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求教各位中医师父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我很喜欢中医  但是没有条件去上学  想自学中医  
看了很多论坛里面的自学导引   我知道医书成千上万  不能乱学  
我想知道  到底我该怎么去看书?   看什么书?  
希望指点一二  谢谢了
-----------先学伤寒论.
-----------先看看自己有什麼小毛病,然后查书看什麼方子,然后试用。
-----------先读陈修圆先生《医学三字经》知其大概,再学李中梓先生《内经知要》搭个骨架,然后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中可以穿插学习《药性赋》和黄元御先生的《长沙药解》。
-----------如果你能把黄帝内经读懂,读通,读透,读到骨髓里
再讲一本中药书
那时你就是一名医,大医矣
-----------内经我有  可是很多我看不懂   讲养生的 和一些阴阳的 我还能理解 但是讲到经络我就不懂了
穴位我也不懂  我看过  思考中医  了    主要是古文不过关
-----------缺啥补啥,不能半途而没
黄帝内经分灵枢和素问,讲针的只是其中一部
你可以先不学针
只学一部即可,你要搞清楚,能看懂和读透是什么差距才好.

思考中医上也讲了,读懂一句内经,就够吃一辈子了,这是什么意思??呵呵,道理自在其中.
-----------我很高兴见到如此多中医爱好者,这也是中医的希望所在。

其实中医和其他学科一样,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和我一起从医的同仁有的是家传,就是祖上搞中医,他没办法,也被长辈逼着背一些汤头啊、药性啊,那是因为“医可搏饭”,而治愈了某病人时又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逐渐也就爱上了中医,如郑寿全所说:陈修圆先生著《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等书,是担心后学畏惧上古经典坚涩难读,将治病救人如此广博而重大的事俭约化、浅显化,当人们穷尽时方而未有得,自然就溯流洄源而去研习经典。这是由浅而入的一种学习的方法,另一种就是迎难而上,就象我,祖辈没有行医的,是因为从外祖父家捡拾到一两本医书小册子,翻翻看看就爱上了,就一发不可收拾,先看了《本草求真》,觉得太了不得了,一些花呀草呀,能祛病疗疾,再就看了《医宗金鉴》,当时只有外科,儿科等,没搞全。家里见我爱这个,便把我交给当地的一位老中医,我的第一个师傅戴斌聪正老先生,边帮着制药抓药,一有空就去翻他老人家的书柜。当时我也犯愁,读什么呢?问师傅,师傅说读经典。好吧,就读经典,可啃不动啊,虽然师傅作了不少批注,还不时可以询问,可还是懵懂糊涂。戴师傅说:不要死记硬背,理解就行,多找点其他书,印正印正就好,此道在灵活二字。于是,我有时间读到更多的书,如《血证论》、《丹溪心法》《脾胃论》《儒门事亲》《温病条辩》等等,悲伤的事情是两年后,老人家过世了。于是我改投寻真老中医门下,一进门,师傅便问我读了些什么书,能不能背《伤寒》,我摇头说不会,师傅放下翘起的腿,说:“连《伤寒》都不会背,戴老是怎么教的....”。我当时真是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一咬牙花了大概三个月将其背下。这才发现又有所得,以前读的书,就象被根绳串了起来了,不是零星的,散乱无章的了。此后,每找到一书,读下去就被这根绳串进去了.....可能这就是经典的作用吧。

至今行医几十载,我已经摸烂了几本《伤寒》、《金匮》、《内经》、《本草》,可仍有不解之处苦恼,仍有恍然大悟的喜悦......。不同的地方就是误诊较前少了许多,方子中的药味越开越简练,药费越开越便宜。

胡乱写了这么些,请诸位见量。
-----------不要急,慢慢来,功到自成.
-----------向世安 先生学习.读伤寒每读一遍都有收获,友其是带着病例去读.
相关文章
 分享本人亲验心肾相交的微妙感觉
 《黄帝内经》参同契(十一)对时空及运动的思
 人参散(《圣惠》卷十一)
 这样的人竟然当上了河南中医学院院长!
 化生?生化??什么意思???
 古朴败案之二===半夏厚朴汤治疗干咳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