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家荟萃:闲聊版孟子之:孟母三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 罗大伦
今天和朋友们聊天,聊聊孟子的故事。有学问大的朋友,您一笑就过了,不必较真,我也就是随意聊聊,有没看过这些内容的,您看看,也是一笑,万一对生活有什么启迪作用,那就是多得了。话说中国发展到战国的时候,已经乱作一团了,人们道德水准比较低,春秋的时候每次战争死的人还没有那么多的,究其原因,就是战役的规模还不是那么的大。可是到了战国,坏了,死亡的人数剧增。列国各位领导那叫一个自私,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儿都干,杀戮气极重,“礼崩乐坏”到了一个严重的地步。我小时候父母把我锁在屋子里面,然后他们上班了,让我无聊,我无奈中净看什么《战国策故事选》了,当小人书看的,因为我们家里什么儿童读物都没有,当时就惊叹于那个时候,大臣会突然把国君干掉,父王会突然把儿臣干掉等,乱极了。这个时候,鲁国出生了一个孩子,他们家原来是鲁国的贵族孟孙氏,这孩子叫孟轲,小时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才能,西汉《烈女传 卷一母仪》里面说“孟子生有淑质”,大致的意思是这孩子底子不错。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家道已经败落了,父亲也去世的早,就是他母亲带着他生活。整个童年时期,最著名的事儿,就是那个“孟母三迁”了。孟子的母亲,姓仉(音读:“涨”),是邹国人,是位非常重视教育孩子的母亲,当时,她带着小孟子(那个时候还不是“子”呢),居住在一个靠这墓地的地方(其舍近墓),没办法,好地段的房价太贵,这里安身也是性价比比较高的,结果,过了些日子,发现我们可爱的小孟子多了些习惯,什么习惯呢?就是墓地周围,总是有人办丧事,这是有些程序的,比如几鞠躬,然后绕几圈告别,痛哭的,这引起了小孟子的极大兴趣。结果,有一天,孟母吃惊地发现小孟子特别喜欢学习这些内容,估计大概的内容相当于现在东北丧事上,请的那些专业的哭手的技巧,大家看过赵本山演的《马大帅》里面就有,要哭出强调来:“我的XX呀,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呐,我还没有好好看看你呀......”必须是唱出来的,用二人转的腔调。孟母很吃惊,本来是想把孩子教育成志向高远的人才的,“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这是后人评价孟母的话,意思是一般母亲教育孩子,为了是想来飞黄腾达、升官发财,可是人家孟母教子,是要把孟子培养成孔子那样品德高尚的人,目的完全是不同的。所以这个时候孟母觉得不行,小孟子整天学人家哭,这成什么了,这是“三俗”啊,这与品德高尚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啊!“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于是,决定搬家。其实,我觉得事情未必是如此,孟子从小的这段经历,使得他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人的生离死别,估计对人生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入一些,这是一个人的“死亡观”的教育,有了这种教育,会更加直接地洞悉人生的真谛。在别的孩子还觉得时间是大把的可以浪费的时候,孟子已经知道生命的始终了,所以人家成了大师。现在我们中国比较缺乏死亡观的教育,很多人对生死想不清楚,所以很多问题无法理清。在教育孩子方面,其实可以渗透这些内容,带孩子参观古代名人陵寝,拜祭自己祖先的墓地,讲述历史,都是这种教育。我们小时候每次祭拜烈士陵园,都会让我思虑万千,现在想想,我挺理解小孟子的。在这里,孟子一定还深切地感受到了家族血缘宗亲的力量,这让他朦胧地本能地开始思考是什么维系我们这个社会的力量,可能没那么深入,但是从一个孩子看来,一帮儿女,跪在那里哭着拜别父母,这个场面够震撼的,够触动孩子的心的,这比什么大学里面的伦理课程都来得生动,我甚至很怀疑是孟母有意把家搬到这里住一段日子,然后搬走。总之是搬家了,这次,居住的地方是集市附近,估计孟母着急了,所以这次多花了好多租金,地段好,估计住的地方相当于王府井附近,或者相当于大红门批发市场附近,热闹,人多,孟母觉得这回该好点了吧?结果,没多久,就又出问题了,怎么了?原来,这地方是市场啊,全是摆小摊的,那个时候城管还没出现呢,打砸小摊的行为基本没有,所以小摊很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小孟子这个好奇啊,就开始学,“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估计学的就是“停一停,看一看啊,走过路过别错过啊,便宜大甩卖了啊”这些,据有的专家说,那个时候山东这个地方说的话是现在的广东潮汕话,当时的本地人后来被北边外族入侵,南逃,最后到潮汕了。现在的山东话是后传过去的,所以孔子、孟子都说一口的潮汕话,建议大家用潮汕口音读这些叫卖吆喝:)孟母一看,这哪儿行啊,本来是要培养出一个小孔子的,这成天喊卖廉价洗发水了,怎么能成圣贤呢?“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于是,再次搬家。这事儿我觉得也应该两边看,现在我们的孩子,离社会现实太远,很多孩子根本就不知道钱是从哪儿来的,所以上学之后玩了命地花,反正不够了向家长要,根本不知道赚钱的不易,前两天看新闻,一哥们骗家里自己在英国留学,结果自己个住在北京,让家里不断汇钱,最后花了家里六百多万,钱没了,才露了馅,这就是那种根本不知道赚钱辛苦的败家子,但是,大家光骂是没有用的,要知道,败家子也一定是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有一个什么错误的方式培养的,我觉得,缺乏财商教育就是其一。反而是巴菲特那种打小就在小朋友里面做生意,卖东西给小朋友的孩子,长大以后,对钱的理解比较精准。我们再看孟子,估计自打看到别人做生意以后,人家观察到了如何讨价还价,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如何进行组织管理等等,这些都是通过社会大学学了,所以,我们看孔子和孟子,俩人的管理是不同的,孔子周游列国,虽然也有风光的时候,但是多数时候那叫一个苦,经常都没有饭了,一个饼掰开吃,有时候饿得昏天黑地,必须让弟子们去讨吃的,跟要饭的有一拼了,好不容易要了点米,蒸出饭来,级别这么高的孔子,都要眯着眼睛,偷着看,看弟子把这第一碗饭给谁吃,弟子也是饿极了,不知怎么看到碗里有几颗石头粒,于是自个儿先吃了,然后再跟孔子解释,这碗饭有石头,您老吃了不合适,我就给吃了,第二碗再给您。您瞧瞧,师徒都到这份儿上了;可是我们看孟子,周游列国,那叫一个风光,跟随的车队就有几十辆车,随从弟子数百人,按照现在看,孟子就好比是一个EMBA的导师,开着几十辆奥迪,带着几百个EMBA学员,一路奔驰,到各国首都,然后跟国君直接交流,教育国君一通,上百个学员在边上亲自聆听,这个级别的研究生班,我们今天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大学老师见到国君那是很紧张的,要流汗的,甭说教育人家了,还带着几百个学生?当着学生的面教育?不可能,这级别差得太多了。所以大家看,孟子的管理才能是一流的,这么大个团队,是要管理的,与国君交谈,那是要一下切中要害的,国君才能当着他们多人的面认了,所以,我分析他从小在社会大学的磨练是很重要的,我同样高度怀疑,孟母是有意安排了这样一段实习,后世的人呢,不了解,就把故事改成那样了。那么,接着搬到哪里去了呢?又搬到了接近卖肉的屠户附近。这就是更让我高度怀疑孟母是有意的了,您想想,这市场,和卖肉的,能差多远啊?两者都叫卖啊,都不是读书的环境啊,五十步笑百步啊,孟母不至于这么低智商吧?至此我倒是深信不疑,孟母绝对是有意而为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孟母绝对是智商极高的母亲,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母亲。搬到这里以后,孟子有了什么变化呢?屠户是干嘛的?杀猪宰羊呗,孟子在这里,又天天看到这些内容,文献记载是孟子又开始“学为买卖屠杀之事”,孟母一看,也不行,“此亦非所以居子也。”于是再次搬家。其实,我想到的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孟子在这里,再次看到了生死之事,看到了人类为了自己吃肉,如何屠杀动物的,孟子于是想到了人类应该如何与这个世界共存,这是小孟子心中的萌芽,日后,孟子的学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性善论,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应该是人类的一个最根本的品质与本能之一,没有恻隐之心,“非人也”,他还认为恻隐之心是“仁”这种品性的开端,这种恻隐之心,就应该是从这个时候,看屠杀动物的时候萌芽的。孟母是多么的高明啊,现在我们的恻隐之心的教育,几乎为零了,我们告诉孩子的,是要为了自己做到更多、更好、更快,付出一切代价,要竞争,要抢夺机会,结果,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会冷酷,会不择手段,所以会出现为了摆脱责任,用车撞人之后,再补上几刀的例子,这不是偶然的,其实这样的影子,很多孩子身上都有,只是没有那么严重而已。那天,我看到小区里面一个老人带着孩子,孩子兴高采烈地在碾踩地上的蚂蚁群,而且有越来越激烈之感,似乎这让她兴奋,老人并不加阻止,其实,这是多么好的恻隐之心的教育机会,我们要告诉她,蚂蚁也是生命,也有他们的宝宝,有吃饭的家,他们为了家里的宝宝,出来找吃的食物,没有任何错误,我们不必踩死他们,这样教育多好啊,否则,孩子会认为我比它强大,就可以欺负它,将来,走上社会,她就会没有恻隐之心,没有公平心,会认可弱肉强食等等,好的品性,是平时教育出来的。我们国家现在这种教育贫乏啊,到了什么地步,前几天佛山的一个两岁的孩子,在路上被车撞了,居然连续路过十八个人,其中还有一个带着小孩子的,但是无人施救,导致这个女童被车撞了第二次,最终丧命,这说明我们的恻隐之心已经基本没有了,这是国人的悲哀,不得不说。我写了一篇纪念此事的博文,放到博客和微博里,博客看的人比较多,但是微博基本很少有人看,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就绕着走了,而我平时每写的一个吃什么枸杞子的,都会转发上百。这说明虽然大家嘴上都说我有恻隐之心,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孟母很早就给小孟子上了这一课。当时孟母都教育什么了,我们无从得知了,因为文献已经记载偏差了,但是,我相信,睿智的孟母,一定启发了孟子去思考人类的品性问题。接着,又搬家了,这次孟母是下了本钱的,搬到了学宫附近,这相当于教育机构的附近,而且是有着政府教育管理性质的部门,这是要下本钱的,估计房价便宜不了,现在北京人大附中附近的房价巨贵,完全是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给炒起来的,这种情况估计孟子那个时候也有。住在这里,周围听到的都是朗朗的读书之声,每到重要的日子,官员们会来到这里,“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当时虽然已经礼崩乐坏了,但是还是留下一些的,小孟子整天耳闻目濡,于是开始一一学习,这个时候,文献记载孟母的心里终于踏实了,说“此可以处吾子矣”,于是,就此定居,文献记载,等到孟子年龄再大一些,就开始学习六艺了,那么,这六艺是什么呢?原来,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算,这是古代的学子们一般要求学的,孔子尤其重视这些内容,其中的礼,是各种礼节,是用来规范行为的,一般指的是五礼,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是让您在各种场合,都不失君子风范的一种程序,现在我们知道的已经很少了,大致的内容是:“吉”礼,主要用于祭祀时候的,对祖先鬼神不能不尊重,主要体现的是态度要认真;“凶"礼,这是小孟子很熟悉的,主要是丧葬时候的礼节;“军”礼,这是战马上的礼节,主要是田猎和军事行动中讲究的;“宾”礼,那个时候,诸侯之间交往频繁,所以这个礼节是朝见或诸侯之间的往来时候用的;“嘉”礼,用于宴会和庆贺。这些内容比较丰富,孔子那个时候,很多周礼的内容就丢失了,孔子还曾经去问过老聃。现在我们知道的就更少了,如果想了解,可以参考韩国日本的一些相关活动,他们还保留一点中国人的古风,如果再想遥想,可以参看欧洲人的骑士风范,里面有很多礼的内容,台湾师范大学的曾士强先生有一天对我说,他早年去英国留学,很差异地发现,英国人彬彬有礼,宛如我们孔子所讲的君子,反而我们这里这些内容没有了,于是回国,发誓开始学习研究国学。六艺里面的乐,是修身养性的音乐,或者包括了一些舞蹈,大家不要以为儒家都是弱弱的,音乐都是淡淡的,其实,这乐里有很多激昂的,其中有六乐,分别是: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我们现在看到的台湾的一个舞蹈团体云门舞集,取名就是云门,从此而出。这些内容里面,大夏、大武等音乐,都是慷慨激昂的,舞蹈者要手持剑、盾来表演,是振奋精神的,儒家学习了这些以后,并非弱弱的感觉,据说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可以举起很重的重物的大力士。射,指的是射箭技术,主要内容有五射,现在看来,那叫一个精致,其中有: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这里面,基本都是讲射箭的技术的,比如参连,是要求连发箭,一箭射出,马上要再连发三箭,四支箭如同连珠一样,一条线出去,这叫参连;再比如井仪,是要四支箭连贯,然后全部正中靶心,但是不能射到一个点上,要在中心附近,上下左右排列成一个井字,这叫井仪。从这些内容来看,当时对一个君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是我们想象的文质彬彬就可以做君子的,射箭技术要好,比如后来的明代的王阳明,书生一个,但是确实是按照这个标准要求自己的,所以后来战功卓著,有北京来的军队,想要找他的茬儿,提出要和王阳明比试射箭,当时大家都想看这个书生的笑话,可是王阳明张弓搭箭,箭箭命中,这是什么,井仪啊,结果大家目瞪口呆,心服口服,从此不敢找人家的茬儿。现在,这样的技术我们早丢了,倒是韩国继承了,韩国国民一直把射箭作为提高自己修养的途径,据说韩国有几百个民间射箭团体,其中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可以参加奥运会,所以奥运会上射箭的项目韩国总是领先,就是这个缘故,所有如果有一天人家又拿什么申报文化遗产了,我们也别嫉妒,是我们自个儿给丢了。那么,训练这个干嘛?提升自己的阳刚之气啊,别以为君子都是唯唯诺诺的,不是,一个民族,一定要有正气,要有捍卫正气的气势,这是练出来的,比如瑞士,人家中立国,从不打仗,但是瑞士所有的国民,都要求学习射击,每年都考试,如果不合格,罚款,重新考试,每年都考,所以全民都是射击高手,所以才没人敢欺负人家。这在中国古代,是必须学的。讲到哪儿了?对了,还有御,那是驾车的技术。和现在考驾照差不多,其中的内容是五御,有: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这是什么意思?鸣和鸾讲究的是行车时要有节奏,不能颠得乱七八糟的,要铃声和马蹄交相辉映,和鸾之声相应;逐水曲讲究的是车顺着河边走,随弯就弯,速度快,但是不能落水,考的是技术;过君表讲的是经过君主的时候,在车上表现得要有礼仪,要特体面地稳稳敬礼,不能刚要敬礼,一个把握不住,摔个大马趴;舞交衢讲究的是路过十字路口的时候,要避让有节,从容而过,不能为了抢路而把大家跌出去;逐禽左更讲究,说的是打猎的时候,行猎时追逐禽兽,要用驾驶技术,把禽兽赶到车的左边,好让乘车的兄弟从左面射箭。从这个内容来看,当时对驾驶水平要求很高,是要在驾驶中体现礼节的,和现在不同,现在驾校基本上是对付,会开就上路,您看北京那路面上,加塞的比比皆是,车德都很差,大家都排队呢,很多人在应急车道上飞奔而去,我以为他们前面有什么出路呢,到前面一看,全在出口那里加塞呢。曾有外国朋友跟我说,在中国实在不敢开车,太考验技术了,而且,很多时候有技术也没用,您走的好好的,无缘无故欺负你的有的是。  六艺还有个内容是“书”。这主要是指书法,就是写字要好,用毛笔写,这个在古人是必修课,甭管您多忙,都要练,不是会写就行了,而是把它当做修身养心的手段,您看曾国藩忙吧,我看他的日记,还经常练练字呢,那天我去福州林则徐的祠堂,看到林则徐的书法,真漂亮,看他临摹的米芾的帖子,真是形神毕肖,这说明人家虽然忙,但是修身养心没有断了,还坚持着呢。但是,这个“书”除了书法,还有别的内容,就是对文字的要求,要识字,要知道字是怎么来的,这里面的内容有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些内容现在我们知道的不多了,很多中国人,不了解中国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徐文兵先生写了《字里藏医》,就讲了些内容,很受欢迎。其实我们真的需要多了解汉字,比如“影响”这个词,其实物体的影子是影我们知道,响是声音的回声,所以“如影随形,如响应声”,“纯粹”是什么意思?其实是丝不杂曰纯,米不杂就是粹,是这么来的;牙和齿有什么区别?牙是前面切食物的,齿是后面磨食物的;皮肤什么区别,皮在外,肤在内;咽喉什么区别?喉在下靠前,咽在后靠上,《黄帝内经》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古人认为“咽与喉。相连而有别。咽在后,下连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下通气道,连于肺脏,属肺之系”。这些内容,是对我们中国文字的理解,其中越研究越有意思,俄国有个大艺术家,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电影艺术家,他曾说中国的文字,里面的会意字,就是电影里面的蒙太奇手法,他认为这太奇妙了。  六艺的最后一个就是“算”,这是古代的数学教材,其中内容也很多,这说明当时的文理是不分科的,要想考上“君子”这个学位,必须文理都学。六艺的另外一个说法是儒家的六书: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话说等到小孟子稍微大了点,就开始学习这些六艺的内容了,最终,终于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大师。“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而孟子的母亲,也因此而影响巨大,历史上把孟子的母亲,和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母亲、陶侃的母亲并称中国“四大贤母”,后来,南宋时期出现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就把孟母三迁的故事放在开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那么,“子不学,断机杼”又是什么意思呢?
相关文章
 米谷品
 目翳膜(白翳 目KT 目)
 黄耆汤(《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照海穴在哪?
 安胎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明疮疡生十二经络当分气血多少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