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妇幼课堂:紧急求助:宝宝高烧不退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大
小
大家好!昨天下午宝宝突然发烧38度6,宝宝没有任何的征兆,不流鼻涕、不
咳嗽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高烧,夜里用过2次
布洛芬
,今晨起床仍然额头很热。查血结果如下:(求大家帮我分析一下,血常规的结果,宝宝上个月发烧也是如此,烧了4、5天)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收藏0分享0
回复引用
举报返回顶部
海阔天空201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海阔天空2011
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20
积分
106
注册时间
2011/5/5
最后登录
2012/4/12
在线时间
3450小时
精华
0
日志
0
主题
0
帖子
90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积分 1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 积分
2
#
发表于 2011/6/12 11:17
|只看该作者
38.6度不是高烧吧,不要惊慌啦,有时不是生病,是在长身体啦,小儿蒸变。
-----------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
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也。
凡小儿生后,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变且蒸。盖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如是递变递蒸,至三百二十日十变为止,谓之小蒸毕。以后六十四日一大蒸,又六十四日一大蒸,又一百二十八日一大蒸,共计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谓之大小蒸毕,儿乃成人。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凡小儿自生三十二日一变,再变为一蒸。凡十变而五小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毕,乃成人。”并谓“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指出:“变者,易也,长生府藏智意故也。”
《幼科发挥》谓:“《易传》云:生生之谓易,易者变易也,不变不易,……人有五脏六腑,以配手足十二经络,腑属阳,以配阳卦三十二;脏属阴,以配阴卦三十二。取其一脏一腑,各以三十二日一小变,六十四日一大变。”可见变蒸学说受到《易传》的一定影响。
临证中,确也见过许多小儿无任何原因的咳嗽,而被诸多西医不加分辨的施以抗生素静滴之刑,动辄旬日,菌群失调了,还在说:“这孩子的病着实重”而家长则以为然,不亦悲乎?蒸则体热,即常见的无名原因的发烧。而其间有轻重之分,轻者体热微惊,耳冷尻冷,上唇头有白泡如鱼目珠子,微汗出;重者体壮热,脉乱,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则吐,白睛微赤,黑睛微白,变蒸毕则精明如常。亦有禀质壮实,不热不惊,略无证候而暗变者。大抵单变者微,兼蒸略剧,平者五日而衰,迟者十日而衰,小儿变蒸热的维持时间,以五到十日为期。若过期不衰者,切不可妄治及灸刺,平和者宜表之,实热者微利之。当超出正常范围时,当以解表或泻下利尿为治。古方用
紫霜
丸﹑黑散子﹑
柴胡
汤之属,然皆峻厉,非独脏腑不胜,且伤血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临证中不管何病何证,均应用药平和,不可妄折其少阳之气若有寒无热,吐泻不乳多啼者,宜
当归
散或调气散主之,若耳热尻热者,此乃生疾,非变蒸也,当分别治之。注意!小儿变蒸热与生疾
发热
的鉴别---耳与尻的冷热表现。
-----------若耳热尻热者,此乃生疾,非变蒸也,当分别治之。注意!小儿变蒸热与生疾发热的鉴别---耳与尻的冷热表现。
-----------婴儿之天然蒸变论
婴儿降生后,普通结壮者,一月中间,大抵身体安和,少啼多睡,乳量必逐日加多,酣眠的时间亦必加长。 此等婴儿身体健全,五脏六腑自然茁实无病,是无须详细论其蒸变也。然婴儿实有此天然的蒸变发现,非为病 症,更不用延医,随其天然的演进可也。而为儿科医者,不能不研求蒸变之生理,以顺婴儿生长之机。不然既为 儿科医者,不知蒸变所以然之生理为何,亦大可令人齿冷也。故吾诸同学,明了婴儿的蒸变,为生理之一种变态,不是病症的呈现即可,无须深切研究之也。
凡婴儿弥月后,有时无故而发热,而其他各处肢体头面,确 无连带表现的病象呈露。 此等的热型,即所谓蒸变者是也。凡为人之父母者,应明了蒸变之生理,是婴儿变态的生长,天然不可避免,更不必着急。其热忽然而来,仍倏然而去,于婴儿身体不但无害,而反有益。万不可惊慌无主,用医药以求治疗。恐无恙健全之婴儿,反因医药之克伐,致成真病也。
至于蒸变的生理现象若何,今简单书之于下。是婴儿出世后三十二日,必发一蒸,后即随之一变,变者变坚实五脏,蒸者蒸养足六腑,均为长气血而生精神,发身体而益智能也。盖婴儿之在胎元中,先生全身骨胳,继生全体气血。其五脏六腑,在体内虽各成雏形,而未能健实。自蒸变之后,即长全身体之经脉,成五脏六腑之神经智能也。
蒸者发热也,变者转易也,自内五脏六腑而外达躯壳,自下腿足而上至头脑,是阴生于下,
阳结
于上也。故一发天然之蒸热,而变易旧有的状态也。所以至三十二日,必发一蒸,随之一变。一次蒸过后,体格性情即与前日有异。至二次蒸变,须到六十四日。
二次蒸变过后,全体的骨胳渐成结壮,不同于昔日,而骨之余气,又自大
小脑
分入牙龈中,遂生三十二个乳齿。即随第一次蒸变后,而萌芽者,故齿之数,以三十二个,为足数之齿也。然亦有生齿不足三十二数者,由变蒸的日数不足其常也。或蒸变未至三十二日,二十八日即发现第一次,齿应之亦生二十八个,是其天然之明证也。故乳齿的生长,无论如何结实的婴儿体质,亦不过三十二之数也。凡一周之蒸热,婴儿之性情及精神即应之一变易,诸周均是如此。
十周计三百二十日,则蒸变之作用,至斯始为完毕也。婴儿之脏腑中气血,乃渐健全,可以营运而无天然于身体阻,以至于坚壮达于成人也。
故三十二日发初蒸,一蒸而生肾气。
六十四日二蒸,即生膀胱气。其蒸发时,两耳梢及耳唇,背脊骨中部连尻骨处,俱发现肌冷象,是其变也。
至九十六日发三次蒸,始生心气。其变也乃有喜笑。
至一百二十八日,发四次蒸,生小肠气。其变之现象,是心口窝及后脑处,发微汗而手或足时有一动之微惊象。
至一百六十日,发第五次蒸,生肝蒸足气血。其变的现象,斯时无故而啼哭多眼泪。
至一百九十二日,发六次蒸,生胆气。其变易时,睡眠时目闭不能合缝,而白眼球微现赤色。
至二百二十四日,发七次蒸,为蒸足肺气。其变时气管枝微作嘶音,而声音至此始可收放自如。
至二百五十六日,发第八次蒸,生足大肠气血。其变的现象,是周身皮肤起微痒而潮汗,斯时大便微见明绿色而有泡沫。
至二百八十日,发第九次蒸,蒸发脾气。其变的症象,是运化之力,至此时始强健,乳食之量必骤增进。
至三百二十日,发末次蒸,生足胃之气血。其变的现象,是偶然不欲吸乳,肠感振动腹微痛,不时发饱咯,吐乳块而微味酸。至此始为十次蒸变完毕,而身热退净,复其平日之健康。是时已萌芽的齿龈发现酸痒,婴儿每因龈肉酸痒,吸乳时错龈解救,常啃破奶母之乳头。遂即生骨型的乳齿,其龈肉酸痒之象,亦即无形而解除。方能吐单词之言语,知喜怒于心,通五味于鼻,时时闻觉谷麦的余香,而欲食之。脏腑之气血,因蒸变的作用,斯完成其健全也。
经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蒸变之后。六十四日,长其手足经脉,手受血,故能伸缩自如而持物,足受血,故能支持身体而行立。又云∶ 蒸且变,谓蒸变异而足一岁之日也。又云∶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止之,不可别治,长以婴儿须有蒸变也。脱齿者,如花之易苗也。所以不及三十二齿者,由蒸变之不能足日,齿数当与蒸变日数相合也。是以中年以后之脱齿,不能再行生长者,以天然蒸变的作用,行其自然之长养,其乳齿宝贵的时期,已成过去,无望将来也。
-----------楼上,你一没有看过舌苔,二没有摸过脉,还是不要胡说的好。
你没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的。
楼主,搜索一下艾灸退热的方法。
大椎上先给孩子艾灸上。
然后再“捏脊”。
还有,西医的诊断报告没有价值,那些数据是没法作为中医开方的依据。
-----------今天看到大家的回复,我很感激!真的真的!我这个做妈妈真的很不称职,内疚的很!今天孩子发烧再次逼近39度5,今天和宝宝去看了中医,说宝宝是
上呼吸道感染
。给开了汤药和
羚
羊角
粉。因为宝宝一直高烧不退,所以我再次给宝宝喝了布洛芬。宝宝现在刚刚10个月,总是生病。我还有好多的不懂向大家请教。
很感谢 海阔天空2011 和 木炭 的帮忙,再次深鞠一躬,十分谢谢!
-----------各位老师,宝宝这次
感冒
过程:前4天只是发烧,
腹泻
,无任何咳嗽、流涕现象;(服用”羚羊角粉“)
第4天下午烧退,开始轻微咳嗽、流清鼻涕,后背汗多,听到轻微有痰声。腹泻持续(开始服用“
牛黄
清肺散”)
目前是咳嗽加重,流清鼻涕严重。后背汗多,手放在肋骨上,能感觉到他每次呼吸痰声呼呼的
震颤
,感觉他的痰已经开始活动。晨起的时候口渴严重。今晨再次发烧了,37.8.腹泻持续
宝宝哭泣的时候,我看到咽部充血有小疙瘩,还有干呕的现象。
说明:
宝宝山根及两侧发青,脾胃很弱,食欲差。体重从5个月的15.6斤到现在10个月的16.8斤
各位老师,今晨宝宝再次发烧,学生真的着急了,各位老师给学生指点一下我应该怎么办?
-----------捏脊,一直到背部皮肤熟、热。
艾灸大椎半个小时。
艾灸神阙半个小时。
-----------
本帖最后由 小滔滔8 于 2011/6/17 16:35 编辑
www.med1
2
6.com
回复 木炭 的帖子
十分感谢。
捏脊,10个月的宝宝哄一哄,还可以,不过也是哭闹的厉害。、
艾灸:宝宝直接不配合,或许是艾条那个气味宝宝受不来,也或许是烤的太烫。
相关文章
母亲54岁,嘴唇发紫,睡眠不好,为那般?
木香化滞汤(《内外伤辨》卷下)
转贴:全国人大中医药法议案领衔代表提出中
行气
胆矾丸(《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五脏病证虚实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