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十多本中医偏方破损濒临失传市民全抄下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抄写这些中医偏方,已成了陈允海每日的“必修课”。(记者 杨绪忠 摄)
慈溪市民陈允海要把它们全抄下来,愿无偿提供给中医界人士作研究之用


本报讯(记者杨绪忠 通讯员陈利群)近几个月来,家住慈溪市浒山街道光辉社区的居民陈允海一有空闲,就一直在忙着一件事,那就是把十多本已发黄遭虫蛀的古书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这些书是我家传的中医偏方,再不抄,就要因虫蛀和霉变而失传了!”他告诉记者。

  中医偏方原是“传家宝”

  10月24日上午,在二楼狭小的卧室内,陈允海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传家宝”:十多本厚厚的中医偏方,装了满满两箱。古书上许多发黄的纸张已遭虫蛀或发生霉变,破损相当严重,上面的字是自右往左竖排的繁体毛笔字。其中一个手抄本的封面上题着“辛巳年桂月,内外贞义,外科祖制”之类的字样,落款为“项裕丰”。陈允海解释说,抄写人项裕丰是他外婆的祖父辈,大约是清咸丰年间人。记者发现,这些手抄本上书写的是一些治病的药方,如得了疽怎么治?生了疮毒用什么中药?长了瘰疬又该吃什么方子的药?“这些偏方大多是现代民间通用的,所以我觉得很有价值,因此希望能把全部偏方转抄下来。”陈允海说。

  花了几个月抄满13本

  今年43岁的陈允海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容易,因为他只有初中文化,从来没有学过繁体字,视力也不好,而且他是社区的暂住人口管理员,每天都要值班,空闲时间并不多。于是,他只能利用中午或晚上的休息时间来从事这个“抄写工程”。抄写时,他不但要戴着眼镜,而且要借助放大镜对书中的字作仔细辨认,还要经常翻看现代汉语词典和中草药图谱进行甄别,以防止出差错。

  记者看到,陈允海已抄满了13本日记簿,有200多个偏方。他告诉记者,这只是古偏方中的三大本内容,抄写它们已花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陈允海告诉记者,他外婆的祖上曾世代行医,所以才可能流传下来这么多医药资料。去年他在整理老屋的房间时,才发现这些“传家宝”。“老一辈花了不少心血才留存下来,我怕它们霉烂了以后就会失传。”陈允海说他还打算继续抄下去,如果对中医界有用,他愿意无偿提供给专业人士。

  专家鉴宝:有一定研究价值

  10月27日,经记者联系,慈溪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林吉品和当地一名中医特地赶到陈允海家“鉴宝”。两位专家经仔细辨认,认为手抄本上注明抄写年代为清咸丰年间,但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一是几本手抄本的字体不一样,有的粗犷大气,有的隽秀细腻;二是从手抄本后面署名来看,有的是“项裕丰”,有的则为“项胡氏抄”。有几本从署名来看,像是项姓老人的下一代所抄。

  “里面的偏方,有些是民间在用的,有些是正规医书上记录的,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两位中医专家同时指出,从手抄本中的偏方来看,多是伤科和外科的中药方子。因为手抄本文字内容较多,且由于书页出现虫蛀破损造成文字辨认困难,必须花一定时间好好研究。两位专家鼓励陈允海继续把偏方抄下去,并把原本好好保存着,他们还会继续对原本进行研究。
来源:宁波日报
-----------鼓励鼓励
-----------发到网上来,让普通百姓都能看到,那就功德无量了!!!!
-----------为啥不用复印机
-----------
原帖由 8090098 于 2008/11/2 15:18 发表
发到网上来,让普通百姓都能看到,那就功德无量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功德无量
-----------
原帖由 松鼠 于 2008/11/2 20:57 发表
为啥不用复印机

说的好,扫描仪也行啊,多省时间。
-----------鼓励鼓励,功德无量!
-----------抄太慢,而且容易出错。拿数友相机拍,好复制,也快。还能保存书的原貌,虫蛀的、有争议的地方以后还能进一步研究。
-----------没数码相机直接用手机。
-----------其实已经失传了,因为作者已经去世,抄书者什么也不会,作者也无传人。
相关文章
 镇心丸(《眼科龙木论》卷三。)
 气瘤
 贴痛汤(《点点经》卷一。)
 方论
 穴,神阙
 求助:涌泉穴可以温灸吗,对高血压头痛有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