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转帖】古代文化知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古代文化知识

上海中医药大学 孙文钟 教授
 
中医药学是在古代文化的沃土上滋生成长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素养,研读古代医书会倍感困难。本章介绍的古代文化知识,主要是记时方法、年龄称谓、避讳方法、度量衡制度及中医药事物命名等。
1 记时方法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汪昂《医方集解•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吴昆《医方考•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辩•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柯琴《伤寒论注•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后备急方•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1.5 节 气
我国远古时代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视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古人首先发现的,是二分和二至。
1.6 节 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我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许多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而且都是汉族地区的习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采,也值得了解和研究。
中医古籍中常用节日名称作为某日的代称,如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自序》题作“宝祐癸丑上巳”,《本草纲目》王士贞序题作“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明•陶华《伤寒琐言•自序》题作“正统十年乙丑中元日”,清•唐宗海《血证论•自序》题作“光绪十年甲申重九后一日”等等,都是用节日名称纪日的例子。

2 年龄称谓
古代表示年龄的方法丰富生动,不拘于数词一种。古代医书中,根据人之一生生理的生、长、盛、衰特点,对年龄有一定的称谓,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首就有“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的记载。
古代经书中,常根据人的一生中求学、成家、立业、为官、告退等经历特点,对各种年龄阶段冠以不同的名称。广为人知的有《论语•为政》、《礼记•曲礼上》、《礼记•王制》中对年龄的称谓。在一些诗词文章中,则从男女、婚否、装束、习俗、体态、学识等不同角度,给年龄以代称。
按古代通常划分时期,如:出生、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时期。
3 避讳方法
在封建社会里,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行于隋唐,而两宋时期最为严格。直至民国废除帝制,这一旧习才基本废止。
3.1 避讳的方法
避讳的方法:改字、空字和缺笔。
(1) 改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改字之例,秦汉典籍常见。司马迁撰《史记》,为了避秦庄襄王子楚之名讳,遂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汉书》为避其讳,遂改“邦”为“国”。至隋唐,改字之风日盛。如唐高祖名渊,故杨上善《太素》改 “太渊”(针灸穴位名)为“太泉”。唐高宗名治,故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六《鉴药》改“治身”为“理身”。不但字须改,甚至连偏旁也要避讳。唐太宗名世民,除了“世”改为“代”,从“世”之字亦改为从“曳”,故《太素》注文“飧泄”改作“飧洩”。到了宋代,避讳的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当代君主要避讳,而且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氏也在避讳之列。以后,又连及孔子、老子,其名字也要避讳。到了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更把与皇帝相关的称号都当作避讳字来禁用:先是禁用“君”、“皇”、“圣”三字作为名字,而后又扩充到“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字为名字”(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七)。
避讳风气的变本加厉,又累及音同或音近的字。秦汉之前,避讳制度较为粗疏,礼制明文规定不讳嫌名。所谓不讳嫌名,是指可以不回避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相近的字。而六朝以后,避讳制度逐渐严格,连嫌名也须兼讳。如东晋简文帝名昱,故改“育阳县”为“云阳县”。唐高祖祖父名虎,唐修《晋书》称南朝梁•沈约先人沈浒为沈仲高。又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民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即本乎此。这些都是避嫌名的实例。
(2) 空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囗”、“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如许慎著《说文解字》时把禾部的“秀”字、艸部的“莊”字、火部的“炟”字都空其字而不列,只注上“上讳”二字,这是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的名讳。今本《说文解字》中这几个字是后人补上的。《新修本草》的参修者有李世勣,但其书扉署名则作李勣,这是避太宗李世民名讳而删去“世”字。同书卷十七《葡萄》:“陶景言用藤汁为酒,谬矣。”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删去“弘”字。
(3)缺笔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这是产生于唐代的一种方式。
上述几种方法,在同一朝代也可以同时使用。例如清代医籍中,有把“玄参”、“玄明粉”等改称“元参”、“元明粉”的,也有把“玄”字写成缺笔的,并不一律对待。
3.2 避讳的范围
由于君主与尊长在取名时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不可能特意考虑选用易于回避的字,因此避讳牵涉的范围也极为广泛。由于避讳,不仅对于其时事物的名称要有所改变,甚至对于历史上事物的名称也要有所改变。因此,历代因避讳而改变他人姓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等情况屡见不鲜。
(1) 避君讳
各个朝代在位的君主必须避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也须避讳,叫做避“庙讳”。其类别大致有:改姓氏、改名字、改地名、改官名、改物名、改书名、改干支名、改方药名、改常语。
(2) 避家讳
除了避君讳之外,古人还要避家讳。如南朝宋•范晔的父亲名泰,其作《后汉书》改称郭泰为郭太,郑泰为郑太。又如苏轼的祖父名序,其弟苏洵文章改“序”作“引”,苏轼为人作序则改用“叙”字,有时又写作“题首”。六朝之时甚重礼学,甚至有闻讳而哭的习俗。朋友之间晤谈,若触犯对方家讳,闻之者即依礼而哭。《世说新语•任诞》载:东晋桓玄初任洗马时,有客祝贺,客嫌酒冷,乃频呼温酒来,而玄父名温,玄因客犯其家讳,当席而哭,客扫兴而去。
3.3 避讳学的应用
避讳所用改字、空字、缺笔等方法,造成了古籍文字上的混乱,给后人阅读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人姓、人名、官名、地名、书名、年号之类,因避讳而改字,一改字就乱了历史事实。如唐代医药学家许胤宗,在宋代因避太祖赵匡胤名讳,被改为许嗣宗,至明代又被改称许允宗,到了清代,因避雍正皇帝胤禛讳,则被写成许引宗、许裔宗。一个人名如此多变,引起阅读时的诸多麻烦。避讳制度也从文化上暴露了封建专制的残暴。在封建时代,不避讳是要判刑的:“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唐律疏议》卷十《职制篇》)金代医学家张元素二十七岁时参加经义进士考试,就是因为试卷中用字“犯庙讳”而落第的。明清时期,因犯君讳而引起文字之祸,甚至无辜遭戮的,也不少见。但是,避讳也是可以从反面来加以利用的。由于避讳给我们提供了鲜明的时代标志,因而也可以辅助我们判断史料的时代,确定古籍的真伪,辨别作品作者的年代,揭示文字的讹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撰注人为杨上善,但正史没有记载其生平。宋代林亿、明代李濂、徐春甫等都认为杨上善为隋人。但据该书中只避唐讳而不避隋讳的情况来看,可判定《太素》为唐书,杨为唐人或由隋入唐之人。书中对隋文帝坚、隋炀帝广的名讳,无论经文、注文,一律不避,而对于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个皇帝的名讳,则咸悉避之,连高祖父亲的名讳也避,与其他唐书并无二致。例如“渊”作“泉”、“丙”作“景”、“世”作“代”、“民”作“人”、“治”作“理”或“疗”等,皆为唐讳。甚至在《太素•四时脉诊》“脱血而脉不实不坚难疗也”这样一条包含隋唐两讳的注文中,不避隋讳“坚”,而避唐讳“治”,可谓佐证确凿。
自宋代以来,研究避讳学的著作很多,其中尤以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及《廿二史考异》、近人陈垣《史讳举例》创获最多。《史讳举例》列举了八十多条例,分析说明了历代避讳的种类、所用的方法,并涉及诸多有关避讳的情况,是一部关于避讳学的集大成著作,在阅读古籍时可资参阅。
4 度量衡制度
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和标准,记载不一。据史书称,黄帝设立了度、量、衡、里、亩五个量;舜召集四方君长把各部族的年月四季时辰、音律和度量衡协同起来;夏禹治水使用规矩准绳为测量工具,并以自己的身长和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这些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度量衡的萌芽情况。真正有信物可作佐证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记有“金十寽”、“丝三寽”、“金十匀”的文字。金即铜,“寽”和“匀”是计量的单位名称。说明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已经有了计量重量的手段。度量衡的产生,是和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分不开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度量衡也在不断变化。《礼记》、《周礼》都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开始推行严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并设置了主管的官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由官府监制成套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
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即逐渐地由粗糙变成精细,由简单变成复杂,特别是在器量上经历了由小变大的过程。这一特点可从唐•李淳风所撰《隋书•律历志》中得到有力的说明。《隋书•律历志》列举了从周到隋的十五种尺,经用晋前尺来作比较后发现,十五种尺的长短虽不相同,但都有由短而长的倾向,从周代到东魏,尺的长度共增长了五寸零八毫。近人王国维在《论现存历代尺度》中也指出:“尺度之制由短而长,殆成定例。”其实,这个结论对度量衡各个单位都是适用的,即尺度的演变由短而长,容量的演变由小到大,权衡(重量)的演变由轻而重。反映在中医药处方中,古方的用药分量,由于历代度量衡的不断迭变,以致实际分量与所用度量衡名称很不一致,同现代相差尤甚。因此我们有必要知道古代度量衡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其变易情况有所了解,以避免混淆古今计量概念。
4.1 古代度量衡命名
“度量衡”名称源自《书•舜典》“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阐明其意,随后历代都沿用这个名称。如果把度量衡这个名词分开,就有度、量、衡三个量。这种分开来的各个单一量的名称,系由汉代刘歆的条奏所言“审度”、“嘉量”、“衡权”而确定。其中“嘉量”又出自《周礼•考工记•桌氏》“嘉量既成,以观四国”。“审”的意思就是“定”,所谓审度是指用“度”来确定物体的长短。“嘉”的本义是“善”,所谓嘉量是指以量器来量物体的多少时,必须像水平那样作为标准。“权”的意思是“重”,“衡”的作用是用“权”来平衡物体的轻重,衡权也就是指权和物形成平衡。下面分别叙述度、量、衡的单位命名。
(1) 度
长度单位的名称,产生很早,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都是。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基本单位。一尺的长度与一手的长相近,容易识别,所以古时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识也”等的说法。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实用单位,并且单独构成一个系统。仞与尺的比例关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数,说一仞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认为是八尺。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的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一“引”位,都是十进,这就是所谓五度。长度的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的。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只是表示测量时应该具有微小数的精度的意思。《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为算术上专用的小数名称和长度小单位名称。到了宋代,把秒改为丝。清末时把长度小单位定到毫位为止。
(2) 量
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复杂。在《左传》、《周礼》、《仪礼》、《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同长度一样,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说“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说“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就是说掬也就是升。升的本义是“登”、“进”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单位。后来《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上都是十进(宋以后一斛为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至于《说苑•辨物》云“十龠为一合”,说法有所不同,可资参考。附带提一下石,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关于容量的小单位,《孙子算经》卷上说:“六粟为一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这样,六粟为一圭(一说,十粟为一圭),其余圭、抄、撮、勺以及合、升、斗、斛八个单位,都是十进。这种计算方法,自汉代以后一直都在采用。
(3) 衡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累”的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说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诱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等等。“黍”、“粟”、“絫”、“圭”等,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用。“锱”、“镒”及“锾”、“釿”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也早就不用。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曾说:“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唐•苏敬注云:“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可见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积十钱为一两”,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再说分、厘、毫、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但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
4.2 中医药特殊计量
古代医药著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
(1) 方寸匕
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
(2) 钱 匕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
(3) 刀 圭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
(4) 一字
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
(5) 鸡子黄大
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
(6) 枚
果实记数的单位。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
(7) 握、把
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
(8) 束
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
(9) 片
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一片,约计一钱(3克)为准。
(10) 盏、杯、碗、盅
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
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几克的分量。
5 中医药事物命名
探讨事物命名的根源,古人称之为“名物训诂”。中医药事物的命名有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及规律,其中不少名称传递着古代文化的信息,反映出古人的智慧。今择要介绍如次。
5.1 中药命名
中药的种类数以千计,若加上纷繁的异名别称,药名则有数万之众。为了便于辨识和运用,古人往往从其形态、色泽、气味、特性、功用、产地以及文化影响等角度予以命名。
(1) 形、色、气味命名
据形而命名者,如牛膝,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又如贯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此草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据色而命名者,如漏卢,《本草纲目》云:“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据形、色而命名者,如狗脊,唐代《新修本草》云:“根长多歧,状如狗脊。”因其根皮上有一层金黄色柔毛,故又称金毛狗脊。
据气而命名者,如木香原名蜜香,《本草纲目》云:“因其香气如蜜也。”而臭梧桐鱼腥草则因其特殊之气而得名。据味而命名者,有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酸味的枣仁、辛味的细辛等。又有五味子,《新修本草》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据气、味而命名者,如豨莶,《本草纲目》云:“楚人呼猪为豨,呼草气味辛毒为莶。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莶螫,故谓之豨莶。”
草药“金牛胆”,色金黄,形似牛胆,味甚苦,这是兼以形、色、味三者命名。
(2) 特性功用命名
按特性命名者,如凤仙花子,又名急性子,因其结荚成熟后,稍加触碰,即果荚迸裂,褐色细子蹦出,状似急不可耐,故而得名。又如羊踯躅,是有毒的麻醉止痛药,《本草经集注》释其名云:“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
按功用命名者,如骨碎补,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矣。”他如寻骨风祛风邪、伸筋草舒筋络、益母草疗妇疾、决明子可明目、合欢安神志、防风御风寒,皆以功用得名。
按特性、功用命名者,莫如王不留行。此药通经下乳之力特强,李时珍释曰:“性走而不住,虽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但王不留行还有敛、守之性,《本草经》言其有“止心烦、鼻衄”之功,《名医别录》称其有“主金创、止血”之效。可见其兼有活血、止血的双向性功能。故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云:“命名之义亦奇,吾身有王,所以主吾身之气血及主气血之留行者。气血之留,王不留,则留者行矣;气血之行,王不行,则行者留矣。顾血出不止与难产无乳者,两可用此,其义自见。”如此,药名涵义当为“王不留”、“王不行”,分别针对经闭、乳少、难产与鼻衄、金创出血,则药之双向“主治功力,其可迎刃而解”。此说较为确切地诠释了寓于药名中的特性及双向治疗作用,反映了古人对药物认识的进步。
(3) 依方域产地命名
此类命名法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在药名前标识产地、生长环境等字样。如高良姜,陶弘景云:“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进一步考证:“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则高良当作高凉也。”再如代赭石,《名医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李时珍云:“赭,赤石也。代,即雁门也。”他如巴豆生巴郡川谷,党参出山西上党,象贝产浙江象山,及常用药物川芎、杭菊、广木香、淮山药等,都具有产地的标记。又例如水苏水蛭、水浮萍均生于水,海藻海马海螵蛸皆产自海,石韦石斛、石菖蒲生长于石,地栗、地榆地肤子产出于地。这些药物都具有生长环境的标记。其二是不少传入中国的外域药物,往往冠以外域的标记。从其“胡”、“海”、“番”、“洋”等特别标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外域药物传入的时代及方域。冠以“胡”字的药物,多为两汉、西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如胡豆、胡麻(即今之芝麻)、胡瓜(即今之黄瓜)、胡荽胡芦巴等。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后由海路引进,如海棠、海枣海风藤海桐皮等。冠以“番”字的药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自南域引入,如番茄番薯、番椒、番木鳖番泻叶等;有时冠以“舶”字,如舶硫磺、舶乳香等。冠以“洋”字的药物,多为清代从海外引入,如洋参、洋姜、洋葱、洋芋等。更有一些药物直接冠以国名,如石榴,是“安石榴”的省称。晋•张华《博物志》云:“张骞使西域,得安石国榴以归,故名安石榴。”安石,是古波斯的属国,又作“安息”。常用的芳香开窍药安息香,亦从彼国传来。再如活血良药红花,原名番红花,番同“蕃”,音“播”。《本草纲目》卷十五“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西番即吐蕃,是公元7~9世纪成立于青藏高原的藏族政权。其崩溃后,宋、元、明初史籍仍称青藏高原的部落为吐蕃或西番。他如“波斯白石蜜”、“倭硫磺”、“高丽参”、“花旗参”等,皆标有外来的印记。
(4) 取故事传说命名
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与医药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传说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经文人学者加工后以书面形式载录于史书、笔记、稗传,医药学家又将其采入医药著作,使之成为公认的药名来源。
如活血通经药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贱之时于山中砍伐荻草,遇一大蛇而射之,蛇遁去。明日往寻之,闻榛树林中有杵臼声,见青衣童子数人正在捣草药,且云其主被刘寄奴射伤,捣药为之敷伤。刘上前叱散之,收取草药而返。后遇金疮敷之即愈。后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事见《南史•宋武帝本纪》,《本草纲目》卷十五“刘寄奴草”亦收录之。
类似以最先发现或使用者的姓名作为药名的中药还有不少,如徐长卿何首乌杜仲等。这些故事传说的真实与虚妄姑且不论,至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民俗文化对药物命名的影响和作用。
(5) 因避俗雅化而命名
古代讳饰文化对药物命名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少药物因避俗语秽词而雅化其名。中药多为天然物品,取材范围甚广,一些日常视作废秽之物亦常取之入药。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曾说:“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然而此类药名若以书面形式载入书中未免有俗、秽之嫌,故古代医家每每隐去俗称,雅化其名。如粪,因其屎皆向左盘曲,而称作左盘龙;人乳,因道经称久服可以成仙,故名为仙人酒、蟠酒;人粪,经加工后是救治温病高热神昏的要药,便据其色、依其形,而美其名曰金汁;他如灶心土称伏龙肝鼯鼠屎唤灵脂,鸡蛋膜谓凤凰衣人尿曰轮回酒、还元汤等,皆属此类。
5.2 方剂命名
方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方剂的组成、功效及特征。了解古人命名方剂的缘由,对于正确认识和运用方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主药命名
方剂是根据不同的疾病证候,将多种药物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有机组合而成的。为了突出主药的作用,不少方剂便用方中主药(大多是君药或君药加臣药)命名。如《伤寒论》之麻黄汤、桂枝汤、麻子仁丸(一君),《金匱要略》之半夏厚朴汤、橘皮竹茹汤(二君)。有时用主药的简称,如《景岳全书》之何人饮(何首乌、人参,二君)、《和剂局方》之参苏饮及《温病条辨》之银翘散、桑菊饮等皆是。又有以三味主药为方名者,如《和剂局方》之参苓白术散、《先醒斋广笔记》之竹叶柳蒡汤等。
另有以主药加功效命名者,如枇杷清肺饮龙胆泻肝汤、荆防败毒散朱砂安神丸等。
有些方剂,创制者虽以主药命名,但因音变字讹或含义隐晦,使人难以晓喻。如《伤寒论》之抵当汤、抵当丸,历来认为方义为非大毒猛剂不足以抵挡热结蓄血之证,或谓本方有攻逐蓄血之功,可直抵当攻之处。此皆望文生训。抵当实为方中主药水蛭的别名,又作“蛭蝚”、“至掌”。《尔雅•虫部》:“蛭蝚”,至掌。”《说文•虫部》“蝚”段注:“《本草经》:‘水蛭,味咸,一名至掌。’是《名医》谓即水蛭也。”至掌之为抵当,是由于古韵通转所致。因古今音变及字面差异,遂使此方以主药命名的事实隐而不显。又如越鞠丸(《丹溪心法》方),明•吴昆《医方考•郁门》据其功效望文释义:“越鞠者,发越鞠郁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十四“芎藭”条中对此有个确解,认为该方主用越桃、鞠穷,故以命名。越桃为栀子之别称,源自《名医别录》卷二;鞠穷即山鞠穷,乃川芎之别名,始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另有一些以药物命名的方剂,其药虽非主药,但在配伍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伤寒论》名方十枣汤,方中甘遂芫花大戟峻下逐水,须赖大枣十枚以益气护胃,缓和节制三药之毒性,以达峻下而不伤正的目的。故清•费伯雄《医方论•攻里之剂》云:“仲景以十枣名方,全赖大枣直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
(2) 主治功效命名
方剂是临床治则的具体表现,故方名中提示主治、功效者甚多。根据提示方法的不同,可大致分为明示、暗喻两类。
定喘汤止嗽散有治疗喘、嗽之功,补肺汤、滋肾丸具滋补肺、肾之效,清胃散可清胃凉血,暖肝煎可暖肝行气。他如蠲痹汤、活血效灵丹、镇肝熄风汤等皆属明示。
另有一些方名,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暗喻功效。如缩泉丸是主治下元虚冷的名方,以“缩泉”喻治疗尿频尿多之效。驻景丸主治肝肾经血不足所致如沙遮睛等症,可使人眼目明亮,外界美景常驻。铁笛丸主治失声音哑,故以铁笛喻治疗失音的功效。失笑散为妇科活血通经的要方,主治瘀血停滞所致的痛经、少腹急痛。方中仅五灵脂、蒲黄二味平易之药,竟能使患者疼痛霍然而止,不禁哑然失笑。补阳还五汤主治半身不遂。该方创制者王清任认为,人身共有十成阳气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阳气亏五成,则并于一侧而发为半身不遂。本方黄芪当归等补气活血之品能使气旺血行,瘀破络通,所亏之五成阳气得以还复,故名“补阳还五”。(《医林改错•瘫痿论》)他如更衣丸喻润肠通便之功,逍遥丸寓疏肝解郁之效,秋毫散隐含明目之意,枕中丹暗示主治失眠玉屏风散因御风固表而得名,金锁固精丸以固肾敛精效如金锁而获称。此皆属暗喻类。
(3) 以用法、特征命名
一些方剂具有特殊的用量、服法和配伍比例,方中药物或需要特殊的采摘时间、加工方法等,这些在方名中往往也有反映。
以用量命名者,如伤科要方七厘散,方中多为辛散香窜、活血通经之品,内服不宜量多,否则耗气动血,一般每次服七厘(约合2.1克)。一捻金主治下儿风痰积滞,名“一捻”者,谓用手指捻取药末,以示用量之少。
以煎煮方法命名者,如三拗汤,所谓三拗,乃谓方中三味药物煎煮时违拗常法: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用蜜炙而生用。再如布袋丸主治小儿虫疳,每附一丸,以生绢袋盛裹,用生猪肉二两同煮,肉煮烂后去袋,使病儿食肉及汁。
以配伍比例命名者,如六一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九一丹用煅石膏九钱、升丹一钱,故分别以“六一”、“九一”名之。
以时间命名者,如二至丸得名于方中二药的采集时节:旱莲草采于夏至,女贞子摘于冬至(说见费伯雄《医方论•补养之剂》;午时茶,说明该方加工时间须在端午午时(说见陈修园《经验百病内外方》);鸡鸣散,提示该方服用时间当在阴消阳长的鸡鸣时分(说见王晋三《绛雪园古方选注•内科》。
(4) 以五行、卦象等命名
五行、卦象与中医药学关系密切,方名也常借用其术语来说明治则和功用。
借用五行命名者,如宋代钱乙创制的四首儿科方名,皆以色喻脏:导赤散导心火下行(心属火,其色赤);泻白散清肺金伏热(肺属金,其色白);泻青丸疏肝木郁火(肝属木,其色青);泻黄散泻脾胃伏火(脾属土,其色黄)。又如《景岳全书》之金水六君煎,功能滋养肺肾,祛湿化痰。金喻指肺,水喻指肾。
借用卦象命名者,如清•沈金鳌之坎离既济丸(《沈氏尊生书》方),坎、离皆为八卦卦象,坎象水喻肾,离象火喻心。“既济”为六十四复卦之一,卦形为坎上离下 —— 。《周易•既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预防之。”本方滋肾水降心火,使心肾之水火上下交通互济,故名。
其他还有以道家名称命名者,如《伤寒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等。青龙、白虎本为古代神话中的东方、西方之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同朱(即朱鸟)、玄武合称四方四神。《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又有出自阴阳理论者,如《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右归丸等。
(5) 以成语、典故命名
制方者为追求含蓄典雅,往往以成语、典故或传说名方。
以成语名方者,如建瓴汤取自成语“高屋建瓴”。建通“瀽”,义为倾水;瓴为盛水之瓦瓶。此方专为肝阳上亢高血压症而设,以“建瓴”命名,喻其导血下行之效,如从高屋倾倒瓶水,其势不可阻挡。创制者张锡纯自言:“附后能使脑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脑充血之证自愈。”(《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又如抽薪饮(《景岳全书》方),源于成语“釜底抽薪”,喻其通便泻火之功。
以典故命名者,如张从正名方禹功散,以大禹疏导洪水之典,喻方具逐水通便之功。另一逐水方疏凿饮子(《济生方》方)亦取义于此。
以传说命名者,如《和剂局方》之青蛾丸,功能补肝肾,壮筋骨,主治肾虚腰疼。此方得名于传说:唐代广州太尉张寿明,得本方于南番,服后须发由白转黑,精力充沛,遂作诗以赞此方之神妙:“三年时节向边隅,人见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蛾休笑白髭须。”青蛾原指古代女子以青黛画的峨眉,后指代青年女子。用以名方,意欲此方服后能恢复青春,堪与青年女子相匹配。《济生方》之观音应梦散,功能益气生津,温补肺肾,主治肾不纳气虚喘证。此方亦得名于故事。清•王晋三引《日华子本草》:“溧阳洪辑幼子痰喘将危,凡五昼夜不乳食,梦观音授以此方,煎汤一蚬壳,灌之,喘即定。”(《绛雪园古方选注•内科》)
5.3 腧穴命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腧穴的定位定名,是古代医家观察宇宙万物,结合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以及针刺效果,逐步归纳总结而成的。穴名往往寓有特定的涵义,体现了古代医家对腧穴的部位、作用、主病的认识。诚如孙思邈所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千金翼方》卷二十八第九)
(1) 天文地理命名
以天文命名者,如天枢穴在挟脐两旁各二寸凹陷处。《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中,人气主之。”明•马莳注:“气交者,天地二气之交接,以人之身半天枢为界。”此穴居人身上下之中线,名天枢者,意为天地二气升降出入的枢纽。紫宫原为中垣紫微垣的异名,位于三垣之中,为天帝所居。此穴在胸骨中线上平第二肋间隙处,正当心位。心者,君主之官。以紫宫名之,意为君主(心)之居。中极,《云笈七签》:“中极一名为天中,上极星也。是居天之中,最高,尊,为众星之主也,”此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下四寸,居人体上下左右之中央,又名“天原”,义为人体生气之原,与中极星名义相应,故以名之。其他取义于天文星象的穴名,还有上星、璇玑、华盖、日月等。
以地理命名者,如昆仑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凹陷处,因其穴上有踝骨,旁有跟骨,下有软骨,高起如山,故依其状以名山昆仑名之。承山穴在小腿肚腓肠肌两侧肌腹交界处下端,腓肠肌的丰肉犹如山丘,穴在其下,有承上之意,故得承山之名。合谷穴在大指、次指之歧骨间凹陷处,两骨相合势如山谷,因有其名。在穴名中,很大一部分取义于地形地貌的山、谷、陵、丘、墟、泉、池、泽、海、溪、沟、渠等,除上述之承山、合谷外,他如大陵、商丘、丘墟、极泉、曲池、少泽、小海、太溪、支沟、经渠等皆是。
(2) 穴方法命名
取穴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而穴名中常有取穴方法的提示。如侠白穴在上臂前肘窝横纹上五寸处,为手太阴肺经之腧穴。侠通“夹”,白为肺色。垂臂时左右两穴正夹肺脏,故《黄帝内经明堂》云:“白,肺色也。此穴在臂,候肺两箱,故名夹(侠)白。”仆参穴在足跟外侧跟骨下凹陷处,属足太阳膀胱经。古时仆人参见主人,屈膝下跪时足跟显露,而手指垂处正当其穴,故名仆参。扶突,《礼记•投壶》郑玄注:“铺四指曰扶。”扶又作“夫”,即四横指的宽度,古人用于测度,称为“一夫法”。《千金要方》卷七第一云:“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一扶相当于同身寸之三寸。此穴位于结喉突起之旁三寸,故名扶突。譩譆穴在肩髆内廉侠第六椎下两旁各三寸。《素问•骨空论》:“大风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应手。”王冰注:“令病人呼譩譆之声,则指下动矣。”以发譩譆之声必然应手而名其穴为譩譆。
此外,一些穴名取义于古代解剖学名词术语,如大椎、缺盆、横骨、腕骨等。带“髎”字的一些穴名,亦源于古代解剖名词,。“髎”意为骨隙处。如瞳子髎、颧髎、肩髎、肘髎等皆是。
(3) 功能疗效命名
有的穴名直接明示功效,如迎香穴在鼻孔旁五分,属手阳明大肠经,与肺互为表里,肺窍为鼻,此穴主治鼻窒不闻香臭,能使鼻窍宣通,迎香而入,故名。水分穴在脐上一寸,能分利腹部水分之请浊,主治水病,故名。他如承泣、听会、睛明、哑门等穴名亦属此类。
些穴名以曲折、婉转的方式透露功效的信息,如志室穴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三寸陷骨中,有壮肾添髓之效,而肾为藏志之室,故名志室。阴市,“市”音fú,为“韍”的本字,是古代祭服的蔽膝,用熟牛皮制成,功用类似今之护膝。阴市穴在大多数情况下腿前髌底外侧端上三寸处,可逐阴散寒,护御脚膝,功同蔽膝,故名阴市(逐阴之市)。风市穴在阴市外侧旁开三寸处,为祛风要穴,主治风痹如两膝挛痛、胫麻腰重诸症,其御风护膝之功同“市”,故名风市(御风之市)。他如神堂穴主心疾(心脏神)、魂门穴主肝疾(肝藏魂)、意舍穴主脾疾(脾藏意)、魄户穴主肺疾(肺藏魄)等等,皆以功效名穴。
(4) 取五行、卦象命名
取五行命名者,如少商为手太阴肺经之井穴。肺在五行属金,在五音与商相配。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据五音的强弱以“太”、“少”来标志五音的阴阳。肺经属太阴,为阴金,故曰少商。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始穴。大肠经与肺为表里,肺音商,又因其属手阳明,属五音之阳,故称商阳。金门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上一寸是申脉穴。申为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金,足太阳膀胱经气血于申时注此门户,故名金门。
取卦象命名者,如劳宫穴在手掌中央第二、三掌骨之间。《针灸大成》卷十绘有“阳掌图”,掌面四周布列八卦,劳宫位居卦之中央。手掌勤于把握,为劳动之器官,故名劳宫。厉兑为足阳明胃经之井金穴。兑为八卦之一,五行属金,故以兑名。厉通“离”,亦为八卦名。《周易》谓“离下兑上”为革卦,“革”有“急”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言此穴可“治尸厥口噤气绝”之危急重症,故取离下兑上之革卦名穴。
(5) 用类比形喻命名
腧穴所处部位往往有一些特殊的形态或特征,故古代医家又以丰富的想象力,采用类比形喻之法命名穴位。如口禾髎在鼻孔下屑水沟旁各五分,正当唇上。名口禾者,“言其间髭出如禾”(清•程扶生《医经理解•穴名解》),又近口处,故名口禾髎。髎同“窌”,义为空穴。攒竹穴在眉头凹陷处。攒,聚也。喻此处眉毛聚集,宛如竹丛之茂。伏穴在膝上六寸股直肌中,其上大腿肌肉隆起,状若一兔伏卧,因得伏兔之名。犊鼻穴在胫骨外侧凹陷处。犊为牛子。因其部位形似小牛之鼻,故有犊鼻之称。
5.4 医书命名
流传至今的中医古籍数量可观,书名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绝大部分书名皆有义可循。
(1) 姓氏、字号、谥号、爵号命名
作者的姓氏名书者,如《禇氏遗书》的作者是南北朝南齐医家禇澄。《裴子言医》的作者为明末医家裴一中。《沈氏尊生书》是清代乾隆年间无锡名医沈金鳌的个人医学丛书。《柳选四家医案》是清末医家柳宝詒所编的四位医家医案合集。《苏沈良方》是宋代沈括《良方》与苏轼论医杂说的合编。
以作者的字号名书者,如《洁古家珍》、《洁古珍珠囊》是金代名医张元素所著,洁古乃其字。《士材三书》系明代医家李中梓所撰,李氏字士材。又如明•龚廷贤著《云林神彀》,因龚自号云林山人。明•李时珍撰《濒湖脉决》,缘李氏晚年号濒湖山人。他如明•程玠《松崖医经》、清•徐大椿《洄溪医案》,松崖、洄溪分别是程、徐二氏之号。
以作者的谥号、爵号名书者,如《窦文贞公六十六穴流注秘诀》的作者乃金元间针灸学家窦默,字子声,元世祖时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卒赠太师,封魏国公,谥文贞。《新修本草》又名《英公本草》。此书先由太尉长孙无忌受命统领苏敬等二十余人编写,后因长孙氏触犯武则天,被黜赐死,改由司空英国公李勣领衔编撰,故有《英公本草》之名。
(2) 官职、地望、书室命名
以作者官职名书者,如《羊中散药方》的作者为南朝刘宋时羊欣之,晚年任中散大夫。《窦太师标幽赋》的作者为元代追封太师的窦默。
以作者地望名书者,如《隋书•经籍志》载录《河南药方》及《荆州要方》。前书作者是晋代阮炳,曾任河南尹;后书作者乃晋代殷仲堪,曾任荆州刺史。二书皆以作者任官地得名。以作者贯里名书者,如清初浙江名医高鼓峰,著有《四明医案》、《四明心法》,因高氏为四明(今宁波)人,故以名书。清代外科名医陈莘田,曾撰《枫江疡案》、《枫江合药方》,因陈氏乃枫江(苏州之别称)人,故以名书。以作者行医所在地名书者,如宋代张锐著《鸡峰普济方》。鸡峰为陕西宝鸡陈仓山之别名,而张氏虽为河南人,但长期在陕西宝鸡一带行医,故以名书。又有以前人地望名书者,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故后世出现一大批以“长沙”命名的医著,如清代医家陈修园《长沙歌括》、黄元御《长沙药解》、费密《长沙发挥》、邓徳敏《长沙串注方》等等,皆属阐释《伤寒》、《金匱》的著作。
明清两代多有以书斋、堂室名书者,如明•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明•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清•尤怡《静香楼医案》,清•张志聪《侣山堂条辨》。“先醒斋”、“西溪书屋”、“静香楼”分别是缪、王、尤三氏的书房名,“侣山堂”则是张氏聚徒讲习之所。次风一直沿续至近代,如近人周小农《惜分阴轩医案》、张上雷《体仁堂医学丛书》等皆是。
(3) 以编撰刊行时的年号命名
以编撰时的年号命名者,如《开元广济方》为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主持撰成。《太平圣惠方》是北宋翰林医官王怀隐等人奉诏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开始编撰的一部大型官修方书。
以刊行时的年号命名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编成刊行于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故又称《大观方》。北宋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问世之后,曾经数次校订重刊。第一次于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重刊,故称《大观本草》;第二次重订刊行在九年之后,即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7年),世称《政和本草》;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第三次重印刊行,世称《绍兴本草》。这是《证类本草》三个不同年代的刊本,故以分别名书。
(4) 化裁于成语典故而命名
此类书名,含蓄而典雅地传递着作品的主旨或作者的用意,但往往也因此而隐晦艰涩,使人难以领悟。
如清•柯琴名著《伤寒来苏集》,其中“来苏”语出《尚书•仲虺之诰》:“徯予后,后来其苏。”(后,系上古帝王之通称,此指商汤)“苏”的异体作“甦”,有再生之义,意为商汤一来,百姓就能摆脱夏桀的残暴统治而重获新生。柯氏摭“来苏”二字名书,寓有伤寒患者期盼此书解除疾苦、恢复健康之意。清代函斋居士的产科专著《达生编》,“达生”语出《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达是“ ”的借字。“ ”的本义为初生的羊羔。母羊产子极为顺畅快疾,因以“达生”名编。又如明代医家黄承昊一生多病,自称“予平生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十尝四五”,于六十岁时将医学阅历整理成篇,名《折肱漫录》。“折肱”语出《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黄氏引之以喻经历久而成良医。以后清•邵炳扬《三折肱医案》、清•吴士瑛《折肱心悟痢疾明辨》,其命书用意皆仿此。
他如清•张启倬《杏林碎锦》,明•王章祖《橘井元珠》,清•赵濂《青囊秘效方》,明•张洁《仁术便览》,明•冯时可《上池杂说》,清•全子久《和缓医风》等等,无不化用医学典故而命名医书。
(5) 来源于儒、释、道家而命名
儒、释、道三家历来与中医药学有密切的关系,三家的思想、学说、术语大量地渗透到中医古籍中,书籍的命名往往因此而带有其印记。
来源于儒家的书名,如金•张从正的《儒门事亲》。儒门即儒学之门,亦即古代致使阶层。儒家提倡忠君孝亲的道德观,而以医药侍奉双亲,正是这种道德观的直接体现,《四库全书提要》云:“其云《儒门事亲》者,以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又如明•沈绶《山林相业》,即取古代儒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义,意为以在野之身从事于功同相业的医学。
来源于释家的书名,如南朝梁•陶弘景的《肘后百一方》,“百一”二字义含双关,既实指书中载有一百零一类药方,又暗寓佛经涵义。陶氏自序曰:“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佛教认为,人与世间万物皆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构成,若有一大不和,便会产生一百零一种疾病。再如明代李药师的眼科专著《金鎞秘论》。“金鎞”是古代眼科用以刮弋点药的器械,相传从释教发源地古印度传入。坲典《涅槃经》中谈到:人就医要求复明,良医便用金鎞决其眼目。作者即以金鎞提示该书为眼科专著。 来源于道家的书名,如托名孙思邈的《银海精微》、清代顾锡的《银海指南》二书中“银海”一词,实为道家术语。明•方回《瀛奎律髓》引北宋王安石之说,谓道家以肩为玉楼,目为银海。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有“冻合玉楼寒起栗,光摇银海眩生花”之句,亦借用其义。作者以之名书,提示其为眼科要籍。再如明•倪维徳所著《原机启微》,亦为眼科专著。其名取自道家《阴符经》“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之语,意谓眼目的功能是为思维提供客观材料的关键。作者因此把“机”作为“目”的代称,并以之名书。
相关文章
 求专业人士看看小儿的药方
 经方大家胡希恕生石膏解疑
 谢谢大家  求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补阴益肾汤(《会约》卷十四)
 散光如何按摩?
 大龙丹(《鸡峰》卷十六引常器之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