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时期的夏伯宽先生。
夏家全家福。
夏伯宽的亲笔手稿。
夏伯宽生前出诊用的药箱。
夏伯宽曾经居住的老屋内,还摆着他以前使用的旧书柜。
夏伯宽与夫人的合影。
夏伯宽曾经居住过的老屋。
夏伯宽(1903-1980)
贤氏春秋
夏伯宽,字济民,1979年被评为“广东省名老中医”,与余道元、汪少云并称惠州市三大名中医。他出生于惠州市桥东龙井巷一小商户家庭。关于他出生和去世的日期,《惠州市文史资料》第三辑记载为1903年与1980年。而根据夏伯宽小儿子提供其本人自传式的文字以及他介绍,夏伯宽的出生和去世的确切时间应为1908年9月和1979年10月。他历任惠阳开明中医学校教师、惠阳县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惠阳县国医支馆馆长、惠阳地区中医院副院长,惠阳县第二、四、五届和惠州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农工党惠阳县副主委,政协惠阳县第四、五届常委。
1928年,夏伯宽考入粤南中医学校,成为惠州三大名中医中唯一受过正规中医教育的医生。3年毕业后,他回惠州执业中医,全身心地热爱和投身于中医事业。在执业中医期间,夏伯宽还兼任惠阳慈惠善堂、仁慈善社、医学广益社等处赠诊医生。解放后,夏伯款更是不辞劳苦热心于为民救死扶伤。解放后的1951年,夏伯宽参加惠州镇医药联合会;1953年参加惠州镇防疗队;1954年参加惠州镇卫生工作者协会、惠州镇卫生工作队;1956年参加惠阳县卫生工作协会;1956年至1963年在惠阳地区人民医院任中医师。1965年,出任惠阳地区中医院副院长。
夏伯宽为民治病不辞劳苦,医风严谨,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擅长内科、儿科,善治肝炎,辨症准确。他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曾编写了数万字的《妇科浅释》和《小儿
腹泻辨证论治》、《肝炎的辨证施治》等经验总结。经过“文化大革命”的10年沧桑以及长期带病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的夏伯宽因病卧床不起。1979年金秋十月的萧瑟秋风中,夏伯宽因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整理)
纪事本末
中医学校毕业
夏伯宽先生出生于惠州市区一个小商人家庭。其父年少时父母双亡,早年靠在东江上摆渡送客过活,攒够一定的钱财后自己开杂货店做起小生意。夏伯宽自幼聪明过人,受当时“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夏氏家族族长在建议夏伯宽选择政治或是医学时,他选择了中医。1928年,20岁的夏伯宽考取粤南中医学校,为他的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也成为惠州市三大名中医中唯一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的名医。三年毕业后,夏伯宽回惠州执业中医。据夏伯宽儿子夏永国介绍,父亲精湛的医术,应该受到堂兄夏志威的影响和传教。夏去威在惠州当时可算是小有名气的中医。夏伯宽回到惠州后,曾跟随堂兄行医问药。
医术医德服人
在惠州开办医院之前,群众防病治病靠诊所。夏伯宽在个体诊所广生堂坐诊看病。受过中医专门教育的夏伯宽,身怀绝技,医术精良,有手到痛止,药到病除之功,一时声名鹤起,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前来排队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无论高官政要或是贫民百姓,无论男女长幼,他都一视同仁,皆视如至亲。在三十年代,夏伯宽还兼任惠阳慈惠善堂、仁慈善社、医学广益社等处的赠诊医生,义务为民诊病看病。
不忘传道授业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提倡医学昌明,振兴国医。惠州市名老中医裘觐颜等人创办了惠州市第一所中医育才学校———惠阳国医养生所。除了本所教员外,还邀请惠州市知名中医授课,夏伯宽是该所教师之一。1937年秋天,夏伯宽被选兼任惠阳开明中医学校教员。据其小儿子介绍,父亲白天行色匆匆为人看病,晚上则挑灯伏案写讲课稿。在其儿子的家里,依然保存着父亲当年的讲课稿,讲课的内容列举清晰明了。1958年,夏伯宽兼任惠阳专区中医进修班教师;1959年至1962年,兼任惠阳县中医进修班副主任兼教师;抗日战争前夕,夏伯宽等人在今中医院水东门诊部创办了开越中医学校,招生20多人。可惜,学校只开办一期就停止。
一生积极“入世”
夏伯宽为中医事业贡献着毕生的力量。解放后,他积极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10月,他当选为惠州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同年,被当选为惠阳县第二届人民代表;此外,他还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1958年,他当选惠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同年他当选为惠州市委员会委员及惠阳医院支部主委;1960年,当选为惠州镇第四届人民代表;1963年9月,当选惠阳县第五届人大代表。除了在医学界,夏伯宽还积极参与其他领域事务。解放前,惠州文化界有一个“尊孔会”的组织,坚持从事祭祀孔子活动,夏伯宽也曾出任该会的理事之一。
王谢堂前
惠州市桥东龙井巷
据夏伯宽小儿子夏永宙介绍,惠州市桥东龙井巷是夏伯宽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龙井巷因为一口“龙井”而得名。至今这口“龙井”依然存在于桥东仓背街。据说这口公用水井的水很清甜,用此井水泡龙井茶,特别清香,居民们都把这口井叫做“龙井”。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年,“龙井”这个称呼家喻户晓,大家纷纷用龙井的水泡龙井茶喝,龙井出了名,井边的横巷也改叫“龙井巷”。记者在夏永宙的带领下来到龙井巷。龙井巷如今楼房新旧交织,路面不宽。夏永宙指着眼前一栋崭新的楼房说,这就是当年旧屋的位置,旧屋早已被拆除重建了新楼房,不留早年一点痕迹,并且住上了他姓人家。
惠州市惠新中街40号
惠州市惠新中街40号也是夏伯宽曾经居住和行医的地方,距龙井巷仅一步之遥。我们在夏永宙的带领下来到这里,眼前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房,楼房的内外墙可见到的地方,均用新型瓷砖粘贴。据介绍,在这个夏伯宽曾经居住和行医的地方,夏永宙于2002年在不改变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对地板和内外墙进行了翻新,并在这里经营着中药药材的生意。夏永宙告诉我们,药店的名称是“广济堂”,与父亲当年坐诊的“广生堂”仅有一字之差。我们踏着木楼梯上了二楼,只见楼里到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中草药药材。在浓郁的中草药味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夏伯宽先生当年的痕迹。夏伯宽虽然已去世将近30年,房子也经过重新装修,可他当年储存病例以及著述的书柜,夏永宙依然很好地保存着。父亲当年的书籍或是资料,小儿子已搬离这间老屋,在新家保管着。书柜里静静躺着一个表面蒙上一丝尘土的小药箱,这就是当年夏伯宽行医时随身携带的工具。药箱表面依然能清晰看到“夏伯宽”名字字样。夏伯宽拿取药材的木制梯子,儿子也舍不得扔掉,至今仍能硬朗地使用着。书柜、小药箱、小木梯、父母的挂相,我们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无限的缅怀之情。
夏家后人多从医
夏伯宽先后生育子女14个,有两个在日寇攻占惠州时夭折,余下12人长大成人,其中7位继承了他的衣钵,从事中医。
夏银凤:排行第一,原惠州中医院化验师,现已离世。
夏永康:排行第五,原惠州市中医院医师,2007年去世。
夏永国:排行第七,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原惠州市中医院医生,现退休返聘任惠州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夏永靖,排行第八,惠州市惠城区红十字会医院的
主治医师,2003年退休,现被返聘回原单位上班。
夏永卫:排行第十一,惠州市中医院中药师,现已退休。
夏永宇:排行第十二,惠州市第一建筑公司医疗室当医生。
夏永宙:排行第十三,原惠州市中医院医生。
西湖说稗
人称“夏伯阔”
在惠州,人们喜欢唤夏伯宽先生为“夏伯阔”,这不仅因为夏伯宽中的“宽”字在粤语中与“阔”字谐音,还因为他乐于助人,出手大方阔绰。据说,夏伯宽先生看病,无论富贵贫贱,他皆悉心诊视。遇见贫苦人家,他不但不收他们的诊疗费,有时还倒贴钱帮他们买药。即使是诊治远方病人时,他询问病情和寄出药单等的书信费,他也从不向病人收取分文。据夏伯宽先生的幼子夏永宙回忆,夏伯宽先生看淡钱财,他经常会说,“帮人治好病是应该的,因为你是医生。治不好病是你自己没本事。有时候帮助别人只是你的举手之劳,或许用你身上的财和物也没关系。财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写一手好楷书
除了行医,夏伯宽先生还擅长书法,特别是一手楷书写得街知巷闻。每年春节,家里张贴的对联都出自他手,他有时还帮邻里撰写对联。在夏伯宽先生手写的医学著述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笔墨。有时,他的处方也用毛笔书写,笔法秀丽、端庄。
名门家乘
“父亲做人原则:处世无非忍与和”
夏永国(夏伯宽之子,排行第七,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先后在广东韶关、惠州等地执业中医)
记者:您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当初读中医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吗?
夏永国:父亲生育子女12人,7个儿子,5个女儿,我排行老七。因为家里子女众多,母亲没有工作,全靠父亲一个人养家糊口,生活相对困难。大哥从小就跟随父亲在药店打工,二哥就读广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我原本对理科感兴趣,1959年高中毕业后打算报考工科专业,父亲当时却鼓励我报考中医学校。于是就听从父亲报考了广州中医学院,接受系统的中医理论教育。我的弟妹小时读书成绩不错,由于历史的缘故,不得不放下学业下乡支持农村建设,没法继续深造,也就没法像我一样受到正规的中医教育。他们当中有几个长期跟随父亲身边,受到父亲医术医德的耳濡目染,也就读于惠州的中医学校,对中医也很有研究,也当上了中医。
记者:父亲曾给予您什么样的教导?
夏永国:高中毕业后,我赴广州读书,后来去韶关的县城当医生,直到80年代才回来惠州。说实话,我与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父亲朴实的为人、遇事能忍的性格,对我们子辈影响深远。当我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时,我时刻没有忘记父亲的医德。父亲在医术方面也给予我很多的教导。在中医学校,我学习理论知识,而中医的临床实践,我最初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每年的假期,我从广州回到惠州,日夜跟随父亲查房、看病。在中医西医中,他尤其注重以中医治疗为主,以中医处方开药。他还注重辨证施治,记录不同的病例,并根据病症以及个人的不同体质来出具药方。他出具的药方比较精致,从来不追求大处方。
记者:父亲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
夏永国:父亲为人朴实,他对中医的热爱,他对于病人一视同仁的医德,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毕生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兢兢业业的态度,济世为怀的胸襟,是我们子女最好的榜样。“持家不外勤与俭,处世无非忍与和”,这是父亲挂在客厅的家训,也是父亲的做人原则。他按照这个原则持家处世,也是这样教育我们子女的。这些我至今依然铭记在心。
“父亲从小就熏陶我们学习古文”
夏永宙(夏伯宽最小的儿子,曾是惠州市中医院医生,跟随父亲的日子最长)
记者:您是家里的幼子,跟随父亲时间最长,请您说说父亲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
夏永宙:作为家里的幼子,无论日常生活或是行医,我都跟随父亲身边。父亲医术严谨,工作起来严肃不苟言笑。回到家的父亲却判若两人,他对子女们都是笑脸相迎,大家相处十分融洽。父亲教育子女时也较严肃,子女犯错,他一直坚持晓之以理,从来不会打骂不用体罚。
记者:父亲从小就要求你们学习中医吗?
夏永宙:家里孩子多,空间不大,我们打地铺睡觉。父亲在床边给我们讲故事。《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的故事,他拿着书本给我们讲,我躺在他的臂弯里听。我们当时听得津津有味,但是不明白父亲为何这么热衷给我们讲四大名著。父亲骨子里充满着爱国思想。他也喜欢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还有《隋唐演义》,我们是在父亲的故事中长大的。现在回头想想,这或许是古文底子不好难学中医,父亲从小就熏陶我们学习古文吧,现在才有点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
记者:您父亲为中医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曾多次到慈善诊所义诊,您能说说当时的情形吗?
夏永宙:解放前,父亲在广生堂当坐堂医生的同时,也会去水东街仁慈善堂坐堂义诊,至少每个星期有一天是在做义诊工作。父亲整天奔波行医,有时甚至带病上班,回家后还殷勤接待慕名而来的病人。工作的劳累,使得原本瘦小的父亲不幸患病,于1979年在萧瑟的秋风中辞世。
月旦偶评
“夏先生开出的药方很精致”
杨安清(原惠州市中医院院长,曾与夏伯宽共事多年,现已退休)
记者:听说您与夏伯宽先生曾经是同事,请问你们共事有多长时间呢?请您说说他老人家的为人。
杨安清:从1961年到70年代末夏老先生去世,我们是在惠阳地区医院和惠阳地区中医院(现惠州市中医院)一起工作。我从医院的秘书到主任再到院长,先后共事有18年之久。夏伯宽先生在惠州很有威望,为人正派,对同事、病人没有丝毫架子。夏伯宽先生一生清贫,甘于过简朴的生活。按照医生的级别,他享受的待遇与县级书记同级,但是家里子女比较多,居住、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拮据。限于当时国家的条件,对于他主动的照顾也不够,但他从没提出过自己的要求。常有地方各级领导找他看病,他从没在领导面前提及,而是兢兢业业地工作、生活。
记者:那夏老先生的医术、医德呢?
杨安清:我虽与夏先生共事多年,但是我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因此,我对他在医术方面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在我的印象中,当时在惠州市中医院任职的夏伯宽、余道元、刘君立都享有盛名,很多病人都排队找他们看病。与余道元喜欢用“猛药”不同,夏伯宽先生用药很平和,即喜欢用四平八稳的药方,类似他儿子夏永国所说的,他开出的药方很精致。夏先生不仅医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医德高尚。他对待诊病对象,不管是高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一视同仁,细心诊治。
记者:夏伯宽先生除了在中医界的成就外,他还积极参加革命工作,还积极教书育人,同时参与“孔子庙会”等文化活动,请您评价夏伯宽先生对惠州的贡献。
杨安清:夏先生把毕业精力奉献给中医事业。他一生热爱各种公益活动。在他
开云综合体育在线
时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惠州市30年代的慈惠善堂、医学广益社等等,济贫义诊。建国后,他热爱社会主义,政治上光明磊落,曾多次当选为人民代表。他还积极去传业授道,教书育人,把自己掌握的医术传授给学生。
感谢管丽芳、邹永祥、周思东、杨安清等专家学者对本文采写的支持和帮助。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