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后期,我国中医学界出现了两大流派,即江南地区的“孟河医派”和江淮东部地区的“兴化医派”。两派各擅其长,但都名医辈出,著述丰富,共同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我国中医学的最高境界。
以“尊经而不泥古,用药以轻巧灵活见长”的兴化医派拥有如江曲春、赵履鳌、魏树森、张涤珊、陈子嘉等一大批名医,形成了庞大的阵容。因其主体骨干以魏、赵二姓及其传人为主,因此兴化医派又被时人称为“淮扬魏赵派”。
魏、赵二姓悬壶济世的所在又都在兴化东门外的家舒巷中。
兴化东门曾因商业发达、铺号林立被称之“金东门”。繁华的东门外大街上有规则地向南向北分布着许多小巷,称为“辐辏”。半腰间南去的一条幽深古巷便是家舒巷,因巷中建有一座“洋楼”,又被人们别称为“洋楼巷”。
古巷两侧青砖黛瓦,品字形的马头墙成群成片,一直延伸到东巷和西边的弯巷。古巷东侧的“盂园”即为赵姓三代名医赵术堂(双湖)、赵春普(小湖)和赵履鳌(海仙)的问诊施药所在。
清代名医赵术堂,号双湖,“工医术,名动远迩”,且医德高尚,“窭人就医必赠良药,阖邑称长者”并“著有《医学指归》二卷”(咸丰《兴化县志》)。
其子赵春普,号小湖,曾入贡太学,然锐意从医,秉承父教,精研内经,为一方名医。
第三代赵履鳌(公元1829—1904年),字海仙,以字行。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赵海仙“运以新意,声誉大振,就医者不远千里来”(民国《兴化县志》)。《扬州名医录》赞他“善治奇症”。根据记载,光绪廿四年(公元1898年)慈禧“不豫”,以及其后两江总督张之洞遘疾都曾遣使礼请赵海仙,皆托病不赴。唯清末状元张謇登门问疾一事传为佳话。光绪廿年(公元1894年),张謇高中还乡途中忽得心疼之疾,诸医束手,遂投止兴化家舒巷。赵海仙问诊良久,作忧戚状说:“阁下此疾,无药可治,速回,早作料理。”张謇大骇,惊惧万分。赵海仙又作密函交付从人,嘱其到达通州张宅后方可交阅。张謇万念俱灰,一团欢喜化为乌有。舟至南通州,忽觉
心痛若失,至濠河,顿觉神清气爽。不觉暗暗讥笑兴化赵海仙,妄称名医,徒有虚名。至宅后,从人捧函,大意谓“阁下高中魁首,心花怒放,因至心痛,此所谓喜伤心也。余以危言耸听,使阁下平添愁惧,胜药百倍。”张謇茅塞顿开,击节高赞:“真名医也!”
事传海安韩国钧,遂与赵海仙过从。1904年赵海仙故世,韩国钧特作《奉题赵海仙先生遗像》,赞为“君坐清季,特以医名,学不泥古,炳然有声”。国学大师李祥亦云“先生于医具清空灵敏绝世之识,善会融会贯通,不名一家。”此后,“学不泥古”、“清空灵敏”、“融会贯通”便成为世人对兴化医派最精当的评价。
赵海仙殁后,留下一座盂园。盂园又名“赵海仙洋楼”,是一座以中式为主的清代园林。穿过昔年的上下六间候诊室甬道,便见高大的花墙,洞门上额“盂园”。入园是一片阔大的天井,天井正中曾掘有荷池,周以龙、狮假山,其形如“盂”。正北面南为一座3层28间的仿欧古楼,室内嵌有壁炉,即名闻遐迩的赵海仙洋楼,传为光绪年间扬州某盐商和江都某木行老板为报救命之恩,特聘宁波匠人设计建筑的。此外,池畔方厅及一溜七间客厅犹存。洋楼后为市级文保单位。赵海仙洋楼历经200余年风风雨雨,已是满目疮痍,但受财力所限,未能进行修缮。为了探索文物古迹的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的新路子,2006年5月兴化市将赵海仙洋楼产权转让给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并由福禧苏州公司负责修缮。
当年,赵氏洋楼建成不久,兴化、安丰等地的名医家都曾仿建洋楼,一时成为风尚。位于家舒巷西侧的魏姓鹤山堂中也曾仿建4层洋楼,因工艺不精,未几被拆,今尚余2层,被包裹在一群清代古建筑群中。“鹤山堂”起初为魏姓古宅名,前后四进,分东西两院。围以长廊明轩,植以
兰花修竹,庭院深邃阔大,占了家舒巷西侧大半个巷道。
魏姓名医源自道光年间赵术堂(双湖)的入室高足魏百泉。百泉之子魏书春(筱泉)、魏树森(魏荫塘),从子魏湘圃(赵海仙首传大弟子)以及第三代魏崇焱、魏宏焱、魏长焱、魏羲焱,第四代魏平荪(嘉泰)、魏嘉德、魏嘉翔等皆为著名医家,有声于世。其中第二代魏荫塘(树森,公元1866—1932年)与赵海仙为同辈人。起初悬壶于沙沟,声名
鹊起,旋返兴化,于家舒巷鹤山堂悬匾“世传魏荫塘方脉”,以“清灵”、“轻巧”著称于大江南北,如韩国钧、张之江、余井塘等社会名流皆问医魏宅,络绎不绝。求学者亦广布天下,镇江王九峰之孙王硕如、高邮蔡敬斋、芜湖王祝三、射阳尹石清、东台王子显、唐于九等均为民初名动一时的医家,他们最初都是魏荫塘的受业门生,都是兴化医派的嫡传弟子。
民初,德国医学博士钮汉士因患
伤寒,自服西药无效,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求诊于魏荫塘,结果一剂而愈。使得原本不理解中医的德国医学博士对中国医学大为赞叹。魏荫塘之子魏羲焱(绍塘),得父真传,认为“医和药,二者不可偏缺”,遂于1929年以宅堂之号“鹤山堂”创办了一座前后坊的“鹤山堂药店”,沪上名家唐驼为其题匾。
建国后,曾于家舒巷魏宅大院设医药公司,于赵宅“盂园”设农采公司,今皆为民居,部分古宅中还生活着魏、赵二姓的后裔。
兴化医派中的张氏,是原在安徽地区颇有影响的“皖派”官医名家,后返回原籍兴化行医,第三代传人张涤珊医术最为卓著,他曾为慕名专程而来兴化求医问药的慈禧太后驾前侍卫阜宁人祁某除去多年医治不愈的积疴,从而名声远播整个苏中、苏北地区。民国初年,张涤珊以医术精湛、德高望重而被兴化众多医学名家推选为“兴化医药公会”和“兴化红十字会”第一任会长,被镇江提督特聘为官医。
杏林繁华引生中药业兴盛
兴化医派造就了当年杏林的繁华,还引生了中药业的兴盛。兴化中药店中的老字号著名的有“四堂一斋”:鹤山堂、中和堂、复春堂、大生堂、上池斋。其中,上池斋为“四堂一斋”中的佼佼者,是省级文保单位。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前后,深谙医道的扬州人方石川在经过多次对兴化医药市场考察之后,认为兴化医学历史悠久,名医代有传承,且名播大江南北,前来求医问药者为数众多,但缺少较为正规的药号。于是,率族迁居兴化城儒学街南侧,在通泰街
黄金地段以重金购得坐南朝北前后三进两厢一楼几十间,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明代建筑,开设兴化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家规模较大的药号(前店后作),并根据《史记扁鹊传》中“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典故,定药号名称为“上池斋”。
上池斋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与其附近赵、张、扬等世传名医的“搭档”和“辅佐”分不开:
从清嘉庆、道光年间到清末民初,名医赵术堂、赵春普、赵履鳌祖孙三代在兴化东城外家舒巷内行医,并与上池斋方姓业主讨论医药,“以凡同道虚中求方”的精神相互学习,从而相辅相成,医药两旺。
官医名家张氏祖孙三代都与上池斋几代家族中的医学名家如方志祖、方承佑等人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探究诊治、选方、制药之道,故凡经张氏诊治的患者皆到上池斋配药,而使上池斋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清嘉庆年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金陵医派”杨元佑、杨启葆、杨子仪祖孙三代从江宁县湖熟镇戴家边迁居兴化经商时,兼行医道。他们所精制的“回春再造丸”药料都购自上池斋。
……
此外,兴化中药店中的老字号还有万年堂、杏林堂、益善堂、济和堂、松寿堂、饮和堂、济华堂、树德堂、泰山堂等,铳筒叮当之声不绝,一片繁忙。
赵术堂积二十余年临证心得,撰《医学指归》(左图)二卷(1848年),载十二经脉图像,经络解、病证解、治法解等内容,别对张元素之《脏腑药式》加以注解。《医学指归》全书以十二经脉为纲,每经之下列经络解、诸穴歌、分寸歌、病证解、用药式、治法歌六项加以解说,后附奇经八脉歌、穴同名异类、名同穴异类等。现存清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刻本及清同治刊本,并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年排印本等。
赵履鳌与其弟赵冠鳌所撰《旌孝堂医案》,记载医案近二百,被收入《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右图)。常先论病机,次述脉证,立法处方有当。所载医案包含内、外、妇、伤、五官等多种疾病,从目录上看,涉及四十余种病证。反映出二位医家学识广博,勤于实践,具有多方面的医疗经验。
-----------本报讯(特约记者 长江 记者 春成 通讯员 文卫)日前,兴化市政府拨出专款180万元,修复清代名医赵海仙洋楼。该工程预计9月底完工。
赵海仙洋楼为兴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古朴大气的建筑风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数百年风雨侵蚀,该洋楼存在多处安全隐患。
据介绍,赵海仙殁后,留下一座盂园。盂园又名“赵海仙洋楼”。
来源: 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