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地球、人体与身心治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2012年9月23日在北京大仁健康公馆龙心读书会的讲座

张流秀

中医有一部源头经典叫《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里边,中医的先辈们揭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意思是人体从天文环境获得五气,从地理环境获得五味。所谓五气,即季候气象的五种空气状况——风、热、湿、燥、寒。五气主要通过鼻窍、汗窍、毛窍等途径影响于人,人体通过这些途径,达成与天文环境的这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吸进氧气呼出废气、传递热能保持恒温等,这叫天通。五味,是指水土物产的五类气味或滋味——辛、咸、甘、酸、苦。五味主要通过咽窍、肠窍、尿窍等途径影响于人,人体通过这些途径,达成与地理环境的这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吃进饮食水谷,排除废渣、废水等,这叫地通。

人类生存生活于天地之中,是天地的产物,显然无时无刻不与天地息息相通,而受天地的供养。为此,人体与天地就有了同构关系,而成为宇宙和地球的一个缩影。其中,“人体作为宇宙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主题,可以从宇宙的广阔空间与星球实体的结构来谈及人体的实体与空间极其疾病。这个主题,在天地生人学术讲堂对一些科学家长辈、学者和中医行内外朋友已作了一个较有影响的汇报。今天,则准备向大家汇报一下“人体作为地球的一个缩影”主题。考虑到在这个主要为企业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者的场合没必要太学术化,主持人建议把这个主题的题目改为“地球、人体与身心治理”,非常好,大家很可能就此会更易明了。

结构成分

“地球、人体与身心治理”这个主题所要给予大家的信息是什么呢?

大家可能都读过唐代诗仙李白的宴饮游赏骈文《春夜宴李园序》。李白在其中写到“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他把天地自然叫做“大块”。为什么叫“大块”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格物致知主要是从写意的整体角度来的,不像西方文化以写实的细节为主。所以“地球、人体与身心治理”这个主题,也就主要从地球大的最基本的结构来看人体的大的基本的成分组成,然后来确认人体身心的疾病或者健康。

众所周知,地球整体不外乎就由海洋和陆地所构成。从面积上看,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大约70%,陆地约占30%。而从比重上看,地球上的水和土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

人体呢?作为地球的一个缩影,人体也是由自身的“水土”所构成。所谓“水”,就是人体的组织液体,“土”就是人体的组织固体。人体组织液体占整个人体体重的70%左右,而组织固体则只占30%,跟地球的水土比例基本相同。组织固体主要是最后形成骨灰的部分,而组织液体主要成分也就是自然中的水H2O。一个一百多斤重的人,驾鹤西去或者因故“牺牲”之后,其骨肉躯壳火化下来不过就那么点儿骨灰,而骨灰即为“土”,其他的呢?水嘛,占人体比重70% 的水因为火化就一下子蒸化掉了。当然,如果真有灵魂,则灵魂早就化作了一缕青烟,该去哪儿就去了哪儿。

由于人体70%的成分是水,所以可以认为人体就是一个“水立方”。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先生在其“一把辛酸泪”的《红楼梦》里讲,“女人是水做的”,其实男人也未始不是,只不过一般说来,女性身体的水分比例更大一些,在青春期尤显得秀色可餐,所以台湾言情作家琼瑶女士才会在小说里用“水灵灵”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其女主人公。

水土灾害

万物都存在生、住、异、灭或成、住、坏、空的自然变化,地球并不除外,其异常变化,由于对人类整体或局部生存或生活的威胁,通常称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在“水”方面,主要表现为海洋上的台风、海啸,陆地上的洪涝、干旱、沙漠化;在“土”方面,主要表现为地震、泥石流、火山熔岩爆发或土质盐碱化等等;此外,还存在最多的是水土流失问题。

相应地,人体的健康自然也取决于人体自身“水土”的状况,换一个角度说,人体的疾病就出在其组织固体或组织液体上。不过,组织固体的疾病一般不多,主要是骨病、牙病,对人体的威胁并不常见,临床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组织液体出现的疾病可就太多了,甚至有些组织固体的疾病也是由组织液体异常所导致的,比如人体便溏、蛋白尿、白带重等,这是人体自身的水土流失。

人体由于主要成分是水,所以从某种程度说,人体的身心疾病主要就是水出了问题,治病其核心就是治水。一个好的医家也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体水利工程师。

疾病与水

既然人体身心疾病主要是水出了问题,那么水会有些什么问题呢?想想,问题不过就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水太过,多了;二是水不及,少了;三是水污染,脏了。

首先,看水太过多了的问题。水过多,导致人体内部发生洪涝灾害或沼泽淤塞。洪涝灾害有局部和全身的两种情况。局部性洪涝灾害,明显看得出的主要如头面部水肿、下肢水肿和严重腹水、严重水泻之类。全身性的洪涝灾害,常见的如肥胖。

沼泽淤塞,严重者为死水,比如四肢水肿如泥,一旦如此,意味着离死不远。记得宋代理学家朱熹,写过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否也有如此启示?人之所以能像个人样意识清楚地活着,应该就是这70% 的水是流通的,也就是说是“活”的。

沼泽淤塞不严重,一般为饮、为湿。饮是水里边的物质成分少,湿是水里边的物质成分多。湿在外多表现为关节肿痛,或皮肤病比如湿疹、阴部潮湿瘙痒或女性白带严重;在内多表现为大便粘腻不畅。饮则主要表现为口涌或咳泡沫痰,或眼睑肿如蚕卧,或晕眩想呕之类。

其次,看水不及少了的问题。水太少,意味着体内干旱,严重者可导致体内组织板结或沙漠化。体内干旱,一般表现为干结便秘,皮肤粗糙,头屑较多,口唇咽喉干燥,眼角或女性阴道干涩等。如果体内组织板结,表现在舌上为舌光无苔,舌面有水分。如果体内沙漠化了,则在舌上表现为舌红绛无苔,并且没有水分。分析一下“活”这个字,“活”是“舌”边有“水”,表示什么呢?是不是“舌”上有水分,这人就有生命力还能“活”?相反,如果“舌”干一点水分都没了,彻底成了不毛之地,再也长不出“苔”了,那就预示着这人离生命结束已经为期不远。事实上,像这样的人,早已大肉已脱,基本就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研究一下这个“瘦”字。里边一个老叟的“叟”,外边一个“病”字头。“叟”是还剩下几根肋骨的瘦瘪老头,这样的一个瘦瘪老头,一旦病来还能有活的指望吗?或者因病消耗成如此大肉已脱的骷髅样子,还能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吗?历来有个说法叫“千金难买老来瘦”,错!所以,人不能接受“肥”,也不要祈求“瘦”,应“千金难买老来壮”,从年轻到老来一直追求“壮”可也!

再来,看水污染脏了的问题。水太脏,这是关于水的卫生出了问题,包括水里面物质成分的变化和水质自身的晶体变化。其中物质成分变化主要是人体内发生了杂质垃圾或微生物污染,这和人们生态环境的水污染脱不了干系,在人体通常表现为颜面晦暗、皮肤斑疹、眼睛黑白不分明,严重者则静脉曲张,或发生心梗、脑梗等疾病。

水质自身的晶体变化则是水本身的结晶体发生了由美到丑、从善到恶的微观改变,这其实是人自身心灵染污的反映和反应。有一本日本人江本胜写的书叫《水知道答案》,估计大家都看过,他对水的研究证明了水真是有灵性有感知的,尤其对人类心灵意念极其敏感。面对水,心灵意念善,则水结晶清洁明亮漂亮;心灵意念恶,则水结晶模糊悲情丑陋。心灵的染污在人体通常表现为抑郁、狭隘、身形丑陋,甚至一脸愁苦之相。按佛家说法,人都摆脱不了愁苦,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也要“独上高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佛家研究了人生的八大苦。八大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大苦应该是人都逃不掉的。悲观的说法,这个“苦”字本来就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大家看,这眉毛和眼睛,是不是“苦”字的草字头?颧骨和鼻梁是不是就是“苦”字中间的十字架?据说基督教耶稣受难就在这“十”字架上。嘴巴就正好是“苦”字的口字底。所以是人都有“苦”啊!只不过,有些人脸上的“苦”显得明显,有些人显得不明显,这和各人的心性相关。所以为了少苦,佛家才强调“杨枝净水”,大家注意观察,观音菩萨手里所持的即是。

如何治水

至此,我们已经明白了水的问题——太多、太少、太脏对人体身心的意义。那么,身心的治理是不是就首先得从治水入手?如何治水?显然,根据水的太多、太少、太脏,一定会有一些特定的相应措施可以采取。由于今天只是一个讲座,不是一个系统的医学知识的培训,所以只能向大家汇报治理人体身心的“水利工程”的部分原则措施,让大家以管窥、举一反三地体悟到人体的身心应该怎样来进行治理。

第一个,引流分洪法。这是针对人体肠道水太多导致水泻便溏的状况,水泻便溏成人有,而小儿为多见。这是人体典型的“水土流失”,换句话说,水泻便溏是要流失生命物质的。且注意观察,经常便溏的人是始终胖不起来的,而急性便溏的人会迅速消瘦下去。目前,市面上很多不服责任的减肥药所采用的短、平、快方式就是让你拉肚子,服用过的应该都知道,结果是怎样地后患无穷。至于如何正确地减肥,后边会讲到。

水泻便溏怎么办呢?大家都去过四川成都的都江堰么?至少都知道都江堰罢?四川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大概就因为有个都江堰水利工程自古迄今使川西平原旱涝保收。都江堰工程是隋朝李冰父子主持开凿的伟大工程,之所以有惠及至今的伟大,就因为其是一个引流分洪的工程。主渠道水少,就把岷江河拦起来;主渠道水太猛了,就从旁边把岷江河水泄出去。以此保持主渠道恰如其分的水流灌溉万亩良田。人体也有都江堰结构,但就看你知不知道。人体的都江堰结构主要是由肠道和尿道所构成,其引流分洪法的运用,中医有俗语叫做“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水泻便溏源于肠道水分多了,未能泄洪,如果利尿,让多余的水分从主要排泄废水的尿道走,大便自然也就成形了。这是治疗人体水土流失的一个主要方法。

第二个,醍醐揭盖法。这是针对小便撑胀不通来的。中医里边把小便欠通不顺叫做“癃”,小便点滴不通叫做“闭”,合起来叫做“癃闭”。小便癃闭比大便不通紧急和难受多了。大便只是涉及里表的问题,而小便可直接涉及到人体外表和里表之间最为核心的“中间”,传统中医称其为“半表半里”。突然性的癃闭,利尿不成,中医就采取醍醐揭盖之法。醍醐揭盖是怎样的一个方法?大家看这个茶壶。这茶壶盖有个孔,咱们把壶里装满茶水,盖起来,如果封住盖子的孔,看看能否倒出茶水来。不能对吧?那该咋办?放开壶盖的孔是不?对!这就是醍醐揭盖法。醍醐揭盖法,在中医的俗语里边叫做“开上窍以利下窍”。引用到人体,小便不通咋整?且看看人体的“上窍”是什么。上窍很多,比如眼窍、耳窍、鼻窍都是,那么如何选择要开的窍呢?原则是看什么窍和水关系最密切。显然,和水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是天通的汗窍,一个是地通的咽窍。汗窍、咽窍就是要开的上窍。一般人体醍醐揭盖治疗小便紧急不通的措施,温和的办法是通过发汗开汗窍,凶猛的办法就是通过呕吐开咽窍。这上窍一开,下窍其尿自来。至于逐渐发生的癃闭,治疗起来就要更复杂一些,尿频尿急多为前列腺问题,而纯粹无尿则意味着肾即将或已经衰竭,在西医看来,就该给你透析泻血了!

第三个,釜底加薪法。这主要针对人体并不口渴却长期口唇咽喉干燥。很多人都以为口唇咽喉干燥是有“火”,于是就想当然地吃了很多降火的药。遗憾的是,咱们医生中也不少是“糊涂僧判糊涂案”,给病家开一大堆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药,让病家对中医丧失了信心。口唇咽喉干燥当然是没有水滋润的缘故,但为什么没有水滋润呢?是因为没有火蒸腾水,还是因为火重把水烧干了耶?常识告诉我们,干燥既可以因为火重,也可以因为火少。因为火重,大家可以理解;因为火少,恐怕就得费一点思量。且想一下,一年当中什么季节最能让人觉得干燥?是阳光明媚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风霜高洁的秋日、寒风凛冽的冬季?可见,干燥不一定都因为火重。往往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火来使别一处水分蒸腾起来才表现为此地缺乏水分而干燥。人体同样。真正火重导致的口唇咽喉干燥,会表现为性格急躁,面目热红,并且伴随着口渴、口苦、尿少尿黄或大便干结之类。而缺火引起的口唇咽喉干燥,正好相反,尤其表现有面目清冷、四肢畏寒喜暖,虽觉一直口唇咽喉干燥却并不口渴,纵然饮水,下意识也只是热水。这种上部的干燥,就是由于下部缺火的缘故。人体下部缺火,中医专业术语叫肾阳虚,补充火叫温补肾阳,温补肾阳即是给人体釜底加薪。大概大家都蒸过或至少都看过蒸馒头吧?蒸馒头的过程就是日常生活中釜底加薪法的应用。锅底没有火,锅里边的水是冷的,那上面就没有暖暖的水蒸气把馒头蒸软蒸熟,馒头依然就是干的还是干的。人体同样,口唇咽喉干燥,只要自我感觉并不口渴,他人看来脸色清冷,那就不是火重,而是缺火,应当用釜底加薪法,用温补肾阳的一些药物或食物来治理。

第四个,增水行舟法。水能载舟,若水少则会使舟船搁浅,舟船要行,必须增水,把舟船托起来,这是常识。对于人体,增水行舟法主要针对缺水的两种情况,一是咳痰不爽,二是干结便秘。咳痰不爽,是由于咽喉津液浓缩,水少痰粘咳不出。中医里边有个处方叫增液载痰汤,就专门用以治疗久咳咳痰困难。干结便秘,则由于肠道缺少水分,失去了柔滑作用。中医里边有个叫增液承气汤的处方,就是专门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五个,离照当空法。离照就是阳光。“离”是中国八卦文化中的“火”。中医有个专门的说法叫“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常识告诉我们,阴暗潮湿的地方往往是因为没有阳光照射。人体内在的阳光是生命能量,实质即“火”,表现为光和热。光热达到的地方,浓雾阴霾就会驱散。有首儿童歌曲唱:“阳光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人体若无阳光,就会心地暗淡,没有激情,悲观消极,为人阴阳怪气,不好交往;在肉体上就多表现为畏寒怕冷,动则患病,并且成为肿瘤的易患人群。中医离照当空法,常用一张叫阳和汤的处方。但要解决根本,还得从改变心性上来。心性积极向上,乐观热情,豁达大度,才是从根上来温阳,给自己增加光热能量。只有这样的离照当空,体内才始终春光明媚、夏日消融、秋高气爽、冬阳化雪,不再有阴暗潮湿之地。如此,哪里还有浓雾阴霾?这才是永葆身心康健的法宝。

引流分洪法、醍醐揭盖法、釜底加薪法、增水行舟法、离照当空法,这五大治水的原则措施是一个好的医家经常会采用的。通过对人体水的治理来治理人体的身心当然绝不止这些,还有,比如以炭吸水法、通气风干法、芳香化浊法、清下水道法等等,由于时间的关系,无法一一继续探讨。但从上述的汇报,大家已足以体认人体与地球的关系,以及身心治理的原则。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整理)

作者联系方式
QQ:310860818
Email:bslzz@126。com

相关文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伤寒温病同用方 上课笔记
 腹痛
 《寿康宝鉴》白话有声书-戒除邪淫
 培肾元煎(《杂症会心录》卷下。)
 第三节 情感协调性障碍affective coraria
 升麻六物汤(《医学入门》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