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家荟萃:古代的中医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 罗大伦
治疗七太尉小朋友一天,广亲宅二大王的儿子病了,各位注意,这个“大王”不是通常我们想的“山大王”,而是王爷的意思,但是宋朝这种称呼也的确很有趣,每次我看到这都觉得这是个有络腮胡子的莽汉的形象。这位二大王的哪个儿子病了呢?是七太尉,才七岁呢。这您就更奇怪了,这太尉似乎是个很大的官吧,是的,没错,似乎太尉在宋朝是仅次于太师的位置了,比太傅还要高。是个军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吧。宋朝是一个很搞怪的朝代,他们的皇室似乎对封官爵有特殊的爱好,皇家子弟一生下来,就开始狂封官职,然后这一辈子里再不断地加封,怎么说也得封他个十个八个的,说句实话,最后封得我都不知道该称呼这位什么了。皇家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会封个太尉的官衔。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您到他们王府去串门,开门一看,屋里小板凳上坐着一排的国防部长,个个都流着鼻涕、穿着开裆裤呢。这位七太尉小朋友病了,当然要派人来找钱乙过去看看。钱乙赶快跑了过去,什么病啊,是潮热(潮热,中医术语,是指如潮水一样有规律的发热),他诊断结束后,说:“这孩子没事儿,不用服药了,用饮食调理一下就可以了。”大家长出了一口气。可是就在大家以为没事儿的时候,钱乙一眼看到了另外一个年龄更小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八太尉小朋友,让人感觉奇怪的是,钱乙稍微诊了一下这个孩子的脉,就说:“那个孩子是没问题了,可这个孩子马上就会有很吓人的暴病(此儿旦夕暴病惊人)。”大家一下子被吓了一跳,这个八太尉活蹦乱跳的没事儿啊。钱乙接着说:“现在就要预防抽搐了,如果恰当治疗的话,再过三天,中午过后就会好转的。”二大王听了感觉很愤怒(皇家子弟的坏脾气暴露出来了),这都什么啊,你以为你是神仙啊,还预言呢,真是胡说八道,于是怒气冲天地说:“我们八太尉不是好好的吗?有什么病,你们这帮医生,总是胡说些吓人,不过是为了多得些利益而已(医贪利动人乃如此)!你现在就给我看七太尉的病,没事儿你就走人,不要给我说什么八太尉的病!(但使七使愈,勿言八使病)”钱乙的表情却很认真:“我说的是真的,您让我好好给他瞧瞧吧!”大家开始不耐烦了:“去,去,快走吧!”“我说的是真的,你们这样孩子会受苦的……”“去!乌鸦嘴!”结果钱乙很郁闷地就离开了广亲宅。您猜结果怎么样?第二天,广亲宅里可就乱了,为什么呢,原来是八太尉小朋友开始出现了抽搐的症状,天啊!恶毒的预言终于应验了,这可是大事啊,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钱乙。晕!敢情这位讲的话是真的?难道这位会预言?怎么办呢?还用问,赶快把这个钱乙给我找来啊。于是又请来了钱乙,钱乙用药后,到第三天午后的时候,小孩果然好了。看来在长公主那里发生过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这个钱乙,到底是乌鸦嘴还是预言家?所有的人都在问着同样的问题,大家眼睛瞪着钱乙,交头接耳,神秘气氛开始萌动。其实都不是,他只是一个掌握了儿童生理病理规律的医生而已。当二大王心情放松下来后,也饶有兴致地问了这个问题,就是:“你是怎么在这个孩子没有病的时候就知道他会病的呢?”钱乙回答说:“其实那个时候他就开始要发病了,已经出现征兆了,他当时脸上腮部红得厉害,说明是肝经受邪了(这是钱乙本人根据《内经》总结的面部诊断法,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直接翻阅钱乙留下的书,在书中钱乙认为人脸上的左腮对应肝,右腮对应肺),目光微微发直,眼睛归肝经所主,所以这也是肝经受邪的征兆,而肝属木,木生火,心属火,所以心经也必然受邪,我又看到八太尉喜欢坐在石头凳子上,这是体内有热,想要凉快的缘故啊。”大家都听傻了,敢情这是个推理的过程啊,您的上一个职业该不是侦探吧。钱乙又说:“他的身体肥胖,脉象急促,这是脾气虚而肝火盛,所以我推断他会出现抽搐,另外,我之所以推断过午时(11点至13点)才能好,是因为午时为心经所用的时辰,而过了午时则是肝经最弱的时辰啊(这是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体的经气是按照时辰的顺序来流注到各经的,在丑时(1点至3点)肝经用事,此时肝经经气最旺,而对应的未时(13点至15点)则是肝经经气最弱的时辰)。”“那您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疗的呢?”“用的是泻心肝补肾的方法治疗的。”大家全懂了,敢情不是神仙,而是技艺精湛的缘故啊。二大王也兴致盎然:老大,俺算服了!干脆俺把络腮胡子剃了下山跟您学中医得了。竟敢和四大王较劲这边二大王儿子的病好了,没多久,到了六月中旬,那边四大王(再次提示:不是山大王,是王爷)的儿子又病了,这位,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个国防部长级别的,是五太尉,得的什么病呢?是上吐下泻,止不住了,水谷不化(水谷不化,中医术语,意思是吃什么就排泄出什么,没有加以消化)。怎么办,请太医吧,于是太医们纷纷跑来了,诊了脉后,大家纷纷说这是虚寒啊,该开温补之药,对,温补之药,大家互相唱和。于是开了补药,然后用汁冲水就给这位五太尉小朋友喝了(众医用补药,言用姜汁调服之),药喝下去一天后,坏了事儿了,这位五太尉开始又添了症状了,又开始喘上了(益加喘吐不定),好嘛这份难受啊,连喘带吐,您说搁谁受得了啊!看到这个情形,各位应该明白宋神宗的那前八位宝贝儿子是怎么死的了吧。怎么办?请钱乙来吧,于是把钱乙给请来了,在太医们尴尬的目光中,钱乙诊了五太尉小朋友的脉。诊完了脉,钱乙抬起头,对各位说:“这是体内有热啊(伤热在内也),就不能再用温热药了,昨天谁主张给用的温热之药?”大家忙把目光投向左右,装做不知道。钱乙接着说:“不能再用热药了,要用凉药(当用凉药治之),方用石膏汤,熬三份儿,三份同时喝下(用石膏汤三服,并服之)。”这时有人来报告钱乙,说皇上找他瞧病,得,这位来头更大,那就先告辞了,等一会儿忙完了皇上那头再回来。等钱乙一走,这帮医生就又来劲了,大家围着这位四大王开始议论纷纷:“我看这么用凉药治疗不妥,大王您想啊,连吐带泻的,这人得多虚啊,不补能行吗?而且米谷都不消化了,那是脾胃无火啊,应当温补脾肾啊,再用凉药,那不要命吗?各位贤弟以为如何?(当补脾,何以用凉药)”大家又纷纷接茬,应该补!应该补!没办法,这位四大王还是文化程度低,觉得这帮人讲得太在理了,于是吩咐:“来,你们开药。”于是大家又开了丁香散。没多久,钱乙同志又跑了回来,看来宫里的工作还真忙啊。进来一看,吓得眼睛瞪得老大,没搞错吧?我刚才不是讲了用凉药石膏汤了吗?怎么眨眼变成热药丁香散了?这是哪位在开我的玩笑啊?这个玩笑可开不起啊!“没人开你的玩笑,是我们开的丁香散。”诸位太医和四大王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钱乙。钱乙急了:“这个药千万不能服啊,服了三天以后患儿一定会肚子胀,身上发热,喝水就吐!(三日外必腹满身热,饮水吐逆)”“呸!乌鸦嘴,”四大王终于忍耐不住,开始发火了:“我们用补药,只能使身体强壮,你不要胡说了!”众位太医向四大王投去敬佩的目光:您学习我们庸医的理论还真快啊。钱乙也没辙了,望着这帮自以为是的医生和患者家属,得,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他问四大王:“您确定要这么用药了是吗?”四大王:“是。”钱乙:“那您以后就别再来找我了(毋庸复召我)!”四大王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还挺牛的啊,有什么了不起啊,不找就不找,送客!结果钱乙又很郁闷地走出了四大王宫。各位看官觉得这宫里的病好瞧吗?结果同样的一幕又上演了(重复的频率也太高了吧,怎么这帮大王就不接受教训呢?),到了第三天,这位倒霉的五太尉小朋友果然出现了肚子胀,身上发热,和喝水就吐的症状。不会吧?!四大王也傻了,怎么这个钱乙说的这么准啊?那赶快找这个钱乙吧!家人纷纷议论。四大王这回也蔫了:“我曾经说过再也不找他了,我看还是找其他太医们吧。”于是又找来了那帮太医。这帮太医一瞧,这位五太尉脑袋都耷拉下来了,面无人色。于是纷纷摇头:对不住了四大王,这病我们瞧不了。要么,您再找找别人试试?我晕!四大王气得恨不能把这帮爷脑袋给拿下来,伸出手来指着这帮医生,直哆嗦,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没办法,低头求钱乙吧,去,派人去请钱乙。钱乙那边正为皇上的事儿忙得头都抬不起来呢,就对来请的四大王宫的人说:“现在稍微有点忙,忙完回头就过去。”(适用故不时往)派来的人回去了,四大王一看不高兴了:“怎么一人回来了,钱乙呢?”下人回禀:“钱乙说他正忙,回头再过来。”四大王一想,不对啊,这个钱乙这是跟我摆架子呢吧,我说过不再请他,他就居然敢给我脸色看?!(王疑且怒)来人,给我多派些人,去把钱乙给我抢来!(使人十数辈趣之)这回场面可就大了,只见十几号人杀气腾腾地从四大王宫里出来,直奔太医院,路上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这是谁跟谁啊?这位四大王跟哪个山头的火并上了?钱乙还在忙呢,呼啦进来了十几号凶神恶煞般的人物,冲着钱乙狞笑:“太医丞,怎么着?我们四大王那边请你,你就敢不给个面子?”(按:有明显的黑社会性质)钱乙这才明白为什么,嗨,犯得上来这么多人请我吗?可是,我这倒是有个条件,答应了我的条件,我就去,否则您就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什么条件?”“我去了一定要按照我的方子下药,否则去了也是白去,还耽误了皇上这边的事情。”于是马上有人跑了回去,按钱乙的原话通禀了四大王,四大王顺手给了此人一个耳光:“废话,我要是不听他的,还用这么多人请他干嘛?”这个倒霉蛋可真够窝囊的,专程回去挨了个耳光又跑了回来,捂着脸说:“大王说了,听你的。”就这样,钱乙跟着这帮人就来到了四大王宫。路上行人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儿,还议论呢:“嘿,这位钱大人架子真大,连四大王请他都得出个仪仗队。”到了王府,钱乙再次诊脉,然后对四大王说:“仍然是热证,用白虎汤(按:这是《伤寒论》中张仲景开的方子,方中的主药为生石膏,该方能清阳明气分邪热,故以西方白虎名之),一日服用三次。”到了第二三天,用白虎汤每天服用两次(与白虎汤各两服)。第四天,用石膏汤加味服用一次。然后患儿的热就退去了(热退而安),身体也恢复了健康。四大王一直张着大嘴,在旁边看着呢,直到最后儿子康复了,才把舌头缩了回去:“我的天啊,这才是瞧病啊!”看完了热闹,四大王也忍不住问了句:“钱大人,您干脆再给讲讲得了,为什么要这么治啊?”钱乙也没客气,正好给各位御医讲解一下:“这个病发生在六月,六月热盛,邪热侵入了孩子的体内,热伤脾胃,所以才会发生严重的吐泻,这个时候要清热,如果用了温热药,则上焦也就热盛了,所以才会发生喘的症状,后来又误用了丁香散,丁香是下焦热药,这样上中下三焦皆热,所以我判断会腹胀,饮水吐逆,至于如何使用白虎汤,仲景已经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过了,大家可以参看一下。”“太精辟了!”四大王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很感慨地赞叹到,然后心里也想:要么我也向二大王一样,也把络腮胡子剃了下山来学中医?钱乙的诊断诀窍但是,估计您的心中此刻恐怕会涌现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种桥段会不断地出现,而且极其地类似,都是钱乙提前几天预言了患儿的病情,然后大家不相信,最后果然如此,难道钱乙真的具有什么特异功能?为什么他能够提前观察到疾病的征兆?这个谜底我现在为您揭开吧,这是因为钱乙他练就了一套不用问就能诊断病情的本事。其实儿科的特殊性就在这里,您想问,可您怎么问啊,那么小的婴儿只会哭,您还问他:“来给叔叔形容一下这种疼痛是锐痛还是钝痛?是隐痛还是跳痛?”估计孩子会回答您以更尖锐的哭声,或者尿您一身。所以小儿科必须从语言之外找到诊断的依据,现在可以通过影像学方法、生化检查等方法来进行了,但有的时候仍然有漏洞,比如有的婴儿的腹泻,生化检查没有任何方面的异常,但就是孩子腹泻,瘦弱,我见过一些这样的婴儿,令那些儿童医院的医生很苦恼,最后是中医给调好的。古代的诊断方法更少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治疗儿科病。人家钱乙就开始琢磨了,这样下去还了得了,要想办法啊。于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人家搞出了一套绝活,那就是通过小儿的外表来判断病情(中医叫望诊)。这套活儿确实很厉害,现在能用的人已经很少了,给大家介绍一下,比如他通过观察五脏在脸上的反射区的颜色等来判断五脏的状态,他还可以通过观察小孩子的孔窍,比如眼睛、鼻子、肛门等的状态来判断病情,尤其是眼睛,那是钱乙特别重视的。还有听患儿的声音,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有一次钱乙偶然路过一个相识的老头家,听见有婴儿的啼哭声,钱乙表现出非常惊愕的样子,问:“这是谁家的婴儿在哭啊?”老头很兴奋地介绍:“这是我的孙子啊,我家里刚刚生了一对儿双胞胎,还是男孩子呢。”钱乙严肃地说:“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啊,现在能不能活还不一定呢,要过了一百天才算平安啊(过百日乃可保)。”您说这不找骂吗?有这么说话的吗?人家大喜的事情,您来个“还不一定活呢”(通常境况下会挨一顿板砖)!看来这个老朋友还是挺客气的,只是面上不悦而已,说了句“送客”也就算了。结果是,果然没到一个月孩子就病了,找不到钱乙,最后很快都死了。这件事说明钱乙可以通过婴儿的声音来判断其健康情况。这些诊断方法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各位看官有兴趣可以看钱乙的书。因此,在儿科还不发达的当时,在其他医生还完全不清楚患儿的疾病状态的情况下,钱乙已经通过他这些独特的诊断手段了解了病情,这弄得他总像是个先知似的,其实这些都是中医诊断学里的正常的内容。在中医诊断里面,望闻问切四诊必须合参,但现在有很多内容医生都不会了,只剩下问诊了,很可惜。钱老师组织的考试在太医院里任职,除了给皇族治病,宋朝那会儿太医是可以出去给老百姓看病的(按:后世有些朝代就不行了,必须一心为皇室服务),所以钱乙也经常被请去给京城里的各家诊病,因为当时钱乙的名声已经很大(连皇上都颁发认证证书了),所以请他的人多极了,这样,钱乙也同时开始了他的教育不合格的医生的过程,他的教育方式很简单,那就是:现场考试。这搞得其他医生很痛苦,纷纷感觉到自己的噩梦开始了。一天,京东转运使李同志的孙子病了,才八岁,咳嗽,气短,胸闷。一开始并没有请钱乙,请了其他的医生,这个医生诊了病后,很有把握地说:“这是肺经有热啊,需要用凉药治疗,方用竹叶汤、牛黄膏每天各服用两次,保证痊愈。”治疗效果很糟糕,原来只是咳嗽,好家伙,服下这个药后,又开始加上喘了。这回李同志急了,赶快又请来了钱乙。这个医生一听钱乙要来,心想坏了,这位以现场考试闻名啊,我这两下子,还不露馅?赶快跑路吧!还没等迈腿呢,钱乙已经来了,于是只好一脸苦相地看着钱乙,脸都白了。钱乙诊完了脉,果然开始发问:“服用的什么药啊?”李同志抢先回答:“竹叶汤、牛黄膏。”于是钱乙同志正式开始了现场考试的过程,问医生:“服用这两个药是想治疗什么呢?”啊?考试这就开始了?医生硬着头皮答到:“用,用来退热、退涎的。”钱乙同志接着考:“这个病是什么热发作呢(何热所作)?”这个医生一脸苦相,心里想:老大,你要看病你就自己看吧,干嘛要考我啊,兄弟我以后还要混啊,这样很丢人的啊,拜托给个面子吧!心里想着,可嘴上还得回答啊,于是说:“是,是肺经热,所以才咳嗽,咳嗽久了才生痰涎。”钱乙同志接着考试:“那么竹叶汤和牛黄膏是入什么经的药呢?”老大,求求你别考了行不?这个医生脸都绿了,还要回答:“是入,什么经来着?”钱乙:“是入心经的。”医生:“对啊,是心经。”钱乙:“既然是肺热,你用入心经的药做什么呢?”医生:“啊?”钱乙同志终于宣布考试结束,开始了教育的过程:“这个孩子不是肺热,而是肺虚,同时感受了寒邪,治疗的思路是补肺,同时散寒,此时千万不可用凉药,下面我治疗,你来看着,以后就知道怎么处理了。”这位考生眼泪差点下来了,老大!这堂课给我的印象好深刻啊!最后钱乙很快就把这个孩子治好了。除了在民间推广现场考试制度外,在宫里钱乙同志也开始了推广运动,这搞得太医院的医生们也开始紧张得抓耳挠腮的。一天,睦亲宫里的十太尉小朋友病了,是疮疹,先是诸位太医们来给诊断了一下,大家说得乱七八糟的,没有一个统一意见,这可让睦亲宫的大王(不知道是几大王)急了,你们的说法还不统一呢,让我们太尉怎么服药啊?去,把钱乙给我找来。于是钱乙就来了,诊了脉,然后转脸看着诸位太医。这些太医感到后背一阵发麻,这位,别不是又要现场考试了吧?!没错,您猜对了,钱乙同志又要开始推广考试运动了。钱乙:“刚才大王问了,这个病是属哪个脏腑的,大家来回答一下吧。”我晕,你自己回答不就行了,别拉上我们行吗?心里想着,嘴上还得回答,一个医生说:“是胃中大热。”钱乙同志立刻看着这位医生,好嘛,这位同志脸上立刻见汗了,赶快用手擦。钱乙:“如果是胃热,为什么患儿会乍凉乍热的呢?应该一直热啊?”医生:“啊?这……”心想:我怎么知道啊!大哥,你去问问别的家伙吧!于是钱乙又看着另一个医生,这位医生的脸立刻白了。钱乙:“你说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呢?”医生:“是母亲的腹中有毒。”钱乙:“既然是母亲的腹中有毒,那是哪个脏腑的毒呢?”医生心想:天啊,我哪里知道是哪个脏腑有毒啊,大哥,我回去好好看书还不行吗?别考了成不?可这不回答丢人啊,于是硬着头皮回答:“母亲的毒在她的脾胃。”钱乙同志还真是不依不饶啊,接着问:“既然毒在脾胃,那患儿为什么惊悸呢?”医生:“这……”心想,丢人就丢人吧,于是把头一低,开始装傻。至此,钱乙开始了他的正式讲课:“这个病啊,是一种传染病(此天行之病也),但是也是由于婴儿自身正气弱造成的,正气之所以弱是由于还是胎儿的时候吸收了母亲的不洁之气,这个病的治疗,不可妄用泻下法或者发表法,需要解毒治疗,需要按照五脏来辨证,呵欠顿闷,要着重肝经;时发惊悸,要重视心经;乍凉乍热,手足冷,要重视脾经;脸上,特别是眼睛和面颊如果发红,咳嗽,要着重肺经……”(具体钱乙老师讲了很多,就不给大家多写了)在钱乙那个时候,对麻疹水痘和普通的幼儿急诊还分得不清楚,原因很简单,那是将近一千年前哦,还基本没什么成型的儿科呢,人家钱乙是第一位,他的很多关于小儿病症的记录都比欧洲早了几百年,已经很不容易了。具体这位十太尉小朋友患的是哪一类的病我就不给一一对号了,反正在上课结束后,钱乙老师又给做了个示范课,用抱龙丸给十太尉小朋友服用了几次后,就治疗好了。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人家钱乙前面讲得热闹,后面的治疗效果也真好,还真不是盖的,这搞得其他太医们实在是没话说。
相关文章
 临产需用
 哺乳期又怀孕怎么办?
 严氏济生方 ◎血病门 上课笔记
 胡漏灶丹第二十六
 桂枝新加汤运用[转贴]
 如何返观自视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