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为何要呼唤“回归中医” (转)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回归中医”是邓铁涛教授对中医界发出的呼唤。因为有所“迷失”,所以要“回归”。只有回归中医,才能做铁杆中医。迷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中医诊察手段的退化、辨证理论的萎缩与指导思想的异化。
  用进废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规律,自从借鉴了现代医学诊断“细致入微”之后,中医修炼了几千年的四诊工夫便逐渐被冷落,甚至被废止了。曾经可以决生死、处百病的四诊,逐渐被各种检查单取代了,大方脉、小方脉逐渐转化为“看单开药”。
  历代中医名家都善于望诊、切脉。今天很多人不理解,就那么一段桡动脉,有那么神奇吗?朱良春先生的著作《医学微言》“为当今中医界脉诊进一言”一文说:全息生物学“是给中医理论,特别是脉诊揭去了神秘的面纱,赋予了科学的定义。我想,全息论也完全适用于阐释脉诊的脏腑分配法。更何况脉的形态、频率、节律、波幅,以及‘胃、神、根’等尚难以用文字描述切脉的微妙感知,其神韵远在全息论以外。譬如一根竹管,依法制成箫、笛,几个同样的孔眼,可吹出五声八韵,抑扬顿挫,绕梁不绝。其变化之妙,全在孔眼的位置和声波振荡的轻重起伏耳。”
  辨证理论的萎缩主要体现在中医的病证必须出现在西医的诊断之后,作为“二级”的参考,“自立”已属困难,“卓然”更加难求。而且,辨证论治“规范化”,用什么进行规范呢?能用“规范的证候”等同于西医的诊断吗?一个西医的病名之下划分几个证型,每一个证型下面对上一个方剂,虽然防止了“偏倚”,也具有了统计学意义,这种“规范的辨证论治”,是前人提倡的“治病活法”吗?是真正中医的特色吗?由于我们嫌辨证论治“太随意”,所以要搞规范化,规范化的结果却是去掉辨与论,只要证与治,只要证与方。辨与论本来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的过程,简化了这一过程,不仅“闲置”了中医人的大脑,而且长此以往,学术如何振兴?对号入座的规范化,重复出来许多低水平的治疗效果,中医理论的萎缩是难以避免的。
  指导思想的异化,危害中医学术的进步。比如某些疫病的预防用药,开出的药方,指导思想是什么?是抗病毒?是提高免疫力?若背离中医传统的理论、只应用现代医学的“现代理论”做指导,不但不会增加所开中药方的科学性,而且会招来尴尬、引来质疑。指导我们行动的思想“只有传统中医理论”,放弃了它,我们将手足无措。若必须走“先实验室后临床”的路子,就会导致禁止中药汤剂的应用。因为中药汤剂的灵活多变性,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控制都属于空白,没有“循证依据”。中药成药虽然有实验数据,质量可控,它的有效性依然属于“黑箱”,达不到“分子水平”。按照芭蕾舞的标准评价京剧,则念唱坐打没有一项能符合要求,让我们怎样发展传统艺术?“回归中医”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可是没有法律的保障,我们回得去吗?
-----------欧美的西医已经在逐步回归中医了,再把这个问题拓展宽点,北欧国家的国家管理也在逐步回归老子的思想了。
美国今年将拔财政18亿在中小学开展中文课,这说明了什么?

这些告诉我们什么?说明我们传统的东西是宝都在努力挖掘。如果我们的视觉不站远点宽点考虑。那火药出口转内销的耻辱会再次发生。
相关文章
 老人失智脑痿缩
 定生丸(《圣惠》卷八十五。)
 【易】天泽履-六十四卦详解第十卦
 脱肛门
 附子散(《普济方》卷一四六引《千金》。)
 产后类伤寒阳明及三阴症。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