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新浪读书上《冯友兰自述》及梁漱凕的一些文章感觉五四运动的时候真是有一大批做学问的人,他们都是儒道佛兼通的学者。那正是催发学问家的时代,而这些学问家可惜都在后来的文革中受到重创,以至于一些人从此默默无闻了。文化大革命对文化的摧残太大了,导致最近一些年,中国国内无正经搞哲学的学者,哲学书籍充斥的都是各种如马克思主义等的大部头还有一些连作者都不知所谓的著作。而在台湾我们的南怀瑾国学大师接过了延续文化慧命的这个重任,以佛学为工具,钻研解释各家的学问。
-----------中国向来都有“罢绌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的传统根源。新中国政权的成立这种传统思想也不会例外。
解放后毛主席曾在座谈会上说,鲁迅先生如果现在还在的话,他要不选择不说话,要不就被关起来。
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没有随国民党去台湾,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他只能偏于一隅,在南方广州
中山大学的小阁楼里写写一代名女柳如是,以他的治学背景、国学地位,他从未受过毛主席的接见。
央央中国大师级的学者并不缺乏,但是因为政治思想路线等等原因,很多人的学说观点并不能让当政领导所接纳,更不能上主流媒体传播。这是中国的特色,也是毛主席很早就定的意识形态标准的调调,一时不可能完全改变。
南怀瑾先生学术方面的系统论述早在七十年代在台湾就已经出版传播了,而过了三十多年大陆才能公开系统全面地介绍他的
论著。南先生出生浙江,年青时也是在大陆游学, 没有祖国大陆深厚博大的文化基奠,也不可能有南先生今日之国学思想。
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论著和生平也是近两年才得以完整地整理出版。此类事情屡见不鲜,主流与民间,政治与思想,强势与弱势之间的博奕,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曾经有一本书《往事并不如烟》所叙述往事,也许正是这种博奕现象的体现吧。
也许我们不必感叹过去,而应该思考现在如何保存住这份传统的土壤,不要让它一点点地流失,不要让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等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失去那曾经深厚的土壤,面对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已没有了立足的根基时,那时才是让炎黄子孙悲痛的时候。
-----------其实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民间一直不缺人才。自古至今都是这样的。官方的不见的就是最好的。如中医。
-----------我有幸拜读过南怀谨先生的大作,对其从容说佛、论道、谈儒深感倾倒。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医亦在其内,颇值国人认真研讨。而在中医界,现在是颇乏其人,只有寄希望於有志者,并祝他们象南先生一样厚积薄发,成就一批人民期望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