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子里有几味药?
(转自合自然网站:http://www。heziran。com/index.php/archives/132)
作者:老胡 发表于:2010-03-26 中药, 中药煮法, 医话,
感冒, 护理
学
伤寒论的时候,老师讲解伤寒第一方
桂枝汤,问我们,这个方子有几味药?
桂枝,
白芍,炙
甘草,生
姜,
大枣一二三四五,五味。
老师笑曰:不对,我看有七味。
数来数去,还是五味?
老师:去看方后注。
【方后注】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
酪、臭恶等物。
这里用白话文翻译一下:
用七碗水把药煮成三碗,去滓。冷热合适的时候喝一碗,稍后再喝一碗热稀粥,以助药力。盖上被子捂汗,全身微微出汗就好,不能大汗淋漓。如果一碗下去出汗了病好了,就不用再服药了。如果不出汗,再喝一碗,然后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捂汗。还不出汗的话,继续服药捂汗。这样,半天时间就把三碗药喝完。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一天一夜连续服药,保持观察。一剂药服完,病还没好的,可以再服一剂。如果不出汗,可以连续服两三剂。忌生冷,油腻等胃不好消化的食物。
读完,老师说,这个
桂枝汤,少了热水,和热稀粥,就不是桂枝汤了,热水和热稀粥,就是另外两味药。
原来,水的热量和热稀粥,都是帮助体内的热往外顶,去发汗的,没有它们的帮助,桂枝汤就发挥不了多大的效力。
两千年前的《伤寒论》已经把药物和服药后的护理,安排得这么细致,今天的医生和病人,却未必会那么细心。在感冒的治疗中,服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书上描述的状况,关键不要再次着凉和受风,这个叫做回风,反复回风就可能反复感冒,治疗起来难度增大。
护理的重要性,我觉得就是治疗的一部分,把药喝下去,只是治疗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顺便介绍一下中药的煮法和服法:
先将药材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大火煮开,调到小火慢慢煮至适量;把药液倒出来,继续加水煮第二次,把两次的药液合起来,才是一付完整的中药。
现在的药材都是炮制过的,先用水泡,是为了让药性充分渗出来。第一次煮,可以把药性煮出五六成,第二次,把剩下的药性全部煮出来。
煮药的时候,不要盖盖子,因为蒸腾到盖子上再凝结而成的水是死水,流回药液里会影响药效。
治疗腰腹以上的病,可以在饭后半小时服,可以让药在胃部停留更久一些;同理,腰腹以下的病,在饭前半小时服。
中药一般是一日三服,每次服用的时候,最好加热沸腾,等温下来服用。
以上介绍的是一般的程序和方法,特别的情况,比如感冒时,就不是那么悠闲的喝法,而要象桂枝汤方后注所说,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病愈。而
柴胡类和泄心汤类的方子,需要另外一种煮法,请遵医嘱。
-----------煮药的时候,不要盖盖子,?
-----------
原帖由 flydagger 于 2010/8/4 12:12 发表
煮药的时候,不要盖盖子,?
这个方法您可以参考!
这里还有介绍关于中药的煎煮方法:http://www。heziran。com/index.php/archives/199
还有介绍养生保健方法及食疗!
-----------你这个算好了,
我去一个诊所,看到医生给病人开了接近二十味中药,我就奇怪了,伤寒论上没见有这么多的,我不禁想问,医生,你是卖药还是开方哦??
-----------在盖子上凝结的水 谓之露 无根 主静 亦象于天 与雨水同理 不可说为无用之水
药之多少 但取于医生的用药思路和习惯以及疾病的复杂性 没有一个绝对限制 李东垣和施金墨都是大方之家 而且 药有汤 散 丸 膏 多以后二者为大方 前二者为小方
大活络丹多达数十味 灵胎甚称为善
[
本帖最后由 免费 于 2010/8/18 14:29 编辑 www.med126.com]
-----------感觉老师说这方子有七位药有些矫情了。
按照他的逻辑,这方子,没有火那是万万不行的,所以还应该加上一味,第八味:火。
碗是用来盛药的,没有也万万不行,第九味:碗。
被子是用来发汗的,最好也加上第十味:被子。
当然这种说法的用意是好的,要注重服药后的护理。
但硬说水也是
一味药,未免牵强了。
-----------摘录根尘不偶先生的一段话:
我们要先讲水。水是第一味药。大家可能在网上也看过,说日本有一个学者,写了一本书,主要是写水,书叫什么名字我也忘了,大概意思说水好像是有记忆,会思考之类的。他做过实验的,说水是有感应的。说一杯水呀,你跟它说一句好话,然后你再在显微镜下看它的结晶,它这个结晶就很漂亮。骂它一句,你看水的结晶就很不好看,很难看。实际上不光水有这种本能,书的名字叫《水知道答案》。不光水知道答案,任何一个药物它都知道答案呀。任何一个药物都有一股药气,水也有一股自己的气,水的这股气它就是水气了。所有的气这股无形之气,古语讲天人合一,天地之间无非一气而已。所以我们人的思想行为,它也是一种气势,可以这么理解。它不光对水有影响,它对任何东西,对天地之间的气所有的东西都有影响。为什么上一次我记得有朋友说蝴蝶效应的时候我也给大家提过。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在气的层次上一种互相感应。当然水呢,它的这股气呢,跟其他还不一样,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收藏,别人不要的我都要。洗衣服,脏东西咱们都不要,水洗了之后,水的胸怀很开阔,它都接收过去,无怨无悔。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水的时候,说“上善若水”。这句话不是空说的,大家慢慢去体会其中的意思。当然水的这股收藏之气呢,它是非常的柔和,它把自己当成一个载体,所以我们有时候煎药,喝了药好了,以为是药物的功劳,忘了水的功劳。所以水有功劳它也不去抢,不居功。就是因为它性格非常的柔和,非常的平和中正,接近于人体的土气。
今天晚上呢,咱们讲的药物,咱们也是按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跟临床部分咱们反过来讲,咱们先讲中焦。临床上我们是最后讲中土为病,药物咱先从中土的药物开始讲起,那水就是第一个。那么古人对这个水很有讲究,什么无根水呀,就是天上的雨水;还有东流水,西流的水还不行。咱们现在好像大部分人都用自来水呀,纯净水呀,好像对古人的这种讲究认为不以为然,实际上不同的水确实是有很大的区别。你像河水,流动的河水,它这股流通之气就非常有利于人体的一气周流的畅通。所以如果你需要用行气利水的时候,需要用这样一个方子,那么这个水呢,你用天然的河水,没有河水呢,就像张仲景讲的,把水放在一个大盆里,扬之千遍,水上有很多珠子,起了很多水泡,你这样的话,也相当于是流通的水,它的效果就会相对更好一些。如果像国内一般的城市,可能自来水都是经过净化处理、消毒,这个水流通性都比较差一些。当然现在好像比较好的饮水机,好像有一个叫纳米水的是不是,好像很细的一些过滤芯把水分子的团块通过过滤网都打碎了,成了小的分子系统,那么这样的水跟长流水有一点类似,效果也是不错。这种非常干净的,流通性比较好的水,喝了之后自然就会产生一股流通之势。就是说,这种干净的水,就这么一味水,实际上就已经可以治病。
我记得在网上看到一个,好像一个老和尚讲了这么一个方子,说包治百病,这个方子是什么呢?就是用一杯白开水,早晨起来空腹,温温的,一点一点的,一会喝一小口,一会喝一小口,慢慢地喝,把它喝下去。具体我记不太清了,喝好长时间,还是喝很多口,把它喝下去。坚持上一段时间,慢慢的身体就会好起来。这个实际上我感觉呢,早晨起来呢,是阳气升发呀,木气开始升动之时,用一个比较纯净的水,缓缓咽下,分很多次咽下,那么这实际上就是把这个水人为地给它加了一股流通之势,一点一点地不停地往下喝呀,这也是一股气势,一股就跟河里一浪打一浪一样,也是一种气势,慢慢地往下推动啊。所以说单纯水就可以治病,这并不是说吹牛,确实是有道理。有时候碰上需要发汗的病人,感冒了需要发汗,什么药也没有的时候,你就烧一盆热水给他泡泡脚,出点汗也就好了呀。所以咱们用水的时候呢,尤其是煎药的时候给它用水,用流通性比较好的水,比较好,效果会相对好一些。因为人体一气周流啊,用药物,就是为了把一气周流调得通畅、柔顺。如果本身水的质量很差的话,那就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水呢,咱就说这么多。今天晚上主要讲中土用药。北方人家里有人生了小孩,都知道给产妇喝小米粥。像黄土高原这个小米,又黄又黏又香,非常养人的。如果你买到比较好的小米的话,熬出来的小米粥,它上面会有一层比较厚的粥油。黏黏的,色也是那种淡黄色,味很香,喝起来非常的醇和,非常舒服。所以一般大病初愈,或是术后的病人,刚开始进饮食的时候都是流食,要求只能喝小米稀饭,甚至只能喝小米汤。这就是小米是入中焦,养中土,非常好的一个食品。所以对于脾胃非常虚弱的,一碗米汤就是一付很好的药。
-----------死人、死药、死法,不中不医。
-----------“矫情”。。。这个词用的大快人心啊。说的太好了。中医就是医人病痛,救人性命的东西,故弄玄虚不好
-----------矫情不矫情,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