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养正私塾:国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熊 春 锦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转自:www。daode.biz

[center]国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center]

[center]熊 春 锦[/center]

[center]兰州交通大学演讲录音整理稿[/center]

[center]2006  3  21[/center]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今天非常荣幸地来到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对国学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关于这个国学的理念,校方给我提了一个要求,就是借今天这个机会谈一谈“国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个题目是很大的,我们看两个半小时能不能把它讨论完,我想也可能只能涉及到一点皮毛。作为国学,在中华的历史上是一个浩如烟海一样的一个巨大的宝库。要想在这短短的两个半小时把她说清楚,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主要是拣一些重点讨论一下,奉献给大家,使大家对我们传统的国学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以便能有利于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当中和未来的社会实践当中,将现代科学理念和传统的人文素质结合在自己的身心之中,开创自己人生的正确道路。


一 国学的概貌及现状 《德道经》是国学之根


国学一说,出现在20世纪初,产生于西学东渐,西方的一些思想和学说逐步地来到东方以后,才提出了这个国学的理念。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西方的学说向东方铺天盖地而来以后,我们的学者们为了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才提出了这个国学理念。

对国学的内涵,可以说各家学派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在1906年时,邓实在《国学讲学记》中曾经提到过“国学者,合国所有之学说,就是国学。”他说到了,有了地以后,而人生长在其上、生活在其上,那么因而也就形成了国焉,就是国家就诞生了。“有其国者就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这是当时的最早的一个国学的理念,也是一个学以致用,强调了国学的今世致用的这个基本原则性。到了近代以后,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国学就是儒学,并将医学、戏曲、书画、星象、数术等等,都归类在国学的外围环境条件之下。

其实,我感觉到这个概念还不太全面。例如,我们拿一个传统中医做一个例子。传统中医是我们的国粹,这一点毫无异义、毫无疑问。因为我们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都知道,世界在开放,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在这个21世纪就更为明显。我们中国目前在国际上,可以说是三大文化在向世界进军,被世界广泛地接受,其中就有中医学。

在早期,我们国家仅仅是饮食文化进入了世界市场,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遍地的华人餐馆可以说开遍了整个西方的各地。这是最早期的饮食文化进入了西方。到了上一个世纪末,中国的中医、中药和针灸以及气*功进入了世界西方市场,受到普遍欢迎,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和市场,而且具有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被西方所接受。但是后来,这一个世纪初——近代,中国的旅游业进入西方市场,也受到广泛的欢迎。因为现在中国居民到国外去旅游的很多,给他们创造丰厚的收入。这也是他们所欢迎的。实际上,目前中国走向世界主要是在这三大领域比较明显。

从西方接受中国的传统中医这一项来看,就可以看出,作为国粹、作为国家文化领域的国学的内容之一,就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它纳入到只是一个分枝,它也同样应该是国学的一份重要的内容。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道学诞生了后来的儒学,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道学创始人老子的学生,这一点在《史记·孔子家训》和《庄子》的论述当中,都有一些记载。孔子曾经五次求教于老子,在老子的故里鹿邑至今还保持着一块石碑,据考证就是当初孔子向老子问礼的地方,这是有文史资料记载的最早的人文学说。

其实,以两千五百年以前这个时间段为一个界限的话,那么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年以前,作为黄学兴起的时期。中国的古代文化主要是以《易经》、《河图洛书》,以《易经》为主体来展开的,以黄学——黄帝的学说为主体展开的。在两千五百年以前,老学就出现了,老学出现以后,随之而来的诞生了儒学。所以,这个源流我们还是应该把它规范在整个国学的具体脉络之中,形成一个系统论,来看待我们的国学的历史和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理念。无论是两千五百年以前形成的黄老之学、还是两千五百年以来逐步占主导地位的儒学,都是我们中华优秀的根文化。

只是这个根文化由主有次,其中《老子·德道经》的思想和文化,应该是这个国学的主根。在这个主根之上,才诞生了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形成了各个学派和流派。

在此基础上,随着也诞生了儒学。随着历史的演变,儒学由于俱备了向上承继了老子的学术思想,向下又具有入世治世的作用,所以它就成为了社会的一个主流文化——也就是我们国学大框架之下的一个主流,延续了多年。其次,实际上在明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理学,这个理学又取代了《老子·德道经》的学说和孔子的儒学的精华,而开成了理学。形成的理学带来的一些弊端,我们在后面还要讨论,这里先把脉络弄清楚。这样我们才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我们国学的一个变化过程主次、主根和辅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从国学的内容来看,在汉代初期进入我国本土的印度的佛学,也算是一个主要的支派。所以有些学者就认为,中国的国学主要有三大支柱,这就是道学、儒学和佛学这么三个大的支柱。当然,总体来看,主体的文化由于儒学是竭力主张入世治世的一种思想和文化,所以它形成的这个理论体系和人文系统是比较庞大的,延续到今天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

我们讨论这一点是为什么?就是我们的国家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已经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走向世界。作为国学,我们如何寻到她的源头活水,从而使我们的民族接续文化之根,使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人文素质,都符合国家的要求、民族的希望,去实现民族的振兴,去实现我们每一个人心灵道德的提升,使我们具有一定的智慧水平而迎接世界进入到我们国内,同时我们也走向世界。

基于这一点,我在国外讲学的几年,也接触到了不少国内出去的学生,深切地感到,我们民族的国学文化在我们的年轻一代已经严重地出现了断裂期。我们出去的许多大学生中学生,他们虽然走出国门向国外去求学,但是的确他们不知道国学,不知道民族的根文化。所以在海外的华人就形容我们出去的学生,都是“香蕉型”的学生。为什么说是“香蕉型”的呢?就是说猛一看是个黄种人,头上顶着一堆乌黑乌黑的头发,是黄皮肤,但是剥开一看里面全是西方的知识,没有多少我们中国国学的内涵。无论言谈举止、行为和所讲述的理论,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不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化,还远远不及国外的有些学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比如说,有的人在通过一些检验的时候,外国人希望能够听到他们朗诵一首唐诗、背诵一首宋词,结果都不会背。只能说“我只会唱流行歌曲,不会背这些东西”。问他四书五经是哪些书,什么经是五经、什么是四书,也是一问三不知。

实际上,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学者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爱好者,可以说都在全力以赴地研究中国的历史,他们将中国的领土作为一个大市场来进行开发,所以对中国的文人、历史、文化这些国学的内容展开了很全面的研究。但是他们的这种展开和研究,是建立在他们对自己本国的历史文化的深刻了解基础上的研究。而我们自己走出去的时候,却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本土文化丰富的营养,而是对国外的情况十分陌生的情况下走向了世界。许多学生的举止言行,实际上对我们的国威、对我们国家的威信、对我们这个民族、对世界各民族的影响,都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因素。

所以要想提高我们的素质,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那么就要了解国学,知道国学,学习国学,并且实践国学,这样才能使我们下一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公民走出去,才能不会辱没自己的祖宗。

像西方人,他们就高度重视这一点。整个欧洲,他们的历史博物馆平均一万人就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全面地去对自己的子民进行教育、历史教育、人文文化的陶冶、他们本国国学内容的挖掘和学习。然而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的确是出现了一个断裂层,我们的学生很难读懂文言文了,对于祖先们的优秀经典也非常地陌生。这样一来,就使我们的人文素质出现了一个空白区,不具备我们一个具有优秀文明历史礼仪之邦的人文素质,这对我们更好地走向世界,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以一个健康良好具有道德形的这样一个风貌,在世界上与其它民族共同前进,的确是一个障碍。

所以在国学的研究方面,我们必须要认识我们的根文化,从其中吸取营养。正像德国的思想家亚斯贝尔斯所说过的:两千多年以前,有一个轴心的时代,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古代希腊也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古以色列也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他们都各自为自己的民族创造了文明,这个文明影响了现在两三千年。他还曾经说:以后的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有一个规律,都必须回到历史的源头上,来进行吸取资料,吸收营养,吸取知识,然后再前进,然后才能够创造出灿烂的辉煌。

亚斯贝尔斯的这一段话,也的确是反映了整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我们到了现在,处在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腾飞的时期,在文化上要想达到道德复兴、民族的复兴,同样也要回到我们中华源头活水的根源的地方,去重新吸取养料,吸取知识再前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中华民族民族复兴的辉煌。

翻开世界历史的巨大画卷来看,为什么一些古文化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像巴比伦文化、埃及古文化、苏美伦古文化、印度的一些古文化等等,都在历史上消失了。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根,以及我们国学的庞大的内容,历久不衰,虽然历经磨难,但她还是顽强地生存着发展。我们自己也曾经想自己动手摧毁她,但就是难以摧毁,包括文字改革等等手段。实际我们有很多的行为是有点目的,但是却没有把这个中国的国学文化彻底地摧毁掉,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末和这个世纪初,世界各地掀起了对中国古文化学习的热潮,像西方国家对《老子·德道经》推崇备致。这种情况,我在西方讲学,我就知道。我在西方讲学的时候就遇到这个情况,许多西方学者几乎每家都有一本英译本、德译本的《德道经》——老子《道德经》。因为他们公民的文化素质普遍都比较高,你与他们讨论起中国的古文化,一般都是首推老子和孔子,因为这是两个世界级的历史的巨人。相反,我们自己有些中学的留学生,在国外的时候被问起来,他也就答不上来,这也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根文化了解知之甚少。

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老子的国学之根——《老子·德道经》。

《老子·德道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或者根文化当中来说,我们很自然地就会从历史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从人文思想的角度,去联系到了老子的这一部巨著,她也叫《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短的一部哲学的名著,所以她名贯世界十大哲学名著之首,但是她的内容却又涵天覆地,包罗万象,她有丰富的智慧、深厚的哲理和极高的精神境界,为古今的中外学者所佩服、所敬佩。

1973年时,我们国家在马王堆汉墓当中出土了帛书的《老子》,分为甲乙两种版本,这个版本全部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这就使得魏晋以来被误名为《道德经》的版本以及颠倒的德篇和道篇,在排序上这个彼此沿革性就得到了一种澄清和证实。随后在銀山的出土文物竹简当中,也发现了汉文帝12年前后的写本,也是德经在上,道经在下,这就恢复了老子原著思想的原貌。因为《老子·德道经》,她是介绍了这个“虚无生万有,用一就足够了”这一个最高的哲学理念。道是一个虚无,德是一个实有的。他之所以将德篇放在前边、道篇放在后面,是希望所有的阅读者、诵读者都能通过修德——“修之身,其德乃真”来寻找到自己的生活之道、生命之道、入世之道、成就之道。

鉴于这个原因,我也作了一些修订,根据帛书和历史上各代的版本,详细地进行了考证。这次也带来了一点书,虽然不多,准备送给学校图书馆,大家可以参阅,去了解一下真实的汉代以前的《老子·德道经》的全貌。通过对这个比较接近原意思想的《德道经》的了解,来认识我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这个根文化的一些内容。

现在的人,一提起《老子·德道经》就以为是宗教、是道教,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老子·德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文化,是个主根。研究国外一些学者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老子的思想他就是中国的科学之父——古代科学发展之父,同时也是中国宗教诞生之母。

这个特点要展开来讲,内容是比较多的。因为中国的宗教道教诞生在汉代的晚期,距离老子书写的时候相当遥远。其实在汉代以前,人们的信仰是一种自然行为,人们的信念自然地相信道和德。到了汉代以后,由于当时国民的私心、欲念、贪欲急剧地膨胀和上升,分崩离析,这时候才产生了张道陵他依据老子的学说和思想创立的道教而已。然而在这之前,中国的一些科学发展,同样都是源于《易经》的原理,老子思想的原理。来产生了众多的科学的发明,从而使我们的民族走在历史当时时期世界各民族的前列。

把这一点分析好了以后,我们就不要有什么宗教的观念、迷信的观念,来对待老子这一部有名的著作。有文史资料记载最早的,是黄学——黄帝的学说;在老学出现以后,我们才把她结合称之为黄老学说。在这个历史发展的沿革当中,我们应当把这两种思想区分开来,这样对于我们了解老子的学说作为根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精神领域丰富的精神食粮,就能够建立一个基本概念。

老子的道论,对于现代的宇宙学、介子论,量子论等影响都是极其深刻的。老子哲学思想最高的范畴,是“道”。这个道,是超我们的意识的,越了我们的意识的,无限定地永存的变化不息的,是生成万物的总根源。这个道,是一切有象和无象的一个高度统一。宇宙,是从“无”的混沌状态到了有序的“有”的生存过程。现在的宇宙学家也悟出了“道”就是宇宙产生的源动力。

最近有个西方的科学纪录片,就谈到了科学界对宇宙的发现。它里面就谈到了,也就是说既发现了星系的生存,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星系,既有不断生长膨胀的这种作用力存在,也有一种力量是萎缩的。也就是说,星系中央有黑洞,黑洞产生的力量就是往它的黑洞里面进行一种巨大能量的吸引,使整个星系变得萎缩最后分崩离析;然而在这一种膨胀力和一种收缩力之间,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在起着平衡的作用,这个作用也就是真空作用、真空能量。

那么在这一点上,英国的宇宙学家曾经提出了宇宙的自主理论。并且在学说的前端,提出了整个宇宙在它诞生之前,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任何东西的这个奇异状态——也就是老子设想的宇宙开始的那个“道”的状态。美国当代物理学家惠勒教授,受“宇宙大爆炸论”的启发,提出了“宇宙创生于无”的理论和“质相性原理”的新概念,即物理学是从几乎一无所有达到几乎所有一切。他认为他的理论,和老子的“道”或“无”的概念是不谋而合的。

世界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打破了真空的现象,指出真空是处于基本状态的量子场,也就是老子的“道”。至此,人们的认识就从虚空到无,从无到真空,又回到了“道”这样一个本源性的概念上来了。像我国的科学家杨振宁教授,他就曾经拜访过爱因斯坦。他惊奇地发现德文版的《道德经》,竟然是这位伟人案头的书籍之一。可想而知,爱因斯坦对老子的思想是何等的敬仰和重视。

1988年5月8日,中国的光明日报曾经报导,美国的总统里根在发表的1987年的国情咨询文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当时就成为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一句哲言,也使得《道德经》的身价百倍地上升。一家出版公司竟然出资13万美金的高价,从这个翻译者手上将这个版权购买下来。


二 一元四素方法论是国学文化方法论的精髓  


第二个方面,我们审视一下国学文化的精髓。

国学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国学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巨系统、大系统。但是其中的精髓,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其实仅就《老子·德道经》而言,她所阐释的哲学思想就是一个大唯物主义和唯德辩证法的哲学体系。《德道经》,以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我们构筑了无出其右的辉煌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是以“道”和“德”作为基本的哲学概念而展开的。老子在他的著作当中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呵!繆呵!獨立而不亥,可以爲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爲之名曰大。”由此可知,“道”所指的是宇宙的本源状态,也就是说这个“道”就是“无”。当然,这个“无”,是一个现在简写的“无”。这个“无”,主要是指的天地的能量运行状态穿插于阴阳之间的这样一个“无”。

这个“○”,是用数的方式来提示道的存在。而且老子在他的著作的第二章当中,还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黄老之学当中,用这个数来象喻这个德,以“一”为用,用“一”来代表最初始的道所产生的宇宙的物质能量和她内在的物质品格,属于一种纯而不杂没有分崩离析的状态,独立为一。因此这个德,简单地说就是道所派生出来的,是产生宇宙万事万物和推动宇宙发展的源动力,是道○生万有的基础物质。这个基础物质,在数上面就是“一”,她既是能量,也是品格,也是物质的一种完整的属性。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道○诞生了德一的能量、德一的品格,从而才使万物具有了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属性里面又含有“三”的成分,只有含有这个“三”,才能够生生不息。这个观念,与西方的一分为二实际上是有一些差异的。老子是用的“生”,而西方的一些哲学观念是“分”。“生”当中,就使这个“三”里面包含着这个“一”的本身。“分”,就是它的分开,其属性可以说也就不存在。所以在研究中国的古文化的时候,一定要逐字、逐步地进行解析。老子在这里后边的三句话,说的也就是事物——我们所演变的万事万物都是以阴阳的状态存在的。但是我们把握这个事物,又不能够偏执于这个阴阳,还要把握住万事万物中所含的能量——推动他们变化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一”,把这个“一”把握住了,我们就能够认识阴阳、解析阴阳和把握阴阳,并且控制阴阳的正确变化。这样,才是一个符合自然大道客观规律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段话,也阐释了中华的科技文化一元四素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原理。

我们明了这一个基本概念以后,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地了解一下,我们的国学——传统的国学的研究方法。因为近几十年以来,我们基本上是完整地接受和学习掌握西方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的方法论。我们对我们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论,基本上是不太珍惜的,或者说是放弃的。

什么是传统的国学的方法论呢?国学方法论,主要是一个一元四素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早在汉代以前,可以说在春秋以前都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这个“一元”,也就是无所不在的。人能守元,元则摄之;人不守元,元则弃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淮南子·原道》里面,就指出:“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这也就是说:只要将心灵道德化,精神就能产生质变升华,我们头脑中的慧识就能够驰骋于万物之间和万物内外,那么也就是一种大智大慧的状态,从而诞生出大智大慧的这个理论。这个理念,就是一种道德的思想,因为古人论道德,他不是像我们现在所讲的道德的理念,只是一种行为准则,只是一种社会的公共的制约;老子所阐释的道德,主要是指的——天、地、自然的客观规律和其中变化的动能,是个能量。

中国古代的研究、研究宇宙万物和我们人类本身。都是用“德”和“道”作为最高统帅和最高的归宿的研究方法,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元论”。 “一”,就是指的“德”;“元”,就是指的“道”;“一元四素”的方法论。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由浅入深、四素完整地逐级展开,最后又终归于“一”了,是这样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法论。关于这个“一元”的深刻内涵,其实全部都蕴藏在《老子·德道经》之中。这些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文章都可以找到这些理念,特别是对于《易经》的研究,这个四素方法是比较明显的。

所谓“象数理气”四大方法论,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排列方式和方法。什么叫“象”? 什么叫“数”?什么叫“理”? 什么叫“气”?这四大方法都是由简单到深刻,由有象到无象,整体地把握阴阳。你像“万物皆有象”,在“象”的分析上面、在“数”的分析上面、在“理”的升华上面和在“气”的认识上面,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的深入和升华的过程。可以说,这四个方法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性极强的、由浅入深的解析方法论。

如果我们以“旋极图”的图像为一个实例的话,那么就是指导我们身体,包括眼耳鼻舌身,用我们的身体去观察象、体于象、观于象、拟于象,用我们的慧识、用我们的灵感、用我们的直觉去悟这个“数”。智识呢,记下这个“数”、分析这个“数”、推理这个“数”,运用慧识这个创造力、创造性,与智识的思维分析其理论,悟其理论,阐释其理论,运用道德之心与我们的大脑以及甚至我们无所不在的身感,用身体来观察这个气。这个气,在西方都是直接将它翻译成“能量”。因为我们东方的这个理论,传达到、西传到欧洲和西方以后,他们就感觉到中国的文字里,这个“气”表述的就是一种能量,所以他们直接就翻译成“能量”这一个名词。这要感受和观察这个“能量”的流动、走向、目标、释放、接受的全过程,运于气,用于气。

这四大系统性的方法论,互为依存,互为佐证,互根互用,互推互演。既揭示了万物太极的阳态显性的完整内容,同时又揭示万物太极阴态的、隐性的能量场的内容,以及其中运动变化的规律、生成要素以及必然的趋势,将万物生成、演化的终极归宿、特点和规律完全纳入在这四大要素中,系统地展开和揭示,从而构成了一部完美的、西方研究理念无可替代的一个科学研究方法。

这个“象”,主要是指的所见到的象。就像《左传·僖公十五年》这部书里说过的:“物生而后有象”,万物诞生以后,就必然具有这个“象”。《易》的《系辞》里面,也说:“见乃未之象”,凡是所看得到的实体都称之为“象”。现在我们经常所提到的“象”,那就包括万事万物的本象和拟比的内象、外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等等。

“数”,就用数学的方式——数学可以说是科学的“无冕之王”,用数来表述万事万物,是最简单而又直指根源的一种方法。老子曾经说:“善数者不用筹策”,《说文解字》里面说:“数,记也”,也就是说用数学的方式来认识万事万物。

那么“理”呢,“理”字在我们的古人眼中,是指事物的本源规律的路径,“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也就是说掌握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顺着它的纹路来解析它、剖析它,这个就称之为“理”,“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尖脆轻重黑白之谓理”。所以“象数理”这三个元素,可以说在西方也是被广泛地采用的。在“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这两个科学方法当中所用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属于“象数理”这三个传统文化、国学文化里面的方法论。

但是不同的是,我们东方的这个国学文化当中、科学研究当中都采用了“一元”作为辅导,而且有一个能量研究,对看得到的能量和看不到的能量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研究。例如,《黄帝内经·灵枢》里面就曾经说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礼器·月令》里面也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说文》当中,也提到了:“气,云气也”。

对于气的认识,我们从汉代编撰的字典当中也可以看到,对于它的概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深有浅,但主要说的是一种能量的流动的形式。这个气,既有我们现代科学已经揭示了的一种空气里面的成份,也有现代科学还远远没有发现的这个能量的成分。这一点,国外通过高能物理学的实验,曾经想把它发现出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但是从许多的事例当中,他们又发现这个能量是客观存在,只是现在还没有办法把它揭示和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已。至于说我们的祖先是通过什么方式,发现了这种能量的客观存在,并且判定出这种能量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这一点还有待于科学的发展和揭示。

所以我们古代的研究方法论,你要想认识古代的这些方法论,运用这些方法论,那么你就必须要整体地把握一元四素的方法论。并且按照孔子所讲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按照老子所讲的“修之身,其德乃真”,这个“修之身”和“修身”就其内含是一个基础。我们只有通过修心和修之身,去认识这个德一的能量,你才能够掌握国学的精髓,才能承传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三  三因学说深刻解析国学丢失的过程及原因


例如,老子用这个德一的思想曾经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个深刻的揭示。这个揭示,也就是社会发展学说——他提出来的社会发展学说。老子曾经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分期,分为六个阶段,就是根据“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个基本的数。也就是说天的德能——德的能量下降到地以后,地承载这个德的能量产生了万物,但是万物变化的规律都有六个阶段。那么对社会来说,那也是这样六个阶段;对于人的生命进程来说,也是这六个阶段。其中,社会发展曾经经历了“无为而治”为转折期和“有为而治”的这样一个变化历史时期。其中,分为道治社会、德治社会、仁治社会、义治社会、礼治社会和愚智社会这六大社会发展期。其中,道治社会和德治社会主要是指的是三皇时代,仁治社会是指五帝时代,而义治社会是指的三王时代,那么礼治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进入到了明末以后,基本上过度到智治时代了。

在老子的学说当中,就指出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智识处在第一位,而其它那就基本上淡漠了。而且,在德治社会和道治社会,那是个“上德不德”的历史时期;在仁治社会,是一个“上仁无以为”的历史时期;然后逐步地下滑,人们丢失了仁德之后,就进入了“上义有以为”这样的时期,逐步地丢失了这个德一。这个德一分解开来,就变成了六个数,使我们社会的发展沿这样一个基本的客观规律进行发展和展开。

《老子·德道经》的确是一部百科全书,她所展示和揭示的宇宙的奥秘包罗万象,老子在德篇的篇章中,开卷就以敏锐的眼光,解释、洞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六个阶段的必然性。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发展时期,掌握这六个阶段,对于了解我们自己的生命也是有帮助的。

在我们社会进入了智治社会以后,那么前面所有的仁德、义德、礼德、信德可以说开始进入到了一个薄弱的阶段,整个历史的进程当中也有“天下为公”向“天下为家”、以致发展到了“天下为私”的这样一个过程。你看看我们现在有些新闻报道所反应的一些现象,也的确是这样家不成家。为什么啊?因为人们的精神境界,已经按照老子分析的这个道德精神境界分崩离析了。父母、夫妻之间各自为私,姊妹之间、兄弟之间各自为自己个人的私利作为最高利益,已经连礼治时代的“天下为家”的概念也不能保持和存在了。所以,老子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揭示的规律性,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必须要掌握它。并且,要找到一条真正复兴道德的正确之路,从而认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提示我们精神领域、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辨证关系等等各个领域之中的一些深刻真理,从而找到全面复兴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复兴国学的根本解决方法。

老子的思想当中,对社会的发展分析,的确非常科学地预言了各个阶段的出现。特别是,老子说过了“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化也而愚之首也”我们要按照老子的社会发展时段来看,的确是处在一个愚智的时代。看似聪明,但是由于丢失了道德,逐步地将自己串在一个小我、自私、狭隘的生存环境之中,没有社会的公共协作精神,只为个人的利益而奔波,失去了民族整体的凝聚力,那么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就必定会遇到巨大的阻力。

我们只有认识到,这种现象是一种愚昧的现象,是离道失德的现象,而不能把它当做是破坏自然规律的现象,那么我们才能找到一条解决之路,认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个发展分期,可以说是从明代的四书五经大全的出现而成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使我们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智治社会。为什么这么说?这个智治社会的到来,主要是我们丢弃了对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承传,我们民族的精神营养丰富的源泉当中被割裂了。因为,当时正是一个“大全出而经说亡,八股行而古学弃”这样一个转折的历史时期,它做为一个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在当时统治阶级的强力推行下,丢弃了汉唐时期人们在教育领域对国民进行道德教化,进行精神食粮提供的教育范围。自从明代进入了全面贯彻执行四书为主的教育理念以后,就割裂了民众诵读《道德经》、诵读“易经”、诵读著名的一些经典的教育理念。

发展到民国初年的时候,蔡元培先生担任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的时候,又一连发出了三道命令,取消了经典诵读。这实际上,就使我们整个民族割断了对我们国学文化、对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对这个源泉式的文化、精神营养系统的来源也就断绝了。所以在近代,我们社会在发展过程当中,整个民族的创造性就出现了一种萎缩。

我们虽然很聪明,但是往往这个创造性不及西方。原因在那里?原因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因为西方文化他们高度地重视直觉和灵感,而东方是直接地去培养慧识和智识,使慧识和智识高度地结合。西方讲究智商,讲究直觉,在潜意识里面讲究灵感。这一点正如西方众多的人士、学者所讲的,包括爱迪生——发明天才爱迪生自己谈的:所谓天才,那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么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是白辛苦,也不可能产生科学的创造力,产生发明推动力,他们正是因为高度重视这一点。

所以在十六世纪以后,在我们主动地放弃了通过经典诵读启迪全民的慧识,培养这个慧识,连灵感和直觉这种培养也人为地放弃以后,我们的创造力自然也就开始下降了,整个西方的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也就迅速地超越了我们。直到现在,这一被动的局面还没有能够迅速地得到改变。

如果分析一下原因,我们的国学的确是逐步地进入了一个失落的时期。比较一下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系统发展的基本进程,我们可以客观地发现,在十六世纪之前,东方文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越于西方。然而在十六世纪以后,西方文明的发展却反超过了我们中国,将中国甩在了他们的身后。对于我们国家的国学发展,出现了一个逐步衰落的时期,他们具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及其相关的。

我们老子的三生万物的思想,其中所含的这个“一”,其实里面也有一部三因论。我们可以按照这个三因论来分析一下,分析一下我们国学的丢失,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丢失?这个三因论,它本来是属于道家对生命的性质进行分析的一个学说,但是用在国学丢失这个过程当中分析解释原因,也是完全适用的。

这个三因论,就是指的万事万物在生成和变化过程当中的外因、内因、本因。对于外因和内因,在哲学界早就提出来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但是我们基本上不知道还有一个本因的存在。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在这个根文化当中,依据老子的哲学思想,是特别重视、高度重视本因的,对这个本因也可以说要展开来也是个很大的系统,以后有时间我们可以展开探讨。

在这里,我们主要是用这个三因的思想学说对我们国学的内容进行一个初步的解析,掌握这一方法,运用这一理论。在大多数人的分析当中,其实都忽视了老子思想当中的“中气以为和”这个本因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位置。近来,胡锦涛主席提出了要建构和谐社会。这里面,就谈到了一个“和”,这个“和”,追本溯源也就是老子的“中气以为和”的理念和思想。在古代,是高度地重视“中气以为和”,用这个中气来调协、把握、控制、推动阴阳的平衡发展,所以这个本因的掌握就极其关键。只有掌握了万事万物变化的原动力和本因的根本能量,我们才能够正确的认识所有的变化和阴阳属性的变化。

在我们分析国学丢失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意到外因的作用力、内因的基本因素,更重要的是本因。因为丢失了老子所说的这个德一,道生德养,养育万事万物,并且推动万事万物进行发展的根本能量这个德一,所以这个三因的理念,就是要运用旋极图来解释万物的一种象。任何象,都可用象数理气中的旋极图象来解释它的三因,分析其中的方法。运用这个旋极图对我们掌握“三生万物”和“中气以为和”是极为有帮助的一种整体把握和系统性的研究,并且正确指导事与物向良性方向转化极为有用的一个方法。

三因的认识论,实际上也就是运用一元四素来解释万事万物的方法,他结合在一起对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古代文化和科学,认识人类自己在自然和社会环境当中的位置都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其实,西方的逻辑推理思维都包含在三因论和象数理气的认识的全过程之中。老子所说的“天下之大做于细,天下之难做于易”,其中所说的“细”,就是要分析到事物的外因、内因、本因当中去,。这个“细”,就是要深入到本因之中,去观察探视其中细微的能量变化,寻找、找出内在的德性和能量以及品格丢失的原因。

老子所讲到的这个“易”,那就是要运用《易经》当中的原理,来分析万事万物循着中间变化的规律,圆周率进行这个变化的由起始到终止的整个过程。只有这样用好这个心易来观察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的完整变化过程。

在一元四素方法论和三因论当中,来解读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哲学思想的时候,我们对我们的国学文化就能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作为本因来说,我们丢失我们优秀文化传统的本因,关键是人们心灵的离道失德、社会整体的离道失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逐步地产生疏远,这是个重要的本因。


四 重树道德之根,开创国学未来


老子揭示出的这个“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这两项都提示了我们人类的精神系统、我们人类的生命如果离开了这个德一能量的滋养,那么就难得“灵”,难以维持我们精神和物质双向同步地健康发展。人类的精神和肉体,最佳的营养能量就是这个德一的能量。人的精神的灵性,这个聪明才智、这个慧识只有具备德性,我们人类才能具有良好的、无为的、先天的一些后天智识所不能捕捉到的先天慧识。缺乏了这个德一,人类由于离道失德这种慧性就会逐步地淡化,被我们逐步地丢弃,难以再产生和开发出来。我们的慧识就会进入一种休眠的状态,这个才智也必然会发生一种枯竭。当我们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这个“天下为公”下滑到了“天下为家”,以及降到了现在已经开始出现的一种“天下为私”这样一种社会共性现象的时候、这样一种个人心理活动状态的时候,那么这种能量也就已经丢失得差不多了,就被我们自己所破坏了,我们获得这种德一能量的途径,就被我们自己所切断了。

因为没有德一的品格,就难以获得德一的能量。这一点,古代是作了非常详细地阐释的,特别是在《黄帝内经》当中,做了许多的说明,就阐释了本身道德素养、人文素质建设的重要性。你内在不具备道德的心灵,那么你就不具备大智大慧这样一种能量,也就不可能激活这些智慧的产生。

一元的德和道 ,同样是物质能量,是启迪、生养道德心灵和慧性、慧识的营养源泉;而道德心灵、慧性,又是我们大脑实现慧智双运能量的供给站和能量源。心与脑在这个基础上的相通,正像《黄帝内经》里所讲的“心为神臟,脑为神腑。”我们具备什么样的心,就具备什么样的在大脑工作状态中的智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能量和使用能量之间的关系。心与脑的协调和统一,才能够培养出大智慧。所以,古代在国学教育当中,首先最重要的是培养道德心灵、道德的品格,因为只有这个产生以后,我们才具有真正类似于古代圣贤们的那种大智慧。如果这一点我们无法超越,无法实现超越我们目前的后天智识状态,那么大智慧也就难以产生。

一元的德和道,始终是支撑这个易学象数理气方法论完整使用的一个基础。大家可能有体会,有的易学爱好者研究《易经》,就感觉到要正确地解析她非常困难,要运用她那就更加难上加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智和慧并没有进入到一种双向同运的状态,智慧双运没有出现。相反,西方人他们主动地去培养他们的直觉和灵感,常常又能捕捉到这种智慧短暂迅速运转的这种现象。

例如,老子的“一生二”、以及《易经》的阴爻和阳爻并没有使中国人诞生出二进位制的数学科技成果,相反却促使了德国的莱布尼茨诞生了二进位制这样一个数学理论,并且产生了现在风靡世界的电脑。这其中,就是因为他们是凭着直觉、凭着灵感,从我们的这一个传统文化当中、这个国学文化里面,吸取了丰富的激活他们直觉和灵感升华的营养而产生的。这一点,在他们国家、在整个西方,他们都是非常坦然地承认这种作用性的。

作为内因来说,我国古代的文化、科学、哲学在发展的全过程当中,由于社会是逐步地沿着老子揭示的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智治这样一个不断下滑的趋势当中发展,人的德性的品格和能量这种缺损也就逐步地加重。这一社会现象形成的综合力,也就使完整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发生了分崩离析和丢失,最终就产生了两个现象,分为两派,就是理学派和理气派。这一分解开来以后,对事物的认识就更加不能够产生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念,来认识我们祖先的方法论,并且实践她。相反,也不能够诞生出类似于西方产生良好的直觉和灵感,在直觉和灵感的前提之下运用好“象数理”,也就没有像西方那样诞生出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这两大科学发展的法宝,始终使我们的科学发展停留在一个狭隘的局部的区域里进行发展。

因为丢失了一元,丢失了对能量的解析,使我们不能够很好地运用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样就导致了我们进入了一个理学的时期,这是中国文化和科学发展在历史上出现的一个完整性和统一性分崩离析的阶段。这一现象,到宋代才开始形成。到明代以后,也就最后明显地导致了老子的道学和孔子的儒学对自然真理的认识、对入世治世精神的完整的丢失、僵化和局限,加重了这种分崩离析。这可以说,是我们本民族自己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内因,使我们对这个根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产生的丢失。

在历史发展到明朝时期,这一个所谓“大全出而经说亡,八股行而古学弃”,的确是这个重要的内因之一。这个内因,主要是表现在我们在培养教育人才方面。只注重将我们的思维、精神营养能量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任何问题的解答必须都要按照朱夫子的理学方式的一个模式,来进行解析,失去了百家争鸣灵动活泼的灵性思维,所以学者们、学生们的创造力就干枯在八股文之中。《易经》里的一些理念,需要活泼灵动的慧识和智识双向同步运用,才能够启动的一些宝贵的古代的文化,这个国学文化之根也就无法再继续运用。

所以在近几百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易经》的运用,基本上就沦为了街头市井算卦的一种雕虫小技而已。其实,《易经》的内涵,是在揭示天道、地道、人道的最高的奥秘、最根本的规律。现代医学的发展,在电子显微镜出现以后,在对人体的DNA的破译产生以后,也就验证了易学、《易经》的科学性。例如,四个碱基对完全与《易经》的四个卦象高度地吻合,八八六十四卦与人的DNA六十四对基因也是一丝不差地完全吻合。这一现象,其实都揭示着我们古代国学文化、根文化当中的科学性。只是我们现代人,由于丢失了一元和对能量的验证和体悟,所以无法解读古代圣贤们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本身的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

我们研究了西方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这些特点以后,都不难看到整个西方的研究,他们都是处在“象数理”这三大领域当中进行认识世界。但是,他们却特别地重视自己对自己民族、对自己的教育过程当中直觉与灵感的培养,我们却主动地放弃了这种培养,特别是放弃了对我们慧性、慧识、慧心的培养。西方用宗教信仰方式替代了我们东方古代一元的理念,替代了中国对道、对德认识的理念,他们是用宗教的方式来替代的,他们研究的对象其实缺乏我们国家古代道○和德一这两大范畴的内容。这一点,从解读莱布尼茨的一些书信和他所写的几篇文章就可以看出,整个西方没有真正全面认识东方的道○和德一这个范畴,他们始终在阴阳二里面来论证整个世界。

中国古代的科学,只是按照“三生万物”的理论和基本框架来展开科学研究的。最上一层就是○,第二层就是这个德一,第三层那就是太极阴阳二,第四层级就是三生万物。“据于道,用于一,运于二,演于三,中气以为和”,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当中、在科学发展当中,研究世间万事万物一个基本的、整体的、系统的方法。

这个理论模式,是我们东方所独有的。西方科学界,他们是长期在太极阴阳二的模式当中,深入地进行研究,运用他们的直觉和灵感,并且运用老子和东方哲学思想在他们领土上诞生的理论,他用这个阴阳论来阐发并且命名。像莱布尼茨,就将老子和周易的阴阳学说命名为“辩证法”。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莱布尼茨将东方的哲学思想定名为辩证法,那么也就反证出整个辩证法——推动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就诞生在中国,老子也就是辩证法之祖。然而,我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握住这一特点,相反却推动了西方科学发展,应用辩证法的发展,加速了整个西方十六世纪以后的科学发展。

西方在诞生欧几米德几何学为代表的逻辑形式推理思想方法,以及培根为代表的科学试验方法这两大法宝之前,可以说他们的进步是缓慢的。虽然古希腊他们建立在先验基础的这些推断、推论、演绎已经在逐步形成,但是远远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发展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而是诞生了逻辑推理和试验证伪两个法宝以后,他们的发展才开始起步。特别是十六世纪以后,他们接受了东方的辩证法思想,以及通过东方文化对他们直觉和灵感的激活,获得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使他们远远超越了东方的发展。所以在这些理论上的认识,“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认识”,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保持住一元的大系统论,在这种前提之下来认识我们文化、根文化和国学文化流失的全过程。

在世界各国他们研究老学的过程当中,都高度地重视从老子的学说当中提取丰富的营养。我们要看到,我们的社会发展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整个西方的商人准备在我们东方的大市场挖掘财宝,投资进行开发,但是我们要同时注意到,西方所有的科学家、哲学家他们也把眼光伸向了中国,他们研究中国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的目的并不在于摄取这个财宝,他们所紧盯的是我们国学文化的精华,他们是希望通过在我们古代文化当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因为这一点,德国的哲学家早年都已经揭示出来了。尼采就曾经说过:老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他们是凭直觉和灵感,从我们传统文化当中吸取他们所想要的宝藏。而反过来看我们中国古代的研究方法——一元四素的方法论,也就不难发现一元的德道大一统论。“德一”,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和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是每个人慧心、慧性、慧识能量的源泉;“道○”,就必然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的归属。

这其中,要想进入“一”和“○”,对人类的道德品格要求是比较高的。不能仅仅只有仁德、义德、礼德、信德、智德,五种德性应该是完整无缺,才能够体悟到真正大道自然真理。这就为我们复兴道德建立了基本理念,来大力地提倡“修之身,其德乃真”,来大力地实践、提升我们人文的素质、道德的素质,使我们的心灵与我们国家历史上的根文化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我们民族整体面貌的改善和提升。

在外延方面,我们分析看,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到了义治社会以后,一元的社会环境已经坍塌不全了,甚至四素的方法论也解体了。种种现象,就使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实践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就逐步地发生了解体。

在汉朝、唐朝和宋朝的早期,那个时间曾经推崇过黄老之学,因而那时人们还保持着自觉地去联结、联系古人,就像孔子所说:读古书,与古人谋。所以,道德精神一元的状态,还创造了我们历史上的辉煌——像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的辉煌。当时,他们的学者、学人都有诵读古典这样一个良好的气势,保持了这一点。但是到了明代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理学,这样才造成了我们国学文化根文化完整的分解,使我们丢失了对根文化的直接营养,就出现了一个僵化时期。同时在明朝开始,西欧的文化已经通过传教士和他们的商人,不断地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使我们东方的文化与我们祖先的文化——国学文化越来越遥远。

所以在此通过内因、外因、本因综合去分析我们历史上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的断裂,从而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正确全面地把握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对比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实际上是可以寻找到国学发展之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怎么样去寻找国学的现在和未来呢?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细胞,那也就是文字和语言,这两种细胞就是构成民族文化——国学的一个基本单元。

《德道经》被西方人称之为哲学诗,老子是唯物辩证法创造的鼻祖。从这些历史来说,我们可以得到整个世界的一种共同承认。《老子·德道经》这部哲学诗,是以道和德为基本的哲学概念来展开的。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道和德的一些基本概念,但是联系到我们本身每个人而言,道和德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

你看这个“道”字,它上面是两点“丷”,下面是一横“一”,这实际上是天和地这两个卦象的取形,也就是说人生活在世界上和天地之间,你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天生我才必有用。怎么样才能有用呢?你要知天知地,知道天气下降,地气生升,知道你处在动态变化规律当中的责任、义务,对民族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子女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你要明白人在天地之间的理。地天泰这个卦象,就给我们了一个提示:你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寻找到一条正确之路,那就是每个人的道。从个人观点来看,从每个人生存观来看,这就是人生之道。

然而老子又揭示了,你要找到这个道,要凭这个“德”字。你看这个“德”字,一个双人旁“彳”、一个“十”、一个“四”、一个“一”、一个“心”,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古人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找到自己的道,实现你人生的目标,能更好地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使你的存在符合天地自然的规律,你就得具备十种心,十种良好的心态,要有四种行为准则,这是人文的素质,基本做人的素质。

这十种美德上善的心和四项行为的准则,我们要终生地信守,并且去实践,正像老子所说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你要去做,一心去做到这十种善心和四项行为准则,为社会、为民族、为众人、为更多的人去服务,这才是一个完美的德。这是老子在《德道经》中提示和告诫我们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有了这个德,而且比较完善,才可能实现自己正确的人生之道。

在西方、在他们的文化过程当中,没有认识到道的层次和德的层次,他们运用宗教的方法,使他们的国民建立精神支柱。我们实际上可以既超越宗教理念,也可以超越佛教的理念,直接用老子的思想使我们的心灵当中构筑起超越宗教观念的道德理念、道德信念。因为这一信念,可以说是每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人生之路,找到我们在民族发展之路上的正确路径,是找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建设当中的正确位置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只要我们建立了道德的心灵,确立了正确道德人生观,那么我们的整个自己的一生,就会开创出一个比较明晰的正确的路径,开创出自己正确的人生道路。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全面地去研究和挖掘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文化——国学文化的根,系统地去掌握《老子·德道经》和儒学的一些入世、治世的理念,从而指导完成我们自己整个人生的正确道路和发展过程。


五 继承传统经典诵读的德慧智教育模式 发扬国学汉语文字的优秀特点


第五个方面,我们看一看我们国学本身的优秀特点。

许多人都觉得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认为他们文化、他们的科学、他们的基本框架都优胜于中国,一切都比中国强。实际上,我在西方和东南亚讲学这么多年,我觉得根本不是这样。我感到最自豪的还是我们的中华文化,只是我们自己还没有认识它。我在国外讲学期间,很多人都为他们自己的文化而骄傲,但是又不得不佩服我所讲解的中华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些内容。

我曾经要求他们:如果你要把我所讲的内容全部消化吸收,你得跟着我学习中文,而不是我跟着你学习你们的洋文。你们的洋文没有中国文化的特点,难以真正全面正确地解析中国的根文化,国学的大系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实践起来也是困难的。

我们先比较一下,看一看我们自己语言文字的特点是如何优秀的。我们研究民族文化,的确要在细和易当中深入。中国文字和语言与西方相比,不是单纯的工具。西方的文字语言,它是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我们许多出国求学的学生,花了六、七年去钻英语,在国外他们讲英语的国度也可以称得的上是英语的专家了,达到了那个层次,但是我们的会话能力却像他们的小学生一样。实际上,我们把英语也雷同于汉语在进行研究,没有摆正英语只是一种工具——表述的工具。而中文——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工具,它是艺术,是学问,是人文的科学,是开慧益智的一个法宝。这些丰富的特点和功用,都是西方文字和语言所并不具备的重要区分点。我们从甲骨文研究、到没有简化文字之前的文字特点来分析,我们都可以深切地去体悟到这些特点。中华的古代祖先们的确是一种大智慧,我们的祖先是运用大智慧创造了中国文字和语言。这一点已经被近代的科学所揭示, 只要把现在世界各地的关于这方面研究的知识联系起来,结合我们古代的国学文化进行分析,就能辨识得十分清楚。

像我们的语言发音的问题,世界上曾经存在着七大母语文化,现在已经有六个已经消失了,没有了,这个母语文化也就是原生文化。只有我们的中华文化母语文化还得以维持下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就在于我们祖先为我们设计的具有智慧的文字和智慧的语言。

智慧的语言,科学研究已经发现:讲英语的语言区在我们大脑后侧的听觉区,而讲中文汉语的语言区在我们大脑前额的运动区附近,这个已经被揭示出来了。而且,说中文的人是大脑双侧的生理功能同时被调动,阴阳属性的正电和负电同时激活大脑前额的慧识区,也就是传统丹经学说标识的洞房区。这个区域,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它可以产生智慧。西方的科学家,曾经长期为他们直觉和灵感的产生不稳定而进行深刻的研究,但是东方的文化却涉及本身的语言和文字就具有益智开慧的功能。像欧洲英国的科学家就发现,说中文的人使用大脑比说英文的人的功能要全面得多。英文是单侧调动,中文是双侧调动。美国的科学家,也发现人产生直觉和灵感的时候,是直接在大脑前额的洞房区产生放电,产生的耀斑使人产生了超前的思维和本质性的揭示。

这些特点,就为我们经典诵读和西方语言的学习找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我们应当在学习中文过程当中,继承传统文化国学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经典诵读,注意布鲁卡区和威尔尼克区不同的放电现象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主动地启动我们大脑双侧布鲁卡区的功能,开启我们大脑深层的慧识。

因为我们大脑皮层只是很小的一个面积,但大脑质层的面积重量贮存的信息远远比皮层丰富得多。只要把我们大脑深层的功能启动了,那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都会拥有比西方造就的人才更丰富的科学创造力。所以继承和承传我们的传统的国学,来解析我们本民族文化的意识,解析我们本身文字和语言上的优势,这对我们认识国学是极其有帮助的。

像汉字也是这样,汉字基本上都是一些智慧性的创造。这一点,日本的科学家江本胜他通过水结晶的试验,也揭示出了汉字的科学性。他甚至发现,通过高速摄像机,通过对水、冰融解成水再结成结晶的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他就发现了:任何冰块在融化成水的那一刹那间,都呈现出中文的“水“字的形态。这说明我们古代的祖先在创造文字时,是在大慧大智的状态下观察到了这个变化过程而创造了我们中华带有智慧性的文字。

而且,老子也指出“上善治水”,要用德、用善、用美来治理、改造、统驭、改变我们生命之水。江本胜博士通过对各种各样的水进行试验,发现水能够认识字,辨识字的好坏,辨识语言的好坏,从而结出不同的结晶体。这一发现,也说明了精神和物质是相通的,也证明了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性,所以中国的文字是一个全息性的模块。

就像“愛”字,友爱的“爱”、爱情的“爱”,他通过冰的试验、水结晶的试验,他就说:中国繁体的‘愛’字,结出来的结晶非常美丽。然而简写的“爱”字,由于去掉了中间的一个“心”,所以只是朋友之爱,那么这个爱也就不真实。的确,这种改、这种简化,抽出了中国文字在造型的智慧意用。现在男女爱情的话,没有真心之“愛”,只看地位、名誉、金钱来衡量,实际上仅是一种友谊之“爱”。因为不是用真心互爱、互敬、互信,那么就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和矛盾,这都是反映出了德的无所不在。你看现在的家庭——冰窖式的家庭、火山似的家庭、桑拿式的家庭非常众多,也表明了其中能反映折射出我们离道失德的现象。

例如,礼貌的“禮”字的改写、简化,也是这样。折射出我们的道德水平,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并没有达到古代圣贤们的那种境界。繁写的“禮”,是讲我们要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沐浴更衣,将最好的、最丰盛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才叫“禮”。但是我们把这个字一简写以后,就成一个钓鱼钩“乚”了,也就是说我们穿西装、打领带,脸上抹得光光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冲你鞠一躬,手上却拿一个“钓鱼勾”,把你口袋里的钱钩到我口袋里来,这就成了“礼”。这一改,就把古代的符合道德原则、原理的字意全部都加以改了,这说明我们还没有达到古人那种道德的状态和水平。

所以,我们对传统的文化、对于我们的国学,在还没有达到与“古人语,古人谋”的时候,应该持一种慎重的态度,不能够一概将它视为糟粕。也应当去进行正确的解析,这样我们才能够真实地去继承。不然的话,都当着糟粕泼出去了,就没有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一个民族要想存在,那就要完全靠文化的存在而存在。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教育又是民族的生机。所以,研究我们古代的国学文化、道德文化——无论是道学的理论系统、还是儒学的理论系统,我们千教万教都是要教人求真,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做有道德的人、有道德品格并且有丰硕道德能量的人。我们千学万学也是要学一个真正的人——就是要具有道德心灵、具有道德头脑的人。

我们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开创我们智慧的能力,只要我们真实地去进行国学的教育,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智慧将会远远比西方人强大得多。所以近十年来,我们国内就在恢复国学,提倡经典诵读。这个经典诵读,已经在民间如火如荼展开了,它为我们儿童早期发展慧性、慧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充分地弥补我们现在应试教育当中对于我们先天慧识的一种扼杀、禁锢的副作用,使我们下几代培养出来的年青一代会含有丰富的科学创造力。

我们的大学生也好,你们将来要踏上社会,我不知道你们现在的自我感觉如何?大家可以扪心,自己问一问:我是否真实具有科学的创造力呢?恐怕有这种信心的人不多,因为这种科学创造力、这种灵感慧识,在东方而言它是一种慧性,你只有具备丰富的慧识,你才能够运用你后天学到的智识,来发现你那个领域的科学的新范围、新领域、新结论。

我国近几十年来,虽然全面地抓了教育,学生的负担都感觉到很重,想把教育推到世界的前列,但是所有的诺贝尔科学奖与中国的科学家这么多年都擦肩而过,好像没有缘分式的。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在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没有高度重视培养我们的慧性慧识,只注重了智识。太极阴阳图只重视了一侧,另一侧对我们过早地开发智识所压抑住了。通过对国学的研究、继承,展开经典诵读可以尽快地扭转这一局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展开对著名经典的诵读,这对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慧性、培养科学创造力是极有帮助的。


以上,简单地把各方面谈了一下。由于内容太多,题目也太大,我相信只要把握好了国学的过去、现在、现状和未来的可能的机遇,我们及早地在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涯中,在早晚各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诵读著名的经典,例如《老子·德道经》、或者《周易》、或者《四书五经》,那么我们的人文素质、道德心灵和智慧双运的头脑的建构,就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我在全国抓了许多点,从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甚至到胎教,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获得的成果是非常典型和喜人的。大家有兴趣也可以从网络上看一看这方面的事例,提高自己对国学的爱好和兴趣,并且去实践我们优秀的传统国学文化,使我们在德道的基础上学业精进,即使在今后踏上社会,也能够打造一个亮丽的、符合道德规律的人生。

最后,祝福大家学业成功!国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熊 春 锦

[ Last edited by 梦觉 on 2007/1/14 at 17:14 ]
-----------[center]承启道德文化 培育振兴中华的圣才[/center]

[center]熊 春 锦[/center]

[center]民乐一中演讲录音整理稿[/center]

[center]2006-3-19[/center]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民乐一中,与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我们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新世纪的应用、理论和方法。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却出现了一些难以让人非常放心的部分。整个民族需要道德的复兴,需要道德文明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管理单位到行政事业单位,都在高度重视地道德理念、道德精神和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那么在这些教育工作当中,在文化的讨论当中,各种思想、各种学说纷纷地飞向社会,其中经典诵读在我们的国家十年前就已经悄然兴起,在全国各地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使我们众多的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智识水平和慧性水平,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

今天,我主要是就我多年以来回顾和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的这个道德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史和文化的轨迹,以及世界各国近代教育的一些理念和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得失,将这个心得奉献给大家,供给大家参考。


一 忽略德育人文的唯智教育是产生当前教育弊端的根源


在座的都是高中生了,即将完成自己的学业,迈向大学的门坎。我们当前是否具备这个权力?有这个信心向这个起跑线终点冲发上去,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名具备这个信念?就需要整体地分析一下我们的心理因素、道德水准和我们的潜在的精神能量水平和后天学习知识的能力水平,就要整体地认清我们自己内在的现象,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你只有知道了自己,你才能明白你前进的方向,才能够补充自己存在的不足,才能够寻到你的方向和目标。

所以在这个观念上,由于我长期在国外,在德国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文化研究、传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希腊,都对华人和你们眼中的洋人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就比较深入地将东方古代的文化和西方的古代文化以及西方现代的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做了一些比较,我是比较传统地按照那些系统论的方法进行剖析和研究的。

所以第一阶段先就汇报一下我们的现状。2004年,第45届国际奥林匹克教学竞赛,在4月4日到18日之间,在希腊的首都雅典举行。当时中国团队总分第一名,六名参赛的选手全部获得金牌。来自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的486名选手,参加了这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共有45人获得金牌,当时中国队是唯一的一支参赛选手全获金牌的队伍。曾经在我们国内引起了一片轰动,也震惊了世界。

但是呢,虽然奥林匹克这个数学奖、学科奖在我们的青少年当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获得,都被我们的孩子、被我们的中学生们高高兴兴地捧回家,但是几十年以来,为什么我们中国的任何一个学校、学府、科研单位都未能评选出一名、涌现出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呢?——在这个沉重的思考面前,无论是我们国内的教育家、文化的研究者、还是国外的研究者,都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就没有这个后劲,没有这个创造力,原因到底在哪儿?而且,近十年来,在我们的教育系统改革过程当中,教育家们都认识到我们有些偏差,有些失误。其中就是只注重了智力的教育,忽视了德育和人文美育,造成了这种被动现象。并对当代的中学生出现的心理素质的饥荒和缺陷,进行了一些反思,基本上归纳了十个特点——不足的方面的十个特点:

一 ,就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地存在着自我意识太浓厚,自私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二种,就是依赖心理严重,应付挫折的能力差。在生活上他们往往依靠父母,在学习上依靠老师,缺乏研究创新的精神,这点我在国外是观察得比较清楚。

就在进入了近代以后这十年来,我们国家有很多的家庭发财致富了,将自己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就送往外国读书。但是,我所接触的这帮在外国求学的中学生,很多都是铩羽而归,没办法过好语言关。因为他们在国内的读书阶段,长期依赖父母,依赖家长,依赖学校的老师,到了国外以后难以适应国外的语言环境、独立生活能力的环境,难以适应学校里面的节奏和社会上的诸多方面的环境,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没有善恶分辨的能力。许多中学生在那里不能判别正确与错误,很多甚至就被西方的黄色电视、黄色的社会环境很快地拖下了水,沦为西方那些公民所瞧不起的一群人,真的很失国格。有的在国外拼命地挥霍父母所挣得的资金,高享受、高消费、高挥霍,而学业上面却没有点滴的进步。一个普通的语言关,读两年下来还是不能被那面的学校所录取,大学之门始终遥遥相隔。这说明我观察到的国外的中学生的现象——他们到国外的现象,也说明我们国内在教育这些孩子上面,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于培养我们孩子的自主能力、自我独立生活观、正善——正确和错误、善良和罪恶这方面的判别能力,这个教育没有确立起来。所以我们在走出国门以后很难以独立,很难以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自己,成为在国外的独立者。

但是,大学生这方面的情况就比较好得多,虽然比例占的比送出去的中学生好像少多了。这几年出去的中学生占的比例太大了、太惊人了,而且这些中学生出去以后,没有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西方的文化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得非常系统、非常透彻。我们中国人出去以后,嘴里除了会一点英文、会一点中文文字以外,对于传统文化一问三不知,所以海外的华侨就形容现代的中国人是“香蕉”。为什么叫香蕉呢?看起来是黑头发、黄皮肤,但是把这一层黄皮扒下来一看,里面的内瓤是白白的,都是白种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祖先的东西,既不知道“四书”也不知道“五经”;既不知道自己历史上的优秀文化,也不知道自己历史上的科技发明,所以就给了我们很多的年轻人一个雅号叫作“香蕉”了。

所有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的。第三个缺点,就是表现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骄傲、自满、自负,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无视自己的缺点。这个现象,主要是表现在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人的身上。第四点,就是自控能力比较弱,抗诱惑的能力比较差,课内的注意力不集中,这种现象可以説在我们中学生当中,也还是比较普遍的。第五种,就是性格孤僻,喜欢独往独来,缺乏对应社会和待人接物的能力。这些特点、存在这些特点,那的确是由于我们重视德育不够,我们很多的学生性格偏向孤僻,由于现在在家庭当中姊妹不多,独生子女比较多,这种现象占普遍,所以养成了比较孤僻的性格。父母和子女的交流时间太少,是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对应社会和待人接物的能力都比较差。像我在新加坡所碰到的中国出去的年轻人,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本地出生的华人比较,我们这方面的能力的确是太差太差,没有竞争性,没有竞争能力,难以在他们那个地方站住脚,并且顺利地发展开来。这也是在我们教学上应当注意防止和将这种性格孤僻、独往独来的现象加以克服。要加强我们每个人深入社会,加强人与社会亲和力、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这样一种能力。在东南亚的华人圈里面,我们的中学生常常用自己的时间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动深入社区进行访问、了解,写出自己独到的社会现象访评、采访和记录,从而提升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与社会接近这样一种能力。这实际上就是培养了自己独立生存,并且加以提升自己分析能力的这样一种自我教育。

在我们的中学生当中,存在的第六种现象,就是虚荣心理强盛,攀比严重。虚荣心、攀比心,其实是学生们自尊心扭曲的一种心理表现。在心理学上分析而言,的确这都是一些病态的前期反映。第七种,就是心浮气躁、遇事不冷静。第八种,就是焦虑心理严重。在焦虑症当中,到国外的学生当中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因为我在德国不仅从事教育也从事医学,在国外挣钱不容易。告诉你们,我是身兼多职,同时也治疗一些人的心理疾病,也就发现了普遍有这个焦虑症。一种压迫感,一种不能自我释放、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现象,的确是带有共性的心理病态。其实这所有存在的问题,都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关键是我们的文化研究脱节了,我们的德育理论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断裂层,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德的教育,把道德教育伦理化了,而没有将它真正地全面认识清楚,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当中出现了一个脱节的现象。使这些本来很容易自我调节、完成自我完善的一些现象却变得难以调节,而形成严重的神经衰弱,最后导致精神崩溃。第九种,就是负疚自责的心理,在中学生当中比较严重。第十种,就是自卑自弃的心理。这个心理疾病,常常是由于频繁的考试排队,屡考屡败,越败就越馁,而不是越奋起,而是自我放弃、自暴自弃,这种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

所以,目前我们国家对我们中学生的状态,基本上是分析了在现代教育理念前提下存在的这么十种不足的现象。这些不良的心理素质的后面,我们经过研究和考察,发现都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的学生精神负担过重,压力过于巨大,烦恼过多。根据统计——医疗部门参与了统计,四分之三的中学生,睡眠普遍不足;有四分之一的中小学生,晚上难以入睡;有百分之二十三点五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有百分之二点一的少年儿童,需要借助药物或者保健品帮助睡眠;百分之六十四点八的少年儿童,早晨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人叫醒,或者说被闹钟吵醒。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个情况。在东边有些学校里面,有些学生编的打油诗说:学生是人生的写照,非常痛苦。起得比鸡还早,虽然说睡得比小姐还晚,有些打油诗是挺有意思的,这说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功课负担、学习负担的确过重。


二 传统德慧智教育模式是振兴民族文化科技、拯救当前教育的科学方案


但是,我们这样一种状态,是不是真的能够使我们民族出现振兴、出现真正的飞腾呢?这是需要我们与学生们共同探讨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目前的这种教育方式,已经存在了,它的不足已经暴露出来了,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这个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地发展下去,在前进中改掉不足的部分,同时又减少这种不足的教育理念产生的弊端和损失?我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并且实践,办了许多的试点,就提出了一个中华德慧智教育的理念。这个理念建筑在同步地提升道德心灵,开发我们的慧识,提升我们的智知——先天的慧识、后天的智识,从而弥补我们当前的教育当中的不足,减轻你们的精神负担,帮助你们调解心灵的压力;同时使我们在心理上具备能量——精神能量,顺利地完成各种考试。即使将来踏入社会,也不会损伤你们的精神系统,使你们具备着对应复杂社会现象而能够正确顺利地完成自己人生之路的一个教学方案,这个理念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在这之前呢,为了使大家了解我们德慧智的教育理念,还要分析一下二十五年前,我们中国教育理念和美国教育理念的一个对比数据。

在一九七九年的六月——时间早吧?七九年六月,中国曾经派出一个访问团,到美国去考察他们国家的初级教育。回国以后,这个访问团撰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其中有一个见闻录的部分,有四段文字讲到了这个访问团在美国考察了各个学校以后的观感,并且还信心十足地作了一个预言。

美国学生接受美国式的初级教育的表现,归纳为四点:第一,美国的教育方式下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好像他们个个都非常地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小学生都非常自信、自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着信心,没有任何自卑的感觉,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知识的海洋,在知识的海洋当中自由地搏击,这是第一个现象。第二个现象呢,就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在那里高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转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一样。这个现象那是真的,不仅只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五年级的学生在算算数的时候还在掰手指头,甚至有时候连脚指头都在鞋子里面动动,帮助他进行计算。你们别笑,是真的。我们中国有一个孩子,他随他的家长转到那里去后,六年级,他在那里是运用心算、脑算,很快就在他学校里面成了第一名。但到了初中他又不行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后面再进行分析。但是外国孩子为什么在小学过程中一直离不开手指头,而我们却能离开手指头?这个答案实际上都是有的,但是好像国内没有研究它。小学生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是他们却充满着科学的幻想,都普遍想产生发明创造。第三点呢,就是美国的教育重视音乐、体育、美术,而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功课,无论是在美国的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音与美的活动都普遍地如火如荼。但是,数理化却没有学生问津,就是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数理化的学习当中去,而过多地热衷于音乐、体育、美术的活动。第四个特点呢,西方教育当中、课堂中,他们的课堂教育几乎都处于失控的状态,学生之间相互挤眉弄眼,或者谈天说地,或者翘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在最后的结论部分,这份报告做出了一个预言式的评价——这是早在七九年六月作出的,当时就肯定说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进入了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这是当时的考察团得出来的结论。

然而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到中国来进行教育考察。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一些学校以后也撰写了一份报告。其中在见闻录部分也写了四段观感和现象,也同时作了一个预言。他们所观感的第一条,就是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是不是这样一个动作?(先生示范)我小时读书的时候不是这样做,可能现在普遍都是这样做。幼儿园的学生呢,就喜欢把手背在后面:老师好!是这样一个动作(先生示范)。他们把这个看到的现象,作为一个特点来记录下来,跟他们国家的学校教育进行比较。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我觉得有点冤枉,你们喜欢早起吗?我看都喜欢睡懒觉,对不对(学生笑)?但是,他们就认为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这个“喜欢”我觉得也用错了,我看你们谁也不愿意边走边跑边啃馒头,所以他们用词有点不准确,是不得已,为了赶时间,抢正点才那么匆匆忙忙边走边吃饭,实际上对健康都是有害的。

第三个特点呢,就是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做家庭作业。因为在国外没有家庭作业啦,他们的学校里面,小学、中学都没有。根据一位中国老师的解释,他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也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面没有做完就拿着回家继续去做去了。但实际上,我看是另外布置的家教作业吧,对不对呀?

第四个特点,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的时候,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而其他人则没有,用这种方式来鼓励优秀的学生。他们在报告的结论部分呢,这个美国人他是这么样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是世界上起的最早、睡得最晚的。——的确是比鸡子还起得早啊!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他们也有个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在中国科技和文化方面,中国必将会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他们的预言是二十年,我们看一看,到现在二十五年过去了,我们赶上美国没有呀?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家和美国的教育家都预计错了吗?——这的确是值得人反思的。

但是,我分析了中国的教育理念和西方的教育理念,并且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和西方的古代教育理念以后,我找到了一个答案:其实,美国人认为中国优秀的地方,就是中国人教育当中欠缺的地方;而我们认为美国是错误的地方、病入膏肓的地方,正是他们正确的地方。——特别是第三条。第三条是什么呢?学生在初期教育阶段,他们的教育理念是高度地重视音乐、美术、体育这三样,那的确是开展地如火如荼,这一点在整个西方世界是可以看到的。为什么呢,这是在培养他们的直觉和灵感,就通过音乐、美术和体育运动,培养他们智慧这两个字当中的慧性。而我们呢,却过早地全力以赴地去推行让孩子们将智识拼命地提高,这一点我们虽然能够在十六岁之前达到一个高峰,但是到了十六岁以后,由于我们没有将我们的灵感、慧识、直觉加以培养,我们不具备这种能量。甚至连爱迪生讲的,“所谓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百分之一的灵感,却又是最重要的”这个天才的结论当中的这个百分之一,我们都把它掐熄了、掐灭了。

请问在座的高中生们,你们有没有灵感?——为什么没有呢?你们过早地将自己生命当中精神的能量,投入到后天智识的开发和利用当中去了。虽然你们可以进入大学之门,但是你们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中国大学生的创造性呢,就是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远远不及西方人。因为他们高度地重视他们那种直觉和灵感的培养,而我们却无形当中在扼杀、限制,甚至掐熄了这种灵感和直觉的产生。这一比较,就比较出来了,当然展开讲,理论是很多的,同学们都能接受理解得了,因为跟大家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高度地过度地去用后天这个大脑皮层的智识进行记忆,想想大脑皮层就这么大个面积,你把它塞得满满的,大脑深层的东西连一条缝隙都不留给它,它怎么出来?那个直觉灵感慧识就在我们的大脑质层,它不释放出来,那个灵感不闪现。你看著名的科学家,相信你们读了一些国外的科学家的成果,他们的研究当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常常是灵感突然一闪现,公式产生,答案结论迸发出来。

然而,我们国家的孩子们早期过度地将这种灵感的培养放弃,所以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的理论方法知识以及西方人发明创造的结果而展开研究,难以产生我们自己独立的、新鲜的、创新的、开发式的创见。所以诺贝尔奖金的这个份额虽然很重,却与我们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无缘,总是擦肩而过。我们甚至有些人在那里骂街,说世界上不公平,我们很多的科学家可以获得。是的,是有些科学家可以获得。但是我们在家里又狗咬狗,互相拱,为了这种创新真正推出去,也是一种悲哀。比如,山东的有张颖清教授他创造的全息论,曾经很有希望在国际上推到评选的行列当中去,但却被我们自己的嫉妒心把它批判成为伪科学。国外没有伪科学这个名词,科学就是科学,你拿出真东西来,那就是真科学,没有先在理论上进行判别它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这种方式。所以,我们有很多的创意在这个萌生状态就被我们自己掐灭了,而不能够轻易地去责怪世界各个国家的评委们不公平,一旦我们的科学发现是真正地过得硬的,人家是肯定会承认的。

有的学者总结了一下,这个二十五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却培养出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相反,我们中国自己认为优秀、别人也认为优秀的教育制度,却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一些人才。

比如说,富豪也是这样,我们中国的富豪好像都是机遇型的,发财的机会到了,突然一夜就暴富,一个个地都像空中的楼阁。昨天我还查阅了一下资料上的,有位几十百、亿万富翁吧,被枪毙了。兄弟三个买凶杀人,被判了死刑,既然富到那个程度,为什么会犯罪?而是一些低级性的犯罪,心中没有道德,头脑没有知识,不就是典型的现象吗?

然而在整个西方这个知识型的富豪,他不仅关注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衰,而且也关注民生公众的事业。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盖尔茨,他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知识性的富豪,在中国也开了分公司。他的管理理念、他赚钱的模式,都是有优秀的部分的。他和他的妻子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援建设,支援教育,支援科技开发。但是你看我们中国现在出现的这些富豪们,有几个是能够称得上慈善家的?国内可以说很多的富豪都成了吝啬鬼,没有多少能够成之为著名的慈善家的。

这都说明在前期的教育上、在道德教育上是有缺陷的,心灵的基础、道德心灵的基础是不完整的,急需要从教育方面提升我们国民的道德素养、道德素质。这正如国家所提倡的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公民的公德教育,这点已经在中央逐步地推开了。大家注意看一看最近的电视就知道这种情况,是急需要将经济发展和精神道德提升同步抓起来,才能确保我们经济发展的利益不被消耗,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步双轨前进。胡锦涛主席在人大这次会上也提到了“八荣八耻”,这都说明我们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了我们国民的道德精神教育。但是如何落实中央的精神、国家的方针,就需要我们历史地全面地去研究我们国家的历史。


三 振兴道德教育  用经典诵读塑造道德心灵、打造亮丽人生


在这里,需要跟大家探讨一点我的研究成果,那就是说从历史研究,我们都不难发现:在我国,我们这个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例如在十六世纪之前,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众多的发明都优先地诞生在中华这块古老的土地之上,四大发明就在我们中国。西方的科学家都惊叹:“整个欧洲的科学灵感来自于东方文化,”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他们科学创造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古代的文化。

为什么在二十一世纪,整个西方潮水一般地涌向中国研究中国文化,商人进入我们国内挖掘宝藏,但是哲人和科学家却在拼命地挖掘他们所需要的精神的食粮、科学创造的灵感、精神的营养?我们要看到整个西方是双向在行动,向我们东方的中国在进军,而不能单单只是看到他们很重视我们中国的这个市场,是来发财的,他不仅发物质之财,还准备着发精神营养之财。例如,我在德国所接触的所有学者的家中,每一位家中至少有两到三个翻译版本的《道德经》。——你们家里有没有?中国人家里都没有,外国人却家家都有这本《道德经》。美国众多成功的企业家和文化研究者,同样地每个家里都必然有这本书。——为什么呢?因为早在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就已经说过:东方老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充满着滋养他们灵感的精神的食粮,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这个评价,我们可知道我们自己没这个感受,因为我们看都不看它,对不对?像俄国的托尔斯泰,他也曾经说过: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源于东方的孔子,更重要的是老子,老子的精神、道德精神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可是我们在国内,所有的学者都没有认识到西方人的这个认识的高度,原因在哪儿?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祖先的知识当中发现是营养,发现是科学创造的动力?却非要等到外国的科学家、外国的哲人、文人发现了以后,我们还盲盲目目地不觉得、发现不了。这是因为我们丢弃的东西太多了,最根本的东西是因为我们丢弃了经典诵读的方法。

这个丢弃,研究一下中国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最开始的丢弃发生在明代、明朝的时候。由于理学家朱程,他们创立了理学,将经典诵读当中的诵读——儿童诵读老子的《德道经》和《易经》取消了,只读“四书”,而不再重视学习经典,所以有的学者曾经说:“大全出而经说亡,八股行而古学弃”,在那个时期就丢失了。就不知道这个著名的重要的两部经典是我们青少年早期教育当中的重要的精神食粮,就忘却了这点。历史的沿革,发展到了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当了北大的校长,并且当了教育处长。好像当时他一天下了三道命令吧,就取缔了经典诵读的学校教育的安排,这样就使近百年来,我们整个民族的教育与经典诵读完全断裂开来了。

实际上,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完全是一个慧智性的文字和语言,必须要通过经典诵读才能完成。特别是这个道德教育,什么叫“道”?什么叫“德”?如何去明这个“德”、知这个“道”?这个建立起来,明白了,就会成为每一个人从小到大的自觉行动。不需要老师去串说,校长去说教,关系到了你们自己切身的利益,就会成为自觉的行动。

看我们现在真正知道这个“德”的有多少同学?这个“德”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哪位同学给我介绍一下?什么叫“道”,什么叫“德”。这个“道”字,我们看一看,中国的文字是象形象意都在里面,是个全息的模块,每一个字都有甚深的哲理,每个字都有学问。这个“道”字上面是两点“丷”,下面一横,代表什么?代表地和天,我们生存在天地之间,地气上升,天气下降,这双重能量流行于我们身体内外之中,我们要把握住它。这种能量在我们的躯体传输,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够把握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道路,明白天地的自然真理,这才是知“道”。不要单纯地按照宗教的观念去理解这个道,一听说这个道,呵呵,就想是不是“牛鼻子老道”。实际上“牛鼻子老道”比这个《德道经》诞生得晚多了。为什么呢?这个《德道经》她是在战国以前产生的,而中国的道教是在汉代后期才产生的,不要犯糊涂,它不是宗教,而是老子在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智慧状态下,发现了宇宙的最高真理而撰写的一部无所不包的大哲学、天体学。

当然,你们可能没有我注意的、研究的范围广泛。西方的科学家从研究宇宙自然的客观规律当中已经发现了,整个宇宙星系在不断地膨胀,但是也有一个引力——黑洞的引力,使这种星系不断地萎缩,但里面又含有一种真空,这就是老子描写的道的一种现象。他能观察得这么细致,西方的科学家都非常地敬佩他这种深邃的观察力——空前的、超越时代的、不借助任何仪器的观察能力。所以,我们通过阅读老子的著作,能够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首先是明白自己的人生之道,进而明白家庭之大道,明白社会之道。真正地去“修之身其德乃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不明白这个自然之道,你不明白自己生命之道,那么你的人生路将是盲人骑瞎马,你就会在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面困住了,你的心胸就无法展开来。

然而,要想认识这个“道”,必须要有德。没有这个德,不足以彻底地明白道,这就是老子当初为什么写的是《德道经》、而不是《道德经》的原因。为什么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都是《道德经》呢?这是因为人类发展史到了汉朝的时候,已经开始逐步难以明白老子那个时代的大智慧状态所观察到的东西,王弼他就把她颠倒过来了。这一颠倒过来,倒是为这个神秘现象——玄学奠定了一个基础,为汉代诞生宗教产生了基础。所以我在国外讲学的时候,就讲到了《老子·德道经》是中国古代科学之父、宗教之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且,她作为科学之父,既推动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大量科技发明,也同时在17世纪老子西游记展开以后,游到了西方。通过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带到了欧洲,在欧洲开花结果,启迪欧洲的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位制,成为世界级的数学泰斗。这些,可能你们都接触过、研究过。

那么,如何明白这个“道”?我们既然知道老子的本意是要求后人在读到他的书的时候,要通过这个“德”来进入道的境界,明白自己之道,那么我们就要明白这个德。这个“德”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同学能够给我解释一下?这个“德”字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你们课堂道德教育讲到了这个“德”字没有?这个“德”字的结构,我们分析一下:左边是一个“彳”,右边上面是一个“十”,下面是一个“四”,再一个“一”、下面是个“心”。那么总体用拆字法拆开来看,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十种善心、四种行为准则,一心一意地、终生地去做到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他人服务,这才叫真正的德。

哪十种心呢?这个“十”字里面包含哪十种心呢?包含了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十种心。我们是否都具备呢?是不是这十种心都有啊?所以我在国内其他地方讲学的时候,我就说:我不敢说我十种心都有,我可以在大会上公开地说我是个缺德的人,我还在继续修这个德。因为老子讲了,这个德你想保持得完整,很不容易。她是“一”的状态,她用“象、数、理、气”当中的“数”来表示,用“一”来表示这个数、表示这个德。这个德,你没有很高的修养你保持不住她的稳定。一有了后天的欲念和贪欲或者错误意识的判断,你就丢失了这个德的完整性,所以《老子·德道经》中始终用“一”来衡量社会、衡量人、衡量万事万物是否能够健康正常地向前发展。这个“德”一朴散开来以后、一解体以后,就是五种德——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所以老子就强调,一定要把握住这五种元素、五种品德、品格和能量的完整性,使自己处在一种健康的心理、精神状态,这才是根本。

你像我们现在的确是越来越缺德了,越来越少了。比如说,这个“忠孝心”要求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在家里面你要孝敬父母,在学校你要尊敬老师、师长。我们的学生能够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吗?我看很多报道反映说,很多的学生都指着父母的鼻子说:你他妈的生我干什么,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你生我干嘛?——对不对?哪儿来的孝敬心呢?就是在国外,他们的孩子虽然十分地独立,也都没有强调这个孝敬心,但是也没有像国内的孩子们这么厉害,都已经爬到父母的头上去了!有的孩子甚至把父母的口袋当成自己的银行,父母睡着了,半夜就翻父母的口袋弄点钱花花,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产生了。你说他缺不缺忠孝心呢?他肯定就缺乏嘛!对不对?!比如我们有些成人,踏上了工作岗位,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没有想到如何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最高利益,而是开始贪污了,他有忠孝心吗?这个“忠”字就不复存在了。他“忠”什么,他“忠”自己的口袋,“忠”自己的老婆,“忠”自己的小秘去了,他把钱都花到她们身上去了,那么这一部分德性他就缺乏了。

“好善之心”,我们现在看看好善心有没有?——也开始出现缺乏了,社会公德缺乏这一部分。好善心,要求见人之危则扶助和帮助。你见到动物之危,都要救活解脱。但是我们在新闻报道里面看到的负面报道,的确是令人感到心痛。有的当街强奸妇女,几十人围观而没有人报警,哪有一点善念善心呢?在四川报道,半夜追杀杀到自己门口,求救者想挤进门内获取保护,他却赶快将门堵上,躲在里面索索发抖,也不愿意救别人一命,结果那位女性横尸街头,那更不用说见物之危了。我们虐待动物的现象太普遍了,最近网络上还在大肆鼓吹虐事件——有位尊贵的小姐用高跟鞋扎进小猫的腹部,把肠子都带出来,然后插进小猫的眼睛里边,把猫的脑袋砸穿。新闻报道中,一方面是批评之声,一方面是新闻界的炒作之声,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呢?为了赚钱!大家现在都成了孔方兄的徒弟,把两个大铜眼镜戴在眼睛上,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钱了,想方设法赚钱,迷失了道德,丢失了良心,丢失了这个善。

那么慈悲心平等心等等,要解释起来就是一堂课,我看那边风刮得有点凉,大家冷不冷?讲谈多了恐怕不太好,重点提到就行了。我会向你们的图书馆赠送一部分这方面理念的书籍,你们可以自己抽时间去看。在这里,我重点通过语言的声波,向大家把重点的先讲一下。请大家稍微坚持一下,我尽量地压缩。

那么这个“四”呢,下面这个“四”是个准则——行为准则,称之为“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我们的心,这个“礼”代表的是心,因为礼德火明属于我们的心,这里面牵扯到古代的一些医学知识。凡是不符合我们修持道德心灵的,我们就不要去说;凡是不利于我们修持道德心灵的,我们就不要去听;凡是不符合道德心灵建设的,我们不要去看;第四种就是凡是不符合道德心灵建设的,千万别去做。因为古人说了: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天有余。很快。需要我们信守这四项原则,那么我们才能守住自己的德,具备这个真实的德,而不是空头的德,

现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同学们当中也的确有这个现象,普遍存在着辨识能力差的情况,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当做的,什么是不当做的,什么是不该看的、该看的,这个分辨能力都差。为什么呢?我们缺乏一个道德心灵的滋养,缺乏这种营养,缺乏这种能量支撑我们正确的判断能力。

我们人的生命是有两套系统,即性命性命。这个性是性体系统,指我们的精神系统;什么叫命呢?命是我们看得到的肉体系统。古人在一种深度的观察之中,发现了这两套系统复合结构起来,才共同构成我们的生命。《黄帝内经》里面也好,古代众多的经典里面也好,都谈到了这个问题。老子就曾经说过: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文言文不太好懂,需要解释一下。这就是说:天供应我们五种德性的能量,被我们人体所吸收,对我们的精神系统产生营养作用;大地生长五谷、各种菜蔬,它们提供的能量营养我们的肉体,是两个能量供应系统。不要以为成天吃鱼吃肉,吃高营养、高能量的物品就能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健康,不是这么回事。需要德性能量的支撑、补充,这两种能量是通过3种途径在我们体内得到发挥的。一个,宇宙中普遍存在着真空能量,真空能量就是德一的能量。这一点,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在不断地膨胀,整个太阳系在银河系当中也是要膨胀。中国上海天文台通过电子望远镜,也发现我们银河系有个黑洞。但是这个星体在运动过程中,一方面是萎缩,一方面是膨胀。这里面有一种能量制约,那就是真空能量,所谓真空能量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德一的能量。科学家把原子轰开以后,才在里面稍微发现了一点点痕迹,还不敢肯定,但他们肯定了这种能量的存在,因为这是在微观下、甚深的微观下才能看到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可以随着我们的皮肤进入我们体内,随着我们鼻子的呼吸进入我们体内。

原来科学家们发现的空气当中,只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成分,那只是初步的发现。但是,我们的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指出了:有一种五德的能量从空气中进入我们体内,营养我们的精神系统。而且,我们从小到大的营养——精神能量营养,有一个储备的过程。从0岁到女子的14岁、男子的15岁,是一个完成自我精神能量储备的生理阶段和时期。这个储备阶段,使我们的整个仓库里面含有六等分,用数学的形容方法,就是这个大仓库里面划成六等分,这六部分都圆满了。但是一过了16岁到24岁,消耗六分之一。八八六十四、在六十四岁以后,精神仓库里面的营养能量就消耗亏尽。女性呢,每七年消耗六分之一,到了七七四十九岁那么她的精神能量仓库也就枯竭了。由于精神能量同样地支撑着我们肉体的变化、生理变化,所以女性到了四十九岁以后,就失去了月经,进入更年期。男子到六十四岁以后,也失去了生育的能力。这一个看不见的能量和看得见的生理结构,是一对完美的阴阳,互相影响和作用。

你像现在很多的小学生,我们有的女孩子九岁、十岁就来月经了。为什么?是因为过早地终止了从自然界取得、吸取、获得这个道德能量。过早地靠他们向后天的发展,剥夺了他们从宇宙空间获得这个真空德一能量的机遇和机会,才产生了他们的早熟,这实际上是危及整个民族健康的、愚蠢的一种现象。实际上,充分地让他们在应当获得先天能量的时间、这个生命期内充分去获得,而不要过早地进入后天的状态,那么他们将来的生命才是最健康,而且创造最丰富的。如果过早地进入这种状态那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呢,在这个道德的能量摄取方面,大家在座的都已经开始调用仓库了,你们都在调用仓库了,每八年或者七年消耗仓库里面的六分之一能量。

所以,现在你们如果及早地采用经典诵读的方法,从经典当中摄取精神营养,从自然当中摄取这个精神能量,这一爻就会减缓衰老。别像我带的一些学生一样,在大学里面熬了几年熬个博士出来,在那学传统文化。到我面前一看,他比我这个头发还稀,光秃秃地成了个秃子。为什么呢?他才三十五六岁已经秃了顶,我说我快六十岁还没有像你那样光秃子,你把你的仓库里面都耗干了,你再找我学,怎么学东西?灵感都没有了,把那个先天本钱都已经赔光了。所以呢,你们现在还来得及,因为你们刚刚损耗六分之一,要争取到三十二岁你们才损耗六分之一,那才将来有出息。身体又健康,精神又饱满,任何的知识拿过来你很容易吸收,你的创造力也能够迸发出来,就会产生自己的新发现、新观点,你的一生就不会庸碌无为而必定有所创新。


四 文以载道 语言文字开发启迪智慧的原理


这个经典诵读为什么有这个好处呢?这是因为我们祖先是在大智慧当中设计了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国外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发中文语音的和发英文语音的,在大脑发音的区域不在一个区域。发英语的——也就是拼音文字的人和民族,他们的大脑调动功能,是在他们的大脑后部的听觉运动区这个区域,靠近这个区域。而我们中文语音发音,所调动的是前脑运动区前侧的这么一个区域。由于今天没有幻灯,如果有幻灯那就非常直接。后面的语言区叫威尔尼克区,前面的叫布鲁卡区。国外的科学研究发现,这两个区域,发音的区域是不同,这就为我们学好英文也提供了一个提示。为什么呢?学习英文的人你要高度注重你的听觉,因为它靠近听觉神经区、而不是中文的靠近运动神经区。也就是说所有的外国语言,你别把它当作学问来学,你把它当作工具来学,你多听就行了!通过反复认真的听,你自然就会掌握它。

就像小孩子学习英语,他为什么那么快呢?他因为凭听觉去捕捉,调动的主要是听觉神经区的功能,而不像我们成年人这样要分清主语、谓语、宾语乱七八糟串在一起想得很复杂。我们在国内成了一个英文语音的专家,到了国外呢是个哑巴,讲不出来。别人在进行英语交流的时候——像我有时候专业方面的英语想请一个翻译,请他帮我翻译一下,他的眼睛比我还睁得大,他听不懂。为什么呢?人家一句话出来他在脑袋里面思过来思过去转换半天。语言他没当作工具用,把人家外国的语言也当作学问来办。所以,我们国内培养的英语人才出去了不能作翻译,很遗憾。像我在德国讲课的时候,因为我讲课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啦、哲学啦、历史啊、医学啊,内容科目太多,开始我请了一个年轻的中国的留学生,他出去把包包一夹:“不好意思,我翻译不了。”走了。我后来七换八换,换了一个德国人,在台湾学了六年的中文。——换了他,就是他跟着我翻译的话,每次来给我翻译时,皮包里面那个词典六大本,词典他得背着。我在讲的时候,他赶快翻书,他得达到这个程度,因为西方的语言远远不及于中国的语言,那的确只是单词嘛。你看看他的字典越来越厚,我看再过两千年他们自己也是糊涂的,单词太多了!对不对?他们学不同的学科就要学不同的单词,他分类分得太细,无法像中国这样应用一种语言文字,就足以包罗天地万物所有的知识。

实际上,我们的祖先非常地聪明,那的确是现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没办法达到的,而且我们的祖先特别地重视设计的语言发音区是帮助我们开启智慧的。因为前侧的这两侧,英国的科学家发现,讲英语的人只是一侧的大脑放电,而讲中文的人是大脑两侧同时放电。美国的科学家又发现了,凡是具有慧识的人——也就是直觉和灵感特别强的人,他们甚至在印度把一些藏在深山修炼多年的人拖到他们的科学实验室去进行科学考察,应用高科技的方法,应用一些世界上的难题让他们去进行思悟,因为那些人静坐的状态很高,他能够观察过去,现在,甚至预言未来,那么就观察看他大脑里面在怎么活动。结果发现,一个中国人早就用文字表述的一个图,只是大家可能没看到。他们就发现这种深度的大慧大智在产生的时候,在大脑前额的中央区有一些彩色的耀斑出现。那个区域,也就是像个鸡蛋蛋白的那个里面的前半段的中心点那个地方,出现了彩色的耀斑,灵感也就产生了。

这个结论,当我看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后,我就很自然地联系到了中国古代的金丹学说里。金丹学说是把这个区域称之为洞房,什么叫洞房啊?那不是小夫妻结婚的地方嘛,对不对?古代没有什么阳电啦、阴电啦、正电啦、负电啦这些名词,他干脆就用小夫妻这种方式来表述这个区域。——也就是说,祖先们为我们设计的语言左侧的正电和右侧的负电同时放电,你只要一开口说中文,双侧同时放电,并且产生电流就进入洞房区进行结合。那就会产生一定的慧性,对不对?所以中国所有讲中文的人,天然地具有聪明的素质。不是有个故事嘛,有个笑话:中国士兵和美国士兵和德国士兵三国的士兵,在一个国际军营里面训练。口令员说:齐步走。一个个地往前走,结果走到了悬崖边上。德国士兵呢,“扑通”走下去了,掉下去了。美国士兵呢,一看到悬崖拔起腿就赶快跑了。指挥员说:站住!站住!“我保命要紧,我还给你往前走啊”而中国士兵走到这个悬崖边上,不慌不忙,既不往前走,也不后退,也不左右躲闪,而是将正步走改成了原地踏步走。——说明了什么?既不违抗命令也保护自己。这就是不同的文化养育不同的人民。——对不对?我们结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这个文字,就知道我们每天说中文都在激活我们的智慧呀。当然,我们要是说粗话的话那不是智慧,那是你在损害自己。

本来如果时间够的话,我还想讲一个水的科学实验的故事。这个故事,提示了我们中国人应当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为我们具有祖先们为我们创造的最具有智慧的语言和文字,而且越来越被世界科学的发展所揭示。像美国人现在都特别聪明,他就利用中国的文字帮助他们治疗疾病。因为所有说英语的人很容易得一个病,就叫脑失忆症,他很容易把所有东西都忘记了,特别是老年痴呆,在国外特别多,可能就和他们的祖先在当初创造文字和语言的时候没有考虑好有关系。

我们中国的祖先们早就考虑好了,让我们的脑萎缩发展慢一点,得老年痴呆症的人少一点。你看西方的白痴多,精神病多,我们可不能来一个文字改革,改成什么拼音,把中国的文字全部甩掉。那一甩掉,整个民族的灵魂都丢了,所以你们将来要当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领导,千万注意点,别把中国的文字给改掉。我对中国的文字改革,我就头大。为什么呢?你看本来这个“礼貌”的“禮”,人家是穿得整整齐齐,古人是说的:你要穿得整整齐齐,有一种奉献精神,呈献给别人。你看这个文字改革瞎改一气,这个简写的“礼”现在改成什么了。你们知不知道,想过没有?它现在是穿得整整齐齐,西装革履,给你鞠一躬,对不起,钓鱼钩拿出来了。对不对?希望把你口袋里的钱弄到我口袋里来,怎么藏一个钩在那里干什么呢?这不是假礼嘛?!比日本人鞠躬还要假,对不对?所以这种文字改革,根本没有了解我们古代圣贤创造文字的本意,就在那里瞎改,而且把自己的私心、杂念都掺与进去了。我有时跟他们讲笑话,我说现在为什么道德教育这么难呢,我们乱改一气,把文字里面的道德精神都丢了,这个“道理”的“理”字都没了。比如还有一个字,如“爱(愛)情”的“愛”,他把“心”不要了,用友谊代替爱情,难怪一些家里是夫妻,到了外面就“拜拜”了,是朋友!你从字上面改了,离开了民族文化精神的食粮,在文字方面自我败丧了嘛。

所以,这些问题要整体地去看,而且在文字上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文字,是启迪智慧的。就像外国人用中国文字治疗失忆症,他们上面用英文写,下面用中文写。对那些完全忘记了英文、读不出英文的孩子们,让他们看着英文读中文,几天下来以后人家能够读了。那就说明中文具有智慧启迪的作用,他虽然不认识中文的文字,但是那个图形就有激活他智慧的功能。我们却还要把自己的中文字改革成拼音,太危险了!再改下去我看我们白痴就更多了,很危险!

而且,近代的日本科学家、研究者江本胜博士他从这个水结晶实验里面也发现了这个中国的文字的秀美、语言的秀美。而且发现,凡是善良的文字、语言、图形、音乐,都能使水结出美丽的结晶;凡是丑恶的意见、思想、思维、图像、乐曲,都能使水结晶变得丑陋不堪。而且通过他的水的实验,我也发现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也是大智慧下观察的结果。因为他在实验中,每一次做实验都发现冰融解成水的那一刹那之间,用高速摄像机摄制下来的五百倍左右的照片,那个形态刚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甲古文的“水”的形态。我这里图片太小了,这个“水”就像甲古文一样,就是完整的一个“水”字的形态。以后你们到图书馆去借,我都放在上面。这个汉字具有全息的功能,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我们的文字的时候、创造每一个字的时候,都是用大智慧创造的,我们不要轻易改动它。我觉得这一方面,台湾反而做得比较好一点。相反,我们在文革的时候改得乱七八糟,那更难看。那要讲一两个小时,各种各样的乱改中国文字的现象,都说明我们的道德水平已经离祖先们的那个道德水平和智慧太远了,才构成了这个现象。

既然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是启迪我们智慧的工具,那么我们就应该更好地应用它,而不要轻易地改动它。但是我们这些年来,的确是盲目地学习西方,学得太多了。你比如说,古代祖先们创造的这个书,它是竖排的,对不对?我们现在都改成了横排文。古人为什么要用竖排啊?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对古代圣贤的尊敬作用,你在这样看的时候是点头,对不对?这就是说点头YES,摇头NO。你看西方人看书,他NO、NO、NO,“你错了,我对的。”他脑袋总是这样看嘛,这不是摇头吗?这一摇头把自己都摇晕了,还否定人家,对不对?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个排列方式就很科学:啊,讲的有道理;啊,真佩服的;这个尊敬之心、恭敬之心无形中就诞生了。而且在医学上,我也发现了一个奥秘,我们在不断地点头的时候,你的颈椎在反复运动,这样就调节了脑部的压力,通过脑脊液就供应大量的能量给我们的大脑,使我们的头脑越读越清醒。然而我们在摇头的时候,刺激的是我们颈区的压力感受器,使这个脑部的脑压和血压忽高忽低地变化。你要是看多了这个横排字的书,你肯定头晕,所以我还是特别喜欢看直排的书。当然现在街上卖得很少,直排的没有。大家都改革了嘛,那么就咬着牙读了,不管头晕不晕。幸亏现在眼睛还没花,头还没晕,血压没高。

所以呢,我们要从表面现象、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看到我们文化的失落,重视传统文化,并且用现代的高科技、科学研究的成果,来综合分析我们宝贵的文化,重视我们前人的经验。


五 诵读富含道德营养的经典 打造时代圣才


这个经典诵读,我建议大家都能够进行贯彻。由于天气比较冷,我不准备再讲了。虽然我越讲越高兴,越讲越暖和,看到你们手已经在发抖了,脚已经在摆动了,就少讲一些。经典诵读很简单,不要求你们懂,包括老子的《德道经》和《易经》。

《周易》和《老子·德道经》,是中国古代创造科学天才的两本最重要的著作。这一点,你们要认识清楚,不要乱读古书。你要想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你一定要终身去读老子的《德道经》和《易经》。凡是能够称得上经的,古代的经典,必定具有超强的能量。为什么要分为三坟、五经、四书这样排列,它实际上是根据古人是在深度的观察之中发现了能量的差异性,而确定这些分类的。

像明代以后,那些秀才们一天到晚点灯熬油地在那里啃“四书”,啃来啃去,还要按照朱熹的答案来解答,而朱熹的智慧水平还没有当时的道士白玉蟾水平高。当时,你们知道的牛鼻子老道白玉蟾,跟他一起在当时的京都山上开了两个学馆。人家白玉蟾的学生呢,任何疑难问题都难不住,那个白老师不仅能够解答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他们的疾病问题、家庭问题和可能将要发生的问题。所以他们两个学院的学生互相交流的时候,就曾经产生了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就叫“偶中尔”的故事,就是偶然猜中而已。

因为朱熹的学生经常问朱熹:那边学院的白老师好像本领很高,什么事一提出来他就解决了。朱熹就说“偶中尔”——偶然中的,猜中的,不管他。因为古代非常尊师重道,拜哪一个老师你就要从哪一个老师学完。所以这边学生有了疑问,也不好多说。

有一年,清明节踏春的时候,两个学院的学生都同时登山,参加春游。结果一场暴雨就下来了,两个学院的学生分别到树下避雨。结果这个白先生不仅不避雨,他还在继续走。春天的雨有时候下得比较短,结果雨停了以后,大家聚到一起,朱熹看到白玉蟾以后就说:你身上怎么没打湿啊?——因为其他人都淋湿了嘛。白玉蟾一笑:“偶中尔”。这时候两边的学生都在一起大笑起来。

当然,为什么白玉蟾的衣服没有被雨打湿,我在这里不作解答,那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内容。但是从这方面分析出,明代规定要按照朱熹的解释,来解答考试的题目,这就降低了“四书”的能量。将本来孔子所产生的含有较强能量的“四书”的能量,也降低到了理学的状态。所以“罢黜百家,独尊理学”也是使我们的文化人智慧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你看看,明朝以后很难诞生唐宋时期那样的唐诗宋词及著名的著作,对不对?就很少了。

所以,建议你们在选择经典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根本,选择高能量的经典去诵读,每天不需要很多很长的时间。像你们这里已经有了事例,我抓了大概已一年多时间吧,那边有一个高中,他们一个班级每天大概抽十五分钟,诵读《德道经》篇章。由原来一个比较松散的班级、信心不足的班级,无论是道德心灵水平,还是智慧水平,都获得了提高。学习的干劲、集体的凝聚力、团结精神、为公众服务的精神都获得了明显提升。这是发生在你们邻县的事情,你们可以互相交流。

当然,在全国我抓了很多的试点,包括运用《德道经》开办的民间学校,就是说社会上丢弃的学生、开除的学生、父母遗弃的、学校开除的都敢收,大胆地让那个学校收了这些学生。在陕西的沙漠中心,有这样一个学校。但是通过半年的诵读《德道经》教育,整个校风我觉得比你们这里都强。为什么呢?一个普通的人走进他的学校,他的学生都会主动地向客人问好鞠躬。但我今天走进你们的学校,你们的表情并没有他们那种修养的气息。这就说明道德的魅力、《德道经》的能量,你们只要去实践她,不仅仅会改变你们的心态、心灵,而且能够提高智慧的能量,使你们建立起一个坚实的道德心灵,伴随你创造一个美好亮丽的人生。

好,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请问那能买到孔圣枕中丸(我在大庆)
 有谁不拿回扣?
 转帖-----【原】别妖魔化中医,行吗?
 羊肉方(《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夺魄散(《产育宝庆》)
 豹文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