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头痛病因浅析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10/14 19:19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头痛之疾,在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为外感头痛,常见的有风寒、风热、湿邪这几种:
1、风寒头痛,由外感风寒引起。初起形寒头胀,渐渐作痛,有牵引后项而强直,遇风胀痛加剧,也会伴着浑身关节不适,鼻塞,精神困倦。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浮弦。这种证候多为外感初期。
2、风热头痛,由外感风热引起。痛时有胀感,见风加剧,有严重的头痛如裂,伴口干、目赤、脸潮红、身热、
咳嗽、起疹等证。脉浮数或浮弦洪数,舌苔薄黄。
3、湿邪引起的头痛,痛时昏胀沉重,如有布帛包裹,形寒,四肢酸困,神疲。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二、内伤头痛,常见的有气虚、血虚、肝火、寒厥、阳虚、痰浊这几种:
1、气虚头痛,久病或过度劳倦致中气损伤引起的头痛。痛时忽忽悠悠,有觉得空洞感,伴无力气短,食欲不振,脉虚软。
2、血虚头痛,因失血、大病后、妇女产后、
崩漏等血虚引起的头痛。痛时自眉梢上攻,伴有晕眩,面色白,口唇、舌质色淡、脉细弱、虚、芤。
3、肝火头痛,因恼怒等类似因素致肝火上逆引起的头痛。痛时觉胀热,面红,头筋突起,伴有口苦口干、暴聋、
便秘等证,脉弦滑或弦大、实数。这种头痛多属实证热证。
4、寒
厥头痛,由肝经寒气上逆引起的头痛,称“厥阴头痛”。痛时脑户觉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惨淡忧郁,伴见
呕吐青涎粘沫,四末不温,舌苔白滑,脉细弦或沉紧、迟缓。
5、阳虚头痛,(寒性头痛)痛时巅顶连及前额特别怕冷,痛点偏巅顶前额,不怎剧烈,遇温减轻,脉沉细虚弱。
6、痰浊头痛,因痰浊邪阻滞中焦引起的头痛。痛时昏晕,伴有胸格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厚、粘腻,脉濡滑。
三、特殊的头痛,常见的有头风痛、真头痛、瘀血头痛几种:
1、头风痛,头
痛经久不愈,时发时休,一触即发,常因天气变化,发风的前一天痛甚,到发风的那天反而好一点。也因其它恼怒、烦劳、情志抑郁等诱发起。其中又分偏头风和正头风。发作时一般剧烈,痛连眉梢,目不能开,
眩晕不能抬举,头皮麻木,病因素有痰火,复因当风取凉,邪从风府入脑,郁而为痛。
2、真头痛,痛起来脑尽痛,手足青至肘膝关节。先贤谓脑为髓海,真气所聚,受邪后不超过十二小时死亡。
3、瘀血头痛,由瘀血引起者,痛有定处,病位固定痛必如锥刺刀割,舌有
紫斑、紫气、舌底静脉怒张。瘀血原因由多种情况引起,寒疑、火热煎熬、湿阻、跌扑等。
http://www。med126。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4256
-----------
【原创】少阴病;半夏散及汤证一例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10/30 17:21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2007年10月27日,陈女士、50岁,主诉前三天在客户公司的办公室洽谈业务时,空调冷气拂过,其身觉寒颤,出门后觉咽喉干灼不适,自以为是秋深干燥,回家后即煲
玉竹、淮
山药、
扁豆、苡仁、瘦肉汤饮以图制燥。岂料喝后至夜症状更加重,还认为是药善汤力微之故,连忙再用
桑叶、牛子、
菊花、
银花、
玄参、
天冬等煎服。次日清晨病情更加严重,咽喉更是大面积
灼痛,由大椎至颠顶一段酸重,急忙来找我诊治。主诉除上述之症状外,已是大便溏二天,沉晕欲寐。切其脉,一息三、四至,略沉紧,舌有小许齿痕,苔薄白,无烧、无汗。即拟半夏汤;
姜半夏15克
桂枝15克 炙
甘草15克,四碗水煎剩一碗半分三次服用,晚上十一点来电,已痊愈。
仲圣于《
伤寒论》中述;辩少阴病脉证并治由281起至325共44条列举少阴病脉及用药治法。而后人运用之时见证却是很有一些案例难吻合得丝毫无偏,或是对脉不对症,或是见症不对脉。何解呢?就以本案为例;《伤寒论》中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本案到我诊治时,脉象已为略沉紧,此类情况实让初学者无所适从。
如若象323条所说;脉沉者,急温之,宜
四逆汤。方二十二。又不相同,这条又未述咽痛,而本案最明显之证为咽痛。
清尤在泾之《伤寒贯珠集》中把少阴病脉证治分类为;少阴脉证四条、少阴清法七条、少阴下法三条、少阴温法十五条、少阴生死法十二条、少阴病禁四条。而半夏散及汤证列于少阴清法七条之尾。谓;半夏散及汤甘辛合用,而辛胜于甘,其气又温,不特能解寒客之气,亦能劫散咽喉怫郁之热。可见尤在泾习《伤寒论》之认真细致。
余认为本案脉、证,不雷同之因在患者将要变证之交。此时再不准确投药,必致其后会脉沉紧数,
发热。或脉阴阳俱紧。本案于欲变未变之际投半夏汤尚属及时。
-----------
【原创】失眠灵穴位治失眠的旧事重题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10/20 14:12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在文化大革命时,那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曾经有一度时期兴起西医学中医的热潮,广东汕头的公元胶卷厂(感光材料厂)的厂医务室,一个当时称作红医还是赤脚医生吧,发明了这一穴位,定名为“失眠灵”,就在手阳明大肠经的三间与合谷之间。当时该厂有很多职工患上了失眠证,据说那些人都是职业病,化工中毒性引起失眠,用西药治疗不愈,中药收效甚微,时值全国掀起学习中医针灸热潮。他给这些工人也用针灸,结果让他摸索出这穴位治疗失眠非常有效......。(当时我也在学针灸)后来我在针灸治疗失眠时,也是屡试屡验。临床上有怕针灸者,我就教他们用指作针按掐,一样显效。最近网上也有人因失眠而烦恼,不妨也去试试该穴。
http://www。med126。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5123
-----------
【原创】宫颈炎、宫颈糜烂之病因概述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9/18 18:09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妇女之胞宫在下焦,为奇经八脉之所属,也是足厥阴肝经循行经过之所,更是足少阴肾之所主。下焦为阴湿之处,故此症多与湿邪有关。又因湿性趋下,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最易阻遏气机,以至阳气不伸,血行不畅,由湿而瘀。湿瘀久则化热生火,灼伤冲任胞宫,以至宫颈发炎糜烂。是故阴道灼痛,
带下不绝,色白黄,或夹血丝,其气臭秽。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及心身健康。患此类症状每见带下量多,色白、或黄、或灰黑、或青、或带血。质稠秽浊,阴道灼痛或辣痛。临床上常见有如下几种证型:
1、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质稠秽浊,阴道灼痛或辣痛。
2、带下色白,质稀如水。
3、阴道肿胀辣痛,发热口渴。
4、每于房事阴道胀痛出血。
5、阴道时常有瘙痒。
以上症状均应从速根治,若放任缠绵不愈,日久变生它症则为祸无穷。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排脓。或若病情已是缠绵日久转为虚寒、肾阳衰败,时黑带下,则宜于解毒去湿中佐温补肾阳。若或有其它兼证,则针对性配伍。
-----------
【原创】一次潇洒的“劝架”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10/3 18:14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2002年仲秋的一日,晚上差不多10点,一个朋友拨通了我的手机;我祖父情况很不妙!有什么办法可解决啊?在我查问下,原来:他祖父往常大约是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因脘
腹痛去镇卫生所急诊,每次都是吊水、打针、吸氧,然后放下近千块钱才回家。一般是一个月或个半月左右肯定要去一次,不会超过二个月。一般是经西医如上述处理后大约四个钟左右便不痛了,近二年来,每次发作都是如此解决问题,家人见惯也就不怪,虽说已是70多岁的人,平时什么问题都没有,可这次邪门,他说:从下午四点左右打针、吊水开始,到现在近十点了,就一直在痛,医院按以前的老办法这次行不通了。他说这次,
阿托品、杜冷丁都用上了,病人还是一个劲地呻吟。他问我怎么办?我说;既然西医的止痛药都用过了仍痛,那就不能再指望西医了,可我离他那地方有六、七十公里,天黑路远不说,在从国道进入他那镇的那段路治安非常差,而我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是那地头的瘾君子喜欢的目标。于是我对他说;明天我才能过去,你现在用一热水袋敷那痛处先顶一下吧,要不,你用车送过来。后来他还是用这方法顶一阵子。次日上午等我赶到那镇卫生院观察室,已是中午十一点半了。只见病人仍是那样,阵阵呻吟,脸色青黄,额上大点大点汗,吸着氧、吊着水、一手紧捂住那热水袋。我碍于在人家的观察室,尽管朋友一再说不碍事,带去的毫针也没拿出来。我双手齐发,在他双腿的梁丘穴上一掐,病人呻吟应手而止,三分钟后我问他;现在不痛了吧?他把热水袋扔开说;不痛了。我接着在他的阳陵泉、足三里又掐了五分钟,患者酣声大作。从观察室出来,我看了一下表,还没到中午十二点。在饭馆,我给朋友写了一药方,“
五苓散”加
佛手、
玄胡、
金铃子。据我朋友后来说,药吃了二服,打那后,这些年还没痛过。
http://www。med126。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3493
-----------
【原创】感冒自疗变症网友莫蹈复辙!!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8/5 16:41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借此一角提醒各位网友,感冒虽多属小病,但若错用药就会变症叠起。小病会变大病。感冒是有多种类型的,绝不仅是风寒或里虚外感。有的就算是外感风寒,但其体素蕴热,也绝对不能仅以寒论治。仲景方是有“麻、桂、姜、附、辛”,但也有“连、芩、葛、石、军”。各位未懂的网友最好熟悉一下,药性之寒、热、温、凉,味之辛、苦甘、咸、酸。症状之有汗无汗,烦渴与否。项背、头身、咽喉、二便、畏风或寒......。绝不可动辄“
麻黄理中”、“桂枝二陈”。2007年8月3日17:39时,正在市场买菜的我手机响起,一嘶哑的女声;您好,请问是唐先生吗?答;是,你是谁?对方;你可能不认识我的,我是民间中医论坛的网友。我感冒快十天了,现在越来越严重,发烧、咽喉剧痛、下巴挨咽处淋巴肿起大块,眼睛肿痛,整个人象没有水份干似的,可是喝再多的水还是口渴得要命,整个人虚弱得好象要死似的。求您能帮帮我,给开个药方治治。答;我这会在市场买菜,请你将详细情况给我发短信,从起病至今,不要遗漏每个症状,我回家后给你拟方......以下就是开始短信问诊治疗的全过程。(经小许整理)
短信;唐老师您好!我XX,女,32岁,现在还在给七个月的儿子喂奶,儿子先发烧,第二天到我也发烧,38.2度,嗓子痛,腰酸痛,没有用药。第三天儿子好了,可我嗓
子淋巴都肿起来了,腰、
关节痛得严重,还是38.2度。喝了麻黄理中汤冲剂出汗,第四天早上37.3度,但还是觉得浑身不适,又喝一剂麻黄,不烧了,但是非常口渴,舌很不舒服,舌苔黄厚,腰关节不痛了,但是两个眼珠很肿痛,不敢转动,咳嗽。改喝桂枝二陈汤,我从第四天开始到现在用了三剂桂枝二陈汤,可是病情越来越严重了,怕风吹,流鼻涕很多,有痰,眼睛痛流泪,耳朵眼、嗓子、鼻子都痒痒,嗓子痛哑,咳嗽、无力,非常渴,喝水不管用,舌苔不黄,也不厚了,小便微黄,大便稀。感觉一会冷,一会热。这八天食欲还凑合,但是现在已吃不出味道来了。又烧,恳请先生帮助我吧。
2007.08.03.18:31
问;一会冷一会热,一天发作多少次?现在还怕不怕风吹?。
2007.08.03.19:02
唐老师;我把窗户关了就不会一会冷一会热了,现在还是怕风吹,一吹就浑身不舒服。鼻涕象水一样滴出来,起鸡皮疙瘩,从昨天早上起有点喘,有痰咳不出来。
2007.08.03.19:10
恳请先生开个方子吧,我是不是先前吃的两种药方子都错了,我的舌苔现在薄白,有齿痕,眼睛肿,眼圈红,眼白血丝多,咳嗽喘,流鼻涕,很难受呀。我现在的情况还能喂奶吗?求你帮帮我。
2007.08.03.21:21
葛根20克 麻黄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甘草3克
天花粉12克
牛蒡子9克
蚤休15克 吃一付,出汗换衣服,反馈。
2007.08.03.21:26
先生谢谢了,请问药是泡服还是煎两遍喝,能喂奶吗?
2007.08.03.21:26
用水煎服,三碗煎剩一碗温服取汗,服前吃饱
梨子,多喝水,过四十分钟后吃药。汗出不管多少,都要换衣服,汗后可喂奶。
2007.08.03.21:53
太谢谢了,我已抓到药了,明天给你汇报情况,谢谢!
2007.08.03.21:56
列位同道,能判断次日的结果吗?大家猜猜,或有更好的办法吗?(未完待续)
--------------------------------------------------------------------------------
作者: 野医
时间: 2007/8/5 17:31 我想大概是空调惹的祸。感冒也有多种类型,岂能一方统治?风寒风热的区分主要看咽喉是否疼痛。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8/5 17:44感冒: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和病邪不同,或由于体质的强弱,感邪轻重不同,症状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临床辨证表现上有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挟湿,挟暑等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不同……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8/5 17:58发烧,38.2度,嗓子痛,腰酸痛,没有用药。第三天儿子好了,可我嗓子淋巴都肿起来了,腰、关节痛得严重,还是38.2度。喝了麻黄理中汤冲剂出汗,第四天早上37.3度,但还是觉得浑身不适,又喝一剂麻黄,不烧了,但是非常口渴,舌很不舒服,舌苔黄厚,腰关节不痛了,但是两个眼珠很肿痛,不敢转动,咳嗽。改喝桂枝二陈汤,我从第四天开始到现在用了三剂桂枝二陈汤,可是病情越来越严重了,怕风吹,流鼻涕很多,有痰,眼睛痛流泪,耳朵眼、嗓子、鼻子都痒痒,嗓子痛哑,咳嗽、无力,非常渴,喝水不管用,舌苔不黄,也不厚了,小便微黄,大便稀。感觉一会冷,一会热。
唐医易兄:这患者38.2度,还喝了麻黄理中汤?怪事?难怪你去我空间问,我已回答你了。现在该你回答了,谢谢!
--------------------------------------------------------------------------------
作者: 礼上医
时间: 2007/8/5 18:05 请问老师详细的方论?末学求教。
治疗感冒时的复杂性与病人以前治疗时常用的方法有关,如以《伤寒论》为主法,变症不会这么复杂化的,否则变症百出。但这时也是治疗其它潜伏的病症的时机。
--------------------------------------------------------------------------------
作者: 野医
时间: 2007/8/5 21:43此患者初发病:发热、嗓子疼、、、即典型的风热犯表证。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方药:
银翘解毒丸。若不嫌麻烦,可用
银翘散加减汤剂。又不是风寒束表证,用得哪门子
麻黄汤?治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对证下药就是了,何须拘泥于什么经方、时方?
--------------------------------------------------------------------------------
作者: 野医
时间: 2007/8/5 22:08至唐先生开方时,患者还是风热犯表证,只不过症状加重了。还宜开:银翘散加味。咽痛加
马勃、玄参;口渴、心烦加
天花粉;咳嗽痰稠难咯加
杏仁、
前胡、
贝母、
瓜蒌仁。
--------------------------------------------------------------------------------
标题: 回复蓝天兄:#4的贴子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8/6 12:48 唐医易兄:这患者38.2度,还喝了麻黄理中汤?怪事?难怪你去我空间问,我已回答你了。现在该你回答了,谢谢!
问兄那二汤之配伍,实为恐其还有什么药物,可兄也是遍翻宝籍也无出处,余唯有将其视作四汤。先是疗太阳伤寒之麻黄合以治中焦虚寒之理中。麻、杏、桂、甘能开腠理不假,可起病就咽喉剧痛又岂能再啖参姜呢?这无疑是火上浇油。(我还不知道有黑
附子。我是不会用这药来败火的)药后汗出表解、烧退、
腰痛除,可是舌不舒服,非常渴,两个眼珠肿痛不敢转,咳嗽。此乃
人参干姜“之功”也。此时患者见咳嗽厉害,又想起“桂枝二陈”来了。她不管是太阳伤寒,还是太阳中风就勇敢地连服了三天。于是阳明也毫不客气地壮实起来了。其实太阳之邪并没全解,已成太阳温病矣。患者虽无反映项背强几几,但恶风,大便稀。在短信第二条中讲到;现在是怕风吹,一吹就浑身不舒服......从昨天早上起有点喘。先贤谓伤寒之邪在上则为喘满,入里则为下利。那么大便稀可否视为下利呢?还有,患者非常突出的一个症状,“非常之渴”,且怎样喝水都无济于事。令我想起《经方实验录》中曹颖甫之门人按语;“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是皆太阳病之津液未伤者也。若其人先自伤津,继得太阳病,是即太阳温病”。是故“伤津”二字,实为太阳温病之内蕴,此乃绝无可疑者,惟其内津已伤,不能上承口舌,故作“渴”。故仲圣曰:“太阳病,发热,而渴......者,为温病”。且将“渴”字特置于“而”字之下,以彰其首要。
可见太阳温病也好或是二阳合病也好,均可
葛根汤主之。葛根汤取汗而愈。可是,汗从何来呢?患者已经两度出汗,今见极渴而饮不解渴,早就严重伤津了。没有津液汗从何来?于是嘱其先饱餐梨子多喝水,四十分钟后服药取汗。那梨子生津极快,我曾治一新患上消的男子,辟谷五天吃了一百斤雪梨而愈。上方去
生姜加牛子、蚤休治咽喉之特效药也,花粉乃治渴祛痰之圣品,佐葛根而功见益彰。
本案先为错药而致之太阳温病为依据。另患者产后七月,一般人均于产后数月比往常多进营养高热之补品,致使阳明热性更炽,加上时值季夏火正当旺,起病就咽肿痛可见一斑,则可定为二阳合病。
--------------------------------------------------------------------------------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8/6 13:43 2007.08.04.08:37
短信如下;唐老师早上好,我昨夜几乎无睡,但是今早感觉好太多了,昨夜喝药一小时后,一阵阵的咳嗽厉害,咳吐出很多痰来,喝药前我吃了2斤梨子三瓶水,喝药后我马上就开始
腹泻,到现在为止,大小共计泻了15次。眼睛不红肿不痛了,血丝还有,不流鼻涕了,嗓子不痛了,舌苔比昨天厚,微黄,昨晚汗出的一般,不是很多。我今天真是感觉大好,目前只是腹泻,咳痰,昨天痰是黑绿色块痰,后黄痰,今早白色痰。多日委靡不振的我,终于精神又来了。
2007.08.04.11:28
来电;现在感觉已没有什么事了,还要不要服药?腹泻已经停止了,所有症状基本消失了。小孩喂奶有没有问题呢?
答;不必再服药,煮些
绿豆小米粥,加几只
红枣、
山楂一起熬粥吃二顿就成了。
--------------------------------------------------------------------------------
作者: 蓝天百云
时间: 2007/8/6 14:19本案先为错药而致之太阳温病为依据。另患者产后七月,一般人均于产后数月比往常多进营养高热之补品,致使阳明热性更炽,加上时值季夏火正当旺,起病就咽肿痛可见一斑,则可定为二阳合病。唐医易兄分析得很好!
我觉得对疾病进行辨证之后,确立治法用药,是诊治疾病的基本过程。确立治法为理法方药中承先启后的重要一环。固然,如无正确的辨证,就无有效的治疗,但若无正确的论治,虽则辨证无误,亦属徒劳无功。
总之我认为立法一错,方药全误。早在《
黄帝内经》中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对基本治法进行了初步总结。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遂有八法的形成。但我认为,八法只是一个总的原则,临证中具体治法应用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7/8/6 15:37那天刚接到电话时,在走回家中时脑海里一直琢磨野医兄说的那方案。可用苦寒之品来折其锐气要拿捏得很准。否则就要在未来几天治咳嗽,这样一来又要多吃几剂药。还是第二条短信让我豁然明白,定下方案。开头她没表达清楚;一会冷一会热。我还考虑是否小
柴胡还是麻黄桂枝各半汤,可她第二短信;关了窗就没那事。现在是怕吹风,起鸡皮疙瘩,昨起有点喘。这就坚定了用葛根汤加减的方案,况且二十多年前也曾治过一例,是一产妇在产后半月,因过吃补品在前,外感风寒于后,几乎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她找的是西医,持续一周严重时一天看了三次急诊吊三次水都不好,还是我这“菜鸟”一剂搞定。
原帖链接http://www。med126。com/forum/view ... 9276&highlight=
-----------
标题: 漫谈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8/1/10 02:09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
中医的治疗方法丰富多样,主要二大类为内治和外治,外治的手法更是多达20多种,中医的外治法是以中药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中药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它也是建立在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脏腑经络等原则基础上。所不同的是,它是利用药物等施用于人体外表某部或患部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从而增加了给药的途径,扩大了治疗领域。先贤谓;“外治要求其本”。运用中药外治时,也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临证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疾病辩明主次、轻重、缓急,确立处方。中药外治,完全是根据内治的原理,即;先辨
别表里,找出病变部位,然后辨别寒热、虚实。分清病变性质,然后加以总的概括。这就是中药外治疗法与汤药内治疗法殊途同归的道理。
中医外治疗法既然有它的严谨辨证施治,才能收到使人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效果。如若抱着草率断病,儿戏投药者,绝不会达到祛病的效果,反之会越治越糟糕。更有使用发泡药物者,
盲目乱投,不但治不了病,徒把自己弄得满目疮荑。
当今坛里有不少网友或是曾见人施用过,或是自忖是皮外施药毋须惶恐。动辄敷泡灸炙,无端搞得自己遍体鳞伤。殊不知中药外治也需辨证施治,仅凭道听途说,一味自残,愚哉,惜哉!
早几天去一网友家为其父治
颈椎病,其家中数人均为中医拥趸,热情可嘉。聊及中医外治,家人挽起裤管灸疤惊人,余问及所施何为?说是书上记载灸足三里可保健康强体。可那一毛硬币大的灸疤,却在足三里与上巨墟之间。再察其所灸的大椎穴,已挨陶道,委实另人唏嘘。
-----------
标题: 中医外治疗法简介
作者: 唐医易
时间: 2008/1/10 21:23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med126。com/=========================================
临床常见病中医外治疗法计有二、三十种,本文基于让需学者易懂,从实际易操作的手法中挑几样来论说,针灸、推拿、按摩以及一些繁复的手法未纳入,如仍有不当之处望同道拍砖指正。
1、敷法:是一种最常见的外治法。方法是将鲜药捣烂,或将干药研成细粉末,或加上水、醋、蜜、香油、猪油、鸡蛋清、酒等物调和,直接敷在患部,或所需的经络循行部位。还根据需要定时换药,使药效维持较长时间。敷法具有消炎、解毒、止痛、止血等作用
2、熨法:将药物炒热后,用布包裹,熨摩人体肌表需治的某一部位。并时加以移动,以收到祛风、散寒、止痛、活络等效果。本法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证。
3、熏蒸法: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烟气,或煎煮沸腾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肤,达到解毒止痒,祛痛活血络,透疹消肿等目的。这方法适合用于皮肤藓疮,或风湿痹痛等疾病。
4、洗浸法:将中药煎制成的药汤,过滤后倒入盆内,用以洗浴、浸泡全身或局部,以获得解毒、消肿、杀虫、止痒等作用。
5、涂刷法: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酒、醋、蜜、鸡蛋清等,调成稀糊状,直接涂刷于患部,每日数次,以达到解毒、消炎、止痛、收敛等效果,操作时多采用暴露疗法,或采用半暴露疗法。
6、含嗽法:是将药物煎成水剂或制成片剂,用时将药水或药片先含在口中一会,再嗽涤后吐去,有的或徐徐咽下。轻者一日3到4次,重者一日5到6次。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疗口腔、咽喉、牙痛等疾病。
7、贴法:将膏药或特制的药饼贴在皮肤上,利用它所含的各种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或加上药末(药芯)对付各种所需的症状,贴于患处,或所需局部。以达到祛风化湿、活血止痛、去腐生肌等目的。
8、滴点法:是将药物制成药水,或是研成极细粉末,(要过萝)用于点滴眼、耳、鼻等窍道中,达到清热、去翳、消炎、止痛等目的。
9、吹法:是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时根据所需分量,用空心竹管,或自制纸管,把药末置于管内,施术者用口把药末吹到患者的患处。用于治疗口腔、耳鼻,如;口腔溃疡、蛾喉等。有消炎止痛、通窍、消肿、去腐生肌等作用。
10、扑粉法:是将药物研成细末,扑在人体上或患处,以达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收敛、止汗等作用的外治疗法。
11、发泡法:是把能刺激皮肤的药物(如
斑蝥等)捣烂或研末,敷贴在皮肤上,使之发泡,以达到消炎定痛、祛除病邪的目的。本法施术者必须是有相当经验的人,因不少的发泡药都是带剧毒的。药点大小要严格控制好,很多人处理不当导致日后留下泡疤,严重影响皮肤的健美。受术者也切莫用手摸那药点,一但触摸过再接触其他皮肤也会导致过敏,尤其是触摸眼睛。目前本法已很少人使用,因本法的功效远不及用艾粒灸穴位。
12、吸入法:将药物研成粉末,由病患者自己吸入鼻腔内,或将中药切成碎末,卷成卷烟样点燃吸入药烟。能收到消炎、通窍、止
呃逆的作用。
13、摩檫法:用中药制成的水剂、粉剂、药膏或鲜药,在人体一定的经络部位进行摩檫,达到活血止痛、通经活络等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