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转贴专栏:深圳儿童医院赶客事件背后:医疗资源紧张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要么“等6到8个小时”,要么“去其他医院”。近日,贴在挂号处的这张纸条,让深圳儿童医院陷入“纸条风波”。

  目前,相关当事人已经收到了来自医院的处罚。但“等6到8小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状况。深圳儿童医院医生、诊室的数量每天能接诊2000到2500人次,但进入5月份以来,该医院平均每天接诊4900多人次。

  深圳儿童医院的境遇并不鲜见,儿童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受关注已久。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在2011年我国首次发布妇幼事业发展报告时已指出,儿童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表现在儿童近几年看病难。

  与儿童看病难相对的另一方面,是综合医院儿科萎缩、儿科医师的短缺和流失。“儿科的收益低而风险又高,在当前的医药体制下,综合医院不愿意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儿科建设中。”南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陈亚光指出。

  儿童医疗机构不足

  像深圳儿童医院一样,大多数儿童医疗机构都存在超负荷运转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两家市属三级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日接诊量也已经超过了最初设计的日接诊量。

  “儿研所设计的日接诊量大约在3000人次左右,但实际的日接诊量已经有5000人次左右。”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营养研究员吴光驰说,“大多数医生都承担着非常大的工作压力。”

  在儿童医院超负荷运转的同时,我国儿童医院的总体数量却颇为有限。

  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儿童医院总共72个。照此计算,全国平均每个省不到3所儿童医院。在此次陷入“纸条风波”的深圳儿童医院,也是目前深圳仅有的一家儿童医院。

  深圳市此前已经看到了儿童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并计划建设第二所儿童医院,预计将于2016年建成。计划扩充儿童医院队伍的并非仅有深圳,今年4月份,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介绍,北京近期计划增建3所儿童医院。

  但目前儿童医疗机构的扩张步伐仍显得缓慢。

  “大多数儿童医院都集中在省会城市里,在其它城市几乎没有儿童医院。而政府的投入又主要在综合医院,没有能力再建设专科的儿童医院。”陈光亚说,“但随着城镇化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涌向城市大医院,加剧了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尴尬的是,由于儿童医院的收益低、效益差,很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儿童医院。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建设儿童医院也并不现实。我国公立医院政府投入不足已是共识,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现在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现状。

  针对这种情况,有医改专家认为,政府应该将有限的财力重点投入百姓需要而同时又缺乏经济效益的领域,而同时将其它公立医院向市场开放。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凌锋提出成立医疗国资委,目的就是为未来公立医院资产梳理、改制进行准备。

  儿科医师有缺口

  解决儿童医疗资源紧张,除了建设儿童医院外,综合医院的儿科建设也同样重要。但目前,综合医院当中儿科的萎缩却颇为严重。

  针对综合医院儿科萎缩的问题,北京市卫生局曾于2011年9月份明确下令,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今年年底前全部恢复儿科门诊和病房建设。但据北京官方媒体的报道,到今年初,北京大多数综合医院只设有儿科,但没有儿科医疗器械、未开设儿科病房等等。

  同社会资本不愿投资建儿童医院一样,综合医院不愿过多投入资源建设儿科,主要也是因为儿科的效益差。“儿童的疾病比较单纯,所需要的检查、药物都非常少,那么在当前的医药制度下,儿科的经济效益比较低。”吴光驰说。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销售加成管制,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最高加价为15%。这种加成管制措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立医院青睐高价药、大处方,出现以药补医。这又恰恰与儿科的实际状况相悖。

  与此同时,儿科经济效益差的另一个后果是儿科医师人才的短缺和流失。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曾发布一组数据:2008年,我国每千儿童的儿科医生数约为0.26,而同期美国每千儿童则拥有1.5个儿科医生,照此比例计算,我国至少还缺20余万儿科医师。

  “改变儿科现在面临的状况,恐怕需要对现在医药制度进行改革,要能够更多的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吴光驰认为。

  目前北京市启动的改革,似乎也使儿科的改善看到了希望。

  前不久,北京刚刚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选择了北京友谊医院作为试点,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同时设立了医事服务费,意在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来更多的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

记者:刘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医生哥波子解答:为什么看儿科这么难?2012-05-25 11:00 来源 廖新波的博客



    在中国,儿科历来是最"热"的科目,为什么呢?原因很多。也很值得大家一起来讨论。今天在香港进行CEPA政策宣讲,在闲聊中也提到一些与计划生育有关的话题。同是中国文化养育的中国人,不同的制度与文化层次,对生儿育女有不同之价值观。

    香港没有大陆式的计划生育,目前香港人省两胎的是很少数,三胎的就少之又少。在大陆,虽然多数人的生育观趋于国际化,但是由于计划生育带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朗化。这里,我就从医疗的角度浅谈儿科事业的发展。首先从深圳儿童医院最近的时间说起。


    香港回来还没进办公室,两媒体记者就问对深圳儿童医院挂号员告示有什么看法:“不管你是发烧、拉肚子、咳嗽或者手足口病,都要等6-8小时!如果你能等待就挂号,不能等,请去其他医院。”市民质疑赶客,院长不满给他处罚。平心而论,挂号员没使坏,话僵硬了些。问题出于:看儿科为什么这么难?

    是呀,为什么这么难呢?

    第一,从育儿观来看。“中国人的后代越来越不会生活了”,这是香港长者今天对我说的。香港经济环境普遍来说还是比较好,他们可以请外籍保姆照顾孩子。我这里说的“照顾”并非大陆的概念:月嫂。他们儿女上学也是由外劳来照顾。有一个故事说,在学校中午休息,午睡后,孩子起来不会系鞋带。因而,童鞋大多是没有鞋带,而是“贴”的。更不用说他们会不会煮牛奶和煎鸡蛋了。在香港,一旦孩子病了,也是“牵一发而动全家”,看病的景观如同大陆,“1+4”的景观夸张些,“1+2”的景象一定是常规。

    第二,医学。当然我说这话,一定会很多人反感。记得就在10天前,有一位朋友向我投诉,某儿童医院对于低于39度的孩子“不屑一顾”,叫我“协调”一下。我问清了原因,是因为吃了雪糕,轻微拉肚子和低烧。因而孩子一闹全家动员起来了。我说,一来我不认识该医院谁在坐诊,二来有违“公正”,我不方便给医生施压。毕竟急诊,谁急先看谁。国际上也有“绿色通道”之分。我劝他说,这样吧,先回家,多喝点水,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就不需要看。同样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摔伤了,已经做了外科处理,本来就没有必要住院了,可是也有人叫我给予安排。我绝对没有怪家长们,毕竟年轻的家长也是在他们的父母“教”养成长的,如果孩子的爹妈不重视,孩子的祖父祖母也会来“声讨”与责怪!我小时候,经常有外伤,都是瞒这着父母。又一次,我偷偷地进入学校的木工房用木工的凿来削手枪(模仿小兵张嘎),不小心在大鱼际肌深深地划了一刀。我硬是忍着不告诉父母。当天晚上也有发烧,不敢说。只能是自作自受。我这样说,并不是叫现代的家长学我,而是告诉大家的一个事实:并非一有头疼身热就要上医院。一些消炎退烧的道理是可以掌握的。孩子的自愈能力很强,关键是平时要有磨练,增强体质。同时要听医生的。8毛钱可以治疗好的病是有,但不是先天性巨结肠。不花一分钱给以治疗好感冒,也有话上千块钱也“治不不好”。
    第三,各地政府要积极发展儿科事业,专科发展需要,但是社区的基本医疗也应该有儿科专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儿科是难以“自负盈亏”的,政府应该有政策倾斜。同时很重要的是,要注意和研究儿科工作者的现状。目前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他们压力大的同时没有荣誉感。
    第四,要尊重儿科医生和护士。儿童既然是我们家长的“心头肉”。为什么不可以体谅一下儿科医护工作者的难处呢?您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你的儿子好呀!儿童,是一门哑科,有经验的医生一看颜容便知道,所以,有时候医生在众多的患儿排队的情况下会有“得罪”家长的,需要包容。
    第五,儿科工作者也要有父母之心,耐心地给予简单明了的医嘱,疾病流行期,多一些健康知识的宣传单张,让家长多掌握一些医学基础知识。
    最后,还是文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看儿科这么难?深圳儿科医院挂号员为什么会出此“通知”?
    还有一个小故事提请给大家:我在省医院工作的时候就想解决排队的问题,预约挂号是一个办法,另外参观了银行排队“挂号”机。当你打印“挂号纸”的时候,纸上有一段提示:“你是xx号,距离到你的时间大约还有xx分钟。”这样你就可以根据时间做一些你自己的事。这种作法,看来大家也没有异议。

相关文章
 养营润燥
 连翘金贝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素食一个月,皮肤病不药而愈
 消疳羊肝散(《仙拈集》卷三。)
 保胃破痰丸(《普济方》卷一五八。)
 人参茯苓生姜粥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