浮沉共用,互相协和,并行不悖,以收取快速、全面而又有序的治疗效果。以临床常用的血府逐瘀汤为例,方中
桃仁逐瘀,善于下行;红花活血,偏于走上;二药相配,一上一下,通行全身气血,凡瘀血内阻之证用之不殆。再将赤芍、川芎、当归等活血之品加入配合,使全方逐瘀之目的更为明确。同时,又参以药势趋上之
柴胡、
桔梗,行气宽胸,载药于上,引行诸药达于胸中,发挥逐瘀活血的作用;佐以药势“升而复降”的
枳壳,与柴胡配伍,调理升降以宣展气机,加强活血化瘀之力而使瘀血得化;辅以活血通经而药势下达的
牛膝,引血下行以达到“血化下行不作劳”的目的,且使邪有出路。综观全方,药势升浮有规,潜降有序,各行其道,两无相碍,最终合而收功,充分反映出王氏临证注重利用“药势”以去“病势”的圆机活法。
其五,讲究药源,重视对道地药材的选择。药材的优劣决定着药效的强弱,这是经过数千年中医临床的验证得出的不争的结论。强调使用道地药材,实质上就是强调药物的质量。从《医林改错》所载关于
麝香与
硇砂的使用方法可以看出,王清任对药物质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通窍活血汤条下,王氏说:“方内麝香,市井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
当门子更佳”;“方内硇砂有红白二种,余所用是红色者”。他强调的道地药材,说明的正是药物质量对方剂疗效的重要性。他告诫人们的是,临床辨证立法固然重要,对药材的选择亦同样重要,尤其是对整个方剂起决定性作用的重点药物,则更须使用高质量的道地药材。否则,“一味不投,众善俱弃”,必然会影响到全方的疗效乃至整个疾病的治疗效果。
其六,讲究“药引”,善于通过“药引”的作用增强方剂的整体效果。“药引”一词是民间的说法,是指多在处方附带的“方后注”或“煎服法”中出现的、单用时不能突出治疗效果或对整个处方并不起主导作用,但对处方中其它药物药效的发挥具有引行或激发作用,以增强方剂整体疗效的药物。按其作用和中药学的正规分类,则应属广义引经药的范畴。从《医林改错》对“药引”的使用情况看,王清任是颇具心得的。如通窍活血汤方中,王氏用的“药引”是黄酒,目的在于通过黄酒剽疾滑利、善行不守、温通血脉之性,激发与强化方中其它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它如抽
葫芦酒、蜜葱
猪胆汤、
小茴香酒及
刺猬皮散等方中,王氏也皆以黄酒为“药引”煎服、冲服或调服,这分明是他注重活血化瘀思想从另一个侧面的表现,也是他构筑其活血化瘀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加味止痛
没药散中,王氏选用清茶作“药引”调服;在龙马自来丹中,选用盐水或红糖水为“药引”进行调服等,也均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其引行或激发方中其它药物的药性,增强处方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细微之处见真功,小小“药引”所隐含的,正是王氏严密、细心治学态度的真实写照。
-----------是该药显效的指证之中医原理.总之和教材不同
-----------还是一本难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