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我的父亲被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求助。。。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我的父亲,72周岁,前年被诊断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脚痛(左脚更严重)不能稍长距离的行走,发作时整晚痛得不能入睡。看过西医也住过院,住院期间主要是化血栓、消炎静脉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出院后吃阿司匹林羟基脲、还打一种什么干扰素的针剂,副作用很大,全身瘙痒难以入眠,非常痛苦。后转看中医吃了一些活血化瘀的汤药,西药减量也在吃,但没打干扰素了。年前还算稳定。今年过年饮食没注意,喝酒吃肉多了点(我爸脾气不好,稍好点就控制不住饮食,但他不抽烟),这两天又犯病了,脚痛得不能入睡。脚冷,脚上血管呈紫色、扭曲状。(我爸还有高血压,常年吃降压药,血压目前保持得较平稳。血糖正常。属寒凉体质。)恳请哪位版主帮帮我父亲,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如刮痧、拔罐、艾灸或什么等能从外力方面发挥作用减轻老人的痛苦,少吃点副作用极大的西药?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要怎么锻炼才恰当?求助!谢了!
        还有我65岁的老母亲,身体也不好。2005年做过原位结肠癌的切除手术,现在这一两年被严重的便秘困扰,用过很多偏方,什么吃红薯、香蕉、蔬菜等等,效果都不怎么好,大便干硬,难以排出,非常痛苦。吃大黄泡水就好了,但又不敢天天吃,不知怎么办。最近因为大便用力,刀口处又出现了疝气。老毛病还有气管炎,腰也受过伤。属阴虚体质。目前她最想解决的就是便秘的问题,哪位能帮帮她?谢了!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案陈某某,男,60岁,干部。
   1988年4月30初诊。病史:自述1985年12月,突因大量吐血便血,虚弱甚,而急进本市某医科大学附一院住院治疗。当时手足多起青紫色结节,一身酸麻,查血小板120~180万/mm3,并查骨髓,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作血液交换治疗3次,除去血小板,并服环磷酰胺、潘生丁、丹参片无效,后来加服中药而降至60万/mm3左右,从未降至正常范围而出院,且脾大10cm(平脐),目前常服潘生丁、丹参片等维持,昨日查血小板56万/mm3,慕名而来求治。
   现证:患者除时有手足酸麻,左胁不适外,余无所苦,眠食二便均正常。察其形体偏瘦,面色苍暗无华,精神略差(自谓尚有“贫血”),皮肤无紫癜,左胁下有痞块质软,舌质淡,苔白厚有瘀点,脉滑数而弱。
   辨治:认定其血小板增多为肝之疏泄太过,胁下痞块为脾之瘀滞积久。肝疏泄太过为肝热所致,肝热导致营热,营热加重瘀滞。故营热瘀滞为标,肝脾失调为本,治以先标后本,凉营活血为法,清营汤化裁与服。处方:青黛6克(包煎)、丹参15克、丹皮15克、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玄参10克、栀子12克、降香12克、三七9克(冲)。1日1剂,浓煎,3次分服。嘱间周查血小板1次。
   7月20日二诊。自述服上方血小板陆续下降,服药两月下降至26万/mm3。继因郭氏因故未上门诊,乃就诊于另一医生蒋某,以其面色、舌象为据,认为气血两虚,当双补气血,用黄芪党参当归枸杞阿胶鸡血藤、白术大枣之类,服10余剂,血小板又上升,再诊时蒋某医生仍原方加减,以致目前血小板已升至50万/mm3,其脉症与初诊无异。由于患者宏观证候并不突出,当以微观辨证为主,仍从营热瘀滞论治。初诊处方加牡蛎20克、鳖甲20克。1日1剂,浓煎3次分服。
   此后,每半月复诊1次,并查血小板,均以初诊方为基本略事加味,其血小板陆续下降,服药1月左右下降至正常范围,脾脏缩小2cm。此后间断性服初诊方,并随访。1989年11月17日查血小板264万/mm3;1990年1月5日查血小板255万/mm3,脾未再缩小;直到1994年7月13日查血小板244万/mm3,脾如原状,舌苔清洁红活,脉沉滑,一般情况佳良。
  [评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起病缓慢,反复自发性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脾脏肿大,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800×109/L,且大小不均、畸形、集聚成堆为特点。西医以抑制血小板生成,拮抗血小板凝聚,血小板分离置换等为治疗方法,并严禁切脾。对无出血及血栓形成时,西医主张不给药物治疗,认为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疾病本身的危害性相等,这种情况正好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
   郭氏认为,本病之辨证当以微观为主,认定血小板增多为肝之疏泄太过,就如血小板减少为肝不藏血而疏泄不足一样,无论宏观所见如何。肝之疏泄太过为肝热所致,肝热导致营血伏热,当有出血倾向时(包括鼻衄齿衄、皮下瘀点或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出血等),为营热动血;而血栓形成时(脾、肠系膜、下肢浅静脉和周围动脉均可发生,引起相应症状),为营热瘀滞,都当清营凉肝,兼以化瘀止血为基本治法,本案即本此认识而治愈。过程中某医生以宏观辨证为据,大补肝血益脾气又使血小板复升的事实提示:(1)当宏观证候不突出时应以微观辨证为主;(2)从中医理论视角去认识微观指标,并指导治疗方向,是可行的,也是中医辨证论治内涵的发展。

-----------便秘之阴结阳结便秘,即大便秘结不通。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内含水分过量吸收,以致粪质过于干燥坚硬,引起正常的排便困难,故称便秘。临床表现为患者有时诉左下fl复压胀。常有便意窘迫感觉,欲便不畅等症状。如果粪块坚硬,还可引起疮出血。由于胃传导失职,可诉中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胃、恶心、腹痛、矢气等。在痉挛性结肠便秘时,常有阵发性腹部疼痛,个别患者还有骶骨部、臀部、大腿后侧的隐痛或酸胀感觉。慢性便秘习惯用泻药或灌肠的病人常诉有食欲减退、恶心、口苦、精神萎靡、头晕乏力、全身酸楚,甚至出现轻度贫血与营养不良等虚证表现。
  中医学对于便秘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经验。
  ,人为便秘一证有不同的性质和类型,有虚秘、实秘、气秘、虱秘、冷秘、热秘等。如李东垣氏说:“夫肾主五液,津液璃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覃味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火匣燥结。然结燥之病不一,有热燥、有风凉、有阳结、有阴结,又有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者。”意即指此。《金匮翼》认为便秘虚证多而实证少。虚证又分为阴虚和阳虚之秘。“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胃肠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则津液不到而肠脏干槁”,都会发生便秘。惟张景岳氏力排众议,他对本证根据疾病的性质作了简要的归纳和说明。他认为:“大便秘结一证,在古方书有虚秘、风秘、气秘、寒秘、湿秘等,而东垣又有燥热、风燥、阳结、阴结之说。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不知此证之当辨者惟二一,则日‘阴结’、‘阳结’而定之矣。”张氏以“阳结”、“阴结”
  两类型来辨证,阳结即实秘、热秘、风秘、气实而秘;阴秘即冷秘、气虚而秘。
  梁师认为,本病的病因与肾阴有密切关系。《内经》谓:
  “肾开窍于二阴。”可知便秘专责之少阴。少阴主水,证虽然不同,但总由于津液枯竭。又,“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所以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却与少阴肾的芙系较为密切。例如房事过度,精血耗竭,多致便秘;或饥饱劳役,损伤脾胃,辛热厚味,渐渍助火,火伏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多致便秘;或高年血气不充……肾阴枯竭,亦容易引起便秘。这些例子均足以证明与肾阴密切相关。因为肾阴不足,津伤液耗,发生阳结或阴结,即能导致各种不性质的便秘。
  从现代医学来理解,除热结胃肠,辛辣刺激的食物引起便秘,或久患热病,余邪留恋,津液损耗,不能滋润大肠者外,还与排便动力缺乏,如膈肌衰弱,腹肌衰弱,肛提肌衰弱,肠平滑肌衰弱,神经精神紊乱,排便反射消失,妊娠等有关。因而在治疗上以阴结的血虚和阳结的气虚来分析治疗,往往会获得满意的疗效。
  便秘的脉象以平脉为吉,亦以关脉缓为吉兆。《医宗金鉴》谓:“大便秘结,脾脉沉数,下连于尺为阳结;二尺脉虚或沉细而迟为阴结。”“老人虚人秘结,脉啄者难治。”
  《医宗金鉴》这一经验是可贵的。老人大便秘结而兼雀啄脉。
  多为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而有直肠粘膜充血,使敏感性减弱引起便秘,故为难治。梁师的见解是:便燥结,脉多沉细;如为实证燥热便秘,脉当弦数或沉数。但亦必须脉症合参,治疗方能有效。
  便秘的治疗,仍按张景岳氏划分的阴结、阳结来分型似较恰当。阳结属于实热有余,而阴结则属于虚冷不足,现分述如下:
  1.阳结便秘①实证燥结:便秘不解,面赤身热,口燥唇焦,甚或口疮糜烂,小便短赤,腹胀口干。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或滑实。这是由于胃肠积热,腑气不通,致热盛伤津,大便燥结不解。治宜清热润下,轻则用凉膈散,重则非攻下不可,酌用三承气汤。如热病后,余邪未清,大便涩,小便少,则用麻仁丸:大黄、枳实厚朴赤芍麻子仁杏仁
  麻仁丸用于肠粘膜应激力减弱的便秘。如某些热性病后期在炎性病变的恢复过程中,肠粘膜对正常的刺激反应减退,可发生便秘;痢疾在恢复期常有便秘;过用苦寒的中药常有便秘等。中医称之为“脾约”症。用麻仁丸,效果良好。
  ②气滞燥结:便秘不解,心腹痞满,胁肋腹胀,噫气频作,胃呆纳减,舌苔薄腻,脉弦而数。这是由于脾气不运,宿食留滞不舒,或肝郁不舒,或气机阻滞而致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使糟粕内停,化燥秘结。治宜理气导滞,开郁通幽。用六磨饮: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厚朴。如确诊为宿食留滞,可用梁师自拟的脾积通幽汤莪术三棱青皮、良、大黄、木香、枳实、甘草。若肺气不降而诸气的道路因以闭塞,噫气泛恶,胀满不适。这种现象,常见于肛提肌衰弱,如在妇女又多为骨盆底肌在妊娠中受到影响。尤其在多产妇女,产后未能充分休息,起床过早,腹内脏器压迫盆底肌肉,使肛门肌难于复元,故常可导致气滞燥结。中医对此种便秘理解为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致气失升降。可用梁师自拟的益气提肛散:当归、川芎防风枳壳陈皮、党参、麻子仁、杏仁、甘草、白蜜。产后便难,本方也有良效。
  2.阴结便秘①血虚燥结:便秘不解,登厕则虚坐努责。兼见头晕心悸,面色咣白,舌淡白无华,脉细或涩。这是由于血虚津少不能润滑肠道,或因贫血而体质虚弱,引起膈肌衰弱。如慢性营养不良与全身衰弱,以及膈肌麻痹等情形都可能属于血虚津少现象。治宜养血润燥或单纯补血以资生化之源。用梁师自拟的八珍玉蓉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党参、黄芪、苁蓉、枳壳、沉香、麻子仁。亦可用《尊生》润肠丸:当归、生地、麻子仁、仁、枳壳。血虚体弱,常引起排便动力缺乏。例如膈肌、腹肌、肛提肌与肠壁平滑肌,凡》
  爹此数种肌肉的虚弱,在中医学中都认为与血虚有关。上述二方,效果都很可靠。也可直接用补血方法治本以扶元济弱,用人参养荣汤,使体征改善,便秘就自然通下。
  ②气虚冷结:便秘不解,或便不燥而解不畅,便时虚坐有便意而必须努责,便后疲乏,短气自汗。气虚而兼冷结,则小便清长,腹中冷痛,腰膝亦有冷感。舌淡苔薄或自润。
  脉沉弱而迟。这是由于气虚而脾失健运,或阳虚气:0‘讹致脾肾寒积。如久病元气未复,高年精血不足,脾肾虚衰等情况皆能导致卫阳不固,阴寒内结,大便艰难。如单纯为气虚,治宜益气升陷,用补中益气汤。如为气虚冷秘,则用温下行秘,用温脾汤:大黄、干姜附子肉桂(冲)、炙Ij’草、厚朴、枳实。如气虚冷秘,阴寒又觉微燥,宜在温暖药中略加苦寒以祛燥热,温脾汤是理想的方剂。或用理中汤冷服,亦能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在治疗上无论其为阳结的便秘或阴结的便秘,除燥热结实者外,用中医的导蜜煎法:白蜜糖微火煎熬至滴水成珠,候稍冷,制捻成锭,便时纳肛门中。
  便秘的治疗以通下为主,但治病应求本,不宜于滥施通下。便秘与肾阴不足,津液消耗有关。所以李东垣说:“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极则以致导引于下而不通,遂成不救。”李氏这一见解真是经验之谈。
  又,便秘和大便不通治疗有别。便秘是时常燥结,难于排便。不通则多为邪热入里,胃有燥实,津液中干。治疗时必须多方面了解病者的发病情况和过去的身体情况。如为大便一时不通,热邪燥实,则用硝黄涤荡亦不为过。如非燥实,则应多从血气方面来考虑,似较周全。
  梁师治便秘的经验是治疗初期可辅以轻泻剂,而峻下或霍肠应尽量少用或慎用。有些患者的便秘,纯由于对饮食过分挑剔所造成,则不应以阴结、阳结来划分,而要适当调整食物,增加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与水果,有时也可纠正便秘。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告诉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和增强体育煅炼,再配合服药,往往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疗效。至于便秘屡治不愈,而确诊为非器质性病变时,中药当归、人参、枳壳、生首乌、陈佛手等药作煎剂频服,每可改善。附述于此以供参考。

-----------谢谢!如有问题再继续问您。
相关文章
 丸剂
 对太阳系认识的最新突破
 黄龙汤
 第二十三节 瓜藤缠
 三、太阴病时相
 骆驼蓬属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