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要构建科学的“现代中医”体系(广东科技报)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民间中医生存困局系列报道之五:
要构建科学的“现代中医”体系
中医发展了几千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瑰宝。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典藏之丰富、内容之精深在祖国医学的丰富宝藏中无出其右。但是今天竟然还要讨论是存还是废,这不能不令人反思。国家级名老中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广东省政府参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镜合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有人大言不惭的叫“中医不科学”“取消中医”摆出一副大科学家的面孔。验证中医,其认为合乎现代科学实验要求的是科学,不符合要求的就是不科学。这是十分可笑的!因为他想用“圣经”来改造“佛经”。
感慨 :政策导向有失误
传统中医的优势在于通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其疗效确切,中医理论的的科学性是“整体观”,与西医的“还原论”是不相关的。用中医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但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三分之一时间学西医,三分之一时间学外语,三分之一时间学中医”。致使不少毕业生虽然拥有硕士、博士的学历,连最基本的中医方剂都写不出来。中医病区的办公室看不到中医书,中医高等院校编的中医教材、老师讲的中医课不少是按照西医的思路去编去讲的。老师课时讲中医,课后讲西医,病例讨论全讲西医不讲中医。此外,还有医疗事故鉴定用西医思维;各级科技评审、标书、奖项是用西医的标准;医院医疗质量标准西医化;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从助教到教授的晋升标准也是用西医的标准;医院产业化,中医院要同西医院竞争要求生存,必须做到西医院有中医院也要有的局面……。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责不在学者,陈镜合教授认为,是政府政策导向有失误。
主张:以师带徒不宜搞“拉郎配”
当前,主张全面继承传统中医的多数是老一辈的中医或传统师傅带出来的中医徒弟,少数是从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他们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是传统中医的宝贵财富。但是,目前很多师傅带徒弟的,基本是政府行为,由老中医被动接纳者多。这些徒弟几乎全部是在职不脱产,根本没时间跟学。况且多数拜师是有目的的,并不是专为学老中医的东西,当然是学不好。有些“徒弟”三年出师了,连老师常用方法也不懂。陈镜合教授特别认可民间中医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徒弟可以脱产在师傅身边学习。他说:“在民间有些真正行医的医术是很高的,水平也不错,擅治怪病杂病。但是因为没有文章发表,作为医术的理论依据,所以,只能是“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但是,要提醒的是,有些江湖性的中医说,医术可以“包治百病”“药到病除”,那是无知,是夸大宣传,凡事都是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的。患者对这部分中医一定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行。而对于中医院校医术的传承,应是自主性师傅带徒弟,徒弟必须由老师选择,必须是全脱产跟学,徒弟生活费由政府适当补贴。学五年参加中医师考试,成绩合格可获“中医师”资格。
构建“现代中医”新体系
陈镜合教授认为,中医的发展,应采用以“古为今用”“中为洋用”“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和“中西结合”的原则。传统中医强调的是原汁原味去做,由此而忽略了社会大环境的发展,现代意识和创新手段均不足,以至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在选择治疗手段时,最好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就是“古为今用”“中为洋用””,而不是洋为中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和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来看,国家给中医药发展更多的理解与支持。陈镜合教授表示,要认真继承、正确对待中医的对策就是要肯定中医,坚定继续。制定中医自身的各级“洋为中用”而又不是“中为洋用”的评审标准;中西医间应“取长补短”,积极开展临床重点疾病的中医药研究。并提出如下建议:①尽快筹建现代中医医院;②重启“坐堂医”、个体行医。③建立现代中医独立评审机制;④保护传统医药所需要的财政拨款支持;⑤中医自身发展应当继承创新,抓紧人才培养等。
人物画像:
陈镜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心血管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急症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局省市科技专家评审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 内科学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委 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国家级 具有被学术继承资格的名中医 目前正在培养在学博士研究生12人博士后1人;已毕业博士10人 己出站博士后3人
相关文章
 立效散(《普济方》卷三○六)
 没有深圳中医或知道深圳哪有好的民间中医?
 滋阴潜阳
 第三十九回合 哄一哄博士学问 扒拉扒丁和之
 拯救中医先拯救传统文化
 鹅口疮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