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本草求真 ※ 漏芦全收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后者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味苦,性寒。归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下乳汁。临床用名漏芦。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皮肤热,恶疮,疽,湿痹,下乳汁。
《名医别录》:味咸,大寒,无毒。主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本草拾遗》:有毒,杀虫,山人洗疮疥用之。
《药性论》:君。能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
《日华子本草》:连翘为使。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沥,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传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
《开宝本草》:味苦、咸,大寒,无毒。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本草衍义补遗》:东垣云:是足阳明本经药。大寒无毒,主皮肤热、恶疮疽,通小肠,治泄精、尿血、乳痈及下乳汁。
《本草纲目》:漏芦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为手足阳明药。而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庞安常治痈疽及预解时行痘疹热,用漏芦叶,云无则以山栀代之。亦取其寒能胜热,盖不知其入阳明故也。
《本草经疏》:漏芦得地味之苦咸,禀天气之大寒,故无毒。苦能下泄,咸能软坚,寒能除热。入足阳明、少阳、太阳,手太阴、阳明。寒而通利之药也。故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别录》又主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
简误:妊娠禁用。疮疡阴证,平塌不起发者,真气虚也,法当内塞。漏芦苦寒,非所宜设。
《本草蒙筌》:味苦、咸,气寒。无毒。连翘为使,行足阳明。治身体风热恶疮,去皮肤瘙痒瘾疹。主乳痈发背,理痔瘘肠风。补血排脓,生肌长肉。引经脉,下乳汁,续筋骨,疗折伤。止遗溺泄精,除风眼湿痹。匪专煎饮,亦作浴汤。
《景岳全书》:味微咸,性寒,有小毒。主热毒恶疮瘰疬乳痈痔漏,排脓长肉,止金疮血出;亦下乳汁,通经脉,消赤眼,利小便,止尿血肠风,淋沥遗尿,及小儿壮热;疗跌扑损伤,可续筋骨。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
咸软坚,苦下泄,寒胜热。入胃、大肠,通肺、小肠。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治遗精尿血,痈疽发背,古方以漏卢汤为称首。及预解时行痘疹毒。取其寒胜热,又能入阳明故也。连翘为使。
《本经逢原》:漏芦苦寒解毒,乃足阳明经药。
《本经》治热毒恶疮,下乳汁,以其能利窍也,为消毒排脓杀虫要药。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盖咸能软坚,寒能解毒。故服之必大便作泻,使邪从下而出也。昔人治婴儿疮毒,令母服此,使药性从乳中过之,每致乳子利下白沫,大损元气。故气虚及疮疡不起发者,咸非所宜,而妊妇尤为切禁。
《本草求真》:[批]解胃府热毒,并通乳汁。
漏芦专入胃。味苦而咸,气寒有毒。凡苦则下泄,咸则软坚,寒则胜热。漏芦气味俱备,其性专入阳胆胃经。故凡痈疽背发,乳汁不通,及预解时行痘毒者,咸须仗此以解毒邪,俾邪尽从便出而解矣。诸症非尽热毒而起,不得妄用。然书又云遗精尿血能止,亦因毒热除自止之意,非因漏芦寓有收涩之力也。但气虚疮疡不起,及孕妇有病者切忌。
《得配本草》:连翘为之使。
咸,寒。入手足阳明经。散热毒,治谷贼,通经下乳,排脓止痛,解痘杀虫。
配生地龙,治历节风痛。
气虚者禁用。
《本经疏证》:漏芦体状大似白蒿。漏芦气不芳烈,但于初生之时,已显阳明之白,于阳明之令,又显太阳之黑,故不以气名而以色称。曰漏芦者,固谓其能使湿渗泄而热解散也。夫湿与热比,原未尝必为人患,试想中宫 之气,所以输脾归肺者为何,岂不藉以奉生身转气化哉?特偶有所偏,则相遭而不相下,或湿壅热而不行,或热劫湿而就燥,故在肤腠则为风瘙疥痒,在肌肉则为痈疽疮痔,在筋节则为痹痛拘缓,在骨骱则为疼重挛急,此皆诸蒿得为力其间,藉气之蒸出足以透达其湿,性之耗散足以消除其热矣。苟湿壅于内,欲蒸出而不能,热炽于外,欲消耗而莫及,为恶疮疽痔湿痹而皮肤热焉,则蒿遂无所施技,而当导其湿,使就太阳寒水气化,然后耗散之性能达于皮肤,是蒿令湿热并合而除,芦令湿热分背而散,若目以蒿,讵不枉芦之所以为芦也。然则本经谓其下乳汁,别录谓其止遗溺,旨适相反何欤?夫溺以温化而通,乳以清纯而下,遗溺因乎热,乳不下亦因乎热,非有二也,惟其利水由于除热,是以能使不应行者归于应行,而应行者不得应行而不行,则漏芦者谓为疡证逐湿之剂可也。
《本草分经》:入胃、大肠,通肺、小肠,泻热解毒,通经下乳,杀虫疗疮。
《本草思辨录》:漏芦亦蒿类,而青蒿疥疮痂痒,热在骨节间;此治湿痹之恶疮,热在肌肤。
青蒿芳香苦寒,合湿热而并除之,故宜于由湿转燥之疮。漏芦色黑咸寒,热散于肌表而湿使下渗,故宜于湿壅热炽之疮。
古方治发背以漏芦汤为称首者,背为少阳寒水部分,漏芦咸寒而有白茸,正与相合。且热退即住服,明乎越境之不过问也。
漏芦下乳汁,是下热结而不下之乳汁,能消乳内胀痛,非下乳汁之通剂也。
【现代药理研究】

1.  漏芦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蓝刺头碱的作用与士的宁相似,小剂量对动物表现为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引起痉挛,以后出现全身抑制;对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有苏醒作用,并能兴奋神经肌肉装置,促进周围神经的恢复过程。
2.  漏芦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蓝刺头碱对麻醉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缩力增强,对离体心可使心收缩张力上升,收缩幅度减弱,高浓度可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对离体耳作用表现为血管扩张。
3.  漏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以祁州漏芦水煎剂给予高脂饲料造成的家兔、鹌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抑制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轻、发生率降低。而且,祁州漏芦水煎剂还可以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提高前列环素/血栓素比值,减少白细胞在动脉壁上的浸润,并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
4.  漏芦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5.  漏芦有抗脂质过氧化、延缓衰老及预防老年病的作用。
6.  漏芦有抗缺氧、改善记忆功能作用。
7.  漏芦对肠平滑肌有影响,蓝刺头碱可使离体猫肠管张力增加,使离体兔肠管抑制。
8.  漏芦有抑菌作用。其水浸剂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紧密着色牙生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滋阴补阳
 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脱肛
 腽肭脐丸(《圣惠》卷九十八。)
 调和气血
 先天性肺囊肿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