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举办读书月,习作一篇,供批评! 中医怎么啦?张功耀、王澄、方舟子,还有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群起而攻,一时间 "废除中医"的声音不绝于耳。虽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出面斥之为“闹剧”,但对中医的非议并未停止。
把桌上一本《当中医遇上西医》翻了又翻,深感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各执一词,水火不容。忽又想起今年7、8月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炎炎夏日,突感恶寒
发热、咽干
头痛、
呕吐乏力,测得体温38.8,明显
感冒症状。当晚自作主张,服
藿香正气丸二次。后上床酣睡。至下半夜朦胧中自觉微汗淋淋。第二日清晨诸症悉去,感冒竟一汗而愈。感冒,常见病也;藿香正气,中医常见药也。就从这藿香正气说起,瞎掰点中医的那些事。
一、当西医遇到感冒 我有一个长辈亲戚,为某省级医院西医内科主任医师,省医大兼职教授。每与见面,兴趣所至,少不了要谈及医学,或请教,或争论。但到底胳膊拗不过大腿,每次都是在西医主任的“中医充其量是心理医生,中药顶多起到安慰作用”的结论中黯然败退。国庆期间回家探亲,循例上门拜访,不巧正赶上主任抱病在床,鼻塞、
咳嗽、流涕,显然是感冒了。问寒问暖之际赫然发现床头摆放着
藿香正气水、
抗病毒口服液和
甘草合剂等中药,竟无一种西药在列。我不禁哑然失笑:呵呵,原来西医主任感冒时是靠中药来安慰的。长辈同样笑笑,无语。
“感冒”究竟是西医术语还是中医词汇?手头没有辞源,上网查询未果。查汉语词典,感冒是指一种
上呼吸道感染及其症状——典型西医说法。看英语词汇“I got flu”、“Catch cold”却只有“流行”、“着凉”的意思,似又不能直译为“感冒”。碰巧的是,近期从民间中医网上下载了一些中医典籍以作闲书闲阅。查知“藿香正气”出自宋代官修医书,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大方,原名藿香正气散,治
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心腹冷痛,反胃呕恶等,病归伤寒一类。又查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
朱丹溪的名著《丹溪心法》,一段“初有感冒等轻症,不可便认作伤寒妄治,西北二方,极寒肃杀之地,故外感甚多;东南二方,温和之地,外伤极少,杂病亦有六经所见之证,故世俗混而难别。”的记述历历在目。不知这是否是“感冒”一词的来源,或许中医典籍还有更早的记载。由此至少可以得出结论:“感冒”被西医借用多年了,以至于多数国人都认为中医只有“
伤风”之症而无“感冒”一说。推而想来,中风、
痛风、风湿、
破伤风、
白癜风等这些西医如今常用的病名也该是中医的东西吧。
二、当中医遇到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故俗称“伤风”。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体征。而按中药说明书所列,
藿香正气丸的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八个字,言简意赅,但与感冒怎联系得上呢?
解:冤家宜解——中医治病是分阶段讲方法的。人患感冒,冤家是谁?“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六气者,
风湿热火燥寒也。四因者,气血痰食也。”(刘全德著《考证病源》)中医的致病因素可以简单概括为外感“六yin”。六yin,风寒暑湿火燥,自然界的六种气候状态,因属四时不正之气或正气太过,所以称为“yin”。“风者,百病之始也”(《内经•素问》),风居六yin之首,是最基本的致病因素。四季皆有风。因此,感冒首先表现为“伤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常见病。风性轻扬,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内经•素问》)。这里的“上”指浅表层次,相当于人体的表皮、肌肤、上呼吸道、头部。伤风感冒,初期的症状、损害都在表面。这个时候,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解”——从刀、从角、从牛,分离之意也。如同二人相争,矛盾尚未激化,未造成严重后果,最简单、有效、经济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将二人分开了。概括起来就是,初级阶段要求方法简便有效。
现在社会上推出的很多做法、举措同于治病,对象不同罢了。就说当下法律界正在热议的“宽严相济”,按文件要求,对老、幼、病、残、孕、初犯、从犯、过失、受骗、认罪、悔罪,因亲友、邻里、同学同事之间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不再一概法办,要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精神从宽处理。可见,以人为本,从效果出发,治罪与治病对方法的要求是一致的。可谓大道之理相通啊。
化: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中医治病是注重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化,变也”(《说文》)。“风者,善行而数变”(《内经•素问》)。中医认为风作用迅速并且多变。四季皆有风,四季又各有不同的时令气候,如春多风,夏多热,长夏多湿,秋多燥,冬多寒。风常夹杂着这些时令之气一同侵犯人体而发病。如秋冬多见风寒,春夏多见风热,雨季多夹湿,旱季多兼燥。此外中国地域辽阔,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有很大影响。于是中医将感冒分为春瘟、风寒、风热、暑湿、湿热、秋燥等不同类型辨证施治,以风寒、风热两类为常见。中医非常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之所以有感冒之说法却无感冒之病名,原因在于感冒太笼统,不符合中医分时而治、辨证而治的原则。
具体说到藿香正气丸,药品说明: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腕腹胀痛,呕吐
泄泻,被历代医家喻为“暑湿圣药”,现在多被用来治疗所谓肠胃型感冒。有人或有疑问:炎炎酷暑,伤于湿气尚可理解,何来风寒?其实,夏季炎热人性贪凉,恰恰易犯寒湿。本来敞开之孔窍,贪食冷饮喜遇寒凉,收缩太过,至寒袭于表而湿滞于里而发病。所谓“暑湿”感冒,正是外寒与内湿的有机结合。如果是单纯寒、热或是湿,即便发生在夏季,仍是不能用藿香正气的。不问青红皂白,见夏季感冒或肠胃型感冒就一概用藿香正气,一定是庸医。所以说,中医决不是简单的经验医学,中医精髓之理、法、方、药,其神奇之处不在方药,而在于理法。一言而蔽之,在于一个“化”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变化也。
当下,与“化”字有联系的多是时尚和热门的东东。大的方面如:经济全球化、农村城市化、法制现代化、技术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具体到一个单位也有:办公自动化、队伍专业化、办事人性化、人员要职业化、上下级要一体化,总之是一切都可以数字化,甚至泡妞生孩子养个宠物都可以上网虚拟化,真可谓变化多端。但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金玉其外徒有虚名,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理:理直气壮——中医治病讲顺其自然按规律办事。“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原意为
玉石本身的纹路、层次,引申为条理、次序、道理、规律。外感风寒要解其表,表解则风寒自去;内伤湿滞则理其气,气机通畅,则湿滞得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内经•素问》)中医的治病理法从不轻易喊打喊杀,也绝少攻坚破釜。中医讲求理直气壮,顺其自然按规律办事,力求事半而功倍,如同说话办事理由充分,因而气势夺人。
看如今,反其道而行之者太多。四季之中,有气候失常,厄而尼诺现象频发;饮食方面,数九寒冬能大脍朵颐,品尝消暑
西瓜;妇人腹为本,应喜暖忌寒,现如今却风行露脐装;小儿雏阳之体,天性
嗜睡,现在偏偏要天未亮就起床上学;自古儿女赡养老人,现在不少成年人却依靠父母养活,成了“袋鼠一族”。客观上,从天到地,从社会到个人,从大人到小孩,“毛病”是越来越多了。看来,合乎规律的正常与不合规律的反常的界限模糊起来,甚至“正常”、“反常”相互易位了。这到底是福还是祸,是发展还是自掘坟墓?细究原因,恐怕是在规律之外,又多了一些“潜规则”吧。
和:相得则和(《内经•素问》)——中医治病讲求同存异相互依存统筹兼顾。中医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以概括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湿者燥之,燥者润之,有火清之,得风驱之,在表解之,在里和之。总之,中医治病讲求“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内经•素问》)中医没有细菌、病毒的病因观念,只有矛盾的观念,讲五脏六腑相生相克、对立统一,注重求同存异,强调相互依存、统筹兼顾,以和为贵。
用中医把脉当今社会,结论:病了,且病得不轻。中国以9%以上的速度连续增长28年,重经济轻社会,重收入轻分配,重增长轻平衡,重开发轻环保,重城市轻农村,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贫富分化、城乡二元、劳资对立、干群关系四方面,再不对症下药恐怕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政治危机。这药方也开出来了,两字:和谐。我的理解,在发展改革的关键阶段,国家必须动用各种手段,搞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和谐二字,表面看来从“口”、从“言”,实际上并不简单。和谐的实质仍然是讲求同存异、相互依存,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三、中医的“人本观”与科学发展观 现在有人批评:中国人没有信仰。不是说中国人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吗?这神明是谁?在哪呢?上古时代,盘古能开,女娲能补,精卫能填,后羿能射,夸父能追,嫦娥能奔月,大禹能治水,共工能兴风作浪,神农再不济尝百草中毒也能缓过来,照说个个都是神通广大,但现在都只落下个纸上传说而已。佛教千年香火倒是没断,现在更火更盛了,但也只剩下了“吓唬”和“勾引”,不是求官求财求子心切,不是坏事做绝怕下地狱,有多少是真心跪拜在泥塑面前。至于土生土长的道教,三清四帝远比不上孙猴子在普罗大众心目中的地位。还剩下个孔夫子,百年来历经磨难,现在仍只能说前途未卜。一句话,从历史看,中国人打根上就没有信仰,从来也没有什么信仰。
但是,从中医看,中国人是有“信仰”的。看看《内经》上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通过这三句话,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饮食之男女称为阴阳,阴阳就是神明之所在,神明具体在哪?人心主神明啊!中医理论教导我们:原来神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是有根据的,原来中国人从来不信鬼神只信自己——是有传统的。
有人批评:中医是伪科学。这个批评是对的。中医的确不是科学,但确是哲学、神学、是玄学、是社会学、是心理学、是人学……。中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
在这里背诵一下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定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赫然发现这几条咋就跟中医那些事那么象呐?
再说回“藿香正气”。翻遍中药名称索引,就这一种中药名字中含有“正气”二字,“正气”从何而来。百般思索,或许药名就是一个偶然。又想起《内经》里的一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病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就是让人自身存有更多正气,以自觉抵御疾病,谋求自身健康。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或许也是如此吧。
断章取义,纯属瞎掰。呵呵,莫当真。
[
本帖最后由 入地金牛 于 2008/1/16 13:22 编辑 www.med126.com]
-----------其实宋朝的局方是对证下药,最利初学,偏偏用药偏温了点,引起了朱丹溪的反感,随后竟然没人研究了,也真是朱先生生前想不到的。而且自金元后,医学就走上了玄学的道路,如果没有有清一代的朴学,中医可能也因为疗效差而被淘汰了。
-----------呵呵,看来你的中医学的比我还好哦。我相信你的中医会自学的很好的哦。
-----------哈哈,很有趣。
其实中西医相互诋毁没意思,各有所长啊!
-----------中医的确不是科学,但确是医学:
是哲学、神学、是玄学、是社会学、是心理学、是人学……。中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
-----------解、化、理、和,说的真好,精辟
-----------中医的疗效不佳,副作用却不少,就是这般滥用中成药的西医师和把中药当西药使的中医师造成的。中医能离开辨证论治吗?
-----------收藏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