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吃药和治病的观念外婆脚痛,去看一位医生,开了两帖药,吃两次,好一些了;可是服药第三次发现没效,又痛了。再换医师,还是同样的,前两帖药有效,后面的药又没效了,中西医都看,这是怎么回事呢?和服药的技巧有关服药应该注意:中药很注重煎煮的方法与技巧,那是非常重要的。当煮药物的时候,第一要注意容器的材质,第二要注意煮药的时间,第三要注意吃药的时间。煎药的容器问题煎煮中药的容器,一定要选用那些不会产生化学作用的材质,例如陶瓷器锅。用铝材质的锅,药物很容易跟它产生化学作用;铝在化学周期表中是两性的元素,比较容易跟许多物质产生化学作用,也许第一次煮药材时有效,但第二次、第三次就不一定,也许第五次煮药又有效,这都不一定,因为铝质的锅产生了不稳定的化学作用。吃药的时间问题 每天的时辰,跟五脏六腑有一定的关系,什么时间运行到什么地方都应讲究,所以服药的时间,要配合医生讲的,有时要在早晨太阳刚升起时服用,有时要在饭前吃,有的药物却要在饭后服用。空腹或饱腹服药中医对于吃药方面,也很注意。治疗在上方病的药物,应饭后吃;而治疗下方的病,就要饭前或空腹服用。例如,脚痛是下方,服药就在空腹时,又因为它是在下方,所以煮的时间也要长一些才对。煎药的时间久暂问题 中医的用药,要分“气”跟“质”,因此,煎煮药物的时间就很重要。有的药物,要用“气”,有的药物则需用它的“质”。药物的“质”,就是那个药物的内含物,要用较长的时间把它煮出来;药物的“气”,就是那个药物中含有的挥发性的物质,有时是香味,也有时有呛鼻味,例如
薄荷、
荆芥等药,煎煮的时间短,快速起锅,只要用那个气以治病。现代人发明的一种定时容器,煎煮药很方便,但并不一定好,它不能根据需要的煎出“气”来,只能把药物的“质”煎煮出来;如此,它就不是理想的用药方式。古方的煎煮法,是根据病情,病在上方或外表,煎药的时间就要短,只要它的“气”;假如病情是属于下方或在里的,例如肝、肾,煎药的时间就需要长些。科学中药的效果?在台湾,有种叫做“科学中药”的,它的药效好吗?其实,它不应该被称为“科学中药”,只能叫“浓缩中药”,把药物用煎煮的方法给浓缩了,浓缩之后再经冷冻、吹出,再用收干的方法,把它变成粉状容易服用的剂型。浓缩药物的使用很方便。但,如果能照着古方的煎药模式制作,得到的东西效果也是有效的。药物也不一定只有煎煮的才好,有时候药物要做成散状,打成粉状的散剂;有的药,应做成丸子;有的药,要做成膏药。不同的药剂形式有不同的作用、方式,例如要补肝肾,一般把药物做成蜜丸;假如要治肠胃,可以用水和药做成丸状。西医现在也使用不同的制药方式,做成不同的剂型,例如“肠衣锭”,就是让药到了肠子才崩解的;若要让药物到胃里面,就用“胃衣锭”,就在胃里面崩解。其实古时的中医,就懂的这有效的方法制药了,像治疗下方的疾病,一般都做成蜜丸,还需要在空腹的时候吃药。还有,如果在夏天就用盐汤配着喝;如果在春天或冬天就用酒配着喝,用不同的方式吃药,效果会更好。吃中药有什么禁忌?服用中药的时候,需要讲禁忌的。常听到药房跟买药的人讲,不能吃
萝卜;其实,只是服用某些药时不能吃萝卜,大部分的药跟吃萝卜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
何首乌、生或熟的
地黄,是不能跟萝卜一起吃的,因为萝卜会破气,把这几种药的药性给破了气;其它大部分的药物,不忌讳吃萝卜。明朝的朱元璋曾说过“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那就是说萝卜对人的身体好,吃了萝卜,不必吃药了,药铺就得关门大吉。老外婆的眼睛,从年轻时就不好,白内障开过刀,一直流眼油,手帕擦不停,怎么办?眼睛流眼油,意思是粘粘的眼泪。中医古时候把它叫做“眵泪”,“眵”(音念,ㄔ),就是眼汁凝成的眼屎(根据字典正确是此解释);眵泪多半属“肾虚”,中医认为是肾虚,当然用药就补肾,用针也是补肾。可是,肾虚常常跟人的生活状况有关,尤其勉强作什么事,就容易得肾虚,例如勉强工作、勉强熬夜不睡觉、勉强多玩乐、勉强的所有一切事情,都容易造成肾虚。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肾虚的症状好些呢?较快速的方式就是,先吃补肾的药方调理,或用针灸调理也行。以前有这样的说法: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实际上,中医有对证治疗,不是哪个地方有病治哪里。用针灸来举例子说明,左手痛,可以在右手或在右脚扎针,方法都不是在痛的那个地方治疗;用药也是。有时可以使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方法,在《难经》说到,所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式治病。不是哪里病就治哪里的方式。知道了这些概念,不要因为眼睛不舒服,就一味地医治眼睛,它是和整个人体有关系的。有时只要补了肾,眼睛就好了。可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有时却因为泻了肝火,也能把眼睛治好。其实最好的就是健康,这是任何人都最希望的。身体健康不生病,对自己的家庭,对社会都是好的。不生病,可以减轻家庭的和社会的负担。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