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局部生命的“类除极化”与“毁极化”效应
§8 “类除极化”效应
在第一节细胞的电动原理剖析中,已经阐述了细胞的“除极化”电位电收缩过程,在第二节中剖析了神经细胞需要电流补偿的绝对必要,在第三节肝细胞的充放电原理中剖析了肝电流的输出功能。如果因为肝脏内部释电酶类出现故障,造成输出电流量下降,造成局部神经及其控制下的组织发生不完全的“除极化”电位,即是介于“除极化”与“复极化”之间的电紧张现象,故而把它叫做“类除极化”效应,这种“类除极化”效应就是多种病因的前导。
§9 “
水肿毁极化”原理
在细胞的极化电位的讨论中已知,细胞的静息极化电位是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细胞电位的消逝标志物种细胞个体的死亡。在生命负反馈八卦闭环的讨论中已知,以八卦闭环的任意一点作自变量加以改变,都必然引起其余环节平衡点的改变。肌肉细胞的电位“除极化”引起肌肉的收缩;神经细胞的偏置电位是靠着“强制”提取肝脏和其他所有受控细胞的电流而获得;如果由于饮食条件、环境条件(温度)的不利变化使肝细胞放电功能受阻,则神经细胞为保持自身的生存电位,必然向受其控制的所有细胞提取电流,打破效应器(包括皮肤、横纹肌、平滑肌、各类腺体管道器官)细胞八卦环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这种平衡和稳定持续时间过长,则受控效应器(个别的或者局部的抑或全盘的)将发生比“类除极化”更为严重的后果,即出现“毁极化”过程。生活实践指出,“毁极化”过程不仅发生在效应器细胞,根据亏电电流的深度,直接波及神经细胞和充放电器官细胞自身。
“毁极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呈“水肿毁极化”;第二阶段呈“脓肿毁极化”。
“水肿毁极化”的机制是,当细胞长时间处于“类除极化”状态时,由于细脑膜内外电位的绝对值持续减小,膜外钠(Na+)离子持续向胞内过渡,使细胞Na+离子浓度增加,细胞为保持胞内的Na+离子浓度而大量吸收水分子使细胞水肿;又由于水分的加大使细胞的基质浓度、释电链浓度、K+离子浓度都相应降低,并进一步降低细胞的释电能力,细胞电位进一步下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使细胞的遗传性发生改变,并出现“脓肿毁极化”。
§10 “脓肿毁极化”原理
上节指出继“水肿毁极化”的恶性发展,使细胞的遗传性发生改变,并出现“脓肿毁极化”。
发生遗传性的改变,直接涉及遗传工程学,众所周知,遗传工程学是一门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物种的遗传、演变和进化的新兴科学,目的在于改变遗传性,提高益畜、益禽及植物的繁殖能力、增长能力,提高耐寒、耐热、耐旱涝等优良品质,创造新品种;在医学生理学范围找出变异性的病源基因,判定性别、控制生育等等,与电子微控生命整合论是姊妹学科。
由于“脓肿毁极化”涉及遗传学范畴,所以本文略加介绍。遗传学研究的核心是蛋白质合成的密码问题,即合成蛋白的关键直接受脱氧
核糖核酸(DNA)的控制。DNA全部集中于细胞核染色体中,是长链结构,人们将其中一段称为基因,基因里面藏有信息(密码)。这些基因能合成具有特异功能的蛋白质,主宰着生命整体按种系特有的遗传性衍生下去。
DNA及核蛋白构成细胞核,核蛋白最贴近DNA,并随同DNA的变化而变化。最新的发现证明,核蛋白并不是消极地听凭DNA的支配,核蛋白分两大类:一类是组蛋白,另一类是非组蛋白,组蛋白能抑制所有基因的活性,而非组蛋白却激活不同基因的活性。组蛋白像总配电开关,先把所有的电流切断;非组蛋白像分路开关,将电流逐个输给必需的用电单位,分得“电”的基因才有活动的权力,去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看来对基因的指挥权是来自核蛋白的非组蛋白,如果非组蛋白管理的基因受到封闭,生命的延续性也就终止了;而非组蛋白以至整个细胞核都生活在细胞电场之中,所以非组蛋白的电流来源就是细胞的直流偏置电位。可见细胞的静息电位控制着非组蛋白,而非组蛋白又控制着基因(密码),所以细胞的静息态的直流偏置电位就是控制生物种系遗传性的主宰。因此,倘若细胞经过较长时间的“类除极化”时态,转而进入“毁极化”水肿时态,再进入“毁极化”脓肿时态,那么此时细胞将合成与种系发展无关的异生蛋白质。如果细胞在得到外界电流的补偿,恢复种系生存条件时,一定要把“脓肿毁极化”的异生蛋白排除体外。组蛋白是细胞色素移出电子的主体,因为它相当于总配电开关。
§11 “毁极化”效应与“类除极化”效应的致病原理与补偿原理
对于生命整合体而言,造成“毁极化”与“类除极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由于饮食不周、劳累过度、神经持续紧张、气候条件恶劣、生活节律失调,首先造成内脏最大的充放电器官肝脏出现释出电流的障碍,过度消耗造成释电链酶的残缺,进而使总体电流下降;由于内外环境的污染阻塞,造成充放电后排气、徘渣障碍,进而造成“释电链酶”的电极“中毒”阻滞,使总体电流下降。这种亏损电流一定沿神经系统扩布于全身,不受区域、时间、器官的限制,只受各器官健康的遗传因素的有限推移。如果发生在关键的生命器官(如心脏或脑),轻则可治,重则迅速死亡(详见病理分析)。
但是“类除极化”与“毁极化”效应对于生命也并非完全有害,如内脏电流的亏损,很快通过神经的传递,传至对应的皮肤、肌肉、关节、腺体,限制人的活动、饮食,避免大规模“毁极化”恶性发展,使主充放电器官适当缓解,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对于“毁极化”的这种机制,至今人们仍茫然无所知,医疗实践中仍然在延用落后于自然科学发展的细菌、病毒学说和受体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