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作者简介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他将大量的中国古代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曾经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文的作品。他的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在美国一经出版,即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2007年《空谷幽兰》中文新版推出后,受到国内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
目录
第一章 不立文字
第二章 不见如来
第三章 无山
第四章 无家
第五章 无始
第六章 无相
第七章 无心
第八章 不作,不食
第九章 无镜亦无尘
第十章 不得闲
第十一章 不见
桃源
第十二章 不辨东西
第十三章 不分南北
第十四章 不死
第十五章 无终
-----------横穿中国的文化追寻之旅
一部现代版马可·波罗游记,一次与释迦牟尼的心灵对话
一段晨钟暮鼓禅诗香茶为伴的行路,一位西方佛教信徒眼里的中国禅宗
横穿中国的文化追寻之旅
——《禅的行囊》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罢了。
西方佛教信徒眼里的中国禅
禅宗,这是个在中国人眼中都十分神秘的佛教宗派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字有极深的依恋,因此在中国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禅宗也不可避免地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几乎形成了一种文学传统。但禅的根本教法并不在文字之中,而在每位师父与徒弟之间用心印证的觉悟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禅宗的核心思想,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作为一位汉学家和佛教信徒,比尔·波特横穿从北京到香港的大半个中国,追寻六位禅宗祖师的足迹,拜访了他们开创的六个禅宗道场,也揭开了禅宗的神秘面纱,向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禅宗历史与思想的大门。《禅的行囊》就是这次旅程的全景记录。在这本书中,比尔波特将相关的历史背景、与禅宗大师的访谈实录及有关禅宗最早的记录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描述了中国宗教中心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在世事变迁中保留下来的宗教遗产。
晨钟暮鼓禅诗香茶为伴的千里行路
诗、茶、与深沉悠扬的钟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元素。对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禅宗,诗、茶与晨钟暮鼓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从北京古钟博物馆刻满经文的永乐大钟到五台山碧山寺历数轮回演绎着“苦,空,无常,无我”的晚钟,从贾岛的苦吟、白居易的感叹到六祖惠能“何处惹尘埃”的偈颂,从九江茶缘苦寻方得的粗制铁观音到慧日寺与僧人论禅时的一杯清茶,书中充满禅意的文字带读者远离了喧嚣的红尘俗世,在深山古刹的静谧中小憩,为疲惫的心灵偷得半日的闲暇。
比尔·波特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语言描述着他遇到的每一件事。不管是参观中国最古老的藏经洞,参加持续六个小时的宗教仪式,还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寻找鬼魂却一无所获,吵醒了少林寺负责艺术的和尚,再或者是拜见中国第一禅庵的主持。这段与晨钟暮鼓禅诗香茶为伴的旅程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禅宗的思想,还有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
与释迦牟尼的心灵对话
禅的最大特色就是自我追寻,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达到超越语言和文字的心灵境界,正是修禅者的最终追求。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世界,心灵的迷惘与信仰的缺失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最大危机。而《禅的行囊》这本书正是滋润人们干涸心田的涓涓细流,书中作者所描述的禅意生活,正是解救人们迷失心灵的良方。
禅就是生活,自然而然,又超然物外。比尔·波特用轻松幽默的文字为人们开启了通向心灵世界的门,他所选择的中国古诗和佛经不仅在外国引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也让中国读者们有机会重新审视中国文化中习以为常或引以为傲的东西,为生活在这个浮躁社会中的人们开辟了一湾荡涤心灵的清泉。
儒、释、道与当代“马可·波罗”
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一部寻访中国隐士的“文化苦旅”,让世界认识了佛门的净修与道家的“隐”文化,也揭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而今他的新作《禅的行囊》,以净化心灵的禅宗为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儒、释、道一体的传统文化,玄妙的佛经为迷失在凡世的心灵找到了栖息之所,禅意的诗词引世界投来探究的目光。比尔·波特,这位当代的“马可·波罗”,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西方人认识了现在的中国,也让更多的中国人找到了心灵的“香格里拉”。
-----------访比尔·波特:背起行囊和老外学禅
他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外”,有一个很中国的笔名——赤松。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背起行囊在旅途中学禅,参禅、修禅、悟禅,将路上的所闻所见、所观所感集结成了此书。他以自己对禅宗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娓娓道来禅宗祖师的来历遭遇、禅法的精神和传承之过程。笔者曾问他,禅是什么?他说,禅和枝头一样,看月亮,不要看枝头。这样的一种形容想必完全发挥出了禅意的内涵和外延,简明的叙述,淡泊的行文,略带幽默的口吻,给读者打开了一扇窥探禅宗佛学的门户。
比尔•波特版《在路上》
翻开《禅的行囊》,就能够感受到作者是以极高的热情和耐心来进行这次寻旅的。从北京出发,经由大同、太原、五台山、石家庄、洛阳,一路走来,后至合肥、九江、武汉、当阳,最后到韶关、广州、香港。作者一路上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背着大大的行囊,怀揣着一颗虔诚、笃定的心,穿起了由北向南的探访禅宗之路。
本书好像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作者亲身纵贯神州大地,考察佛教禅宗文明和遗迹的经历。难怪就连比尔本人都会说:“这本书讲的就是比尔•波特在路上。”全书一共16个章节,每个章节的题目均带有一个“无”字或“不”字,如“不立文字”“不见如来”“无山”“无家”“无镜亦无尘”“不辨东西”“不归路”等,言简意赅,从题目中便流露出佛性的朴素和简雅。
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的比尔在求学期间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接触到了一些中国的佛道经典,深感其中的微言大义,于是,开始苦读中文。两年后,他中断了学业,搬到中国台湾,在寺庙里过起暮鼓晨钟的简单生活: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年。直到他结识了做庄子研究的中国女友——后来的妻子后,才离开寺庙,隐居在竹子湖边的一个家舍里,随后,他萌生了探访传说中隐士的念头,这也成了完成《空谷幽兰》的最初动力。而在《禅的行囊》一书里,作者则有了自己人生的一条线索。他讲述自己的生活、家庭,描述得平平淡淡,却时常让读者内心翻滚。
在作者走访寺庙、收集资料的岁月里,他遇到过很多艰难困境。身为一个外国人,只身来到中国研究博大精深的禅学,无论是学术界的教授,还是寺庙中的和尚,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向他表示:文化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提及翻译,更有人认为,西方的语言很难传达佛陀的深邃思想。古代的高僧把佛经译成中文是很严格准确的,再翻译成西方语言却很难做到这一点。面对种种质疑,比尔认为,翻译是他的一种修行方式,重点并不只是在文字上。于是,这位一脸白须的老者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以持续的热情和独特的视角来记录与参悟。
专访比尔
关于禅宗和佛学的问题,比尔一再表示自己只管提出问题,但并不负责解决问题。“我已经习惯了没有答案的问题。我很喜欢提出问题,每次打坐的时候都是在面对自己提问题的过程:自己是谁?哪一个自己是对的?哪一个自己是假的?佛教就是这样,不会拒绝任何问题。我想我的书也是这样,把问题提出来,但并不一定需要回答。”也许,这也正是促使他一次又一次背起行囊上路的原因。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这部书的?整部书的内容就是每天行程的记录吗?
比尔•波特:这本书是我结束中国行程刚刚回到美国后,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于是,我开始回忆旅途过程中发生过的事情,查看每天记录过的零散文字,一直回忆到我回美国。在旅途中,我准备了两个笔记本,一个很小,放在身上随时记录,一个作为整理每天行程中的所见所感。有时候我也会像记者一样需要录音,比如访问和尚等,这样收集多种形式的资料。回美国写书时,我会从中挑选一些比较重要、有意思的事情,包括我自己的生活,一些我记忆犹新的人物采访,还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等。
您在书中曾说这次旅行使您找到了让自己很快乐的事情?
比尔•波特:我的快乐就是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将它称为“工作”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我做这些不是为了某种利益。比如翻译佛教书籍、古代诗词,这些都让我感到很快乐,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我从小就已经看破红尘。用现在的话说,我小时也算是个“富二代”,我的父亲曾经很富有,但我并不享受那样的生活。我最好的朋友都是家里佣人的孩子,我不喜欢父母的朋友,因为他们的面具太多,既不真实也不真诚。所以,我父亲破产的时候我很高兴。我对钱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选择钱。
您的每次旅行都会事先准备一个主题吗?
比尔•波特:对。比如《禅的行囊》,我想介绍禅的历史,从开始第一祖到第六祖,菩提达摩初祖从印度把禅宗带到中国,当时只有两三个弟子,第二祖可能有五六个,第三祖也只有两个弟子,第四祖有500个,第五祖则有1000多个,第六祖有好几千个。禅为什么在第四祖改变了?这个问题促使我必须去那个地方看一看,看过之后我才明白,第四祖住在长江旁边,是一个高山盆地,这里的地理因素对禅宗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事只有身体力行去亲身经历才能够体会到。这种发展取决于环境,禅宗开始变成一种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生活就是一种修行,这是中国禅的特点,禅与生活是不分家的。
您说,禅宗的“心”是最重要的,那么,您在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禅的思想的?
比尔•波特:禅确实无法形容。但我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家通常想用一种形式表现出精神内核的东西,具体到我本人,我表示禅的方式就是写书。
您曾在书中写到自己不喜欢仪式,小时候就痛恨教堂,但是,在修禅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也避免不了仪式,从小时候痛恨教堂到如今成为一名在家的居士,您觉得这两者之间会存在矛盾吗?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转变?
比尔•波特:教堂是一个组织性的宗教场所,但是,长大后我慢慢发现我的性格受不了组织性太强的宗教。而修禅则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打坐、喝茶,都可以算是一种修行,朴素的生活也是一种修禅的方式。而且,修禅比较随性,在寺庙里可以,在家里也可以。我不太喜欢仪式感太强的宗教。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您有没有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比尔•波特:我计划在《禅的行囊》之后,要开始写诗。大概明年秋天,我想去考察中国古代诗人的故居,拜会他们的丧葬之地,看一看他们写诗的地方。像苏东坡、欧阳修、白居易、王维、李白、贾岛、陈子昂等诗人。
您一口气能说出这么多中国诗人的名字,您为什么会对中国诗歌感兴趣呢?您觉得它和西方诗歌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比尔•波特:我很喜欢翻译,如果你看西方的画作会发现它的颜色很多,而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却只有一点点,别的地方都是空的,让你自己去想象。中国的诗词也是一样,它不告诉你太多,却让你遐想无限。这就是彩色和黑白的区别,如果你用彩色,就会告诉大家全部,如果你用黑白,颜色则由欣赏者自己用想象力来填满,中国的诗词就是这个样子,它非常有吸引力,我觉得能够翻译中国的诗词非常有意思。其实,最初原本的诗是没有语言的,诗是由一个诗人写下来,被他写出来的诗已经成为了第二次的创作,因为最初的诗是诗人在构想时的那种感觉,这才是原始的、最初的第一首诗。作为一个翻译家,我要发现这个“原来”的诗究竟在哪里,是怎样的。
记者:金朝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比尔·波特:羁旅寻禅记
他是一个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却用30年时间译诗、译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做只听从于内心声音的旅行。继寻访隐士后,他又踏上寻禅之路,笔下绘出一整幅囊括了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经济医学、政治传统的优美长卷,也由此放下了存乎于心的一些包袱。
比尔•波特结束寻禅之旅、回到美国家中当天,是阴历四月初八,佛陀诞辰。“躺在楼上浴室的浴缸里,开始回味刚刚结束的旅程——这大概是我的私人庆祝方式。”爬出浴缸,上了床,比尔想睡上一觉,可是心绪还停留在中国。于是他又从床上爬起来,开始写《禅的行囊》,也就是2010年初秋时分出现在中国大小书店里的这本书。
“我的旅程始于2006年春天的北京。在中国,农历新年标志着春季的开始,这一天新月初升,距离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的等分点最为接近。2006年的农历新年是公历1月29日,而我到达的那天是2月26日——也就是说,春天已经开始了将近一个月。但是,决定春天何时开始的中国古人居住在黄河流域,北京则远在他们北方500公里处。在北京,现在仍是冬天……”
不立文字
到达北京后,老友告诉比尔,中国人正在重新点燃对佛教的热情,但这种热情还很肤浅,并经常是出于误解。“大多数人要么是被密宗的神奇能力吸引,要么是在净土宗里寻求逃避,他们并不对完全的解脱感兴趣。但其实任何修行都要立足于禅,包括密宗和净土宗。禅是佛心,学佛的人早晚都会走向禅修这条路。禅在中国曾经濒临灭亡,这两年刚刚有点好转,将来怎么样还很难说。”
“对禅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但是要让人们真正理解禅,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禅宗的寺院现在也越建越多,但更重要的是重建禅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的杂志想做的事情。回到唐朝时的繁荣是不可能了,现在需要让人们理解:怎样在现代世界、日常生活里实践禅的思想。这是禅的根本,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禅关心的是我们此刻的想法,而不是历史上的那些仪式或戒律。”
“道并不在语言之中,以文字见道,就如以手指月。如果人们想知道月亮的样子,他们还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无山
五台山之名其来有自:耸立在台怀镇周围的那五座主峰看起来并不险峻,所以被称为“台”而不是“峰”。每座“台”顶都已经修了可以通车的公路,但眼下天寒地冻,司机说只有东台和南台可以开车上去,而比尔想去的只是北台。北台不仅是五台中海拔最高的,而且憨山德清禅师(1546-1623)年轻时曾在那儿住过8年。德清的诗文是比尔最早接触的禅宗文献之一,因此他不可避免地在比尔个人的禅宗英雄谱里占据着重要位置。司机说,他可以把比尔送到离台顶还差一个钟头脚程的半山腰,然后报出了他的要价:1000元人民币——“他可能以为我从火星来的。我们狠狠地砍着价,最后讲到300元,他无论如何不肯降了。这个价钱仍然高得离谱,但我也想不出别的招了。”
一路上山,碰到结冰路面时,司机就打开车上的一个电子装置,里面传出“南无阿弥陀佛”的诵经声。“过了结冰路面,他又立刻关掉了南无阿弥陀佛,显然是不愿意浪费佛祖的保佑。”
积雪齐腰,车很快就走不了了。比尔独自在雪中蹒跚前行,终于发现了一条兽道,那儿的积雪才没脚踝。沿着兽道走了几百米,他来到一处突出的山崖,站在高处,已然可以望见对面的北台。此处海拔超过2800米,雪中的艰难跋涉开始让他感觉头晕,他决定就此打住。
面朝德清过去的道场,眼前群山苍茫。比尔向北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修行者以及一切修行的众生恭身行礼,心中想起德清禅师晚年时写下的一首诗:
雪满乾坤万象新,
白银世界里藏身,坐来顿入光明藏,此处从来绝点尘。
不得闲
在九江的一家
茶叶店,女主人烧水,烫壶,为比尔泡了一泡秋茶。茶壶里飘出不可思议的花果香气,它既强烈又微妙,和五祖寺的玉兰树大不相同。“我愿意整天整宿地吸嗅这种香气,我能闻着它入睡。这泡秋茶的香气无论多少分都不够给的,而茶汤的滋味也非常甘醇,没有一丝涩味。”比尔计划着,到了夏天每星期享用一包,那将是一整个夏天神仙般的日子。他甚至已经想好了一本合适的书来跟如此高贵的茶般配——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集,“我一直想把它翻译成英文,现在总算有理由开始了。”
然后他直奔庐山,去了茶叶店女主人弟弟介绍的寺院。这座质朴的山寺以石料砌墙,板瓦铺顶,另有两座纯以木材构筑的钟鼓楼,两座石头房子和钟鼓楼围成一个院落,四周没有围墙,这种就地取材的作风配合着松竹掩映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种简约脱俗的风格,与此前比尔在中国各地所见到的千篇一律的寺院建筑相比,实在是种可喜的变化。
寺里的年轻和尚受过良好教育,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言行举止总是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让人很不舒服。“他相信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不管你说什么,只要你一开口,肯定是错的。他一点不加掩饰:中国文化太古老了,你一个外国人是不可能理解的。你把不同的宗教都弄混了。你肯定以为我们中国人都是修道的吧?你连和尚都不是,怎么可能理解禅呢?……”好在茶香稍稍缓解了这种不适的感觉。
站在院子里道别的时候,比尔夸奖了寺院的建筑,僧人显然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是在讽刺寺庙看起来太寒酸,还解释说,这两座石头房子和钟鼓楼都是临时性的,自己正在筹划兴建一所规模宏伟的寺院,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比尔再次无言以对。
结束在九江的探访时,比尔已经8天没泡澡了。淋浴毕竟是淋浴,它无法代替泡澡。泡一个热水澡,洗去的不仅是尘土和汗渍,还有长途旅行中逐渐累积的风尘、疲惫、伤感和烦恼。浴后,比尔在日记本上写下:“已经有爱,为何还不知足?”
无始
在比尔到达洛阳的当晚,一股冷空气前锋也跨过了黄河。次日清晨,室外刮起了刺骨的寒风。
他造访了空相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一开始只是从长安前往洛阳的崤函古道上一座供僧人歇脚的驿站,如今,这里用来培训刚刚在少林寺出家的沙弥。空相寺监院延慈告诉比尔:少林寺里正在修建一系列不向游客开放的建筑,一座新禅堂已经建成,并且恢复了每年冬季的禅七制度。禅堂刚建好的时候,释永信方丈把延慈和另外几名僧人送去上海,向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居士南怀瑾学习禅堂仪轨。从上海回来之后,他对禅堂规约的理解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说,学到的不是规矩,而是禅修之道。
另一项改变是,少林寺开始在各地建立培训和修行的分支机构。少林寺的吸金能力相当之强。而这笔钱的用途之一就是恢复重建空相寺这样的古老道场。目前少林寺同时在进行的类似工程就有六七处,这样,僧人们就可以远离少林寺的喧嚣,在空相寺这样幽静的道场修行和习练少林武术。
发生变化的只是外部的环境,延慈说,但外部环境并不重要。禅的关键在于内心的修炼,佛心并不随外境变化,所以修行之道也不会发生变化。菩提达摩初来中土之时,佛教已经在此流传了400多年,但那时的佛教徒注意力都在经典的学习和翻译,以及如何获得精神力量上面。僧人们大多住在城市里,住山修行者很少。因此,当禅在中国出现之时,并没有吸引太多的关注。直到200年后,禅宗才真正开始走向繁荣,并从此占据了汉传佛教的核心地位。禅对内心修炼的关注使它成为所有佛教流派的基础,无论密宗抑或是净土宗。禅不是领悟的对象,而是领悟的方法。你不可能从经卷中找到它,因为它就在你的心里。这一点从未发生过改变。
不死
坐落在韶关城东南15公里处的南华寺,是六祖惠能的根本道场。离开黄梅双峰山后,惠能在此驻锡讲法三十七载,南华寺从此成为华南重要的佛教丛林之一。中国人普遍认为,惠能大师已经顿悟正觉,位列诸佛之中,而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南方人,所以每天前往南华寺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有时一天就能接纳数千人。
这些年来,比尔仔细爬梳了数百则早期禅师的传记,从其中涉及到禅师们出家之前经历的内容来看,除却那些直接出家的以外,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儒门转向释教的,由道入释者几希。比尔禅既不可能是从道教,也不可能是从儒家中发展而来,它甚至不是从当时已经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中派生出来的。禅是一种崭新的事物。想想看,除了禅宗的那些祖师们,还有谁会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还有谁会对困惑的弟子说“喫茶去”?不仅道教徒和儒门弟子们不会这么做,连菩提达摩之前的佛教徒也不会这么做。
中国传统对文字有极深的依恋,因此禅宗也不可避免地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几乎形成了一种文学传统。但禅的根本教法并不在文字之中,而在每位师父与徒弟之间用心印证的觉悟中。这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它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也许有这样的可能:这种无法用文字印证的觉悟最初在印度产生,并代代传承,但印度人对于文字的态度恰与中国人相反,他们没有文字记录的传统,所以直到菩提达摩将禅带入中国,并在四祖、五祖,尤其是六祖的手中发扬光大,其影响力从隐秘的僧伽内部一直扩展到整个社会的所有阶层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禅才开始在中国人的文献里逐渐树立起一种相对清晰的面貌。这是比尔的看法,而且他一直坚持这种看法。就这样,他在宗六祖的寺院里用语言谈论着他老人家不希望人们用语言谈论的事情,直到开大静的钟板敲响,才把我们赶回了各自的房间。一弯新月爬上了寺院的屋顶。晚安,惠能。
不归路
虽然时间已过去近30年,比尔仍然时常会想起第一次从美国西海岸飞赴台北时的情形。那是1972年9月1日,在离家之前,他漫无目的地在家乡的街道上走着,遇见一个流浪汉,两人便攀谈起来。
流浪汉告诉比尔:二战期间,自己是名战斗机飞行员。一次空战中,他的飞机在菲律宾上空被敌方火力击中,于是跳伞逃生。他的下方是一片热带丛林,降落伞一入丛林,就被数十米高的树冠挂住,人直接撞在树干上晕了过去,身受重伤。他的救命恩人是菲律宾的“猴人”。他们对他悉心照料,直到他伤势痊愈、能够自由行动之后,又教他如何在丛林间上下,有时候还带他去打猎。负责照顾他的一位女性后来成了他的伴侣。他在树冠上住了大概有半年时间,渐渐觉得自己仿佛在另一个世界里获得了新生,再也不想离开了。
有一天,他又跟着一群男性“猴人”外出打猎,在空地上发现了一个美军小队。他激动地跑上前去,述说自己被击落后得救的经过。小队的指挥官于是将他收编,并保证把他送回自己的部队。然而,重新找到组织的喜悦过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将离开丛林,并再也回不去了。他对指挥官说,自己需要再回去一趟,去和自己的救命恩人告别。不料指挥官听罢哈哈大笑,吩咐他废话少说,又让手下去帮他找两件军装穿上。如果不听从命令,他说,他们有权将他视为逃兵就地正法。
就这样,他跟着美军小队走出了丛林,回到了自己部队。很快,战争结束了,他也回到了美国。自始至终,他都没搞清楚自己是在什么地方被击落的。回国之后,他试过几份工作,但他觉得这个世界里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于是放弃了工作,开始流浪。比尔遇见这个流浪汉时,他已经流浪了20多年。他说他将一直这样生活,直到死去。“也许现在这座丛林和原来那座并没有太大分别。我不介意当流浪汉,这样至少不用一辈子做那些毫无意义的工作,最后死在一间饼干盒一样的房子里。不过,当初我根本就不应该从&LSquo;猴人’的丛林里离开。”流浪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站了起来,说:“如果你也找到了你的‘猴人’,别再犯和我同样的错误。”说完他便转身走开了。
第二天,比尔便从洛杉矶伯班克机场先飞旧金山,然后转机飞台北,从此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在台北住了4年后的一天,海明寺的方丈交给他一封信,从邮戳上看,信是父亲去世前一天寄出的。他在信里说:你是不是应该考虑干点有意义的事情了。过了没多久,比尔搬出寺院,开始翻译佛经和中国古诗,“30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没找到比这更有意义的事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行者,推广者,值得敬佩。
-----------比尔•波特,曾经在TV看到他的一个专访,国语说的很好,比有些国人说的还好。谢谢推荐,有空拜读!
-----------谢谢楼主的推荐,有时间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