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生命整合论》 第三节 肝细胞的放电功能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生命整合论
作者:牛世盛

第三节  肝细胞的放电功能

§6  传统西医生理学对肝功能的论述
   肝细胞的化学功能是生物化学多年研究的课题,并给肝脏功能做了如下总结:肝脏是休内最大的化工厂。
   1.肝脏与糖、蛋白和脂肪的代谢过程有直接关系。
   2.与维生素的代谢过程有重要关系,如维生素A有95%储于肝内,维生素D、E、K也主要储于肝内。
   3.有解毒能力,如吲哚可以在肝内被氧化成羟吲哚,再与硫酸盐或β-葡萄糖醛酸结合。磺胺类药物人血,在肝内与乙酰辅酶A结合,形成乙酰化物随尿排出。
   4.肝脏有造血功能,网状内皮组织能破坏血球,血红蛋白分解释出的铁蛋白,大部储于肝内,肝内储存之叶酸维生素B12,为红血球生成所必需。
   5.肝脏为体内最大的储血库。
   6.肝脏生成胆汁和胆酸盐。
   虽然西医生理学给肝脏功能做了上述总结,但是肝脏最重要的功能并未予以揭示。上面似乎有根据的推论,认真推敲,其中带着极大的目性,在这一点上它远远落后于中医对肝功能的了解和认识。
   中医学认为,肝脏是整体生命中的谋虑之所,首先把肝脏的生理功能与神经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其次把肝脏和影响身体健康的根源联系在一起。《黄帝内经》在描述肝脏与病理关系时把肝脏与外界气候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认为肝主木、主风,而风为百病之长。另有肝主筋、主目等。要问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初看起来上述观点即大又空,似不可琢磨,其实不然,古人是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悉心观察而得出的上述结论,它反映了生命运动中肝脏的重要作用,在临床运用中无不投石中的。这才堪称是科学,起码是分析科学的原始雏形。看来中国的上古医学给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生命整合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场论的分析方法”,论证了古典中医有关肝功能的正确推论。
§7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连续放电器宫
   从本编第一节关于细胞放电功能原理分析可知,凡是具有释电链条的化学结构的生命细胞就具有放电本能。内生命负反馈闭环也可以看出,所有生物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生命现象,都围绕着中心——释放电流的进行而展开。如果能够找出肝脏存在大量的释电生命链,并证明由于释电过程的优劣给个体带来一系列生理、病理的直接影响,并找出处理影响肝脏正常生理进行的办法,那么就证明了本节所论证的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连续放电器官。
   §7-1  肝脏存在大量释电生命链
   由肝脏化学结构中提供的大量证据表明,无论是肝脏不可溶性物质微粒体、线粒体,还是可溶性物质的分离过程都可以证明:肝细胞中包含大量的释电链酶类。如——二磷酸吡啶核苷酸(辅酶I)经常是糖酵解脱氢的第一级;B族维生素黄素单核苷酸(FMN)、B族维生素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经常构成脱氢的第二级,并兼顾脂肪酸的转化释电分解过程和恒温控制枢纽;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a3经常释出电子的最末一级与琥珀酸脱氢酶侧链对蛋白质进行裂解释能。铁卟呤核(Fe型)作为电子“移出泵”和细胞色素紧相联结。下面分别介绍其结构分子式和功能化学式:
(略)
   结合前面基质的结合能转化为电能的第一步骤,即经过二磷酸吡啶核苷酸(辅酶Ⅰ)这一重要环节,另一重要环节是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见图15。
   基质在细胞内释电裂解的第二重要步骤是黄素核蛋白的脱氢作用,脂肪酸的代谢对黄素核蛋白的需求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生命整合论”持别强调黄素核蛋白的枢纽作用。一个普通常识告诉人们:自古至今,无论是查文献还是在实际生活中,从未见到一个人绝食三天以上反而体力增强、体重增加的怪现象,可见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对能源的利用总趋势是单向的。生命个体的长成,同样是取自食物养分。看来食物为生命体吸收后将向两个渠道过渡,一个是贮存向生命体结构过渡,一个是向能源消耗过渡(如维持体温、运动、思考)。究竟食物在生命体中向哪个方向过渡,它的转折点在生物化学上是什么?世界生化界在本世纪50年代提出后至今毫无进展,这不能不视为生物化学发展的重大障碍。学人共知,无论生化分子的结构如何复杂,其原子间的联系都是以电价或共价作为联接纽带,而电价的交换必然为核场所控制,只要改变核场的控制,就能改变物质的化学结构和组成。而原子场——分子场——细胞场——整体场——地球场——宇宙场,它们都在大场控小场的梯级控制下形成真正的生化枢纽点机制,这是单纯生化研究不可能解决的生命理论问题,本文第一节有关黄素核蛋白在细胞电位的控制下转化和利用能源,已经能够说明这个道理。
   在肝脏中含有大量电子移出结构的维生素(参看图3),此处重点介绍含变价金属元素的卟啉核中的功能团。
   下面列表指出肝脏具有大量的需氧和不需氧的脱氢裂解基质酶类,就是说如果有释出能量的基质,从微观角度看肝脏实质释出电流势在必然。
   § 7-2  肝脏存贮基质的主要利用途径
   肝脏不仅存贮大量的酶和辅基构成释电链酶,同时也贮存着大量提供代谢的基质。大量的肝糖元、蛋白、脂肪都可充作放电的能源,并且随着基质的消耗由胃肠系统不断加以补充。这样动物从生到死不断地消耗和补充基质,周而复始形成了能量连续转换机制,使
生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电能。
   §7-3  肝脏管道、神经的基本功能
   肝细胞直至肝脏不但具有释出电流的全部化学组成,而且具有释放电流的组织结构。所谓肝细胞就是肝实质所占空间被大量网状内皮组织分隔成无数个微小空间。每个小空间就是一个释电的代谢单元,每个代谢单元必然通过五个并行不悖的通道,计有门静脉分枝、肝动脉分枝、肝静脉分枝、胆管分枝、肝淋巴分枝。
   1.门静脉:对外附着于整个消化系统,上至食管、咽腔,下至直畅,吸收消化道中一切养料会聚入肝。从形态学观察,门静脉不与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相混而自成体系,但门静脉与脾静脉丛相连有特定的生理学意义。
   2.肝动脉:与肝脏整体的比例甚小,这是肝内存贮大量不需氧代谢酶类所致。
   3.肝静脉:在肝脏需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经由肝静脉输往下腔静脉,参与右心房、右心室至肺更新血液补充血液,对心脏跳动的起掸点有特殊的生理意义。
   4.胆管: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胆管只排出胆汁,医疗和生理实际指出,胆管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排除肝细胞在化学释电过程中分解产生的过剩气体,由总胆管排出进入十二指肠,上经胃、食管排出为“嗝”;下经小肠大肠、结肠直肠肛门排出为“屁”,气体的主要成份为H2↑、H2S↑、CO2↑,NH3↑,当然上述气体同时可进入血液循环,由肺或肾排出体外,但在大量生成时,为防止废气的堆积毒化释电链阻碍放电功能、多通道排除废气势在必然。故而总胆管的比例非常大,直径达到16毫米,便于气体的排出。医疗实践指出由于肝脏气体的淤滞会带来大量的难于预测的病理症状。
   5.肝淋巴管;肝内支及肝外支保证肝整体细胞间液平衡。
   6.肝脏电流的去向。
   由以上对肝组成的化学分析与肝释电流的结构分析,当然要提出肝释电能的去向问题,幸好解剖学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显微观察指出肝内大量的植物神经末梢分布于肝实质,组成电流的收集网络,输往中枢和全身的神经细胞,维持各神经细胞的极化偏置电位,保持信息畅通无阻。由于自然生命肝功受昼夜消涨所制约,夜间电流的输出值明显低落,电测实验证明夜间神经传导电信息的功能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任何理论推导必须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人说,不学原理不是照样可以看好病吗?固然有此种实例,但用“瞎子爬山法”学起来必然太慢、大难,实际情况稍有变化,必然陷入盲目摸索,学成之际充其量也只是个医匠,不能成为一名合格医师。
   §7-4  肝脏生理的一般规律
   由前三小节(§7—l、§7—2、§7—3)的肝脏充放电流的结构分析过渡到本节肝功能的一般讨论。肝脏是肝细胞的有序构造体,肝细胞的生理状态可以看作是肝脏整体生理状态的缩影。因此肝脏也必然遵守生命负反馈闭环(简称八卦)这一统一的自然法则。其数学表达式:(略)
   由八卦环可以看出,不论外界环境或细胞自身,在一定幅度内E、F、℃、D的任意一相发生变化,都必然引起闭环的其他各相发生链索变化,以保证生命整体适应那一时刻的内外环境状态。例如:改变对细胞组成的肝脏整体的压力(不论气压、水压、腹壁机械压力),加压使细胞体积相对缩小,对于球形细胞电容电势来讲
   根据以上公式,如果细胞或肝整体荷电量不变,细胞或肝整体体积被压缩,则细胞或肝整体电源电动势绝对值产生增高的趋势。只要电动势趋向提高,则寄生在肝实质的植物神经网络必然把电流输往全身各神经系统(以后的讨论可以说明电流主要流向大脑),所以中医古典著作说“肝主谋虑”是恰当的结论。反过来推导,只要全身神经系统细胞电位稍有下落趋势,必然带来肠、腹肌群的联合“除极化”给肝脏加压,促使肝电流输出增加。这一原理对生理病理学十分重要,对养生理论,像气功养生调气,要求意守丹田,无非是有意识地调节腹压,保证肝电流输导通畅,达到防病养生作用。
   同理,由八卦负反馈中找出肝脏的规律性的动态变化给整体带来的生理反映——
   1.饥饿造成腹肌收缩原理:
   ……由于肝内存能源基质(糖、脂肪或蛋白)量的减少,分解放电能力下降,神经细胞的极化电位(下降)反馈给腹肌产生除极化收缩。
   2.饱餐造成腹壁放松原理:
   ……由于纳食,肝内可供代谢的基质增加,在酶促作用下产生大量负电荷,输出至整体各神经系统;由于饱食,大量电荷使腹肌细胞充分“复极化”伸张而放松。
   3.肝脏在体温维持过程的作用:
   (图式  略)
   上式指出,当环境温度适当下降,肝内细胞化学释电、释热反应变慢,根据八卦负反馈作用原理,化学反应速度在电场的作用下加快,释热作用相应加快,保持体温。4.寒颤的生理原理:
   (图式  略)
   上式指出,当环境温度℃继续下降,八卦负反馈闭环中化学释电速度跟随不上,周身神经细胞电位处在临界“除极化”状态,产生寒颤生理效应。
   5.肝脏在生命整体接受外界环境温度适度增高时的调节生理;
   (图式  略)
   上式指出,当环境温度由平衡点稍有上升,酶促化学反应加快,释出热量和释出电荷相应增加,根据八卦负反馈作用,胞电位绝对值增高,化学反应速度呈下降势态,于是(胞电位绝对值下降),由细胞并联集合的肝脏为生命体的适应性,进行了自我调节。
   6.生命为适应环境温度过高的散热机制:
   (图式  略)
   上式指出,当环境温度由适应平衡点大幅度上升时,八卦负反馈环除能降低(化学反应速度)外,在细胞氧化酶的催化下,大量氢原子被氧原子氧化成水,水的热容大,挟带大量热量加入整体循环,由肺中排出体外。另外全部暴露于外的体表细胞,也具有相同的八卦链索环,使水分由汗腺溢出体外,汽化散热,达到平衡体温的效应。所以暑热天气体质正常的人纳食不应减少,而应增大纳食量,以平衡身体对能源的消耗。
   7.适当的运动生命(也可泛指动物)不可或缺。
   本文研究对象是人,那么人们经常从事弯腰直腰的运动,必然给内脏造成机械的压挤和放松。压挤状态,压缩细胞体积使酶促密度加大,提高化学反应速度,同时提高胞电位绝对值,增加对神经系统的输出,增强神经系统的传导性和活力。放松状态,使肝脏管道机械舒张,呼出释电过程排出的废气,疏导解离环境的阻塞。当然运动在提高化学反应速度的同时必然提高体温,所以在寒冷的环境中提高体温抵御寒冷,进行运动也是一项措施。看来运动对于防寒、防暑、改善解离环境、健康体魄多方有益,所以提倡适当运动是必要的。
   肝脏生理的讨论至此,已经可以招生命负反馈闭环——八卦的各方位添满,它的动态变化不论速度、周期如何,短到毫秒级,长到太阳年级,它们都遵守无原点坐标的正弦变化,连结起来就是阴阳八卦圈。根据研究各种自然规律,阴阳八卦图是大自然的基本图像和法则,尽管生命运动千变万化,但是有一点——场效应是相对稳定的,它无声无息、无味无形地指挥着生命由生发到死亡,像轮船的舵、火车的轨,辩证导航,离开轨道的火车必然车毁人亡,离开事物发展方向的所谓辩证,说到底也只是诡辩。
   上文仅对肝脏生理的一般性功能加以说明,如果人为过度地改变八卦闭环的任意环节,必将导致病态出现,由于篇幅限制,把肝脏病理放在第二篇集中讨论。






--------------------------------------------------------------------------------

-- 作者: 志一
-- 发布时间: 2004/11/22 02:02pm

   作者从生物电角度、信息角度探讨生命的奥秘,必然暗合太极阴阳的普遍规律,因而实现了古老中医和现代科学的对接,使生命奥秘昭昭然。





--------------------------------------------------------------------------------

-- 作者: 向东寻
-- 发布时间: 2004/11/27 11:57am

根基于现代科技理论的西医生理病理学比现代前沿科技慢一拍,生物化学又比现代生理病理学慢半拍甚至有些不和拍,与生物化学息息相关的西医治疗学更是走了拍!东东
相关文章
 [转帖]唐河县为何如此热衷取缔民间中医?
 生姜生附汤(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三因
 亮眼还是遮眼?--好视力涉嫌消费欺诈调查
 产后类中风痉症
 牛胶散(《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为何h7n9属于温热病的范畴呢?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