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转载】二十四罐疗法(搜藏)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概述:
             24罐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创立的一套全新的保健和治疗方法。它虽然只是在局部或经络腧穴穴位上刺激,但可循经传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局部乃至全身反映,从而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通其经脉、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活血散淤、消肿止疼、祛风除湿、逐寒、祛病强身的目的。如果将24罐同时叩拔于人体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俞穴,可强行快速疏通人体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还可以达到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24罐疗法三大功能:
          (一)诊断病情:就是将24支大小不同口径的罐依据各穴位的情况,从上至下依次叩拔于背俞穴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根据罐印色素反应来诊察病症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早期发现体内五脏六腑的异常变化,然后再依诊断结果进行治疗。
            罐印色素反应如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不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8、罐体内壁上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应。
   (二)治疗疾病:采用以华佗夹脊穴和背俞穴为基础,运用留罐、闪罐、走罐等十余种方法,对几十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治疗前可先外用活血药水喷在需要拔罐的部位,再将24罐按照一定的规律叩拔于体表背俞穴上。吸拔10分钟后全部取下。可以再喷药一次,并用手快速揉搓到药液全部吸收,皮肤发涩、发热止。主要的24罐排列顺序如下:
               1、背部督脉(后背脊柱正中)上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督脉上的腰阳关穴(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3、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心俞(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 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肝俞( 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胆俞( 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7、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脾俞(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8、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胃俞(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9、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三焦俞(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0、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肾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1、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大肠俞( 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2、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小肠俞( 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一骶后孔)
               13、足少阴肾经上的涌泉穴(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然后再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经络上的穴位进行拔罐,方法按一喷二拔再喷再搓的顺序进行。选穴根据临床辨证进行。
   (三)保健强身:按照以上方法在背俞穴和华佗夹脊穴上进行,施以24罐叩拔或走罐。根据罐印色素反应来观察出现的反应,然后做进一步调理。单纯的保健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之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白天拔手增活力,晚上拔脚去浊气,疏通经络元气补,健体强身不用急!
三、24罐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除有以下情况的,各科各证几乎能都有所作为。
      如果有下列情况不宜用拔罐:
          1、病人狂躁不安,或全身剧烈抽搐者。
          2、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
          3、久病或身体极度虚弱,皮肤失去弹性者。
          4、有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绝对禁止拔罐。
          5、广泛的皮肤病,皮肤严重过敏或疥癣等皮肤传染病,皮肤破损溃烂者。
          6、恶性肿瘤患者。
          7、孕妇,妇女月经期。
          8、血压过高,中重度心脏病,心衰,呼吸衰竭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宜拔罐。
          9、五官及前后二阴不宜拔罐。
      10、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
      11、外伤、骨折部位,静脉曲张,大血管体表投影处,疤痕处,等不宜拔罐。
      12、三岁以下儿童慎用。
四、拔罐时和拔罐后的注意事项:
       1、晕罐的处理:拔罐当中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休克晕厥,此时患者感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心烦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厥冷,冷汗淋漓,唇甲青紫,呼吸急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甚则昏迷等现象,应立即将罐取下,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重者可针刺十宣、人中或指压人中,即可恢复常态。继续平卧休息15分钟后,才能离开治疗室。
       2、拔上罐后应询问病人感觉,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正常反应。如病人感觉过紧,灼疼,难受可能是吸力过大或此处不易拔罐,应起罐重拔,或改变拔罐位置,或改用小罐。
   3、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度,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4、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5、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如较重的按烫伤处理。
五、拔罐时间和力量选择:
       一般吸拔的时间为10-15分钟,短为5分钟,长可达30分钟。根据病情,病人反应,病人身体状况,病人的耐受力和局部变化来决定。
   经常拔罐的老病人时间要长。新接受治疗的新病人时间要短
   需要兴奋、提高机体功能状态的,吸拔时间要短,力量要小,罐数量要少,如闪罐,一般5-10分钟,用于治疗各种麻痹;对于各种疼痛,需要抑制的,吸拔的时间要长,力量要大。
   急性病应每日拔罐治疗一次,慢性病应隔天拔罐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






评论这张



  




-----------学习学习

-----------回复 zmd168 的帖子

不错,值得学习。
-----------本人经常拔罐,学习学习吧。
-----------赞一个
相关文章
 食盐加碘,是否属伪概念且涉嫌“非法行医”
 扁桃体
 继续教育,中医药
 痔漏
 讨论:对话中医理论
 不内外因咳嗽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