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护生茶楼:历代医家养神之说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文/张其成


中医在养生方面主要受道家的影响,对精神养生非常重视。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中医将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也是有利有弊。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谈到养生的重要性,他责怪和痛斥当时的医生和一般群众不重视养生,“举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道追逐荣华富贵,这样实际上是本末倒置。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认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类致病因素中的一大类,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刘完素、朱丹溪等都很重视精神养生。张子和重视心理治疗,创造了“习以平之”等意疗方法。


刘完素提出“养生之要,无为无事”的观点,反对恣情纵欲。他指出,“凡此六欲七情之邪,而为祸患之本,死亡之因”。六欲七情太过必然影响人体脏腑内生六气变化,导致脏腑间“和平”破坏,引发疾病。在“调神”上,刘完素推崇《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认为“智者顺四时,不逆阴阳之道,而不失五味损益之理,故形与神俱久矣,乃尽其天年而去”。


朱丹溪认为,养生应该清心寡欲、恬淡虚无以聚阴精,不使相火妄动。清心寡欲对于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火主动,为延续生命所必需,然相火妄动又能伤阴精,加快衰老。所以,相火之动必须保持“动皆中节”。但是,人生在世,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人很难做到眼不见、心不动,关键是要“中节”。妄念、妄动都可引起阴精的耗伤,肾主封藏,肝主疏泄,肝肾二脏内藏精血,又寓相火,而相火系于心,如心为外物所感,“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所谓“精走”,当指广义的精。既然“情欲无涯”,如不能正心、主静,原本已阳有余阴不足之人体,进一步耗伤阴精,从而加剧了阴不足的进程,导致疾病丛生。


针对动易静难,朱丹溪特别重视养性,强调“主之以静”。要做到静,必须收心养心,使心不乱,通过道德修养来克服各种私欲妄念,也就是所谓“人心听命乎道心”,使心火凝然不动,相火守位禀命,阴精内奉而健康长寿,即是怡养寡欲以聚存阴精,不使相火妄动。朱丹溪还从存阴气的观念出发,以节欲保精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提出晚婚的主张。他说:“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


明清时期,精神养生、心理保健学说有了新的开拓,比如《摄生集览》提出了很多保养之法,但是“养神为首”,养神是第一位的。指出失眠和情志有关,认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


来源:城市快报
-----------有没有具体的方法进行操作?
相关文章
 益气聪明汤
 蓬莪汤(《普济方》卷三一一。)
 九华膏
 茴香苍术丸(《普济方》卷二四七引《德生堂
 酸枣仁汤(《证类本草》卷十二引《胡洽方》
 红大戟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