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民间中医是振兴中医的前提
作者:王世保
民间中医一直是中医队伍的主流,中医在近现代的衰落也可以说是民间中医的衰落。我们今天需要振兴中医,自然首先是要考虑到民间中医的振兴。中医治病要讲究辨证施治,那么我们该如何振兴中医,换句话说该如何振兴民间中医?只有先考察民间中医衰落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对民间中医的现状进行“辨证施治”,以便提出有效的推动中医发展的措施。
一、民间中医衰落的原因
中医是在中国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内容的六经、儒家和道家为主流的固有文化的环境中土生土长的,其思维方式、认知方法和理论形态是与其他文化部门相同的。一个人只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了中医以外的中国固有文化,事实上也就掌握了中医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和基本原理,然后再去学习中医,那么就很容易领悟中医的精髓、把握中医治病的临床技巧。“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就是这种现象的形象表述。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基础的社会,国家科考考的是四书五经,老百姓学习的也是四书五经。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中医具有丰厚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一些不能中举或者是无意科考而愿意从事悬壶济世的读书人,往往在具有坚实的中国固有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拜师学艺或者自学,很快地就能从事临床,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贫苦乡亲看病。
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中医在民间具有牢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几千年以来中医一直就是在民间自然地生长着。然而,随着西方文明携带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在近代为了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抛弃了自己的固有文化,开始大肆传播西方的以科学和民主为主导的理性主义文化。国家考试不再考过去的四书五经,青年学生学习的也不再是中国固有的四书五经,而是西方的数理化。同时,中医教育也归为国家控制,由各大中医药院校按着国家制定的中医政策进行培养。
这样,中医过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在民间荡然无存,除了那些祖传的世家中医之外,几乎不可能再产生读罢四书五经就去改学中医的现象了。即使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青年学生,由于他们在校学习的是西方文化,一是几乎不能读懂古代的中医著作,二是在一般的乡镇也买不到那些中医著作,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去自学中医。另外,西医的高额利润也使得那些祖传世家的儿女不愿意再从事单纯的中医工作,多是进修改行做了西医。
没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氛围,这是民间中医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没有了民间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剩余的一些民间中医还能继续苟延残喘的话,那么1999年由国务院颁发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则是让民间中医的生存更是雪上加霜。这部法律不仅残酷地把那些民间中医淘汰在中医队伍的大门之外,也彻底关闭了民间中医的生成途径,促成了学院派中医为中医队伍的唯一合法来源。
这部愚蠢的法规无视中医与西医在教育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差异,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让中医“削足适履”,导致民间中医的队伍在原存有限数量的基础上大幅度萎缩。许多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在当地的老百姓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不能行医治病。这简直就是对广大农村患者的间接谋杀!
西方文化的土壤很难再生长出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即使偶尔会出现,也被那部愚蠢的法规给扼杀掉了。因此,丧失了自己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和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是导致民间中医彻底衰败的两个原因。
二、解放民间中医的必要性
按理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把那些“不合格”的民间中医淘汰之后,由国家大力支持中医学院来培养,整个中医事业应该是欣欣向荣,中医队伍的医疗水平更应该上一个大台阶,但是根据调查,实际的现状则是中医队伍的数量降至近现代的最低点、整体医疗水平也在大幅降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造成了学院派中医独占中医行业的局面,而学院派中医为何又造成中医队伍继续萎缩和整体医疗水平降低?
一是因为中医根本不适合西医式的院校教育,西化的教育理念根本培养不出来真正的中医师。
院校教育适合向大量的受众传播公共知识,西医就是在实验室里和临床中制造出来的公共知识,这种公共知识也塑造出了与自身传播相适应的现代学院教育体制。中医除了要学习公共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学习临证经验,形成自己的诊疗个性,这一环节恰是西医所没有的。所以采用西医式的院校教育,就把中医培养的过程给拦腰截断了,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只是懂得一些中医基础知识的半成品。
如果说这些半成品日后能够自修,那么他们也能成材,但是由于受国家西化中医政策的左右,他们在学校里学习了大量的西医知识,刚毕业后不会看病又受到来自找工作谋生的压力,他们自然地就转向了知识型的西医。这样,中医院校基本上就是在为西医培养二流的梯队。
二是中医也根本不适应西医式的医院生存形态,西化的生存形态必然会让中医院走向没落,既而走向西化。
中医实行医药分开、集中看病、集中住院的方式,同中医的院校教育模式一样,也是照搬西医的,但是,这恰好违背了中医自身存在的特征和规律。与西医相比,中医更适合医药一体化的个体诊所。
中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炮制,而在中医院里医药是分开的,开方子的中医师几乎不知道自己处方中的药材符合不符合要求,这可以导致药方两别的情况。同时,一般的医院都实行轮班制,这种看病方式疏远了患者与中医师之间的关系,导致医生与患者之间不能及时沟通或者失去联系。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医对患者作长期的诊疗。
现代医院是一个庞大的医疗机构,里面有众多的在职闲杂人员,为了养活这些闲人,为了给医院多创收利润,仅仅依靠少数水平高的中医师来维持经营是很困难的,所以就必须购置西医的诊断仪器,让患者进行高昂的西医式检查,同时开具具有高额利润的中成药,进而从患者那里多赚取钱财。医院的创收导致整体医德的下降和中医的西化。
医患关系的疏远,再加上西化的中医师对现代诊疗仪器的依赖,这都会导致中医队伍整体医疗水平的下降。
与以上走入困境的学院派中医相比,民间中医则具有自己无可比拟的传统优势。
首先,民间中医一般采取师带徒的心心相授的传承模式。
弟子不仅在师父的要求下要苦读医书(这里的教材一般都是经典著作和古代临床大家的心得),还要如影随形地一起诊治病人。学徒在学习中提高临床水平,在老师帮教的临床中去进一步领悟医书要旨。在一个培养周期(由老师自己定,一般是徒弟要学会独立诊治病人为限)之后,弟子往往满师就可单独行医了。这是一个完整的修习过程,弟子不仅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熟读医书,而且还能学习老师的经验临证直到独立。
一些学院派的中医指责民间中医没有学习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这完全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状况作出的主观臆断。事实上,与学院派中医学习的那些已经西化了的三流教材相比,民间中医往往更能系统地学习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就我所知,老师为了便于徒弟学习基础知识,往往把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编成歌诀让弟子随时记诵,《医宗金鉴》即可印证。
这样,民间中医不仅能够学到真正的中医理论知识,而且其临证经验也远比学院派中医生丰富。
其次,民间中医个体诊疗的生存形态也更加适合中医的生存。
与中医院相比,个体诊所是医药一体化。对于中医而言,中医中药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医生自己喜欢用什么药、怎么用,往往需要自己亲手调制。此外,由于个体诊所人员少,那些水平高的医生往往是门庭若市,也不愁没有利润,不必去用那些骗取患者钱财的西医诊疗仪器,容易保持中医的纯正性。
个体诊所之间的竞争可以强化医生的医德,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所以,要振兴中医必须要振兴民间中医,而要振兴民间中医就必须解放民间中医,消除那些套在民间中医脖子上的制度枷锁。
三、振兴民间中医的几个措施
无论是从中医的来源途径、传承方式、知识结构还是从生存的诊疗形态上来看,民间中医都是符合中医自身特征与发展规律的主体。民间中医过去是传承中医的主体,现在仍然是传承中医的主体,未来更是促进中医发展的主动力。一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西化的学院派中医队伍只能逐渐葬送中医。因此,我们今天提到要振兴中医不是要依靠学院派中医,而是要依靠千千万万的民间中医。没有民间中医的兴起,中医的复兴也无从谈起。我们必须为民间中医的振兴提供一些条件,让他们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以便继续强有力地推动中医和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创造文化氛围,做一个中国固有文化的传播者
我们知道民间中医的生存土壤是中国固有的文化,没有这块肥沃的土壤来滋养,民间中医就只会逐渐萎缩。进入21世纪以后,繁荣中国文化的主体逐渐由官方控制的学院转移到民间。大量的国学书籍流向民间,同时一大批民间的仁人志士开始在民间进行学术活动,旨在复兴中国的固有文化。
中国固有文化复兴的浪潮正在民间涌动,这将为中医在民间的生存与发展重新培育必要的文化环境。所以,经过近百年的衰落之后,中国固有文化在民间的复兴也为民间中医的振兴提供了契机。
我们广大热爱中医、从事中医工作的中医学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面西向广大农村的患者施以仁术,更应该与那些复兴儒家和道家文化的民间仁人志士们团结起来,共同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固有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我们中医人士需要在民间再生中医生存的文化氛围,做一个民间的中国固有文化的传播者。
(二)修改医师法,为民间中医争取合法的行医权利
如果说在民间复兴中国的固有文化是为民间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的话,我们还要积极争取自己的合法行医权利,打破牢牢地禁锢在我们脖子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这块厚重的枷锁。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是由那些掌权的学院派中医根据自己的西化的学院意识照搬西医的管理模式来对中医进行削足适履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意识形态和实践两个方面来争取我们的行医权利。
在意识形态上,我们必须大力批判学院派中医已经西化的自我意识,批判国家科学化中医的政策,从根本上动摇他们西化中医的意志。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揭露学院派中医的西化本质,突显我们民间中医的中医本色,既而消除其他的一些人士对民间中医的误解与歧视,进而争取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
在实践上,我们必须紧密地团结起来,成立一些合法的组织,通过一些合法的行动进行维权,向国家主管医政的管理部门进行合理地申诉与请愿。
无论是从意识形态上,还是从行动实践上,我们必须动摇《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对广大民间中医进行桎梏的根基,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进行修改,废除那些从西医的角度强加在中医头上的不合理的条款。
我们解放了自己,就是解放了中医!
(三)走向民间,积极地建立个体诊所
与中医院相比,个体诊所更适合中医的生存形态;而且中医的主要受众对象也是分布在广大农村,这里的乡亲一般是比较贫困。他们既有信任中医的心理基础,也有需要中医的强烈愿望。因此,广大农村有着中医生存的广阔空间。
我们希望广大的农村青年在高考无望的话,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选择中医这门悬乎济世的仁得之业。可以自学,可以投在一些名师的门下,只要有普救含灵的大愿,必然会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医家。
我们也希望那些从中医学院毕业的青年学生,要彻底屏弃那些老师们教唆的西化思想,扎根经典,在城市里暂时无法谋生的情况下,回到自己的家乡,切切实实地从基层做起,不断地学习中国固有文化,不断地摸索诊疗经验,不断地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创新。
无论是自学成材、师承名门,还是开个体诊所,其前提仍然是要国家改变现行的西化政策,给中医彻底松绑。
“在哪里跌倒,还需要从哪里爬起来”,中医衰于民间中医之衰,也必然兴于民间中医之兴。然而,与中医学院派的斗争,修改不适宜的法律,争取我们的合法权利,还需要千千万万个热爱中医事业的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
团结起来吧!只有努力奋斗,我们的中医才能实现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