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精明”概论——泛指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状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概论

—— 泛指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状态

·孙传正·

主题词:精明/生理功能/物质基础

“精明”与“神明”,都出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虽有诠释,但见解不一,或偏执一端,或语义模糊,故尔争议不断。《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借助天地万物的阴阳五行自然属性,和天人相应的“应象”理念,精、气、神等物质功能关系,构建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类比的概念描述和演绎方式高度抽象,与构建于解剖学基础上的现代医学概念存在巨大差异。诠释古典医藉的目的,就是要将其恰当地表述为现代医学语言。拜读2006年2月17日、2007年5月11日、5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相继刊载的孟琳升先生《〈脉要精微论〉“动静”“精明”辨》、《再辨》,和张效霞先生《也谈〈脉要精微论〉“精明”之含义》,觉着张、孟二人对“精明”的解释,依旧未脱前人巢穴,且有失于本义。为澄清谬误,还其“精明”本来面目,谨以此文就教于同道。

一、“精明”之本义,泛指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状态而非眼睛

2003年7月21日,笔者刊于中国中医药报的《“神”与“神明”究竟系何物?》一文,在阐明其“神明”科学内涵的同时,对“精明”作了连带提及:“故‘神明’者,精神之状态也,泛指生命表现之正常精神状态。‘神明’与‘精明’,系《内经》表达生命状态的特定用语。明者,日月之光辉,阴阳之有序;明亮、清晰之谓,彰明显示之义”。“精明”之明,与“神明”之明义同,表述一种状态,即以精为物质基础的人体生理功能状态。

《灵枢·决气》篇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既为“成形”之本和“身之本”,自然就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之本,故而《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媾精”赋予了新生命以全部生理功能。灵枢《海论》、《本神》,素问《脉要精微论》等篇,都对脏腑、肢体、七窍、思维意识等功能活动与“精”之关系作了明确阐述。《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精生髓,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不足直接反映了精的有余不足,《海论》所述的人体功能活动都是以精为物质基础。又《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生之来”一词,简明地托出了该经文中生与被生者之间从彼行此的生成顺序关系,阐明了神、魂、魄、心(感知力)、意、志、思、智、虑这些思维意识活动,都来之于“精”这一本源物质。张景岳解释“头者精明之府”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七窍之用”者,眼耳口鼻之视听言嗅也。综上,不论脏腑、肢体、七窍,或思维器官,虽其功能各别而受精则一,故《易系辞》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此神者,神异之意;用者,功用功能之谓。故“精明”者,精的神异活性功能之彰明显示也,其本义是指以精为物质基础的人体生理功能状态,泛指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状态。人体生理功能的表现形态,因脏腑、肢体、器官不同而各不相同,故“精明”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其整体或综合功能状态,狭义指局部功能状态。不论广义或狭义,它们反映和表达的,都是以五脏六腑之精为物质基础的生命状态;狭义之“精明”,是整体生命状态在局部功能上的体现。

《素问·脉要精微论》文中,用“精明”表述的共有四处,既有广义、又有狭义。第一处在主题宗旨部分:“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此者“精明”,指广义的整体生理功能状态。其它三处则分别与反义词“精微”、“精衰”、“精神将夺”相对应: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前之“精明”属广义,指脏腑充裕之精外应于面部的五色华彩,是正常生命状态的反映;中之“精明”属狭义,指正常生理功能在视觉上的局部反映;后之“精明”属广义,指正常生理功能在头部官能形态上的综合体现。然而,自从唐·王冰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将“精明”训解为“精明穴”后,却流弊至今。王在训解“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时,注曰:“精明,穴名也,在明堂左右两目内眦也,以近于目,故曰精明”。其实,在经络学中,该穴叫“睛明”而非“精明”。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功不可抹,然此注实属望文生训,顾此失彼。《内经》涉论色经文多篇,最详者莫过于《灵枢·五色第四十九》,该文明确指出望色部位在“明堂”、“阙”、“庭”、“蕃”、“蔽”,并未提及精明穴。王的“精明穴”训解,自然难以使“精明“的本义在全文贯通,后人遂将其延伸为眼睛或视力,张效霞先生即是其中之一。张先生的大作《也谈〈脉要精微论〉“精明”之含义》认为:“‘精明五色’之‘精明’,当是指眼睛”,又说:“‘精明’即‘睛明’,亦即‘眼睛’、‘眼神’也”。中医诊病辨别眼睛之色诚属必须,如黄疸等病,但那是汉·仲景后的事,《内经》年代未之全也。由于张文观点的历史渊源源远流长,该惯性谬误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为正本清源启迪后学,拟对张文之错误观点提三点榷商意见:

意见一:概念混乱,义界不清  考其张文的“‘精明’即‘睛明’,亦即‘眼睛’、‘眼神’”之扑塑迷离结论,足见作者对“精明”一词之本义心无定见,从而导致概念混乱,义界不清。古汉语一字多义或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分解语义使之义界分明之关键,在于融合语言环境,注重全文贯通,正确地甄别选用文献诠释资料。作者之所以概念多歧而又偏执一端,正失之于未顾及语言环境和全文贯通之要求,信手拈取文献资料——如所引用的“《说文通训定声》云:‘精,字亦作睛’”便是。

意见二:缺乏求证,定位失准  张文云:“《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冲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也就是说,‘精明’(眼睛)和‘五色’(面色)都能反应‘气之华’”。作者在这里未作任何论证,就想当然地把“而为睛”的“睛”,与“而为之精”的“精”,判定为“精明(眼睛)”,莫明其妙地使眼睛等于“精明”。这种失误其实很容易通过经文句子成份分析而避免,盖“空窍”者,乃目、耳、鼻、唇舌(口)是也。内经书中,“目”才是指眼睛,此处亦然。如果将“睛”与“精”混为眼睛,前后引文的“上走于目而为睛”,与“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就变成了“上走于眼睛而为眼睛”,“上注于眼睛而为之眼睛”,文义不伦矣!《邪气藏府病形》引文的“睛”字,是与“听”、“臭”、“味”功能动词并列对应,自然同为功能动词,即表示正常视功能;《大惑论》引文的“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的“精”,及它处同是《大惑论》引文之“精明”,均与此同。至于张文将“上熏于面”延伸为“五色”,更是离谱远矣!

意见三:先入为主,牵强臆断  张文用“眼睛位于头中”作为“头者精明之府”的注脚,将“头倾视深”之“视深”释为眼睛“凹陷”,以期证明“精明”即是眼睛,这显然是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须知内经书中,眼睛凹陷用“目眶陷”表示,如《玉机真脏论》:“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月囷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头倾视深”者,头颅前倾而下垂,不能视远之谓也,此临床所常见。从上视下谓之“深”,故曰:“头倾视深”。《书太甲》云:“视远惟明”。头颅无力以举而下垂,只能“视深”而不能“视远”矣,故曰“头倾视深”。无力视远则不明,故《诗邶风》云:“深,微也”;《玉篇》:“微,不明也”。倘按张文逻辑,眼睛位于头中,头为眼睛之府,于是“精明”就是眼睛。那么七窍均在头,头当为七窍之府,耳朵、鼻子、嘴巴均应是“精明”矣。妥乎?

前已阐明,“精明”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所以,诠释该词必须视其该词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文意位置,解释为整体或综合生理功能状态,或局部生理功能状态。张景岳将“头者精明之府”解释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不谛是对“精明”认识的一大进步,但限于当时文化背景,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概念定位,是其所憾。倘按现代医学语言,将“头者精明之府”译成白话文则是“人的头颅,是五脏六腑之精的生理活性功能籍以充分汇聚显示之处所”。推而论之,该论述远不止是表达了张景岳所认为的视听言嗅“七窍之用”,更应包括其《灵枢·本神》所阐述的一系列以精为物质基础的精神意识活动——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头所包藏和容纳之实质,大脑也,故“头者精明之府”是对大脑、五官功能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这充分表明,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深刻阐明了人的思维意识活动和五官功能均源之于大脑的现代解剖学观点。医学界应当为西方医学由于对中国古文化的贫瘠认识而否定其中医大脑理论的科学性而正名!

二、《脉要精微论》篇目之“精微”,乃“精衰”之义而非“精深微妙”

历代医家都将《脉要精微论》之篇目,解释为“脉诊的要领精深微妙”,当今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也不例外。孟琳升先生《〈脉要精微论〉“动静”“精明”辨》、《再辨》二文也从此说,认为本篇专讲脉之要领,脉诊精微”。从修辞学角度,诸如此类的解释均有失于逻辑之严紧。“要领”者,便于掌握之要点是也,“精深微妙”之物岂能是“要领”?“本篇专讲脉之要领”,与文章事实不符,即便孟文自身内容也难以自圆其说。倘若专讲脉之要领,岂有“精明”之争?《内经》诊病,注重色脉是其特点,但《内经》一书非一人一代之作。《脉要精微论》是唯一明确提出将生理功能状态——“精明”或“精衰”,与色脉合参以阐述诊法要义的经典之作,是诊法上的一大发明。文章开门见山,以“诊法如何”直奔主题,在按诊法顺序锁定诊切“有过之脉”最佳时间的同时,“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的简洁语言,阐明其主题宗旨。孟文提出断句“歧异”,无疑是由于受前人篇目题意诠释之误,忽视了对该句子的结构分析。倘按孟文断句法,将前十一字断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不但主题宗旨的文意被破坏殆尽,全篇文意贯通发生断层,而且句子章法也有违先秦韵律,整部《内经》无此句读先例。篇目之“精微”,究竟是“精深微妙”,还是“精衰”之义,不妨通过对主题宗旨和“精微”所涉经文的分解再作定论。

(一)主题宗旨的诊法要义:诊察“精衰”与诊切“有过之脉”相“参伍”

主题宗旨的语言结构是并列复句,句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而”后的“视”、“察”、“观”诊断动作与“而”前的“切脉动静”相并列。“动静”一词是对脉搏态势的描述,如续文“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即是。“而”又表示诊法之分界,“而”后的诊法——“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总扼其要都是对患者进行种种以精为物质基础的生理功能状态的诊察。脏主藏精,续文的分层论述足以印证。视、察、观三字,虽都与视动作相关,但文意有别,“视”表示对事物的肯定,“察”与“观”则表示需完成其辨识、测度过程而定取舍。《释名》:“视,是也;察,是非也”;《传》:“常事曰视,非常事曰观”。所以,《脉要精微论》文的“精明”一词,总是被排列在察、观目的物的前列,充当着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状态标杆的角色。这样,察”、“观”手段就可凭借其目的物与正常标杆的比对结果,推断出病理状态下人体生理功能物质“精”的衰退程度——“精微”、“精衰”或“精神将夺”。

中医学是一门整体生命状态医学,以调控整体生命状态为主要治疗手段。《内经》的“精明”与“神明”,各从生理功能状态和精神状态之不同侧面,表述其人体生命状态以提供诊断依据。生理功能状态的表现,较之精神状态更为广泛和具体,《脉要精微论》提出以人体生理功能状态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是诊断技术的重大进步。至此,主题宗旨的目的已十分明确:医者不但要通过诊切“有过之脉”获取对生命状态的认知,还必需通过“视”、“察”、“观”手段,获得病理状态下决定其人体生理功能不同衰退程度的“精微”、“精衰”或“精神将夺”的临床依据,这才是诊断目的之所在!主题宗旨在于阐明题意,篇目题意之“精微”乃“精衰”之义已一览无余矣!

(二)经文所涉“精微”,乃“精明”之反义  

经文所涉“精微”,在“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一节。该节陈述察色诊断,以“精明五色”与“五色精微”相比对。其中“精明五色”为脏腑藏精功能正常之对照色,译成白话文即是:脏腑正常藏精功能外应于面部的五色华彩。这种五色华彩的特征必须是“赤欲如白裹朱”,“白欲如鹅羽”,“青欲如苍壁之泽”,“黄欲如罗裹雄黄”,“黑欲如重漆色”。反之的“如赭”,“如盐”,“如蓝”,“如黄土”,“如地苍”,即是“五色精微象见”。“五色精微象见”与“其寿不久也”组合成的因果复句,是作者对“精微”者江河日下之生命状态的无奈喟叹。人们之所以对“精明五色”与“五色精微”中的同一“五色”二字好恶天壤,盖因前之“五色”代表着正常生命状态,而后之“五色”却代表着离死亡不远。同是“五色”二字的含义缘何如此相背?按数理逻辑推论,唯其与之组合的“精明”、“精微”二词含义截然相反是其的解,故曰“精微”乃“精明”之反义。考其“微”字,本义为“不明”与“衰”,其它义均为此二义之延伸。《玉篇》曰:“微,不明也”;《韵会》:微,“衰也”。故“精微”乃“精不明”、“精衰”之义,是“精明”最恰当的反义词。可见,“精明”作为正常生理功能的标杆,分别与“精微”、“精衰”、“精神相夺”相对应,是《脉要精微论》作者一褒一贬对比手法的有意安排,“精微”岂能是“精微物质”或“精深微妙”乎?唐·王冰将“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释为“皆精微之象败,故其寿不久”,是错将“精微”作“精微物质”褒义解,所以不得不给经文强加一“败”字。此训解之败笔也!总之,篇目题意乃全文之总括,可与文义背其道乎?非也!是故篇目之“精微”,乃主题宗旨明确阐述的通过视、察、观手段获取病理状态下人体生理功能不同衰退程度“精微”、“精衰”、“精神将夺”依据之首席代表,系“精衰”之义而非“精深微妙”之谓。孟琳升先生将篇目之“精微”作“精深微妙”解,不亦南辕北辙乎至其《五味》篇、《营卫生会》篇、《解精微论》篇之“精微”,乃色彩转移之延伸义,指的是精微物质或“精深微妙”,与此地“精微”不可同日而语矣。“精微”一词属褒属贬,须从全篇文意、语法、逻辑角度综合判定。又,篇目中“脉要”之“要”字,乃“要察”、“劾实”之义,非“要领”之谓也。《康熙字典》释文:要,“劾也,察也”;《韵会》:劾,“勤力也,一日勉也”。故将《脉要精微论》篇目译成白话文当是:诊切有过之脉与勉力审察精气衰微相参伍的述论。《脉要》前篇之《诊要经终论》,其“要”字之义皆同。

结 语:《素问·脉要精微论》“精明”一词的诠释,历来分为两派。一派以唐·王冰为代表;一派以明·张景岳为代表。清·张志聪、马莳等人的“神气”说,与张景岳颇为接近,但不及张景岳透彻。张景岳的进步,在于认识到精气“之用”。至于篇目题意,两派观点一致,都认为是诊脉要领精深微妙。此类历史谬误,在《黄帝内经》训解史上不乏其例,有志者应积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共同探讨并予纠正,以期促进新形势下中医学理论之发展。余所以对“精明”、“精微”二词不厌其烦地咬文嚼字,诚因古典医藉之诠释是件严肃工作,倘若重要名词诠释不当,将有可能误导中医学的传承方向。例如“神明”一词,由于历代医家都未曾准确的阐明其科学内涵,致使清以降的各路学者,都错误地将其锁定为现代解剖学中的“思维意识”,由此成了西方医学多次借题攻击和围剿中医学“不科学”的第一靶点。2003年的“谁主神明?”之争,就是中西理论之战燃烧于中医自身内部的再度烽烟。中医名词的诠释可不慎乎?!
  
                                                                                                      (2007年7月6日)

[ 本帖最后由 孙传正 于 2007/7/19 09:45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zg/]
-----------孙先生是民间中医的优秀代表!欢迎常来指教!

“神”与“神明”究竟系何物?

                                     孙传正

http://www。med126。com/forum/viewthread.php?tid=5866
相关文章
 
 转帖 —— 大家试试有效不?
 肝脾气滞
 立消散(《摄生众妙方》卷五)
 我的咳嗽怎么办?
 楮实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