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14:10 编辑 www.lindalemus.com/pharm/“
江西中医学院”教改六大“处方”
■中医是国宝,但不能太狭隘。 ■“江中”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学研”是手段,“产”才是目的。 ■“江中”培养人的目的应该是为提高整个社会的产业竞争力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助推。 ■“江中”办学不提“知名”、“一流”,而只强调“特色”定位,有特色就知名,没特色很难知名。 ■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首先有市场竞争力。让学生成才,这个成才不是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才,而是学生想成什么“才”,学校要为他们的成长愿望服务。 ■就是要让那些埋头搞教学的人“沾光”。累计三次评上“教学标兵”的授予“名师标兵”称号,津贴上浮15%,延期至65岁退休。 ■不入“双惟班”后悔一辈子,对优秀的“打压”,落后的“激励”,人要“把握”得住自己。 ■让本科生介入科研,不是“揠苗助长”,而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要用工,选江中”
4月20日这天,正要出差的江西中医学院院长刘红宁被几位不期而至的客人“堵”在了办公室门口。 来人自称是全球最大的某制药企业的市场营销部副总监,他们此行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当面拜访刘红宁,希望弄清楚那个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的大问号。 寒假以来好长一段时间,刘红宁接连“奇怪”地收到不少的来信,写信人或来自企业,或干脆就是学生家长,仿佛就商量好了一般,集体向他“讨教”同样的问题。那么这个困扰了很多人的“大问号”到底是什么呢? 一位叫李烈荣的农村家长说,刘院长,您到底用了什么“秘方”,只一个学期就让我儿子变得如此优秀。这位家长向院长反映,他的儿子在放假期间,不仅每天坚持沿着田畦跑步,而且主动帮助家里干农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发动了以前高中的同学,在村里组织了“新农民”晚间文娱活动。这位家长在信里说,刘院长,我儿子给“大学生”增了光,我代表全村人向“江中”,也向您表示感谢。 其实,所有对“江中”感兴趣的人,想问的也不外乎就是李烈荣这样的疑问。前来登门拜访刘红宁的那几个人,他们所在的企业,现有63名“江中”的毕业生。可不分男女,一概吃苦耐劳,干活不讲价钱,业绩突出的,一准是“江中”的学生。凭什么这样的学生就一定是“江中”培养的?“江中”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培养出来的?他们想亲自与刘院长讨教一番,兴许能在今后的员工培训时也能“偷师”几招呢。 他们想必是找到答案了。返京后,他们立马让公司人力资源部致电“江中”,明确凡是“江中”的毕业生,本企业的大门是敞开着的。 其实,也不仅仅只他们对“江中”毕业生感兴趣,在一次大学生就业招聘会上,“江中”的一个学生一天之内收到了7份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书。很多用人单位,不等“江中”的学生毕业,就提前来校“预定”了。 “要用工,选江中”,不知始于何时,这句话在业界不胫而走。“江中”毕业生皇帝女儿不愁
嫁的现象,引发了《中国教育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对“江中”争相探秘。 “江中”凭什么独占就业翘楚? “江中”的高就业率只是“冰山一角”,其独到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才是“江中”的“绝学”。 “江中”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因“培养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中药人才”,这才是“江中”的魅力所在。 “江中”,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医学院的教改,因其独特的育人模式,而闯入了大学教育的公众视线,让人刮目相看。刘红宁到底为“江中”开了怎样一副神奇的“处方”,让孱弱的“江中”从此走向了强健? 处方一:让“死知识”变活 辛增平教授是“江中”第一届“教学标兵”,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江中“校宝”之一。 辛教授一年要上600节课,他每个学期面对学生的第一句话都是,“我愿意成为大家的朋友”,然后把自己家里的电话、邮箱留给学生。他对记者说,教师是个“伟大而平实”的职业,大学教师的价值不应单单体现在科研成果上,而应更多体现在“培养人才”上,唯此才可以“振兴民族”,当教师的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面对名和利时要“看得懂”。 辛教授自称用了32年悟出了好教师的三个基本素质:第一,要有点“傻子精神”,当面对“科研吃香、教学吃亏”的错位时,还能不能安于教学,这对教师是个考验;第二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辛教授是讲“方剂学”的,他可以熟练背诵362个方子,这使他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为了应对新知识的不断挑战,辛教授还带领他所在学科的所有教师,每天坚持30分钟的“充电”;第三,受学生欢迎。 方剂学是“基础学科通往临床的桥梁”。辛教授说,这门课是在大二第四学期上的,学生学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学、中药学,还不能临床,只有学会了方剂学才算有所小成。方剂学代表了中医的水平,如何用好是教学的难点。基于方剂学这样的“特殊”地位,他说,他就一直守候在这个“桥头堡”上,责任重大呀。 应付很简单,讲好不容易。辛教授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守住今后职业的“桥头堡”,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他优中选优,把100个精选的方子事先挂在网上,以宿舍为“学习单位”,让学生模拟病例,“合议”交流,进行诊断、开方。 在课上,他让班长对各个宿舍的“处方”统计,然后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由三位学生,用10分钟的时间分别对自己的处方进行陈述。最后,他对三个方案进行“点评”,再让大家对“处方”进行针对性的讨论。这种讨论式教学法,在“知识”和“能力”之间,起到了“淬火”的作用。 辛教授还尝试上过更“绝”的课,比如班里有同学
感冒了,他马上“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让同学“临床”诊断。如此尝试对学生来讲,学习才是鲜活的。学以致用,课堂教学就要想方设法摆脱“死知识”,把临床见习与病例分析结合起来。辛教授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学生“带进来”,才能实现“临床”能力的飞跃。 有人为辛教授总结了他课堂教学常用的六种方法,即以“证”析“方”法、以“方”析“证”法、比较讲解法、前后联系法、故事导入法、小结法。 有位曾抱怨“入错门”的学生给辛教授写信说,“老师,从您的教学中,我看到了您对中医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您放心,我会努力学好中医,来回报像您这样的中医人!”
在“江中”的教师群体里,至少有不下30人自称是辛教授的“学生”,艾国平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两个人颇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艾老师说,我从辛教授身上汲取了教学的营养。 艾国平老师担任的是一向被认为最为枯燥的高等数学,可他却被公认为能把数学教活的“大师”。辛教授评价艾老师是“下过苦功夫”的。艾老师亲切随和,善于在课堂上信手拈来,能把最为抽象枯燥的概念讲得栩栩如生。如在讲授不规则曲顶柱体的体积时,他会信手拿起同学桌子上的杯子,“贴近”药厂生产实际,启发同学们。他这样说,如果药厂要生产药品容器,应该如何计算出容量,然后他的手指头会像“卡尺”一样,一点点在水杯上比划,这一截是圆锥体,这一截是梯形体,这一截是圆形体。最后,他开始发动学生们,让学生自主讲授被他“肢解”的内容。 艾老师的课堂一般是“20+20”模式,即他讲20分钟,留下的20分钟由学生替他讲或者自学。他的学生陈静对记者说,艾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同学们几乎没有逃课的。 艾老师的课不仅能让学生爱学、学会,这样的课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艾老师给记者讲了发生在前几天的一件事。 那天,艾老师准备参加学校“教学标兵”评比预赛,学生们特别关心他的成绩,可又怕老师看见了会影响发挥,就悄悄地躲进赛场最不显眼的地方,因为参加比赛的人多,等到公布成绩的时候很晚了。“艾国平,95.5分,第一名!”当主持人宣布成绩之后,本来寂静的赛场突然迸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学生们从各个角落里跳出来,举着拳头为自己的老师呐喊。艾老师说,那一刻,他惊呆了,进而眼睛湿润。那天,外面下着大雨,学生们错过了晚饭。 学校最年轻的教学标兵叫程昊,程老师以“快乐课堂”著名,比如在讲眼球时,他会让学生相互观察对方的眼球结构。南昌雨多,每逢连阴天放晴时,程老师会把课堂搬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在校园的青山绿水间上课。他的学生赵婷婷说,原本看似枯燥的医学课程也变得情趣盎然起来。 处方二:让教学“清心明目”
从3000余人到15000人,扩招之后的“江中”遇到了考验,如何在“大师”与“大楼”之间准确地阐述“江中”的办学理念,并保证办学质量不下滑?“江中”人经过诊断,给自己开了处方:稳定教学质量应从规范教师备课行为开始。 对于教学改革,江西中医学院一直在坚持。但有的教改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存在为了教改而教改的现象。为了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江中”对教改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强调更加注重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更加注重教改的实际成效。 有些曾经偏重写教改论文、搞教改研究的老师找到刘红宁,刘院长用三句话回答他们的“不满”。他说,请问,我们有那么多的教改科研成果,有多少推广了?如果有价值,又请问你自己坚持了吗?如果真的有效,体现出成效了吗? 刘院长说,大学教育需要“改”,需要革弊除旧,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他把课堂教学喻为学校的“眼”,他对记者说,找到了“眼”,才能办好学。他还把“江中”围绕课堂教学推进的“教改”,叫做替教育“洗眼”。 为了让“江中”“清心明目”,他们先从“备课”改革。 课前准备包括教学方案设计书、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案设计书是“江中”的独创,旨在明确教师备课的要求,提高备课的质量水平。教学方案设计书的评审包括三个方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技术。其中备教材又要求教师必须写三个材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教材比较,主张越多越好,你选择哪个版本,为什么?又如何吸纳其他版本的优点?还包括相关课程的联系分析,本门课程近两年的进展研究等。而备学生包括备学生的兴趣、态度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等。备教学理念、方法技术则主张“最合适的最好”。 辛增平教授在上课前就特别注意多角度搜集教学实例和素材,他的心得是,实例穿插是方剂学教学中的“大菜”,能较好地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实例宜多不宜少的经验,而且要做到新颖、鲜活、生动、属实、宁缺毋滥“五个原则”。 为了这只“眼”,“江中”从2007年开始实施“教学标兵”的评选。刘院长说,“江中”就是要从课堂遴选推出“自己的名师。”
“一切向名师倾斜!”他们给中评的教学标兵以丰厚的精神和物质待遇,“就是要造势”,刘红宁说。“标兵”在两年任期内享受每年2万元专项津贴;“标兵”优先晋升、聘任,内聘高一级技术职务,学校向省人事厅推荐,申请破格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标兵”优先出国讲学,优先参加国内外培训和学术会议,优先推荐参加省教学名师评选;累计获得两次“标兵”的,学校资助主编教材一部;累计获三次以上的,将获得“名师标兵”,津贴上浮15%,延迟至65岁退休。 2007年6月12日晚,让程昊老师“终生难忘!”
这个刚刚工作仅三个年头的年轻人获得了“教学标兵”。在“江中”
神曲厅举行的隆重的颁奖晚会上,主办者特意精心模仿了央视“感动中国”的节目形式。程昊老师亲手从刘院长手里接过了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两个人激情相拥。程老师激动地说,我要把手中的奖杯变成一支火炬,让中医精神在一代一代的“江中人”手里传承下去。 “江中”开出的激励教学的“处方”收到了奇效,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把精力和才情投入到育人的课堂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教授方剂学的孙有智老师担心因课时安排太少学生吃不透,就利用电话和网络建立“在线答疑”直通系统,而涂雪峰老师的硕士论文,则干脆是“陶行知研究”。专注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在“江中”的教授学者中已蔚然成风。青年教师刘英锋与从事中医
伤寒的老专家陈瑞春结成了“对子”,像这样“拜师结对”的在“江中”可不止是刘英锋与陈瑞春。刘英锋如今已是省学科带头人、中医研究所所长了,他说是陈先生的“传帮带”助他上了个台阶! 处方三:让学生强身“健能”
“江中”的教学标兵评选可是“听取”了学生意见的。 想摘取“标兵”需要过三关。第一关就是“学生关”。按照评选要求,教务处设计“班级教学最佳教师评选表”,在全校本科生中发放评选表格9321份,每一学期由学生根据全体教师的综合上课情况进行无记名评选,共选出185名“受学生欢迎教师”进入第二关。 第二关课前准备评审,主要是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即针对教学方案设计书、教案、讲稿和课件进行评审,选择32名教师进入第三关课堂教学比赛。 课堂教学比赛分预赛和决赛、甲乙两组进行。预赛教师要讲授30分钟,之后回答评委5分钟提问,然后按照成绩排序并予以公示。 决赛由师生共同“把关”。评委共100名,师生各占50名。进入决赛的教师可真的要有真功夫,上课是抽签制,在整门授课课程中随机抽取,抽到那节就要讲那节,30分钟全凭平时的积累。去掉5个最高分,也去掉5个最低分,谁平均值最高谁就是冠军。辛增平教授的第一名就是这样过三关斩获而来的。今年教学标兵评选,辛教授没再参加,改换角色当评委了。他说,我下来,是给年轻人个机会。 “连评选‘标兵’这么大的事都敢让学生说了算?”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院长说,自己心里有数,“让学生说了算首先要取决于‘江中’的学生要有能担当的能力。”
“能力从哪里来?能力来自放手培养!”
为了让学生拥有这份能担当的能力,刘红宁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 “双惟班”就是他为“能力”开出的处方。 在“江中”,只要提到“双惟班”,几乎所有的“江中人”都异口同声赞不绝口。能成为“双惟班”的一员,不仅代表着一份难能可贵的人生荣耀,也成为很多学子的目标追求,可要成为一名地道的“双惟班”战士,又谈何容易?“双惟班”之难,难就难在把看似简单的事坚持做圆满上。 一年365天,你能坚持每天6:30起床,然后喊着号子跑5000米吗? 风雨无阻,无论寒暑,纵然你有千般借口,只要有一次“脱岗”,对不起,你把自己淘汰了,就这般冷酷无情。 有个叫郭新荣的同学就曾经因为“闹铃不响”而被淘汰。有人劝自封为“双惟班”班主任的刘院长说,咱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点,总得给这些孩子们一个改过的机会吧,更何况即便是不脱岗,坚持下来也没什么证书待遇的。刘院长说他其实内心也挣扎过,但不这样绝情,就不会锻造一支真正的“钢军”。他给“双惟班”的成员讲,人生只有一次机会,拥有了就要把握,假如不懂得坚持,拥有100个机会也会放弃。 “双惟班”的学员们就特别支持院长,刘静同学说,跑步可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考验和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培养把握机会永不放弃的能力。她还说,人生就贵在考验自己。 而那些因为坚持不住退出来又“改过自新”的学员,“双惟班”以宽广的心怀接纳他们——“编外学员”,跟着参与“双惟班”活动。“双惟班”其实从不拒绝任何人,她原本就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只要有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进来,“双惟班”的任何活动都对外开放。 因闹铃不响而被淘汰的郭新荣现在就是个“编外”,像她这样的编外,不在少数。记者采访郭新荣,问她既然被淘汰了为什么还在坚持?她告诉记者,接受现实并且坚持理想也是一种能力。 “双惟班”让学生“又爱又恨”,他们说,入了“双惟班”会辛苦四年,不入“双惟班”会后悔一辈子。 “双惟班”可不是只有跑步,跑完步要接着晨读和交流,把“善学”和“善思”结合,这“双惟班”“冶炼”出来的学生能没能力吗? “有了能力还要会做人。”副院长左铮云向记者介绍说,“双惟班”注重从“细节”上抓德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年汶川大地震,“双惟班”自发组织了“心系灾区、爱心传递”捐赠活动,在“双惟班”的学员中,据不完全统计,坚持平时献血的就有127人次。 去年教师节那天,06级中医班“双惟班”的学生就要离校见习了。中午,几个学生找到一直负责“双惟班”工作的学工处处长章德林老师,把章老师和另外几个辅导员拉到校园里的一块草地上。等在草地上的20余位学生,迎着老师们走上去,呼啦一下站成一个“心形”,把章老师他们几位围在“心中”,接着每个人轮着给老师们送上了节日问候,然后他们拿出了一个礼物送给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们。这是一幅特制的“画”,画面上是树,有园丁在浇水,树下是向着远方延伸的脚印。章老师说,那一刻真的百感交集,几年的付出和汗水,觉得值了。 左副院长说,在“江中”,最积极、最阳光、最上进、最有激情、最健康的学生,不用问,一定是“双惟班”的! “双惟班”成为“江中”的匠心之作,貌似一件简单的事,竟然蕴含了如此深刻的育人意义。 处方四:“双惟实践课程”
“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是“江中”的校训。 刘红宁这样阐述他的“双惟”理念: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双惟班”的创建和“双惟课程”的开发,是刘院长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的具体呈现,“双惟”模式的运行,是“江中”迈向大学教改的第一步。 “双惟班”是一个打破学科和教室概念,精心设置的一个“课外班”,类似于社团组织。“双惟班”不设门槛,不分男女、不限学科,所有对“双惟”育人理念认同者都可报名参加。 “双惟课程”提倡机会均等,强化团队意识,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帮助学生完成“三个实现”:实现自我提高、持续发展;实现从知识结构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实现核心竞争力。 “双惟课程”的实施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跑”。通过晨练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淘汰意志力薄弱的学生;第二个阶段是“专项训练”。通过对学习方法、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和人际关系的培养,鼓励学生乐学、善思、勤学、长学,从而养成诚信、宽容、敬业、奉献、自律、服务、乐观的品质。第三个阶段是“能力生成”。通过开设“中医科研实践课程”,形成环境强化愿望、学术坚定信念的良性循环,切实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创新实践的能力。 让本科生走进实验室,是“双惟课程”中富有创新的一大举措。副院长朱卫丰评价说,这是“一石三鸟”。 “江中”在“第五学期”让学生提前参加科研。朱卫丰说,最初的想法就是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这个“能力”,他们想到了一个“妙方”,成立“中草药研究基金”,并设置了19个研究课题。这个方法的妙处在于,一是巧借科研经费弥补实践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老师们课题多了,自然需要些帮手,学生们就借此进入了实验室;三是江西原本就是中草药大省,做好本土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岂不是服务江西经济,扶持和造就未来民族产业吗? 以项目为载体,本科生科研实践课程,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应用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教学改革中。据统计,近三年来,“复方宁对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高校管理学案例库改制的研究”等七项科研成果引入了课堂教学。 本科生科研实践课程,收到了三个意想不到的效应。一是让学生认知和了解了什么是科研,并学会“着手开始工作”的能力。朱卫丰说,让学生学到如何掌握历史史料、制定解决方案、开始进入实施、总结实验结论、然后写论文,这个过程就是能力。她还说,懂得了这个流程,将来就能应对很多行业的要求;二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学习。进入实验室学习和课堂学习不同,鲜活的知识只能在环境中学、向身边人学;第三,学会了如何与“上司”打交道,在试验中遇见不同性情的老师,学会将来如何获得老师、领导、专家的支持。朱卫丰谈的其实还是“江中”一直思谋的围绕就业培养能力的问题。 “双惟课程”实验还创新了“第五学期”考试模式,如药物分析这门课,以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的理论考试,而现在把这门课放在了实验室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区自学,把知识碎片变成了连贯的知识,把“关键词”变成了具体的问题。 学生参加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到目前为止,已有四届中药专业本科学生接受了整个第五学期的科研实践训练,共资助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或创业设计项目30项,其中10余项在省级以上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设计大赛中获奖。 记者在对参与科研实验的同学进行采访时,曾经问一个叫徐斌全的同学,你们难道以前没上过实验课吗?他向记者介绍说,以前的实验和参与科研实验完全不同,以前的实验重在一个基础性的操作,而现在的实验是重在对未知能力的探索。他还对记者说,通过科研实验还让他深切懂得了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细致和严谨,比如一个没洗干净的容器,都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处方五:让“短腿变长”
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是对实践性要求相对较强,“写程序、做软件、搞设计……哪一个不需要动手能力?”“江中”计算机学院杜建强院长对记者说,“中医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也应体现出中医院校的特色。”
如何让“人脑”和“电脑”结合,让中医借助计算机的高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并且生成高科技新型产品来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更何况,“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而教学方式跟不上,是计算机教学长期以来的一个大困扰,是条教学‘短腿’”,杜院长说。 “江中”对计算机教学开出的处方是:把原来传统教学的7+1模式,即7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1个学期的实习,改成4+1+2+1模式。 “江中”的4+1+2+1模式,即前四个学期组织计算机理论学习,包括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如“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JAVA编程”等。第五学期学生进入模拟实训室进行科研实践,期间只有一门理论课程——“软件工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由二三人组成一个小组,独立完成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文献综述、软件分析、软件实现、科研体会、论文答辩和作品演示等环节。提前一年进入到类似实习环节。在“江中”4+1+2+1模式中,整个“实践”部分占到了30%的比重。 可如何才能实现计算机和中医的嫁接?搞计算机的不懂医,懂医的未必能胜任计算机教学。杜院长说,那就吸纳中医药老师来帮忙,实现学科的“大交叉”。 他们面向全校各部门征集课题,于是一大批跨学科,以前前所未闻的课题新鲜出炉了,“
药理学网络考试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基于PDA中医方药信息管理系统”、“英文药典搜索引擎的设计实现”、“结
直肠癌信息管理系统”、“中医门诊病案处理软件的设计”、“嵌入式网络可视对讲系统”……
这些真刀真枪的课题,还真是考验人,杜院长介绍说,“我们剔除摒弃了传统教学的‘花架子’,制定了一个‘三阶段战术’”。 他所说的“三阶段战术”,是指第一阶段由“带教教师”指导学生解读和熟悉项目,结合课程编制文档,撰写文献综述,同时熟悉各种开发工具,配置开发环境,然后学院对第一阶段的情况座谈总结;第二阶段主要是督导项目进展,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考核,即项目演示和论文答辩,并由考核小组现场打分。 杜院长说,你还真别小看这样的“改革”,刘英锋老师和学生配合,开发的“基于PDA(个人数字助理)的中医方药系统”,竟然通过手机,把中医的证、方、药贯穿起来,以模块的形式输入手机中,实现了手机用户的自我健康提示、诊断和使用,既方便了大众,也扩增了手机更大的功能。 他们还发明出了“中医舌诊辅助系统”,用数码设备把中医舌诊中最关键的“舌质、舌苔”图像记录下来,通过电脑进行诊断识别,有效地避免了因肉眼识别而带来的误差,为中医诊断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使中医诊治走向了科技化。 他们还针对中草药的寒、热、温、凉四性,研制“中药四性的评价系统”,借助高科技手段,揭示中药的科学内涵和中医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让中医中药在科学上“立足”,扩展了中医中药市场。 计算机学科的教改,不仅让原来的计算机教学“短腿变长”,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前景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学院提供的一份“有趣”的问卷调查中,记者发现有这样一道题,“如果现在请你领导一个项目,你的感觉如何?”“胸有成竹”的比例由原来的4%上升为31%,“忐忑不安”的比例却由原来的57%下降到现在的48%,“一头雾水”的所占比例则由原来的39%下降到16%。此外,有97%的同学能够从科研实践活动中受益,其中84%的同学增强了动手能力,78%的同学认为增强了求职的信心。 处方六:让特色更“特”
刘红宁说,“江中”的特色,不应单纯停留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上,还应该站在更高处的人才模式的创新上,他把这个构想,称为“江中”的“中药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计划”。 他是这样解读这个计划的,“将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江中”的培养模式里,把原本互相割裂的产业、教学、科研三者整合起来,形成了“大学科”的办学特色。 他说,“江中”不提办“一流”、“知名”的理由,就是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没特色就不知名,有特色才知名。“江中”目前灸疗和中药两个学科全国知名,都是得益于其有“特色”。“江中”在育人目标上,也从来不提培养“领袖”和“科学家”,他说成不成为科学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江中”的基本定位就是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三型”人才,这也是“江中”的特色。 而在办学定位上,“江中”从来不避讳对“钱”的追求,他们旗下的“江中制药集团”如今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医药企业。刘红宁说,“并不是办一所企业就代表产业化了,而是办学要真正服务于市场,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人类。”
在刘红宁看来,中医院校应该有“中医”特色,可中医院校尤其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成为中医事业发展的瓶颈。 中医教育如何走出因“专才”培养而带来的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较弱、无法应对现代社会挑战,是中医教育面临的难题。 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医的认同,增强其专业兴趣,强化其成才信念,并用“中医思维”贯穿一生? 刘红宁在“双惟班”中挑选出33名中医专业的学生组成了“双惟名中医摇篮班”。“摇篮班”在完全不改变原有的本科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督促、引导性学习。 他们同样设计了“摇篮班课程”体系。 这套体系包括“兴趣系统”,主要是名医名家讲座,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和成才愿望;“中医世界观认识系统”,他们搜集了大量关于中医现状和思考的的文本资料,供学生辩证地学习,从而增强对中医的审思能力,加深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传统经典系统”,通过对传统的“四小经典”的相关理论学习,学到了许多中医学的相关入门知识;“技能培训系统”,强化学生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和操作技巧;“临床实战系统”等等。 为了提高这些未来名医们的“切脉”水平。他们这样设计专项教学:课前搜集提供资料,如《濒湖脉学》、《重订诊家真诀》、《脉义简摩》、《脉学综述》,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课中则围绕脉象特征体系和脉诊正规操作示范进行,旨在引导学生注重从脉象本身古有的“固、息、形、势”出发,来体察脉象特征,学会正确且正规的脉诊操作方法,以达到临床上能正确正规地获取脉象;课下,学生人手一个“脉诊垫”、设计脉诊定关卡,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训练。 而在节假日,他们还为学生开具介绍信、设计见习反馈表,要求学生自行在所在城市的医院“寻师待诊”,尽早接触中医临床,及时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跟师抄方中学到诊疗方法。 秉承“双惟班”的活动特色,他们还注重“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学生们自己设计了“
盲人与哑巴”、“解手链”、“钻电网”等拓展项目。 “摇篮班”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迅速地影响着整个“江中”,在“江中”,“争当未来名医”几乎成为所有从事中医学习的学生们的目标。 刘红宁院长说,他有两个“个人想法”。 一是打破中医界“自闭”传统,把中医的“魂儿”留下来。他说,他计划在近期选拔真能治病的中医专家,组建一个“三三机构”,即每三人为一组,共分三组,借鉴西医的会诊方式,搞中医的联合诊治,以此打破中医的“门户”界限,让精湛的中医技术相互吸纳,只有留下根,才能留下魂儿。 二是将来有一天能以研究者的名字命名一些有价值的中医成果,由国家拥有其“知识产权”,这样既能避免因人的流失而造成的成果丢失,又便于中医实现“国际化”。 这,或许是他开出的第七、第八……乃至于第100个中医药教育的“处方”,一切都要看“疗效”。
[上传时间: 2009-08-19 10:14:03]
[信息来源: 中国教师报2009年08月18日
[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09/9/9 02:10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14:11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j/中医是国宝,但要“现代化” |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炳亭 添加时间:2009-7-17 13:05:00 |
中医是国宝,但要“现代化” ——访江西中医学院院长刘红宁 中医教育必须要发生巨大变革 中国教师报:一谈到中医教育,您就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请问是什么原因? 刘红宁:的确是这样,我对中医教育充满了紧迫感。我担心有朝一日,中医这个“国宝”可能会不再是我们中国的!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中医会不是中国的吗? 刘红宁:中医的确曾经是中国独有,但今天呢?连文物都不准出国,可被称为国宝的中医至今仍缺少专利或者相应法律的保护,一旦中医人跨出国门,某些珍贵医术或者良药就要随之流失,这是其一;其二,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从事中医的青年一代,整体水平和韩医、日本汉方甚至和美国相比,我们都不敢说是领先的。 这不是耸人听闻,我们“江中”曾接收过美国一个中医机构组织的中医进修班,学员中有位地道的美国青年,只有26岁,却已经学了8年中医。他的师父是从广州移民过去的一位老中医。坦白讲,我们在26岁这个年龄段像他这种水平的学生还真很难找到,这就是现实。 中国教师报:如何正视“差距”,尽快提高中医的学术水平? 刘红宁:正视差距首先应该打破中医的桎梏。中医这么多年为什么发展缓慢?是封闭、不开放导致的。导致中医封闭的原因客观上是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主观原因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保持自己的学术竞争力而不愿交流。中医人不够开放,才形成多流派,一方诸侯,相互轻视,“老子即中医”。中医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学科,在面对同一个疾病时,理论上只应有一个最优的治疗方案。可是由于缺乏交流、沟通、比较,中医界难以公认哪个方案是最优方案。每一流派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和特色,也都有自己的局限。如何明确各流派的长处、优势、特色及局限,使各流派间能取长补短,形成能包容各流派的大中医,培养掌握各流派特色、优势的大中医人,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中医人之间能否相互交流,相互吸纳,放下架子,亮出自己的“宝贝”,分享经验和成果,将决定着中医未来的前途。 中医教育必须要想办法把中医的“根”留在中国,这不是民族意识的狭隘,相反,是对当下中医教育的挑战。 中国教师报:中医教育如何实现变革? 刘红宁:我坚持认为中国的中医教育必须要发生巨大变革。中医教育应该强调学科兼容,“中医的优势之一是思维”,是一种“整体观”。中医教育要精于做好整体设计,应从整体到具体、到局部,不能割裂开来,或者像当下的教学这样,从局部到整体是一种“错位”。 中医在学科设置上应该更新,本科教学就应该是打基础,要首先培养学生对中医的热爱,对中医本质和规律的认知。 中医还应该做好“古今”两篇大文章,强化对古文等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中医学院应该借助高科技手段,用科学揭示中医的内涵,让科技服务于中医药发展。 中国教师报:有人质疑中医是否会因为高科技的介入而面临失传? 刘红宁:这是杞人忧天。中医是否失传不取决于高科技的介入,而是取决于是否能保持高水平的疗效。现在有部分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人不懂得现代科学技术是事实,而部分引入高科技研究中医的人其临床疗效又不尽如人意。中医面临科学的挑战,既是难题,更是机遇。中医借助高科技应该是如虎添翼,中医只要保持较高的疗效,岂会失传?恰恰相反,中医拒绝科技的介入,才会把自己逼入绝境。 我认为,中医在遭遇高科技挑战时,应做好“两极”,一是强调继承经典,今天在“沙子”、“金子”分不清,分不准的情况下,应全盘继承,避免在扬弃“沙子”时把“金子”也丢了。继承的目的就是保持高水平的临床疗效。二是敢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加速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从根本上揭示中医的科学内涵,为中医的发展、中医的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医应该成为“新医学” 中国教师报:我们平常总讲“中西医结合”,您怎样阐释? 刘红宁:中西医在理论上难以结合。这首先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的。东方的认知规律偏重于“象”,西方科学偏重于“体”;中医学偏重于“时间”,现代医学偏重于“空间”;中医诊断目前更多地靠经验,西医靠仪器。现在临床上的中西医结合,是指在治疗方案上的“结合”,相互取长补短。 中国教师报:那是不是代表中医治不了大病? 刘红宁:要一分为二认知两者,各有千秋。比如一般病毒性疾病,西医可能没有中医疗效好,但细菌性疾病,中医则没有西医见效快;临床上还能看到,西医临床疗效不好的疾病,往往是中医认为因“湿”而引发的疾病,治疗这一类疾病中医优于西医。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中医在“防”。 刘红宁:“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防患于未然,这是中医的优势之一。 中国教师报:中西医,到底谁应该成为“主流”? 刘红宁:谁也替代不了谁。中医的废兴取决于中医本身,我还是强调,中医人首先应该有“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西医争论了几百年,分清孰是孰非没有必要,目的不都是造福人类吗?中医也有很多值得西医学习的东西,比如西医至少应该学习中医的思维,中西医应互通有无。简单地说,这不仅仅是两只苹果之间的交换,但我可以肯定,未来的中医将会是“新中医”。 中国教师报:那万一我拿出的是“苹果”宝贝,而换来的是“地瓜”呢? 刘红宁:我确认中医人手里有“宝贝”,但如何认知这些宝贝?比如我们会发现有些中医常使用的方子里,一定有一种或者几种疗效最好,围绕这几味药做“加减法”,可殊不知,这个“自己变化的方子”,可能在古人那里早就有一个方子存在了,只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而浑然不知罢了。我这样说不是否定“宝贝”,而是想说,今人对中医还缺乏更深刻全面的认知。 对中医绝学应“立法”保护 中国教师报:听说“灸疗”是“江中”的“绝技”? 刘红宁:是的。炙疗与针灸其实是不同的东西。“针疗”保留下来了,而“灸疗”在上世纪濒临灭绝,在中医的传承中,“针”和“灸”经历了不同的命运。 “针”为什么能走向世界?“灸”为什么濒临灭绝?为什么有些“绝技”会湮灭?关键问题是能否保持这些绝技的疗效,而不仅仅是形式上将它们保留下来。绝技是因为有疗效才有生命力。我们一直在寻找影响灸疗效的根本性原因。很庆幸,我校的陈日新教授果真找到了,就把“灸”救活了。 中国教师报:能透露一下是怎样找到的吗? 刘红宁:陈日新教授发现灸疗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其认知理论不对。灸疗属于“热敏”疗法,只有找到对热特别敏感的穴位才会有效。可古人在灸疗上并没明确提到这点,因此我们就无法像“针疗”一样判断使用“灸疗”。“针之要,气至而有效”,而原来没认识到灸疗也必须产生传感才有效,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找到“热敏”穴位,找到了也会“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中国教师报:您一直说中医要开放,请问您把“灸疗”公布于众了吗? 刘红宁:日新灸疗法出来后,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的医科同行们都纷纷前来,想一睹久违了的“灸疗”“芳容”。我们也很踌躇,人家大老远来了不给演示显得小气,可给这些兴许摸索了很多年灸疗疗法的专家一演示就没秘密可言了。这就面临着一个知识产权与市场推广的矛盾,演还是不演?最后我们还是演示了。不仅演示,我们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办了培训班,全国有26个省市派人到我们附属医院进修学习。 中国教师报:我还想追问一下,你们演示后知识产权得到了保护吗? 刘红宁:我一直以为,中医的绝学或者祖传秘方真的需要保护,以鼓励中医人创新,鼓励中医人将祖传绝学传下去。我们要保护创新者的利益,要保护将祖传绝学贡献给社会的人的利益,使其能为更多的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是国家应该“立法”,拿出一笔专项资金,以“国家知识产权”的形式买下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创新成果或祖传绝学,以发明人或者曾经拥有者的名字加以命名,以此鼓励将绝学公布于世。 刘红宁:江西中医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第二届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组委员,先后主持“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十五”攻关重大科技专项1项、“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世行贷款教改重点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研究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10部。
|
|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3 14:11 编辑 www.lindalemus.com请何老师评价一下刘红宁的中医大学教改作法与理念对中医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与后果!-----------小生陋见已全部包含在《品味中医》之中。
-----------中医学院以“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中医师”为目标,彻底失败。
中医学院若改以“培养名中医”为目标,同样失败。因为名中医只能由临床培养。
中医学院只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