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郎中三问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我是一个郎中,懂得一些医道医术的人。自称郎中而不称医生,因为我学医在民间,验术在民间,艰苦奋斗,自立求生,没有医学文凭;我曾为人诊病疗疾解除痛苦,卫生局的官员说:你不是医生而干了医生的事,这叫‘非法行医’,是违法的。我不明白:一个行者听到路边水沟里有人呼救,把他救上来,竟然违法。医者,有恤民怜生之名,无行业霸道之实,多好!
郎中一问:学历是中医执业能力—诊病.处方.准确用药的必备条件吗?
依本人所知,中医治病,首在诊断病人所犯何逆,辩证准确之后,才谈得上准确用药。而遣药组方,如同打仗布阵用兵,或电脑编程,这里的基础功是,你必须熟谙药性药味,知道药物的功用搭配。以上这些知识的获得,完全可以不用学历。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不单各大书店有售,民间自古广泛流传;中医人才自古在社会各阶层广泛分布,上有皇室御医,下有江湖郎中,道观寺院,不乏杏林高手,可以佐证的医籍如《千金方》《竹林寺女科秘旨》《傅青主男女科》等。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中医普及,即便是乡村赤脚医生,也大多接受过中医知识培训。你说学中医必用得着学历吗?至于医道水平,仲景之后谁人超越?金元明清,大家各靠悟性。
郎中二问:中医临床水平高低,与他背记的医籍原文多少,正比吗?诚然,要学好中医,必须学习中医经典.古今医著。它们是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仔细研磨自能受益非浅,执业临床的行为规范,莫不包含其中。但是,练毛笔字的人,如果不能走出初学时临摹的‘柳体’的束缚,他就成不了书法家;习武的人,如果不能摆脱初学拳术套路的束缚,他就成不了合格的武师。同样,习医的人如果始终要照搬前人的原文原方,他如何能胜任临床医生的工作?我敢说,书法,习武,行医,只有走出初学时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才会进入更高的境界,才会具有执业能力,作为执业医生行医多年,或许已忘记了自己的做法是源自哪一家,哪本书,哪条原文,但他临证治病的能力,是越来越高强的,正所谓‘忘其形而得其神,不亦高乎?’
郎中三问:衡量中医的标准是什么?
听说,有大学教授公开嚷嚷:中医是伪科学!我奇怪这种没脑子的中国人怎么会成了大学教授?他自己的民族有数千年文化底蕴,他懂多少?
以现代西方文明的标准看中医,‘精’.‘气’.‘神’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测不出,如果缺乏些悟性,的确虚无得很。可本人生活在民间,常见有牙痛病人去看西医----
医生,我牙痛…   
哪个牙痛?…我给你拔掉就好了
此牙一拔,果然不痛了。   
请问这就是科学吗?如果头痛呢  ?
    如果把一门科学的发展喻作登山,中医是科学的,完美的。因为它已经走到泰山极顶,它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和这个人身上的疾病,以及与这个人相联系的周围环境,甚至宇宙。西医呢?它尚在登山的过程中,它看到的是局部,是零散的或大或小的部分,有的部分病了,有的部分没病。正因为这样,西医要求‘专’,中医要求‘全’,-----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黄帝内经》语)。那种用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有足够的认识,中医的根在此,中医的衡量标准不应出于彼。         
  拿衡量飞机的标准来衡量坦克,拿衡量鱼儿的标准来衡量鸟儿,不是混蛋,胜似混蛋。如果这种行为出自一个平民,我们可以原谅他的无知;如果这种行为成为政策,那又是谁在给我们的国粹穿小 鞋                                              
----我曾试图去报考大学的中医专业,但因为数理化不过关而被拒,我也曾试图去参加中医执业资格考试,因为学历,西医知识,过分西化的试题,而自打退堂鼓。如果当今的数理化和西医知识是学成中医的必备条件,那历史上那些名中医肯定都是假的,诸如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叶天士,吴瑭等;而近现代史上,秦伯未,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高辉远等前辈,都是在数理化和西医知识过关以后,才成为名中医的。这种结论有多么荒唐,大概只有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弄不懂!
----我曾咨询过一位药监局官员:现在药店卖药,政策面对中药和西药有没有不同的监管标准?答:没有。问:中草药,中药店呢?答:都一样。                                                
----我曾去请教过一位科班出身,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老中医:请您帮我看一下,这包中药用了哪些药?答:我不认得草药。在医院,我只管开方就行了。                              
我读古人遗著,总讲药物成色,修合炮制,甚至有因修制药物而中毒身亡者,如上海御医陈莲舫。中草药是大自然的产物,成色不同,产地不同,效力就不同,用量配比也就不相同。一个老中医高级职称,竟不识中药饮片,何谈用药精准!是他的过错?医院的过错?这种体制能使中医事业得到发展吗?                                             2009年春节撰,2010年五一节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2bc440100j6t6.html
-----------好文!
-----------中医的发展,还是得靠我们真正的中医人去努力
相关文章
 产后不适
 桂花汤(《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为父问诊--头晕/沉,骨关节炎,颈椎增生,前列
 三七
 输尿管结石
 中医外科学 发 上课笔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