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神中医到中医原理》
目录
1火神中医
2中医原理
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应用的战略
本战略共分三部分:
一、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导论
二、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系列(1-5)
1 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
2 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 --------中医学的基本原理
3 论旋转开放的圆体 ——中医学的结构逻辑
4 旋转统一论——独具一格的方法论
5 中医学: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
——中医学的多学科研究
三 、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应用的战略设想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6/4 12:25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anji/]
-----------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导论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引言
中医学原有的基础理论和常识具有非常分散,难以把握的弊端。在传承和应用中造成了十分混乱的局面,对本学科的发展形成了致命的障碍。因此建立一套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就成了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实际考证,构建了一套中医基础理论核心思想新体系。
本体系的建立旨在把中医基础理论原有的散在常识连贯起来,以期形成一套系统的主导核心整体。这套体系是由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型,方法论以及中医的起源和多学科的研究等几部分组成。以下简略予以分述。
一 基本概念
新的基本概念——气动力,是在原有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梳理和分析,并结合临床实际和客观的事实例子来确立的。新概念全名人体生命气动力,简称气动力。这是人体生命的核心。也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核心目标问题。
同时把气动力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起点的核心概念。中医药治疗就是通过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来调节愈病的。阴阳,五行只是围绕气动力产生的定性和定位的概念而体现其价值的。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等作用都是在通过不同的部位,层次,性质和区域来调节人体气动力的。因此是多时空,多角度,多层次等多维的立体方法模式。
同时阐明中医药在加强人体气动力方面具有西医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并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部分已在2005年的《美中医学》杂志上发表,题为《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
二 基本原理
通过对阴阳、五行的批判和分析,提出新的概念------旋转统一。人体气动力的原理是旋转统一。增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是中医药愈病的两条基本定律。同时,旋转统一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这是中医药学规律的方向性原则问题。
阴阳、五行只是围绕这一原理定性和定位的外延和类比。人体的功能、结构、意识与自然界的关系、五运六气、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的作用问题,子午
流注、灵
龟八法、气机、升降、出入、呼吸以及中药的疗效机制,都符合旋转统一性原理,人体愈病和健康长寿依赖的就是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按照同一律,人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功能机制也都符合这一原理。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这一原理,有效地解决了经典中医学各家学说的规范和统一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可以作为中、西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参照系,同时也解决了困绕在中、西医界欲想结合而又缺少共同认识标准的重大理论难题。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临床和教学也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阐明中医学是祖科学,或叫成熟科学,其宏观整体性战略思维将主导整个世界医学体系,中医将成为世界医。
由此也揭示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是中医学自古以来的“玄机”和“奥秘”。
这一部分已在2006年第二期的《亚太传统医药》杂志上发表,题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中医学的基本原理》。
三 基本模型
中医学所具有的整体恒动性和辨证论治优势十分突出,但至今并未充分利用,对其疗效机制也尚未能做出圆满的阐释。在现代的应用和发展中成了一个致命的瓶颈问题。
笔者通过对火神中医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突显中医本质的“ 辨证三部曲”,并利用中医学旋转统一性原理,创建了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采用这一模型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依据——理、法、方、药进行剖析,给原有的几种辨证方法找到了统一的参照系,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结构逻辑对中医学的“证”及中医药的疗效机制问题给予了圆满阐释。为明确和稳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学术地位,而促其卓然自立。
利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在提高临床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方面彰显出其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新药的研发及对古方的发掘及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将创造无法估量的价值。
进一步对其深入研究和分析,确立中医学的逻辑结构(方法论)和中医学的起源及多学科的研究问题,为挖掘中医学经典宝库打造有力的武器。
这一部分已在2006年第六期的《亚太传统医药》杂志上发表,题为《旋转开放的圆体——中医学的结构逻辑》。
四 方法论
中医学与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一起,至今尚未建立一套独具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体系;目前备受外来文化及方法论的摧残和冲击;尤其严重地表现在中医药领域。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及现有方法论存在两大严重缺陷等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同时也发现新方法论建立所要面临的三大难题,以及特别需要强调的三个先期必备条件问题。加之笔者传奇的治学经历,留意到火神鼻祖郑钦安与医圣张仲景同样居住盆地,共具有盆地意识。其依据的典籍和思想都与中原和中原文化有一定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医药的本质。可以讲火神中医创立于四川,根在中原。同时证明中原也是中医的故乡。
中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呈现出显著的放射,发散,旋转,统一,动态,发展的枢纽特点。再加上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影响范围,在方式上有着突出的旋转统一性(论)特征。由此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方法论体系。以此方法论体系与现有方法论对比,旋转统一论可以作为战略性主导地位,其他方法论都可纳入其中,并保持其原有特长和优势,适合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本篇旨在利用这一方法论体系针对中医药发展中的科学性,传承,中西医结合,政策制定和管理.........以及肿瘤,
艾滋病,心脑血管病,大小剂量都可愈病.........等现实和临床中的重大难题给出比较圆满的方案和解释,以期揭开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传统神秘,利于更好地发展和管理。同时对近年来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中部崛起”也作了诠释。旋转统一论的创立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方法论体系,对中医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理论上有了根本保证,以及对发掘这些宝库提供有力的多功能工具和武器,成为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
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了中华传统——太极思维的价值,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古典传统文化和民族医学无与伦比的方法论体系。并且是十分优质的。为促进和提高人类医学的发展增强了动力。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会揭示中医学的起源问题,以及更有利于开展多学科研究的课题。
《旋转统一论——独具一格的方法论》将在近期公开发表。
五 中医的起源及多学科研究
中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课题,根据笔者多年来对中医学及中华传统文化及经典著作的追溯和考证得出结论——中医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仅仅依靠单一的学科是不能完全证明中医学的本质。
众所周知,各种学科都是宇宙自然规律综合整体的客观存在和分支。因此,要想全面证明中医,揭去其神秘,只有依据多学科共同来研究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关于这些内容早在中医学经典的奠基著作《
黄帝内经》里就有论述。如农学,兵法,地理,气象,……等等。
另外,中医传统所用的取类比象,格物致知,天人相应,司外揣内…….等等方法,实际上也都在证明了这一点,摆脱了应用单一学科的路子。由此可知目前只用现代医学单一学科来证明中医,方法是多么的幼稚,其结果欠佳可想而知。
这是从源到流,从流到源的问题。
《中医学:源于宇宙的科学——中医学的多学科研究》将在近期公开发表。
结论
通过对传统中医学原有散在的基础理论和常识,以及各学派纷争问题的综合和分析,创建了以气动力为基本概念,旋转统一为基本原理,以及旋转开放的圆体为基本模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核心思想新的体系。同时在其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构成和发源的梳理,创立了与基本原理并立,独具一格的方法论——旋转统一。并且确立了中医学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科学。由此可采用多学科来进行全面研究,以揭示传统中医学原有的一些神秘。中医基础理论核心思想新体系的创立,是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同时也是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学经典宝库有力的工具和武器。
打造这套工具和武器,将会对进一步推动和提高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动力;尤其表现在教学,临床和科研领域。并有利于对中医基本常识的连贯,树立一个主导的整体核心,易于把握和应用,特别是对现实和临床中的一些重大难题给出了比较圆满的方案和解释,彰显出其规律性,纲领性和前瞻性的重要理论价值。
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
向天清
摘要:通过分析中医界对气的认识分歧,提出“气动力”概念。人体气动力与生命并存。中医药治疗是通过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调节愈病的。并认为气动力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五行只是围绕气动力产生的定性和定位的观念而体现其价值的。同时阐明中医药在加强人体气动力方面是西医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气动力进一步研究,可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打开一个突破口,同时也将揭示出人类健康长寿的奥秘。
关键词:气动力 气 加强 减弱
中医学界关于气或其它由气所形成的理论观念同经典著作中叙述气的作用理论之间,有着尖锐的认识上的分歧。这就是,我们认为一个人体是由很多种但又不完全相同功能作用的气在维持正常生命的;与此相反,为了确定一个发展的稳定状态,我们就需要用综合统一的概念。因此,为了完全确定一个发展的稳定状态,就不能认为多种作用功能就可以说明了。在经典著作中关于气的分类有多种,名称数百种。按照现在中医界对气的理解,有认为是功能的,有认为是物质的,也有认为是物质和功能相统一的。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似乎只有形成一个综合、稳定、统一的概念来表示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用物质和功能相统一来概括气的作用理论,在解释经典资料时已被证明是十分卓越的,似乎很难用任何别的理论来替换。可是不应当忘记,气学是动态、连续、发展和有机的,与作用力有关,而不是同静态、固定有关的。而且尽管肾阳气虚,脾阳气虚等理论已经为应用所证实,但仍可以设想,人们把用阴阳五行的气的理论应用到人体气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上去时,这个理论会导致和经验相矛盾。
确实,现在在我看来,关于阴阳、五行之气产生作用的关系,以及其它一些有关人体气的产生和转化的现象的观察,如果用“气动力”这个概念来解释,似乎就更好理解。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上应用了几千年,有它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历史地位,但它们并不是中医学的最核心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混乱和模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它们是在原有“气”的基础上衍变出关于“气”定性和定位的观念。按照这里所设想的假设,以人体来讲是一个整体统一的“气动力”系统,是与生命并存的。“气动力”在人体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气动力系统,总体上又是统一的。中医药治疗是通过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调节愈病的。
下面关于我的思考过程我将作一叙述,并且援引一些导我走上这条道路的事实和现象观察,我希望这里我要说明的观点和现象对一些研究工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或许会显得有用。
1、生活中常见的人体气动力现象
对于气的问题,最早在我思想中的印象是不少老中医给我讲中医治病就是调气。其中有些老中医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治起病来效果却很好。多次强调中医就是调气,好象也就这么简单。时间长了,对气的印象也就加深了。但总觉得气的概念过于笼统而模糊,难于掌握,为此困惑了我多年。后来看了许多中医书,书中却强调阴阳和五行,也是模棱两可,似乎这些并不是中医学的本质。回过头来再审视气的问题,气是不断运动的,那么它就具有动的特征,就可以叫做“气动”,但这样好象并不十分完善。它似乎还具有力的含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作用。而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说“气动”也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因此,为了明确概念,我认为还是叫做“气动力”更为合适。这是我确定“气动力”这一概念的重要原因。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学走路时的样子,一步一步的移动,与老年人或体弱多病的人走路迟缓的样子是非常相象的,在思维方面似乎也有点象。小孩子正在发育,老年人大脑衰退,思维迟钝。唯有年轻人生龙活虎,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俗话讲叫“有力气”或“有气力”。有哲人讲“生命在于运动”,古贤说“人活一口气”。综合各种说法,我觉得应该叫“气动力”更为合适。
我曾目睹过奄奄一息的病人,经过针刺轻轻地搓捻、调气和艾灸太溪穴,病人马上有了气力慢慢坐起。也见过狂躁如疯的病人口服一些苦寒中药,狂喊乱跳的症状一会儿就得到了平息。这些都是调节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结果。显然,前者是气动力过弱,后者是气动力过强。
“气动力”的状态原则是只分强和弱。人体气动力过强,精神易亢奋,津液不足,干渴,耗血,浑身内外
发热,思冷饮,狂躁等现象;人体气动力过弱,津液充足,或由于气血运化不开而气滞,血瘀,出现痰、饮、水积、畏寒等。通常情况下调节的方法是加强和减弱,促进和抑制(以下文中只用加强和减弱)。对于中医药理论中的各种治法如汗、吐、下、清、和、温、泻、补等,都是不同的调节措施,以期把“气动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人体气动力产生和转化的几个因素
人体气动力的产生和转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愈病的作用和机理也是根据和依靠这些条件来实现的。
2.1.人体气动力的产生
一个人自生命形成之初气动力即伴随而来,直至生命终止,人体气动力也随之消失。这是人体气动力的基础。也可以说人体气动力就是人体生命气动力或生命力,但为了不增加歧义,就只采用“气动力”一词来叙述。在这一点上,人的禀赋不同,气动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人的气动力随出生后环境条件、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能够转变的。它可以由强转弱,也可以由弱转强。通过调节气动力,人类的健康长寿是能够调控的。
2.2.自然对人体气动力的调节
自然界本身具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在不同的季节或地点各具有不同的特征。正常情况下,气动力是呈中性的。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在生命形成之初就与自然息息相关,时时刻刻相联。自然界的升发,气动力也随之加强;自然界的肃降,人体气动力也随之减弱。这与自然界中一年四季的规律是相通的。季节的不同变化如通常所讲的六yin现象,借助季节变化会影响到人体气动力的改变和调节。同时,人体气动力的表现形式也以类比的方式采取自然界的现象说明问题。就是通常所讲的取类比象,也叫形象思维。
2.3.食物对人体气动力的调节
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都是在增加人体气动力,起到调整助力的作用。人体气动力除与生俱来的基础和自然助力之外,主要是依靠食物来增加补给。
食物中有以温热,干燥特性的可以加强体内气动力;反之,有苦寒,滋润特性的可以减弱人体的气动力。有的可以作用于人体局部,有的作用于人体全身。食物调节人体气动力是祛病健体达到健康长寿的一个主要途径。常见的药膳、食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2.4.针灸、推拿、按摩调节人体气动力
自古以来,针灸、推拿、按摩一直是中医学治病救人的主要方法。尤其是针刺和灸法,它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昏厥针刺人中穴,艾灸太溪穴都可达到催醒效果。针刺主要是在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方面显效迅速。针灸、推拿、按摩只所以风靡世界上很多国家,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灸法则主要是加强,温通气动力的作用。推拿和按摩的方法比较柔和,起到徐徐渐进地调控气动力之目的。这些都是采用物理的方法。
2.5.心理因素对人体气动力的调节
心理因素是人体气动力调节中作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心理因素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气动力的衡动。影响心理的因素很多,如环境、色彩、饮食、气候、身体状况、音响、人际关系、爱好等等。如果有积极向上的,兴奋情绪方面的因素,就会加强心理素质。反之,能导致情绪低落的因素,就会减弱心理素质,从而影响到人体气动力的波动。另一方面讲,心理因素主要是一种条件反射,与往日的经历或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2.6.环境调节人体气动力
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通过心理来调节人体气动力的。如建筑、山水、卫生、空气质量、绿化、色彩等等方面。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可以使人心情愉快,能够加强心理素质而达到调节人体气动力的目的。反之,空气污浊、环境脏乱,影响情绪,减弱心理素质而波及到人体气动力。现在,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7.药物对人体气动力的调节
在中医药治疗中,药物的应用最为重要,并且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药物的性、味、功能因素。药物中的温、热、寒、凉四气,其中温和热性的药物是加强人体气动力的作用;寒和凉性的药物是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在药味方面,以苦、辛、酸、咸、甘五味。辛、甘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苦、酸、咸则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在功能方面,具有升发功能的一般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具有肃降的一般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在五味中,苦甘配合使用可以减弱人体气动力,辛甘配合使用可加强人体气动力。即经曰:苦甘化阴,辛甘化阳。从这方面讲,通常所讲的化阳、化阴即是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
就目前临床而言,西医以抗生素类药物应用为主,其作用类似于中医药的苦寒类药物,并且具有降低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而中药苦寒类药物有减弱人体气动力的作用。中药温热类药物可以加强人体气动力,即通常所说的扶正固本作用,也就是说可以增加免疫力。西药有一些激素类药可暂时增强人体免疫力,长期应用如同拔苗助长,在整体上是无法与中药温热药相提并论的。中药温热类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方面与西药相比是最具优势的一个领域,是值得发掘的。这是中医在医治大病、重症方面所独有的特长。
中医学的升降出入都是气动力工作是否正常的表现。气机气化即是气动力在自稳调节正常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如果气动力出现异常,气机气化升降出入都会出现障碍而引起人体不适或病态。
在中医药的治疗中,用药的总原则是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以调至正常为目的。这是中医愈病的基本原理,也是衡量医者对中医基本功掌握情况的判定标准。至于用汗、吐、下、泻、温、和、清、补及化痰、补血、活血、化瘀、生津、理气等等方法,只是围绕中医愈病基本原理对人体气动力调整的活法圆通。对于采用什么方,什么药,用多大量,这是每个医者经验、习惯、水平、见解与胆识的问题。如果只重方药而忽视理法,就是在治疗原则上舍本逐末罢了。
2.8.社会因素调节人体气动力
社会因素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整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客观局限等等都是影响调节人体气动力的主要原因。
2.9.其它因素影响人体气动力
已经知道的有辐射、地磁、化学制品、噪音、污染等等也是影响人体气动力调节的一些复杂因素。有些至今原因未明,有些是严重减弱人体气动力而出现病变。如化学品的危害许多病例已经证明。
3、气动力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表现
根据我的观点,气动力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只是气动力的两个定性观念,而五行是气动力在定位方面的观念。阴阳、五行都是围绕气动力来发挥其作用并实现它们自身价值的。因此,阴阳、五行并不是通常理解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而只是围绕气动力这一核心衍变出定性、定位的观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是可以类比和外延的。
在中医学各家学说中,以不同的观点立论用药形成各自的学说,都有一定的价值。但都不具备揭示中医学本质的条件。如果用原有的阴阳、五行是不能够统一解释的。而采用“气动力”这一概念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些问题。它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调整人体气动力。
气动力在人体五脏中,肝气动力以升发为本性,肺气动力以肃降为本性……。气动力在不同的脏器具有不同的作用力,是各个脏器作用的本性。这是人体统一气动力的作用和方向所决定的。
判断人体气动力强弱主要是依靠中医四诊决定的。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各要素综合来的信息,系统整理加工,概括出主要的人体功能表现作出气动力强弱的判定。气动力强弱会产生一系列的过强或过弱的症状表现。有时多、有时少,随病情时间长短、轻重程度所决定的,即通常所说的病情轻重、缓急。
望诊。走路有力,轻捷,反应敏锐,神采活泼,颜色红润,明亮,精神饱满,通常所说的有神气。出现这些现象多为人体气动力正常或气动力过强。面部潮红,腿脚无力的戴阳症除外。面色黑暗,青、白、走路有气无力,反应迟钝,讲话细微,精神差等均为气动力过弱。特殊情况一定要与其它因素仔细合并判断。
在舌苔方面,舌面干白,色黄,紫红,纯干黑色,烦燥饮冷者为气动力强。舌面润黄,黑润,津液多,黄白,喜热饮者为气动力弱。同时还要参考其它三诊资料再作判断。
闻诊。声大,呼吸气息长者为气动力强;声音小,呼吸气息短者为气动力弱。如咳喘声音,呻吟,谵语等可参考其它因素判断气动力之强弱。
问诊。问诊在整个四诊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其涉及面大,范围广,对判断气动力强弱有着决定作用。在农村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在医者开药时,患者会问是温药或凉药,寒药或热药;体质是“寒底儿”或“热底儿”。实际上这些都是围绕判定人体气动力强弱,是加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的关键内容。
切诊。如果按照通常切脉法,实难掌握。但从气动力的强弱方面判断,相对来讲要容易一些。脉浮、数、大、长、有力,为实,为盛,为气动力强;脉沉、迟、小、短、无力,为虚,为衰,为气动力弱。脉分上、中、下三部,表现在哪部即为那部强或弱。
气动力在人体不同层次表现出的状态是不同的。在脏、在腑、经络、皮表等均有自己的特性。人体气动力从整体上讲是自内而外呈放射和发散状。内部有异常情况均可以从外部表现出来。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都是从外部或平常习惯表现来判定内部异常的。往往在内一部有异就形成一系列的反映。如脾气动力弱可表现有
水肿,泻泄,
腹痛,食欲差,面色黄,四肢无力,消化不良,舌苔白、润、黄,脾脉弱,易困等脾系统的多种症状。因此中医多以此推理论断出病变部位或深或浅,或轻或重。医者如果水平很高,即可根据尽量多的症状洞察断定出一些细微的病变及部位。此外,同方异治,异病同治即是此理。因为病根都在一个系统,只是症状不同而已。
气动力是物质、功能、动力、信息的综合有机整体。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传递、整体、自发、转化、反馈、统一等作用。如果气动力减弱,这些作用也随之受到影响。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力低。
由于气动力是中性状态,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附加新的内容。如果自然界六yin过甚的季节,可变为湿气动力,燥气动力……,气动力在人体不同部位就呈现不同的气动力。在脏为脏气动力,在腑为腑气动力,在营为营气动力,在卫为卫气动力。
气动力从人体宏观讲是一个整体统一的,具有统一方向、作用点,不同季节表现出强和弱。在局部一脏一腑是各个系统的气动力,都具有各自的方向和作用点。在人体微观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同样存在气动力的规律。按照有其大必有其小,有其内必有其外的原则,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存在同一性。气动力概念在这一点上是能够表现出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即符合同一律。
4、结论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气动力”这一概念与原有的“气”的概念有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一观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这里之所以改造“气”的概念是因为原有的内容过于繁杂,名称过于简化,理解上过于模糊,并且难于掌握。而采用“气动力”这一概念则比较清晰和明确。“动力”概念本来是物理,化学的专有名词,引用到这里与原来有着本质的区别。物理、化学的动力是机械的,而引用到中医学中与原有的“气”的概念相结合,就形成了具有系统、有机、发展、清晰、明确的特点。给中医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思维注入了涣然冰释的感觉,对于接受现代教育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本篇的目的旨在通过一些现实的例子提出“气动力”这一概念,并对其作了初步的的总结和分析,进一步研究它的活动规律,最终通过“气动力”这一核心概念的研究建立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模型和机制,从而揭示中医学的原理和本质。并且为中医药的复兴和独特优势的发挥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打开一个突破口。
对“气动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揭开中医药的奥秘,以及人类健康长寿的规律。
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
--------------中医学的基本原理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河南郑州 450012)
摘要:通过对阴阳、五行的批判和分析,提出新的概念--旋转统一。人体气动力的原理是旋转统一。增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是中医药愈病的两条基本定律。同时,旋转统一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阴阳、五行只是围绕这一原理定性和定位的外延和类比。人体的功能、结构、意识与自然界的关系、五运六气、针灸、推拿、按摩的作用问题,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气机、升降、出入、呼吸以及中药的疗效机制,都符合旋转统一性原理,人体愈病和健康长寿依赖的就是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按照同一律,人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功能机制也都符合这一原理。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这一原理,有效地解决了经典中医学各家学说的规范和统一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可以作为中、西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参照系,同时也解决了困绕在中、西医界欲想结合而缺少共同认识标准的重大理论难题。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临床和教学也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阐明中医学是祖科学,其宏观整体战略思维将主导整个世界医学体系,中医将成为世界医。
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是中医学自古以来的“玄机”和“奥秘”。
关键词:气动力、旋转统一、基本原理、中医学基本原理、中医学基础理论
众所周知,阴阳、五行--象现在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应用到中医学各家学说的辨证中时,参照的标准就是不能统一,而这种不统一--似乎不是中医学所固有的本质。
由此,中医学辨证的标准无法制定,临床操作无法规范,理论概念无法统一,中医学术无法平行交流,各家学说的理论方法各自独立,给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造成的障碍是致命的。
阴阳是个开放的体系,但过于开放,无限延伸,在应用时,非阴即阳,过于模糊而笼统。五行是个封闭的系统,但过于封闭,相生、相克、相侮、相制、相合,无头无尾,又都是头都是尾,走不出圈子,阴阳与五行的结合应用缺乏一个有机的桥梁和联系,实际上只是机械的搭配,不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中医学各家学说的理、法、方、药应用的统一及中西结合方面是失败的。由此引起了这样一种猜想:阴阳、五行这两个通常所讲的概念,在未增加新的内容时,是不完全符合中医学的特性和本质,倒是应当认为,只有在引入气动力呈旋转统一状态时才是完善的,并且适用于中医学的所有方面。对于第一步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我们要把这一猜想(它的内容以后就称之为旋转统一性原理)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入另一条与它相匹配的公设,气动力的旋转是沿着一定的方向运动的,即肝升、肺降……这样的五脏循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逆的。由这两条公设,根据原有的阴阳、五行的理论,就足以得到一个简单而又不自相矛盾的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
阴阳、五行的引用将被证明是不完善的,因为按照这里所要阐明的见解,研究对象是基本概念--气动力,采用的方法是基本原理--旋转统一。阴阳、五行只是围绕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定性和定位的外延和类比。
这里所要阐明的理论--象经典中医各家学说中气机、气化一样--是以气的运动为根据的。因为任何这种理论所讲的,都是关于脏象阴阳、盛衰、虚实转换过程的关系。对这种情况考虑不足,就是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目前所必须克服的那些困难的根源。
下面就是我的研究经历和理论、实验的依据,先从基础部分讲起。
1.基础部分
1.1统一性定义
在阴阳、五行为主要概念的经典中医学中,阴阳定性的无限延伸,五行定位的无休止循环,使初学中医的我迷惘了多年。如果把阴阳、五行完全放弃显然不行--已经使用了数千年;完全认同存在的不足显而易见;唯有完善和补充才最为客观。在无限的外延和无休止的循环之间,搞得我眼花缭乱,经过多年沉思,最终找到了它们共同的规律和概念--统一性。
设在统一的整体上,既能用阴阳来判断,又能以五行来划分,同时,阴阳和五行之间的联系和桥梁也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由此,我们给统一性定义如下:
(1)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系统以及矛盾对立的双方都可以看作是统一的。
(2)统一性规律分布在中医学各个方面。
从(1)中定义来理解,阴阳的外延如虚实、寒热、表里、左右、上下……等对立双方,五行的类比,如五味、五方、五脏……等循环,都可看作是一个统一整体,这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规律。
1.2.阴阳和五行的旋转性
以上找到了阴阳、五行共有的统一性规律。这只是形式和结构上的统一,而在功能机制上还不能说明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寻找它们共同遵循的动态原理。通过阴阳和五行的对比,综合分析,阴阳的外延和相互转换生生不息。五行的循环往复永无休止。由此发现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有形或无形的核心转动这一机制,最后确定旋转性原理。
定义如下:
(1)旋转是围绕一个有形或无形的核心作圆周运动。循环、螺旋等都是一种旋转。
(2)旋转性原理适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大极、周易、八卦同样适应这一原理。
1.3.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
统一性规律与旋转性原理在中医学中都是普遍的,因此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旋转统一的原理和规律(以下简称旋转统一性原理)。凡是阴阳、五行适用的地方,旋转统一性原理也同样适用,也可以说此原理适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由此形成的理论核心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新体系。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气动力依据这一原理,就成了旋转统一的人体气动力。
我来叙述一下我的亲身经历:久病不愈或年高、体弱的人,忽然有一天食欲大增,容光异常,意识清晰,短暂显现,就突然逝去。使我想起了儿时的砣螺游戏,砣螺旋转在长时间没有外力增加时,会趔趔趄趄地倒地,在倒地之前的瞬间,摇摆的幅度远远大于旋转的正常时。因此联想人体与砣螺旋转存在同一道理,我也由此开始深思。
大家知道,宇宙在旋转运动不息;中医有言:人体是个小宇宙;理学家说:人人、物物都有一太极;中国传统哲学讲: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综合几种说法,确立旋转统一的人体气动力是有一定的科学理论根据。下面叙述就从人体形成开始。
在生命形成之初,人体气动力旋转即开始,到出生之前的这一阶段是发育最快的时期。中医脏象讲肾主生长,通常说这是先天,禀赋。中医诊断治疗对此比较重视,即判断先天气动力强弱。出生后哺乳饮食,脾胃运转起动,通常讲这是后天阶段的开始,随着不断的发育,逐渐有了意识,至到成年的发育成熟,就完成了由结构、功能、意识的整体旋转统一。也就是先天和后天的融合统一。这一阶段主要是自然增强人体气动力。
中年之后,人体的结构机能降低,功能衰退,意识减弱,气动力旋转统一的作用与发育时期形成鲜明对比。此时慢性疾病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加剧。这一阶段主要是自然减弱人体气动力。延缓衰老和治疗就是不断增强和调节人体气动力。
以上可以看出人的一生,中年之前生长发育是在增强人体气动力,中年之后的衰老过程是在减弱人体气动力。因此,中医愈病和健康长寿依赖的就是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增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是中医学愈病的两条基本定律,通常情况下,人体气动力旋转是自稳恒动体。不快也不慢,与自然规律是同步相应的。病态的出现往往是在体力透支、思维意识过度、饮食不节或气候变化影响造成气动力旋转过快(强)或过慢(弱),长时间调整不及时,人体各系统不能协调统一。这时就需要增强或减弱人体气动力旋转达到统一,以期调节到正常状态为目的。
中药应用的疗效机制,主要依据增强和减弱气动力旋转统一的原理和定律,《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一文中已有详述。针灸、推拿、按摩、吐纳、灵龟八法、子午流注、气机、气化、升降、出入、呼吸、气功、导引、五运六气等也符合这一原理。
前面从宏观整体讲人体是一个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按照同一律,在人体微观方面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也符合此原理。以此看来,这些研究也仅仅只是刚刚开始。按此原理,目前有许多的复杂关系,这些成果还不能解决问题。但这一原理的出现,可助上一臂之力,同时在战略思维上将对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临床和教学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用部分
2.1.对经典中医学各家学说的规范和统一
应用旋转统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气动力,对经典中医学各家学说进行规范和统一,这是我的初衷之一。只有寻找一个适合各家学说的共同体,也就是认识标准的参照系,唯有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才能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中医学术的平行交流和发展才有生机,并且在现代社会的提高和进步就有了根基,与新学科的衔接也有了依据。
这里对中医历代各家进行分析,
伤寒、温病、金元四大家、火神等学说都是中医学史上的代表之一。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开创了中医学理、法、方、药之先河,被尊为方祖、医圣,历史悠久,就先从伤寒学说讲起。
在伤寒学说中以阴阳为两条总纲的辨证用药规律,实际遵循的就是增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的两条基本定律。三阴三阳对应,形成了一个旋转统一体,三阴在内,三阳在外,上中下、里中外、标本中,三部层次清晰,都是不同的旋转统一体。仲景“勤求古训”结合自身经历,以外感伤寒为立论的基础依据,“博采众方”,临证应用多以辛温之剂,并且论述了数十种变证和坏证的演变规律,逐层深入,创立了调整人体气动力的理、法、方、药体系。主要是采用人体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同时理、法、方、药也分别符合这一原理。
温病学说的建立首先是吴又可亲身经历,在应用伤寒原法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就以感温这一客观现实立论,调整了思维,临床应用苦寒之剂效果满意,创立了温病学说。实际上依照同一原理,总结了不同的外感侵入规律。体现出深入观察,尊重客观事实以及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
金元四大家也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根据客观环境和社会发展趋势,围绕同一原理,采用不同的观点作为立论依据。
刘完素倡导“六气皆从火化”,以寒凉之药减弱人体气动力为愈病目的;张从正从人们易感外邪为根据,用“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立论,用汗、吐、下等法,以疏导、通畅达到人体气动力旋转正常为目的;李杲以人们易伤脾胃为根据,“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立论,用补中益气的方法,在增强人体气动力旋转方面疗效显著;
朱丹溪从人们滥用《局方》,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立论,以滋阴减弱人体气动力旋转达到愈病目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久经历验的作用价值。
火神学说是郑钦安目睹当时医界多以苦寒之剂医病,造成坏证很多,以“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为立论依据,善用温热之药,增强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愈病,功效卓著,开创火神学说,独具魅力,惜少有人知。
历代中医各家都是围绕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的自稳恒动状态这一核心原理。进行增强和减弱调节其运转驱邪来达到愈病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2.2.对中西医结合的阐释
中西医的结合问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没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标准作为参照系。因此,长期以来,两者的同时使用,只是机械的搭配,并且多是不合理搭配,尤其对中医来讲,伤害是最为严重。
正是中西医不合理搭配的结果,使我困感、矛盾、彷徨、犹豫、迷惘的心情日益加重,也因此蒙难造成沉痛的病案数量在我身边与日俱增。
痛定思痛的我,专心致志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之中,持之以恒,以求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传统文化中寻觅尽可能使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途径,也是我的初衷。
经过苦心思索和临床观察,终于发现了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以此为突破,尝试对中西两种医学进行有机结合。
先看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本来经典中医学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是融合多种学科的综合开放性科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时代,就有与天文、地理、兵法、物侯、农学、历法、周易……等多学科紧密联系的记载,但由于其理论核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不明晰,造成中医学在历代发展中支离破碎的结局,自身各种学说之间及与这些相关学科都缺乏综合、有机的联系。所以,至到现代不少研究还在用其中的一些单一学科来解释和证明中医学,而不能体现其本质和综合的科学价值,显然是本末倒置。
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未能明晰确立,就形成了与其它学科予分不清,予合不能。现代科学的主流是在分析、单一、独立的道路上发展,在一定的阶段,属超速前进时期,西医就是如此。这与沉睡中的中医相比,形成鲜明的发展中的两极,过于单一、过于综合的两者不能有机联系。造成纯中医对西医的反对和纯西医对中医的排斥。欲想联系又缺少参照系。不过,最近的一个时期,世界上许多单科前沿的专家不断发出叹息,单一学科的发展已步入死胡同需要多学科联手共同努力。同时,中医学以保持特有的有机综合体系引起了这些科学大师的重视。
任何一种单一学科的早期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是模糊的,同为一个源头,没有脱离综合有机的科学体系,随着不断发展慢慢分离,独立延伸,经过一个快速发展期,单一路子越走越窄,面对越来越多的难题无能为力,这时,又需要各种单一学科再次回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综合的科学整体。
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离祖和归宗现象,也叫同源合流。中医学就是这种祖科学或宗科学,也就是源头科学或目的科学,为了在叙述中避免混乱,以下只用祖科学这一概念。所以单一学科都是从祖科学中走出,最终还要回归到祖科学的有机综合体系中来。
通过以上的叙述和定义可以看出,西医是一种单一学科,并且是由化学、物理等更为单一的学科组成。当然这些学科都是从祖科学根基上分离和独立出来的延伸和发展,也就是说,这些独立、单一学科的成果,都能在某一阶段或某些方面为祖科学提供帮助和服务。
因此,我们就可以认定,西医、中医的关系就是如此,西医在现代研究中得出的许许多多创新成果在西医看来都是新颖而先进的,但在中医学的历史及典籍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原形或依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足为奇,也充分说明了以上的问题。即西医的许多治疗方法都可看作是中医的一个延伸分支,都是科学的。
根据旋转统一的气动力这个参照系,中西两种医学的有机结合问题的目标自然清晰,但如何应用,这是在发展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个关键课题。
在我看来,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初诊开始,首先应以中医有机宏观整体的战略思维对客观现状及各种反映情况作出综合感应分析。以判断是强是弱的人体气动力,即通常中医所讲的“寒底儿”“热底儿”。这样以避免一部
分因体质虚弱的患者在不适宜西医机械单一、减弱人体气动力的情况下,以减少因造成毒副反应过重的伤害发生为前提。然后在辨证的基础上,必要时可作辨病的物理、化学检测分析,以采用或中或西的医学措施,对病情作出整体或局部的控制。等病情缓解后,可采用中医调理,同时也有效地减轻和消除因使用西医造成毒副作用问题。更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期。
以肿瘤的治疗为例,西医一般是用机械、单一的药物化疗或手术切除,用固定、静止、机械、单一的结构组合理论来讲,完全是合情合理。这对于一些良性肿瘤或身体强壮者无足轻重,即人体气动力强或能及时调节的病人体质比较适宜,但对于人体气动力弱,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采用同样措施,就会造成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即病患部位得到了切除或控制,但病人也因此而停止呼吸,通常说治了病而没了命。这是许多老中医痛斥西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对这种情况,一般认为体质太虚即气动力太弱,如果开刀手术易大伤元气,而破坏人体旋转统一的气动力,伤口容易感寒,加重伤害整体,使本来虚弱的气动力难以旋转和统一,不堪重负,最终导致不少患者因此而丧失了还有希望的救治。如果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中医治疗以增强整体气动力,再辅以其它一些如活血化瘀、祛痰、理气、调理脾胃等等有力措施协助整体治疗,一般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以至痊愈,病患部位的组织有时会随着人体气动力的增强自然脱离,排出体外,这种现象在中医治疗中是常见的。因此,中医的宏观整体战略思维应占支配地位,另一方面,增强人体气动力是西医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与西医相比
,中医是先救命(人)再治病,即通常所说的扶正祛邪。这是医疗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根本问题。西医的最大长处是以机械单一的方式迅速直达病患部位,对其进行直接切除或控制,但由于对其它相关系统的协调关系无能为力。故此,严重的毒副作用已是世界公认的客观事实。
从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史来看,由于中医对自身历代各家学说不能规范和统一,缺乏一套有力、系统、整体的核心理论体系,不能对本学科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帮助,更不能对所做的一切作出让人信服而又不自相矛盾的解释,随着西医的引入,尤其不能对西医进行根本客观的分析和自身作出恰当的应对措施,眼看着西医飞速发展的局势,虽然中医界的精英们也作出了不懈的艰苦努力和英勇卓绝的捍卫阵势,终因收效甚微,依然使中医队伍自身都出现了信念危机,以及对前途感到渺茫等问题,使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岌岌可危的无奈结局。
随着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对中医历代各家学说进行了规范和统一,中西医的结合也有了参照系,对挖掘中医药巨大的综合潜力,以及中西医有机结合也得到了妥善处理,人类医学发展的前景将更加灿烂辉煌,定会呈现勃勃生机。
3.结论
通过对阴阳、五行的批判和分析,提出新的概念旋转统一,人体气动力的原理是旋转统一。增强和减弱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是中医药愈病的两条基本定律。同时,旋转统一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这些新的思想构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真正的核心体系。阴阳、五行只是围绕这一原理定性和定位的外延和类比。人体的功能、结构、意识与自然界关系、五运六气、针灸、推拿、按摩的作用等问题,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气功、导引、气机、气化、升降、出入、呼吸以及中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都符合这一原理,人体愈病和健康长寿依赖的就是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按照同一律,现代人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功能、机制也符合这一原理。
更为关键的是,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有效地解决了经典中医学各家学说的规范和统一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可以作为中西两种医学有机结合共同的认识标准--参照系。同时也解决了多年来困绕在中、西医界欲想结合而又无能为力的重大理论难题。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临床和教学也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篇的目的,旨在通过旋转统一的气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确立,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掌握它的逻辑结构(方法论)和结构逻辑(模型)的规律,最终通过这一核心理论体系,挖掘出中医学潜在的巨大价值,并为中西两种医学实现真正的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必然的联系。使中医学的宏观整体战略思维主导整个世界医学体系,让中医成为世界医。根据我的发现和初步研究结果分析,这一愿望的实现完全有可能获得成功。这将是人类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迄今为止,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坚信,旋转统一的气动力是中医学自古以来的“玄机”和“奥秘”。
万变不离其宗。
论旋转开放的圆体
——中医学的结构逻辑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摘要:中医学所具有的整体恒动性和辨证论治优势十分突出,但至今并未充分利用,对其疗效机制也尚未能做出圆满的阐释。在现代的应用和发展中成了一个致命的瓶颈问题。
笔者通过对火神中医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突显中医本质的“ 辨证三部曲”,并利用中医学旋转统一性原理,创建了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采用这一模型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依据——理、法、方、药进行剖析,给原有的几种辨证方法找到了统一的参照系,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结构逻辑对中医学的“证”及中医药的疗效机制问题给予了圆满阐释。为明确和稳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学术地位,而促其卓然自立。
利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在提高临床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方面彰显出其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新药的研发及对古方的发掘及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将创造无法估量的价值。
进一步对其深入研究和分析,确立中医学的逻辑结构(方法论)和中医学的起源及多学科的研究问题,为挖掘中医学经典宝库打造有力的武器。
关键词:旋转开放、结构逻辑、中医学圆体模型、整体恒动性、辨证论治
引言
中医学具有恒动的整体性优势现象,尤以辨证论治更为突出,但因为各家流派的统一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尚未能充分利用。显然,要想利用中医学的整体恒动性优势,发挥其辨证论治,首先必须解决适用于各家流派辨证依据的结构逻辑问题。从当前医学注重整体恒动性的研究趋势和实际成果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首推利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
一、旋转开放的圆体结构的建立
旋转开放圆体结构的建立,与治疗疑难重症而著称于世的火神中医有直接关系。
从1999年始笔者对火神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寻访和研究其代表人物的思想,查找相关很有限的资料,关注其超常规数十倍,甚者上百倍的用药风格,令人咋舌,而显出临床疗效,又让人叹服,加之亲身体验和临床应用,悟出了其中几个关键问题,凡疑难重症的发生,都不是单一的系统和层次,而往往是伴随着多系统,多层次、多器官功能的集体衰竭所致,而火神中医在疑难重症方面,只所以超常规应用,而又疗效卓著,是其敏锐的利用了中医学整体恒动这一特性,所用药物的功能也多以整体,全面或多层次,多系统为主,此为其一;其二,火神中医非常注重阴阳定性的辨证大纲,尤其是抓住了人生立命之极阳为主导,阳主阴从这一核心;其三,注重上中下三部的定位分释,对此演变出左中右、前中后、里中外、标本中等三部定位的突出特征。
以上三点不仅是火神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其实更是整个中医学利用天地造化的本质规律。
笔者将此命之为“辨证三部曲”,亦称“一、二、三辨证法”,由此利用中医学旋转统一性原理,也就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旋转开放的圆体结构模型。原则上作为模型的核心,其圆体呈现为规则的正圆或椭圆球状,随着围绕核心圆体由此外延的不同层次或部位,其形状将是各种不规则圆体,如圆柱、扁圆等。这一模型是在一个有形或无形的点或区域的基础上,以此为核心,具有有机、整体、恒动、旋转、稳态,统一、开放、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有限或无限外延的特性,适用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也是中医学宇宙(世界)观的问题。
下面对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及现代所讲的中医药的疗效机制方面作以分析。
二、旋转开放圆体的应用
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的应用,首先从中医藏象和经络开始,其次是辨证论治。
(一)在藏象与经络上的应用
藏象与经络在中医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传承和交流中都存在着难以形象叙述的问题,从而使中医学的发展形成致命一击,至今仍是一大阻力。
如果把藏象与经络纳入到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之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众所周知,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常识之一。
在采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里,就以五脏为核心,三焦作为空间功能的定位,与五脏五腑的功能作用一起形成一个体内旋转开放的圆体结构模型,各条经络沿其归属自内而外作为联络的路径和通道,直达于肌表,每条经络根据所属脏腑的不同,路径和区域在体表分布也有一定的差异。随着人体周围环境和气候以及季节的变化,将会透过经络的通道,直抵体内的脏腑进行及时反馈信息。以至立即作出效法自然的反应,形成天人相应,达到天人合一。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宏观的人体旋转开放的圆体,正如人体是个小宇宙。下面再从局部和微观方面来叙述一下这一圆体模型的应用情况。
以人体的脑袋、胳膊、腿以及手指、脚趾为例都是由骨、筋、血脉、肌肉、皮表来组成局部旋转开放的圆体,都是人体整体旋转开放圆体外延的局部,也都具有着向心力,每个局部所处的方位和层次不同,其功能作用和向心力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局部归属于整体。
以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为参照,从现代微观研究的细胞生物学来讲也应该符合这一规律,不同部位、层次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意识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条件研究的同道可以来验证这一问题。
利用这一人体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对正常的人体生理功能作以介绍,为维持人体生命气动力旋转统一的正常运行,需要每天摄入饮食,通过旋转统一的原理,脏腑功能的传化,以达到分清泌浊 的水液代谢作用,不间断开放的呼吸,沟通体内与外界的联系,促其气化,以利营血的无障循环而滋养全身,由此清气的升发而神志清醒,随着整体旋转开放功能的圆满和成熟,生殖化育的能力也日渐增强。
(二)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旋转开放的圆体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先分析一下当前的辨证论治问题。
辨证论治在中医学中是一个战略和战术合一的问题,辨证在前侧重于战略,应是宏观、整体、有机、全面而顾全大局。论治在后侧重于战术是在实际操作上的具体实施。
1、证和理
关于证的问题,这是中医学中的核心课题,近半个多世纪,国家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研究,最终莫衷一是,也没有达成共识,其缺陷在于只重微观物质,轻于宏观规律。
只所以要重视“证”的问题,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陆广莘教授所言“‘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中医学之道(人民卫生出版社)》,这里的证也包括于理、法、方、药体系中的理,同时这一体系以理为核心,也形成了一个旋转开放的圆体,其余的法、方、药就是不同的层次。
因此,就需要综合各家给证重新定义。
“证”的含义涵盖了中医学的本质规律,依据人体藏象经络构成的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从意识、功能、结构方面的表现来判定,这里采用“四诊”(可参照《气动力——中医学的新概念》一文),通过对自身状态、身处的生活小环境及自然大环境的结合,还要对过去、现在状况的综合,以至推演出未来的变化,得出系统整体,全面的资料汇集,并纳入旋转开放的圆体这一模型分析,整理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治法方案。
根据对证做出自身、时间、空间这样的定义和描述,已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各种辨证方法的参照系,我们先以开创辨证体系先河的六经为例。把六经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上相对应,从外入里,依次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形成不同的六个层次,而每个层次都与核心与其它各经(层次)保持联系,这就是兼证、合病情况出现的原因。只所以一些方剂在多种经证中采用,其理即源于此,它们相互关联,并非独立,内外互为表里,也就容易相互转移。
至于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辩证,病因辩证等都是参照这一藏象经络形成的旋转开放圆体模型来进行的,只是依据和把握的部位、层次有一定的差异,而采用的常识和参照系都是共同的,这里不再赘述。
由此来看,通过重新对证的描述和定义,其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质的改变,再把各种辨证方法纳入这一共同的参照系来应用,就会发现,各自存在的优势和缺陷显而易见。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证”是全面而立体、动态、发展的综合概念,而理只是一个切入点和通道,由此“证”和“理”的关系也很清晰,顺便谈一下辨病中的病的问题,通常说“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乎已成了哪儿病医哪儿的代名词,故此“病”是个很局部的概念,缺乏系统和整体性,因此,病只是中医证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看出辨病和治病完全可以纳入到中医学宏观整体思维战略的主导中来,这也是中西医结合应用的前提条件。
再来看目前时髦的循证医学问题,只是在病的基础上稍稍扩大了诊断范围,名其曰证,实际与中医的证还有相当的差距。
2、法
以下来谈治法的问题。
治法在理法方药体系中是随着理走,通过辨证确定了什么理,就可以随其客观条件和规律采用单一或综合的不同治法。
通常所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已是治法中的常识,另外有些临床大家也会根据其多年经验独创一些极具个性的治法,或把一些常识的内容超常规的应用,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
为了能更好地阐明治法的问题,采用旋转开放的圆体来说明之,不同的治法适用不同的部位和层次,如汗法适用于表层,吐法适用于上部,下法适用于下部,和法适用于中,温、消、清、补等治法基本适用于任何部位和层次。治法的应用贵在明晰医理的情况下,真正达到医法圆通是其最高境界。
3、方
下面谈方剂问题。
方剂是个独立,也是随其治法而变的个体。我们还是用旋转开放的圆体说明之,不管单方或复方都适用于这一圆体。通常所用的君臣佐使,实际上是在旋转开放圆体上来讲,君药就是确立一个核心问题,其它臣药及佐使是在围绕核心形成不同的方位和层次的力量偏向来纠正人体旋转开放圆体的偏差。以此形成以方剂药物之偏长纠正人体之偏而达到治疗之目的,其核心依据即是中医的阴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的自然规律。
由此可以看出,每一方剂都是一个时间与空间的动态的立体,每增减
一味药物或增减剂量,都会在部位层次上对结构和旋转的方向产生改变。《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尤其如此。
4、药
中草药物作为理法方药中的最基本单位,所具有的阴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归经作为常识。凡是药物皆有偏性,我们就把它纳入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来对应之,天生四气,地生五味,各自因不同的特性具有升降沉浮的作用,以及不同的归经,这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部位的饱满,也就形成了其独具特性的地方,道地药材只所以品质俱佳闻名于世,也就在于此,物物一太极,都是很独特的。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天气环境和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出不同的药材品质,这是一个宇宙规律。
根据同一律,从微观的结构上也应符合这一规律,有研究条件的同道可来证明这一推理。
中医药的疗效机制即是通过旋转开放的圆体,这一中医学的结构逻辑模型作为参照系,对辨证论治,所应用的中药、针炙、推拿、按摩、导引等措施是在藏象经络上的具体实施,依据的是天地造化的阴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的自然规律,以及不同的归经对应人体不同的部位、层次和区域,最终达到人体功能旋转开放与自然形成相应的目的。
采用这一疗效机制及旋转开放的圆体定律,对历代古方的挖掘、研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价值。关键是是对辨证论治的思路在战略上拓展了思维空间,在实际操作上建立了理想的参照系,其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中药的双向调节,品种范围的扩大筛选应用都有了理论支持。
三、结论
通过围绕中医学整体恒动性及辨证论治优势,对中医火神流派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具有特色的“辨证三部曲”,并结合中医学旋转统一性基本原理,创立了旋转开放的圆体结构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把藏象、经络、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等纳入其中,做出了比较圆满的阐释,尤其是对证的内涵和外延作出了重新定义,使原有对证研究的混乱局面,给出了统一的参照系,使各家学说的辨证方法的依据也得到统一。
按照同一律,人体细胞生物学及中药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应都符合这一结构逻辑,有条件的单位和同道,如能参照这一圆体模型进行研究,将会有重大的成果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本篇的目的,旨在通过旋转开放的圆体结构模型的建立,为完善和补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不足,对散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链接和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满而广泛的系统整体。明确和稳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学术地位而促其卓然自立。
以期在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尤其是在新药研发及对古方的发掘及疑难重症的治疗方面彰显其独特优势。
进一步对其深入研究和分析,确立中医学的逻辑结构(方法论)和中医学的起源及多学科的研究问题,为挖掘中医学经典宝库打造有力的武器.
104358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6/7 18:1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pharm/]
-----------旋转统一论
——独具一格的方法论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 河南郑州 450012 )
摘要:中医学与母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一起,至今尚未建立一套独具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体系;目前备受外来文化及方法论的摧残和冲击;尤其严重地表现在中医药领域。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及现有方法论存在两大严重缺陷等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同时也发现新方法论建立所要面临的三大难题,以及特别需要强调的三个先期(决)必备条件问题。加之笔者传奇的治学经历,留意到火神鼻祖郑钦安与医圣张仲景同样居住盆地,共具有盆地意识。其依据的典籍和思想都与中原和中原文化有一定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医药的本质。可以讲火神中医创立于四川,根在中原,同时证明中原也是中医的故乡。中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呈现出显著的放射,发散,旋转,统一,动态,发展的枢纽特点。如天下功夫出少林,洛阳
牡丹甲天下。再加上其文化的传播途径及影响范围,在方式上有着突出的旋转统一性(论)特征。由此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方法论体系。以此方法论体系与现有方法论对比,旋转统一论可以作为战略性主导地位,其他方法论都可纳入其中,并保持其原有特长和优势,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本篇旨在利用这一方法论体系针对中医药发展中的科学性、传承、中西医结合、政策制定和管理......以及肿瘤、经络的实质、艾滋病、心脑血管病、大小剂量都可愈病......等等现实和临床中的重大难题给出比较圆满的方案和解释,以期揭开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传统神秘,避免人为的故弄玄虚,利于更好地发展和管理。同时对近年来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中部崛起”以及重新认识中庸等也作了诠释。旋转统一论的创立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方法论体系,对中医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理论上有了根本保证,以及对发掘这些宝库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武器,成为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了太极思维的价值,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古典传统文化和民族医学无与伦比的方法论体系,并且是十分优质的,为促进和提高人类医学的发展增强了动力。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会揭示中医学的起源问题,以及更有利于开展多学科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旋转统一论 中华传统文化 方法论 盆地意识 中原文化 独具一格 火神中医
引言
大家知道、儒、释、道、墨、法、医、理学、玄学、河洛、黄老、易学......等等学术流派汇集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整体。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中医药文化,因受“多元一体”文化特点的影响,与母文化一起,至今没能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方法论体系。
由此,在当今的发展中,引进的外来文化和方法论加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摧残和冲击。尤其严重地表现在中医药方面的问题。大量劳民伤财的研究和毫无意义的争论还在继续。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医也因缺乏必要的桥梁和联系,沟通和理解一直处于非常尴尬地境地;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源是未有建立一套独立自主的方法论体系。
而目前现有的方法论却存在两大严重的缺陷:
一 本土方法论的不足。即中华传统文化中原有的方法论:如阴阳,五行......等等。这些方法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体现了自身价值,但都并不完整,过于独立,不能相互统一在一起,因此只是一种联邦制的方法论体系。只能各自解决一方面或一阶段的问题,难于协调统一,导致标准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些问题如能得以解决,显然具有突出的本土优势。因此,老一辈的研究者曾发出了强烈的呼唤,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 外来方法论的不足。近现代我国引进了几大方法论:如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及新新三论(分形论、超循环论和混沌论)等。
由于这些方法论过于单一,更多的只适合于一些学科应用或部分学科的相互联系。终因并非本土文化所产生,有些水土不服,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相比,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和幼稚。尽管中医学界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来研究,终因其自身本质的缺陷未能改变而发出叹息。结局可想而知。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新方法论的建立,首先要面临和具备解决以下三大难题:
一,具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形成了坚固的堡垒,要想突出重围是最大的难题之一;
二,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子文化如中医中药等 的关系非常紧密,要想建立新的方法论,必须同时具有方法论的三个层次,即1 高度的哲学层次;2一般的普适 性层次;3具有专业的突出特征,如中医药学等;
三,对现有联邦制方法论的统一.要想建立新的的方法论,必须把现有的方法论如阴阳,五行.......等统一在一起,使其不自相矛盾,又能发挥各自独有的优势.此为难题之三。
在创立新的方法论之前,还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一方法论必须能符合以下三个必备的先期和先决条件:
① 能够阐明人体生命气动力之原理;
② 解决中医药的疗效机制问题;
③ 适合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这些条件的① ②已分别在《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论旋转开放的圆体——中医学的结构逻辑》中作了论述和阐明。以后将在第③方面作一重点论述。
因此,要想建立新的方法论体系,就务必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里寻找突破口。毋庸置疑。
从一定程度上讲,方法论来源于思维。思维取决于意识,意识来自于深厚的地域或传统的文化基础,而中医药学源自中华传统文化。有鉴于此,创立新的方法论也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支点,才是必然的选择 。
历经多年的沉思,从盆地意识到中原文化特点及传播方式和影响力,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寻觅和各组成部分的梳理,再加上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传奇的学习和研究经历,终于发现了独具一格的方法论体系——旋转(开放)统一(以下简称旋转统一论)。
原有的方法论的应用将被证明是不完整的。因为按照这里所要阐明的观点,这一方法论是战略性地。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处于主导性地位。原有的方法论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在某个方面或阶段,也各自发挥他们各自所独有的特点,但前提条件是在这一方法论为整体主导性的基础上。
这里所要阐明的观点——像原有方法论一样——是以方法理论为根据的,因为任何这种理论所讲的都是关于中医,中药,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自然规律的相互关系。对这种情况考虑不足,就是旋转统一论在目前理解和应用障碍的根源。
下面我来叙述一下我的思路和经历的过程。先从基础部分讲起。
一 基础部分
1 旋转统一论的建立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众多门类中,与其关系最为紧密,又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当属中医。而在中医药领域,开创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鼻祖张仲景,其学术思想在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仍在继续指导着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学术地位举足轻重。其学术思想基本代表了中医学的渊源本质。
他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是如何建立?思想依据是如何产生的?历代各家对此理解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其成长生活在南阳盆地却没有异议。
直到清末,四川的郑钦安学医师承大儒刘止唐氏。受其指示,深研《黄帝内经》,《周易》太极和仲景立方立法之旨。郑氏尤其服膺仲景之说,并窥透其秘,明示理法,以善治疑难重症而闻名于世。被当时医家尊称为“
姜附先生”,后世医家视其为“火神鼻祖”。
无独有偶,郑钦安成长生活在四川盆地,张仲景是在南阳盆地,在跨越一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两位中医大师的思想却达到了相通,主题方面惊人的一致,这是共同点之一;另一方面,郑钦安同时深受《黄帝内经》,《周易》太极的影响。在仲景时代之前,应该说这些书籍和其思想也是当时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处于不同时代的两者在这一点上也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两者的共同处之一:成长生活的环境都是盆地。盆地一词:指被山或高地围绕着的平地(《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而思维学方面讲究地域性的思维意识,把它拿来引用赋予了新的含义,称之为盆地意识。从此处来讲,张仲景和郑钦安都应具备盆地意识。
再来讲一个与盆地意识有关的儿时游戏:捡上一个石子放入盆里,端起来晃动,只要石子不出盆子,千变万动最终石子都会落在盆底儿。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现象和规律。思维意识也同样如此。
此外还有一句俗语: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大家可以想象只要鸡在笼中,手臂所能顾及,左旋或右转最终鸡是跑不脱的。这一事例只是说明学医关键在于思维的空间框架和找准参照的依据和根基。与盆地意识同样道理。
同时也都充分说明了盆地意识所具有的这些特征和规律。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两位大师的共同点之二:文化基础的影响。在两汉时期和清朝的四川盆地,道教都是很盛行的。再一方面都是与《黄帝内经》《周易》太极的关系也很紧密。而两部经典著作或其思想都根在中原及中原文化 。尽管学界对《黄帝内经》的作者是伪托黄帝一说基本持一致看法。可《黄帝内经》的内容里东南西北中及其外延是以“中”为根本和核心这一观点都是没法辩驳的客观事实,恰恰这是中原及中原文化核心思想的根基。还有对《周易》太极的成书地是在中原的羑里(即河南安阳),也是毋庸置疑的。加之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都与中原文化有着不容回避的事实存在和关系。由此也可以讲火神中医创立于四川,根源在中原(河南);同时更证明了中原是中医的故乡。
大凡有突出成就的人物,都是在认识和思维或具体方法上有着超常的战略高度或达到极致的做法。知行的旋转,开放和统一,浑然一体。从某种程度上都是相同或接近于一致。道在于一。
中原大地,曾出过为数不少的风流人物,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各个分支的领军大师。东有庄子,老子的故里在民权和鹿邑;西有诗圣杜甫故里在巩义,玄奘的故里在偃师;南有画圣吴道子,仅在南阳就有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以及商界的范蠡,还有军事方面的孔明(诸葛亮),鲁山的墨子,长葛的钟繇为楷书鼻祖,漯河的许慎,还有相传的淮阳太昊陵是纪念人祖伏羲氏。北有羑里(即安阳)创立太极的周公,怀庆府地的朱载堉,南乐的一行;中有新郑的黄帝故里;......
这些人物的出现都在中原文化的腹地,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和独有的地域意识。尽管有些还存在争议,但并不影响中原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
我们再来看中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传播态势。
儒学创始人孔子.孟子但其思想起源于中原,不仅表现在孔子问礼于中原,至今在河南洛阳老城尚存有“孔子问礼碑”。鲁国是周公的分封地,他带去了中原文化,对孔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孔子很崇拜周公,并口口声声说“吾从周”,进而有孔子的中原游学和讲学,由此大大开阔了其眼界,这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孔子的“述而不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的学说起源于中原。
客家文化的源头也在中原,如今的郑州已是广大客家人乃至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
据历史记载和考证所知。起源于中原河南的姓氏共有1500多个,在当今中国100个大姓中,有近80个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地处中原的河南是中国姓氏发源地最多的省份。如有“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之说。
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并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中国的八大古都,地处中原的河南就占了一半: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另外是北京,南京,西安和杭州)。
中原所处的位置,是华夏九州的中心——豫州 ,又称中州;五行的中土;五岳的中岳——嵩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腹地和发源地。四季最为分明,更符合自然变化规律,其地理和文化特征自古以来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呈现出向四周放射、辐射、发散、传播的态势。形成一个旋转、开放、统一的发展格局。同时“和合文化”、“水土文化”、“中庸文化”等也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
由此就有“知中原者知天下”,“知豫(中原)人者知国人”。另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洛阳牡丹佳天下”等等。以及“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典故均出自中原。
就连河南的方言,如常说的“中”,“中不中”,也是全国最为独特的,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带有突出的核心特征。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一段相声最为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一人半夜上厕所而惊醒了其他人,就有一段有趣的对话:
甲:谁? 乙:我!
甲:咋? 乙:尿!
通过以上这些事例和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并注重核心这一优势,表现出动态,旋转,开放,统一,和谐,整体,系统的发展态势。我们可以总结出其中共同遵循的方法论的规律——旋转统一,同时也是在说明创立这一独具一格方法论的依据。
故此,我们给旋转统一论下一定义:
由一个有形或无形的点或区域的基础上,以此为核心,形成有机,生态,整体,恒动,旋转,开放,统一,发展,和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有限或无限外延,呈现放射,辐射状整体的特征,既是平面,也是立体,并且是多维的。
旋转统一论的产生,完全是在以东方古代哲学的理论为依据,并紧扣中华传统文化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基础,全面符合人体生命气动力,中医药和自然宇宙的统一性原理(这些内容在《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中医学的基本原理》,《旋转开放的圆体——中医学的结构逻辑》中已有叙述)。因此,同样适用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
同时也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太极思维的价值。
此外,在数学的表达上,我们的老祖宗把这一方法论的式子和标准答案都早已公布,遗憾的是并未引起后世足够的重视:
4 9 2
3 5 7
8 1 6
任何相连三部的数字相加得出的和都是相同的。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其整体核心的数字固定不变,呈恒定恒动的。并且四个正向方位的数字都是具有生发的阳数(奇数),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中医学的数学模型,不只是平面的。围绕核心的对立双方,用数字来以偏纠偏,以达到三部的整体统一。中药治病的原理即在与此;西药作用的根本缺陷也在于此。
这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也是世界上其他传统文化和任何方法论都无法比拟的 。
我们再来看旋转统一论与其它方法论的对比,
2。旋转统一论与其它方法论的对比
与其对比的方法论对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原有的方法论,另一部分是现代引进国外的方法论。
① 先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中原有的方法论,如阴阳,五行等
阴阳作为方法论只是在定性的方面(也带有定位的特征)的无限外延,实际上相互对立统一的,并且是围绕在一个核心,而他们的缺陷正是少了明确这一核心。五行是定位定性类比的无限外延的层次,是在阴阳的基础上前进和具体的细分的结果,但仍然是缺乏一个明确的核心。
在传统文化原有方法论方面,基本都是基于缺乏一个核心或起点作为参照系,其发展和应用是难以把握和操作的。 因而给人的印象和实际应用都是虚无飘渺,其根源是核心的未有确立,缺乏参照系而没有依据和根基。
此外近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在传统的基础上也创立了一些方法论,其致命的缺陷也大致如此。
尽管它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价值,但在整体上是不全面的。也正是这些缺陷使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给人的感觉都是笼统而模糊的,玄之又玄,故此也严重的制约了其自身应用的发展。
旋转统一论的建立,将有效的避免和解决以上这些原有方法论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把它们固有的优势纳入到这一方法论体系中来,充分发挥它们的自身价值。同时,对进一步利用和开发旋转统一论的应用范围和价值的发挥奠定了根基。
②对现代方法论的对比
再来看于现代方法论的对比,在老三论,新三论,新新三论中,目前中医界研究最为热门的是系统论,我们就以系统论作为主要的对比对象,其它的那些方法论因过于单一,在其所属的学科中显示了其独有的优势,但在中医学界的研究多是经过短暂的引用后,也发挥了它们的一些优势,但因其过于局限而逐渐放弃,并未达到人们所预期的目的。
系统论至所以受到国内哲学界和中医学界的青睐主要是基于其注重整体性和部分 (局部)与部分(局部)联系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是与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特征最为接近的。
现代对系统论的众多研究中,也对系统论的定义表述有数十种,但这些定义基本归结为以上两点,虽然也含有动态性,但在动态性方面并未能明确是如何运动的,尤其是对生命体的阐述方面是无能为力,这一创立之初的先天不足,导致了在中医学界的引用更表现其缺陷的突出。
尽管系统论在众多方法论中其优势最接近于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特征,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有一定差距,具有相当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不能对各部分的性能和规律直接予以解释,只是表现在一种事物系统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组成为整体的一种方法。缺乏一个核心和参照系,尤其是不能对人体生命原理和中医药的疗效机制作出合理的诠释。
总而言之,系统论的现代定义并未超出多少一般系统统论创始之初所依据的那些根基。正如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常用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说明之。数十年来的发展也没有对其有根本上的补充和改善。
由其本身的发展和溯源来看,系统论的整体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不同于要素之和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只是中医及中华传统文化本质的一部分,在中医的原理,中药的疗效机制方面,也不能进行全面诠释尤为突出。因此中医及中华传统文化对引入系统论及系统思维只是暂时和局部的,从根本上是不适宜的,甚至可以说其先天的缺陷对于中医药整体发展是致命的,或者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替代品。只能把中医药从传统的笼统与模糊引向了现代的笼统与模糊,并且带有明显的西洋风味,更具有迷惑性。从根本上对中医药的发展无补。而近年来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社科和中医的研究机构以及中医学界的一些权威人士却在极力推崇系统医学,这是严重的战略和方向性的错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而及时的修正,必将严重影响到中国中医药未来的整体战略性发展。
而只有在旋转统一论为主导性战略的前提下,系统论与其它一些方法论一起,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和优势只能作为是构成其中的一部分,才能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系统医学作为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方向的话,显然是拿着具有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根基的中医药学自我降低了层次。而现代医学提出用系统医学紧紧向传统中医学靠拢,显然是他们发展的一个进步。
2 实用部分
2 实用部分
旋转统一既是方法论,又是原理和规律;既是理论,又是技术手段,其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既适合于过去,也同样适用于现在和未来。
本着从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中来,再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中去的应用原则。但限于篇幅,其实际应用部分将重点只能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一个方面展开。
我们就以中医学为例,围绕其现代发展中和当前面临的一些疑难重大问题来做以阐释。尤其是对科学性、中西医结合、中医传承、经络的实质、大小剂量都可愈病......等等难题。
2 1 中医学的科学性问题
人所共知,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医学。而关于中医学在近百年来的科学定性问题,一直是倍受非难和争议。一些有影响的文化人物的参与,使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至今还是根深蒂固。给中医的自身发展和管理,造成了极其恶劣的信念危机和前进中严重的障碍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这部分人大多是受西方近现代思想影响,错把知识当常识。目前更是如此。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滋养了我们的先祖无数代人,大家可能都不会质疑。我们来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复合词组做以剖析,中华和传统的含义就不用再讲了,重点来谈一下文化这一概念。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里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另外两条不太适合于此故不引用。
中医隶属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称为文化中医或中医文化。
大家看到文化的含义包括科学,而科学只是文化的的一部分。
由此,就可以明确此命题:中医完全是科学的。并且是极具中华传统的综合科学。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就是说中医是祖科学或成熟科学(这一点在《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一文中有祥述),而近现代的人们往往拿西医来对比。我们可以看西医的历史,其真正发展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与此相比只是一支年轻的科学,或者说是幼稚科学。两者相比如同盆和碗的关系。
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西医无能为力的疑难病例判为不治,中医临床解决表现出客观存在的明显疗效以致痊愈,西医又无法得以解释,往往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个别无颜者只能事后讲是诊断失误。但这时西医一般会感到:其依据莫明其妙,而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西医发展如此之快呢?
我们可以用现实的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蔬菜的传统储藏方式与现代保鲜方法。就以超市冷藏架上的净菜以
大葱为例:摘取了老叶,去掉了根须。大家买到的是净菜大葱,减少了工序,回家就可以直接食用,较为方便。但其保鲜所采用的技术是随着物理,化学的发展而前进的,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农业项目。这些蔬菜如在常温下就难以保存,因为伤害了其保护层(源)所依赖的老叶和根须。
传统的储藏方式是带着老叶和根须,常温下外置保存,或者把根须埋在土中,更有利于长时间自然保存。不需要借助其它学科的技术,只依靠自然规律。并且是最绿色和环保的。
西方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的赛先生和德先生。为何能够很快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所在就如同净菜上市一样,光鲜鲜,白亮亮,还有好价钱。关键就是摆脱了与其相关的一些关系与内容,而独立自主前行,轻装上阵的结果。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则是综合,统一,整体,同步前行,徐徐渐进。
由此可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发展的途径不同,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显然存在很大的错位。中医是极具中华传统的智慧科学,更贴近于事物的自然本质,完全是遵循着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科学。而西医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发展是单一和片面的,一般很少顾及其他。虽然在其主题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一定程度上容易掩盖事物的本质,以至于危及到整体的发展格局,有时是得不偿失。
纵观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史,我们就会明白爱因斯坦和李约瑟问(难)题的出现即源于此。具体到医学来讲,中西医结合问题实际上就是爱因斯坦和李约瑟问(难)题的延续。
2 2中西医结合问题
中西医结合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是爱因斯坦和李约瑟问(难)题的延续,其症结是一样的。中西两种医学,一个遵循思辨和自然规律,一个注重试验和结构实质。两者没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旋转统一论的创立,将有力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难)题。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三个同等重要的前提条件:1,中西医两者的主次问题;2,中医内部各家学派的统一问题;3,中西医结合的参照系问题。
这三个前提条件如果搞不明白,其结合的研究和临床很大程度上都是劳民、害命和伤财。并且从层次上都是很低级的,不是两者的真正结合,而是很低级的机械配合。目前的情况基本都是如此。
1 中西医两者的主次问题
在这一问题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以中医为主,毋庸置疑。其关键因素是中医是以整体性和宏观规律为核心,在战略思想和层次上中医远高于西医。因此中西医结合应以中医为主导地位。
2 中医内部各家学派的统一问题
这是一个先决的必备条件。中医应先于统一自身内部各家纷争问题,以期卓然自立。有了内部统一的平台和主线,才能再谈结合问题,否则是徒劳的。旋转统一性原理的创立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
3中西医结合的对象和原理要统一
也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参照系问题,这是研究和临床的目标问题。如果中西医结合的对象和原理不能统一,结果将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把中西医要结合的目标:人体生命的形成发育过程的原理得到一个一致的认识,这个认识并且是与方法论具有相同的规律,即旋转统一。
这些前提条件的得以解决,中西医的结合就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律到实质;从功能到结构和意识;从战略到战术等多方面都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标准的参照系。旋转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的具体应用,将会有不少实质性成果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才是真正的结合,并且是高层次的结合。历史将会证明是里程碑式的。两者真正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使更多学科共同参与,遵循宇宙自然规律。实际上也就实现了半个多世纪前国家所设想的目标——人类新医学的标准和目的。
我们可以看现代医学的三输(输气,输水,输血),三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一刀(手术刀)。三输可以紧急提供
氧气,水液和血液的补充,来促使调节人体生命气动力。三素可以单一直接地增强和减弱以及维持(护)人体生命气动力。而手术可以很快切除病患部位以达到直接祛邪之目的。其优势和弊端显而易见,这里不再细谈。中医的综合,宏观,整体的防治疾病和养生措施,增强和减弱人体生命气动力是具有绿色、环保和无公害的。
如何操作?关键在于中医的传承问题。
2 3中医的传承问题
传承问题是继往与开来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继往与开来也就是一个发展整体。作为传统的文化内容,继承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本身就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身规律,但现代的教育模式已严重背离于此。造成目前的局面是继往的传承不足,开来的创新无力。表现在中医药领域尤其如此。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揭示出学科的自身本质、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论和发展的规律。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分支之一,几乎囊括了自然界的所有领域。“中医肚子,杂货铺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世”。在传承的要求上自然也是极为严格的。各种关系的立体组合构成了一个旋转统一(开放)的整(圆)体。但传承是发展中的核心命题。
以中医的传承具体内容为例:首先要是注重整体,这里涵盖了诸多含义,如天人合一、和谐一致。各种关系都要看作是统一的整体,舍此不能算作是中医。此处也是与现代医学区别的标志之一。再次是辨证论治,同样涉及了更多的方方面面。根据笔者多年的寻师访友的治学经历,深窥其中并非仅仅只是理法方药的四个方面。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量、制、忌、时、地、体、变......等等非常具体的客观因素在里面。环环相扣,异常紧密,缺一不可。这也就是在传承上的旋转统一。有时家传师承的秘密就在与此。
传承时还有一个是方式问题。也就是学术思想的繁殖途径。生物学上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通常指提纯和杂交;无性繁殖通常是扦插和
嫁接。
具体到中医学的传承来讲,两种情况四种方式都是客观存在的,也都能成功。先来看有性繁殖的提纯,所谓提纯实际上即选优,或叫优选,是为进一步复壮打基础。提纯的目的是为了复壮。而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首先是体制内的学术近亲繁殖,大多是在此范围内的提纯。这种提纯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在几近自灭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真正的提纯是走出这种体制,在广阔的田野里,甚至是到深山老林寻找能够担负传宗接代的提纯对象。也就是说要搞“远缘杂交”才能达到与其目标。
再来看杂交,这里是指有性杂交。所谓杂交是:使雌雄两性的生殖细胞相结合的杂交。动物的有性杂交是使不同种,属或品种的动物交配产生新的一代。植物的有性杂交是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使不同种属或品种的植物产生新的品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版)》。现代中医的学院教育实际上采用的即是有性杂交方式。杂交的目的是寻求两种比较优势或特色品种进行,以期得到一个更加优良的新品种(系)。正常情况下是从中医的大范围内先期提纯,首要得到优良种株,再与现代医学前沿的品系进行杂交,以达预期目的。而目前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教育恰恰相反,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今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教育在思想上如同是动物学上的马和
驴配,杂交的结果是产生了骡子式的思维。结局是本该正常继续的繁育却出现了停滞。这就是学了几年后缺乏自信的根本原因所在。
以上这些只是普遍的客观规律,肯定有人会提出异议:也有不是骡子类型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多有例外,也是必然的。生物学上还有一种现象,这一问题将在后面展开。
扦插和嫁接同属于无性繁殖,方式也比较接近,但不同的是扦插多是简单的无性繁殖,而嫁接也属于杂交的范畴,但是无性杂交。
自学中医的传承方式如同扦插。对其客观环境要求是很严格的:温湿度,光照,土肥,水源条件等等,往往成活率低,能够茁壮成长是很艰难的。但一旦挺立,其质地坚实,抗逆能力是大田和规模化繁育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繁育能力和品系保持相对稳定,缺点是规模难以扩大和普及。
中医的拜师方式如同嫁接。必须找到能够适合的植株品系。这是一个改良当前品种较好的方法。但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保持,只有继续重复嫁接工艺。除直接的两个植株外,其它并不能受到根本影响、改变和普及,惠及面是很有限的。因此也费工费时。同样面临只能改善品种和品质,或单一提高产量,以及成活率低也是个问题。
这也就带出了传承质量评价标准课题:如何评价传承质量的优劣?
首先有三个标准:
1, 是否能提高自身的临床能力?
2, 是否能带动本学科的发展?
3, 在前两条任何一条或两条兼有的前提下,是否能创立出新的方法、理论或技术,从本学科的根本上促进其发展。这就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而这种方式则属于创新范畴,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其相当的难度。是在扦插、嫁接、提纯、复壮和杂交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的。但对本学科发展则有着至关重要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推动作用。以至于在根本上可以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甚至于是整个科学。
由此,其成果也能够真正地适合于现代大批量生产的教育模式,并且还可同步引入或借鉴传统的师承方法,两者并不矛盾。对本学科在发展原则上的规范和统一以及管理的协调问题,也就得到了根本保障。同时为开创中医的明医时代也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里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现代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一种劣质杂交,近亲繁育。有的为何没有成为骡子型的思维?这在育种学上有一种情况叫保持系。就是说并没有或没有真正杂交,而其本质被保留下来,在适宜的时机,还可以继续进行多途径繁殖:或杂交,或扦插,或嫁接,从而改良了品系。这就说明了以上问题。
此外,传承中师父的点拨是很关键的。“宁教十趟拳,不教一句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也就是此理。在其用功努力到一定程度,师父的一点拨,如同窗户纸一破,豁然开朗,许多疑问冰消瓦解。
实际上师承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家可以留意以质量名闻世界的瑞士手表和军刀,德国的汽车等,其制做这些产品的技工培养据说都是经过师徒相受来传承的。
对于目前的中医教育,继承和发展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精英(英语)太过(多),精华(中华传统文化)极为欠缺。改变的方式必然是要进行传统的三国(国学,国医,国术)教育。
我们再来对经络的实质做以诠释。
2 4经络的实质问题
中医的现代研究多注重物质及结构的方面,缺乏宏观的规律和战略问题。经络的实质研究也不例外,国内外如此。
按照旋转统一论的观点,首先基于这一方法论和原理作为一个宏观的规律,然后是依据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再来看定位的层次。经络的实质就很清晰,其关键在于人体生命的运动规律和结构,意识及功能的关系。一言以蔽之,经络实际就是人体生命气动力的表现形式。生命存在经络就存在,生命消失经络随即消失。这里可以从“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里得到证实。
经络遵循的是旋转统一性原理和规律。在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上,入手解决的部位和层次是由上,由表入里。在物质结构,功能和意识方面,最先是从意识和功能,然后调整物质结构。我们可以从经典常识中找到充分的依据。肺主皮毛,心主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针灸主要是从君主之官入手调拨运转气血的顺逆以达功能旋转正常为目的,进而促使物质结构的相对平衡,以期意识的和谐统一。其中针灸时之所以非常重视宁心定神就在于此。
由此也可以对古训的一针二灸三用药的应用是由浅入深在顺序层次的进一步认识。《素问》曰: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从上中下三部(焦)来讲,也可以得到证实:上焦如雾;上焦应天。中焦出气如露;中部应人。灸法主要是起到温补扶阳的作用。“陷下则灸之’’就是通过人体毛细血管的扩张,促使毛细血管分泌的滤出液增加,从而补充了局部的组织液量。药物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起到从体内通过肠胃中焦的运化而运通以达全身的目的。
对经络实质问题的探究已回到人体生命气动力之本质。
经典有言:人身三宝精气神。也就是人体上中下,里中外的三个层次。
内经:内居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枢 经脉》:经脉十二者,游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灵枢 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才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当前国内外对经络实质研究现状多是集中在物质结构,也有从功能方面研究,还有一些从心里暗示等方面,但总体上都是偏向某一两方面,而少有从综合整体及宏观规律的全方位,多角度出发。故此,严重偏离了经络的本质。
从发展趋势和揭示本质来讲,目前急需的是利用这一旋转统一性原理,进一步掌握经络于脏腑及内外的关系。以及解决和调治疾病缓解症状的规律。并不是如当前的具体物质结构分析。
现代研究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人体生命气动力是由意识,功能及物质结构三部分组成。尤为关键的是: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功能和物质结构这一点在人体上的特殊作用和价值。
而对这些问题的阐明,旋转统一论和原理,以及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却能有力有效地给予诠释。特别是在原理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借助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不仅从平面,主要是从立体角度能够对经络自身及整体,还有各个脏腑之间的关系规律。自体内到体表的区域之间,相互协同制约规律都很明晰。
另外从部位和层次的顺序关系及规律,在模型上也能够清晰明了地得到解释。即针刺时首先要宁心、安神、定志,关键是由上由表入里,首要的是调节意识,带动功能,以达调动物质结构相对平衡,与功能、意识保持一致为目的。
这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和机制的较好解释。
此外,也是中医治疗注重意识配合医者的关键所在。并非单单针灸一项,气功,推拿,按摩,武术,太极拳等等同样如此。
人体生命从细胞开始到发育成熟的人体,至到生命终止,经络这一人体生命气动力的通道也随之消失。
而经络实际上就是五脏六腑组成的物质结构、功能和意识的全息组合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即人体生命气动力分布在全身的网络和路线。现代国内外所研究的内容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都未能揭示其整体的奥秘。
就在经穴的分布上还表现出突出的美学特征,如神阙穴正好处在人体上下的
黄金分割线上。
2 5关于大小剂量都可以愈病的问题
在笔者刚刚接触火神中医之初,尤其是目睹唐步祺老先生大剂量或超大剂量应用药物,听到病人的反馈有明显的效果。但与常规中医的用药轻灵相比,加之笔者的腿痛就是轻灵之剂治好的。这使笔者陷入了深思——道理何在——大小剂量都可愈病的问题?
历览火神中医突出的几位代表人物,个个都是能大剂量应用的高手(并不纯粹只用大剂量),以及当今之世的李可老中医也堪称一绝。再来看异于常规轻灵之剂的如山东的张珍玉;日本的矢数道明;山西的李翰卿、朱进忠;他们的用量一般都是数克,甚者还有零点几克,其剂量之小又远异于常规的轻灵。
如果说火神中医的大剂量仅限于经方的话,那么张珍玉、李翰卿、朱进忠、矢数道明等也并非只用时方。其用药理论依据到底何在,更引发了笔者不断沉思。
直到2003年春笔者的《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思想框架基本确立,也就是《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完成之时,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已有了答案。
采用旋转统一论的规律和原理以及模型等,这两种现象 就能达到有机的统一和圆满的解释,并且各自所具有的利弊也就一目了然。且非常清晰。
同样道理,利用物理学的杠杆原理,我们想象一下农村的石磨,当推磨的杠子越长,所处的位置越近梢端而用的力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这样我们就可明白如果从根基或根源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大剂量或大的力气。如果紧随季节时令或时辰变化,即五运六气的规律和欲解(发)时,小剂量或超小剂量就可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能量激发的过程。德国医生海能曼(1755—1843)创立的和疗医学(原译为顺势(序)疗法和同类疗法)的道理即类于此。在中医来讲,实际上这也是经方与时方在用药上的根本差异之一。另一方面是阴阳升降的问题。此外可以引用一现实中的例子来喻之,大剂量犹如执法机关的强制执行,小剂量犹如随机徐徐善诱而导之。一个是在引导,用的是巧劲;一个是往外推,肯定要费力。
同时这里也可顺便讲一下应用中药与西药的区别问题:服用西药时,一般不受或少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如西药抗生素的作用是以类同苦寒中药一样是以降下为主。西药的三素(抗生素,激素及维生素)其作用都是直接的,有些强制作用,缺少了一个调和环节。而中药则不然,除苦寒类药物(即阴药)类同外,多数是扶正固本类的温热药物(即阳药),这些中药都是以升发作用为主。
这一问题可以用物理学的现象说明:物体在下降时,受到空气阻力相对要小,还会受到地球万有引力的促使。物体在升发时其作用则与此相反,所受的阻力要大的多。所以气候影响也是很大的因素,如风力、风向等。服用中药时之所以特别重视心理和心态问题以及医患的配合即源于此。因此,中医在解决危急疑难重症时所采用的大剂量温热药物问题即是如此,其实也是一种强制措施,火神中医其中大剂量用药风格同理。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命存在是以升发之力为主的,与地球万有引力是相斥的。这里的一部分(或阶段)也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就是升发之力的功能要大于相对一方的功能为基础。
再来谈大小剂量的利弊问题。我们来看驾驶汽车的例子,正常路况只要中等油门就行。在路上有坡或有坎的时候,如果以中等的油门行驶往往是容易自行减速或停滞,难以顺利前行,甚至倒退。如果以大油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这里还有个变换档位的问题,就像选择药物品种一样,同样作用的药物,药力大小不同。中药的大剂量和小剂量的应用情况就是如此。采用起步,停车,调转方向同时能说明选方,变方的问题。这是火神中医在临床诊治慢性危急疑难大症常用大剂量或超大剂量的关键原理所在之一。实际这也是中医用药的本质规律。揭示了其神秘。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医者在患者心目中的人格魅力的问题,在笔者寻访的不少老中医中,大多都谈到在上了岁数后。用药量都有所收敛,其效果要缓,但病人还是不断慕名而来,关键是医者在患者心目中人格形象的高大,魅力的增加。曾有过不少患者及家属数十年,几代人与一些老中医成为世交,就是基于这样的道理。
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同样辩证,同样用药,这些老中医的弟子用药后的效果就远不及这些老中医,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最近拜访中医界以务实而名的朱良春老先生,朱老也谈到了此问题。
因此在笔者看来,在理论明晰,辩证无疑的情况下,年轻中医适当的用以剂量稍大些为主,既然在患者心目中缺乏定力,我们就以药量药力充足来弥补这一缺陷,最终评判的结果是以临床疗效来说明问题。我发现不少老中医年轻时即是如此。
以此可以引导和开创中医的青壮年明医时代,把传统观念转变成:都说中医老的好,不看年龄看疗效。
当然在年龄渐大或者在患者中逐渐有一定的影响后,也就会慢慢改变的 。总之,要灵活多变,剂量大小只是一种手段。即愈病又安全是其最终目的的实现。
我们再来用这一方法论对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诠释。
2 6 应用旋转统一论来诠释理法方药体系
理法方药是个整体。我们采用旋转统一论来对其进行诠释。在整体上理法方药是以理为核心,依次是法,方和药的旋转统一体,也可说是个旋转开放的圆体。但分解开来:理、法、方、药又都各是一个旋转统一体,或旋转开放的圆体。下面分述之。
2 6 1关于理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药讲究的是一贯之理,注重整体发展,整体统一。也就是“一元论”在中医药学上应用的体现。但伤寒、温病、金元四大家、火神中医等几大学派,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各自都有着不同的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及突出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其对各家学术理论的综合统一问题,也就是交流的平台或参照系,一直是个纷争的课题。
实际上各自的主题思想都是在学科整体或整体发展中的不同阶段的组成部分而已。区别在于只是中医整体中的局部和不同层次或阶段的一个环节道理而已。
学术的发展,如同积薪,后来居上,本属正常。火神中医的出现即属“后来居上”,在学术理论上,明辨阴阳,言简意赅。窥透伤寒之秘,综揽众多学派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实属里程碑式的卓越功绩,为后世中医点明了纲领,树立了典范,
尽管如此,不少人仍对其产生了歧义,笔者根据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首先把中医学内部各家学派的纷争,采用和借鉴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式,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型进行了统一,并创立独具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体系。在“一贯之理”的主线上,围绕其进行多学科,多学派来研究。
学习中医贵在明理;临证用药重在明理;治法圆通巧在明理;学派产生据在明理。未来中医的发展趋势将是一个明医时代。明青中医,明少中医将会大批涌现,未来必将成为一个明医时代。中医已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明理。
在明理和掌握方法论的基础上,临床经历一些不同的类型的病例。如同小学生学习算术,在掌握加减乘除的规则后,做好例题,随后只是数字的大小变化,依据的是同样规律。牢记中医常识和熟练掌握工具,经过明师指点或自悟研(演)习,做好一些例题,把好质量,加上经
常思悟,就会不断迈向明医。以后临证仅是数量的累加而已。
2 6 2关于法的问题
通常中医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实际都是采用旋转统一性原理和规律,以及其方法论体系。在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应用,以期达到人体生命气动力旋转统一为目的,进而走向天人合一。关键在于以通达全身,以致于天人相应为最终预期。
正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谈到“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於一”。这就是有些老中医穷其一生精力,总结出只用一法或一方,加减变换,临证应对自如,加之时久有一定声望,效果也都令人满意。如今的薛振声(《十年一剑全息汤》的作者)老人即是如此。
同时也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在方法论上一通百通,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活法圆通,举一反三,顺理成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维价值和意义。
再来看火神中医关于法的问题。从笔者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得出,一般分为三个步骤或境界:1,定法;2,变法;3;心法。
目前应用的现状是守定法有余,变法不足,心法屈指可数。所谓定法是只守几个固定方子;变法是守上几个方子,或不固守方子,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心法是指得其要领的基础上,并包含前边两种。
2 6 3关于方的问题
不管是任何的方剂和针灸的配穴方案,以及其它关于方的问题,按照旋转统一性原理,也都能构成一个正圆或不规则的圆体模型参照来实施。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穴位,分别组合在不同的层次和部位。一般情况下主药和和主穴的作用是其发挥功力的根本所在。但最终结(效)果是取决于整体和局部的和谐统一,关键也在于其配合的目标和方向问题。
还有就是关于大方小方的问题。
这一问题与大剂量与小剂量问题有些近似。按照旋转统一的原理以及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作为依据,大方因药味多顾忌的层面和部位要相对的复杂一些;而小方因药味少针对性要强,更专一一些。针灸的配穴也是如此。
其利弊方面表现在,用小方辩证定位定性要准,定量问题在大小剂量已谈到过,如有闪失或效果出奇容易暴露问题,在经验分析方面要相对容易;而大方因顾忌面广,药物多而相互制约,不易暴露问题,而相对安全,但在总结经验和分析所以然方面要增添不少的困难和阻力。
顺便谈一下关于守方和变方的问题:如果一证或多证型相对固定,时间较久,就要守方,如容易变证就要随症变方。如证的时间较短也要考虑及时变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从根本上治疗就会出现暂时的变证,可以暂时不予管它,随着继续治疗会逐渐消解。
2 6 4关于药的问题
` 中药是理法方药整体中最为主要的基本单位。品种虽繁,其性质特点不外乎性(气)味,作用,归经,以及生长环境山川河流,入药部位根、茎、枝、叶、果皮、子的区别。一般来讲更为注重的是性(气)味,作用,归经的功能使用。
中药的作用和功能是动态的。五味入胃,如同士兵列队,各就各位,升降沉浮,各有所属。不同的配伍,担当的角色又各不相同。如同一个男子,在父母跟前是儿子;在儿女面前是老子,上下这是两个层次。如果再进一个层次:在爷奶跟前是孙子;在孙子面前是爷爷。以自身为核心不变,角色是在不断的转换。
并且每种药物在整个功能相近的同类中排列也是如此。根据其功能和药力的大小分为不同的重量级别。性味功能也是相生(即协同),相克,相制的。
中医药的所有问题离不开政策和管理,下面来述之。
2 7 中医的 政策与管理
政策与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管理,具体到中医药领域(包括气功等),数十年来的发展并未真正地制定和落实相应合理的制度和政策。问题的焦点是违背了中医药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中医学的作用原理,中药的疗效机制一直未能确立,不能给民众一个圆满而信服的解释。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缺乏一套有力,可靠的管理和评价依据体系。而中医药和气功等确实存在的临床疗效,是不容辩驳的事实。同时也说明其客观真理性是完全存在的。这种上下脱节的矛盾,以及在深受百姓欢迎的客观存在和传统技艺与管理之间是政府部门非常棘手的问题。
由于不能解开中医药和气功的神秘,评价和管理没有依据,使发展到一定阶段容易故弄玄虚,严重背离客观事实,以至于造成失控。上世纪末的中医药以及后来的气功发展既是如此。一味的只堵不疏,难免因噎废食。跳出狭隘的中庸思想模式,寻求开放的即管又理的方法和措施。疏通渠道,遵循发展规律是其根本。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目前的现状来讲,解决的途径有以下两种:
一 尊重客观事实。以实际疗效作为评判依据。其前提条件是要诚信和实事求是。
不管是师承,家传,自学和学院毕业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登记,一方,一药,一病,一证,一科等特长作为登记内容,登记结果进行公开。一旦登记即遵照此范围执业发展,可参照工商登记和交通驾驶执照管理的方式进行,出此范围即属违规经营和违障驾驶,就要严厉惩治。
当然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树立自身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以及对其管理对象进行行业德律教育也是必要的。
这种管理方式只是权宜之计,尊重客观事实,基本可以保证政府,医者及民众三方的利益。
二 创立基础理论依据,提升学术地位,制定统一的标准评价体系。
这一方式作为目前和未来对我们国家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建立和完善这一评价体系,有助于在国际上树立和稳固中医药学主导的领军和核心地位。我国作为中医的故里是需要务必做到的,否则愧对先祖。
另外也有利于学院的大批量中医人才培养问题。同时也可解决实际应用和科研中的证实和证伪难题。也是目前和未来急待解决的课题。
2 8肿瘤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措施
在现代的临床中,肿瘤的出现多在发生之前患部既有炎症或肿胀,随着长时间不愈而逐渐发展为瘤体。甚者导致鳞状细胞的增殖而恶化成癌。
从现代的细胞生物学来讲,肿瘤的发生,开始只是由一个病态细胞慢慢影响相邻或相关细胞逐渐发生变异,形成一个系统或一个区域的整体变异生成肿瘤。
以上是从结构和功能方面出现的情况。再从中医的情志方面来讲,在肿瘤发生之前的若干时间里,往往曾有过严重或长时间的心理创伤。绝大部分病人都有此情况。
根据旋转统一论和原理,我们可以对肿瘤的发生及防治作出一种新的解释和治疗方案。
先从微观的细胞讲起。正常的细胞新陈代谢是有合理通道和途径的,随其人体整体,顺应自然规律的旋转统一。
从宏观来讲,人体是由物质结构,功能和意识组成,即精气神三宝。此三者形成了上中下三部统一。“按照同一律,宏观和微观是相同的”。
人体正常的状态是顺利通达的旋转统一,而病态的出现是由物质与能量的不足,功能下降,意识受到极大干扰,导致整体或与局部组织,功能出现逆转,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被打破,排泄的通道被堵塞,出现郁积,滞留,形成体内累赘,前期发展缓慢,被称之为良性肿瘤期,渐渐发展,以至迅速恶化为癌。到一定程度,局部或整体虚甚,它可以在相同或相应部位或区域出现转移。以上是针对人体整体或局部的中医虚证病例。实证相对更好解释和解决问题。是在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太过的情况下发生,西医的放化疗和手术相对来讲,是其比较突出的优势病例。中医的清热解毒,苦寒肃降等减弱人体气动力措施是针对此种病例。
由此来解释其理透彻,治疗方法自然清晰,只要为其开畅通道,排除(出)郁(瘀)积和滞留,让其再次逆转,就可达到愈病的目的。
扶助人体阳气,加之活血化瘀,祛痰利湿,健运脾胃,疏肝理气......等等祛邪措施。
这些治疗方法实际上是围绕治病,形成一个旋转统一的整体,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或针对不同的层次来进行的。关键是针对中医所说的虚证,“寒底儿”体质。
,中西医的结合应用必须在中医整体思想为战略的指导下才行。
2 9对艾滋病,乙肝,
感冒的解释
我们从感染的三大途径来分析:1,输血;2,母婴传播;3,滥交和吸毒。其三条途径都与血液有关,血由髓生。我们再来看三条途径有一共同规律:都与伤血有关,精血同源,即都属耗损精血现象。输血者血虚也;母婴者失血、血虚也;滥交和吸毒者,易伤精、伤髓。髓不足,导致血亏。
其共同特点都是体虚,在其过程中感受寒邪直达骨髓或入精血,由此寒邪浊蚀骨髓这一人体气动力旋转统一的根基和轴机部分。其过程为先影响到脾胃这一旋转统一的枢纽轴机,渐渐呆滞轴机和根基,最终导致旋转轴机和根基的暴死,暴发而崩溃。
解决的途经是全程以扶助阳气、抑制阴寒和驱邪(寒)疏通为主导。
另从现代检测来看,其病毒呈圆体带刺状,易动,善变,难以控制和把握。这就需要发挥中医驱(祛)邪的方法来解决。如同
老鼠进屋,毒不死,抓不住,那么只有驱逐为首务。
据中国国际中医大学(香港)徐济群教授报告提出乙型肝炎与艾滋病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和
流行病学特征,并且引用确凿的免疫学检测和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发现了76%-95%的艾滋病患者无论在临床或血清学检测方面均被证实先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因此两者在治疗上也有着共同的目标特征和相似的解决途径。近年来国内有用治疗乙肝的中药在治疗艾滋病方面效果明显;国外有用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来医治乙肝也能得到有效抑制。
由此从中医来讲,肝病易传脾,脾病易连及于肾,而肾病也同样易传到肝。其重点肝病在于中焦(部),与艾滋病的下焦(部)相比其病位和深度都相对浅一个层次。凡乙肝的症状艾滋病基本都有,前面讲了绝大部分爱滋病人都同时先有乙肝病毒感染。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演,凡乙肝患者在感染之前几乎百分之百都得过感冒的情况。我国之所以乙肝发病率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因素:1,外感时滥用苦寒中药,人体气动力即气机受到抑制,伤害脾胃之枢机,出现寒湿淤滞,导致外邪它变;2,外感和其它病变时滥用抗生素,作用和药源性问题基本相同1;3,情志受到压抑,导致气滞血瘀,出现内伤导致病变。
众所周知,现代医学认为外感是由感冒病毒引起。再从中医讲外感,除七情和肠胃型感冒是由内伤之外,其余多是外部感邪。一般来讲感冒的层次较浅,在外,在上焦。除非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体质特别虚弱或久病者,难以抵抗外感,以至于丧失性命。中原地区有谚:大风先倒无根树,外感偏死下虚人。就是这个道理。
感冒,乙肝,艾滋病都属病毒问题,中医称之为外邪。并且现代医学均没有特效药物直接杀灭来治疗。以感冒为例,中医治疗则是辨证论治,祛(驱)邪为主,必要时加上扶正,最终轻松搞定。那么我们就可以推定,三者是在不同的层次和部位,特性基本相近。我们就可以采用相似的方式解决。
由此笔者大胆作出推断:三者都多是由外感引发(少数也有因
伤食冷饮等),只是层次和部位深浅的不同区别。感冒在外(或上),或在中;乙肝是在由外(上),入中,或兼带于下(里);艾滋病是在外(上),中及下(里),其根源在下,在里,相对层次和部位要深。艾滋病为(精血)髓性感冒,乙肝一般为外感的后患。
解决的方案是以驱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或者是扶正祛邪同时兼顾。最终是以全身通达为其终极目的,实际是在驱邪外出,以期达到人体气动力的旋转统一。中医的治疗原理和方法论优势在此表现比较突出。目前已有一些中医药治疗临床痊愈的报道。
2 10对心脑血管病的诠释
应用旋转统一性原理和方法论来阐释心脑血管病的问题,先从一个歪打正着的科研故事开始。
国外的一家科研机构用研制出治疗
心绞痛的药物,在动物身上试验,结果在心脏部位的表现没有在生殖器上的反应突出,特别是在狗身上,用药后其生殖器都是硬翘翘的。其作用机理是扩张局部血管,使生殖器勃起的功能很足。
让科研人员意外发现,歪打正着可以用于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ED),由此风靡整个世界。以至于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青睐。
实验的目标本来是在上部的心脏,而药物的作用部位为何却转移到下部的生殖器?用现代医学理论似乎不好理解,只能讲是歪打正着。但用中医学的常识和旋转统一性原理,规律和方法论就好解释。
心肾部位虽属上下,同居一个层次,同属少阴,属同一个系统,即心肾相通。它们围绕脾胃这一核心枢机或气机。实际上这是中医学理论上的一个假定。确切一些的假定位置应该是脾胃之间的一点区域。胃在上,性为降;脾在下,性主升。以此为基准层次进行外延,层次不同,性质相同,心在上性为降下,肾在下性为升上;脑在心上,其实只是层次的进一步外延。
脾胃最靠近五脏之核心枢机,升清降浊。脾胃在五行上属土,这里也是从土上来讲。肾在下部,五行中属水,是五脏六腑之根基枢机。这样依据的是人体五脏功能是个旋转开放的圆体而来。李鲤教授世承应用保和脾胃之药的
保和丸(汤)加减来治疗心脑血管病取得一定疗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还有王永炎院士善用通下之法治疗中风效果很佳。也说明了此理法模型。
对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临床表现,其作用和机理用现代医学来说明,是常见有血液粘稠形成栓塞,造成供血不足;或者是破裂,形成大面积淤积、阻(堵)塞,即通常所讲的中风。这与中医学的解释并不矛盾。一个是从发生的源上讲,一个是从现象状态来说明。
另外常见的三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出现都与肾和脾胃之阳有很大关系。即水土问题。
再一方面,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为水主精,在下,为人身立体旋转开放圆体的枢(机)基和根基。脾胃为中,为旋转开放圆体的枢机。都属于两个关键的部位,由于旋转只升不降,上部严重出现淤滞,
积聚,导致不通或破裂而引发心脑血管病。现代医学采用的溶栓,活血化瘀,甚至介入等疗法,能迅速化解局部,很快得到缓解。但有时出现并发和后遗症较多。中医的推拿,按摩,针灸,热敷和中药调理等综合方法在康复过程中就发挥了相当的优势。
此种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用现实中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心脑血管病的出现,中医一般称之为中风。中原地区有谚:大风先倒无根树,外感偏死下虚人。气象专业有谚:天怕乌云,地怕风。由此我们可以按照中医理解为是水土问题,即肾脾问题。为什么呢?脾土虚弱,水湿旺盛,树木易招风。另一方面树根扎的不实,或缺少根须顾护,自然容易受四季之风侵。如果脾土肾水精气虚弱过甚,不管是春季的升发之风;夏季的平空暴风;还是秋季的肃降之风,以及冬季的平地刚风均可导致人体中风。另外从外感六yin来讲,任何一项均可诱发此病。这也是外感六yin和内伤均可引发中风的原因所在。其治疗方法在理法明确的情况下自然清晰。
还要说明的是现今为何中风多见?其主要还是现在的食物来源以及用药规律形成流弊,以及生活习惯已经形成了人体脾土板结。这是目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恶果。
2 11对中部(原)崛起的诠释
关于中部崛起是近年来国家制定的一项发展战略。本不完全属于中医范畴,但中医发展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中医有言:上医医国。虽非上医,可自古有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广义的中部本身含有中原,旋转统一论的创立与中原有直接关系。也就顺便谈一下中部(原)崛起的战略意义。
中部崛起提出的前提是在东南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之后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助于发挥在调和及沟通四面的平衡发展作用。中部崛起首先是在以中原为核心代表的区域。因此在中原河南又有中原崛起的概念。确切的讲应该是中原复兴,并且中原崛起应以中原复兴为前提。
在当今中国,中原虽没有东部和南方沿海对外开放和西部丰富的资源,东北大量的重工业基础的优势。但在民族文化的底蕴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众多的文化遗产(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八方风雨汇聚的地理位置,在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稳定中部,影响四面八方,和谐整个中国社会方面,却有着独特的和不可取代的天然优势。
古之有言: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
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的五行里,中央属土,对应于五脏的脾,五味中的甘。传统文化里有土载万物,土生万物。中医有言,脾旺四季不受邪,脾主五脏之说,中药里甘味最为醇厚者要数
甘草。它可以调和百药,又可解百药之毒,在中药世界里号称
国老。是其他任何药物都不可与之比拟的。
中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详)地,水土文化,和合文化,中庸文化本身又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当今建立和谐性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故此中原不管是在地理位置,文化根基及发展态势的影响力方面都是有着突出的核心地位和价值。
近年来的寻根文化,客家联谊,少林比武,梨园擂台,黄帝故里的朝拜等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对整个世界和平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源头文化和寻根文化的基础是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的核心文化区域。必将发挥她更加诱人的魅力。
作为全国人口的第一大省,中原河南在其流动性、传播性和影响力方面,将是国内任何省份与之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
重视中部,重视中原和河南,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和谐及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将是历史性的。
洛阳和开封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鼎盛的发展时期,各自引领了古代中国数百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官方文化代表。流传至今的饮食文化,就仍保留着皇庭贵族的养生风格。豫菜清淡有着兼收并储特点,任何菜系的风味都能纳入其中。有说豫菜没有特色的观点是不对的。
中原是中医的故乡。理应与其他中原文化一起受到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归根结底都回归到人体生命的价值上来。药食同源,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生态境界。一直以来,中医都在担当着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保驾护航的历史重任。中原地区的历史功绩是功不可没的。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个人追求的幸福归宿。也最终落实到人体生命的健康轨道上来。这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更是目的。
因此,未来的中部和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应在文化发展上作为龙头产业,以此来带动相关行业及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同时应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做好人文和人为方面的工作。因为人是在发展战略中将起到主导和决定作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高于一切的因素。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新的政策和制度时,应考虑为全国树立良好的典范作用。
总而言之,按照旋转统一论的建立与中原(中部)的关系来看,中部(原)崛起在周边发展战略之后,更具有突出的引领和带动以及调和作用。与其他四方的发展战略相比,更彰显出未来十分重要的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意义。
再来谈思想转变的问题。
2 12 重新认识中庸
中庸在儒家文化中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之一,也叫致中和。大凡对中华传统有所了解的人,几乎无人不知。前面讲了,儒家的孔子,孟子学说起源于中原文化。由此判定,中庸思想也与中原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基本上是无可置疑。
对于中庸的理解,目前在大部分国人的心目中几乎成了“和稀泥”、“保守”、“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理解和应用方面的发展更是疲软无力。实际严重背离了中庸和中原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本质。只是一种狭隘的中庸思想,注重的仅是小圈圈,小团团。并难以跳出,因此也就导致了严重的内耗和浪费。这在相当数量的一部分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我们来看同居亚洲并且是近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同样受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由于他们深谙高层次中庸思想的价值,并付诸实施,在科技、教育、体育等等领域产生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其关键是学习和应用了开放的中庸思想实质。在诸多领域硕果累累。其措施是在守中的基础上,把任何一方面都达到极致。再回归到中的位置。这样就成了高层次开放的中庸思想。
前面开篇提到的盆地意识、中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现在谈到的中庸思想,在国内一直认为是保守思想。这是理解上对其本质的严重偏离。只知守中,不知前行。我们国家二十几年前的改革开放就是突破了这一点,不愧是伟人的高瞻远瞩。目前我国的发展也更注重了这一问题。如当前提出的保持稳定,建设和谐性社会即是再次提高了这一认识。
再来看中医发展中内部思想的问题来说明中庸思想的本质。这里包括管理和学术思想问题。人们习惯于把持一点规范作为行动指导的目标,潜移默化,不敢越雷池半步,中医也不例外。管理方面在前面已经谈到,这里不在展开。
通常中医都把习惯成自然的经验作为行医的准则,认为自己行的是持中之道,在缺乏交流平台时,往往对那些在擅用某一方、某一药的同行表现出嗤之以鼻,或是抨击。实际上这些仅仅是狭隘的中庸思想。
这种狭隘的中庸,精明但不高明,在不少的行业里都导致了内耗和内斗。严重影响了其整体的和谐发展。只注重划小圈,报小团,在思想上只善于小范围的归纳、综合,而轻于往远的推理和演绎分析,充分的说明了这一问题。目前中医的发展和传承,仍然如此,也是导致其衰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真正能够理解“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髓思想,是在保持守中的情况下,博采众家的极致,再回归到中庸思想,融会贯通后达到的,才是最高境界及开放的中庸思想。这样的话,在面对以善用
石膏的张锡纯;善用
麻黄的范中林;善用
附子的火神传人;善用
熟地的张景岳;善用
细辛的刘沛然;善用大剂量的李可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今的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已出现严重的创新乏力现象,也是这种狭隘思想在作怪。并且难以扭转。极其明显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有的局面急待改善。
此种情况在个人、部门、单位、行业、区域、国家等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旋转统一论创立的基础上如能领会和理解旋转开放的中庸思想观念。目前这种状况就能得到有效改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得到了复兴和体现。中医的振兴也就有了文化的基础保障。都能为创造个人高质量的生活,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驾护航。
3 结论
通过围绕现有方法论和外来方法论的不足,客观加以剖析,发现它们的缺陷,提出要想建立新的方法论就必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建立,并且面临和具备三大难题和三个先决条件等问题。根据这一思路,从窥透仲景之秘的火神鼻祖郑钦安生活动的四川盆地到医圣张仲景生活的南阳盆地,他们共同具有盆地意识,又由盆地意识回到中原和中原文化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并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针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地相应的四季变化规律,发散,辐射的文化传播态势,辉煌的历史人文背景,典型的核心文化特征,无与伦比的创建新方法论的优势。同时证明火神中医创立于四川,根在中原(河南),并且中原(河南)是中医的故乡。
由此建立了旋转统一论——这一独具一格的方法论。
本篇的目的旨在通过旋转统一论的创立,提供给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一套破解的手段和工具,前瞻性地为发展助力,确定和解决中医学和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中面临的属性和疑难重大问题作出圆满解释。如对中医学的科学性,中西医结合,经络的实质,艾滋病,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形成和治疗......重新认识中庸......等问题作出诠释。以期揭开中医药一些原有的传统神秘,避免人为的故弄玄虚,利于更好地发展和管理。同时对近年来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中部崛起”也作了诠释。
旋转统一论的创立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方法论体系,对中医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理论上有了根本保证,以及对发掘这些宝库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武器,成为开启中医之门的金钥匙。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了太极思维的价值,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古典传统文化和民族医学无与伦比的方法论体系,并且是十分优质的。为促进和提高人类医学的发展增强了动力。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会揭示出中医学的起源问题,以及更有利于开展多学科研究的课题。
26970
53000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6/7 18:13 编辑 www.lindalemus.com/kuaiji/]
-----------中医学: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
——中医学的多学科研究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摘要:众说纷纭的中医学起源问题,至今未能确立一个起点的统一认识整体,缺乏统率的部署和指示,给中医学多学科的研究引发了无数劳民伤财的事例,俨然成了一项只有开头难有结尾的课题。
笔者通过对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华文化历史的追溯,并对现有四大起源说法的梳理,借鉴其他古老民族医学的源流等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中医学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实际上是一个认祖归宗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众流纷争的问题。现代的多学科以及中医学的多学派研究均应如此,在这一前提下共同参与,仅用现代医学和单一的现代学科研究是十分幼稚和片面的。而现代的众多学科仅是揭开了局部或部分的自然规律。
利用旋转统一性原理,规律和方法论,以及旋转开放的圆体模型,采用如科学史、农学、物理学、化学、西医学......等多学科,还有中医学自身内部的伤寒、温(瘟)病、金元四大家、火神等多学派研究。从各自学科和学派的优势和特长方面来体现中医学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以期揭示其本质的奥秘。
由此在建立一套中医学基础理论思想新体系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参照系和平台。让更多的学科和中医同道参与进来,使中西医学真正走到一起,和衷共济,融为一体。共同为铸就一个崭新的现代人类医学新体系开创一片新天地,为整个世界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和价值。
关键词:中医学的起源 中医学多学科研究 中医学多学派 中华传统文化 宇宙自然规律
引言
中医学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课题。有源于巫说;有源于圣说;有源于易说;......等等,不一而足,似乎都不能真正说明问题。其多学科研究也一直不能得到相应的根本发展和成果的确立。由于基准的不明确,不少的科研却成了劳民伤财的事例,俨然成了一系列只有开头难有结尾的沉重课题。其根源在于对中医学起源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主线的起点和整体的正确认识。
确立源头问题就是建立学科的起点整体,由其整体向外延伸,从其任何一点作为一个主线都可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体系的不断壮大,使多学科,多学派共同参与进来。再来看其整个发展态势,就像是一座金字塔其顶上并带有一个圆体;圆体上任意一点都可与金字塔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整个中医基础理论的思想新体系的源流本质和立体的结构框架。这也是为何树立中医学发展源头和确立源头的根本所在。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的追溯和原有几种说法的综合分析,并借鉴其他古老民族医学源流来看。可以确定:中医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性科学,在这一核心前提下多学科多学派研究就能团结一致,互不矛盾,形成一个统一的现代人类医学新体系。
下面对其进行逐一分析:
一 中医学是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
确立这一命题和论断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日
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向天清
关键词:郑钦安 扶阳 温补介入疗法
郑寿全,字钦安,清末著名伤寒学家,四川邛州固驿镇(今成都市邛州固驿镇)人,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宣统三年(1911),享年87岁。早年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名医刘止唐先生,尽得其传。并熟读精研《周易》、《内经》、《伤寒论》诸书,尤其对《伤寒论》有独到见解。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世。以善用姜、桂、附等温热药著称于世,后来被四川医界咸尊为“火神派”之鼻祖。
郑氏地学术思想甚为独特。他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故在论治时即强调“治之但扶真阳,内外两邪皆能灭,是不治邪而实治邪也”。并认为:“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在辨认阳虚病时说:“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
自汗肢冷,瓜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地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从郑氏对阳虚病地诊断标准看出,扶阳治疗地范围是非常广泛地。他善用大辛、大热地姜、桂、附之类药物,如理中汤、
四逆汤治疗阳虚虚损症,并认为“四逆汤力能扶先天之真阳,并非是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复谓“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
在中国中医药史上,自唐宋以后,尤以明清至今,以温病学说为中医发展地主流,用药以苦寒轻灵治病为主,扶阳补益也多以和缓地阴中求阳之法为最,真正应用温热之药迅速回阳救逆者鲜。至到近现代,西医药地盛行,抗生素类药物地广泛应用,严重挫伤了人类地免疫力。中医药发展地主流思想也多趋向西医靠拢,治病以苦寒药物为主,祛邪治病为本,由此在临床上形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在慢性、疑难等病症地治疗中,往往是治了病而没了命。这与有着几千年历史传统地中医学治疗原则--扶正才能祛邪,是严重背离地。如果一味地强调治病祛邪,在严重伤害人体阳气(正气)地情况下,治疗有时是前功尽弃,尤其在体质虚弱者地治疗中特别突出。
郑钦安学术思想地核心即是对中医扶正治疗方法地提倡和发扬。更是对仲景六经学说中三阴病理法方药发挥得登峰造极、淋漓尽致。三阴症以慢性病、疑难病为多见。郑氏重用扶阳之品提前介入使用。有其奇特地辨证思想及扶阳为主地理论依据。而且屡用大剂量治愈许多群医束手地大症重症病人,因此被尊称为“郑火神”。
自古以来,中医界地许多医者视附子为蛇蝎。郑氏思想地传播在认识上也受到很大地局限,但也有有胆识者,如《郑钦安医书阐释》地作者唐步祺先生和已故地云南名医吴佩衡,均运用郑氏扶阳思想,提前介入到慢性病、疑难病地治疗中,均取得了显著地临床效果,尤其是吴佩衡以善用附子扶阳饮誉整个中医学界而传为佳话。唐步祺以扶阳为主在一些疑难病地治疗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另一方面郑氏地扶阳温补思想在解放前被祝味菊带入上海而影响了上海医界,从不同程度上对后来上海中西医结合
脾阳虚、
肾阳虚地研究也起到了一定地推动作用。祝氏之弟子陈苏生、徐仲才等人,继承其学术思想在上海医界也独树一帜。
笔者几年来对郑钦安扶阳地学术思想及发展地几个分支作了综合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唐步祺老师数十年临床地经验总结,认为这是一种温补介入疗法。只要病人表现出有阳虚地症状,不必等到非要出现十足地少阴症,尤其是有慢性病或其它合并症,或一向体质虚弱者可及早采用扶阳温补培养正气,再辅以祛邪,事半功倍。在苦寒药物盛行,西药抗生素类滥用地当今医界,慢性疾病突出,多兼有并发症者在单一治疗无奈地情况下,温补介入疗法将具有一定潜在地临床应用价值。不少医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现代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不少老年人体质虚弱,慢性疾病多,并发症普遍存在,西医治疗多是针对某一种病症单独用药,不能兼顾。在整体治疗上却无能为力,常规中医临床治疗,多以苦寒之剂应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苦寒之剂地大量应用,严重影响了人体正常地免疫力,伤害了正气,对进一步地有效治疗和康复人为地设置了医源性和药源性障碍。在辨证地基础上,温补介入疗法地应用将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此类情况地发生。
注:温补原为强壮
论人体脾土板结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号信箱(河南郑州:450012)
摘要:采用农学土壤板结的现象提出人体脾土板结这一概念。具体分析了人体脾土板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后果。应用中医药解决这些情况具有突出的优势。以现代社会常见的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研究及临床治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脾土 脾胃 板结 脾土板结 1、农业上的土地板结
近几十年来,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无机肥料、农药和激素的大量施用,土地出现了严重的板结。现状是土壤中许多微生物被杀死,
蚯蚓等益虫被大量消灭。土中因缺乏有机质造成结构不良,通透性差,灌溉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保墒效果很差,出现易干、易湿、易硬等极化现象。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严重致使一些病虫害大面积连年发生,而治疗效果却往往不佳。如
棉花等作物的黄萎病,被称之为农作物中的癌症,很难得到防治。同时土地的板结,容易造成水土肥料的流失。田间地头池塘中的鱼虾也被杀得无影无踪。诸如此类现象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顽症。一些老农称土地对化肥、激素的依赖如同吸毒人抽大麻一样,越来越离不开它。
农谚讲:根深才能叶茂。土地的板结使农作物的根系不能很好发育。根的分植深度和广度尤其受阻,因此极易倒伏,耐寒、耐旱、耐涝等抗逆性大大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改良土壤板结措施的希望主要集中在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上。
2、人体脾土的板结
由土地板结现象类比和推论,人体脾土也呈板结状态,并且是造成现代社会中各种慢性病、疑难病多发的直接原因,下面分述之:
2.1.脾土板结形成的原因分析
日常食用的蔬菜、肉、蛋、奶、鱼、粮食,基本上都是依赖农药、激素、抗生素及添加剂来种养。食用这些食品,无疑伤害和刺激了人的脾胃;另一方面,抗生素的滥用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有报道,使用抗生素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易引发胃肠道炎症和溃疡及肝肾损害,导致肠道有益菌群失调。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多以苦寒类药物为主。经曰:苦寒之药,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宜久服。而现实中具有清热解毒、降
火消炎的中药制剂或中药饮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备保健品。经常服用,造成食欲减退,败坏脾胃,引发脾胃系统虚寒性疾病。形成常见的寒盛阳虚体质,即使有火也多为虚火的现象。
脾主肌肉,脾胃作为五脏之枢纽,交通上下,连络里外,维系左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枢纽功能发挥不正常以至影响到其它四脏。如肝气升发受阻,郁滞,多见于情志疾病、肝胆炎症。如在心,则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症。在肺,则出现
肺炎、气管炎、
肺气肿等病症。在胃,则多见于胃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等。在脾本身,则多见于风湿病、水肿、肿瘤、胃肠病、发热、妇科炎症、带症、不孕等各种病症。
常见的再障、
白血病、
糖尿病等都与脾土的板结有关。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增加,中医讲思伤脾,饮食不规律易伤脾胃,生冷饮食增多,都是脾
胃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脾土板结的主要因素。
在一般的外感病中,人们一般都习惯选用西药或中成药服用方便,而这些药物多含有镇静剂麻醉等成分,其作用多以缓解病症,并且还要经过人体代谢,容易伤害脾土,成为脾土板结的一个常见药源性因素。从中医基础理论讲,在人体肌表感受外邪时,首先是驱除,然后是缓解或和解。如果驱除不了,外邪就很容易从肌表进入肌肤,入络、入经、入脏。人体那一部分虚弱,外邪即在那处停留,造成不适和病变。仲景立
桂枝汤、
麻黄汤等首先在治外感的同时采用
大枣、
生姜、甘草等药物来顾护脾胃,有胃气即有生机。治疗外感的西药则缺少这一作用,服后多有胃口食之无味或差。在这一治疗领域中中医药市场的丧失,也是造成脾土板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输液在目前的临床中,不管大小病,不管是中医院、西医院,还是乡村诊所,都占有很大的份额,是临床治疗的首选项目。人体常温都是在36.5℃左右。无论冬夏季节,输液所用的糖水盐水与人体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温差。如果所输药物是活血化瘀或病人体质强壮,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假如当时病人体质很弱或是以苦寒类药物、抗生素等,就会使血管强烈收缩或血流不畅而瘀滞,微循环出现障碍,造成脾土板结。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性生活过频也是脾土板结的一个重要原因。元阴元阳的过度耗散严重影响脾胃功能。薰蒸腐熟水谷不力,造成消化不良,精神不振。动物试验表明,雄性动物在过多的交配后,最明显的反应是食物摄入量减少,食欲不佳。
此外,现代医学的检验结果,如测量血压等,会增加一部分人的心理压力,也是一个主要的医源性因素。
2.2.脾土板结的防治
脾土板结的防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物质方面,二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饮食类的尽可能选择无公害食品。保健和治疗的药品,应用要适可而止,尤其是抗生素类和中药苦寒类药物。要适当增加辛温的中药以升发人体阳气来增强活力,这类药物是中医药的最大优势,能很好的保养脾土防止板结。苦寒类中药作用类似于西药,因此其结果也是类似的。
精神方面,增加娱乐项目,心理放松,多一些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工作休息习惯,可有效地降低由精神因素对脾土的损伤和板结的形成。
2.3.脾土板结的生理危害及中医治疗
人体脾土的板结,造成生理代谢障碍,微循环不畅,形成瘀滞。中医所讲的气血不活,阳气不足,升发肃降不力,气机气化工作不能正常。是导致现代临床中很多慢性病、疑难病的主要原因。如风湿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肥胖、肿瘤、癌症、肝病、心脑血管病、白血病等。这些疾病的产生,都与脾土板结有关。脾土板结造成人体各组织器官柔韧性降低,过于脆弱,易湿、易火、易风、易寒等极化现象出现,如心脑血管的梗塞或暴裂、虚火出现的口腔溃疡和炎症,痰饮的肥胖,明显与农学土壤板结现象类同。
下面对人体脾土板的治疗从中医角度作一分析。并指出多种常见慢性病、疑难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从这些病呈现的症状多数是风、寒、湿、热夹杂等,尤其是寒湿阴症更为多见,而临床中一见有热出现就以苦寒类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为主,往往继续败坏脾胃,闭塞运化通路,宣发、透达,使板结更甚。辨证失之远矣。这是由于中医在辨证论治不力时阴阳辨证不明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
中医“火神派首领”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自序中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可见识别阴症阳症是医病的关键。在临床中医者多以阴虚辨证为多,投以苦寒之药而病程日久形成十足阴盛,瘀而化热、化火,再投以寒凉,缠绵难愈,成为顽症者多。这些都是脾土板结的典型病症。
中医药的特色在于具有多元化的药物群。辛热温凉寒、酸甜苦辣咸涩样样具全。属有机者多,可以完全避开与西药雷同的方面充分开发利用,而有特色的方面如辛温药物,综合多种形成,完全能够有效地解决脾土的板结问题。
有人依照郑氏思想,采用治疗三阴症的温热通达升发的药物用于目前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症已取得满意效果。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斑狼疮、尿毒症、肿瘤等疑难病症。
河南中医学院高体三教授曾对三阴症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他把足少阴(肾)喻作墒、足厥阴(肝)喻作木、足太阴(脾)喻作土,与农业上的洪涝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善用热药疗病形成一种有特色的治疗风格。
特别是四川的唐步祺中医师采用三阴之间关系,以郑钦安学术思想作指导,应用大剂温热药如姜、桂、附对常见疑难重症的治疗探索出了一条可喜的路子。
另外,原河南中医学院的老院长李振华教授承担的中医脾胃论研究的国家课题,也是在解决人体脾土板结与相关疾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防治的问题。
病例:某男 26岁
消瘦两年有余,饮食二便正常,体力没耐劲,劳倦,气色稍黄,舌苔润淡白,脉力弱。
断为脾土板结型脾胃运化不足,吸收乏力。
处方理中汤加减:
白术30克
党参25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25克 焦三仙各15克
半月后复诊,气色润亮,食欲增加。后改为成药,两月后体重增加。
总之,以脾土板结为主要解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的治疗和科研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
47052
5848
[
本帖最后由 一源 于 2007/7/20 11:19 编辑 www.lindalemus.com]
-----------
一例急性鼻衄经方治验案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信箱 河南郑州 450012
之所以记录下这一案例,是因为此案一方面是个常见的急症,另一方面已经过去半年多了,近期见到病人情况良好,有一定的记录和参考的价值。
2005年12月26日一大早(大概近八时),一邻居惊慌来告,其母口鼻大出血,忙去查看。
病人尚未起床,旁边的垃圾篓里扔(吐)满了带血的卫生纸,其血色发黑,暗,成块。病人言从早五点始至到近八时一直在流血不止,家人言其前几天都是如此,本次量大时久,故很惊恐。
因两天前刚从农村老家带小外孙来郑,来郑前带有三个2-7岁的小男孩,一个比一个调皮捣蛋,颇感体力不支。来郑后坐车更是体力未复,尚感乏力。
因属急症,此时根据眼前症状,先不说四诊,就依据出血一证无条件的忙嘱立服五粒
三七胶囊。
随后再四诊:
把其脉为沉,细,无力,面色苍白,虚泛,与前几日体乏无力证符,血色黑暗成块与前证形成一致,闻其声细弱,软绵无力。
断为
虚劳鼻衄。虚寒之相甚明,因口中有血,舌苔暂时无法判断,三诊合参颇为一致,随开方如下:
炮姜甘草汤合四逆汤:附子30克 炮姜30克 干姜20克 甘草50克 一付
此前未用过大剂附子,故先用30克,煎煮一个半小时后,即近十点钟左右涮凉服用,近中午十一点又有一些出血,但量很少,嘱再服
三七胶囊五粒。
中午本人外出有事,临走嘱三个小时左右继续服用汤药。
晚上回到家,听说已无碍,随把原方附子加量到50克,另加
仙鹤草30克一付。续服。
第二天未复发。因为邻居,且农村来郑,不好强调其继续用药,但体质基础较差。
间隔两日又来告诊,一早又复发。
遂用第二方原方加
大黄炭10克两付。
即附子50克 炮姜30克 干姜20克 甘草50克 仙鹤草30克 大黄炭10克
方解:初次处方用炮姜甘草汤意在血见黑止以达止血目的,四逆汤重在回阳扶阳散发气血以达止血之意。后来附子加量20克,另加用仙鹤草30克,意在止血和扶阳方面加大力度。仙鹤草又名脱力草、瓜香草、老
牛筋、狼芽草,味苦性平,有.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虚寒出血,配益气温阳药,还可用于脱力劳伤等。加大黄炭10克意在通下化淤止血。应用大剂量温热药物的依据关键在于断为虚劳鼻衄这一前提。
自此至今(9 16)已半年多未有复发,且身体良好。
对于此症我的体会是:虽为急症,作为医生,既要镇定,又要镇静。
俗语讲:紧病慢先生。
今生难忘的一例阳证(实证)急救治验案
(向天清 原创)
现在讲来,已经整整四年了.但我回忆起来,就象发生在几天前的事情一样.
2001年春节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在老家过年,串亲戚刚回到家,就看到堂叔诊所的门前围满了人,近前看,一个发狂的病人.几个人正难以收拾.
堂兄讲,患者为邻村老李.男,60岁,农民,平时在家务农,一向体壮,嗜酒,近年有腿疼的毛病,一直不愈.近日得一偏方由
补骨脂,
杜仲,
红花,
牛膝,
当归.....等药物组成与猪腿同炖,吃肉喝汤.老李性急,当日下午买药就煎未用猪腿,煎完就喝,随后到一酒席喝酒,半小时后就感到四肢不适马上告知家人,自行走,后来是跑到诊所,相距一公里左右,到达诊所干渴历害,急找水喝,一杯水喝完,急躁上来,家人也已赶到,后意识丧失,狂躁不止,三四个人也按不住,已用加量安定针注射,无效,配了一瓶(500毫升)
双黄连因无法扎针,无奈.因马上要过年,加之雪后土路泥泞,与乡镇医院相距四公里左右,难以转诊.随把堂叔堂兄叫到一边问以往遇到过此类情况没有,答曰:没有.又问家里有没有
芒硝大黄,答曰:有.随让其赶快找出.忙叫病者其家人讲明情况.至此只有一法,别无他术.时已晚上近9点.
此时病人嘴巴干裂,舌苔干黑,手腕寸脉洪,大,数,其感觉就象山洪暴发,关,尺脉几近于无,颈脉与手腕寸脉洪,大,数相符,趺阳之脉与手腕尺脉相符,几近于无. 由此可以断定为《伤寒论》中典型的阳明经狂证无疑。
郑钦安在颠狂篇中云:狂乃邪火之横行,神无定主。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大,小承气,专行攻下狂妄能医。〈难经〉谓重阳者狂。在用方时,考虑到
小承气汤力量太小,只有用
大承气汤。但在量的问题上考虑到只要通下,中病即止,不会有大碍,只要固护一下脾胃。而后来所采用的药量是一般人难以置信的.
当时判断大黄芒硝用量都应在100克左右,必须如此,量小不行。病人家属完全同意,但遭到堂叔,堂兄的反对,说啥也不让我用那么大的量,只让我用一二十克,我说根本不行,勉强让用50克,我还是说不行,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把我的理论依据向他们细说。为此让我急得没法,几乎是要愤怒。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后来在我的坚持下,勉强用到不足100克,大黄80克,芒硝60克,其余
枳实一小把,
厚朴两大把,急了,也来不及称了。连忙捣碎,用开水急煎片刻,兑温,四人按住四肢,用勺灌服,但牙关紧闭,灌不进去,无奈,用筷子撬开嘴,注射器注入的办法,药量有两中碗,大概在500毫升左右,当注入半碗时,出现大吐,后继续注服,又注入一碗,此时已晚上十点钟左右。还剩下半碗,病人已不再狂妄,不用人按即可。稍时停顿观察,脉搏已缓,气息渐平。有少量小便,未大便。躺在床上哼哼嗤嗤,迷迷糊糊。当时已晚上11点,判断药已中病,剩下的半碗药也不再用。告知其家人,药会暂时影响到胃口,随后可用姜枣煎汤调理一下脾胃。后用人力车拉回家。
后来情况突变。大雪初晴的早晨,乡村的空气是异常的清新,六点半左右,正要出门散步,刚走出家门,堂兄来告:有人捎信讲,不好了,老李后半夜又狂躁了。我的感觉是不会吧。但从其慌张的表情看又容不得怀疑。随即自我反省,有可能是昨晚药量小了,加之未服完,大便未通,与后半夜阳气生发所致。赶紧把前晚所剩下的药带上,另备足量药物一副。匆匆向病人家中赶。
进门一看,情形与堂兄所言相去甚远。老李平静地躺在床上,看到我们就打招呼:来啦,快坐吧。问明情况,确稍有反弹。脉已平和很多,大便仍未通,双手颤抖。判定药力未通达,救阴不彻底。随拿出剩下的半碗药兑点开水在炉火上加温,让其喝下。刚喝一口,言其药老难喝。一再推托不想喝。我说不行还灌。因惧:我喝,我喝。喝有半碗,说啥也不喝了。后想起配的药还未用,随拿来扎上。观察到近九点时,无其他变化后,方才离开。
下午,同村的另一病人来就诊时讲:中午已起床吃饭,没事了。
结论:此类病例可能对很多人来讲,一生也不会遇到一个。但中医在这方面的急救效果和快捷的反应丝毫也不差。此案辨证用药及量的依据有四:1,症状为实证无疑,狂躁;2,病人一向体壮,身高在一米七多,体重七十公斤左右,务农,具有实证的基础;3,仲景在《伤寒论》阳明篇大承气汤条中大黄为四两,厚朴半斤,芒硝三合,枳实五枚,除芒硝外,其余三药都要求制用,但一般临床备用都为生药,当时就考虑大黄是否用酒制一下,后想到其误药又犯酒忌,故也用生药;4,在郑州郊县一老中医家传善用大黄,每次都在数十到数百克不等,效捷,曾经注意过。综合以上因素,故用之。
有时想来,不免也有点后怕。可在当时临证的紧急状态,却表现的异常镇静。因为只有一个心思,考虑的就是怎样救人。关于这次经历,我有一个特别深的感受,那就是知识不等于智慧。
令我感动的一例小儿
咳嗽治验案
向天清
之所以令我感动,是病儿家人的信任及配合,使得全程顺利以纯中药而治愈,其间所发生的一些环节是一般人难以坚持的。
2004.11.20晚八点钟左右,病儿家人急促的电话打来,电话中患儿一声声的咳嗽由不得推辞,当晚随即带来诊治。患儿四岁多,男,此前已在某儿童医院住院半月,花费近四千元人民币。纯用西药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咳嗽始终不愈,体质更差,医者还要继续用抗生素治疗。患儿见医就怕,家属也无奈,随办理出院寻求中医治疗,就在当天看到一张报纸上怀念我师唐步祺老先生的文章,急忙通过记者联系。
一诊 2004年11月20日晚近9时来诊,家人诉:阿博,男,4岁2个月,自小体弱,国庆节后始咳,在某儿童医院住院半月诊断为支气管炎,一直用抗生素治疗并少量激素,始终未愈。望:色苍白,体瘦弱,软绵无力,舌润白,中后部白苔稍厚,咳重。闻:缺少儿童特有的绵醇溢香生发之气味。问:有尿频史,白痰,偶有一点点黄痰,饮食不佳。切;寸脉浮,关尺脉弱。断为:外感风寒之邪未除,加之虚寒体质,阴盛阳虚,故连用抗生素无效,进一步伤害脾胃,脾阳不振,运化无力,出现寒痰,致使饮食不佳,四肢乏力。
处方:
苓桂术甘汤加味,
茯苓20g,桂枝20g,白术20g,甘草15g,
苏叶12g,
防风15g,
半夏20g,三副,每副2天,止咳嗽丸一包,日3--4次,次2克左右。
急则治其标,先去风寒,除湿健脾,以达止咳之目的。本来可以先用
小青龙汤,但考虑麻黄、细辛等烈药会对其家人造成恐惧。麻黄、附子、细辛在中原一带应用一般来说也是很惧怕的。
第二天近中午小儿家人来电,讲当晚患儿一夜未睡,咳加重,后半夜发烧,上午即带到医院检查除还是支气管炎外未有他变,现在医生又开一大堆抗生素,问我让用不让用。嘱继续服药,属正常反应,是长时间用抗生素并激素后初服温热中药驱邪外出。为增强信心减少思想压力,另嘱服
香砂六君丸以助脾胃达退烧之目的,晚上来电烧退,第三天(22号)咳大减,饮食渐增。
第四天为了慎重来面诊,精神状态比上次明显好转,因当天大风降温,患儿穿的较厚,进屋时额头有汗。第五天电话告知一早起来高烧39.6度,咳又加重,嘱继续用汤药的同时再服香砂六君丸(上次烧退后停服)。
第六天早来电,高烧退,精神佳,饮食渐旺,下午去家诊,身有汗,一天精神好,饮食旺,咳嗽大减轻,寸脉浮数外感未除(再一次在24小时内纯用中药退高烧,因有上次经历这次增加了信心,下一步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三副药已用完。
这时候我考虑用
桂枝加附子汤或真武汤,后
真武汤加味,处方:附子30g,茯苓30g,白术25g,
白芍25g,生姜30g,半夏10g。两副,意在加固阳气(因白天易汗)以除外邪。
11月30日上午,第三诊处方,精神状态佳饮食趋于正常,寸关脉已平缓,尺脉无力咳嗽已大减,白天少夜稍多,舌胎中后部白厚,白昼均有汗,这次用桂枝加附子汤。处方:桂枝25g,白芍20g,甘草20g,枣6个,炮生姜各10g,附子30g,半夏15g,两副。
用此方意在调和营卫,加附子扶助心肾阳气,汗为心之液,此为心阳不足,肾阳不固,加半夏意在和胃健脾,行水除湿,开郁化痰,以达止咳之目的。
2004.12.04上午,先预约后来诊,已不咳,精神食欲均佳,脉已平和,舌胎中后部还白,用附子
理中汤加味三副作善后调理。处方:附子30g,白术25g,炮姜20,甘草20g,党参10g,
黄芪20g,防风20g,半夏10g
12.08,电话告知9号药服完,已全愈。另嘱以后用中成药坚持调理,至今(2005.02.08)仍保持联系,咳再未复发。
结论:此例医案治疗,只用了七副中药,13天时间。加上调理的三副中药,也不过十副,19天时间,药费也不过几十元人民币,自始至终没有使用西药。在患儿家人的信任和配合下,用纯中药得以顺利进行,在目前的城市家庭中是少有的。尤其是在用药出现正常反应时能以坚持不懈,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事后患儿家人讲,曾找过中医,用常规苦寒中药治疗无效,而此药则不苦,患儿乐意喝。有一问题,就是附子的应用,一开始因考虑久病懂医,在汤药中未用,后来每副用至30克,前后用了近半斤的附子,患儿却好了。此为有故无殒,有病则病受。中途如果其家人失去信心,或西医介入,可能就有麻烦了。另一个方面得益于记者对我怀念我师唐老先生的客观报道,从这一事例来看,中医是需要更多大众了解的
“唐火神”治犬案
向天清
这是一个特殊的案例,发到这里有点不太合适.但很有意思.与大家一起分享,权当笑料.同道们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001年夏天的一天,一个怀抱小狗的中年男子在众多病人中一直不予近前,直到其他病人相继离开,他才走向前来自云其为唐师早年治愈病人之友,慕名而来,有事相求,唐师曰请讲.扶其怀中小狗,随拿出携带的一本《实用养犬大全》笑曰 :近日小狗外感,鼻塞,不食,还打喷嚏,跑遍成都几大宠物医院打针输液无效.我实在没法了,求您给治治吧 .
唐师曰没有经历过,不予诊治.恳求道:这是一只价值四万的名犬是我的宝贝,帮帮我吧.一听此言唐师更是不予诊治.继续恳求道:唐老师啊,小狗也是一条生命呀.您就当它是一个孩子,您就给治治吧.
唐师听罢,思忖片刻.唉!那我就试试吧.不过说好了,治小孩我有经验,治小狗可没经历过.好,好..........
小狗的主人满意的笑了.
唐师随即开方:麻黄5克,附子15克,细辛2克,干姜12克.半夏苏叶防风各10克.取药两副满意离去.
第三天,小狗的主人喜滋滋地前来报告:唐老师,您的药真管用.您看小狗好了,是不是再调调脾胃.
师父也愣了,如此捷效.随开白术12克,干姜12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焦三仙各10克,两副.后来电话告知彻底好了.万分感谢唐老师.接罢此电话,师徒相视,哈哈大笑.
师徒二人继续讨论医学.师曰你看,狗本为热性动物也让抗生素给整的.成了阴盛阳衰.
2002年冬天的一天跟师侍诊,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忽然想起就是那个小狗的主人,随问起小狗的情况.一直很好.
结论:当前阳虚的不止是人,动物也如此.滥用抗生素的结果贻害无穷.苦寒中药也如此.
5848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6/7 18:09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j/]
-----------
“火神”郑钦安
何绍奇
一、“火神派”的开山之祖
长期以来,四川医生以善用附子、干姜著称。近人如重庆补小南、成都祝味菊、云南吴佩衡、华阳刘民叔几位先生都有“附子”的外号,陆铸之先生更有“火神”之称,而追溯其渊源,郑钦安先生实乃这一流派的开山之祖。
郑钦安,名寿全,钦安其字也。四川邛崃人。生卒年不详,查其著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二书刊印的时间分别是在清同治8年和13年,即公元1869年和1874年,又据《医法圆通》书中提及“余业斯道三十余年”,可以推论出他是道光生人,其著书的年纪,大约50多至60岁左右。据《邛崃县志》,郑钦安出成都名医刘芷塘门下,刘生平事迹不详,看来这又是一位“识用精微过其师”的了。
为什么要称“火神派”?是因为这一派不仅善用附子、干姜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还不断地发扬光大(如祝味菊用附子治高热心衰,吴佩衡用附子治麻疹险证),历百余年而不衰。
二、郑钦安治哪些病证用附子、干姜
郑钦安说“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医法圆通》治内妇儿科杂病所列病证,就有60余种,加上伤寒温病,则远逾百种之多。诸如咳嗽、呕吐、泄泻、腰痛、头痛、唇口红肿、齿牙肿痛、口臭、喉蛾、臂痛、筋挛、心痛、胃痛、二便不利、淋证、失眠、健忘、胀满、中风、淋浊、痿芴……门类遍及于五脏六腑、外感内伤。其中有些病证,通常无用姜附之理,但他依然照用。
三、郑钦安提及的阴证依据
综合郑氏书中阴证的依据,约有以下13点:
1.少神或无神。
2.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垌卧恶寒,两足常冷。
3.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
4.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5.语声低弱。
6.唇色青淡或青黑。
7.痛喜揉按。
8.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
9.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10.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
11.小便清长,大便通利。
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
13.脉微或浮大而空。
扼要地说,突出在一个“神”字,凡是“起居、动静、言语、脉息、面色,一切无神”,即是阳气虚衰的阴证。
四、郑钦安为什么要强调阴证
阴证之形成,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质,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虚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对喉蛾、血证这样的病证,阳证固多,阴证亦复不少,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
此外,郑氏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大黄、当归、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 由此追溯郑钦安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宗《内经》则在“洞明阴阳之理”,宗仲景则“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因此他的真传就是:“认证只分阴阳”,“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如此,则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诸方,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习用之方了。“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便是他的夫子自道。
五、证治举隅(原文节录)
1.喉蛾(扁桃体炎):喉蛾一证,有少阴君火为病者,或外挟风热,其证心烦,小便短赤,口渴引冷,挟风热则见发热、头痛,治当清热祛风,如导赤散、甘桔汤,重则黄连解毒汤。有脾胃积热,其人必过食厚味,多烦渴引冷,二便不利、口臭气粗,红肿疼痛等,法宜去积热,如大小承气汤之类;有怒动肝火,上攻于肺而致者,其人必胁痛,烦躁口苦,面青,法宜清肝,如丹栀逍遥散、大青饮之类。
因肾气不藏,君火弱不能制阴,阴气上僭,逆于咽喉而致者,其人口内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惨黄淡白色,痛亦不甚,人困无神,脉必浮空,法宜扶阳,如封髓丹、姜桂饮、白通等方,皆可令服。
近来市习,一见喉症,往往用吹喉散、冰硼散一派寒凉之品,阳证无妨,阴证有碍,认证贵明,须当仔细。
2.鼻衄: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征,如口渴饮冷、大小便不利之类,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气、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之类。
有由元阳久虚,不能镇纳僭上阴血,阴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仅鼻血一端,如吐血、齿缝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无火形可征,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无神,法宜扶阳收纳,如潜阳、封髓、甘草干姜或加安桂、吴萸之类。
3.疮科:凡疮之生,无论发于何部,统以阴阳判之为准。
阳证其疮红肿痛甚,寒热往来,人多烦躁,喜冷恶热,大便坚实,小便短赤,饮食精神如常,脉息有力,声音响亮、疮溃多稠脓。
阴证皮色如常,漫肿微疼,疮溃多清水,流清脓,黄水、血水、豆汁水、辛臭水,其人言语、声音、脉息、起居动静,一切无神,口必不渴,或渴喜热饮,舌必青滑,大小便自利,其治或以桂枝汤加香附、麦芽、附子,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疮溃而脓不稠,用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汤。阴寒最盛者,可用回阳饮、白通汤或黄芪甜酒炖七孔猪蹄、羊肉生姜汤等。
4.痿芴:东垣、丹溪道《内经》“肺热叶焦,发为痿芴”,“治痿独取阳明”之旨,专主润燥泻火,但《内经》所论,当是肺热叶焦之由,起于阳明也。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源也,《内经》谓阳明虚则宗筋弛,明是中宫转输精气机关失职,精气不输于脏,则痿生。以此分处,则治痿独取阳明一语方成定案,即不能专以润燥泻火为准。即有邪火太甚,亦未见即成痿证,果系火邪为殃,数剂清凉,火灭而正气即复,何得一年半载而不愈。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中复阳,中宫得复,转输如常,则痿证可立瘳矣,如大剂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参附、芪附、归附、术附,皆可酌选。
六、治验选录
《医法圆通》所载治验无多,且都散见于原文中,从未见有人引用,因此如同浑金朴玉,阅之,弥觉可珍,爰选录四则,以飨读者:
予尝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气懒言,半载有余,予知为元气散漫也,即以大剂吴萸四逆汤治之,一、二剂而胀鼓顿失矣。
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实,坚如石块,大小累累,服破气行血之药,已经数月,予知为阴积于中,无阳以化之也,即以附子理中汤加桂、蔻、砂、半、丁香,一、二剂而腹实顿消。
一人病患咳嗽,发呕欲吐,头眩腹胀,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气机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剂小便通,而诸证立失。
予恒见中年老妇,每多两手膀痛而不能举,究其所病之由,多起于少年天癸至时,不知保养,洗衣浆裳,常用冷水,以至寒凉伤及经络,不即为害,迨至中年老时正气已衰,兼受一点寒邪引动,而痛斯作矣。予每以甘草干姜汤加鹿茸、桂尖、附子、葱、酒,治之多效。
七、我对郑钦安的评价
郑钦安为清代独具风格的医家,享誉巴蜀,其认证用方,专在“阴阳”上下功夫,对阴证证治,颇多发挥,尤以善用干姜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实医林一代怪杰。
郑钦安虽善用姜附,影响了几代人,但他并不专用姜附,也不是偏爱干姜附子,恶当归地黄,而是当用则用,其所论阴证特征,可供临床者参考,以备一格。
他批评的市习,一见什么病,就用什么病的套方套药,而不问阴阳,不辨证侯,这样的毛病,是医生的通病,我有时也难免不自觉地蹈此覆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他的代表作《医法圆通》,是为补偏救弊而设,他强调阴证,是因为人们往往忽视阴证的缘故。但综观全书,他之持论并不偏颇,这是其可贵之处,也是他区别于明清贵阳贱阴论医家的地方。
至其用方多是举例,言其大概而已,读者但师其意可也,不可拘泥。
中国中医药报 2003.
郑钦安轶事:
只从阴阳做文章,吐血也用四逆汤
| 来源:《成都掌故》(向天清注:应为《成都风物---医林佳话》) 作者:唐步祺 --------------------------------------------------------------------------------
清代,川省名医辈出,但能卓然成家,著书立说以传世的,实为少见。直至晚清,成都医林中才出了个郑钦安。他长期致力于《伤寒论》研究,善用经方治病。尤其是善用大剂量姜(生姜、干姜)、桂(桂枝、肉桂)、附(生附子、熟附子)等大辛大热药救人于危而名震一时,被人们尊称为“火神”。由于年代久远,一般人对他的生平事迹、医学贡献,都不大了解。但我国中医学界,却根据他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推崇他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肯定了他在医学史上的地位。 郑火神原名寿全,字钦安。道光四年(1824)生于四川临邛(今邛崃县)固驿镇。祖父郑守重,是乾隆时的拔贡。父亲郑本智,屡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遂退而团聚一个私馆,教了二十来个大小不等、程度不齐的学生。钦安是一个独子,五岁即从父读,稍长,博览群书,年十六已读完四书五经,随父亲从邛崃迁居省城成都。其父因屡次困于场屋,痛恨科举压抑人才,令其子拜成都德高望重的一代通儒兼名医,号称愧轩教主的刘止唐为师,专门学医。刘氏见他聪颖异常,好学深思,曾赞许他将来的医学造诣,必将光大师门,要他熟读《内经》、《周易》、《伤寒》诸书,以明人身阴阳合一的道理,及张仲景(东汉名医,著有《伤寒论》)立法立方的要旨。到了二十四岁(1848)时,就开始在成都正式悬壶行医。 郑钦安在师承刘止唐的医学理论基础上,博览古今医书七十余种,取其所长,不断在医疗中总结经验。中年以后,为将艺术传于后代,除诊病外,就课徒著书。同治八年(1869)刊行《医理真传》,列举数十条目,详论人身疾病的内因、外因、阳虚、病情实据、用方用药、活泼园通之妙。其中辨认一切阳虚症法,阴虚症法,及阳虚症问答、阴虚症问答,均有独到见解,极切实用。五年后,即同治十三年(1874)又刊行《医法园通》,自叙谓:“天地一阴阳耳,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故采取杂症数十条,辨明内外,判以阴阳,经方时方,皆纳于内,俾学者易于进步,有户可入。”其中用方用药,皆以辨阴阳为主旨,认为只要辨明阴阳,随拈几味药皆可治病。一个药方能园通运用,可治多种病症”。如四逆汤一方,他自谓:“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不知余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难道余不会写几个参地归芍,芩连枝柏之方乎!……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过了二十年,即光绪二十年(1889),又刊行《伤寒恒论》就仲景《伤寒论》原文,逐条一一剖晰阐明,言简意赅,在前人近百家《伤寒论》注解外,独树一帜。三书刻版印行,皆得其师门刘氏师兄弟的赞助,藏版于刘氏书屋。三书流传颇广,当时即被人尊为中医中圣手。 笔者每尝细读其书,服膺其学术造诣,故揣摩其精华之所在用之于临床治疗,效如桴鼓。近年来,曾专门几次走访他的谪孙及其亲属,进一步得到一些有关他的遗闻轶事。现仅谈他为成都朱知府夫人治病的一段经过,就不失为一则饶有意义的医林佳话。 清末同光年间,郑火神行医地点在成都东华门街弯弯栅子(现人民东路东鹅市巷口附近)一个小院内,门庭狭窄,很少轿马往来。有一天,一个差官模样的人,从小轿下来,手捧泥金红贴后面跟着四个大班抬着蓝呢大轿。捧泥金帖的差官,躬身向小院内一老妇人间道:“郑老师在家吗?”老妇回说:“郑老师已去晶仙楼喝茶。”差官转身向大班吆喝:“快!到青石桥晶仙楼。”一行人转弯抹角,到了晶仙楼外停下,语问堂倌:“谁是郑老师?”堂倌闲手一指,只见临窗一张桌上,围坐五人,其中有一鹤发童颜,两目炯炯有神的老人。差官立即向前,躬身一揖,捧上泥金红帖说:“知府朱大人,敬请老师为夫人治病,望不吝赐驾,轿在下面恭候。” 郑火神性情孤傲,平日少与大宦之家往来。今见知府以礼来请,慢条细理地向门徒说:“朱知府他知道有我郑某吗?他既以礼来请,只好去走一趟,等我回来讲书,先不要回去。”众门徒躬身起立说:“是。”便送老师下楼,眼看着老师上轿,随差官而去。 原来知府夫人患吐血病,已经一年多了,医药无效,成都府属十六州、县的知州、县令,纷纷推荐该地名医来为夫人治病,在众多的名医中留下六人,长住府衙,以便朝夕磋商用药。他们有的认为夫人的病是血热妄行;有的认为是阴虚火旺,逼血补溢;有的认为是血虚,有的认为是气血两虚,血不归经,以致吐血。先用四生丸、六味地黄汤、生地四物汤加炒芥、藕节、茅根之类,专主滋阴降火,治之不效。继用四物、八珍、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归脾汤等方,轮流服用。每剂药都用贵重药品——高丽参。一剂药最少要二、三十块银元,若是便宜了,夫人一定要闹着说:“便宜无好货,这药是吃了不中用的。”谁知还是愈医愈坏,非但无效,反而日趋严重,气息奄奄,把医生们急得如热锅蚂蚁一般,坐立不安。 郑火神当时为人治病,坚持用《伤寒方》治疗,疗效很高,受到一般医生的嫉妒。他对时医又多所贬谪,自《医法圆通》刊行,开宗明义第一篇“用药弊端说”中谓:“由于不读仲景书,徒记几个幸中方子,略记得些各晶药性,悬壶于市,外著几件好衣服,轿马往来,目空一世,并不虚心求理,自谓金针在握,仔细追究,书且点不过两篇,字且书不清几个,试问尚能知得阴阳之至理乎!”故一般医生对郑火神由嫉妒进一步为仇恨,总欲伺机将他一棍子打下去。这几个所谓“名医”,虽然说治病不得行,将知府夫人医得来饭不思,茶不饮,看来离阴间日近,距阳世愈远,但开滥条确有本事;几经密议,定下金蝉脱壳,移花接木,输赢都要吃糖的妙计,就串同账房舅老爷举荐郑火神来治。 账房舅老爷向朱知府说:“姑太太的病,看来确实沉重,但吉人天相,一定可以治愈。城中有个医生,人们称为郑火神,处方独特,常能起死回生,化险为夷。此人性情孤傲,必须特别优礼延请才行。”朱知府平日亦曾听说有这样一个火神医生,感到救夫人命要紧,只得放下官架子,做出一付礼贤下士的模样,派差官手痒泥金红帖,用自己坐的蓝呢大轿去接。 当日郑火神坐着蓝呢大轿来到府衙,朱知府穿着家常便服,在内花厅相迎,拱拱手说;“有劳郑老师,不恭之处,诸祈见谅。”郑火神忙答:“府尊太客气了,命人来唤即可,何必用蓝呢大轿相接!”朱知府说;“拙荆久病,医药罔效,舅老爷淡及郑老师人品学问,医术精湛,不胜钦佩之至,故仰仗高明,以释下怀。”彼此客套一番,知府随叫管家到上房关照一声,说有老师来看病。随后同进堂屋,老妈子打起门帘说:“请里面坐。”知府让郑火神西面凳上坐下,简略地谈了一下病情。老妈子拿了一个小枕放在床沿外,帐子里伸出一只手来,诊脉完毕,知府便将帐子打起,郑火神的双眼炯炯发光地直盯着夫人苍白的面容。那时已是夏至季节,床上还铺着皮毡,盖着丝棉大被,显得十分怕冷。而舌质淡白、苔腻诊视完毕,郑火神回到书房,喝茶吸烟,闭目沉思,考虑处方用药。 片刻,朱知府见郑钦安久久不说话,心里毛焦火辣的,又不敢问,稍停,郑火神说:“治下医学浅陋,既承呼唤,敢不奉命,但毫无实学,倍增惭愧。暂拟一个方儿,可用不可用,请府尊定夺。”随即手拂宣纸官笺,用狼毫湖笔在端砚内饱蘸着,写下一首七绝,注明以诗代替病历。
吐血都传止血方,生军六味作主张。 甘寒一派称良法,并未逢人用附姜。 血水如潮本阳亏,阳衰阴盛敢僭为。 人若识得升降意,宜苦宜辛二法持。
处方: 制附片四两 炮干姜四两 炙甘草二两 朱知府一看,瞠目结舌,乖乖,这几味药,都大火热药,逼血外溢,岂不帮阎王催命。心里七上八下,但碍于情面,口中连说:“高明得很!还要请教老师。这病与性命终究有妨无妨。”郑火神笑道:“府尊明察,夫人病到这个地步,非一朝一夕的病候,服此重剂,正是救人于危啊!” 原来知府是浙江入,温病学派在江浙兴起,影响及于全国,病家皆喜服清凉滋阴药味,而恶辛温扶阳之品。故银翘、桑菊、六味盛行,而四逆、姜桂、白通则多摒弃而不用。即使虚弱用补,亦宗朱丹溪,张景岳辈。今见处方,焉有不惊之理。遂走入内书房,与成都府属州县荐来的“名医”商议,请他们出主意是否可用。殊不知这正中他们经过密商,嫁祸于人的脱身之计。都说:“府尊垂鉴,此方有过入之处,非某等愚鲁所能及,请大人将郑某留在府衙,召其高徒来陪,观看夫人服药后的效果,” 朱知府无可奈何地自言自语:“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随命舅老爷亲去拣药,连忙吩咐厨房备办酒席,对郑火神说:“恕我不恭,不能相陪。衙中又无知医药的人,可否请令高徒来衙侍候。” “好,快召徒儿们来共话,正好减我寂寞。”郑火神心中明知府中聚有几位“名医”,现在将自己留下夜宵,又召唤徒儿,不过是要看服药后的效果,把我扣在这里当人质罢了。不多一时,几个门徒一齐来到。酒席摆在花厅上,由舅老爷相陪,朱知府亦出来向郑火神敬了一杯酒。郑火神谈笑风生,频频饮酒,若无其事。然徒弟们则个个焦躁不安,真是食不知味。舅老爷陪坐一阵,对郑火神说:“我还要进内照料,恕不能久陪,请令高徒陪尊师作通宵畅饮,已派四个家人在此侍候。” “这着棋真险啊!”一个门徒很有感触地说。 “不止险啊!还狠毒无比,明明是州里县里几个‘名医’,给知府夫人治病下不了台,平日嫉妒老师,想借刀杀人,一棒把老师打死,拔去眼中钉。”另一个门徒接着说。 又一满脸愁容的门徒说:“我们都当了人质,不知这出戏如何收场啊!” 郑火神很沉着地向众门徒说:“贤契们!不要惊慌,既来之,则安之。朱知府敬重我,礼请为其夫人治病,实为宦场所少,我既敢写出止血诗,选用四逆重剂,实欲一服而止血,救人于危。收场吗?他明天早晨仍要用蓝呢大轿送我回弯弯栅子。下午,仍在品仙楼讲书。贤契们放心,且陪为师饮酒吧!” 另一间书室里,几个穿丝着绸的“名医”悄悄地说:“夫人把郑火神这一剂药服下去,犹如火上加油,真是名符其实的送终汤,应把‘郑火神’改呼为‘郑瘟神’了!” 他们以庆幸的心情期待着内房的哭声。 “上灯前服药,怎么二更天还没有动静?” “三更了!四更了!怎么仍旧静静的?” “真的!郑某有火神保佑吗?” “管他医死医活,我们不是都脱了关系吗?如医不好,则医死知府夫人的,正是火神的一剂催命汤,我们就保住了名医的地位。” “州里,县里哪个不知我们被朱知府请来为夫人治病呢?回去身价又高了!” 服药前,舅老爷来到上房外,悄悄对知府说:“今晚是最紧要关头,先将高丽参煎汤,以防万一,晚上多派人侍候。”少爷、小姐围坐床前,丫环、仆妇远远地站立着,朱知府躺在太师椅上,直盯着床上的夫人。 药进口了,众人心情都格外紧张,焦急地望着床上。 屋内清静得听不见一点声息,檀香送出一阵阵清幽香气,一根香燃过了。 “妈!好点了吗?”女儿细声地问。 “嗯,好点!” “不热吗?” “不热,反而凉爽!” “胸口不闷吗?” “不闷,较舒畅!” “不吐!” 三更时候,服第二次药。 “妈!更好点吗?”女儿又问。 “嗯,好得多了!想吃点东西。” 丫环忙将熬好的红糖稀饭捧上。 女儿慢慢地喂了一小瓷碗。 天亮了!丫环将夫人扶起来,又由小姐缓慢地喂了两小瓷碗稀饭。 大少爷溜出房外,走向账房:“舅舅!妈病好点了,还吃了稀饭。” 舅老爷匆忙来到上房问候夫人,立即转身到外书房,躬身一揖道:“郑老师真是华陀、扁鹊再世,妙手回春,夫人已转危为安。”随即呼唤跟班打洗脸水,送茶、敬烟,摆点心,忙得不亦乐乎。朱知府梳洗毕,亦出来向郑火神拱拱手说:“郑老师,高明,高明!改日再谢。”随即呼备桥,送郑老师及其高徒回府。 当天下午,师徒们仍在晶仙楼聚会讲书。郑火神即以此病作例来讲解说:“府台夫人面容苍白无神,困倦喜卧,胸胁作胀,不思饮食,声音细微,提不起气来。虽时令已届夏至,床上犹垫皮褥,盖丝棉大被,其畏寒可知。吐出之血,并非鲜红,而见乌黯黯至有小块。再观其舌质淡红,苔白腻而厚,脉现沉细。种种症状,皆是阳虚症候。血症亦不出阴阳二字,人身气为阳,主升。血为阴,主降。阳虚吐血,即当升者不升,不当升者而反升,由于阳气衰弱,不能统血,阴气太旺,势必上僭,渐干清道,以至外越。古人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教人补火培土以治水,四逆汤力能补火,实为对症之方药,故用之无疑。” 门徒问:“为何开头即用此重剂,岂不惊世骇俗?” “患者系富贵之家,其病难治,一经患病,常日更数医,一清二表,三攻四补,任意胡为,以致轻者重,而重者危。病者已奄奄一息,真阳欲脱,若不用重剂加逆以回阳祛阴,就不可救了。若用轻剂,意图缓慢稳妥收效,则病不减,病家必然生疑。” 又问:“四逆汤原方用干姜,今改为炮干姜何故?” “患者系吐血病,用炮干姜(黑色)以温经,血红见黑则止,合甘草又能苦甘化阴,此乃活法园通之妙用。” 师徒问答,直至傍晚方散。 过了不久,弯弯栅子小院门口,忽然唢呐锣鼓声,噼噼叭叭的火炮声响了起来,围观热闹的人挤满了一街。只见账房舅老爷从小轿内下来,手捧泥红帖,身后八个亲兵,抬着一道黑漆大匾,一朵绸扎大红绣球花衬出金光闪闪四个大字——“医宗仲景”。四个管家抬着两抬礼品,一抬是茅台、海参等美酒珍馐;一抬是狐皮、绸缎等名贵衣料。帐房舅老爷举起泥金帖子说:“郑老师治好知府夫人重病,府台大人命我送来薄礼致谢,敬请收纳。” 一时城里城外的人们,争相传说知府大人与郑火神送匾,火神真是名不虚传! 郑火神一生注重医德,从无沽名钓誉之心。为贫苦人民治病,多不取钱,自奉亦很俭约,终身未买田地房屋,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敬仰。因他的医术高超,辨证明,用药精,善用经方,尤其是用大剂量辛热药,姜,桂、附救人于危,人们尊称他为“郑火神”。于辛亥革命(1911年)前夕病殁,享年八十七岁(传说他活一百多岁是不确实的)。由众门徒集资购一穴之地,葬在成都南门外红牌楼钟家坎,墓前立一石碑:“临邛医士郑钦安之墓”。他的三部医学巨著,长留人间。其中《医法圆通》一书,云南中医学院吴佩衡院长服膺其学,曾为其排印出版,流传更广。他的门徒,除著名的卢铸之火神外,现成都附近地区,亦有不少中医,或为其再传弟子,研究其著述,从中继承郑氏医学。 我们从其三部著述来看,非但讲阳虚,善用四逆,理中等方;亦详论阴虚,精于承气、白虎诸方。至于所用药品,既有辛热的干姜、桂枝、附片;亦用寒凉的大黄、黄连、石膏。世人尊称其为郑火神,未免以偏概全,实应从其整个医学理论体系来对其评价,方称允当。现在中医学界肯定了他在医学史上地位,尊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这不仅是成都中医的光荣,也是四川以至全国中医界的光荣。他的三部巨著,是值得我们继承、研究、阐扬的。
| 医林圣手卢火神 -记成都名医卢铸之
《成都风物》 1982年第四辑 作者:崔柳 伯为 半部居士整理 起死回生有术 年过中秋,阎王下请贴。刚过1943年中秋,刘老太太就倒床了,人参汤连着用了好多付,把命也快呆不住了。 刘家在川西坝子什邡县是名门贵族。从附近彭县、新繁等地请来的名医们,眼看年过七旬的病人浑身僵直、昏迷不醒、脉息微弱、不知冷热,都摇头不肯开方告退了。几天来,本城几个名医眼敖红了,心操烂了,灵丹妙药、膏丹丸散用了一帖又一帖,病者气若游丝,转生无计,他们收拾医箱墨砚,齐谱谱地起身告辞。 刘老太太得了啥凶险顽症?中秋前几天还到戏院看过几场夜戏,乘凉赏月吃过月饼。那晚正嚼麻饼,突闻同庚要好姐妹去世,连伤心带感叹,一口气憋不住就倒下了。风烛残年阳寿尽,仙丹难救咽气人。刘家只好封红纸包包送太医们上路。 太医们刚出门,一辆汽车裹风挟灰飞快驶来,刘家当家先生搀着一位不认识的银须老者下车。 刘先生看见上厅的妻子在无声地抽泣,方桌上摆着白色绫绸、钱纸佛香,两位裁缝飞针走线赶制寿衣,灵堂上行老板、寺庙和尚在厢房等生意,心里不禁着慌,忙叫妻子陪老者到后厅上房。他挽留着医生们说:“救人救彻底,送佛送上天,还请稍坐。少时说不定要请教呢。” 医生们只好转身,在客房饮着清凉解暑的银花露和酸梅汤。一位号称“真人”的罗太医问:“刚才来的是谁,平素少会呀。 “昨天赶到成都请来的,他就是……”刘先生的话被风急火燎的儿子从内厅跑出来的叫声打断了:“奶奶醒了,睁开眼睛了。” 惊诧的喊声,象轰开了雷霆,把大家惊呆了。 刘先生站起来急问:“奶奶自己醒的?” “不,用火烧的。来的那位爷爷用的太乙神真火烧的。” 医生们吐出了舒心的长气,会意地互相瞧了瞧:已经昏劂、即将断气的人,受到艾炙、针刺的强刺激,会暂时复苏,不过,只有回光返照的短暂时间。略通医理歧黄的刘先生也明白这层道理,失神的坐下,心里毛焦火辣煽扇子,听懒蝉子有一搭没一搭在鸣叫。 娃娃家脚杆快,又卷来一声惊雷。刘先生的儿子又跑出来喊道:“爹,快去抓药。” 太医们不约而同放下杯子,围拢来瞧刘先生手里的药方:“附片贰两、蒙桂五钱、生姜贰两、砂头、老叩……”他们读着读着,声音低了,怀疑惊奇的眼光互相在脸上扫着。 刘先生象捧着火,掂过来又掉过去,迟疑地说:“这么猛烈刚强之物……” 摸着胡子、绰号“鬼见愁”的廖中医忿忿地说:“姜桂附乃大火辛温药物,现刻酷暑火旺,老太太中暑受热,岂可内火外火夹攻。”+ 刘先生见众位医生点头赞同,垂泪叹气道:“不妨试用一剂。承蒙费心诊治家母,改日登门叩谢。”他送医生出门,命家人立即去药店配药。 当晚,县城就传开刘家从成都请来了专开(生)姜、桂(枝)、附(片)等热药的老医生,丧事就只怕在近两天了。和刘家相好的人忙着准备祭帐银箔,香蜡钱纸,只等丧告帖出,就送过去。 过了两天,医生们在南街茶楼闲谈,听说刘家请的医生当晚乘车走了,刘家未办丧事,不由得个个纳罕。 又过两天,医生们在公园听雀鸣转,传递过老医生又来过什邡的消息,下午来,擦黑走,药房见药方上姜桂附剂量大,不敢抓药,不由得个个摇头。 转眼又三天,医生们宵夜后散步又碰了头,听说刘家把白绫退给匹头行,辞谢了做寿衣的裁缝,不由得你望我,我望你,说不出话来。 半个月后,他们在城墙上练太极拳,听说前几天刘老太太到成都看病去了。那么重病的人还能颠簸得起?他们无心练身,急登登朝刘家奔去。一路上,路人们瞪大了眼,平素斯斯文文的太医们,怎么个个象救火,走路开跑? 到了刘家,刘先生眉开眼笑指着桌上花红礼信说:“我正欲到诸位府上致谢呢。” 医生们刚刚落坐,就见刘老太太健步出堂。她精神硬朗、笑容可掬地说:“谢谢太医们了。 惊得嘴巴合不上的廖中医问:“请问老太太,那位医家的尊姓台甫?” 刘老太太笑着说:“他呀,叫卢铸之。是郑钦安的真传弟子。” “啊,是火神爷!难怪起死回生,妙手成春。”医生们恭恭敬敬地说。
师承源远流长
山外青山楼外楼,医林圣手有名师。郑钦安是四川邛崃人。前清嘉庆末年(1820)学医,道光中叶悬壶于成都。他熟读医书,对经史子集也研读甚勤,刻心求进,博贯古今,敢于创新,终于在学术上自成一家,以善治诸多疑难杂症而名扬蜀中。光绪25年(1899),成都将军兼署四川总督奎俊,鉴于外侮连绵,义和团、红灯照风起云涌,大清江山难保,一度不愿为官,又为郑的医术倾倒,曾设礼正式拜郑为师,此事震动四川朝野。郑钦安依据自己医疗实践,总结历代数百家注解医学经典《内经》、《伤寒论》的经验,在同治、光绪年间先后出版三部医书:《医理真传》、《医法园通》、《伤寒恒论》,经奎俊带到北京发行一万册,顿时轰动全国。直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国医学界尊崇郑钦安为近代研究《伤寒论》南派的代表人物。在清代晚期,郑被川人尊为医圣。 名山产灵芝,名师出高徒。卢铸之是四川德阳县人,少年时先随名儒颜龙臣学文,与光绪末年四川状元骆成骧是学馆师兄弟,卢老也考中过秀才,经史子集根底甚厚,因见八股文不能济世,光绪十六年(1890)年转向郑钦安学医。他参与了郑的《伤寒恒论》的整理、缮写、刻版、发行工作。为行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聪明好学,博学多才,苦心潜诣锐意图强。在青年时期就名扬省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川总督钖良家室身患重病,指名请卢铸之进府诊治。不少人知道钖良喜怒无常、动辙杀人,无不捏了一把汗,不料,隔着丝罗蚊帐摸脉的卢铸之却成竹在胸,大胆处方,几付药把病人治得痊愈。钖良送了“杏林春满”金匾,放炮挂红,轰动了蓉城。多年来,卢铸之在师承郑钦安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祖国医学,采摘医林各家之长,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上升为指导临床的理论,大胆善用姜桂附等虚报、辛温药物,成为在医林中独树一帜的卢氏学派。生姜、桂枝、附片性温属火,卢氏学派又叫“火派”,卢铸之也被人尊为“火神”。" 火派与别的医学流派,各有历史渊源,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要阐述中医理论流派的区分和联系,不是本文的任务。大体说来,火派的郑钦安、卢铸之强调行医之道,在乎阴阳之法。“法”在何处?他们善用姜桂附就回答了这个“法”。卢铸之在他的医学笔记中多次强调:“行医之道,在于以火立极,以火消阴。”什么叫立极,就是为主的意思。他认为人患病,一般是阴邪损伤了人体阳气,因此,要用辛温药物来克阴、消阴、削阴、锁阴,以助阳、扶阳、补阳、壮阳。壮阳的当家药物很多,主要是大剂量姜持附等。iWRdw 休要小看药方中用了附片、桂枝、生姜等味药物,这实际上是向传统的中医医典的一次挑战。翻开历代医书和现在大专院校通用教材,都明文载定:附片在每剂药中常用量一至五钱(3—15克),桂枝常用量一至三钱(3—10克),干姜或生姜常用量为一至三钱(3—10克)。多用了呢?医书医典上说:重的会烧干人的肾水,人将呜乎哀哉;轻一点,也会引起四肢麻木,恶心晕眩,体出恶汗,口角流涎等不良反应。所以,从古至今,医书上这几味药后都和、赫然印着“慎用”二字。 卢火神好象没有看见这两个字,针对病情,每剂药竟敢二两、三两地开附片,甚至用六两、八两(180—250克),桂枝、生姜也是成两地用。没有包天胆,不敢上虎山,没有斩龙志,那敢涉深潭。卢铸之刚从师学医,也为大剂量用附片、桂枝、生姜而惊讶、震动,郑圣人鼓起眼睛一拍案桌:“药随医用,医随体走,只要病体受得住药,治病又该用药,配伍君臣得当,你怕他何来?”老师给了打虎胆、斩龙志,卢铸之在医海里放开手脚游泳,越游越顺畅,越游越掌握了沉浮的自由。在他一生(1876—1963)的八十七年中,医治了几十万病例,上起总统元首、宫廷大臣、藩辅重镇、省长书记,下至平民百姓、孤寡老人、临床孕妇、新生婴儿,开出的附片、桂枝生姜有上万斤,从未出现一例用药不当的医疗事故。当然,这决不是说万病都用姜桂附,每剂都是大剂量,卢火神很讲辩证法,很讲究药的配伍。 工农红军长征的战鼓,震撼了世界,使闭塞在成都的卢铸之振聋发聩。他在给中央军、地方军一些围追堵截红军而精疲力竭的头面人物治病中,才知道中国还有一股令“不仁不义之辈”心惊胆颤的正气在蔓延,有一批“志在救国救民”的人在艰难困苦中奋斗。他焚香顶礼盼望快点到成都来,但他们没到成都又北上了。 抗日战争爆发和东三省的沦陷,卢火神浑身血液在沸腾。医生最知道东亚病夫这个侮辱性词句的千斤分量。病夫,不能养家,更不能保国,就是受罪、挨打、让人宰割的同义语。 医生,应该救人,首先要救国。中国的病太深沉了,姜禁附的火力太小了,得靠全民烈火烧掉旧世界,得靠“斧头四六围中正,扫尽妖氛安善良,”外甥在南京闹工朝,被工厂开除回到成都,住在卢铸之家。从他口里,卢铸之听到山那边另有一个世界的喜讯,大敌当前应一致对外的道理,看到了中国不会灭亡的曙光。后来,当他得知外甥和另两个青年,要越过千山万水到那个世界去,二儿子卢光中和媳妇邹洪玉把皮衣、首饰送进当铺,加上平时的积蓄赠送他们作路费仍感不够时,他又暗中出资以壮其行,并讲过:“精忠报国,匹夫有责,你们乘风破浪,要带上成都父老兄弟抗战的心意。” 外甥上了前线,卢火神坚信倭寇将赶下大海,苦难中国将得到新生。一早就看病,黑灯仍出诊,他常说:“万病一火去之,全民抗战的大火,会把中国烧得彤红!” 好风乘青云,菩提逢甘霖。战斗在白区的地下党,关注着卢铸之的爱国热忱,派来了性袁的共产党员跟随学医,利用卢老的声望和给四川军政要员看病之便,做了不少团结上层,动员群众的工作。卢铸之的家,成为存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的隐蔽点,成为进步青年接过火种的聚会场所。解放后,卢火神恍然大悟地对徒弟说:“只晓得你聪明伶俐,平历不凡,不知道我天天盼佛,佛就在身边啊!” 火派后继有人
霹雳一声乾坤转,卢火神在七旬高龄终于迎来了蓉城的新生。他兴高采烈地欢呼:“太平开国于今始,草萋木张更有神”。解放不久,党曾提名调他到北京中医研究院担任重要职务,但他以年高力衰垦辞未任。在1963年逝世时,中国医学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了唁电,报纸发了消息,许多被治愈的人赶来参加了吊唁。 卢火神创立了在医术上独树一帜的卢氏学派,但他虚怀若谷,与别的流派学者,出于同道渊源,总是相互切磋,探求医术。成都名医沈绍九、陆景庭、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吴佩衡等医林大师,与卢火神私交甚厚。陆景庭病危时,专程派人请卢火神前往诊治。 卢氏学派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卢火神奋斗了几十年,于1963年写出卢氏学派代表著作:《郑钦安医书集注》、《金匮要略恒解》。当然,由于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医学科学水平和人的认识能力限制,卢氏学派在医学理论、疾病机理、药理分析等方面,同别的流派一样,都还有待完善提高。只要遵循党的继承、研究祖国医学遗产的指示,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是,在一段时间,中医受到排斥、摒弃,尤其在十年浩劫中,中医同任何有知识人才一样,受到横蛮打击和压制,致使卢铸之毕平生精力的医学经验结晶,数十万字的上述两部医书,未能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手稿也被查抄散失。这不仅从理论上断了卢氏学派之源,也让卢铸之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医疗经验、医理见解濒于失传,诚乃医学界一大损失。 卢氏学派理论资料损失不能挽回,从卢氏传人中收集整理活的资料行不行呢?可惜,卢火神弟子中,得其真传的不多。这不能怨卢火神保守自私,而是生活给了他惨痛教训。 有一个徒弟在学医时,勤奋好学,一点就醒,卢火神尽心传授。这个人还未满师,名声就在新都县一带传开了。不久,这个徒弟却借给重病病人诊治之机,勒索大米十石。这个消息使火神感到愤怒、震惊,他本想带着徒弟在医海畅游,变舟作渡,化风送征,却没相到社会难处,暗礁密布,惊涛扑面,险些复舟。他在望江楼摆了桌酒席,请来成都各派名医入席,当场宣布将这个徒弟驱逐,不准用卢火神弟子名义行医。从此,卢火神好伤心啊,他常叹息:社会不正,医道难正!
卢火神大儿子卢永定,自幼天资聪颖,热爱中医事业。卢火神原先认为卢永定肚里文墨不多,怕学不出来,但卢永定以勤能补拙精神,从难从严要求自己,终于继承乃父功力,成为一代名医。现在,他已七十八岁,仍在成都兴隆巷行医。为了总结卢氏学派医疗经验,探索用姜桂附治疗疾病的规律,从五十年代起,他就把每一个到他那里治病的病人,都认真记录了病历,装订成册,保存完好。三十多年来,已积累二十多万人次、五千多万字病案资料。这是继承、研究、整理卢氏学派的理、法、方、药的一笔巨大财富。多年来,卢永定还义务授徒,有工程师、飞行员、干部、西医常求教于门,其中,《成都日报》1981年8月19日介绍的民航某部指导员黄明顺,业余跟随卢永定学医十年,在驻地为广大群众治病,治愈千余例疑难怪病,被群众誉为“义务郎中。”6 三中全会后,成都中医学院为了继承、研究郑钦安——卢氏学派,把卢铸之嫡传真授的已业医二十余年的孙子卢崇汉医师调到学院任教,边临床边整理研究卢氏学派理论和临床经验。别看他年岁不大,早就博得“小火神”美称。他十四岁在家学医,白天受教于案台,晚来还得熟读《内经》《伤寒论》、《本草》等枯涩难懂的线装医书。孤灯晓月伴书声,铁砚磨穿求真经。老火神给孙子规定的任务就是读书,底子打厚实了,才让望闻问切。不到二十岁,居然能诊脉开方,后又到南京医学院学西医,系统学完了大学课程。在南京,卢崇汉完成了卢火神毕生未酬的心愿,把卢氏学派推广到了祖国南方,从实践上证明了火派在地域上的适应性。 卢火神行医从未离开过四川,虽接待治疗过来自全国的病人,但中国的诊治疾病和用药,讲究天文(气候)、地理(地域)、水土(水质、饮食等)、药性(中药产地、收摘季节等)、患病时间长短、病史及体质等等因素。在四川,姜桂附适用,到外地能否普遍运用,卢火神无以亲临得试。小火神却因能到南方学习而有了在异地检验卢氏学派理论张实践机会的场地和舞台。他到南京医学院学习西医课程时,一位省军级干部久慕其名,在医学院找到小火神治疗曾久治无效的面部神经瘫痪、口眼变形病症。小火神开了内服姜桂附的处方,外用太乙神真火,没多久,就治愈了这个多年痛苦的病人。初战告捷,“年轻娃娃有高明医术”之名蜚声南朝古都。在南京医学院党委、各级领导、教师的支持下,他支用火派理论指导医疗疾病,三年多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姜桂附等辛温药的大剂量运用,在祖国南方同样普遍适用。南京医学界,过去对卢氏学派,有的只知其名但不了解其理论渊源,有的见到小火神大剂量用辛温药物而瞠目结舌,药房曾多次拒绝验方取药。在江苏省卫生厅长,医学院长亲自安排下,小火神经常参加南京六所医学院和各大医院对重、危病人的会诊,他的医方在药房畅通无阻,患心肌肥大、冠心病、半身偏瘫、长期胃炎、气管炎、肠炎、肝炎、肾炎、风湿疼痛等病人求诊越来越多,无不高兴而归。后来,医学院不得不予约限量就诊人数,以减轻他边学习、边冶病的负担。这里,我们摘抄小火神几例病案: ——1968年6月,一姓邱的两岁小孩,患中毒性菌痢而出现高热,呼吸循环衰竭,昏迷后送省医院抢救暂时脱险,经中西医治疗一月余,仍然四肢欠温,面白气弱,日泻粘液大便十余次,双手指纹青紫,抱到卢崇汉处,已呈阴阳欲将离绝之兆,病情十分危急。小火神辩证施治,采用回阳救逆、扶正去邪,大剂量姜桂附药物,才用两周,病儿治愈,至今旧病再无复发。 ——1974年9月,岳某患呕血、便血已有四年,在南京上海多处诊治,未见疗效,剖腹探查并作胃大块切除,仍未根治,并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伴牙龈肿痛溃脓两年,以致严重贫血,极度虚弱,夏天穿棉极感寒冷,秋冬只穿单衣仍感烦热。几年来,西药不断,中药已服800余付,止血针则经常要打,否则就会呕血便血。小火神经过细心望闻问切,判定气血两虚,而气不摄血,导致呕血便血;下焦阳不归舍,虚火上炎,帮长期牙床肿痛溃脓,但根在阳虚阴盛。所以开出姜桂附药物。俗话说,久病成医,这个病人一看大剂量姜桂附就吓楞了,经解释后才勉强服药,不到半年,生气勃勃重返工作岗位,再未复发。病人高兴地说:“我是从火葬场抢下来的,姜桂附的火烧得真神啊!” 燕语莺声今又是,换了人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医学事业得到飞跃发展,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城乡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席增长,疗效高、效期长的药物更加普及和推广,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凶顽痼疾、贫穷寒湿疾病有所下降,在这新的开势下,不能认为卢氏学派和别的流派就不需要继承和发展了,更不能认为火派理论和实践已经过时了。我们深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认识的飞跃,在成都中医学院党组织,教学力量的大力支持、关怀下,卢崇汉同志一定能在继承、研究、发展卢氏学派的领域,开辟通向新的坦途,迈出可喜的前进步伐。. |
卢火神第三代传人 目前获悉,被人们广泛传颂的著名中医学家卢崇汉于今年正式挂牌成了“成都中医学院研究所” 卢火神,不是神,是人,是我国中医火神派几代传人的雅号。然而,一百多年以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都将他们称之为神。 不信,让我们翻一翻看—— 卢崇汉的祖父卢铸之被誉为第一代卢火神,他曾师从清代著名中医大师郑钦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堪称扶阳派大家。齐白石曾为之镌刻“金寿老人”印章。卢崇汉的伯父卢永定,继承其父功力,被誉为第二代卢火神。卢火神传到卢崇汉,因神而灵,因灵而神。 卢崇汉,男,1947年生,四川省德阳人,现在成都中医学院任职。主要著述有《郑钦安先生学术思想》、《红斑性肢痛症的中医治疗》、《浅谈冠心病》等。他的名字和业绩被收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三代“卢火神”传人。 卢崇汉自幼受到祖父、伯父的医学薰陶,学识字认的是药名,学写字抄的是处方。19岁就治愈了红斑性肢痛症,实令当时中医大家惊喜!为了理好地发展卢氏学说,卢崇汉在大伯父卢永定的支持下,于1973年秋进入江苏新医学院深造。数载寒窗,刻苦研读。卢崇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辗转到成都中医学院就职。光阴似箭日月如流,在临床和教学过程中,卢崇汉已磨砺出了精湛的医术。 卢崇汉与祖父、伯父一样,对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的嗜好,说也怪,许许多多的疑难病在他的面前乖乖就范,如肾病例、瘫痪、阳萎、怪头痛、肺心病、白癜风、血症等等。卢崇汉的家里,家当不多,而足足拉上两三轮车的病历却在屋里显得十分壮观。卢医生说,卢氏家族积存的病历从30年代就非常齐全、完整,这将成为今后研究卢氏学说的珍贵资料。 在几十万份病历中,卢崇汉做过一年诊疗情况的统计,一年诊治2700余人、20013人次,各科病种80余个,用药品种42味,有效率100%。在一系列疑难病中,癌症就像一座座层峦叠障的大山,成了人类生命难以逾越的障碍。卢崇汉的祖辈们冲击它。取得一定成就,而今卢崇汉踏着先辈的足迹,再次冲向这座座高山,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多年来,卢崇汉运用抚阳理论,治疗过上千例癌症患者,总有效率达95%,五年以上生存率达70%以上。 卢氏医学为何有如此神效?究其本源,主要是卢氏强调人生阳气为诸气之根,是化气化津之本源,人体精血津液的盛衰。治病之法,必须重在温扶阳气,阳气盛则体魄健壮,阳气衰则百病丛生。从而创立了“人身之命在于以火之极,治病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学术理论,故临床擅用姜、桂、附片等辛温重剂。卢氏火神源远流长。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卢氏医学将继续给人类带来希望的福音。卢崇汉医生的祖传秘方颇受一些企业和国外老板的青眯,曾有人多次登门欲用高价收购卢氏秘方,但均遭拒绝。他说,我要把卢氏秘方提炼得更加完善,争取尽快地奉献给党和人民。我们期望这一天早日来临!
厂长经理日报——1994年3月13日星期日 人物剪影 卢氏临证实验录序 医必先明理法而后可言方药,临证之际,望色观神,温声问情,乃至切脉,实本诸理而考之法,以立确切不易之方,胡尽轩歧扁鹊仲景之能事,非空作漫语以欺人也。余身孱弱,先天不足,幼小多病,得颜师龙臣治之而愈,复蒙授以养生之术,轩歧之学,俾从燮理阴阳变化五行之中,取药物之偏性,治人生之疴疾,以为寿世寿民之用。倏忽十年,学渐有进,又承师命赴蓉从郑师钦安学用法用方之诀,三载亲炙,有闻必录,忽郑师它往,命归里,乃携笔记百本再从颜师游,师命别置茅舍,闭户研讨,种花种药,凡与内难诸书相合而为后贤误解者,检阅对勘,无失本源,以反证后贤之非是;而后贤之有所见者,而必耳提面命,示以旨趣,又三年乃出。采药炮制,咀嚼味性,秘求秘求其与身中经络脏腑、薄膜纲(油)、气血要道相通相应为可。百疾痛疴疡相告者,亦必请师斟酌得宜,始依法立方,调配药饵。不一年四方来者亦众,方庆得坐春风,浸yin雨化,日以理论见诸实验,孰知朝露溘至,颜师渺炙,孓立无依,深叹孤陋,乃游诸四方,登山涉水,以证方土异宜,气候变化,采偏救弊,补漏填穴,取天人相应,顾行踪所及,疮痍满目,鲜人悯念,大都兵燹(xian)冻馁之叹,呻吟病榻,求医难效,益知医为当今急需,决不肯自秘其私,坐观伤亡而不救。于是倦游至蓉,本其所学,应人接物,二十余年。所幸理法方药悉守先师奥妙,快己快人。现国家大力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老怀益加鼓舞,余不敏,常与及门相亲,凡疑难难治诸证,集类成帙,以资参证,述余究医经过,实知学医不应专究方药,尤贵理法相通,期能见病知源,使天下人登诸袵席为快。是为序。 时在公元1956年丙申岁仲秋月 金寿老人卢 书范中林六经辩证医案选》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年8月第1版
序言 范中林老先生,潜心于医学,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善用经方,尤以舌诊见长。在掌握“六经”辨证的规律,治疗若干外感病和内伤杂病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特别对于许多虚寒证、疑难病疗效尤著。 范老积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经过初步整理,写成《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一书。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伤寒论》理论与实践的临床效果。有人说古方不能治今病,这是一种偏见。现在确实产生了一些不同于古代的疾病,但现在的外感病,很多很多的杂病,古代早已有之,至今并无什么变化,病还是这种病,不过现在不去探究,辨证不确切,经方不敢运用,对证下药甚鲜,不能起到六经辨证的效果,非《伤寒论》之过时也。
吕炳奎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
郑钦安:辨認一切陽虛證法
凡陽虛之人,陰氣自然必盛 (陰氣二字,指水旺,水即血也。血盛則氣衰, 此阳虚证之所由来也)。外雖現一切火症 (此火名虛火,與實火有別。實火本客氣入陽 經,抑鬱所致。虛火即陰氣上僭,陰指水,氣即水中先天之陽,故曰虛火。水氣以下流為順, 上行為逆,實由君火太弱,不能鎮納,以致上僭而為病),近似實火,俱當以此法辨 之,萬無一失。陽虛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無神,目瞑倦臥,聲低 息短,少氣懶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飲食無味,舌青滑,或黑潤 青白色,淡黃潤滑色,滿口津液,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二便自 利,脈浮空,細微無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縮,種種病形, 皆是陽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扶陽抑陰(扶陽二字,包括上中下,如桂枝、參、 芪,扶上之陽;薑、蔻、西砂,扶中之陽;天雄、附子、硫黃,扶下之陽)。然又有近 似實火處,又當指陳。陽虛症,有面赤如硃而似實火者 (元陽外越也,定 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脈極大勁如石者 (元陽暴脫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有身 大熱者 (此條有三:一者元陽外越,身必不痛不渴,無外感可憑;一者產婦血驟虛,陽無 所附;一者吐血傷陰,元氣無依,吐則氣機發外,元氣亦因而發外也),有滿口齒縫流 血者 (陽氣虛不能統血,血盛故外越也),有氣喘促、咳嗽痰湧者(肺為清虛之臟, 著不得一毫陰氣,今心肺之陽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陰氣也。陰氣指腎水腎火,此條言內 傷) ,有大、小便不利者 (陽不足以化陰也,定有以上病情可憑)。此處略具一 二,再玩陽虛門問答便知。 【闡釋】鄭氏在本書序首即說:“醫學一途,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識症,亦 不難於識症,而難於識陰陽。”又說:“陳修園醫書一十三種,酌古准今,論深 注淺,頗得仲景之微,亦且明透。其中分陰分陽之實據,用藥活潑之機關,間有 略而未詳者。”因此他才寫作這《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兩部著作。于“陽虛 陰虛病情實據,用方用法活潑圓通之妙,詳言數十條,以明仲景立法垂方之苦心, 亦足以補修園先生之未逮。”所以他辨認一切陰虛陽虛症法,是積累前人成果, 更參以自己臨床數十年之經驗所形成,頗為全面切當,而便於應用。本段所舉陽 虛病情,筆者多年臨床考驗,確信其真。凡有這類病情的幾種,即用扶陽抑陰之 藥加減配伍施治,都能應手取效。凡沒有這些病情可憑的火症,都是實火。但又 有近似實火的陽虛症,如鄭氏所舉的面赤如硃等幾種,外雖現一切火象,卻不可 誤認為實火,必須細心辨認。只要有所舉陽虛病情可憑,仍當用扶陽抑陰之藥施 治。 鄭氏謂:天雄、附子、硫黃扶下之陽,是有特點的。李時珍《本草綱目》謂 烏、附、天雄皆是補下焦命門陽虛之藥,以其皆同種而異名,同具辛、熱氣味而 有毒,須制熟始可用,確為治下焦陽虛的要藥。至硫黃亦大熱純陽,能補命門真 火不足,龍繪堂《蠢子醫》並謂:“硫黃原是火之精,一切濕熱它能清。”但因 其味酸有毒,一般少用以內服,惟張鍚純善用之,其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雲: “十餘年間,用生硫黃治癒沉寒痼冷之病不勝計。蓋硫黃原無毒,其毒即其熱也, 使少服不會覺熱,即於人分毫無損,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論 硫黃者,莫不謂其功勝桂、附,惟徑用生者係愚之創見,而實由自家徐徐嘗驗, 確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穩妥,然後敢以之治病。今邑中日服生硫黃者數百人,莫 不飲食加多,身體強壯,皆愚為之引導也。”筆者亦常用硫黃為人治病,凡命門 火衰,沉寒痼冷之症,用之特效,惟不用生者,需制熟而後用於湯藥或丸藥。其 法以蘿蔔剜空,入硫黃在內,合定,放鍋內煮二小時,去其臭氣;或用豆腐同煮 二小時亦可。患者劉××,食不下,飲水都吐,經檢查為賁門癌,必須手術切除。 筆者診斷為哽噎病,陽虛症狀明顯,命門火衰 ,即用附子理中湯加味,入硫黃 20 克至 30 克,服藥三月而全愈,今已五年未復發,足證硫黃功用,尚可推廣。 至於鄭氏提到滿口齒縫流血,係陽虛不能統血,血盛因而外越,亦屬確見。 筆者常本“齒屬腎”之義,用四逆湯加上桂以治此等症候,而取得顯著效果。 有氣喘促、咳嗽痰湧者,鄭氏指為心肺之陽不足,故不能制僭上之腎水腎火, 確屬經驗有得之言。筆者對治此種病症,只要所吐係白泡沫痰或涎痰,略帶鹹味, 氣喘促,惡寒,投以附子理中湯加砂仁,無不應手輒效。 至大便不利,有如羊矢,一般都認為火大,鄭氏指出有陽不化陰,亦即陰結。 筆者師其意,而用附子理中湯合半硫丸加肉蓯蓉、麻仁、杏仁取效。硫黃性大熱, 能補命門真火,推動陽氣以疏利大腸,又佐半夏之降濁。故半硫丸向為治陰結之 良劑。
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实据者何?阴阳虚实而已。阴阳二字,万变万化。在上有在上之阴阳实据,在中有在中之阴阳实据,在下有在下之阴阳实据。无奈仲景而后,自唐宋元明以逮本朝,识此者固有,不识此者最多。([眉批]医不执方药,在平日求至理而探玄奥。一得上中下阴阳实据,用药即不误人。病家知此理法,延医入门,以此审其高下,决其从违,《万病回春》立说之功不浅。此先医医,而后医病家,具见良工心苦。)其在不识者,徒记几个汤头,几味药品,不求至理,不探玄奥,自谓知医。一遇危证,大海茫茫,阴阳莫晓,虚实莫辨,吉凶莫分。一味见头治头,见脚治脚。幸而获效,自夸高手。若不获效,延绵岁月。平日见识用尽,方法使完,则又借口曰:病入膏肓,药所难疗。殊不知其艺之有未精也。更有一等病家,略看过几本医书,记得几个汤歌药性,家人稍有疾病,又不敢自己主张,请医入门开方去后,又或自逞才能,谓某味不宜,某味太散,某味太凉,某味太热,某味或不知性,忙将《本草备要》翻阅,看此药能治此病否。如治与病合则不言,不与病合则极言不是,从中添减分两,偶然获效,自矜其功,设或增病,咎归医士。此等不求至理,自作聪明,每每酿成脱绝危候。虽卢缓当前,亦莫能治,良可悲也。更有一等富贵之家,过于把细些小一病,药才入口,稍有变动,添病减病,不自知也,又忙换一医,甚至月延六七位,每每误事。([眉批]学养兼到之医,方能识此火候,太非易易。)不知药与病有相攻者,病与药有相拒者,岂即谓药不对证乎?何不多延数时,以尽药力之长哉。 予观古人称用药如用兵。有君臣,有佐使,有向导;有缓攻,有急攻,有偷关;有上取,有下承,有旁取;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诸法。岂非知得药与病有相拒相斗者乎?予愿富贵之家,不可性急,要知病系外感,服一三道发散药,有立见松减些者。气滞、食滞、腹痛、卒闭之症,服行气消导开窍之品,有片刻见效者。若系内伤虚损日久,误服宣散、清凉、破气、滋阴等药,酿成咳嗽白痰、子午潮热、盗汗骨蒸、腹胀、面肿、气喘等症,又非三五剂可见大功。所以古人治病,有七日来复之说,或三十剂、五十剂,甚至七八十剂,始收全功者矣。 最可怪者,近之病家,好贵恶贱,以高丽参、枸杞、龟、鹿、虎胶、阿胶、久制地黄、鹿茸等品,奉为至宝。以桂、麻、姜、附、细辛、大黄、芒硝、石膏等味,畏若砒毒。由其不知阴阳虚实至理,病之当服与不当服耳。([眉批]扪虱而谈,其言侃侃,有若无人之慨。)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无奈今人之不讲理何,故谚云:参、芪、桂、地,至死人无过;桂、附、大黄,治好人无功。溯本穷源,实由于不读仲景书,徒记几个幸中方子,略记得些各品药性,悬壶于市,外著几件好衣服,轿马往来,目空一世。并不虚心求理,自谓金针在握。仔细追究,书且点不过两篇,字且画不清几个,试问尚能知得阴阳之至理乎?东家被他桂、附治死,西家被他硝、黄送命。相沿日久,酿成此风。([眉批]淋漓尽致。)所以病家甘死于参、芪、桂、地之流,怕亡与姜、附、硝、黄之辈。此皆医门不幸,亦当世之通弊也。 予愿业斯道者,务将《内经》,《难经》,仲景《伤寒》、《金匮》,孙真人的《千金》、《翼》诸书,与唐、宋、金、元,朱、张、刘、李并各后贤医书,彼此较量,孰是孰非。更将予所著《医理真传》并此《医发圆通》,留心探究。阴阳务求实据,不可一味见头治头、见咳治咳,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眉批]医学骨髓,尽此一语,学者潜心。)而能明白了然,经方、时方俱无拘执。久之,法活圆通,理精艺熟,头头是道,随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观陈修园先生《三字经》,列数病十条,俱言先以时方治之,不效,再求之《金匮》,明是知道近日医生之胸中也。然时方如四君、六君、四物、八珍、十全、归脾、补中、六味、九味、阴八、阳八、左归、右归、参苏、五积、平胃、柴苓、逍遥、败毒等方,从中随证加减,亦多获效。大多利于轻浅之疾,而病之深重者,万难获效。修园所以刻《三字经》与《从众录》之意。不遽揭其非,待其先将此等方法用尽,束手无策,而后明示曰,再求《金匮》,是教人由浅而深,探求致理之意也。窃以《金匮》文理幽深,词句奥古,阅之未必即解其至理,诚不若将各证外感内伤阴阳实据,与市习用药认证杂乱处搜出,以便参究。予岂好辨哉?予实推诚相与,愿与后世医生同入仲景之门,共用仲景之法,([眉批]一片婆心。)普济生灵,同登寿域,是所切望也。
加味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经验点滴
云南石屏龙朋中心卫生院 杨通 后立新
顽固性口腔溃疡中医俗称口疮,表现在口唇之内,咽门以外部位,舌,唇,颊,软腭等 处发生溃疡,疼痛异常,病程延绵,反复发作,西医对此尚无根治方法. 古代医家对口疮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但临床上多以火热,阴虚立论,治疗多以清 热,解毒,泻火,滋阴,活血,止痛为主,此类治法偶能取效一时,旋即复发,再难奏效. 医者往往以口疮为难治性,易复发性为挡盾牌,告诉患者决非三, 五付可以收功作为 敷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笔者根据云南名老中医吴生元教授的经验, 认为温阳补土 伏火极为重要,复发性口疮患者一经治疗.多获良效. 顽固性口腔溃疡虽有火热上炎之征,但因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正气已虚, 脾胃之 火末熄,因此其炎上之火大多虚实并见.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败胃之药, 正气越伤虚 火越浮,治疗虚火不知引火归源,一味滋阴降火,一派滋腻碍之品,中焦不能运化, 病 越长绵难愈.因此,将潜阳丹和封髓丹合二为一,加上治标之品,确立复发性口疮溃疡 温阳补土伏火之治疗大法. 潜阳丹出自清.郑钦安<<医理真传>>,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组成,郑氏认为砂仁 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 ,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 ;甘草补中, 有伏火互根之妙.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郑氏认为,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 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 苦甘能化 阴,砂仁之立合甘草之甘,立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笔者口腔溃疡十余年,数易名医,遍尝中西药物及各种偏方验方无数, 偶尔发作时一 二周不愈,疼痛不止,食难下咽.笔者遍查历代中西医文面前献,终不得治法, 后有幸 跟随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请教于吴老,吴老诚示之潜阳封髓丹,服之立效,深奇 之,又请教于吴老,吴老讲授<<医理真传>>,乃明温阳补土伏火之大意.行医以来, 该 方验之临床,每获奇效. 典型病例 李xx,女,20岁,石屏县龙武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余年 ,常合并化脓性扁桃炎, 曾以青霉素,甲硝唑等抗菌药品作正规足量长程治疗,后又以激素为主长程治疗, 病 情反反复复,经年不愈,症见:唇,颊,齿龈,舌面,咽喉部呈黄豆大小椭圆形溃疡,上浮 白色粘膜,周围鲜红微肿,扁桃体III度肿大,上浮黄白色脓点,疼痛难忍,一周来, 以 流汁饮食度日,乏力气短,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中虚脾热,治则 :补土伏火 益气清脾.方药如下:黄柏20克 砂仁10克 龟板(冲)10克 板兰根15克、肉桂15克等 (为方便患者,笔者常以肉桂代附子引火归原)10克.患者服药二剂,疼痛大减,已能进 食,原方续进十余剂,基本临床治愈,后二年间,偶有复发,亦以潜阳封髓丹一,二剂愈 之.另一患者何某,男,石屏县人,45岁.每年周期性发作口腔溃疡六次,每次发作时间 长达一个月,发作期间口腔疼痛靡烂,饭菜不能食,热汤不能进,却又渴欲热饮,喝冷水 常不能解渴,为治疗此病,曾多次辗转于个旧.开远. 昆明各大医院.各专家的诊断意见 基本一致:阿弗他口腔炎.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治疗结果却都一样:不见好转.常需等疾 病自愈,患者找到笔者时,现症见:口腔肌膜溃烂成点,溃点多,溃面成灰白色;舌质红, 无津少苔,脉细弱,辩证:阴虚炎旺,中虚脾热.治则: 补土伏火 滋阴清脾.方药:黄柏20g 砂仁10g 龟板(冲)10g 玄参15g 等患者服用二剂,病愈大半,又服五剂,病基本痊愈.嘱 其来常服用附桂理中丸.后只要病情反复, 立刻服用潜阳封髓丹一.二剂,病即康复.经 治疗后,患者第一年反复三次, 第二年反复二次,第三年未有反复. 笔者跟师吴老期间,发现经吴老治愈的患者在得到正确治疗之前,四处求医,却治疗 不当.致使患者病情缠绵,痛苦不堪.待到临床工作中 ,发现顽固性口腔溃疡被误治, 被拖延的现象确实极为普遍.笔者回忆自己早年患此病的种种痛苦体验,深感吴老经 方不为众医所知的遗憾. 为了给同道们提供一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新思路作为参 考,笔者学习吴老的经验,参与自己的临床治疗体会,成为此文,诚望仁者见仁, 智者 见智. 参考书目: 清 郑钦安 唐步祺阐释,郑钦安医书阐释, 巴蜀书社出版 1996年1月; 吴生元、杨通等,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古今用,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 杨通,常见疑难病症治荟萃,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
|
“唐火神”
水井街上,有一位儒医唐步祺。步祺先生是四川荣昌(永川)人,潜心医术,经验丰富,善用“扶阳”类热性药品(如生姜、附片之类),味少而量重,被人称为“唐火神”,尤精于治疗中老年人虚弱病症(亚健康体质)、咳嗽、哮喘、虚痨慢性病等。他用药精,颇享盛誉。先生既明医理,又多实践,后来陆续写作出版了《咳嗽之辨证论治》《医理真传阐释》《医法园通阐释》《伤寒恒论阐释》等专著。80年代以后,“唐火神”应邀去德国治病,由于疗效显著,很在德意志“火”了一把,还收了一些碧眼金发的女弟子传授中医药学。后来水井街拆老街,唐先生迁至交大广厦小区,依旧有患者老远地驱车来求医。
- 2005年11月20日02:5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蒋维明 《水井街,本色忆念 》文中的一段
唐步祺先生生平简介
唐步祺医师,生于1917年,卒于2004年,享年87岁。四川省永川县人。1941年毕业于国立
四川大学。
祖父蓉生公以医闻于世,私淑清末伤寒大师郑钦安。唐氏幼承庭训,习郑氏之学,后又游学于伤寒学家吴棹仙之门,继问难于任应秋氏。行医半个多世纪,精于辨阳虚阴虚症,妙于应用姜、桂、附子,屡起沉疴,世人誉称“唐火神”。
唐氏先有《咳嗽之辨证论治》专著问世(1982年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晚年历时十五年阐释濒于失传之郑钦安遗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与《伤寒恒论》。阐释融原著之理法方药与临床运用创新于一体,医理既得真传,医法又极实用。该书出版之后,海内外反应强烈,谓其能自成体系,独立医林。
自行医以来,个人或集体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海外弟子还邀请两赴欧洲,一赴新西兰讲学授徒,其门人广布国内及欧、亚、澳洲。
祝味菊先生之思想理论?您能否详细发挥一下?
(一)温 补
祝氏用温药施温补法为最多,内外科皆常用
之。如:
肺结核用温补剂、阴疽溃疡施温补等。
曾谓:“中医治肺结核无特效药物,予之所以能治
愈肺病者,全恃大剂温补药物,补阳培阴,增气
养血,鼓舞自身正气力量,以包围病灶与扑灭细
菌,因而获得成功。”如赵君年五十许,身体虚弱,
咳嗽不休,痰中带血,形消骨立,颧骨高耸,眼
光锐利,令人望而生畏,病人自认为不起矣,尤
以每晚低热,更令其烦恼不已,见医则问死朗。祝
氏诊曰:肺结核病情深重,非不治之症,病人必
须与医生配合,振起精神,防止消极,用药改弦
易辙(前医多用养阴润肺之晶),首重鼓舞元气,
汝病可望转机。处方:附子、黄芪、熟地,党参、
当归,桂枝,炒白芍,
磁石、炒白术、
菟丝饼、仙
灵脾、
苏子,炙
百部、炙
紫苑,淮
山药、麦芽,
杏仁,3剂水煎服,另眼
紫河车粉每日3克,连
服7剂,诺症大喊,精神转佳而向愈。后嘱其每
逢冬季,眼6—7剂补药及紫河车粉,随访健如常
人。
(二)温潜
温潜之法,系祝氏根据仲景方桂枝
龙骨牡蛎汤而立,即用附子之温与磁石
龙齿之潜而成。凡
见咯血。失眠、
心悸怔忡,男子
遗精、女子
梦交等症,用之甚验。尤以突出的是祝氏在辨伤寒证
见
神昏谵语时,能正确区分开是虚阳上浮而致,
还是热人
心包而生,前者用温潜之法,投附于、枣
仁、磁石、龙齿之晶,而忌用后者之安宫
牛黄丸
及
清宫汤之届。如祝氏洽—男患徐某,20岁,患
伤寒,高热不退,渐至谵语,神志昏迷,名医皆
用清宫汤合
紫雪丹治之,罔效。邀请祝氏诊治,经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谓:“神已衰矣,下能
作热人心包之冶法”,遂以温潜法拟方:附于,活
磁石,生龙齿、川桂枝,生白芍、酸枣亡,
茯神、
石
菖蒲、仙半夏,
远志等药,逐渐治愈。
(三)温凉并用
古方资寿解语汤(附于与羚羊同用)系治中
风之妙方,祝氏常用之。曾谓:“羚羊冶瞄,附于
强心,阳气虚而有脑症状者最宜”。他在蜀时,曾
用此方治—老翁中风抽陷,数帖而愈。至于附于
与石膏同用,更是屡见不鲜,祝氏曰:“附子性热,
可以扶阳而固本;石膏之凉,既可以制炎而解热,
又能中和附于之性。阳气不足,炎热不过盛,可
重附于而轻石膏,阳气略亏,炎热颇盛,又可重
石膏而轻附于”。可见祝氏温凉并用之妙。
(四)温下与温润
肠胃积滞,医用凉药下之,此其常也。而祝
氏刚用温下,用附于之温热,配大黄之攻下。尤
其对
阿米巴痢疾,附于大黄加
芍药黄芩汤效若桴
鼓,即附于、大黄,芍药、黄连、黄芩、当归,槟
榔、
木香、甘草、肉桂,
桔梗。对于
湿疹,祝氏
认为与肠胃不清有关,治疗时以附子,大黄温下,
白鲜皮,
海桐皮、
生姜皮、
地肤子,
苦参、生薏
仁、
陈皮祛湿,效果显著。对于老年便秘,祝氏
常用温润之法,附子、
桑椹、
黑芝麻、活磁石、火
麻仁、制首乌。陈
枳壳、
酸枣仁、并另服半疏丸,
屡眼屡效。
(五)温 散
冶阴疽要方
阳和汤,方由熟地、
鹿角胶,炒
白芥于、肉桂、生甘草,
姜炭、麻黄所组成。祝
氏于方中加附于、磁石效果甚佳,如冶穿骨流注,
缩脚朋痪、阴寒痹症等均效。祝氏曰:“盖此方能
振奋阳气,祛寒消肿也。但方中缺乏附子,为美
中不足,余每次用阳和汤均加附子”。如沽马君,
年六十有一,左膝部肿胀疼痛,服活血化瘀之药
无效,祝氏即用阳相汤加附子治之.肿胀渐消而
愈。另李君,年三十许,经常行水湿作业,久则
右小腿连及腘部,有硬块不能下地,医谓气滞血
瘀,投当归、
川芎、
赤芍、
桃仁、红花、
姜黄,三
棱等药治之,无效。祝氏改用阳和汤加附子,服
药5帖,自觉患部有热气上下,不久腿即能动,继
服数帖而能下地行走,槐其腿部之硬块均消失。
(六)温开
对
胸痹之症,况氏常用温开法治之。并引
《金匮》谓:“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
冲胸间,则胸痹”,夫虚者,虽不明何种虚,余意
为阳虚气短。是以仲景均用温开法,如括蒌
薤白白酒汤、括蒌薤白半夏汤等均属妙方。胸痹之病
颇多,根据病情用附子,功效尤捷。
祝氏认为:疾病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
病原繁多,随时代而变异;本体惟一,人体自
然疗能虽百年而不易。故既病“则病变之逆
顾,预后之吉凶,人体抗力亦实左右之”;是
则“体质之论,实为中医精神所寄”。所谓伤
寒六经病证,仅为利用以代表人体各个抗邪
程序之代名词。但病变万端,六经所固定的
证候并不能包含一切抗邪情形,遂不囿于前
人之说,融纳新知,续予发挥,据其平生研究
经验所获,创立“以五段代六经”,自成一家
之说,“虽叛古逆今,勿顾也”。他谓一切外感
性热病,无论其为六yin之袭,菌毒之激,人体
未有不起抵抗者,抵抗之趋势,即证候之表
现,总不出五种阶段;所谓伤寒六经病匠,亦
不出此五种范围:即开始抵抗(太阳),抵抗
不济(少阳),抵抗太过(阳明),抵抗不足(太
阴、少阴)及最后之抵抗(厥阴)。要之,人体
抗邪反应“不外体力之盛衰,抗力之消长”;
五段者,抗力消长之符号也。祝氏“五段”之
说,以变革的精神脱出泥古不化的传统禁
锢,为进一步探索伤寒六经的真谛拓展思
路,对临床治疗迄今仍具启迪、指导意义。
1.太阳伤寒,为人体对于邪毒开始合度
之抵抗。囤其先驱症状多见于表,故前人称
太阳为表病。祝氏曰:太阳为六经证候之首,
对其研究透彻,治外感之大要可思过半矣,
故阐释不厌其详。表病之主症为畏寒发热,
发热之原因系邪正相搏,体温调节中枢受
激;或为六yin外激致放温障碍,或为菌毒内
激致生温亢进。发热之动机,对六yin之邪,欲
酿汗而解表;对菌毒之邪,欲令产生抗体,以
消内在之菌毒。诊视之要:外观表机之
开合,
内察正气之盛衰。释曰:“开之太过,名曰表
亢;合之太甚,名曰表闭。气之太过曰亢,有
余曰盛,不足曰怯,怯甚曰衰,不盛不怯曰
和”。其治开表以辛,和表以甘,制亢以凉,扶
怯以温。故放温障碍,发热无汗:表闭甚而里
气不亢者,法主辛温,麻黄汤;气怯而甚者加
附子,即麻附细辛汤;表闭而里气盛者,法主
辛凉,
银翘散;气亢而甚者加石膏,即大青龙
汤;表闭而里气和者,辛平宣散,葱豉荆防之
属是也。放温激进,发热自汗;表亢而里气怯
者,法主甘温;桂枝汤;表亢而里亦亢者,法
主甘寒,
白虎汤;表亢而里气盛者,法主甘
凉,芦豉之类是也;表亢而里气和者,法主甘
平,桑菊之类是也。要之,太阳伤寒首重解
表,解表者,解除人体因抗邪诱起之反应,调
正其本身营卫之不和。据此,祝氏评曰;前人
以寒热顼楚,谓邪客于表,汗以散之,一若体
表有实物可解,此皆抽象之词;“表何尝有
邪,又何尝有风可祛,有寒可逐,有热可清
乎!”从而否定千百年来指六yin之邪为实有
其物之沿误。现代研究认为所谓“病位在
表”,只是理论上的一种抽象,其本质是机体
对病邪诱袭所产生的一种全身性反应。这与
祝氏上述涵义类同,即此亦可见其卓识深远
之一斑。祝氏并释解表主用汗法之机理曰:
“汗法可以调节亢温,可诱导血行向表,协助
自然疗能,一举而数善备矣。”于简括中寓
灼见。但指出:-倘汗而不解,则为汗之不得
其道也”;其或为“肠有宿垢,或菌毒内踞,或
身体之一部遭遇炎性之刺激,或代酣之废物
引起自身之中毒”,要之,必有内激之因也。
其治:“诱因但治其反应,主因必去其病原”,
若无祛除病原之特效专药,则时时扶持其抗
力,维护其自然疗能,亦可令正胜而邪却,祝
氏并进一步提出“治疗外感疾病,不必待病
至深入而后方行之”,而应“观察邪行之趋
势,以施早期疗法”的设想。当代名医姜春华
氏所创”截断扭转”理论,或即循此思维的具
体发挥。
2.少阳伤寒,为人体对于邪毒抵抗持续
不济,未能协调也,但正气有可胜之潜力。其
成因为内有障碍,脏腑功能不能自由发挥。
如晌有积饮则汗出不达;肠有积滞则府气不
宣。水饮成于三焦之不利,积滞因于脾胃之
不适。但此处之积滞,为传化失职,仅令妨
碍抗能,未见抵抗太过之象,与阳明腑证有
别;故虽曰府实,亦当归于少阳,“此仲景柴
胡汤所以有硝黄之加也”。其治:去其障,则
正伸而邪达,法用和解;和者协和其正气,解
者解除其障碍。喻谓“譬如行旅,征马踟蹰,
非马不前也;荆棘瓦砾障于途也;去其障,则
昂然奔逸而莫能自制矣”,可称形象。如湿重
而脾运受困者,
茅术半夏宣发中阳,助麻佳
以收和解达表之功;大便溏薄,则气怯无汗,
麻桂柴葛之外,重与木附益果之属以固之,
溺频而多,则液阻无汗,麻桂柴葛之外,兼与
故纸覆菟之类以摄之;胯胱满而不能下者,
法当渗利,五苓散主之等。障碍当视其性质
之不同各予专药,如
柴胡有宣畅气血、散结
调经之效,故为少阳和解去障之专药。要之,
正气未能协调者,则善为诱导。诱导者,损有
余,补不足,以求机体动态平衡。
3.阳明伤寒,为人体对于邪毒之反应失
之过激也。其成因:体实气盛之人,抵抗太过
一也;非寒而温,未虚而补,应汗失表,宜攻
失下二也。历来医家都称阳阴证有入经、入
腑之别,主用清下二法。祝氏则曰:“入经入
腑”乃从药效反溯而名之,皆为想象之词;以
高热而用清,以排滞而用下,亦似是而非之
说。阳明证为伤寒至于极期,正邪双方各为
其生存而作殊死之战,抗力岂皆有余哉!清
而下之,抑低其抗力,愈虚其虚矣。故阳明虽
有可清可下之证,而无必清必下之理。体壮
气盛之人,抵抗太过,兴奋太甚,方可制亢以
凉,一清而愈,白虎汤为正治。腑实之候,非
必承气之证,其有宿滞陈积在上则宜消,在
下则宜导;府实而体虚,宜用温通;府实而气
盛,必具见仲景可下之证,方可假手于一下
而愈”。下滞之药,为去病之用;温凉之性,为
疗人之方,不可治病而忘人!”
或谓邪重而发之暴者,每能直接造成阳
明证候,必须用寒凉清下之法。祝氏辩曰:邪
无论轻重,必待机体之反应而后症状方显,
故疾病为病原与人体合成之产物。人之受
邪,邪体虽同,后果各异。以
疟疾为例,定期
剧寒高热,烦渴引饮为当然病型;然发热后
或体力自如,或困顿不堪,或发而自休,或发
而不已,其转归亦因人而异。其治,如疟发而
虚,即不得用清,仍当用温。俗言疟为。睥
寒”,截疟七宝饮即是温药。
4.太阴、少阴伤寒,同为人体对于邪毒
抵抗不足。它与少阳伤寒的区别:“大凡具有
抗力而未能发挥者,谓之少阳;无力反应则
谓太阴,少阴。故少阳不足在标,太阴、少阴
不足在本”。其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
困于痼疾,或伤于新病,其素秉虚弱则一也。
久眼寒凉,滥于攻下,发汗过多,伤于药物,
致阳气日困,心用日衰二也。如“太阴之为
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
痛”,此言胃肠消化功能不足,“少阴之为病,
脉徽细,但欲寐也。,此言心脏功能之不足。
形质指阴,功能指阳,故太阴、少阴伤寒,咎
在阳气抗力之不足。不足曰怯,怯者温之,温
药有扶阳助正、强壮之意。故其治。不足在
表,温以卫之;不足在里,温以和之;形不足
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温之以味。。仲景
之理中、吴萸、四逆,真武等,何莫非温阳之
方,
或谓正虚为病可用温,菌毒炎症为病
则不可温。祝氏力斥其非:狭义之伤寒,病
菌所致,其治可用温否,方书有载。急性肺
炎,其体力不足者,麻膏疗病,枣附强心,此
干金越婢汤也,可用温否?痢下赤白,细菌原
虫之为患也,实痢用清,虚痢用温,为治痢之
要则,温药治疟,已见前述。以寒凉之药治菌
毒炎症,用之于体虚之人,无异抑正纵邪,反
碍其自然疗能。要之,无论六yin、菌毒,其为
病而正属虚者,总不离乎温法,此祝氏之心
旨。
5.厥阴伤寒,最后之抵抗也。厥者极也。
病危而人体抗力不能作最后之凋正,则惟死
而已:如阳亢不降,
热厥不回,则燔灼而死;
阴极不回,寒厥不止,则销沉而亡。热厥而身
热渐退,为正胜邪衰,其厥自止;寒厥而手足
转温,为正胜阳复,为疾病转归之佳兆。寒
厥治以回阳救逆,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见
虚脱之状用
四逆加人参汤。热厥治以清法或
下法,直折其亢,白虎汤或承气汤类。所谓得
凉则安,承乃制也;失凉则危,亢则害也。现
代中西医结合抢救感染性
休克,即常运用治
疗热厥的清、下二法,确有一定效用。
病邪既退,得养则昌:“真阴虚者,滋以
养之;心阳衰者,温以养之;神惫者,养之以
酣寐;心劳者,养之以恬淡。毋滞其阴,毋扰
其阳,醒脾开胃,以纳谷浆,此外感热病善后
之法也。。
祝氏总结曰:外感性热病,阳气为抗邪
之先锋。“阳衰一分,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
邪却一分,”因此主张未病重阴,既病重阳,
喻为。承平之时,修文为主;荒乱之世,崇武
为尚”。故称善理阳气,则“五段”疗法得其要
矣:。太阳伤寒,重在和阳;少阳有碍,重在通
阳;阳明太过,重在抑阳;太阴、少阴不足,重
在扶阳;厥阴逆转,重在潜阳”。这对当前治
外感热病恣用寒凉的偏见,不失为一有益的
启示。
火神爷的附子汤<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第七章
说到各学派治病的方法,联想到了医生见仁见智的问题。
就拿附子这味药来说吧!许多医生与病人,不敢轻易使用这味药,因为它的毒
气颇重,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人命。
在抗战时到达四川后,遇见了一位有名的中医,外号叫火神爷。
这位火神爷家中常年不断地煮着一大锅附子汤,谁都可以喝上一碗。
对于这一桩医案,我内心常感不解,到了峨嵋山,才因庙中僧人喝附子汤而有
所契悟。
原来峨嵋中峰大坪寺的开山祖师,当年初建山上寺庙时,受过许多困苦,在他
饥寒交迫时,常在山中采集
乌头来吃,乌头也就是附子。后来山上的僧众相沿成习,
每年规定一日,全体僧人停食,只喝附子汤,以纪念开山祖师的艰苦奋斗。
当大家喝附子汤的这日子来临时,附子早已入锅煮一昼夜又多了,所以大家年
年都喝附子汤,但也没有死过一个人,于是我才恍然大悟:经过久煮的附子,可能
毒性早已挥发殆尽,剩下的是增加热能的成分了,难怪火神爷家的附子汤大锅,也
是日夜不停地在沸腾着。
当然,这是属于药物学及化学的范围,我们只能提起注意,这一切都正待进一
步科学的研究才是中医学的正途。
次文摘自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的<<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一书.
郑钦安答疑篇
问曰:头面畏寒者,何故?
答曰:头为诸阳之首,阳气独盛,故能耐寒。今不耐寒,是阳虚也。法宜建中汤加附子,温补其阳自愈。
建中汤
桂枝九钱 白芍六钱 甘草六钱炙 生姜九钱 大枣十二枚
饴糖五钱附子三钱
用药意解
按桂枝辛温,能扶心阳。生姜辛散,能散滞机。熟附子大辛大热,足壮先天元阳。合甘草、大枣之甘,辛甘能化阳也。阳气化行,阴邪即灭,气机自然复盛,仍旧能耐寒也。但辛热太过,恐伤阴血,方中芍药苦平,饴糖味甘,合之苦其能化阴也。此病重在阳不足一面,故辛热之品多,而兼化阴,亦是用药之妙也。此方乃仲景治阳虚之总方也,药味分两,当轻当重,当减当加,得其旨考,可即此一方,而治百十余种阳虚症候,无不立应。
按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取温以祛寒,辛以宣通,甘以缓急之义,一般用于太阳病及脾阳虚的病症。实则凡身体虚弱有腹痛、心悸、盗汗、衄血、梦遗、手足烦热、四肢倦怠疼痛、尿频数且量多等,均可应用。现代有人用以治虚弱小儿的感冒,夜尿、糖尿病,肺结核、贫血、胃炎。加yin羊霍治阳萎,加
茵陈治黄疽,加龙齿治高血压,均获显著效果。若加当归、黄芪,更具滋养强壮之效,诚不愧为治阳虚之要方。笔者用建中汤加丁香以治各种胃痛症,屡获良效,实由丁香辛温,能温中降逆,暖胃助阳之故。加
破故纸,
益智仁,
桑螵蛸治老年
人尿频数,小儿
遗尿,十用九效,实由三药皆能补肾、
命门之不足,益精气而固肾、有缩小便之功。
问曰:畏寒与恶风有别否?
答曰:恶风者,见风始恶,非若畏寒者之不见风而亦畏寒也。恶风一症,兼发热、头、项强痛、自汗者,仲景列于太阳风伤卫症,主桂枝场。畏寒一症,兼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者,仲景列于太阳寒伤营症,主麻黄汤。若久病之人,无身热、头痛等症,而恶风者,外体虚也(卫外之阳不足也)。而畏寒者,内气馁也(元阳衰于内i而不能充塞也)。恶风者可与黄芪建中汤,畏寒者可与附子甘草汤。新病与久病,畏寒恶风,有天渊之别,学者务宜知之。
桂枝汤
桂枝九钱 白芍六钱 甘草六钱炙 生姜九钱 大枣十二枚
麻黄汤 麻黄六钱 桂枝三钱 杏仁二钱 甘草二钱[炙] 黄芪建中汤(同上加黄芪一味)
附子甘草汤 附子一两 甘草六钱炙
用药意解
按桂枝汤一方,乃协和营卫之剂也。桂枝辛温,能化太阳之气,生姜辛散,能宣一切滞机。桂枝与生姜同气相应,合甘草之甘,能调周身之阳气,故曰辛甘化阳。阳气既化,恐阴不与之俱化,而邪亦未必退出也,又得芍药之苦乎,大枣之甘平,苦与甘合,足以调周身之阴液,故曰苦甘化阴。阴阳合化,协于中和,二气流通,自然无滞机矣。故曰营卫协和,则病愈。仲景更加服粥以助之,一取水谷之精以为汗,一是壮正气而胜邪气也。
按麻黄汤一方,乃发汗之峻剂也。因寒伤太阳营分,邪在肤表(肌腠浅一层,肤表深一层),表气不通,较桂枝症更重,故以麻黄之轻清,大开皮毛为君,皮毛大开,邪有路出,恐不即出,故以杏仁利之,气机得利,邪自不敢久停,复得甘草和中以助其正,更佐桂枝,从肌腠以达肤表,寒邪得桂枝辛温,势不能不散,遂从肤表达肌腠而出也。仲景不用服粥,恐助麻黄而发汗太过也(发汗二字,大有深义,汗本血液。固是养营之物,何可使之外出也。不知寒邪遏郁,气机血液不畅,则为病。此际之血液,不能养营,必使之外出,即是除旧布新之义也。病家切不可畏发汗,汗出即是邪出也。医家切不可不发汗,当知有是病,即当用是药。总之认症贵宜清耳)。
按黄芪建中场一方,乃桂枝汤加饴糖、黄芪耳。夫桂枝汤乃协和营卫之祖方也,复得黄芪能固卫外之气。饴糖一味有补中之能。若久病恶风之人,皆原中气不足,卫外气疏,今得桂枝汤调和阴阳,黄芪、饴糖卫外守中,而病岂有不愈者乎?
按附子甘草场一方,乃先后并补之妙剂也。夫附子辛热,能补先天真阳,甘草味甘,能补后天脾土,土得火生而中气可复(附子补先天之火,火旺自能生脾土,故日“中气可复”)。若久病畏寒之人,明系先天真阳不足,不能敌其阴寒之气,故畏寒。今得附子而先天真火复兴,得甘草而后天脾土立旺,何患畏寒之病不去乎?
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亦寓先后并补之义,亦寓相生
之义,亦寓伏火之义,不可不知。因麻黄汤方有发汗、宣肺、利尿等作用,近人推广以治在表之水肿、皮肤病,及在里之肺、肾疾病,均获得良好效果。近人用麻黄汤方加减治流感、鼻炎、低热,以至多种皮肤病,均有满意效果,主要是协调营卫的作用。
[阐 释]此答对畏寒与恶风分辨明晰,指出新病与久病有极大区别,均具卓见。
问曰:头面忽浮肿,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何故?
答曰:此少阴之真气发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镇纳群阴,以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而为浮肿,所以面现青黑,阴气太盛,逼出元阳,故闭目觉飘扬无依。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况身重欲寐,少阴之真面目尽露,法宜潜阳,方用潜阳丹。.
潜阳丹
西砂一两姜汁炒 附子八钱 龟板二钱 甘草五钱
用药意解
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问曰:病将瘥,一切外邪悉退,通身面目浮肿者,何故?
答曰:此中气不足,元气散漫也。夫病人为外邪扰乱,气血大亏,中气未能骤复,今外邪虽去,而下焦之阴气,乘中土之虚,而上下四窜,故通身浮肿。虽云君火弱不足以制阴,此症实由脾土虚不能制水,而水气汜溢,可名水肿。一者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潜藏,真阳之气外越,亦周身浮肿,可名气肿。总而言之,不必定分何者为气肿、水肿,要知气行一寸,水即行一寸,气行周身,水即行周身,是元气散漫,而阴水亦散漫也。治病者不必见肿治肿,明知其土之弱,不能制水,即大补其土以制水,明知其元阳外越,而土薄不能伏之,即大补其土以伏火。火得伏而气潜藏,气潜藏而水亦归其宅,何致有浮肿之病哉!经云:“火无土不潜藏”,真知虚肿之秘诀也。而余更有喻焉,试即蒸笼上气,而以一纸当气之上,顷刻纸即湿也。以此而推,气行则水行,气伏则水伏,可以无疑矣。此症可用理中汤加砂、半、茯苓、温补其土,自愈。
理中汤
人参四钱 白术一两 干姜一两 甘草三钱[炙] 西砂四钱 半夏四钱 茯苓三钱
用药意解 。
按理中汤一方,乃温中之剂也。以白术为君,大补中宫之土,干姜辛热,能暖中宫之气,半、茯淡燥,有行(疫)[痰]逐水之能,西砂辛温,有纳气归肾之妙。但辛燥太过,恐伤脾中之血,复得人参微寒,足以养液,刚柔相济,阴阳庶几不偏。然甘草与辛药同用,便可化周身之阳气,阳气化行,而阴邪即灭,中州大振,而浮肿立消,自然体健而身安矣。
《伤寒论》理中汤条谓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渴欲得水者重加术,腹中痛者重加人参,‘寒者重加干姜,腹满者去术加附子。后世随症加减法亦多,如朱丹溪治中气不足,虚火上泛之甚者加附子,还口噙官佳。张石顽治胃肠虚寒的
连理汤,即理中汤加黄连、茯苓。
现代用理中汤推广以治溃疡病,慢性肠炎,肝炎,便秘,肺原性心脏病,及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其加减更难尽述。据分析理中汤虽主要治脾胃虚寒,而其药性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故能治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笔者常用理中汤加丁香治慢性胃病,患者大多胃胀痛或隐痛,饮食减少,人困无神,可说屡治屡效。
问曰:眼中常见五彩光华,气喘促者,何故?
答曰:此五脏之精气发于外也。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今病人常见五彩光华,则五气之外越可知,而兼气喘,明系阴邪上干清道,元阳将欲从目而脱,诚危候也。法宜收纳阳光,仍返其宅,方用
三才封髓丹。
封髓丹
黄柏一两 砂仁七钱 甘草三钱炙
用药意解
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凛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水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台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
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入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摹,而始知其(治)[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
附七绝一首
阴云四合日光微,转瞬真龙便欲飞(真龙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在上则有牙疼、喘促、耳、面肿诸症,在下则有遗尿,淋、浊、带诸症,学者苟能识得这一点真阳出没,以此方治之,真有百发百中之妙)。识得方名封髓意,何优大地不春归
郑氏曾亲身经历用此方治一切虚火上冲、咳、喘等症,屡获出人意外之效,经仔细揣摩,始悉立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故以至乎至常之药,而有至神至妙之用。此种经验,真堪宝贵。笔者治肾虚牙疼,常以此方治之取效。但须先用松针泡酒噙之,使吐出涎沫,痛即暂止,再服封骸丹,其效始著,屡试屡验。
问曰:两目忽肿如桃,头痛如裂,气喘促,面、唇青黑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真火缘肝木而上,暴发欲从目脱也。夫先天之火,原寄于肾,病人阴盛已极,一线之元阳,即随阴气而上升。水为木母,母病及子,故缘肝木而上,厥阴脉会顶颠,真气附脉络而上行,阳气暴发,故头痛如裂。肝开窍于目,故肿如桃。气喘促者,阴邪上干清道,上下有不相接之势也。面、唇青黑,皆系一团阴气。元阳上脱,已在几希之间。此际若视为阳症,而以清凉发解投之,旦夕即死也。法宜四逆汤以回阳祛阴,可愈。
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 干姜一两五钱 甘草二两炙
用药意解
按四逆汤一方,乃回阳之主方也。世多畏惧,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夫此方既列于寒入少阴,病见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漓,身重畏寒,脉微欲绝,四肢逆冷之候,全是一团阴气为病,此际若不以四逆回阳,一线之阳光,即有欲绝之势。仲景于此,专主回阳以祛阴,是的确不易之法。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放胆
用之,未免不知几也。夫知几者,一见是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两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也。酿成纯阴无阳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当以此法投之,未为不可。所可奇者,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实有令人难尽信者。余亦始怪之而终信之,信者何?信仲景之用姜、附而有深义也。考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视哉?迩来世风日下,医者不求至理,病家专重人参。医生入门一见此等纯阴无阳之候,开口以人参回阳,病家却亦深信,全不
思仲景为立法之祖,既能回阳,何为不重用之,既不用之,可知非回阳之品也。查人参,性甘微寒,主补五脏,
五脏为阴,是补阴之品,非回阳之品也,明甚。千古混淆。实为可慨。
按四逆汤据现代的研究应用,能升血压,改善微循环,具有强心与镇静作用,被视为治疗休克的专方,治疗小儿
腹泻亦具卓效。即改为注射液,功效亦与《伤寒论》原方所述相吻合。并经实践证明,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能减附子之毒,而强心之作用更显著。可见郑氏在百余年前,对此汤之应用解说,实有其独到之处。笔者数十年临床经验,凡遇阳虚症,无论一般所称之肾炎、肝炎、肺炎、
心肌炎、胃炎等等,只要临床症状有阳虚之实据,即不考虑炎症,轨以四逆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益佩郑氏之卓见。至于谓人参是补阴之药,而非回阳之品,郑氏在第三卷用独参汤处,有更详细的论述,此处暂不作释。
问曰:病人两耳前后忽肿起,皮色微红,中含青色,微微疼,身大热,两颧鲜红,口不渴,舌上青白胎,两尺浮大而空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元阳外越,气机附少阳而上也。夫两耳前后,俱属少阳地界,今忽肿微痛,红色中含青色,兼之两颧色赤,口不渴,而唇、舌青白,知非少阳之风火明矣。如系少阳之风火,则必口苦、咽干,寒热住来,红肿痛甚,唇舌定不青白。今见青白胎,而阳虚阴盛无疑。身虽大热,无头疼、身痛之外感可据,元阳外越之候的矣。况两尺浮大而空,尺为水脏,水性以下流为顺,故脉以沉细而濡为平。今浮大而空,则知阴气太盛,一线之阳光,附阴气而上腾,有欲竭之势也。此际当以回阳祛阴,收纳真气为要。若不细心斟究,直以清凉解散投之,旦夕即亡。方宜白通汤主之,或潜阳丹亦可,解见上。
白通汤
附子一枚生 干姜二两
葱白四茎
用药意解
按白通汤一方,乃回阳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热纯阳,补先天之火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而调和上下,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姌,而水火互根矣。仲景一生学问,就在这阴、阳两字,不可偏盛,偏于阳者则阳旺,非辛热所宜,偏于阴者则阴旺,非苦寒所可。偏于阴者,外邪一入,即从阴化为病,阴邪盛则灭阳,故用药宜扶阳;邪从阳化为病,阳邪盛则灭阴,故用药宜扶明。此论外感从阴从阳之道也。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
便可入仲景之门也。
笔者用白通汤治疗发高烧不退,取得满意效果。患儿张××,9岁,高热摄氏39度以上,注射针
药已四日,高烧不退,来诊的前夜,哭闹不宁,将转为抽风。余以手摩小儿头部及上身,热可烫手,但腿部以下渐凉,至脚冰冷。此为阴阳相格,上下不通,虽发高烧,却非凉药可治。因白通汤虽能宣通上下之阳,但必须加
猪胆汁或
童便乃能入阴,故为之处方如下:附片30克干姜20克葱白30克童便引。病者一剂减轻,二剂痊愈。以后凡治此类患者发高烧,久治不愈者,即以此方轻重上斟酌治之而愈,其例不下十数。
问曰:病人素缘多病,两目忽陷下,昏迷不醒,起则欲绝,脉细微而空者,何故?
答曰:此五脏之真气欲绝,不能上充而下陷,欲从下脱也。夫人身全赖一团真气,真气足则能充满,真气衰则下陷,此气机自然之理。今见昏迷,起则欲绝,脉微,明是真气之衰,不能支持也。法宜峻补其阳,方宜四逆汤以回其阳,阳气复回,而精气自然上充也。方解见上。
问曰:病后忽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服一切外感解散药不应而反甚者,何故?
答曰:此非外感之寒邪,乃先天真阳之气不足于上,而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故也。此等病近似寒邪伤肺之症,世医不能分辨,故投解散药不愈而反甚。不知外感之清涕忿嚏,与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不同。外感之清涕忿嚏,则必现发烧、头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绝无丝毫外感之情状。况又服解散药不愈,更为明甚。法宜大补先天之阳,先天之阳足,则心肺之阳自足。心肺之阳足,则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人身虽云三焦,其实一焦而已。方宜大剂四逆汤,或封髓丹亦可,
方解见上。即姜桂汤亦可。 ’
姜桂汤
生姜一两五钱 桂枝一两 ¡
用药意解
按姜桂疡一方,乃扶上阳之方也。夫上焦之阳,原属心肺所主,今因一元之气不足于上,而上焦之阴气即旺,阴气过盛,阳气力薄,即不能收束津液。今得生姜之辛温助肺,肺气得助,而肺气复宣,节令可行。兼有桂枝之辛热以扶心阳,心者,气之帅也,心阳得补,而肺气更旺(肺居心上如盖,心属火,有火即生炎,炎即气也。肺如盖,当炎之上,炎冲盖底;不能上,即返于下,故日:肺气下降”,即此理也)。肺气既旺,清涕何由得出。要知扶心阳,即是补真火也(二火原本一气)。嚏本水寒所作(肾络通于肺,肾寒,故嚏不休),方中桂枝,不独扶心阳,又能化水中之寒气,寒气亦解,而嚏亦无由生。此方功用似专在上,其实亦在下也。学者不可视为寻常,实有至理存焉。或又曰,扶心阳而肺气更旺,夫心火也,肺金也,补心火,而肺不愈受其克乎?曰:子不知五行禀二气所生乎?五脏只受得先天之真气,原受不得外来之客气。今所扶者是先天之真气,非外感之客气,既云受克,则肺可以不必居心上也。况此中之旨微,有不可以尽泄者。姜桂汤扶上焦之阳,化水寒,摄津液,故均能治此病。笔者在临症中,常见有鼻流清涕或浓涕,经年如此,中医俗称为脑漏,脑髓乃人身立命之物,岂可流出乎?现代医学检查为鼻窦炎,久治不愈者,多为上焦之阳为足,不能统摄津液,每以姜桂汤治之而获效。如病者林××患此症五年,服姜桂汤二剂见效。因其中下焦之阳亦显不足,故继以附于理中汤加补肾药,连服八剂而竟全功。
问曰:病人两唇肿厚,色紫红,身大热,口渴喜热饮,午后畏寒,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日二三次,脉无力者,何故?
答曰:此脾胃之阳,竭于上也。夫两唇属脾胃,肿而色紫红,近似胃中实火,其实非实火也。实火之形,舌黄而必干燥,口渴必喜饮冷,小便必短,大便必坚,身大热,必不午后畏寒。此则身虽大热,却无外感可据。午后畏寒,明明阴盛阳衰,口渴而喜热饮,中寒之情形悉具。兼之二便自利,又日泄三五次,已知土气不实,况脉复无力,此际应当唇白之候,今不白而反紫红肿厚,绝元阳症可凭,非阴盛遏出中宫之阳而何?法宜扶中宫之阳,以收纳阳气为主,方宜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
附子一枚 白术五钱 干姜五钱 人参二钱 炙甘草三钱炙
用药意解
按附子理中汤一方,乃先后并补之方也。仲景之意,原为中土太寒立法,故以姜、术温燥中宫之阳,又恐温燥过盛,而以人参之微寒继之,有刚柔相济之意,甘草调和上下,最能缓中。本方原无附子,后人增入附子,而曰附子理中,觉偏重下焦,不可以理中名。余谓先后并补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也。此病既是真气欲竭,在中宫之界,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足以培中宫之土气,用于此病,实亦妥切。考古人既分三焦,亦有至理,用药亦不得混淆。上焦法天,以心肺立极;
中焦法地,以脾胃立极;下焦法水,以肝肾立极。上阳、中阳、下阳,故曰三阳。其实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无下阳,即是无上、中二阳也。下阳本乎先天所生,中阳却又是先天所赖,中阳不运,上下即不相交。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后天既以中土立极,三焦亦各有专司,分之为上、中、下,合之实为一元也。用药者,须知立极之要,而调之可也。据郑氏嫡孙与笔者谈;其祖父晚年得子,父亲体虚多病,家中常备
附子理中丸与服,身体始得日渐康复。笔者亦常用此方治疗
脾肾阳虚,身体赢弱,反复感冒之患者。获得满意之效果。足征本方确为先后天并补之良方也。
问曰:满口齿缝流血不止,上下牙齿肿痛,口流清涎不止,下身畏寒,烤火亦不觉热者,何故?
答曰:此肾中之真阳欲绝,不能统肾经之血液也。夫齿乃骨之余,骨属肾,肾中含一阳,立阴之极,以统乎肾经之血液,肾阳苟足,齿缝何得流血不止。齿牙肿痛,明系阴气上攻,况口流涎不止,畏寒烤火亦不觉热,而真阳之火种,其欲绝也明甚。此症急宜大剂四逆汤,以救欲绝之真火,方可。若谓阴虚火旺,而以滋阴降火之品投之,是速其危也。四逆汤解见上。
笔者在临症中,常见有患牙齿出血者,医者以为火重而治以清火之剂,多不见效,实由不知其为肾阳不足而致。余治此症,常先以炮姜甘草汤加
血余炭以止血,继以四逆汤加补肾药而全愈。
问曰:病人口忽极臭,舌微黄而润滑,不思水饮,身重欲寐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真火之精气发泄也。夫臭乃火之气,极臭乃火之极甚也。火甚宜乎津枯,舌宜乎干燥而黄,应思水饮,身必不重,人必不欲寐。今则不然,口虽极臭,无胃火可凭,舌虽微黄,津液不竭,无实火可据。不思水饮,身重欲寐,明系阴盛退出真火之精气,有脱之之意也。或又曰:真阳上腾之症颇多,不见口臭,此独极臭,实有不解。曰:子不观药中之
硫黄乎!硫黄秉火之精气所生,气味极臭,药品中秉火气所生者亦多,而何不臭,可知极臭者,火之精气也。此等症乃绝症也,十有九死,法宜收纳真阳,苟能使口臭不作,方有生机。方用潜阳丹治之,解见上。
笔者在临症中,若口臭无阴象,多为胃火旺极,用
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亦有阴盛格阳于外而口臭者,用大剂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
问曰:病人舌忽不能转动,肢忽不能升举,睡中口流涎不觉者,何故?
答曰:此阴盛而元阳不固不运也。夫人一身关节窍道,全赖真气布护运行,其气健旺,则矫捷自如,出纳有节,焉有舌不能转,肢不能举,睡中流涎不觉者乎?余故直决之曰:阴盛而元阳不固不运也。或又曰:中风中痰,亦能使人舌不能转,肢不能举,先生独重阳虚阴盛,不能无疑。曰:子不知中风、中痰之由乎?风由外入;痰因内成,总缘其人素禀阳虚,损伤已极,而外之风邪始得乘其
虚隙而入之。阳衰在何处,风邪即中何处,故有中经、中腑、中脏之别。阳虚则中官健运之力微,中宫之阴气即盛,阴气过盛,而转输失职,水谷之湿气,与内之阴气相聚,而为涎为痰,久久阳微,寒痰上涌,堵塞清道,遂卒倒昏迷,而曰中痰也。此病可与附子理中汤加砂半,方解见上。
中风者,按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法治之。中痰者,可与姜附茯半汤治之。
姜附茯半汤
生姜二两取汁 附子一两 茯苓八钱 半夏七钱
用药意解
按姜附茯半汤一方,乃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之方也。夫生姜辛散,宣散堕壅滞之寒;附子性烈纯阳,可救先天之火种,真火复盛,阴寒之气立消;佐茯苓健脾行水,水者痰之本也,水去而痰自不作;况又得半夏之降逆化痰,痰涎化尽,则向之压于舌本者解矣。清道无滞,则四肢之气机复运,而伸举自不难矣。
又说明与中风、中痰的区别,而谓治痰可与姜附茯半汤,以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中风则宜按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方法施治。查陈书谓中风有两种;热风多见闭症,宜疏通为先;寒风多见脱症,
宜温补为急。闭者宜开,开表用
续命汤,开里用三化汤,开痰用稀涎散、
涤痰汤;脱者宜固,以
参附汤固守肾气,术附汤固守脾气,芪附汤固守卫气,归附固守荣气,先固其气,再治其风。又
谓驱邪宜
小续命汤加减,若正虚邪盛,则须以三生饮加人参一两为标本并治之法。所说比较全面而切当,故郑氏从之。
问曰:平人忽喉痛甚,上身大热,下身冰冷,人事昏沉者,何故?
答曰:此阴盛而真气上脱,已离乎根,危之甚者也。夫喉痛一症,其在各经邪火所作,必不
上热下寒,即来亦不骤。今来则急如奔马,热上寒下,明明一线之阳光,为阴气所遏,已离乎根也。或又曰:既言平人,何得即谓之阳欲脱乎?曰:子不知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阴气过盛,即能退出元阳,元阳上奔,即随人身之脏腑经络虚处便发。如经络之虚通于目者,元气即发于目;经络之虚通于耳者,元气即发于耳;经络之虚通于巅者,元气即发于颠,此元阳发泄之机。学者苟能识得一元旨归,六合妙义,则凡一切阳虚之症,皆在掌握也。兹虽云乎人,其损伤原无人知晓,或因房劳过度,而损肾阳;或因用心太过,而损心阳;或因饮食失节,而损脾阳。然亦有积久而后发者,元气之厚也;有一损而即发者,元气之薄也。余常见有平人,日犹相见,而夜即亡者,毋乃元气之薄,而元阳之脱乎?医亦尚不知,而况不知医者乎?此一段已将阳虚合盘托出,学者务宜留心体之可也。方宜潜阳丹主之,解见上。
问曰:咳嗽、喘促,自汗,心烦不安,大便欲出,小便不禁,畏寒者,何故? 答曰:此真阳将脱,阴气上干清道也。夫咳嗽、喘促一症,原有外感内伤之别。经云:“咳不离肺”。肺主呼吸,为声音之总司,至清至虚之府,原着不得一毫客气,古人以钟喻之,外叩一鸣,内叩一鸣,此内外之分所由来也。外感者,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袭肺,阻肺经外出之气机,气机壅塞,呼吸错乱,而咳嗽作,兼发热、头疼、身痛者居多,宜解散为主,解散之妙,看定六经,自然中肯。内伤者,因喜、怒、悲、哀、七情损伤真阳、真阴所作,亦有发热者,却不头疼、身痛,即热亦时作时止。损伤真阳之咳者,阴气必盛,阴盛必上干清道,务要看损于何脏何腑,即在此处求之,用药自有把握。若真阴损伤之咳者,阳气必盛,阳盛亦上干清道,亦看损于何脏何腑,
即在所发之处求之,用药自有定见。要知真阳欲脱之咳嗽,满腹全是纯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犹如地气之上腾,而为云为雾,遂使天日无光,阴霞已极,龙乃飞腾。龙者,即坎中之一阳也,龙奔于上,而下部即寒,下部无阳,即不能统纳前后二阴,故有一咳而大便欲出,小便不禁者,是皆飞龙不潜致之也。世医每每见咳治咳,其亦闻斯语乎?法宜回阳降逆,温中降逆,或纳气归根。方用四逆汤、封髓丹、潜阳丹,解见上。
问曰:胸腹痛甚,面赤如朱,不思茶水,务要重物压定稍安,不则欲死者,何故?
答曰:此元气暴出而与阴争也。夫胸腹痛一症,原有九种,总不出虚、实两字。实症手不可近,虚症喜手揉按,此则欲重物压定而始安,更甚于喜手揉按,非阳气之暴出而何?或又曰:重物压定而稍安,其理何也2曰:子不观火之上冲乎,冲之势烈,压之以石,是阻其上冲之气机也。气机得阻,而上冲者不冲。今病人气机上涌,面色已赤如朱,阳与阴有割离之象,故痛甚。重物压之,亦如石之压火也。此病非纳气归根,回阳降逆不可,方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
间曰:病吐清水不止,饮食减,服一切温中补火药不效者,何故?
答曰:此肾气不藏,而肾水汜溢也。夫吐清水一症,
胃寒者亦多,今服一切温中补火之品不效,明明非胃寒所作,故知其肾水汜溢也。或又曰:胃寒与肾水汜溢,有分别否?曰:胃寒者,关脉必迟,唇口必淡白,食物必喜辛辣热物。肾水汜溢者,两尺必浮滑,唇口必黑红,不思一切食物,口问觉咸味者多。胃寒者,可与理中汤。肾水汜溢者,可与
滋肾丸,桂苓术甘汤。
滋肾丸
黄柏一两炒
知母八钱 安桂三钱
桂苓术甘汤
桂枝八钱 茯苓二两 白术一两 甘草五钱
用药意解
按滋肾九一方,乃补水之方,亦纳气归肾之方也。夫知母、黄柏二味,气味苦寒,苦能坚肾,寒能养阴,其至妙者,在于安桂一味,桂本辛温,配黄柏、知母二物,合成坎卦,一阳含于二阴之中,取天一生水之义,取阳为阴根之义,水中有阳,而水自归其宅,故曰滋肾。此病既非胃寒,而曰水汜,虽曰土不制水,亦因龙奔于上,而水气从之。今得安桂,扶心之阳,以通坎中之阳,阳气
潜藏,何致有吐水之患哉?、或又曰:水既汜溢,而又以知、柏资之,水不愈旺,吐水不愈不休乎?曰:子不知龙者水之主也,龙行则雨施,龙藏则雨止,若安佳者,即水中之龙也,知、柏者,即水也。水之放纵,原在龙主之,龙既下行,而水又安得不下行平?此方非独治此病,凡一切阳不化阴,阴气发腾之症,无不立应。
按桂苓术甘汤一方,乃化气、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温,能化膀胱之气,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化者从皮肤而运行于外,除者从内行以消灭于中,甘草补土又能制水。此病既水汜于上,虽肾气之发腾,亦由太阳之气化不宣,中土之湿气亦盛。今培其土,土旺自能制水,又化其气,气行又分其水,水分而势孤,便为土所制矣。余故列于此症内。但此方不惟治此症,于一切脾虚水肿,与痰饮咳嗽,更为妥切。
至于桂苓术甘汤,即视为治痰饮、水湿的要方。郑氏用以治此症,系取其能化气行水,使水从皮肤蒸发,小便利出,而口吐清水自止。又因其能补土以制水,故可推广以治一切脾虚水肿与痰饮咳嗽。现代应用范围更广,有人用以治高血压、
脑震荡、目职、
带下、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及
心力衰竭诸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问曰:病人头面四肢瘦甚,少腹大如匏瓜,唇色青滑,不思食物,气短者,何故?
答曰:此阳虚为阴所蔽也。夫四肢禀气牙胃,胃阳不足,而阴气蔽之,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故头面肌肉瘦甚,阴气太盛,隔塞于中,而成腹胀,实不啻坚冰之在怀也。身中虽有微阳,亦将为坚冰所灭,安望能消化坚冰哉(坚冰喻阴盛也)法宜峻补其阳,阳旺而阴自消,犹日烈而片云无。方用四逆汤,或附于理中汤加砂、半。方解见上。或又曰:腹胀之病亦多,皆阳虚而阴蔽乎?曰: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明之主也。
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胀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岂独胀病为然乎7他如诸书所称气胀、血胀、风胀、寒胀、湿胀、水胀、皮肤胀,是论其外因也。如脾胀,肾胀、肺胀、肝胀、心胀,是论其内因也。外因者何?或因风寒入里,阻其气机,或因暑湿入里,阻其升降,或因燥热入里,阻其往来,延绵日久,精血停滞。感之浅者,流于皮肤,感之深者,流于腹内,若在手足骨节各部,便成疮疡疗毒。阻在上焦,胸痹可决;阻在中焦,中满症属;阻在下焦;腹满症作。内因者何?或因脾虚日久,而脾气散漫;或因肾虚日久,而肾气涣散;或因肝虚日久,而肝气欲散;或因肺虚日久,而肺气不敛;或因心虚日久,而心气发泄;凡此之类,皆能令人作胀。大抵由外而入者,气机之阻;由内而出者,气机之散也。阻者宜开,调气行血,随机斡运为要;散者宜收,回阳纳气温补为先。然胀与肿有别。胀者从气,按之外实而内空;肿者从血,按之内实而外亦实。治胀者,宜养气,宜补气,宜收气;忌破气,忌耗气,忌行气,尤贵兼养血。治肿者,宜活血,宜行血,宜破血;忌凉血,忌止血,忌敛血,尤须兼行气。学者欲明治胀之要,就在这一气字上判虚实可也
问曰:前后二便不利,三五日亦不觉胀,腹痛,舌青滑,不思饮食,何故?
答曰:此下焦之阳虚,而不能化下焦之阴也。夫一阳居于二阴之中,为阴之主,二便开阖,全赖这点真阳之气机运转,方能不失其职。今因真气太微,而阴寒遂甚,寒甚则凝,二便所以不利也。况舌青、腹痛、不食,阴寒之实据已具。法宜温补下焦之阳,阳气运行,阴寒之气即消,而病自愈也。方用四逆汤加安桂,解见上。若热结而二便不利者,其人烦(燥)[躁]异常,定见黄白舌胎,喜饮冷水,口臭气粗可凭。学者若知此理,用药自不错误也。
[阐 释]二便不利,有热结与阳虚之不同,须细审各种兼症而分别用药。此病腹痛、舌青、食少,纯是一片阴寒景象,而断为下焦阳虚不能化阴,故治以四逆汤加桂。四逆汤已属回阳救逆之主方,更加辛热之肉桂以助其祛寒消阴之力,而取效益速。若其人烦躁异常,现黄白舌胎,喜饮冷水,口臭气粗,则属于热结。大便不利者,法宜养血、清热、润燥,
麻仁丸主治之;小便不利者,法宜养阴、清热,导赤散主之。
问曰:病人每日交午初即寒战,腹痛欲死,不可明状,至半夜即愈者,何故?
答白:此阳虚而阴盛,阻其气机也。夫人身一点元阳,从子时起,渐渐而盛,至午则渐惭而衰,如日之运行不息。今病人每日交午初而即寒战腹痛者,午时一阴初生,正阳气初衰之候,又阴气复旺之时。病者之阳不足,复遇阴盛,阴气盛而阻其阳气运行之机,阴阳相攻,而腹痛大作,实阳衰太盛,不能敌其群阴,有以致之也。法宜扶阳抑阴,方用附子理中汤加砂、半,方解见上。
问曰:平人觉未有病,惟小便后有精如丝不断,甚则时滴不止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之阳衰,不能束精窍也。夫精窍与尿窍有别,尿窍易启,只要心气下降,即开而溺出。精窍封锁严密,藏于至阴之地,非阳极不开。今平人小便后有精不断者,其人必素禀阳虚,过于房劳,损伤真气,真气日衰,封锁不固,当心火下降,溺窍开而精窍亦与之俱开也。法宜大补元阳,交济心肾为主。方用白通汤,解见上。
问曰:病后两脚浮肿至膝,冷如冰者,何故?
答曰:此下焦之元阳末藏,而阴气未敛也。夫人身上、中、下三部,全是一团真气布护,今上、中俱平,而下部独病。下部属肾,肾通于两脚心涌泉穴,先天之真阳寄焉,故曰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浮肿如冰之症即生。古人以阳气喻龙,阴血喻水,水之汜滥,与水之归壑,其权操之龙也。龙升则水升,龙降则水降,此二气互根之妙,亦盈虚消长之机关也。学者苟能识得元阳飞潜之道,何患泊肿之无方哉?法宜峻补元阳,交通上下,上下相交,水火互根,而浮肿自退矣。方用白通汤主之。
问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操)[躁]欲死者,以
吴茱萸汤主之,其故何也?
答曰:吐则
亡阳(阳指胃阳),利则
亡阴,(阴指脾阴)中宫之阴阳两亡,阴气不能达于四末,故逆冷。中宫为上下之枢机,上属手少阴君火离也,而戊土寄焉(戊土属胃)。下属足少阴肾水坎也,而己土寄蔫(己土属聘)。二土居中,一运精液于上而交心,一运精液于下而交肾。今因吐利过盛,二土骤虚,不能运精液而交通上下,故烦燥[躁]欲死。盖烦出于心,(燥)[躁]出于肾,仲景所以列于少明也。使吐利不至烦,烦[躁]欲死,亦不得以少阴目之。主以
吴茱萸汤,其旨微矣。
吴茱萸汤
吴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用药意解
按吴茱萸汤一方,乃温中,降逆,补肝之剂也。夫吴萸辛温,乃降逆补肝之品,逆气降而吐自不作,即能补中,肝得补木气畅达,即不侮土,又与生姜之辛温同声相应,合大枣之甘,能调胃阳,复得人参甘寒,功专滋养脾阴,二土得补,皆具生机,转运复行,烦燥自然立止。此方重在补肝降逆以安中,中安而上下自定,握要之法,与理中汤意同而药不同也。理中汤浅一层,病人虽吐利,未至烦躁故酌重在太阴,此方深一层,病人因吐利而至烦躁欲死,烦属心,燥〔躁]属肾,故知其为少阴病。总由吐利太甚,中土失职,不能交通上下。其致吐之源,却由肝木凌土而成,故仲景主以吴茱萸汤,温肝降逆以安中,是的确不易之法,亦握要之法也。由于诸症之病机同属虚寒,本方能补虚逐寒,标本兼顾,故均能治之。现代有人用本方加减,治疗
胃溃疡、胃肠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目疾等,都能使症状缓解以至痊愈。郑氏在百余年前能作出此解,诚属难能可贵。笔者留用此方治厥阴干呕吐涎头痛之症,效果确佳,屡用屡效。 问曰:病人牙齿肿痛二三日,忽皮肤大热,而内却冷甚欲厚被覆体,有时外热一退,即不畏寒者,何故?
答曰:此元气外越而不潜藏故也。夫病人牙齿肿痛二三日,并无阳症可凭,已知其阴盛而元气浮也。以后皮肤大热,而内冷甚,明明元气尽越于外,较牙痛更加十倍。有时外热一退,即不畏寒者,是阳又潜于内故也。病人若恶寒不甚,发热身疼,即是太阳寒伤营卫之的症。畏寒太甚,而至厚被覆体,外热又甚,即不得以伤寒目之,当以元气外浮为主,用药切不可错误。此症又与上热下寒同,但上、下、内、外稍异耳。病形虽异,总归一元。法宜回阳,交通上下为主。方用白通汤、四逆汤,解见上。若兼头、项、腰、背痛,恶寒,于四逆汤内稍加麻、挂、细辛亦可。医于此地,不可猛浪,务要察透,方可主方,切切留意。
[阐 释]此答先辨明牙齿肿病。既无其它阳症可凭,已知其为阴盛阳浮,以后皮肤大热,而内却冷,甚欲厚被覆体,更知其阳气外越加甚。继又说明此症须与外感太阳寒伤营卫相区别,不可误用麻、桂等汤,而须与治上热下寒症相类似,以回阳交通上、下,内、外之气为主,只宣主以白通、四逆—类方剂,始为对症。如兼有头、项、腰、背痛、恶寒等病象,于四逆汤内稍加麻、挂、细辛即可。辩症用药,极为精细。诚如所说,要察透病情,始可主方。
问曰:大病末愈,忽
呃逆不止,昏沉者,何故?
答曰:此元气虚极,浊阴之气上干,脾肾欲绝之征也。夫病人大病已久,元气之不足可知,元气之根在肾,培根之本在脾,脾肾欲绝,其气涣散,上干清道,直犯胃口,上下气机有不相接之势,故呃逆不止。人事昏沉,由元气衰极,不能支持.此等病形,阴象全现,非若胃火之扼逆,而饮水亦可暂止。法宜回阳降逆为主,方用吴萸四逆汤,或理中汤加吴萸亦可,解见上。
[阐 释]此答重在辨明呃逆有两种,由于胃火者轻,饮水亦可暂止。若胃火旺极,隔拒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气,而扼逆不休,法宜苦寒降逆为主,如大、小承气汤之类。由于久病忽然呃逆,且人事昏沉,则是元阳虚极、浊阴上干,直犯胃口,使上下气机不能相接,乃脾肾欲绝之危候。法宜回阳降逆为主,故主以吴萸四逆汤,或理中汤加吴萸治之。吴萸辛苦太热,能入肝、胃、脾、肾诸经,温中止痛,降逆止呕,加入理中,四逆汤中,回阳理气之力更强。元阳回复,上下气顺,而呃逆自止。笔者经验,有冒火过旺,隔拒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气,大便亦复不通,而呃逆不休者,法宜若寒降逆为主,用大、小承气汤治之,大便通而呃逆自愈。
问曰:病人腰痛,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阴雨则更甚者,何故?
答曰:此肾中之阳不足,而肾中之阴气盛也。夫腰为肾之府,先天之元气寄焉。元气足则肾脏温和,腰痛之疾不作。元气一亏,肾脏之阴气即盛,阴主静,静则寒湿丛生,元气微而不运,气滞不行,故痛作。因房劳过度而损伤元气者,十居其八;因寒邪入腑,阻其流行之机者,十有二三。由房劳过度者,病人两尺必浮空,面色必黑暗枯槁。由感寒而成者,两尺必浮紧有根,兼发热、头痛、身痛者多。凡属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雨更甚之人,多系肾阳不足所致,寒湿所致亦同,总在脉色上求之。若阴虚所致,必潮热口于,脉细微,内觉热,逢亢阳更甚。元气亏者,可与潜阳丹。湿气滞者,可与肾着汤。由感寒者,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肾虚者,可与滋肾丸,封髓丹,潜阳丹.解见上。
肾着汤
白术一两 茯苓六钱 干姜六钱 灸草三钱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八钱 附子六钱 细辛三钱
用药意解
按肾着汤一方,乃温中除湿之方也。此方似非治腰痛之方,其实治寒湿腰痛之妙剂也。夫此等腰痛,由于湿成,湿乃脾所主也。因脾湿太甚,流入腰之外府,阻其流行之气机,故痛作。方中用白术为君,不但燥脾去湿,又能利腰脐之气。佐以茯苓之甘淡渗湿,又能化气行水,导水湿之气,从膀胱而出。更得干姜之辛温以暖土气,土气暖而湿立消。。复得甘草之甘以缓之,而湿邪自化为乌有矣。方中全非治腹之品,专在湿上打算。腰痛之由湿而成者。故可治也。学者切不可见腰治腰,察病之因,寻病之情,此处领略,方可。
按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乃交阴阳之方,亦温经散寒之方也。夫附子辛热,能助太阳之阳,而内交于少阴。麻黄苦温,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实以交阴阳也。阳阳相交,邪自立解,若执发汗以论此方,浅识此方也。又曰温经散寒,温经者,温太阳之经,,散寒者,散太阳之寒。若此病腰痛,乃由寒邪入太阳之外府,阻其少阴出外之气机,故腰痛作。少阴与太阳为一表一里,表病及里,邪留于阴阳交气之中,故流连不已。今得附子壮太阳之阳,阳旺则寒邪立消。更得
麻、细二物,从阴出阳,而寒邪亦与之俱出,阴阳两相鼓荡,故寒邪解而腰痛亦不作矣腰痛元气亏者,治以潜阳丹,湿气滞者,治以肾着汤苓姜术甘,感寒甚者,治以麻附细辛汤。
笔者治肾阳不足感寒湿而腰痛加重者,除用肾着汤外,用麻附细辛汤时,常加
川乌,桂枝、干姜、
延胡索、甘草,则效果更佳。至于纯由肾虚而致之腰痛,郑氏主用滋肾九、封髓丹、潜阳丹等以治其本,自是治切的。
阳虚篇内所备建中、理中、潜阳、回阳、封髓姜桂诸方,皆从仲景四逆汤一方按出。仲景云:三阳经病者,邪从阳化,阳盛则阴必亏,以存阴为要”,滋阴降火说所由来也;“三阴经病,邪入多从阴化,阴盛则阳必衰,以回阳为先”,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所由起也。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疼、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若妄施之,是助阴以灭阳也,辨察不可不慎。总在这阴象上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无神之类是也。千古以来,混淆莫辨,含糊不清,聪明颖悟之人,亦仅得其半而遗其半,金针虽度,若末度也。故仲
景一生心法,知之者寡。其中一元妙义,消长机关,明明道破。至于仲景六经主方,乃有一定之至理,变方、加减方,乃是随邪之变化而用也。三阳之方,以升散、清、凉、汗、吐、下为准。三阴之方,以温中、收纳、回阳、降逆、封固为要。阴阳界限,大有攸分。以三阳之方治三阳病,虽失不远;以三阳之方治三阴病,则失之远矣。世之业斯道者,书要多读,理要细玩,人命生死,在于反掌之间,此理不明,切切不可妄主方药,糊口事小,获罪事大。苟能细心研究,
自问无愧,方可言医。
客疑篇
客有疑而问曰:先生论阳虚数十条,皆曰此本先天一阳所发为病也。夫人以心为主,心、火也、阳也。既曰阳虚,何不着重在上之君火,而专在以下之真火乎?余曰:大哉斯问也,子不知人身立命,其有本末乎?本者何?就是这水中天,一句了了,奈世罕有窥其蕴者,不得不为之剖晰。尝渭水火相依而行(水即血也,阴也;火即气也,阳也)。虽是两物,却是一团‘,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即以一杯沸水为喻(沸,热气也,即水中无形之真火),气何常离乎水,水何常离乎气,水离乎气,便是纯阴,人离乎气,即是死鬼。二物合而为一,无一脏不行,无一腑不到,附和相依,周流不已。气无形而寓于血之中,气法乎上,故从阳;血有形而藏于气之内,血法乎下,故从阴。此阴、阳、上、下之分所由来也。其实何可分也,二气原是均平,二气均平,自然百病不生,人不能使之和平,故有盛衰之别,水盛则火衰,火旺则水弱,此阴症、阳症所由来也。二气大象若分,其实末分,不过彼重此轻,此重彼轻耳。千古以来,惟仲景一人,识透一元至理,二气盈虚消息,故病见三阴经者,即投以辛热,是知其阳不足,
而阴有余也,故着重在回阳;病见三阳经者,即投以清凉,是知其阴不足,而阳有余也,故着重在存阴。要知先有真火而后有君火,真火为体(体、本也,如灶心中之火种子也),君火为用(用、末也,即护锅底之火,以腐熟水谷者也),真火存则君火亦存,真火灭则君火亦灭。观仲景于三阴阴极之症,专以四逆汤之附子,挽先天欲绝之真火,又以干姜之辛热助之,即能回生起死,何不曰补木以生火,用药以补心乎?于三阳阳极之症,专以大承气汤之大黄,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阴,又以芒硝之寒咸助之,即能起死回生,何不曰补金以生水,用药以滋阴乎?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附子、大黄,诚阴阳二症之大柱脚也。世风日下,稍解一二方,得一二法者,即好医生也。究竟仲景心法,一毫不识,开口即在这五行生克上论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余为活人计,不得不直切言之。余再不言,仲景之道,不几几欲灭乎2余更有解焉。人身原凭二气充塞上下四旁:真阳或不足于上,真阴之气即盛于上而成病,用药即当扶上之阳以协于和平,真阳或不足于中,真阴之气即盛于中而成病,用药即当扶中之阳以协于和平;真阳或不足于下,真阴之气即盛于下而成病,用药即当扶下之阳以协于和平。此三阳不足,为病之主脑也。阴气或不足于上,阳气即盛于上而成病,用药即当扶上之阴,而使之和平;阴气或不足于中,阳气即盛于中而成病,用药即当扶中之阴;而使之和平;阴气或不足于下,阳气即盛于下而成病,用药即当扶下之阴,而使之和平。此三阴不足,为病之主脑也。二气之不足,无论在于何部,外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得乘其虚而入之以为病。凡外感之邪,必先犯皮肤,皮肤为外第一层,属太阳(太阳为一身之纲领,主脑也。二气之不足,无论在于何部,外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得乘其虚而入之以为病。凡外感之邪,必先犯皮肤,皮肤为外第一层,属太阳(太阳为一身之纲领,主皮肤,统营卫故也)。次肌肉(肌肉属胃),次血脉(血脉属心),次筋(筋属肝),次骨(骨属肾)。乃人身之五脏,又分出五气。五行皆本二气所生,二气贯通上中下,故三焦又为一经,而成六步也。外邪由浅而始深,内伤则不然。七情之扰,重在何处,即伤在何处,随其所伤而调之便了,此论外感、内伤之把握也。学者苟能体会得此篇在手,庶可工于活人,而亦可与言医也。
可知附子、大黄,诚阴阳二症之大注脚。这段议论,可谓别开生面,发前人所未发。张景岳曾以人参、熟地、附子、大黄为药中之四维,推人参、熟地为良相,附子、大黄为良将,是颇有见地的,但其用药,则多重相而轻将。郑氏善于将将,常用附于、大黄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6/14 20:01 编辑 www.lindalemus.com/yaoshi/]
-----------火神中医
在自学中医的多年里,一直对中医治疗用药所依据的理论根基和常用概念,整的湖里糊涂.不少人谈起来似乎都很懂一些,但解释起问题时,却又是越解释越混乱,再进行下去更是乱七八糟,让人一头雾水.这是我们在自己的文化土壤里学习就是如此.不知外国人学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如此下去,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岂不是被遭塌了吗?
通常大家看到的一些老中医或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在应用一些中药方子,如验方,偏方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其立杆见影,或是枪响鸟落的效果,是不少人眼见的客观事实.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和依据是如何支撑的,道理何在?由此来看中医药客观真理性是完全存在的.那么如何来进行解释?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采用一些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原理一起无矛盾而圆满的解释是当前最大的核心难题.
尽管中医学中原有的一些常见概念作为解释工具,往往陷入一种越解释越不容易让人明白的境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关于阴阳,五行的引用问题.阴阳定性的无限外延,五行定位(性)的无休止循环,两者的极限存在是难以调和的现状,是无数学习中医者(笔者初期的学习包括在内)处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状态.
注重制约的五行,更是让人为现实的应用,陷入其迷阵而难以自拔.鉴于现实的现状和应用中的情况,以及交流中存在的障碍,使笔者深深感到: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应是中医和中华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本质仅限于此,将大大影响中医学独特优势的发掘和进一步开拓其本质等问题.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大浪淘沙,终于发现了郑钦安医书中对阴阳问题的窥透,以此阐发对对五行,三焦及六经的深入解释,慧眼独具地对阳气的认识.尤以阳气为主导立论,阳主阴从的深入理解,超大剂量应用药物,并不拘泥于经方时方.并在医治疑难重症方面而闻名于世.
郑氏之论打破常规中医基础理论中过于强调的阴阳平衡问题.明确了以阳为主的这一观念.郑氏的这一关点实际上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是有着充分的依据.而且也更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
有了这些充实的内容,郑氏作为火神中医的鼻祖,似乎更接近于整个中医学的本质,还原了一些本体.
另一方面,纵观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史,火神中医的创立是在清末,距今只有一百多年,其传承最近与现代.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如同积薪,后来居上.但作为学术的发展,也是类似,后来居中,其理更为中肯.因此笔者将其定论为:传统国医中最年轻的流派.
对于创立这一学派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基于这一想法,希望进一步进行了解.1999年秋冬之季,笔者初次入川考察成都,针对当地的气候,生活习俗和当时秉承这一学派的唐步祺老先生用药风格和特点,并对用药后的患者进行走访.得到了肯定的第一手资料.为证明火神派的成长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加之自身的以身试药,感受到火神中医的无限魅力,充分认定了他的价值.通过进一步了解和收集相关资料,从地域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分支:云贵一带;上海一派和四川本土,尤以成都为中心.
为了更加深入学习和研究火神中医的渊源和发展,鉴于个人的条件所限,仅把四川成都作为进行深入挖掘的目标.
第二次入川是在2001年的春夏之交,其目标是以收(搜)集更多家资料和积累更多实例为主要目标.在此期间一些偶然的机遇,竟然觅到了火神派重要的传人范中林,卢铸之的医案,尤其是解决了笔者一直心存疑问的郑氏之后,必有亲传弟子在四川的推断.同时也证明了当时的一些因缺乏资料论证而产生的悖论和传言.
至今想来,依然历历在目,那是下着雨的天气,按照惯例,是书市赶场的日子.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6/22 11:43 编辑 www.med126.com]
-----------“火神”郑钦安
何绍奇
一、“火神派”的开山之祖
长期以来,四川医生以善用附子、干姜著称。近人如重庆补小南、成都祝味菊、云南吴佩衡、华阳刘民叔几位先生都有“附子”的外号,陆铸之先生更有“火神”之称,而追溯其渊源,郑钦安先生实乃这一流派的开山之祖。
郑钦安,名寿全,钦安其字也。四川邛崃人。生卒年不详,查其著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二书刊印的时间分别是在清同治8年和13年,即公元1869年和1874年,又据《医法圆通》书中提及“余业斯道三十余年”,可以推论出他是道光生人,其著书的年纪,大约50多至60岁左右。据《邛崃县志》,郑钦安出成都名医刘芷塘门下,刘生平事迹不详,看来这又是一位“识用精微过其师”的了。
为什么要称“火神派”?是因为这一派不仅善用附子、干姜起大证、重证,惊世骇俗,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还不断地发扬光大(如祝味菊用附子治高热心衰,吴佩衡用附子治麻疹险证),历百余年而不衰。
二、郑钦安治哪些病证用附子、干姜
郑钦安说“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医法圆通》治内妇儿科杂病所列病证,就有60余种,加上伤寒温病,则远逾百种之多。诸如咳嗽、呕吐、泄泻、腰痛、头痛、唇口红肿、齿牙肿痛、口臭、喉蛾、臂痛、筋挛、心痛、胃痛、二便不利、淋证、失眠、健忘、胀满、中风、淋浊、痿芴……门类遍及于五脏六腑、外感内伤。其中有些病证,通常无用姜附之理,但他依然照用。
三、郑钦安提及的阴证依据
综合郑氏书中阴证的依据,约有以下13点:
1.少神或无神。
2.喜卧懒言,四肢困乏无力,或垌卧恶寒,两足常冷。
3.不耐劳烦,小劳则汗出。
4.咯痰清稀或呕吐清冷痰涎、清水或清涕自流。
5.语声低弱。
6.唇色青淡或青黑。
7.痛喜揉按。
8.满口津液,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即饮也只喜热饮。
9.女子白带清淡而冷,不臭不黏。
10.饮食减少,喜食辛辣煎炒极热之品,冷物全然不受。
11.小便清长,大便通利。
12.面白舌淡,即苔色黄也定多润滑。
13.脉微或浮大而空。
扼要地说,突出在一个“神”字,凡是“起居、动静、言语、脉息、面色,一切无神”,即是阳气虚衰的阴证。
四、郑钦安为什么要强调阴证
阴证之形成,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质,或者说禀赋属素体阳虚者。此外,与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有关。还有更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便是医者不识阴阳,不分体质,对素体阳虚者既病之后滥用、误用、多用、久用寒凉滋腻,更伤其不足或虚衰之阳。尤其是对喉蛾、血证这样的病证,阳证固多,阴证亦复不少,而医者每多忽视阴证。
此外,郑氏几乎在每一病证之后,都要批评市医积习,这一积习便是不独立思考,不思治病求本,见咳止咳,见痰化痰,见血投凉,又多用套路套方,如一见便秘即用大黄、当归、白芍、蜂蜜、麻仁、郁李仁,一见小便不利,便是木通、车前、滑石之类;更视峻药如虎,力图平淡稳当。小病犹可,大病则往往误人。 由此追溯郑钦安的学术渊源,其理论实以《内经》为宗,其临床则“用仲景之法”,宗《内经》则在“洞明阴阳之理”,宗仲景则“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因此他的真传就是:“认证只分阴阳”,“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阳证自有阳证治法,阴证则宜益火之源,或甘温扶阳,或破阴返阳,如此,则仲景之四逆、白通、理中诸方,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习用之方了。“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这便是他的夫子自道。
五、证治举隅(原文节录)
1.喉蛾(扁桃体炎):喉蛾一证,有少阴君火为病者,或外挟风热,其证心烦,小便短赤,口渴引冷,挟风热则见发热、头痛,治当清热祛风,如导赤散、甘桔汤,重则黄连解毒汤。有脾胃积热,其人必过食厚味,多烦渴引冷,二便不利、口臭气粗,红肿疼痛等,法宜去积热,如大小承气汤之类;有怒动肝火,上攻于肺而致者,其人必胁痛,烦躁口苦,面青,法宜清肝,如丹栀逍遥散、大青饮之类。
因肾气不藏,君火弱不能制阴,阴气上僭,逆于咽喉而致者,其人口内肉色必含青黑色,或惨黄淡白色,痛亦不甚,人困无神,脉必浮空,法宜扶阳,如封髓丹、姜桂饮、白通等方,皆可令服。
近来市习,一见喉症,往往用吹喉散、冰硼散一派寒凉之品,阳证无妨,阴证有碍,认证贵明,须当仔细。
2.鼻衄: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征,如口渴饮冷、大小便不利之类,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气、
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之类。
有由元阳久虚,不能镇纳僭上阴血,阴血外越,亦鼻血不止(不仅鼻血一端,如吐血、齿缝血、耳血、毛孔血、便血等),其人定无火形可征,二便自利,唇舌淡白,人困无神,法宜扶阳收纳,如潜阳、封髓、甘草干姜或加安桂、吴萸之类。
3.疮科:凡疮之生,无论发于何部,统以阴阳判之为准。
阳证其疮红肿痛甚,寒热往来,人多烦躁,喜冷恶热,大便坚实,小便短赤,饮食精神如常,脉息有力,声音响亮、疮溃多稠脓。
阴证皮色如常,漫肿微疼,疮溃多清水,流清脓,黄水、血水、豆汁水、辛臭水,其人言语、声音、脉息、起居动静,一切无神,口必不渴,或渴喜热饮,舌必青滑,大小便自利,其治或以桂枝汤加香附、麦芽、附子,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疮溃而脓不稠,用黄芪建中汤、附子理中汤。阴寒最盛者,可用回阳饮、白通汤或黄芪甜酒炖七孔猪蹄、羊肉生姜汤等。
4.痿芴:东垣、丹溪道《内经》“肺热叶焦,发为痿芴”,“治痿独取阳明”之旨,专主润燥泻火,但《内经》所论,当是肺热叶焦之由,起于阳明也。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源也,《内经》谓阳明虚则宗筋弛,明是中宫转输精气机关失职,精气不输于脏,则痿生。以此分处,则治痿独取阳明一语方成定案,即不能专以润燥泻火为准。即有邪火太甚,亦未见即成痿证,果系火邪为殃,数剂清凉,火灭而正气即复,何得一年半载而不愈。法宜大辛大甘以守中复阳,中宫得复,转输如常,则痿证可立瘳矣,如大剂甘草干姜汤、甘草附子汤、参附、芪附、归附、术附,皆可酌选。
六、治验选录
《医法圆通》所载治验无多,且都散见于原文中,从未见有人引用,因此如同浑金朴玉,阅之,弥觉可珍,爰选录四则,以飨读者:
予尝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气懒言,半载有余,予知为元气散漫也,即以大剂吴萸四逆汤治之,一、二剂而胀鼓顿失矣。
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实,坚如石块,大小累累,服破气行血之药,已经数月,予知为阴积于中,无阳以化之也,即以附子理中汤加桂、蔻、砂、半、丁香,一、二剂而腹实顿消。
一人病患咳嗽,发呕欲吐,头眩腹胀,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气机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剂小便通,而诸证立失。
予恒见中年老妇,每多两手膀痛而不能举,究其所病之由,多起于少年天癸至时,不知保养,洗衣浆裳,常用冷水,以至寒凉伤及经络,不即为害,迨至中年老时正气已衰,兼受一点寒邪引动,而痛斯作矣。予每以甘草干姜汤加鹿茸、桂尖、附子、葱、酒,治之多效。
七、我对郑钦安的评价
郑钦安为清代独具风格的医家,享誉巴蜀,其认证用方,专在“阴阳”上下功夫,对阴证证治,颇多发挥,尤以善用干姜附子,单刀直入,拨乱反正著称,实医林一代怪杰。
郑钦安虽善用姜附,影响了几代人,但他并不专用姜附,也不是偏爱干姜附子,恶当归地黄,而是当用则用,其所论阴证特征,可供临床者参考,以备一格。
他批评的市习,一见什么病,就用什么病的套方套药,而不问阴阳,不辨证侯,这样的毛病,是医生的通病,我有时也难免不自觉地蹈此覆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他的代表作《医法圆通》,是为补偏救弊而设,他强调阴证,是因为人们往往忽视阴证的缘故。但综观全书,他之持论并不偏颇,这是其可贵之处,也是他区别于明清贵阳贱阴论医家的地方。
至其用方多是举例,言其大概而已,读者但师其意可也,不可拘泥。
中国中医药报 2003.
[
本帖最后由 道在途中 于 2007/6/14 20:14 编辑 www.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