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吴又可之后瘟疫学说的蜕变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 周益新 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  □ 张芙蓉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

  吴又可,名有性,姑苏洞庭(今江苏吴县)人,明末著名医学家。吴氏生当明末,适值“崇祯辛已(1641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因而静心穷理,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以及认真探讨、实践后,于1642年著成《温疫论》一书,创立了“戾气”学说,对瘟疫病因病原、传染途径和方式、流行特点及治疗原则等均有创见,其瘟疫学说突破了传统六yin致病的模式,预测到了致病微生物的客观存在,揭示了传染病的诸多规律,发前人所未发。但由于与中医传统的理论体系相左,其学说精义未能得到进一步继承发扬,而被逐步改造而蜕变,重新归入到了传统的中医范式之中,令人慨叹。
  戴天章、杨栗山、余师愚等瘟疫学家虽对吴又可《温疫论》都作了阐述和发展,但他们只着重在病机、诊断、辨证、治疗方面进行了继承和发挥,而没有在病原体上沿着吴氏的思路深究下去,其“戾气”学说被改头换面,复归于“六yin”病因,成为“火”邪的一种类型,如余霖即言“疫既曰毒,其为火也明矣。…以是知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在治疗上,对吴氏试图寻找克制各种异气药物的思维,也不再问津,而仍采用传统的辨证施治方法,因其很多内容上与一般温热证治相通,易被医界所理解和医家所接受。而吴氏的温热学说的精髓却被偷梁换柱,成为传统中医理论范式的婢女。
  尤其是自从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学家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形成了新的治疗温热病诊治体系,久而久之,将瘟疫病的治疗亦囊括其中,抹杀了吴又可瘟疫学说的特点。
  诚然清代温病学家系统总结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辨证治疗方法也更加纯熟、丰富、有效。但在温热病的治疗上,只墨守叶天士、吴鞠通等成规,不能汲取吴又可合理内涵,以致未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因此春华先生感慨地说:“我们看清代许多名医医案,治疗温病,包括湿温,经过中险证百出,令人怵目惊心,其效果之所以不佳者,正是受此老(叶天士)之教,用药轻淡如儿戏。”所以姜先生汲取吴又可等前贤之长,并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截断扭转学说”,其核心“是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方药,直捣病巢,祛除病邪,迅速控制病情,截断疾病的发展蔓延,以求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并指出了选择特殊方药的途径,是吴又可学说的发展、突破和创新。
  当然,追求针对病因和病原体的特异性治疗,并非丢掉辨证论治的精神,必须二者结合,既要有辨病的针对性,又要有辨证的灵活性,正如姜春华先生所言:病同证异者,在辨病截断方中加入辨证用药;证同病异者,则以辨证复方为主,加入治病原的辨病截断药。辨病辨证是截断扭转的基础。惜言者谆谆,听者邈邈,此观点尚未普遍得到推广和应用。
  时至今日,现代医学在病原微生物完全认知的情况下,尤其是各类抗生素的发明和推广使用,其在治疗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方面已占据了特殊优势,中医用武之地愈来愈狭,诚如曹东义先生所忧虑的:“尽管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方法越来越成熟,但是,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进入到21世纪之后,许多传染性疾病都不见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大多数也不会发展到了营血阶段。也就是说,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即使有传染、感染性的疾病,一般经过抗菌消炎、抗病毒治疗都会在卫气、气分阶段治愈。这时如果坚持用‘纯中医’的传统方药进行治疗,在卫分、气分阶段还没有治愈疾病,以至出现了营分、血分的病症,即使病者家属不找我们的麻烦,西医同道不耻笑我们‘技不过如此’,我们能够心安理得地按照卫气营血的步调,慢慢来吗?我们能够不急于截断扭转吗?假如抗菌消炎、抗病毒治疗就能把传染性、感染性疾病,治愈在卫分、气分阶段,还需要我们截断扭转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吴又可的瘟疫学说理论如此超前,为何在清代以后没有得到进一步继承完善,反而蜕变、夭折呢,揆其原因大概有:
  1.尊经崇古思潮的禁锢
  清代在封闭、崇古、内省、求同的文化环境下,医界也兴起了尊经崇古的思潮,“言必本于圣经,治必尊乎古法。”由此而形成抱残守缺、因循守旧的思想,阻碍了医学的创新,吴又可独出心裁创立新说只能被视为异端邪说,而遭到扬弃。
  2.考据校疏学风的影响
  清代考据之风盛起,亦波及医界,不少医家学者致力于文献整理工作,埋头故纸,研究文本,一时成为医界时尚,出现了大批医经的校正、诠释、辑佚、发挥等文献整理著作以及医学全书、类书、丛书,这种“述而不作”的学风,与现代科学强调突破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亦阻碍了瘟疫学的发展到更加成熟的地步。
  3.自然科学技术的缺位
  科学技术是一切学科最不可缺少的推动力,但中国自古视科技为“奇技yin巧”,不登大雅之堂,将其界定在“器用”层面,中国科技在明朝后期余威已逝,清代更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科学技术严重滞后,吴氏瘟疫学说的理论无法得到进一步揭示和验证,也无法指导临床,只能束之高阁。加之中医学的类比、推理、顿悟、思辩式的思维方式,也阻碍了对以实验为主的实证方法的采用。吴又可病原微生物的杰出学说,由于科学技术的缺位,只能落得被兼并和夭折的结果。
  4.历史环境因素的变迁
  吴又可身处明末崇祯年间,连年水旱天灾,凶荒交迫、外处瘟疫,其疫病的病原性质不同于清代以后时代和环境中所发生的温热病,由于每个医家所处时代不同,环境各异,个人医学经历也有限,不可能见到各种各样的瘟疫病,因之其体验认识不同,从而创建的学说也不同。正如雷少逸《时病论》中所说:“又可著书,正崇祯离乱之凶年;鞠通立论,际乾嘉升平之盛世。一为瘟疫,一为温热,时不同而病亦异。由是观之,温病之书,不能治疗瘟疫;瘟疫之书,不能治疗温病。”
-----------本来中医的治疗就是有问题的。为何这么说?因为中医的治疗有二种,一种是治疗病原的,一种是治疗人本身的。而因为中医发明治病原的药少,故集中在治人本身。也就是祝味菊先生说的五段反应。因此吴又可先生后的医生仍把疫气纳入了六yin的治疗中,也是无奈之举。但话又说回来了,有时病原的治疗未必就是最好的。像SARS,你知道病原又如何?还是治不好,不如用治人的方法,反而有时效果不错。所以说今日识医就是充分认识到中西二种医学的长短处,才好对病下药。
-----------很客观
相关文章
 医生打死都不会说的秘密:那些折磨人的无效
 蛔虫病
 干涩昏花歌
 驱风换肌膏(《医部全录》卷三七五。)
 痰热蕴脾证
 一伤精不治之医话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