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恒尚是明代的妇幼医学名家。他字惟贞,号久吾,清江县大观桥(今清江县永泰镇)人。父亲聂素贵是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的贡生,被任为江苏太仓州训导,迁六合县教谕。为官清廉。聂素贵少时入赘新淦县姓李的人家,改姓李,直到他从江苏解任回乡以后,才恢复姓聂。所以,聂尚恒在万历十年(1582年)参加乡试的时候,是以新淦籍应考的,因此有的医学史籍把聂尚恒籍贯写成新淦人。其实,聂尚恒在自己《奇效医术》的小绰号就明明白白地写着"清江久吾聂尚恒识"的落款。
少年时代,聂尚恒跟着父亲在太仓读书,曾拜王守仁的弟子王畿(龙溪先生)和王荆石为老师。万历十年(1582年)中乡试举人后,任庐陵县教谕。当时,在陕西任参政罢职归来的王时槐,正在庐陵县附近的青原山净居寺讲学,聂尚恒十分高兴。他说,官兴过是"敕履"而已。我家承理学,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学习,真是太好了。于是远道前往讲课,刻意钻研。 不久,聂尚恒升调福建宁化县令。宁化县是一个边远的山区小县,常常有倭匪之患。尚恒到任以后,全力整肃,加强防务,保卫了县城安全。同时,他兴利除弊,砺精图治,进行革新。例如,革除了沿袭的巡边酒席、貂客贩参常例钱等等。因此,聂尚恒以清廉能干闻名于福建。宁化县军民对他更为敬仰尊重。以致他的医术声望被他的政绩名望所淹没。 尚恒不仅深于理学,勤于政事,还精通医理,特别擅长于妇科和幼儿科,著有《医学源流》、《活幼心法》、《医学汇函》、《奇效医术》、《痘科慈航》等医学专著。
清人朱纯嘏说:"聂尚恒以乡进士出任宁化县令,卓有政声。惜当时以儒臣显,不列名于医林。"到清代,他的医学著作逐渐受到重视。据中医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版,《奇效医术》前言说,该书传世不多,日本有万治四年(1661年)松梅轩翻刻本行世。新版《奇效医述》正是根据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龙卧虎日本万治四年本影印出版的。 聂尚恒在任职宁化时,为了方便百姓,常常坐在大厅署里诊病。他根据病人病情,逐个建立病式,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加以改治。这种病式相当于今天的病历。病人按方服药之后,很少不痊愈的。据说,聂尚恒在宁化时经常和普通群众接触,平易近人,百姓也乐意亲近他。
有一次,他在田间漫步,一位少妇跑来向他求教,说是怀孕八九个月的少妇,突然大小便不通,用了承气汤了没有效果,已经很危急了。聂尚恒告诉那位医生用牵牛
大黄丸。后者照聂尚恒的话做了,孕妇只服了一两,大小便就全通了。第二天,病人的丈夫向聂尚恒道谢,但说只是小便时须用手紧按小腹。聂尚恒说,再用
青皮番附等行气药。结果,一剂药就全好了。一个多月后,孕妇平安分娩。
《奇效医述》是聂尚恒在宁化时治疗疑难重病的记录,也就是诊籍,即医案,是明清以来独立的医案学科逐渐形成时的医案著作之一。 聂尚恒在《奇效医述》小引中曾说到他研究医学的缘由。他说,儒医燮理,可是,古今高明之士常常把医道看作是小技而漫不经心,一但患病,就由庸医之手握其生死;有人虽略有涉猎,但又自恃高明,不肯深入钻研,反致误己误人。这样,为自身计,为所亲者计,逐"究心于斯术"数十年。开始的时候,只是为自己治病,后来,有找上门来求诊的,不论亲疏贵贱,都是尽心诊治,每每取得奇效。这就是聂尚恒学医的经过。 他说:"余究心于斯求,数十年来博取而精研之,深思而透悟之,自觉有入于神妙者。因病制方,不泥于古方;得心应手,不拘于成说……凡病有易治者,皆术治于时医,不求余治也;其有病危难治,时医束手者,然后求救于予。余不计其危而治之,十常活其八九,与寻常功效不同。……余归林,颇有暇日,因取从前医而效,效而奇者,并述而录之,病情与治法俱备,令人可对勘也,……此余刻《医述》意也。" 《奇效医述》共二卷,收验方四十二则,以妇科、儿科为主。书中所收集的,大多是替他的戚朋僚友、家人仆妇疗治之后而获得效验病例。所以,每一案例都是从头到尾把病的起因、病情、变化,用什么病,现证如何,用药后的反映都一一详尽记述。案后还附原用药方,并且对剂量、炮制、服法等全都详细载明,以便"今后之病症有相类者,可触类而通,合宜而用"。
《奇效医述》论病专以辩证为主。每叙述一个案例,一定要推究它的原委,审察病因,判明症状,然后根据症状开具处方。对于寒热虚实真假疑似的辩别,的确颇见功力。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聂尚恒任庐陵训谕时,吉安司理毛具次五十九岁的老母患怪病,每到一个月左右,就会有一两夜因烦躁而
吐血一二茶瓯;如果不吐血,就会
便血。吐血便血之后,立即烧退躁止心里顿觉宽松,反反复复已经五年。大至四肢、臂、膝,小至手脚指节,凡是活动关节有筋的地方,那筋脉都青肿突露,有如鹤膝,屈、伸、持、行都很困难。毛具次趁聂尚恒北上试的机会,借重"国手",便道貌岸然携母到姑苏求治。
聂尚恒到苏州仔细地询问病源,说是少年时就患过吐血症,曾服地清火凉血等药,又查她历年所服过的没见效的药方,有的作风湿症治疗,有的作血热病治疗,大多用
黄连、白
芍药、生
地黄、
牡丹皮等凉血、行血药物;或者多用
羌活、
独活、
防风之类等祛风药物。尚恒判断受病的根源正在于用多了凉血药,损伤了肝气;每月失血,是因为血虚不能归肝,肝虚就不能藏血,积至月余就会因虚火载血妄行,或吐或便。肝主筋,筋得血才能运行。毛母肝虚,筋无血养,因此关节肿露,屈、伸、持、行都不能够。 根据这一判断,聂尚恒认为,药方应专以扶肝养血为主,煎药用八物汤,去
白芍,加上法制首乌、甘
枸杞、川
牛膝等,少量羌活、防风、
秦艽等以引行肢末;丸药、酒药就兼用
鹿茸、鹿耳胶、
琐阳、川
巴戟、川
故纸、
仙茅、
杜仲之类;毛家仿方服有。服至一月,先止了吐血、便血;服至两月,遍身筋肿渐渐消退;服用三个月,就能拿东西,行动如初了。
聂尚恒有一个妹妹,
嫁给刘姓人家,禀性怯弱,沉郁少言。三十岁时,得了一种怪病:晚间
发热,天明热退;饮食少进,烦躁不安,弄得"肉削骨露",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不见效果。父亲聂素贵非常担心,就把她接回家里调养。素贵一按脉,发觉脉歇至心,感到难以救,但仍然根据烦躁发热的症状,用黄连、
黄芩、黄
栀子,
黄柏等凉药,虽不见效,却也不觉寒凉,还以为用药对症。但总不见病情好转,只好又停药不用,认定此病无法医治了。当时,聂尚恒就怀疑有药过于寒凉,担心服用多了伤坏骨气,那就真的没有生存的希望了,因此,详细察问晚间发热从什么部位开始。他妹妹说说,右肋一团先热,渐渐导至全身。聂尚恒顿时省悟:一定是郁气郁痰,结成痞块,胸膈雍滞,于是躁热,气结而脉结,症状和脉象是相吻合的。他认为只要先攻其痞块,除其病根。其它诸症自然会好。他于是同父亲一同制定药方,用磨痞丸药攻之,每日服三次,服至三四两时,痞块已消除了一半,热火渐渐退了;服至七八两时,痞块全部消除,热也退清了;不过几个月,肌肉也慢慢恢复了,精神健爽,健康如常了。聂尚恒事后认为,当初痰凝气滞,痞块伏于右肋,不仅医生不识,而且病人本身也不曾觉察到,所以,医生治病只有查明病因,察其病根而后除之,才能拯危救困。
聂尚恒还善于幼科。他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撰写的《活幼心法》在医学史上也颇有地位。张赞臣《中国历代医学史略》说,痘疹之名,在古代医籍中没有记载,也没有"痘"这个字。痘疹之病盛于宋。当时诊治皆宗钱仲阳、陈文中两家。钱用凉药,陈偏温补。直到元代朱震亨才采用折衷办法:解毒,发表,和中,三者兼用。但是,
朱丹溪(震亨)的治法仍不完备。明聂久吾(尚恒)的《活动心法》和魏桂岩(真)的《博爱心鉴》刊出后,治疗痘疹才有了一定的"标准途辙可循"。 痘是幼科中的一症,疹也是幼科中的一症,两种病证在幼科中都有颇为重要,因为这种病症为害广而烈。开始时,各家痘疹不分,或痘详而疹略。聂尚恒在这两方面的造诣都比较深。他根据痘、疹病情的不同特点,提出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很有创见,为后世所重视。他在治疗痘疹时,一旦判准病因,就果断地对症下药,使其他医生惊叹不止。
聂尚恒自己曾记下这样一个案例:他的亲家有个姓周的邻居,家中富有,五十多岁了,却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儿子,真象掌上明珠一样,百般疼爱。不料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春天染上痘疹,六天之后,痘已出齐,但还是日准备说胡话,有时甚至发起狂来,要跑出门去,两位老人只好将他按在床上。请了许多医生用药,都没有见效,不得已向聂尚恒求救。尚恒赶到病人家,正好晚上九点。一看孩子,只见痘出得很稠密,带红色,狂言胡语非常严重。开初他也怀疑是毒气太重,就用酒炒黄芩、黄连、牛蒡、
连翘、
当归、
山楂之类,辅以少量参芪叫病人服用。吃一剂,好象还能够安静,有两三个小时没有发狂说胡话。可是,天亮前后又同原先一样了。第二天,尚恒再去看时,那痘的颜色渐渐淡了。正在这时,病孩突然跳窜起来,好象受到很大惊吓一样。尚恒领悟到,这孩子的痘虽然出齐,但因为出得太密,使得血气内虚,不能将毒气排出成脓,就在体内乘虚攻扰心经,所以导致心
神昏乱,说胡话,惊悸发狂。只有大补血气,血气自能逐毒外出,就不会发狂说胡话了。于是,就用加减内托散。在他按方合药的时候,被另外一位医生在旁边看到处方,那医生大吃一惊,当着主人的面又不敢说,就背地里对别人说:病人已经毒盛发狂了,还要服热药,今天一定会爆炸而死。谁知清早吃药以后,病人却安然睡到下午两点钟,痘也胀了,神气也安静了,没发一句胡话,甚至可以吃一点东西了,只是脓浆出得太慢、太迟。于是,尚恒再用加味内托散,每日二剂。服至七八剂时,脓浆渐渐满了,服到十几剂以后,浆满收功了。还原后,觉得全身发痒,又用大连翘饮,加减几味药,病孩终于痊愈。
聂尚恒的《医学汇函》共十三卷并卷首一卷,撰成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卷首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导引法、医学或问等论述;卷一为《王叔和脉诀》,卷二为《难经》。卷三至卷十一为临证各科,分列病例、病理、治法及方剂,间附聂氏医案;卷十二至十三为本草,内有总论,并按病症分类论述诸药。 总之,聂尚恒以他的高尚医德、高超医术和精深医理,在中国医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一位极其重要的妇幼科专家。
-----------如此良医,不知其后代承其医术否?吾国虽有良术,耐未曾传于后世,可惜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