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2 11:54 编辑 www.lindalemus.com/Article/转南怀瑾先生2010年1月24日的公告
全林按:我非常敬仰南怀瑾先生,也曾为编辑《人生从这里走来——中华名人少年时代的经典训练》里选编了《南怀瑾先生侧记》里数千字内容并写了先生少年时读经学习的故事而请南先生过目,得到南先生的秘书处的认可,并建议把《朱子治家格言》收录进去,于是我就收录了此文。南先生在大陆出版的30余种书,我全都看过,其中,《如何修证佛法》读了五遍,做过的笔记在十万字以上,《老子他说》读过三遍,《金刚金说什么》读过两遍,《论语别裁》读过一遍,正准备有时间时读第二遍。我个人把南先生当作终身治学、修身、经世、弘道的楷模。据说,找老人家的人太多,有人还以跳水来表示向南先生“求道”的极端心情,正是南先生下面所谓的“威胁”。我一位先生,在禅宗,在佛教界,在书画界也是名家,他学佛隐居的缘起就是读了南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他对佛法的虔诚,让人感动,他去拜访南先生,想做南先生的弟子,南先生也没有答应,声明自己不收弟子。现在的一些人,论学问,论道德,都没法与南先生相比,可到处收弟子,光门庭,不外名利二字。而一些所谓学佛学道之徒,身心不健康,也不愿意读书,以狂热的某种激情而面对学道学佛。南先生下面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南公曰:
一、来信他们读给我听了。大家都说向我求法,我也没有认为自己开悟得道了,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弘扬佛法,也没有所谓的山门,也不收弟子,几十年都是如此。所有我所知道的,在书上,都讲完了。你们自己读书发生这种见解,是你们自己上当受骗。
二、所谓“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你们有何问题自己去研究经典,为何一定要找个人崇拜依赖呢?我九十多岁了,已经很累了,没有精神应酬那么多人啊。
三、太湖大学堂不是宗教团体,不提倡宗教。是为了研究教育文化而开办,也没有常规招生。有缘的好朋友,合条件的,一起做研究而已。偶然有缘来旁听的,出去说是参与了什么什么班,都是他们自己叫的。我来这里也是挂单的。
四、你们是小说故事看多了,什么断臂求法,程门立雪,还有不见面就跳河的,还有要跳楼的,想长跪不起的,这不是威胁吗?哪里是求法,于做人做事合理吗?不是说学佛吗?心理上都在强迫人家,变成威胁,都在自欺欺人。我是九十多岁的人了,你们非要威胁人家拜师,这也是求道吗?你们都是知识分子,怎么做这种事?
五、我从来不想做什么大师,不想收徒弟,也没有组织,更没有什么所谓“南门”。我一辈子反对门派、宗派,那是江湖帮会的习惯。
六、你们以为拜了老师就会得道?就会成佛?当面授受就有密法?就得道了吗?真是莫名其妙!口口声声求法渡众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从平凡做人做事开始磨练吧,做一份正当职业,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诸己,磨练心智,转变习气,才有功德基础。否则就成了不务正业,活在幻想的虚无缥缈中罢了。修行重点首在转变心理习气,修习定力是辅助。人贵自立,早日自立,便早日自觉。功德够了,自己会开发智慧。
七、你们找我学佛修道,我九十多岁了,还没找到一个真仙真佛,你们找我有什么用?不要迷信了。我那些书只是做学问而已,你们不要上当受骗,那些书中,《论语别裁》是中心。
你们要学禅,扬州高旻寺、西安卧龙寺、福建大雪峰都在打禅七,很多寺庙也都在修禅堂,你们怎么不去那里呢?我并没有弘扬禅。所谓曾经有个禅修班,是偶然机缘,某大学登记的校友读书会组织的,经该大学领导认可,对每个人有严格资格考察的,转来一起做了几天研究而已。结束之后又怎样呢?还不是要回去老老实实平凡地做人做事、磨练心智、转变习气吗?路当然是要自己走的。求人不如求己!真相信因果,就要从自己起心动念处检点,才是智者所为,也是修行核心。眼睛向外看,怨天尤人,崇拜偶像,依赖他人,玩弄境界,都是自欺欺人!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2 11:5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jianyan/南怀瑾-----一百年来中国教育无目标(2009-11-17 19:47:58)
转载
2009年11月09日 15:35瞭望东方周刊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柴爱新|苏州报道
“我的同龄人,当时都想出国读书,我顽固地想学中国文化,我说你们去外国读书,把他们的书翻译过来,我看就可以了。”
南怀瑾说,自己是“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
一袭深蓝色棉布长袍,翻出雪白的袖口,一头银发,一根根向后梳得一丝不苟。右手的拐杖,只有在上下讲台时才拄一下地,平地走路就提在手中,步履轻盈。
他每次出场必有弟子陪伴,不离左右。弟子中有家资万贯的商人,也有一身道袍的方外之人。他讲课时,弟子们就坐在下面,吃饭时,弟子们就坐在身边。
每天晚餐时,他会在餐厅出现,看着与他同桌的弟子们吃饭,他常悠闲地吸烟,有时喝一点稀粥。
2009年10月上旬,《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受太湖大学堂邀请参加了其开办的禅修课,在太湖大学堂几日,听南怀瑾先生讲课,与其共餐,聊天,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先生请教。
“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南怀瑾1917年出生于浙江,少时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有从戎、修道、经商、执教的丰富经历,又因其精通儒、释、道各家经典,著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易经杂说》《金刚经说什么》等多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2006年,其暂居于太湖大学堂,著书立说,少与外界接触,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
听说记者姓柴,他说:“几百年前赵家欺负你们家孤儿寡母,抢走了柴家的江山。”(指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皇权的历史。)
谈到写文章,他说:“文人写文章有一个限度,到某一个程度打死了都不说。汉武帝把司马迁阉了,他应该把汉武帝骂得狗血喷头啊,但是没有,他写刘邦有屁本事啊,可是读了史记,没有觉得他在骂人,这是太史公的笔法。”
“做新闻记者很苦的,真话不敢说,假话不愿意说,你看多苦啊。”他又向记者调侃道。
禅修期间,每天下午和晚上,南怀瑾都给家长们讲课,除10日晚讲《楞严经》,其余时间都讲有关教育的问题。
讲课时,南怀瑾语速颇缓,语气像话家常,上下五千年如在眼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在讲课中,南怀瑾多次说,“从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
本帖最后由 梦觉 于 2009/11/11 17:08 编辑 ]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评论
- 梦觉 (2009-11-11 17:05:17)他接着阐发道:“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朱熹的祖师爷程颐、程颢,在成都悟道,他们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箍桶匠,在街上做箍桶生意的,二程遇到他,哦哟,大学问家,跪下来拜师,他(箍桶匠)传他们易经,箍桶匠的名字叫什么,没有留下。中国的十大商帮中,徽商列在首位,当地有句俗语,‘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向外一丢’,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出门谋生。”
因南怀瑾深居简出,外界有人打着他的招牌大谈私塾,甚至办了只读古代经典的学校。对此,他纠正道:“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乱读。儿童读经,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李素美、郭姮晏她们到不发达地区去推广,现在差不多普及了。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外面有人说我提倡私塾,主张专门读古书,那是害死人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私塾’是民国以后出来的名词,与公立学校相对的。推翻满清以后,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成立了教育部,学校由国家办,如果私人家庭办学,不是政府登记申请,叫做‘私塾’。现在为什么要标榜私塾呢?为什么一定跟时代、跟政府对立反抗呢?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权,不管它好与不好,交给历史去评论。我们做现代人,遵守现在政治法律社会规则,慢慢地改嘛!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是向政府立案的。”他接着说道。
孔子的教育也是分科的,‘礼、乐、射、御、书、数’,孔门当年还有四科:‘德行’,做人的道德、品格;‘言语’,要懂外文、中文、方言,狭义说是学会说话;‘政事’,懂得做事,如果出来做官可以做得很好;‘文学’,文章写得好。我们(大学堂)中文、英语、算术各种科学都在学。不能死读书,外面的事情都要知道。”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南怀瑾还谈及六十年国庆大阅兵的事情。
一次讲课时,南怀瑾指着座中的一个人说,“李(李传洪)老板是个博士,从来没有好好读书的(‘死读书’),但是功课很好。”
“还有一个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文凭,但十八般武艺都会,我十七岁曾经拿过武术比赛第一名。别看我现在手里拿着拐棍,(当年,即使)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这个静坐(打坐),不是修道也不是修佛,而是中国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最基本的东西,在中国文化中叫修心养性的方法,简称‘心法’。不要看到静坐(打坐)就是学佛学道了,那就笑死人了。”禅修的几日,打坐是课程中的重点,南先生第一次讲课时就这样解释。
讲堂的讲桌上摆着一尊象牙佛像,讲课中,他忽然停下来指着佛像说:“为什么放尊佛像在这里,我怕人家拜我,我不是佛,只是普通人,你别拜我,你拜他,你拜我也拜。”
《瞭望东方周刊》:在太湖大学堂国际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这么强调身心修养?
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唐尧、虞舜、大禹这三代,除了传国家以外,也传心法。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本帖最后由 梦觉 于 2009/11/11 17:13 编辑 ] - 梦觉 (2009-11-11 17:05:49)“人心惟危”,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呀,人心太危险了,坏的太多了。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学问,思想情绪太难,太微妙,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这是修养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细精到,心性要专一,有一点不小心,就容易向恶的方向走。后来佛学传过来,佛经上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被外在的物质诱惑,或者被情绪、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一个人学坏非常容易,要回过来恢复“惟精惟一”的境界、修养,很难。
“允执厥中”,慢慢修养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间,是恰当。譬如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把握中道,不是说偏向善就完全对,要治天下,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善”的目的,这就靠智慧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也在乱,欧洲也在乱。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孔子整理六经,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孔子怎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死后,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我前几年出了《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讲身心修养的。所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是身心修养的“三纲”。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为什么要静坐。我叫它七个阶段: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
《大学》接下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一百年来教育没目标
“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南怀瑾对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观点明确。
“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坐着,学生站着,现在跟西方学习的,学生坐着,老师站着,我看将来,学生睡着,老师跪着。”一次在开讲之前,南先生如此调侃。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也在研究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南怀瑾:我曾公开讲过,现代教育没有方向的。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就业有问题,教了知识,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毕业了)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这是什么社会啊。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到北京、上海,拿高薪,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自己也不清楚。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年前改革的,学习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南怀瑾:一百年中(教育)有五次改革,这个说出来要扒皮,我不愿意扒一些人的皮。教育没有目标的,基本的都是错误的。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教育中很注重“人”的教育,讲究修身养性……
南怀瑾: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一个学校(负责)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教务,总务,训导。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现在还离不开,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就完了……这个问题跟你谈不清了。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教育应该是家庭、社会、宗教和学校同时起作用,你觉得学校可以承担那么多吗?
南怀瑾:学校当然可以承担,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你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很好啊,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西方的也不懂,大家向钱看,赚钱,买房子,买股票最重要,怎么教育啊?
[ 本帖最后由 梦觉 于 2009/11/11 17:15 编辑 ] - 梦觉 (2009-11-11 17:06:26)求人不如求己
“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一次讲课中,南怀瑾讲起他小时候接受的教育。
一日晚饭后,有来自美国、智利等国家的管理学、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者在座。座中,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彼得·圣吉向南先生发问:“现在科技文明发展了,可是整个人类的道德堕落了,怎样重建人类的道德,与科技文明接轨?”
南怀瑾答道:“科技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很多方便,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甚至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烦恼。科技文明发展的同时,全世界东西方道德文化都堕落了。
西方文化过去靠宗教,中国文化靠传统的道德观念,东西方有个共同点,人怕什么?怕因果。西方文化说好人死后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现在西方宗教衰退了,中国的文化道德也堕落了,所以现代人不怕因果。那么,过去的道德是以因果报应为基础,现在有没有道德呢?有呀,是什么?以经济为基础的所谓价值观,凡事都问有没有价值。不过,这个价值观是对现世的,不管死后下不下地狱。”
开讲之前,因为在场的外国客人需要翻译,老先生说道:“30年前,美国人说全世界不懂英文活不了,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中文活不了,(转向美国客人)不过,对不起,你们都老了,来不及学了。”众人皆笑。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30年后全世界人不懂汉语没法活,跟前不久去世的季羡林先生的观点很像,他说21世纪西方不亮,东方亮。
南怀瑾:这句话是香港以前的总督、彭定康之前的葛亮红讲的,他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说说而已,捧捧中国人,中国人就“拿着鸡毛当令箭”。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的文化传统在近一百年内被割断了,那么跟现代如何对接?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南怀瑾:对接不上,没有好办法。体制问题,说改革,改到现在改了谁啊?大家洗了个澡,换了个衣服,而体制就是身体啊,能改革吗?做不到,只好等机缘。
《瞭望东方周刊》:从文化的角度呢?
南怀瑾:文化是个什么东西?文化是个空洞的名词。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什么好办法吗?
南怀瑾:现在很好啊,人家外国人都跑来学啊。你好好读书,人家就来向你学,很简单,求人不如求己嘛。
中国历史上,南北朝乱了近300多年,一个国家分成两半,后来,出来一个人叫王通,隋朝的,他和隋炀帝的父亲谈,想改变世界,但做不到。就到山西等地讲学了,培养后一代。30年后出来的唐朝开国英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文官武将统统是他的学生【?】,才有唐朝的局面。太平天国乱了,罗泽南在湖南办书院,后来碰到太平天国打湖南,曾国藩带领书院学生出来带兵打仗。文化教育的力量在这里,不是求现在的。
所以你不要担心,文化推广不如自己求学读书,影响后一代,像我们太湖大学堂培养这些孩子,撒种子而已。
分享
0
顶
-----------还不是要回去老老实实平凡地做人做事、磨练心智、转变习气吗?路当然是要自己走的。求人不如求己!真相信因果,就要从自己起心动念处检点,才是智者所为,也是修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