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参五不调(《素问》)。如轻刀刮竹(《脉诀》)。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蚕食叶。
【摘录】《脉诀》言: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与《脉经》所云绝不相干。(体状诗)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
【个人体会】涩脉的确定,往往反应病者所患疾病已经较重,涉及的疑难杂症多。因此涩脉的掌握与否十分重要。能切脉准确发现涩脉者的诊断水平比不会摸出涩脉的人远远高出一个层次以上。而能切出极微涩脉并能结合其它脉象一起思考判断病情者,其确定、治疗连现代科学仪器也查不出之疑难"未病"的水平更会达到顶峰。在时间稍长后西医才能发现、确诊的癌症的结果,往令西医惊讶!这无疑继承和发展了中医的诊断水平。我这可不是妄言,留下的很多病历和仪器检查单能证明,很多西医专家就想通过病人与我见面交流,而不象少数自认自已为专家的中医,只认粗略状态的原始脉诊,否认不断进化的中医脉诊技术。咱这里就出现一个老中医,保证能治好一个太婆的病,其实在该院西医、仪器已查出其肺癌,他还不知道。
1.
涩脉的确定
切诊出涩脉的感觉:其初来似细,渐而粗,突然重,似停顿,继而散。
终其感觉与《脉经》“短且散”或“一止复来”相同。故《濒湖脉学》所说:脉诀言: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与《脉经》所云绝不相干"之言当非正确。当然,我也不完全同意“细迟短涩往来难”。对体质差、脉率快的患者,可有细迟短涩,此时涩脉脉度难定!而不会有往来难的感觉,更不会出现后世描述的脉率歇止。这种望文生义,将涩脉“一止复来”注释为“脉律不齐,时有一止”是不科学的,是没有实践体会的揣测释意。不宜将"叁伍不调"作为判断涩脉的广泛定义,此类患者除具有脉率参差错杂外,亦有"一止复来、短且散"存在。获取涩脉,必须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医者宁心静气,全神专注于脉动的形态变化。“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正是形象的勾画涩脉获取的难度。无论单按、总按,必须让指下感觉的脉动处于最强的中取脉位,除芤脉涩脉同在外,一般稍举或重按,涩脉的感觉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