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南京”版讲述了冯端生、张简斋、张栋梁等中医泰斗“妙手回春”的故事,而且还回顾了民国年间中医遭遇的生死存亡。连续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前天,中医泰斗冯端生的外孙吕大启先生与我们取得了联系,他表示至今仍珍藏着外公的
照片,而且在外公
莲子营16号老宅里的生活也至今记忆犹新。
三四进的老宅有两三百平方米的花园 今年已经63岁的吕大启先生,如今也已是“外公”的身份了。而说起自己的外公冯端生,他依然印象深刻。据悉,冯端生先生是南京医林中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于临床治疗的开拓者。他运用中西医兼施,各取其长的独树一帜的疗法,行医不久,便声名
鹊起,由城南遍及全南京城,历时40年,直到1947年,因年迈心力不济,不复行医,在白鹭洲旁莲子营颐养天年。“外公搬到莲子营的那一年正好是我出生的时候,从小我就经常跟随父母出入外公家,当时小,并没有什么意识,现在回想起来,外公家真的称得上是豪宅了。”
据吕大启先生透露,冯端生先生在莲子营的这处宅第,前后有三四进,而且有个很大的花园,至少有两三百平方米。“外公是个很有生活情调的人,不论是家中的摆设,还是园中的植物都布置得整齐、规律。我记得当年花园里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印象最深的就是蜡梅很多,还有天竺。”
至于当年冯家家中的摆设,吕大启先生也是记忆犹新。“就像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的老宅院一样,宽敞的客厅、整洁的卧室,而且当年外公家都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据吕先生透露,当年其母亲的
嫁妆就是一套红木家具。“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红木家具,而是外公家收藏的众多钟表。当年外公家老宅客厅有一面近8米的墙,就完全被一个西洋大钟覆盖,这个钟有两个钟锤,每到整点打钟的时候,其声音相当洪亮。除了这个,外公还收藏许多其他类型的钟表,大到近2米高的座钟,小到巴掌大小的
黄金小座钟,可谓门类齐全。”
生性严厉,思想有些传统
外公冯端生家的豪华布局让吕先生印象深刻,而与外公的直接接触,则让吕先生一生难忘。“外公是个相当严厉的人。”这是吕先生对外公的第一印象。“外公平时不太跟我们这些孩子说话的,但是他总是不怒自威,我们从来不敢在他面前造次。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到花园玩耍,但是兄弟姐妹几个从来不敢乱动花园里的摆设或者花木。”而且,冯端生对后辈的严厉还表现在学习上,“打小外公就会督促我们认真学习,时不时会出个问题考考我们,如果答不上来,或者他不满意,外公就会很生气。”
冯端生的严厉不光表现在对后辈的要求上,对自己也是如此。“外公家有许多书,不光有众多的古医书,还有许多国家的外文书,那时,外公已经不接诊了,但是平时还是经常看到他出入书房。而且还不时会有一些老中医到外公家走动,经常一聊就是半天。”据吕先生透露,冯端生至少会日文、德文、英文等几种语言,这与他对自身的严厉要求是密不可分的。
“除了严厉,外公给我的另一个印象就是比较传统了。”吕先生表示,当时,整个大家族都遵照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传统思想,“逢年过节,我们都要去拜访外公的,那时一大家子的人,要按辈分依次排好,一批批轮流给外公请安。这些断然是不会变动的,而外公有时会给我们这些小辈一些小物品。”之所以说他传统,还有一点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其实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也算正常,尤其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总是传男不传女。我曾听母亲说,当时她让我跟着外公学医术,外公就是不肯点头,因为他认为这是外孙,技术就外传了。最后只有我大舅舅一家得了外公的真传。”
是个京戏迷,擅长拉京胡
“其实与外公接触得并不太多,有许多关于外公的故事都是从父母那里听来的。”据吕先生透露,一向严厉的外公冯端生,其实还是个京戏迷,而且还擅长拉京胡。
“我母亲会拉京胡,以前在外公家里也看到过挂着的京胡,但是每次问起总会被大人搪塞过去。现在想来,大概与那时候人们一直认为戏子是不入流的行当有关,因此虽然外公喜欢听京戏,会拉京胡,但家人还是对此避而不谈。”据吕先生透露,这些,他也是以后才从父母口中间或了解到的。“听说,以前像梅兰芳这样的名角都到过外公家唱戏,而且都是我外公亲自拉京胡伴奏。”要知道,京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没有相当的功力,别说给这些名角伴奏,就是普通的场次也不可能随便上场的。
记者:刘磊文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