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天下第一难病鼻窦炎下鼻甲肥大裴永清都没办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mwl2345832 于 2012/3/20 11:2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icheng/

因来北京后,从2010年冬天开始闹过一次鼻塞。晚上睡觉时在1点到3点之间有时在一段时间内常会跟心悸是的突然就不知怎么突然就感觉要死了。本能的立马就坐起来了。后来发现可能是鼻子不透气造成的。往哪边躺,哪边鼻子不透气。睡觉晚了,就经常想睡,可就是睡不着,有时睡觉时感觉也不知是心脏还是肺抽一下筋,感觉要要促死似的。有时睡觉感觉受罪似的。晚上在1点到3点之间。其它时间没事。用了几天滴鼻液好了。

半年前和一朋友晚上出去吃了点路边的烧烤,喝了一点冰镇的啤酒,没过两三天,又鼻塞了,白天问题不大,晚上往哪边睡,哪边鼻子不通,一周后做了下鼻甲激光消融手术,好了没半个月,复发,吃西药不管用。

现年27岁。大便正常,小便晚上频。鼠标手两年多。(疑为类风湿,右手比左手严重)。右脚掌,脚趾痒,脱皮。平时痰就比较多。头发早白近10年了,处中时读书常熬夜。

舌头:边有齿痕,中间有裂纹半年以上。

弘医堂著名中医专家裴永清(挂号费200) ,他诊我脉为弦滑数,舌白质红。有口疮,开方如下:


弘医堂李代夫方(挂号费10块):陈皮10g,桔梗10g,生甘草10g,荆芥6g,前胡10g,炙百部15g,紫苑30g,僵蚕15g,三棱10g,鹅不食草15g,薄荷6g(后下),路路通10g,生黄芪30g,枳壳10g,仁10g,杏仁10g,红花6g,炙麻黄6g,法半夏10g,麦冬15g,鱼腥草30g

用药第一天,需喷鼻子。后几天睡前需跑步不用喷。

后改师父方:陈皮10g,川贝15g,杏仁20g,辛夷花15g,桃仁10g,苍耳子10g,服药两天了,咳嗽减轻了。咳痰也少了。但是我发现我口疮又要来了,舌头裂纹开始向舌尖伸张了

后改用师父方先治咳嗽:陈皮10g,川贝15g,杏仁20g, 玄参10克,知母10克  一直以来用杏仁用量过了,感胸闷呼吸困难,后减半,一天量改两天。断药后,咳嗽不舒服加剧。(似有抗药性)

后改用师父方依然先治咳嗽:蝉蜕20克  百合30克  川贝母10克  紫菀10克  陈皮6克  白前10克  炒莱菔子10克  知母10克  诃子20克  北沙参10克   五味子10克 乌贼骨10克   咳嗽依旧

后改用师父方鼻塞咳嗽一起治:当归10  赤芍10  茯苓10  黄芩10克桔梗20  鹅不食草20  辛夷花10  白芷10  苍耳子9  柴胡10 菖蒲10 玄参10  北沙参20  白芥10g  川贝母10g
鼻塞咳嗽均无效果

武警三院用方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陈建国主任用方:

初诊:

麻黄,附子细辛,辛夷,桂枝白芍,干炙甘草五指毛桃葛根大枣,藤犁根,升麻蝉脱,大九,穿山甲鳖甲

用药一周了,效果不大.断药又鼻塞加重。

二诊:

麻黄(9克) 白芍(12克) 细辛(6克) 干姜(10克) 甘草炙 (10克) 桂枝(20克) 五味子(12克) 清半夏(20g)
辛夷花 (12克) 茯苓(20克)川贝母(9克)

用药一周,用药时鼻塞轻,断药又不行。

三诊:

麻黄(12克) 白芍(20克) 细辛(6克) 干姜(15克) 甘草炙 (10克) 桂枝(20克) 五味子(12) 清半夏(20g)
辛夷花 (12克) 茯苓(20克)川贝母(9克)

咳嗽减轻,咳痰减少。睡觉鼻塞,基本可以不用喷剂。但麻黄兴奋作用,经常很晚才能入睡。一到晚上偶有头疼。

四诊:口疮又起

白芍15g,麻黄10g,干姜20g,细辛6g,清半夏15g,五味子12g,炙甘草15g,辛夷花15g,茯苓20g,川贝母6g,白术15g,石膏30g,桂枝15g.用药两天了,口疮疼的厉害。

用药三天,后开始打喷嚏了。7天后口疮基本好了。(外用了,吴茱萸敷脚心,加薏米熬粥。冰硼散。因用药两天时,口疮疼的厉害)但咳嗽,咳痰,睡觉鼻塞。依旧。需用一次喷剂。睡眠质量不如从前。

五诊:白芍15g,麻黄10g,干姜15g,细辛6g,清半夏30g,五味子6g,炙甘草10g,厚朴 15g,苏子 20g 辛夷花12g,紫苑 15g,款冬花 15g,茯苓20g,生姜 12g, 柴胡 15g,川贝母6g,桂枝15g.

咳嗽,咳痰,鼻塞。依旧。需用一次喷剂。睡眠质量不如从前。

自配方:附子9g 甘草6g 桂枝9g 茯苓9g 干姜9g 人参9g  当归9g,橘皮9g,细辛6g,生姜9g,干姜9g,五味子3g,辛夷花 9g,桔梗9g,苏子9g,紫苑9g,款冬花9g

服用两副,用药时鼻子通气好转。但出现心悸,停后服。消失。后医生说是发表力量不够。水气凌心所致。

自配方:苓甘五味姜辛夏 (加辛夷花)

茯苓12 g 甘草6g 干姜12g 半夏12g细辛6g 五味6g
辛夷花12g
症状有点好转。

过年时回老家,托人寻一位邻村老中医,把脉开一方,嘱服40付,能见到效果。(下鼻甲肥大鼻塞+咳嗽)

桂枝30g,辛夷20g,连翘20g,知母肉20g,元参30g,双花30g,平贝母30g,甘草10g
由于手头紧,我拿了7付药,一药煎三天:用药至今一个月,睡觉时右鼻孔鼻塞缓解,左鼻孔白天上班吹空调暖气偶塞,晚上左鼻孔塞依旧。咳嗽减轻,断药加重。

服中药期间鼻子不通一直用稀释了的鼻舒适喷剂

,但用了喷剂,所喷鼻孔常常会肿痛。

【成分】:银花菊花冰片黄连、鹅不食草、防风、辛夷、薄荷等

因一网友建议我养好脾胃,固其间断断续续,服用不到一盒的中成药归脾丸香砂养胃丸,桂附地黄丸,川芎茶调丸(没找到)

自悟辨证为:

鼻子热则塞,冷则通,过冷必喷嚏,之以如此,觉为虚热,虚热为相火或胆火上炎及肺金病不能克心火浊阴不降而致。

皆因为中土不运,肾阳不足,水泛侮脾,肺失宣泄,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反逆而致咳嗽,痰湿,鼻塞。除根之法,在于燥土去湿,温补肾阳,升举肝木,清降肺气。

目前用方自配方;

桂枝15g,辛夷10g,双花15g,浙贝母15g,甘草10g
黄芩 10g, 黄芪 10g(鼻炎是外邪客于肺脏,因肺气不足,无力祛邪,导致邪气久客,固用黄芪),柴胡(换成菊花也可同类)15g

本人联系 QQ:112576835寻民间高手治我此病

好像上传的图不知怎么的不显示

看不到图的仿问这里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95902442.aspx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收藏2分享0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mwl2345832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mwl2345832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10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12/2/27 
最后登录
2012/8/6 
在线时间
85小时 
精华
日志
主题
帖子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 积分
2#
发表于 2012/4/9 09:50|只看该作者

一朋友,把脉开方。言肝,胃有火。 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玉女煎加减
石膏粉15g(先煎) 杏仁 10g 炙麻黄9g 炙甘草6g 黄芩10 连翘10 栀子10 知母10 玄参10 麦冬10 北沙参15 白及10 百部15 紫苑10 款冬10 白前10 前胡10 射干10北豆根6 天花粉10 浙贝母10 地龙10 僵蚕10 蝉脱10 荆芥10牛膝15三付
1.        口疮一天即愈。
2.        咳嗽控制不住,还有咳到想呕。
3.        通鼻效果,与麻黄素滴鼻液通鼻效果不相上下,太通气了。通气太过 我不得不备用热水带。同时,鼻根部,时不时有清涕突然喷出,漏进口中,晚上会持续两个小时左右。不敢睡,如睡,我睡着时都是仰卧姿势,随时会漏进气管,窒息。随后还会持续出微汗1个小时。
4.        医家中重视十八反,十九畏的多,但似乎大部分医家并不重视   神农本草经 诸药制使中有如下. 我用过的药中武警三院,开的方小清龙汤加减中中款冬花紫菀贝母,辛夷,麻黄也是这样用在一起。
此方子中款冬花 紫菀麻黄贝母黄芩元参杏仁麦门冬栝楼根也是如此。我看黄元御,四圣心源黄芩元参也配在了一起。更困惑的是中医的祖师爷张中景的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中麻黄紫菀款冬也是在一起的。如果用过些有争议的药,三副不见效,我也就不会继续用了。一剂知,二剂已。我之所求。

同仁堂耳鼻喉科刘大夫开方()金莲花 10g 玫瑰花6g 旋覆花10g鸭趾草10g辛夷10g 白芷10g 丝瓜络10g 郁金10g地骨皮6g菖蒲6g路路通6g 甘草3g 用后咳嗽无效,鼻塞有一点缓解。第三天用药时,感觉像中毒了,舌头起了疮,卷舌都疼。他的方不让问,很固执一人,我问她是不是我肝胆有火,怎么辨证,给我来句,哪儿都有火。个人感觉她的方中除了丝瓜络,和旋覆花,辛夷,路路通,郁金 ,地骨皮有点靠朴,别的有点画舌添足,金莲花有毒,用为君药,辛夷恶菖蒲,时方好多医生还开在一起。
自悟辨证为:
鼻子热则塞,冷则通,过冷必喷嚏,之以如此,觉为虚热,虚热为相火或胆火上炎及肺金病不能克心火浊阴不降而致。 皆因为中土不运,脾肾阳不足,水泛侮脾,肺失宣泄,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反逆而致咳嗽,痰湿,鼻塞。除根之法,在于燥土去湿,温补肾阳,升举肝木,清降肺气,去肝胆之火。病久气虚,必然气滞血淤,又当行气活血。

我的用药策略
1.        第一安全,第二安全,第三还是安全,用药一定要安全。俊猛之药,有毒之药要慎用,即便要用,也要注意量。出方必速查诸药制使。
2.        一个经典的方子,当有补有泄,有散有收,因为人体是一个圆,不可纯补,也不可纯泄.
3.        辨证到位,用药越简单越好。药物越多,相互间牵制反而越多。
就咳嗽而言,我试药有一个习惯就是最多三付药,咳嗽不见好转,此药不对症。
我总觉得,痰不去,咳不止,要去痰,必须健脾。痰去,咳止,鼻自通。
再出自配方:苓甘五味姜辛夏 (加辛夷花)
茯苓12 g 浙贝母12g 清半夏9g辛夷花12g(包) 芍药9 麦冬 9g  白术9g
炙甘草6g 干姜9g  细辛6g(医生不给开6g,只开了3g) 五味子6g  研
出处《四圣心源》咳嗽根原    苓甘五味姜辛夏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半夏三钱 细辛三钱 五味一钱,研
其甚者,则为齁喘,可加橘皮、杏仁,以利肺气。若肺郁生热,加麦冬、石膏,清其心肺。若胆火刑金,加芍药、贝母,以清胆肺。劳嗽吐血,加柏叶,以敛肺气。若感冒风寒,嚏喷流涕,头痛恶寒,加生姜、苏叶,以解表邪。


-----------就咳嗽而言,我试药有一个习惯就是最多三付药,咳嗽不见好转,此药不对症。
我总觉得,痰不去,咳不止,要去痰,必须健脾。痰去,咳止,鼻自通。
思路决定出路。
关于脉,各家医生所把均不同,前者所用方大方向也是360度,一个按寒症,一个按热症。四诊中,脉症不合,症为主。现在基本算是确认为寸脉大,关脉尤其大。

-----------lz久病成医,水平已高述中之医多矣。
""弘医堂著名中医专家裴永清(挂号费200)"徒有虚名之辈。
鼻窦炎多为胃热肾寒。lz可试试四逆汤白虎汤
-----------回复 mwl2345832 的帖子

朋友鼻窦炎通常单用药物来治疗其疗效都不一定很好,何况现在中药的品质都参差不齐,所以也影响了中医的疗效,也影响了医生的名声!所以这样片面的说某医生医术不行,可以有点偏见!

朋友,如果你真的还治疗不好的话,可以去无极康复会馆看看,那里因为不依赖于药物的方法。而且,那里方法独特,可以治疗好许多疑难疾病,包括常年不能康复的鼻窦炎。

-----------续
一夜悟道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和气血。

感谢这场为时一年的大病,感谢千年前大医们的无私,感谢一路来,帮我支召,解惑的中医爱好者们。天下欲大治,必天下先大乱。应了那句老话,自助者天助之,在我一度迷失在自己病属寒热,极度恐惧找不到方向之时,幸得网友同样患过此病的中医火神中药黎拨乱反正,让我茅塞顿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病至今,自学中医有快一年了,能在一夜悟道中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和气血。甚是欣慰,颇有通神之感。兵不在多,而在精,书不在多,而在与悟,股道如此,医道更是如此,没有极高的悟性断然是通不了神也成不了大医的。  不禁感叹,时下京城从医者素质,不能悟道者,十之有七八。庸医横行,技艺不精,受害者还是病人。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害人性命。在此将昨夜中医所悟,分享与天下。令看者有所悟,悟者有所得。

思路决定出路。

用药辩证如下棋,亦如用兵打仗。作为临症的将军,须要步步到位,医之过,要即时纠错。不可一根筋,一错再错。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害人性命。

不可用清热解毒药,滋阴伐阳(阳气本已虚弱)

不断提升自身的阳气,阳强自会驱(寒)敌邪外出。

汤者,荡也。见效快,治病先用汤药,善后可用中成药巩固。

中医:一天循环,热极生寒,寒极生热。

君火,相火,上火之时,一种办法为清热泄火,当为实火,如是虚火,水能制火,强肾补阳来克制这种虚火(实为肾阳不足,水不制火),比如口疮。

一叶知秋重,一芽知春浓。树木之阳如人体之阳,手指健康月芽,冬天寒盛,木枯阳退阴进,春天暖起,阳出寒退,枯木逢生。当人体被寒气所伤,也是阳退阴进, 手指健康月芽消失,此时有热也是虚热,法当用火神派之阳药,如滥用清热泄虚火之药,逆天而行,助阴伐阳,十人九死。

慨京城从医者素质,不能悟道者,十之有七八。庸医横行,技艺不精,受害者还是病人。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害人性命。

本人病后续方向已明治以苓甘五味姜辛夏,四君子汤加减为,必要时可加人参,灵芝,鹿角胶。

口疮,舌疮,咳嗽鼻塞全都是四圣心源的方子。还有以后的白发
-----------我的多年的鼻炎就是练气功治好的.十几年来连感冒也只得过两次.
别看鼻炎这个病久了脾胃虚,肺气虚.肝胆热.有些人肾也亏了.体质虚寒,局部又伏湿发热.需要饮食和生活中多方面配合的.
医生治病不治人.
你只有27岁,却十几年前就头发有白.说明肝胆早就郁热严重.加上你这样的年记熬夜,饮食不规律.就仅凭药,医生徒呼奈何?
-----------学习,鼻炎确实是较难治~~~~~~~~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寒的问题多吧~~~~~~~用火神派的思路应该是对的。
-----------恰恰楼主就忽视了脾胃。
-----------续明天试用方1了
方1.茯苓12 g 人参6g  炒白术9g  炙甘草6g  生半夏6g   辛夷花12g(包)  干姜9g  枣仁 3g  五味子3g
来源:四君子汤加减
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五味子:阴血不足,心失所养,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者,可与人参、麦冬、酸枣仁等同用,以养心安神。

方2. 苓甘五味姜辛夏 (加辛夷花)
茯苓12 g 炒白术9g 炙甘草6g 生半夏6g 辛夷花12g(包) 干姜9g  细辛3g 酸枣仁3g 五味子3g  

1,2之别只在1以人参换2之细辛,以此来验看细辛的功效几何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