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基础知识-:【原创】 东华太一:心绞痛急救三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原创】心绞痛急救三法
作      者: 东华太一   
发表时间: 2007/7/26 09:53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http://www。med126。com/

=========================================
   
心绞痛是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其临床表现以阵发性左心前区疼痛向左肩部、背部放射,伴有汗出、胸闷为特点,该病属中医学“胸痛”、“胸痹”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心绞痛的发作主要是由于气机不畅,瘀血阻塞心络所致,其发作突然,来势凶猛,十分危急。如不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挽救患者,往往可导致“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严重后果。故而对于心绞痛急性发作者当分秒必争。针刺之法历来在急救方面有着其独到之处,现笔者介绍三法于下:  

一、耳穴埋豆法。该法适用于心绞痛较轻者,或缓解期,首先术者将患者一侧耳廓常规消毒后,用左手固定患者耳廓,右手持一根火柴,用其一端在耳轮脚中耳中穴范围内,力量适中地反复按压,找出患者认为最不适处(疼痛、酸胀、麻痛等感觉),然后将消毒后的王不留行(或急性子或复方丹参片压制成的小米粒大小的药块)放于约0.8x0.8厘米的露香虎骨膏中间,接着将药粒对准所选的耳中穴处贴敷。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揉药粒6~10次,以局部有发热,麻痛感为度,每次按揉10分钟。也可于每次发作前或发作时按揉至症状消失。每5天换贴一次,两耳交替敷贴,该法通过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王不留行或急性子或复方丹参片对耳中穴的刺激,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松弛血管平滑肌,减少心肌耗氧量,疏通经络,化瘀通络,活跃周围微循环,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量,从而达到镇静。理气。活血。止痛的目的。  

二、徒手按压法。该法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当时又缺医少药无任何医疗器械的情况下。通过大量临床资料观察发现: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在发病时,均在位于背部第七脸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至阳穴处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如不适、发凉,按之舒服,有条索样,结节样物,皮肤表面粗糙。有皮屑脱落等,当心绞痛发作时这些反应更为明显。患者发病时,按压至阳穴处,或于该处拔火罐、针刺,可使临床诸症状减轻或消失。在心绞痛发作时可用拇指用力按压至阳穴(采用一重一轻的方法),使患者感到酸痛不能忍受为度,约10分钟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于患者的膻中、间使、关元穴处依次各按压10分钟。上法施术数分钟后诸症状即可缓解、消失。通过对上述4穴的按压,可使冠脉循环和左心功能得到改善。如症状不能减轻,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三、毫针刺法。该法适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期。令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宽衣解带,脱去鞋袜,术者于行间穴与太冲穴联线的中点找心痛点,常规消毒后于一侧用1.5寸毫针直刺,施提插泻法1分钟;然后于一侧内关穴处用2寸毫针向肘关节方向斜刺,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还需1分钟,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2一4次。一般情况下针刺后约2~ 3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消失。心痛点是解除心绞痛的经验点,具有活血化瘀,宽胸理气、舒经止痛之功。内关为治疗心痛的常用穴、有效穴,针之可扩张冠脉,延长心室的射血时间,增加血氧的供给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使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左心功得到改善。二穴相配可使心绞痛迅速缓解。    

目前治疗心绞痛最常用的方法还是药物,但药物发挥作用较缓,特别对于偶发的患者来说,由于平时未发作过,身边未带有药物,给抢救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刺之法发挥作用快,止痛起效和完全消失症状率高,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特别是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在救冶心绞痛急性发作之时有着其独到之处。
相关文章
 竹皮汤(《外台》卷九(注文)引《深师方》)
 输卵管上皮性肿瘤
 鸦胆子
 瓜蒂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阴阳上下篇
 糖尿病与尿毒症的荒唐闹剧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