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
1.头面
(1)结构与命名头,指头颅;面,指颜面。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髓海之所居,七窍之所在。面部色泽为脏腑气血之显现,尤为心主血脉功能的“外华”所在。十二正经在头部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为头面疾患的分经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颜面部不同部位的具体名称,依据《灵枢·五色》的记载大体如下:明堂,即鼻柱;阙,亦名阙中,即两眉之间;庭,又称天庭,即额部;蕃,即两颊之侧;蔽,即耳门。另据其他古医籍记载,两颊前下方称为壁;下巴称为颏;下巴两侧前方称为基;鼻尖称为面王;两目内眦中间的鼻根部称为山根,又名下极。
(2)生理病理特点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为全身阳气汇聚之处,古医籍中常以“诸阳之会”作为头的代称。其理论依据与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有关。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手足三阳经循行交会于头面部。手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分别交接于目内呲(睛明穴)、鼻翼旁(迎香穴)、目外眦(瞳子髎穴),可见“诸阳之会,皆在于面”(《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故头面部阳气最充盛。这一理论既可用以解释头面赤裸于外而不畏寒凉的生理现象,又可用其说明阳邪外袭或清阳不升容易出现头面部症状的缘由。
头为精明之府:头部为精气神明所聚之处。《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头面,以成七窍之用,以供神明之养,故称头为精明之府。若精气衰而不升,髓海虚而不充,则头部沉重而无力抬举;元真亏损,神气不振,则目眶深陷而眼神呆滞。正因头为精明之府,故头面部的外观,尤其是眼目的神形与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和精神思维的状态,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对此颇为重视。面部脏腑肢体分属:面部不同部位的脏腑肢体分属,在《内经》中已有明确而系统的记载,如《灵枢·五色》指出:“庭,首面也。阙上,咽喉也。阙中,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眹)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依据上述记载,面自上而下的脏腑肢体分属区域,恰好大体如正立位的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的分布。有学者认为,《内经》有关面部脏腑肢体分属的认识,正是生物全息理论的雏形。现代针灸临床有遵循上述面诊区域分布的原则,在面部特定部位针刺以治疗机体对应部位的疾病,取得良好疗效。另有资料报道,针刺面部穴位在机体的对应部位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从而成功地进行针麻手术上千例。面部脏腑肢体分属理论,也是中医面部色诊的基础理论之一。当然,病有深浅,色有显晦,病因繁多,病机不一,面部色诊亦不可过于机械刻板,必须四诊合参,灵活运用。
(3)与经络的联系头面部的经络分布有一定规律,如十二经脉中的手足阳明经循行于颜面、额侧;手足太阳经循行于面颊、枕顶;手足少阳经循行于头部两侧;足厥阴经上行巅顶。此外,奇经八脉中的督脉沿脊柱上行至顶后进颅内络脑,并由顶部沿头部正中线经巅顶、额前、鼻柱、上唇,至上唇系带处。任脉沿胸腹正中线上行,经咽喉,至下颌,环口唇,沿面颊,分行至两眶下。冲脉、阴〓脉、阳〓脉、阴维脉、阳维脉等奇经亦分别行至头面部。
对头面部经络分布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头面疾患的分经辨证。以
头痛为例,前额连及眉棱骨痛,属阳明头痛;头侧疼痛,尤以太阳穴处为甚者,属少阳头痛;后枕连项疼痛,属太阳头痛;头顶部疼痛为主者,属厥阴头痛。头痛的辨证分经不同,其处方用药(尤其是引经药)及针灸取穴均有区别。再如中医外科对头面部
疔疮痈疽的命名与诊治,亦常以不同的经络分布为主要依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论“额疽”时指出:“额疽生额火毒成,左右膀胱正督经。”疽生于左右额角者,属膀胱经;疽生于前额正中者,属督脉经。两者的诊治亦因此而同中有异。
2.颈项
(1)结构与命名颈是连接头部与躯体的部位。项是颈的后方。颈椎骨和颈部肌肉是支撑和活动头部的主要组织。颈项部肌肉群的协调配合维持着颈项的正常活动。颈部前方正中突起的部位(女性不甚明显),相当于喉头的甲状软骨处,古称结喉。结喉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称为“人迎脉”,为古代三部九候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
(2)生理病理特点颈项上接头部,下连躯体,颈椎骨孔内
脊髓有“上通下达”之功,大脑调控躯体活动的一切信息均由此通过。第一颈椎上与枕骨相连,其间有穴位名“风府”。风府之上有“脑户”穴。因其深部为延髓(现代医学视其为生命中枢),故针刺时切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不然会伤脑,甚至即可致死。《素问·刺禁论》说:“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类经·针刺类》注释说:“脑户,督脉穴,在枕骨上,通于脑中。脑为髓海,乃元阳精气之所聚。针入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相连,其间有穴位名“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
颈部肌肉易因卧躺姿势不良等原因而使其发生痉挛、酸胀、疼痛、转动不利等症.临床称为“
落枕”。外感风寒亦可致头项强直不舒。《
伤寒论》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颈部前方结喉处如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者,病名“瘿瘤”或“颈瘿”。颈脉跳动过于明显,甚者卧时怒张者,多见于
水肿病。《灵枢·水胀》说:“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颌下颈部两侧有众多淋巴结,正常者不易触及。其处若有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者,病名“
瘰疬”。
(3)与经络的联系颈项与经络的联系颇为广泛,十二经脉中,除
心包经外,其余的经脉或其分支均经过颈项部。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颈项部自为其必经之处。《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可见“颈项强几几”,即与循行于项部的足太阳膀胱经感受外邪,气血郁滞有关。手三阴经虽从胸走手,然手太阴肺经至咽部后横行至胸部外上方,手少阴心经之分支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可见肺心两经亦行经颈部。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并上行于颈部而分别抵于舌、目等官窍。奇经八脉中,除带脉外,其余经脉也均经过颈部。
3.背
(1)结构与命名背,是指胸廓后面第十二肋骨以上的部位。亦有将躯干部的后面,包括后胸部、腰部及骶部,统称为背部。肩部的后下方,即现代所称的肩胛部,古称胛。脊椎骨左右两侧的背部肌肉群,古称膂或膂筋。位于背部的胸椎,古称背骨或背脊骨。背部正中线两侧,脊椎棘突旁开五分自上至下的条状部分,称为“华佗夹脊”,其处的穴位即为“华佗夹脊穴”,计24穴。针刺或按摩夹脊穴可调整脏腑机能和治疗背部病痛。(2)生理病理特点背在后为阳,胸在前为阴。心肺居于胸中,而其脏俞位于背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背部出现酸痛等异常感觉,除因劳累过度、外力损伤所致,或因感受外邪而使背部经气不舒外,多责之于心肺病变或膈上痰饮留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脉“微急为
心痛引背”,“微大为心痹引背”。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痛”。《金匮要略》指出:
胸痹心痛之病,可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膈上痰饮留伏,可见“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酸”。此外,背为胸中之气聚会之处,若见背曲肩随而懈怠者,多为胸中之气(宗气,心肺之气)将要败绝的征象。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背部脊骨由胸椎组成,正常人直立时胸椎呈轻度弧形状向后弯曲。背脊骨,尤其是胸椎部分弯曲隆起,状如
龟背者,病名即为“龟背”,为
佝偻病的体征,多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脾肾虚损,生长发育障碍而发生畸形。如背脊骨外突形如锯者,古病名为“脊疳”,多见于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后期,属脏腑精气亏损已极。(3)与经络的联系背与经络的联系中,与督脉和膀胱经的关系最为密切。督脉起于小腹之内,下出会阴后,向后沿腰背部脊柱正中线上行。位于背部的督脉,在胸椎脊突间,有许多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向上经额部左右交会于巅顶后行至枕骨处,于背部有左右各两支自上而下行走,其一支于脊柱旁开一寸五分抵达腰部,另一支则于脊柱旁开三寸行至髀枢,即髋关节部位。五脏六腑的俞穴集中在脊柱旁开一寸五分的膀胱经上,称为“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位的穴位,是有关脏腑生理病理状态在背腰部的反应点,在针灸理论和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4.胸
(1)结构与命名胸,是指胸廓前面,锁骨以下,腹部以上的部位。也有以两乳连线以上,颈部以下部位谓之胸;胸下两乳中间至鸠尾(剑突)处,谓之“膺胸”。通常将两者统称为胸。胸部上方有柱骨,古称锁子骨、巨骨、缺盆骨,即位于前胸部上方两侧的锁骨。胸廓下方的隔膜,将胸腔与腹腔分开。古代医家有认为此膜可以遮盖胃肠消化饮食所产生的浊气,不使其上熏心肺。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名缺盆。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迹部分,其外侧连接锁骨的骨骼,古称上横骨。胸部两侧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古名膺,又名臆。胸骨最下端,即今之剑突,名鸠尾。胸骨、肋骨、脊骨连同肌肉、筋膜等组成胸部。心肺居于胸腔。心下部位,古称膏。心下膈上之部,古称肓。其处之脂膜,古称肓膜。古代医家认为若病入膏肓,针药均难抵达其所而为不治之证。两乳正中间部位称为膻中,系宗气
积聚之处。左乳下心尖搏动区,古称“虚里”,为测候宗气盛衰的重要诊察部位之一。
(2)生理病理特点胸廓外形在正常人为扁圆状,肋骨及横膈随呼吸而有适度的升降运动。若胸廓如圆桶,肋间隙异常饱满者,势必影响呼吸运动,而出现气急
气喘,动辄更甚等症,多为素有伏饮积痰,以致肺气耗损,甚或
肾不纳气。若胸廓扁平,形体瘦削者,每为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后期阶段,多属肝
肾阴虚或气阴两亏。若胸骨向前畸形突出,犹如
鸡胸者,病名即为“鸡胸”,为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发生畸形的一种疾患,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适宜,以致脾肾亏损,胸骨柔弱而成。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之所宗。探索虚里搏动的情况,可以了解宗气的盛衰,疾病的虚实,预后的吉凶。古人对此至为重视。正常情况下,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其动微弱而不显者,为不及,多属宗气内虚之象;其动过强而应衣者,为太过,多为宗气外泄之候。《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至于惊恐、大怒或剧烈活动后,虚里脉动虽高,但静息片刻即可平复如常,故为生理现象。胸属上焦范围,心肺居于胸中。肺左右各一,心于两肺之间而偏居于左侧。心脏外有包膜,名心包络,简称心包。藏象学说认为,生理上心包代心行令,病理上心包代心受邪。故心与心包,分之则二,合之则一。《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其上焦病即包括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症。临床上询问胸部有无异常感觉,主要了解心肺的病理变化。若有胸闷、
心悸、气短而脉弱者,多为心气不足;有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脉涩或结代者,多为
心脉痹阻;若见胸闷咳喘,气少难息,声音低怯者,多为
肺气虚损;见
胸痛、
发热、咳痰黄稠,或咳吐脓血者,多为
痰热壅肺。此外,也有胸胁满闷,时欲太息,情志抑郁,而属
肝气郁结者。
(3)与经络的联系胸部与经络的联系颇为广泛。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经脉均循行于前胸部或贯膈过胸腔。其中手三阴经起于胸腹,自胸前两侧上方浅出体表后走至指端。真心痛发作时,其疼痛向左手尺侧放射,即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有关。手三阳经起于指端而行至头面,并均于颈部两侧下入缺盆后进入胸腹腔,分别与有关脏腑属络。足之三阴三阳经中,循行于胸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排列次序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其中足阳明胃经恰过乳头而下行。另有足少阳胆经一分支入缺盆后进体腔,贯膈络肝属胆。此外,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冲脉、阴〓脉及阳〓脉亦均循经胸部或贯穿胸腔。
5.胁
(1)结构与命名胁,是人体侧胸部,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分的统称。其中相当于第十一、十二肋软骨的部分,称为肋,又名季肋、软肋、橛肋。临床每将腋下肋骨所在部分,统称胁肋。中医理论认为两肋为肝之分野,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亦居胁里。胁上腋下的空软部分,古称胠。上臂与胸侧臂间的凹陷,谓之腋,俗称“胳子窝”。腋窝部于青春期后开始长毛,局部皮肤富有汗腺。
(2)生理病理特点肝居胁下,胆附于肝,肝胆之经脉又均循行分布于胁,肝经由下循胁而上,胆经由上循胁而下。故胁部
-----------中医对人体结构有独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