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项部
疖肿20年,1957年4月23日初诊。
患者项部发际长疮疖,缠绵不断已20年。疖肿消退后常遗留硬核,数年不能消失,且经常痒痛流水。检查所见:
项部发际片片红疤多处,新起如黄豆大之疖肿4个,并有红尖;左天柱和右风池穴处各有似
红枣大之硬核1个;舌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为慢性
毛囊炎。中医辨证系热毒上冲,流于项部血络。采用清热解毒、疏经活血之法治之。取风池.用凉泻法,不留针;大椎、身柱、灵台、筋缩、脊中、命门、腰阳关、腰俞,用鼠爪刺法出血。并用
赤小豆粉调鸡蛋清成膏,放在布上贴敷患处,每周2次。针后7天新起小疖肿消失,硬核见软,第三次针后硬核渐消,痒痛消失,疖肿亦未起。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3/25 08:15 编辑 www.med126.com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下水,排
痈肿脓血。
2.《名医别录》:主寒热,热中,
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僻,下胀满。
3.《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
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
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4.《食疗本草》:和
鲤鱼烂煮食之,甚治
脚气及大
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5.《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6.《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
小麦热毒。
7.《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8.《本草纲目》:辟
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9.《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10.王好古:治水者唯知治水,而不知补胃,则失之壅滞。赤小豆消水通气而健脾胃,乃其药也。
11.《本草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僻,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其吹鼻
瓜蒂散及辟瘟疫用之,亦取其通气除湿散热耳。
12.《本草经疏》:凡水肿、胀满、
泄泻,皆湿气伤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泄,利小便也。《十剂》云,燥可去湿,赤小豆之属是矣。陶弘景云,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肿胀满,总属脾虚,当杂补脾胃药中用之,病己即去,勿过剂也。其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热从小便利去,若用之过多,则津液竭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13.《本草新编》:赤小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14.《本经疏证》:痈肿脓血,是血分病,水肿是气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盖气血皆源于脾,以是知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顺者矣。然凡物之于人,能抑其盛者,不必能起其衰,能起其衰者,不必能抑其盛,痈肿脓血为火之有余,水肿则火之不足,赤小豆两者兼治,既损其盛,又补其衰。
《本草纲目》: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并不治病。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敷之,无不愈者。但其性粘,干则难揭,若入苧根末即不粘,此法尤佳。
-----------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4/9 06:28 编辑 www.lindalemus.com/rencai/白花蛇舌草味甘、凉,无毒,当地民间习俗用
白花蛇舌草治疗疗疮疖痈,受此启发,笔者多年来用此药治疗疖肿均获显效,现举例如下。治疗方法:白花蛇舌草200一2509,
半边莲100~ 1509,加水至1 oooml,煎至400ml口服,每日2次,剩余药渣捣烂敷患部(或第3次同煎至6O0ml用毛巾蘸湿敷患部,以不滴水为度,约2分钟轮换1次,每次10分钟)。如治付某某,女,32岁。面部常起疖肿,初起之时,四周红肿,根部坚硬,突起如粟,疼痛麻痒,以跳痛为主,应用抗生素不能控制,体温37.5℃,颜面有数十个疖肿,小的如
绿豆,大的直径达Zcm,部分破溃流脓,部分为红肿硬块。按上述方法湿敷面部,第2天体温降至正常,面部浮肿消退,只剩下三四颗绿豆大小之硬结,第4天肿胀消退。疖肿常因脓不外泄或引流不畅,致使脓毒旁窜,头皮窜空,邪毒易入营血,而引起变证,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多生于路旁、田边,夏秋采全草人药,功能清热解毒,笔者体会,采用鲜药效果更佳。
-----------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4/9 02:4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j/第1方〕疖肿初起:
(1)醋涂肿处。
(2)山
荷叶根磨醋、涂患处。
(3)绿豆和赤豆等量,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患处。
〔第2方〕白
萝卜捣汁和醋调匀,涂患处。
〔第3方〕小麦1000克(越陈越好),水1500毫升,浸2天,捣烂,取沉淀物晒干,用文火炒焦状,研粉,用醋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2次。
〔第4方〕用鲜
马兰头100克加盐少许,同捣烂,用醋调成糊状,敷患处。
-----------座疮
胡学曾医案:冯某某,男,21岁,1983年6月25日初诊。患者于二年前面部患座疮,时多时少,多则由两颊波及耳后及颈部,痒痛难忍,抓破则有脓液汲出,数日或十几日不能愈合,且常有黄水渗出。曾在某医院用散风清热、解毒凉血、泻热利湿、清泻阳明郁热等法医治,服药近百剂均未获效,故来我院求治。诊见思者面部座疮以两颊部为多,有已破溃者结痂,有新生者红肿,痒痛难忍,夜卧不宁,甚则难于入睡,口苦,
心悸,得厚味座疮即生,大便干燥,舌红苔白而糙,脉来滑数。综观脉证,处
葛根汤加味:葛根24克,
麻黄4克,
桂枝8克,杭芍8克,生
姜3片,
大枣五枚,生
石膏30克,
丹参30克,
通草2克。
前方服用4剂,座疮已有部分愈合,无新生者。舌红苔白,脉滑数,继以前方服用30余剂,面颊仅留有愈合之痕,其余无不适而告痊愈。
按语:《家问·生气通天论》云:“劳汗当风,寒薄为助,郁乃座”。“汗出见湿,乃生座痱”。阳明、太阳之经循于面颊,风寒之邪浸入,不得散解,郁而化热,日久郁结成毒而成座疮。治当以
葛根汤解太阳、阳明之邪,又佐以凉血通络之品,则起效更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