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正本清源:1300%的利润 是谁在推高药价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CCTV-新闻 《每周质量报告》5月16日披露——15.5元出厂的药品,在医院竟卖至213元,以下为节目实录

层层加价 药价飙升十几倍

  家住长沙韩女士半年前因为患了卵巢癌,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做了化疗,化疗后,医生建议她服用一种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这种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芦笋片,从湘雅二医院开出来每瓶要213块钱。按照医嘱,一个月要服用3瓶,而且要长期不间断地服用。虽然在治疗癌症的药品中,芦笋片的价格并不算是最高的,但是对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韩女士来说,每个月要花600多块钱买芦笋片,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韩女士的女儿只好四处打听,看能不能从别的渠道买到价钱便宜的芦笋片。结果让她大吃一惊,一位做药品生意的朋友告诉她,从他那里30块钱就可以买到芦笋片。

  韩女士的女儿:“我遇到一个朋友他是做药品的,我问了他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帮我买一下,然后他告诉我,这个药是30块钱一盒。我觉得相当气愤,一样的药,一个只是要30块钱一盒,一个就是在医院卖213块钱一盒。就是这个药品价格啊相差这么悬殊,我们不能接受。”

  湘雅二医院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医院的肿瘤科记者看到,仅仅一个上午一名医生就给前来就诊的患者开了15瓶芦笋片。湘雅二医院药品采购的负责人周虹告诉记者,医院包括芦笋片在内的所有药品都是统一采购的。

  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 周虹:“那个东西我们不晓得,那个是国家定的价格,这个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这个价格它定的也就是213,湖南省的物价公报上。”

  周虹告诉记者,湘雅二医院所有药品价格都是经过湖南省物价部门审批的。同时,所有的药品都是按照我国目前实行的药品集中招标办法采购。为了遏制药品虚高定价,从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办法,规定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必须实行竞价采购,价格由当地的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公布。

  记者:“那这个芦笋片也是招投标买的?”

  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 周虹:“对。通过网上招标。”

  记者:“它的价格是多少?”

  湘雅二医院主管药师 周虹:“招标是185.22元,我们顺加是15个点嘛。213。”

  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是指药品卖给医疗机构的最高限价,一般是由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公布。按目前我国医疗价格政策规定,医院实行的是药品加成政策,即医院购进的每一种药都可以在进价上加价15%卖给患者,照这个说法,185.22元的芦笋片就变成了213元,医院每卖出一瓶,毛利润是28元左右。

  那么,医院采购药品负责人的说法是否属实呢?记者随后查询了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格,发现芦笋片的指导价并不是185.22元,而是136元。湘雅二医院实际上的加价率达56%,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5%。这样,患者每买一瓶芦笋片,就得多掏57.4元。

  利润高达1300% 是谁在推高药价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湘雅二医院包括芦笋片在内的近百种药品都是从湖南省医药公司采购的。为了了解芦笋片的各个加价环节,记者和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湖南省医药公司作进一步调查。

  芦笋片的销售经理介绍,他们公司负责从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购进芦笋片,不过他们并不直接卖往医院,而是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销售到医院。记者和药监执法人员在这家医药公司的财务部门,找到了芦笋片的销售清单,上面清楚显示批发价格每瓶在30块钱到40块钱之间。也就是说,芦笋片从医药公司卖到医院,价钱从三四十元暴涨到了136元。

  那么,芦笋片的出厂价到底是多少钱呢?记者和药监执法人员找到了芦笋片的入库价格清单,发现从生产厂家购进一瓶芦笋片,价格仅仅15.5元。

  原来,这种医院每瓶卖213元、投标报价指导价136元、批发价30-40元的芦笋片,出厂价只有15.5元,也就是说,医院售价是批发价的7倍,是出厂价的14倍。湖南省医药公司以30-40元的价格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以136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利润为100元左右。那么这100元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和医院一般都是单线联系,我们很难采访到医药代表。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记者来到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办事处。办事处的这名经理长期负责芦笋片在湖南的招标采购,对芦笋片利润的各个环节分配都相当熟悉。

  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办事处经理 王卫军:

  “给医生(提成)80块钱,小医院给不了80,大医院给80,就算80。”

  记者:“那湘雅二院卖的多吗?”

  “卖的很多,一个月走7、8件吧。”

  据这名经理透露,湘雅二医院每个月销售芦笋片7、8件左右,每件160瓶,总数在1100瓶以上。以医药代表卖1瓶芦笋片有100元利润计算,总的药品利润超过10万元。这些钱的分配涉及整个利益链条,包括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和医生,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开药的医生。医生每开一瓶芦笋片可以拿到80元左右的药品回扣。那么,这名经理的说法是否属实呢?记者又回到湘雅二医院求证。但是,从医院采购药品的负责人到开药的医生,对于是否收取了医药代表的药品回扣都避而不谈,具体是谁拿了,拿了多少,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24次降价药价缘何依然坚挺?

  利益与政策博弈 高药价仍是难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的,用哪种药,由医院说了算。

  业内人士透露,芦笋片在业内被称为临床品种,也就是仅供医院销售的品种。这种药利润空间大,医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都不允许临床品种的药品进入和医院有竞争关系的药店,这样就能保证医院卖的价格再高,患者也只能在医院药房购买。对于医药公司来说,他们要想卖出更多的药品,就必须保证医院获得更大的利益。

  由此可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越高,芦笋片的利润空间就越大,医院也就越喜欢使用,这样药厂、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卖的药也就越多。这样一个出厂价只有15.5元的芦笋片,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到了136元,层层加价,最后卖到了213元,利润高达1300%。

  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原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长期从事药品生产和流通的管理工作,目前主要致力于研究如何改革医院的医药体制问题。他认为一个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在医院能卖到213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过高。

  于明德:“这都是个不成文的行规行约,所有的品种都是这样的,只是说价格的差距有多大,有的差10倍,8倍,也有可能差5倍。”

  于会长指出,芦笋片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的越高,医院越愿意购买。他以治疗病毒性疾病常用的头孢类药品为例分析了其中的奥秘。

  于明德:“你看头孢吧,头孢他定比方说,这个东西国家定价7块多钱,市场上最贵的卖到90块,最高的定价90多块钱是一个合资企业的。那么国家的一般国产品的定价是7块,那么国产品最低卖到可能是三四块钱,这么三种价格,三甲医院采购的绝大部分是90多块钱。”

  据于会长介绍,这些头孢类的药品在成分和治疗作用上差别都不大,但价格相差悬殊,而医院在采购药品的时候,有意的回避低价药,而主动选择高价药,专家认为,这主要是一些医院钻了药价加价政策的空子。同时,药品的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越高,加价也就越高。一旦能定下高的价格,医药经营企业、医药代表、医院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于明德:“药厂,或者代理这个药厂的批发公司与招标的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这三方,说的好听是合作的结果,不好听的就是勾结的结果。”“这个药品的背后,一定有提成,一定有这件事儿,否则医生哪来的这么大的动力。只要你想卖给医院这个药,那你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否则你就卖不出去。”

  据了解,自1996年至今,我国针对医院药价高的问题出台了大量的调控政策,采取了24次降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药价,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药价高的问题。

  于明德:“实事求是的说,没降下来。降下来和没降下来,最终的判断标准不是看某个产品的价格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高,而是看老百姓治病的过程中药品支出是长了还是降了。比如说感冒药40块钱,现在是400块钱,这个是百姓的共识。你说降下来也没用,老百姓说,比过去贵多了,这个就是结论。”

  据了解,牛奶的利润一般只有20%左右,名牌服装等奢侈品的利润在100%到500%之间。芦笋片的出厂价也就15块5,医院卖213块钱,中间利润竟然高达1300%。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不同于其他商品,但芦笋片的利润却比其他大多数商品高出数倍甚至上百倍。最近这几年政府部门为了遏制药价虚高,解决老百姓吃不起药的难题,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先后24次降低药价,最近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试行药品零差价,也就是要求医院按照进药价卖给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药价。制定投标报价指导价也是遏制药价虚高的重要举措,结果却被某些人钻了空子,利用政策,在投标报价指导价的制定、药品的批发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隐秘的利益链条,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
-----------无良的医生,万恶的医院...
-----------虽说现在有医保,国家帮忙埋单,但国家的钱归根到底还是来之于民。

             大量的钱都填进了医疗的无底洞!
-----------2010年5月18日央视《新闻1+1》播出《药片利润1300%,救命还是要命?》,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很多人都觉得房价太贵了,房地产业就是一个暴利的行业。有人过这样的估算,说这个行业的利润率是在130%左右,如果房地产业的这个高利润率和一种叫做芦笋片的药相比,那房地产业的利润率绝对是薄利了,因为芦笋片的利润率是1300%,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肖谷成(湖南省物价局医药价格管理处处长):

  芦笋片没有进入招标程序,企业也没有参加投标,按照我省药品招投标的规定,不能在湖南的医疗机构销售,现在它在我们湖南省的医疗机构销售,省卫生厅和省检察厅,我们将协助他们将此事调查清楚。

  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辅助药物,每一个患者都会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这种213元一瓶的芦笋片,但是我们今天被告知的真相是这种由四川省大华西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物没有经过当地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就进入了公立医院销售,而且药品的利润率高达1300%,这是一个与抢劫没有区别的利润率。

  郭志球(湖南省物价局副巡视员):

  芦笋片的直接生产成本是每瓶6.83元,完全成本每瓶13.39元,公司给经销商的平均供货价格是每瓶14块到19块不等。

  记者:

  这是什么时候进的这个药?

  湖南省医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

  这个是12月4日发的货,12月8日到的。

  记者:

  进货价多少钱呢?

  湖南省医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

  15.5元,因为这个是签合同价。

  解说:

  生产成为6.83元湖南省医药公司拿到的出厂价是15.5元,但是到了医院,那些医生开给患者的213元是批发价的7倍,出厂价的14倍。据了解,芦笋片在2004年就进入了湖南省的医保目录,2006年湖南省物价局公布的零售价就已经高达160元,2007年在政府集中采购药品的招投标过程中,湖南省物价局向社会公布的销售价是218元,这真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政府指导价。对此,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物价局的解释是,没有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由于芦笋片是外省独家生产,只在医院销售,这给招投标指导价的确定带来了困难。

  郑丕贤(本台记者):

  我说你为什么没有问他要出厂价,或者说成本价格,他说因为芦笋片属于外地品种,外地品种不归他们这块管,他们没法向企业要成本价,或者出厂价,他们没有权利要,他们说是很多很多的品种,好像是将近有4000多个品种,他说不可能每个企业成本价都能拿到。

  郭志球:

  在核定芦笋片的价格问题上,我局工作人员确实存在把关不严,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导致制发的每盒136元投标报价指导价偏高。对此,我们将积极改正。

  解说:

  如今,湖南省已成立的由省纠风办前头,卫生、物价、药监、工商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组表示,在全省范围内将存有商业贿赂可能的芦笋片全面下架,重点查清商业贿赂问题,将重点查清事实,分清责任,无论涉及到谁,涉及到什么部分,一律依法依规严惩。如今,尽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尽管承认了芦笋片在公立医院销售属于违规,但是人们依然还是不明白,芦笋片高达1300%的利润率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主持人:

  王教授,我看完了这条新闻以后,我马上想到,只要人都会有生病的那一天,都要吃药,十几块钱的药变成两百多块钱,谁赚了我的钱,这是我想到的问题。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王锡(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首先我也想到了,买药的最后的消费者,最后花了几乎是超过了原价13倍的价格买到。中间的这种暴利到底是怎么分配的,流到哪里去了?原来我们都说药价虚高,但是看着这个个案,我们才知道,药价那是高,实在是高,这种高的里面,如果说真正的是让消费者在这里承受这么重的负担,这样的药我们真不知道是救命的还是要命的。

  主持人:

  药价实在是太高了,药品从出厂一直要消费者的手里,这其中究竟要经过多少个环节,今天下午我们记者采访的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正常说,大多数药品从工厂出来要卖给批发公司,批发公司也可能是一道,也可能是两道,多的个别的,也可能到三道,就是由北京的一个药厂给了北京的一个批发公司,北京批发公司再把这个药品调给上海的批发公司,上海的批发公司再调到上海下面县里的公司,县里的公司送到县里面的医院,这是比较多的环节了。

  主持人:

  王教授,一个药从出厂的那一天起,为什么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区县,最后才到消费者手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环节?

  王锡锌:

  其实我想在圈外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干吗不能由企业直接卖给医院。

  主持人:

  这是市场的需要吗?

  王锡锌:

  我觉得其实当我们问这一个问题,刚才通过专家的解读,其实我们看到这里只有一个伪市场,或者一个被严重的扭曲了的市场,因为你想,从市场的选择来说,市场一定会接近于一种让市场的另外一方,就是消费者,最终是这些患者要买药,那么如果他们来选择的话,显然是应该让药价格能够降下来,但是今天所形成的这种机制,整个流通这么复杂,这么多坎,而且每一层参与者肯定都要获利的。

  主持人:

  王教授您看,刚才您说,如果说是市场定价的话,一定是让消费者最后能得益的这么一个价格,现在消费者没得益的,这个价格是让谁得益的一个价格?

  王锡锌:

  这里面很多的销售环节,整个销售环节有这么多层,这么多层,只能说明整个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人都要得益。举个简单的例子,刚才他说了销售环节仅仅是由省级公司不断地向下级公司层层流通,每一级流通我们知道都一定要增加成本,最后可能在进入医院的时候,可能医院要不要采购这种药,可能医院的领导有发言权,医药的药剂科或药室委员会的人有发言权,最后医生的厨房把药批出去,他也有发言权,这些发言权决定了哪些药能够进到医院,哪些药能够销到患者的手中,这些人是无利不起早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简单地说,这种就是可能会存在大量商业贿赂的过程。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其实最终的消费者不仅仅承受的很高的药价,虚高的药价,而且他们还要为这样一种商业贿赂来买单,我觉得是双重腐败。

  主持人:

  有商业回路就应该有监管,我们从片子里面看到的是什么,湖南省相关部门就承认,他们事先不掌握芦笋片的出厂价是15.5元,他们承认在核定芦笋片的价格问题上,我局工作人员确实把关不严,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够细致。他们应该是起到监督作用的,你怎么评价他们这次失去了监督的作用?

  王锡锌:

  我们刚才讲到,因为我们现在的生产,特别是流通环节存在着市场扭曲比较严重的情形,其实我们各级政府一直在想这个降药价这个方面下功夫,包括出台指导价格。有的时候是国家直接对一些基本药品进行定价,像我们这里看到是一个指导价格。指导价格正如你刚才说的,当地的物价监管部门说了,我们得掌握这个基本信息,比如说生产成本和销售环节里面所涉及到成本的时候,情报掌握得不准,有可能基本上就没有情报,然后出台了这样的指导价,可能指导价本身就存在虚高的情形。

  主持人:

  刚才您说情报本身掌握的就不准,你监督的,你如果信息都掌握不准,掌握不全的话怎么监督?

  王锡锌:

  这就是我们看到许多像芦笋片这样的个案,指导价格虚高的个案不仅仅是在一个省,我们从短片里面看到,在别的地方,它有各种各样的所谓的指导价,也存在这种情形。

  主持人: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发生在湖南的芦笋片的价格非常高的问题,这样的价格是不是仅仅发生在湖南,我们接下来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

  出厂价15.5元,到了患者手上就变成了213元,利润高达1300%。这两天这盒小小的芦笋片让全社会感到震惊,但是这样的利润奇迹不仅仅发生在湖南。根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15日湖南省物价局制发了全省药品集中采购投标报价指导价格,其中芦笋片在湖南政府招投标的指导价是每盒136元,这同样是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招投标价,因为它超过了企业出厂价的8倍,对此,湖南物价局对此的解释是,这个价格是参考了周边省份2008年实际执行的中标价格。言下之意,不仅在湖南,全国很多地方芦笋片的价格都差不多。

  看看湖南物价局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广东江门190.08元一盒,黑龙江160元一盒,河南133元一盒,最低也都是出厂价的8倍。今天我们也登录的陕西省物价局的网站进行查询,同规格的芦笋片在2004年陕西省的最高零售价是218元,而黑龙江物价局在2009年7月10日开始执行了该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为184元。

  显然不仅是湖南,一盒小小的芦笋片,为什么通过政府招标价格不但没有降,反而都以接近10倍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盒芦笋片开始让人们感觉到强烈的质疑,政府集中采购药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招投标限制药价虚高,为老百姓拿到一个合理的药价,但是为什么芦笋片的定价问题上,人们没有看到这种改革应有的效果呢?

  于明德:

  一个是来投标的企业,就是生产企业,他要和招标采购办公室去投标,办公室来决定我们省这个产品在我这里的中标价格是多少。这个价格通常是低于国家对这个产品的全国统一最高限价,那么它定了算不算数呢?也不算数。它定了以后只是不能超过这个数,但是低到哪里他不管,那么到医院那儿是逐家医院签合同,医院是个付款的法人单位。跟医院签合同的时候,医院院长说了,它这个招标采购价我认为还高,你再给我降,你再另外给我点儿折扣,最后生效的是医院签合同的价格。

  解说:

  今年年初,湖北省政协委员刘宝林曾对媒体说起对基本药物的采购招标结果的尴尬体会。0.75克的每支药品,我们的进价1.68元,卖给基层医疗机构价格为1.78元,而在基本药物目录中,政府对这个品种药物的招标价竟然达到了8.85元。刘宝林所在的企业,所经营的药品中有七成以上都在基本药物目录里,但他们统计了这些药物目录的政府招标价与限进价之后,发现三千多个品规,9成基本药物的政府招标价比市场价还高,只有1成物的招标价低于市场市场价。

  我们真的搞不清楚,政府集中招投标采购药品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湖南省成立了调查组,他们的调查结果对于眼下让人看不懂的政府招投标采购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主持人:

  王教授您看,政府用招投标这种方式做这件事是希望把药价降下来,但是我们看这个芦笋片,它出厂价这么便宜,结果政府招投标指导价反而变得这么贵,到底哪儿出现了问题,让一个这么好的政策变形了?

  王锡锌:

  其实刚才我们讲到,整个药品流通这一块市场的这种机制出现了扭曲,所以政府的确要在这里面要有所作为,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作为。一方面政府的集中采购政府,就想来回答这个问题。但集中采购有几个4很重要的基本的环节比较解决,第一个就是你刚才讲到的,你必须要定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有准确的情报和数据来支持的指导价。

  主持人:

  换句话说,你指导是谈何指导?

  王锡锌:

  如果你没有基本的关于成本和合理利润分配的数据,这样出来的指导价其实根本没有办法从这个价格管制或指导方面来把价格压下来。如果指导价定得离谱了,整个招投标的时候,大家都看政府用的指导价。

  主持人:

  为什么政府会制定出来一个离谱的价格呢?这里面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王锡锌:

  我觉得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湖南物价部门的解释里面,我们不了解信息。

  主持人:

  但是您说到这个问题,制药厂我糊弄你,你不懂行,不是一糊弄一个准吗?

  王锡锌:

  所以这里面我觉得真正的监管可能是药品的指导价格只能大概是要对成本做一些了解之后,定一个大体的系统,真正要想把价格拉下来,其实集中采购制度最核心的机制是竞争和公开,如果让大家真正的投标的企业都能够有一种有效的竞争机制,他们相互之间会来比价,因为最终投标的人比较多,但是真正选出中标入围的企业会比较少,而最后真正签合同的企业会更少,靠什么?第一个靠质量,第二个靠价格。所以如果能把这个竞争机制,也就是我们这个集中招标采购的竞争机制发挥出来,可能对药价下降会有些作为。

  主持人:

  您刚才说到几点,第一点,政府要对相关的信息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把握,如果让这个制度能够发挥作用,第二点是什么?

  王锡锌:

  第二点,我们现在的整个招标机制里面,它其实并没有解决一个我们原来讲的链条过长的问题。我们前面讲到,整个医药的流通它可能中间环节比较多,现在我来一个集中招标采购,集中招标采购是想解决什么?我不要那么多中间的流通环节了,直接每一个省设一个统一的平台,大家来卖药,医院要买药都到这个平台来,所以它是想把中间环节都砍掉。但是我们现在这个集中招标采购,就像刚才于会长所说讲的,其实他选出来的,招标投标出来的只是有一大批入围的企业。换句话说,就算你投标入围了,最后你想把药卖给医院,还得医院来找你谈。

  主持人:

  最后我选什么药,这个药价多少钱最后该是医院说了算。

  王锡锌:

  医院有很大的发言权。刚才于会长还专门提到,医院找到中标入围的企业,中标入围企业注意有好多家,不是就此一家,所以我就跟你谈,你再给我一定的折扣,这个折扣不会反映到消费者身上。它可能还是以中标的价格来的,那我就赚了一笔。

  主持人:

  一百块钱我跟你商量。

  王锡锌:

  而且顺着我们还有现在所谓的加价,比如按照通常15%的加价,在中标的价格上,顺势再加15%。

  主持人: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药厂跟医院谈,这药一百块钱,你要不要,然后医院说你给我10%的利,这10块钱我自己拿了,但是消费者付的还是一百块钱,我医院还可以在这一百块钱上根据规定合情合理地再加价15%。

  王锡锌:

  所以它最后采购进来的价格是115,但可能在这里,它实际上已经有30块钱医院利润已经到手了。

  主持人:

  但这个问题现在通过政府集中采购这种做法能够解决吗?

  王锡锌:

  各省制定了很多集中采购的办法,它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本来应该从制度上没有什么问题,比如制度上它讲到,指导价要定,而且指导价要根据各种各样的合理的情况,它都规定了。然后中标入围以后,入围的比例不能过大,因为入围比例过大了,医院在跟入围的制药企业和公司讨价还价的余地,空间就很大,第三个,我们集中采购里面,专门规定了不得二次议价,因为你二次议价以后,其中招标就没有意义了,但是实践中可能都没有得到落实。
-----------□特别调查 法制日报记者 赵文明 阮占江


“我们希望媒体好好剖析一下此事,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

  “在我们看来,振湘公司就是代表政府部门在帮我们采购药品,至于这家公司到底有何背景,我们也不清楚。”

  ——湘雅二医院新闻发言人称

  一种出厂价15.5元的药品,经过诸多环节卖到患者手中时,价格涨到了213元,利润达1300%。湖南省湘雅二医院“暴利药”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今天上午,湘雅二医院有关人员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了该院医药采购的一些环节,并称医院在此事件中也是“受害者”。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此事背后“水很深”,并非药价虚高如此简单。

  药品利润高达1300%

  家住长沙市的韩女士半年前因为患了卵巢癌,在湘雅二医院做了化疗。化疗后,医生建议她服用一种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这种芦笋片由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湘雅二医院每瓶开价213元。韩女士经打听发现,其实这种芦笋片每瓶只需30元。

  此事被曝光后,湘雅二医院药品采购负责人、主管药师周虹向媒体透露,价格213元是由国家定的。该院所有药品价格均经过湖南省物价部门审批,且是按规定招标采购的。据周虹介绍,芦笋片招标价每瓶185.22元,“我们顺加是15个点嘛,213元”。

  《法制日报》记者从医药公司获取的销售清单显示,芦笋片从医药公司卖到医院,价钱从三四十元涨到了136元。而芦笋片入库价格清单显示,从生产厂家购进一瓶芦笋片,价格仅需15.5元。也就是说,医院售价是批发价的7倍,是出厂价的14倍。

  药品利润竟然达到了1300%,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面对汹涌的舆情,湖南省有关部门开始作出回应。

  5月17日下午,湖南省物价局副巡视员郭志球通报称,芦笋片在2004年进入湖南省医保目录,2006年11月湖南省物价局依据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制定了每盒160元的最高零售价。2007年,湖南省物价局根据药品生产地物价部门提供的每盒218元的价格,将这个药品的最高零售价调整为每盒213元。

  据郭志球介绍,芦笋片系独家生产,厂家只供应医院,没有市场零售药店销售价格可供参考,湖南省物价局今年参考了周边省份2008年实际执行的中标价格,初步确定该品规药品的投标报价指导价格为每盒136元。

  郭志球说,按照相关规定,药品如需进入国家公立医院销售必须经过招投标程序。该药品一直没有参与湖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因此不能在湖南公立医院销售。而目前,这个药品以每盒185.22元的价格出现在招投标平台直接挂网采购,是违规行为。湖南省物价局将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到底是谁将这一价格‘挂’到了这一平台上”。

  “红顶”采购公司浮出水面

  “我们很冤,我们医院也是事件的‘受害者’。”今天上午,《法制日报》记者来到湘雅二医院采访时,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大呼“冤枉”。

  “我们希望媒体好好剖析一下此事,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湘雅二医院医务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晋东对记者说。

  在医院办公室,陈晋东向记者介绍了医院药品采购的程序。

  “我们医院要是需要某种药品,必须通过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招标采购,医院自己不能到药品生产企业自行采购。如果自行采购,就会被认定为违法违规行为,将会受到严格处罚。药品采购回来后,我们按照规定只能在原药价的基础上上浮15%。”陈晋东说,医院的利润实际只有15%。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为了规范网上集中采购药品价格行为,2009年12月,湖南省物价局制定了《湖南省网上集中采购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全省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也全部进行网上集中采购药品。而在长沙市,凡是省部级医院所采购的药品,必须通过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招标采购。

  那么,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又是一家有着何种背景的公司呢?

  在这家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法制日报》记者看到,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是湖南省成立最早并第一个通过资质认证的药品招标代理机构,主要从事医药网上招投标代理服务、医药网上采购服务、医药信息咨询服务,拥有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电子交易系统———振湘医药电子商务系统。

  可在长沙市许多大型医院看来,振湘公司就是一家代表政府部门的“红顶”公司。

  “在我们看来,振湘公司就是代表政府部门在帮我们采购药品,至于这家公司到底有何背景,我们也不清楚。”陈晋东很无奈地说。

  陈晋东同时表示,芦笋片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价格,他们也搞不清楚,医院得到的利润并不多,主要的利润还是被中间环节的人拿走了。

  监管不到位催生高价药品

  据记者了解,为了监督药品采购,《湖南省网上集中采购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省级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网上集中采购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并对药品网上集中采购活动中的价格行为进行监督,对网上集中采购药品中标价格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并负责网上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格、中标药品零售价格的审核和发布工作等。各市州县(区)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参与网上集中采购药品的相关当事人(包括医疗机构、药品生产和配送企业)的价格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部门的监管还是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以致有些药品价格高得惊人。”知情人士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

  郭志球在通报“暴利门”事件时也承认,在芦笋片的价格核定问题上,物价局工作人员确实存在把关不严、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定价时没有了解到每盒15.5元的出厂价和每盒30元至40元的医药公司购进价等重要信息,导致制发的每盒136元的投标报价指导价偏高。

  “指定医药公司代理招标的本意是预防药品采购中的腐败,但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作为中介性质的医药代理公司也难免不会产生新的腐败。”知情人士对此深感担忧。

  一个没有经过招投标程序的药品缘何能够直接挂网销售?湘雅二医院是否有医生收取回扣?到底是谁牟取了高额暴利?

  据悉,目前除湘雅二医院正在开展自查外,湖南省纠风办、卫生厅、药监局、纪委等多部门已联合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本报将继续关注。

  
法制日报长沙5月18日电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价格实际构成中 生产成本往往只占30%

  近日,湖南湘雅二医院被爆高价销售癌症辅助药物,出厂价只有15.5元的芦笋片,在湖南湘雅二医院销售价格竟高达213元,利润达1300%。这一事件在市民中引起高度关注。

  尽管湖南湘雅二医院的高价药事件存在着违规操作的嫌疑,但记者发现在广州医院正规出售的药物中,利润空间也不小,例如批发价只需两三元的抗生素阿奇霉素胶囊,在医院的售价是20多元,而批发价仅1.7/盒的阿莫西林胶囊,医院的售价则为2.57元。

  这些药品的差价到底都流进了哪些人的口袋,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阿奇霉素胶囊:进价3元医院卖22.6元

  昨日,记者选取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药物,根据一个药品专业网站上查询到的药品批发价与广州某三甲公立医院的售价进行了对比。

  其中,一种规格为0.25g×6粒/盒的阿奇霉素胶囊,网上查询到的批发价,不同厂家的价格大约在2.5元~3元之间,而相同规格的这种药物在医院的售价则为22.6元。

  还有一种在肿瘤治疗临床中经常使用的升白细胞药物,网上查询到的粉剂价格是50元,但到了医院以配置好的水剂出售,价格则为193.2元。

  遏制虚高药价

  寄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广东省自从近年实施了药品“阳光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两成,其中竞价品种平均降价达四成,患者少花药费三十多亿元。

  但为什么不少市民仍然感觉买药还是贵?“阳光采购”专家组的一名成员对记者说,改革刚起步,药商还有相当多的虚高利润空间。而且药品采购只是医药改革的一个环节,需要很多配套政策支持。

  而要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者陈安薇就认为,第一,重点加强对于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处方性药品的管理,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

  陈安薇认为关键要尽量把药品流通环节的水分“挤干”。“现在的药品中介环节实在太多,而且一些中小药品经销商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手段。经过这样的层层盘剥,药价怎能不高?”要切实加强流通环节药品差价率的管理,压缩中间加价的环节和加价水平。

  行内人士:层层加价推高药价

  一位从业多年的医药销售代表告诉记者,药品价格在各环节的实际构成中,生产成本往往只占30%。一盒出厂批发价只需几块钱的药,为什么卖到患者手里就变成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这当中有很多‘隐形成本’。”据他透露,一盒药除了出厂时的成本价,还要经过医药销售商内部各层级的“提成”、药品中标进医院的“报名费”、医生回扣、配送等环节,再加上药品在进医院后还有15%的加成,价格有的甚至翻至十倍。

  这位销售代表举了一个例子,一种临床上用于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与脑外伤后遗症的盐酸丁咯地尔针剂,药厂购买盐酸丁咯地尔的价格是每千克4000 元左右,每瓶药含有的盐酸丁咯地尔为0.4元,加上氯化钠液体、包装和生产流程的花费,每瓶药的成本价不会超过2.5元。然而药到患者手中就变成了68元。

  “这中间的近60元的分摊为:医药公司加17%的价格,中间商至少加15%的价格,如果经过两三个经销商,那么这个加价的百分比就要翻两三倍,而医院按国家规定还可以加价15%。除此以外还有种种的公关费、医生的回扣……这些都被加进了药价,最后由患者‘埋单’。”

  除了药物,医疗器械同样有“潜规则”。一位专门从事疮吻合器销售的行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个器械的出厂价只要几百元,卖到患者手里就是两千多元,“参加招标要交入场费,使用器械的医生起码要给50%的回扣,另外还有20%~30%的利润要用来打通医院的关系。”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来,湖南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芦笋片价格虚高事件被央视等媒体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

  有行业资深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负责发布当地芦笋片招投标信息的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振湘医药”)几乎垄断了全省药品的招投标发布。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振湘医药的多名股东名字与曾在湖南省卫生厅有关机构任职的多名官员名字相同。

  神秘的振湘医药

  多家媒体近日报道,四川川大华西药业公司生产的出厂价15.5元/瓶的芦笋片,在湘雅二医院(下称“湘雅附二”)以213元/瓶的价格售卖给患者,利润高达1300%。但随后湘雅附二在媒体面前公开“叫屈”,认为其213元的销售价只是在芦笋片当地185元的供货价基础上顺加了15%的差价,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其新闻发言人对媒体表示:“在我们看来,振湘公司就是代表政府部门在帮我们采购药品,至于这家公司到底有何背景,我们也不清楚。”

  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所有药品必须通过招投标才能进入医院,因此像振湘医药这样的发布招投标信息的企业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这类公司既可以控制药品的准入,同时也可以在价格上进行控制,利益极大。

  振湘医药的公司网站介绍称,这家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是湖南省成立最早,并第一个通过资质认证的药品招标代理机构。主要从事医药网上招投标代理服务、医药网上采购服务、医药信息咨询服务”,其电子商务平台现已覆盖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娄底、永州、湘西、张家界、邵阳、衡阳等地区,“有400多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通过振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药品网上交易,年交易总金额在40亿元以上”。

  资料特别提到,“每次招标后的中标候选品种的临时零售限价比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下降了10%以上,每年为医院就诊患者减少上亿元的药费支出。”这与此次爆出“暴利药”的事实相去甚远。

  “红顶”之说有迹可寻

  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振湘医药的背景似乎确有“过人之处。

  工商资料显示,振湘医药成立于2001年8月9日,企业类型为有限公司(私营),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股东及出资情况分别为:刘万准(4.0万)、张佑(12.0万)、廖坚(60.0万)、张勇(3.0万)、周畅(3.0万)、王佐林(3.0万)、郭爱满(3.0万)、陈建志(3.0万)、(小)杨超(3.0万)、李献忠(1.5万)、张海燕(1.5万)、(大)杨超(1.5万)。

  在上述股东名单中,刘万准和李献忠的名字与记者网络查询到的湖南省卫生厅有关机构相关人员名字完全一致。

  记者通过网络查询发现,2004年版的《湖南卫生·卫生统计年鉴》中,湖南省卫生厅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主任名字为刘万准。该中心是湖南省卫生厅的二级机构。

  湖南卫生信息网显示,湖南省卫生厅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向药品供、需单位提供交易场所、交易设施和后勤服务,负责药品供应商、采购单位的组织协调和药品采购招标等工作。

  记者同时在网上搜到一家名为湖南振湘医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的信息,网上信息称该公司于2001年8月9日在长沙市工商部门注册,董事长刘万准,“主要经营提供国家政策允许的药品、卫生材料集中采购、招标代理及医药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的办公地址设在湘雅路38号。其工商注册日期与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同。

  同时,公开信息显示,长沙市湘雅路38号,为湖南省卫生厅所在地。

  但记者未能从当地工商部门查询到这家企业的相关信息,只有一家“湖南振湘医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但已经注销。湖南振湘医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与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两个名称代表的公司到底是何关系,目前无法知悉。

  另外,本报记者还发现,湖南省卫生厅去年一份《关于报送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基本信息的通知》中,负责收集相关数据的联系人为李献忠;《2009年度湖南省公立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公告》中,“联系方式”之一为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联系人为李献忠、邓胜平,并公布了监督电话和网址。这两个文件中的“李献忠”与振湘医药股东名单中的“李献忠”名字一致。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振湘医药董事长兼总经理廖坚原来是湖南省卫生厅的干部,政企分离后,辞职下海,公司也搬离湖南省卫生厅。但对这一信息,记者未能得到相关验证。

  “与卫生部门无行政隶属”

  记者试图就相关信息向湘雅附二方面求证,但这家医院称,已被要求不得接受媒体采访,更不能随便发表意见。

  湖南省卫生厅则提供了一份据称是向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呈报的《关于央视披露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芦笋片价格虚高事件调查处理的初步情况报告》,其中明确提到“该公司(指振湘医药)与卫生行政部门无任何行政隶属关系”。

  这份情况报告同时表示,“我厅纪检监察部门已要求湘雅二医院等医院就芦笋片在购销中可能存在的商业贿赂和回扣问题进行调查。目前,各医院正在全力组织调查核实。一旦发现有商业贿赂和回扣问题,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依照 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洪克非

  连日来,地处湖南省长沙市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下简称“湘雅二医院”)因为芦笋片事件,成为舆论的焦点。

  5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一种由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大华西药业”)独家生产、规格为0.36g×60片、出厂价为15.5元的药品“芦笋片”,经过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生等环节后,最终被以213元的价格卖给了患者。去除成本后,利润高达近13倍。

  据了解,在即将开展的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指导价中,湖南省物价局将芦笋片定价为136元,是其出厂价的8.8倍。

  而今,包括该医院医生在内的当地很多人士,都盼望这个事件能成为打击药价虚高和暴利的突破口。

  从医药配送公司到医院涨价140元以上

  在电视中控诉这一药价暴利的是自称住在湖南长沙的韩女士。她因为患了卵巢癌,在湘雅二医院做了化疗后,医生建议她服用一种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后来,她发现这种医院每瓶售价213元的药品,其实只需30元就能买到。

  据调查,湘雅二医院从2005年开始使用川大华西药业生产的芦笋片,先后有0.36g×60和0.36g×36两个品种规格。今年2月央视前来调查后停止使用,共购入约70件(160瓶/件)。医院按照《湖南省医药价格公报》的规定,在湖南省振湘医药集中采购网以185.22元/瓶的价格从湖南唯楚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楚医药公司”)采购该药品,并加价15%以213元/瓶的价格卖给了患者。

  湘雅二医院新闻发言人、医务部主任陈晋东教授称,医院并没有违反物价部门“药品顺加价不超过15%”的政策。该省另有两家医院分别购进该药3286瓶和140瓶,进价和销售价均与湘雅二医院相同。

  至此,每瓶芦笋片价格“滚雪球”的轨迹渐渐清晰:最先以15.5元购入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芦笋片的是湖南某医药公司,其销售给唯楚医药公司的价格约在30元~40元,比照进货价,毛利高达1倍。唯楚医药公司转手将其以185.22元的价格挂在采购网上,医院采购后顺加15%,以物价部门限定的最高销售价213元的价格销售给患者。最大的利润产生在医药配送公司到医院这一环节,药品“升值”140~150元。

  事件曝光后,湖南省卫生厅迅速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使用芦笋片的紧急通知,并对采购使用芦笋片的情况以及医务人员是否存在收受药品回扣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取消了川大华西药业所产芦笋片在湖南省药品采购的投标资格。

  媒体曝光此事的第二天下午,湖南省物价局召开了一场关于“芦笋片药品价格情况通报”的媒体见面会,就“213元”高价芦笋片的来历等情况作了说明。

  湖南省物价局副巡视员郭志球介绍,作为临床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芦笋片,该药品只供医院销售。此药在2004年进入湖南省医保目录,2006年11月30日,湖南省物价局下发文件将规格为0.36g×60片的芦笋片最高零售价格定为160元/盒。2007年湖南省18家省级医疗机构药品按不超过此最高零售价格进行招标,该企业以“价格太低”为由未参与投标。考虑到药品临床疗效,2007年7月20日,湖南省物价局根据四川省物价局川价药公示的218元/盒的价格,将该规格的芦笋片最高零售价调整为213元。

  郭在会上指出,213元的价格,只是药品在湖南销售的最高限价,如需进入国家公立医院销售还必需经过招投标程序,因此该品种规格的药品以185.22元/盒的价格出现在招标平台上属于违规。而湘雅二医院是看到招标平台的挂网采购后才进行的采购,在这点上医院并未违规。

  郭还表示,在芦笋片的价格核定问题上,物价部门工作人员确实存在把关不严、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定价时没有了解到15.5元/盒的出厂价和30元~40元/盒的医药公司购进价等重要信息,导致制发的136元/盒的投标报价指导价偏高。“对此,将积极改正。”

  振湘公司:我们一不管竞标价格,二不管企业的分红,三不认识企业,如何玩名堂

  问题焦点由此转移到了招标采购平台——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称“振湘公司”)及其所有的湖南省振湘医药集中采购网上。

  对于湖南省物价局指控的将芦笋片违规挂网销售一说,该公司董事长廖坚表示异议,并暗指此举是物价部门有意转移视线。“说我们搞鬼,我们一不管竞标价格,二不管上下游企业的分红,三不认识企业,如何玩名堂?”

  振湘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殷智刚解释说,川大华西药业的芦笋片未纳入2007年度的省部直属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目录,不属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种范围,之所以挂网销售,是因为该公司参照了卫生部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具备网上交易和监管条件的地区,应将医疗机构广泛应用、采购量大、价格高的药品全部纳入招标采购目录,实行公开招标和集中议价采购,对其他药品实行网上竞价采购”。而竞价品种挂网的条件是:企业和产品具备合法的资质和手续;经物价部门核定最高零售价;与中标品种不相冲突。

  殷智刚的说法得到了湖南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士的认可和支持。

  廖坚说,川大华西药业明显知道可以网上竞价采购这个政策,并且清楚没有其他同类产品中标,因此即使不来湖南参加2007年度的药品招标,也有把握能在湖南销售芦笋片。媒体和政府部门应关注的焦点在流通环节——为何挂网销售的芦笋片的价格统一都为185.22元?

  他就此解释说,政府之所以搞竞价,因为一种药品可能会有几个经销商,出价不同,可以让医院有选择,即通过竞争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现在几个药品配送公司提供的都是一个价格,谁能得到订单,就要看与医院的关系如何了。另外一个问题是,该药品的总代理商为何不能将药品低价直送医院?要知道,从15.5元的进价到185元销售给医院的价格,原本可以赚得更多。其中的关键是,他们(总代理商)和医院人士的关系不铁!每瓶高达140元以上的利润需要经过医药配送公司来消化。

  廖坚说,如果没有网上保存的交易记录,医院买药的品种和数量就可能成谜。而他们这个电子交易平台,药监、卫生、物价等部门都有账户和密码,随时可以监控。以高价芦笋片为例,纪委、工商等部门在事件曝光后都上网搜查,掌握了各家医院的进货数量、品种规格、时间,再到医院核对医生开单情况,问题就清楚了。而这可能是一些医院反对购药须经网上采购的原因。

  物价局被指不作为

  5月19日下午,湖南省物价局一位人士在“聊天”中对记者称,目前让他们头痛的问题是,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品品种规格相当复杂,政府在进行价格核定时,多采取企业自主提供成本信息资料的方式,对于企业提供的资料由于工作人手不够,很难做到每个药品都实地查看药品入库记录、财务凭证等反映价格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该人士说:“2006年只有一个人管理,现在两个处室合并后增加到了5个人,但面对的是全国几千家药品生产企业,数万家流通企业。一些企业提供的是假数据、假票据。”

  他说,芦笋片事件曝光后,网上舆情多指责物价局不作为,他们也很委屈。网上有人说,物价局的人看病不用买药,因为有企业直接送。他说,就他而言绝对没这回事,因为这样做的人没良心。这两年,湖南物价局率先把基本医疗药物价格降低了50%,意图就在于让百姓看病能得到一点福利,结果是几百个医药代表和企业人员非常“激动”地到物价部门申诉。“我们做的这些事情,百姓是不会知道的。今年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再降20%。压力可能会更大。”

  该人士称,湖南还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药品价格信息网,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力图让市场的信息对称、清晰。

  对于外界提出应该将医院与药厂直接“挂钩”来抑制药价虚高,他表示不赞同。“试想一下,流通企业都能够被砍掉吗?以芦笋片为例,湖南省有14个地州市,100多个县区,哪个生产企业可以做到直供?如果这么做,企业的销售价格恐怕比现在的还要高。这仅仅是市场的一种推想,放在全国来试验,价格恐怕还要贵得离谱。另外,这么多的流通企业,那么多的从业人员,简单裁撤掉,又该如何转型和安置?”以湖南为例,药品流通企业已经减少了很多,但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

  他说,网上有议论,应该把物价局撤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政府机构来督促药品信息的公开和管理,完全市场化地操作,恐怕结果会更乱。

  他也承认,现在他们对药品定价多是参照其他省份物价部门的定价作为评判标准,而药品厂家所在地的物价部门往往会给本地药厂的药品在定价上给予关照。

  然而,他的说法遭到一些知情人士的质疑。有人提示记者,仅以湘雅二医院购进的芦笋片来看,2007年到2008年,核定最高零售价为160元/瓶,可是到了2008年后期却调整到了213元/瓶。这两次的价格调动都是以物价局的文件和公报为依据的。难道相关人士会不知情?这两次调价的依据又是什么?

  该人士指出,杜绝超级利润关键在价格监管。物价部门称企业提供的信息不实导致定价方面的失误,为何没有看到公布对造假的企业严厉处罚、“杀一儆百”呢?为何不让省医药公司这样的一级总代理机构将成本信息发给物价局?即使企业不肯,或者造假,管理部门可以实行惩罚性措施,比如停止对其产品核定价格等办法。

  他建议,甚至可以在一定监管机制下,选定一些大型、有资质的企业(一线制药企业)直接进入医院,制止在流通领域的加价。而此举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验了。

  有医生上交数万元“提成费”

  采访中,一位姓童的营销经理人士提出,虽然外界认为药品从厂家出厂后,进入流通领域出现了价格翻多番的问题,但事实上作为配送企业(直供医院的)实际从中得到的不多。他还抱怨在振湘医药商务平台上交易需要支付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四的网上交易费用,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记者就此提出疑问,从湖南医药公司发售的芦笋片以40元/瓶计,经配送企业卖到医院可达185元多,其间的毛利高达145元,而网上交易的费用是0.74元,与巨额的毛利相比,负担似乎不重?

  童沉默片刻后反问:你认为这里面的钱是我们拿了么?如果企业有这么好做,就好了。其实这里面的问题,上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全国的普遍现象。

  据自称为川大华西药业“湖南办事处”负责人王卫军的人士揭发,医生从医药配送公司处,每瓶药可提成80元。

  5月21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相关医院的廉政账户上,已经有医生上交了数万元的“提成费”。

  药品招标平台曾是省卫生厅下属公司 公司年收入3200万元以上

  湘雅二医院有关人员向记者们介绍医药采购环节时称:医院若是需要某种药品,必须通过招标采购平台——湖南振湘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07年前,该公司名称为“振湘医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湘公司”)进行招标采购,医院自己不能到药品生产企业自行采购。如果自行采购,就会被认定为违法违规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

  一些人士甚至暗示,振湘公司是一家代表政府部门的“红顶”公司,代表政府部门帮医院采购药品,颇有背景。

  搜索该公司的官方网站,内容多惊人之处: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为湖南省最早成立并第一个通过资质认证的药品招标代理机构,主要从事医药网上招投标代理服务、医药网上采购服务、医药信息咨询服务,拥有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电子交易系统——振湘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其电子商务平台现已覆盖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娄底、永州、湘西、张家界、邵阳、衡阳等地区,有400多家非盈利性医疗机构通过振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药品网上交易,年交易总金额在40亿元以上。

  此前,多家医院人士透露,长沙市18家省部属医院所采购的药品,必须通过振湘公司招标采购。由于这些医院知名度高、患者众多,占领这一市场就等于拿到了一块“肥肉”。

  有媒体称,振湘公司的多名股东的名字与曾在湖南省卫生厅有关机构任职的官员名字相同。其股东刘万准曾任湖南省卫生厅下属二级机构、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主任;股东李献忠是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刘万准曾在2001年8月9日注册成立的湖南振湘医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里任董事长,该公司“主要经营提供国家政策允许的药品、卫生材料集中采购、招标代理及医药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的办公地址设在湘雅路38号,为湖南省卫生厅机关原所在地。

  记者从有关部门查询到,所谓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有着巨大权力。其8项职责中不仅包括: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全省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的政策、制度和办法,以及监管全省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同时,还担负制定并组织实施全省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和网上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监管药品企业、医疗机构网上交易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负责建立和完善全省药品集中采购评标专家库,对专家进行监督考核。

  5月18日至21日,记者多次赶赴长沙市工商局、湖南省卫生厅,并两次到振湘公司调查了解,发现此前坊间和媒体所述不甚相符。

  据工商资料显示,振湘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9日,企业类型为有限公司(私营),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股东及出资情况分别为:刘万准(4.0万)、张佑(12.0万)、廖坚(60.0万)、张勇(3.0万)、周畅(3.0万)、王佐林(3.0万)、郭爱满(3.0万)、陈建志(3.0万)、(小)杨超(3.0万)、李献忠(1.5万)、张海燕(1.5万)、(大)杨超(1.5万)。其经营范围除了药品电子商务外,还有电信增值业务。

  振湘公司现任董事长廖坚告知,该公司原为湖南省卫生厅下属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下称“药采中心”)控股的一个公司。刘万准以前曾任“药采中心”主任,负责在卫生局域网内搞采购,同时也搞药品的招投标,是一块牌子两套人马的模式。2003年刘万准退休离职。而“药采中心”因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意见,说该机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压力之下,省卫生厅决定将其脱钩。

  根据一份签订于2004年底的协议,湖南省卫生厅把中心所属资产、财产及投资振湘公司的股份一并转交给股份制化的振湘医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振湘公司付170万元作为对价交换,并承担所有债权债务。原卫生厅的5人由厅里收回,其余聘用人员则自行安排。该协议称,自此卫生厅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不再履行对药品集中采购的职能。

  廖坚称,自己是2004年开始从省卫生厅下面的一个产业协会加盟到振湘公司的。振湘公司原来的负责人是刘万准。与省卫生厅脱钩时,审计亏损22万元。他到任后,觉得政府推行“药品阳光采购”,实行网上采购的模式将成为趋势,便参考外省的平台设置,打造了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当时有很多商务交易平台,没有听说谁有政府背景。我们有10多个股东,也没有什么领导的亲戚在内。”廖坚说,他们所做的是与医疗机构和药品经销公司签订书面合同,争取对方同意委托在平台上交易。

  廖坚说,被媒体指认为在他们公司持有股份的“卫生厅官员”李献忠,本就是振湘公司职工,也是湖南省药品采购方面的专家,为公司的公共信息数据库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2009年9月,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成立后,李献忠被该办公室“借调”帮忙。其人事关系和工资仍在振湘公司。

  他表示,根据国家有关精神,湖南省去年开始组建纯公益性的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由此,振湘商务平台的历史使命也将在2010年度的招投标工作后结束。

  5月21日上午,记者从湖南省卫生厅了解到,1948年出生的刘万准,曾任卫生厅监察室主任,2000年~2003年任药品采购服务中心主任,2003年12月退休。

  而在卫生厅16楼办公的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主任一名,共5人编制。2009年9月3日经湖南省编办批准设立。卫生厅多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李献忠是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从振湘公司借用来的人员,不是该部门的员工。

  对于药品采购的电子商务平台,其收益何来?廖坚说,按照物价局的规定,就是在医院进货价格上收取千分之五或千分之四的互联网交易费用。目前,省内各地市多有当地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如常德天驰、岳阳振兴、郴州惠民等。

  记者查询到湖南省物价局2007年对振湘公司的一份批复文件。这份湘价函〔2007〕67号文件称:“鉴于我局湘价函〔2005〕50号文件执行两年来,社会各界无不良反映,经研究,同意你公司继续收取互联网交易服务费。凡通过你公司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可按网上实际交易额向交易双方分别收费互联网交易服务0.4%。

  据此,如果按照该公司官方网站所说的年交易总金额在40亿元以上计算,该公司一年的收入在3200万元以上。

  本报长沙5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洪克非

  专家态度 体制诟病不除 药价难下降

  湖南省卫生界一些人士提出,芦笋片“暴利药”事件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目前来看,药品集中采购、招投标并没有使虚高药价下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下简称“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湖南省政协委员刘伏友曾指出,目前国内医疗体制极度不顺,药品流通购销不透明,中间环节过多,一盒药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最少要经历出厂、审批上市、定价、销售若干环节,20元出厂的药最后到病人手中,价格已翻数倍。因此,体制诟病不除,药价终难下降!

  刘伏友提出,废除医药代表能降药价,国家要痛下决心取消医药购销和医用耗材的中间环节。

  据了解,现在长沙市药品代理公司的医药代表至少在1万人以上,按照其人均月薪6000元左右计算,他们的年收入在10亿元左右。这笔巨大的费用全部加在患者身上,患者当然不堪重负。而如果医院向药品和医用耗材生产厂家直接采购,药费和材料费就会大大下降。

  在美国工作多年回国的湖南某省属医院负责人曾在媒体上撰文称,看病贵、药价高,从宏观上看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政府每年负担的医疗卫生总费用为73%,发展中国家为57.2%,而我国在2007年只负担了19%。以湘雅二医院为例,近几年国家投入仅占医院总支出的3%左右。医院在这种状况下,必然要设法自负盈亏,才能求得发展。

  从微观和医疗操作流程中而言,药品和医疗耗材价格虚高,主要是由于现行医药购销体制不顺。一个药品从药厂到医院用于老百姓治病,中间需要经过六七个环节,直接导致了医药代表泛滥、药品价格虚高。而医用耗材的厂家利润和进价更高,比如患者装一个人工关节,住院总费用约4万元至10万元,但人工关节医院进价都在两万元至8万元不等,这也是看病贵的主要症结所在。加上趋利的一些医生收受医药代表的回扣,多开药品、开贵药品的现象自然存在。

  他认为,国家应果断取消医药购销和医用耗材中间环节。“既然在燃油税改革中能够取消养路费,我想医药购销的中间环节也是完全可以取消的。”

  他说,价格改革与体制改革应协调推进,如此可以摆脱难以“精确”指导到位的政府指导价带来的“误差”干扰,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厂家应对政府降价而采取药品退市,再改名换姓、高价登台的故事发生。他说,芦笋片的悲剧在于,即便各地的指导价都在出厂价的8~14倍以上,厂家仍难以支撑发展。“这已经不在是药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了。”

  湖南省卫生界一些人士则指出,药价如此虚高的问题,不仅祸害百姓,而且让中央也成了冤大头。现在的新医保和新农合的资金都来源财政资金,如果药价这样膨胀,看病如此昂贵,则国家资金远远不能支付,更会让医改实施困难。

  
本报长沙5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洪克非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茵陈玉露饮(《医醇剩义》卷三。)
 中國民間百萬中醫行醫難
 半夏散(《圣惠》卷五十)
 咽喉
 中国成国外干细胞移植热门地点
 续学医三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