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脉学》启后承先脉学是中医临床的一门特殊学科,是从桡动脉搏动的各种微细变化中,来推理生理机能与病理情况的一种独具风格和形式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传统的中医论脉方式,不仅是晦涩费解,更是不可避免地固执在抽象概念里。在今天看来,当然有许多地方已成为脉学史上的陈迹,而有更多的地方还有待理解和逐步得到证实。
其中由正确抽象概念所形成的结论,是不应该摒弃的,而在很多的正确结论当中,也仅有少数被西医所认可,因之有好多生动活泼的玄思理念的中医学说成果,由于未能理解和把握,因而被歪曲了,而且已经到了湮没的边缘。
周氏以特有的见地和多年的心血,写成《周氏脉学》一稿,在阐明中医脉学历史根源的基础上,分为两大方面讨论和论证。
首先认为不仅中医脉学是以心血管体系为中心所形成的特有理论体系与诊察方式,而且这也为西医所共有,尽管西医对这方面的认识粗糙,而在今天论脉时,也应结合西医的观点,加以充实和发挥,使每种脉象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病理基础,把以往中医对这方面的抽象概念,使之更接近于具体概念,把晦涩深奥的题材,使之更接近于条理清晰的形象,给古老朴素的学说,输进一些新鲜血液,恢复其青春活力,以便能使这两个流派不同,思想体系不同的东西方学说,能够彼此补充和互相印证,最后达到殊途同归,百川归海的要求。
其次,两手寸关尺六部分候脏腑的诊脉方法,既是中医脉学的精华部分,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秘奥。2000多年来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都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但这种内外相应的关系,并不是确定不移和随时存在的,即有时是能相应,而有时又是不相应。在相应时确是能与古说相符;而不相应时又不能强为联系。总是在若隐若现,可凭与不可凭之间,清代徐灵胎氏曾经这样说过:“如以脉为可凭,而有时亦不可凭;如以脉为不可凭,而又凿凿乎其可凭”。事实也正是如此。因此对于这一学说见解,是信者有人,而不信者是更有人。歧视中医的人们更是利用中医理论上这一未曾得到证实与阐明的薄弱环节,作为攻击中医学说的藉口。所以把中医脉学这一精华和秘奥,使之发扬和光大,将是有其实际意义和刻不容缓的。
书中最后说明对寸口桡动脉搏动的观察,乃是阐明生活有机体完整现象的一个成分,是机第一卷465体内部因果关系的改变或破坏,在桡动脉搏动上的特定反应。而寸口六部分候脏腑的方法,则是起着补充和印证的作用。两者只能互相参证和对照,不能彼此孤立和割裂。全稿引经据典,剥茧抽丝,解说详明,令人信服,节录如下,以见一斑。
(一)中医脉学的历史回顾1.脉的正确涵义与上古三部九候诊法的关系:所谓“脉”从广义上来说,乃是人体各种沟通联络体系之总称,是包括着血管、神经、淋巴管与特有的经络体系在内而言的,故在所附之四言诗中说:“脉脉相通,一脉相承,沟通联系,均以脉称”。狭义的则是心血管系统跳动着的脉搏。
而血管体系古人也是用经络来作为说明的。如《灵枢·经脉》曰:“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诸脉之可见者皆络脉也。”这就概括出动脉静脉与桡动脉的搏动关系。而在经络系统之脉来说,更是和血管之经络纠结难分。中医切脉方法的唯物基础,当然是建筑在桡动脉搏动的不同反应与微细变化之上的。但这乃是中医脉学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这是属于血脉之脉的范畴,如果单从这种观点来论中医之脉,那就把为中医所重视的经络学说置之于不顾,不但对上古三部九候的诊法不能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对后来独取寸口的诊法也无从升其堂室。
《素问·三部九候论》指出人之头面,上肢与下肢,各有上中下三部,三部之中各有天有地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这就是上古三部九候的诊法。从这三部九候的部位,可以见到血管之脉与经络之脉的密切关系。
古代三部九候诊法与经络相互关系表三部九候脉诊部位血管经络测候范围上天颞浅动脉额支足少阳胆经当颔厌之次以候头目之气地面前动脉分支足阳明胃经当巨?之次以候口齿之气人面前动脉分支手少阳三焦经当和?之次以候耳目之气中天桡动脉手太阴肺经当经渠之次以候肺地桡动脉之指背动脉手阳明大肠经当合谷之次以候胸中之气人尺动脉手少阴心经当神门之次以候心下天太冲第一足背动脉五里阴部外动脉足厥阴肝经当五里或太冲之次以候肝地胫后动脉足少阴肾经当太?之次以候肾人冲阳足背动脉箕门股动脉足太阴脾经当箕门或冲阳之次以候脾胃从上表中,可见在人身上中下的九个诊脉部位,是根据几个主要血管与经络的交会点来测候的,这不仅以心血管的机能为依据,更是与经络系统的反应相结合。在人身的十二经络中,除了手厥阴经的
心包,手太阳经的小肠和足太阳经的膀胱外,其余均已包罗在内,这三经虽未第一卷466列入,但在“脏能概腑”的原则下,是可以居于次要地位的。由此可见,只有对心血管系统之脉与经络系统之脉,作出全面理解,方可以言中医脉诊之“脉”。
2.九候成三的诊法是独取寸口的过渡阶段:上古三部九候诊法虽然详备,但在应用时也未免费事费时,各部动脉的搏动情况,有的深而隐,有的浅而显,有的粗而大,有的细而小,有的端而直,有的迂而曲,何者为常,何者为病,经文从无详细的说明,事实上也无从分别说明。因之有的地方就很合用,有的地方就很不合用。寸口是最合用的,自然就保留下来了。又发现到颈部的人迎与足部的趺阳,也较原有之上中下三部更为合用,于是即取原有之上中下三部而代之,而成为九候成三上中下三部的诊法。
九候成三上中下三部诊法表三部血管经络上人迎(喉结两旁的颈总动脉)足阳明胃经中寸口(桡动脉)手太阴肺经下趺阳(足背的胫前动脉)足阳明胃经以上的三处动脉,乃是人身动脉系统中在身体表面搏动最明显的地方,与经络系统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趺阳即冲阳,与人迎同属足阳明胃经,寸口正当手太阴肺经之太渊与经渠处。从这三处来作为脉诊的依据,对于血脉之脉与经络之脉,仍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寸口在上古诊法中早具有重要地位:独取寸口的由来,以现存的中医文献说,均认为是首先出于《难经》,但究竟起于何时则殊难估定。即以《内经》而论,除详论人身上中下之三部九候的诊法外,对于寸口也是非常重视。如《素问·经脉别论》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平人气象论》曰:“欲知寸口之太过与不及。”《灵枢·五阅五使篇》曰:“脉出于寸口,色见于明堂。”《小针解篇》曰:“所谓虚则补之者,气口虚而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根结篇》曰:“持其寸口,数其至也。”可见在上古三部九候诊法的同时,寸口早为当时所重视,且已经有取其他各部而代之的趋势。
4.独取寸口的实际意义和时代背景:张仲景在《
伤寒论》里对这种删繁就简独取寸口的诊法深感不满,认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寸口,趺阳三部不参”的诊法,是不合经旨的粗浅行为,不能为法。但是任何学说思想,都是表现其自身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里,任何学说的表现形式和面貌,也必为当时的社会形态所决定。诊察人迎要搬弄头部,诊察趺阳要摩弄足部,在封建社会中,既认为头部是最尊贵的地方,不能任人摩弄,足部是次于趾部最隐蔽的地方,更不能轻易暴露,尤以女性更是如此。再则这种握手不及足的诊法,也与缠足之风盛行有关。由于人迎、趺阳受到旧礼教的封锁,则三部存一,是可以想见的。也由于诊察寸口时,既不摸头脚,也不解衣着,经过古人不断地经验积累,乃能成为认识人体机能状况的一个窗口和渠道。
综上所述,可见中医的脉诊是从上古的全身上中下的三部九候诊法,简化和发展为人身上中下三部三处主要动脉的三部诊法。再由上中下三部的诊法,简化和发展为独取寸口的诊法。
在独取寸口的基础上,又发展成寸关尺三部九候的诊法。并由此引导出两手寸关尺六部分别与脏腑相应的关系。这种过程虽然从以往的文献中,不能找出确切的证明,但按照事物发展的第一卷467规律来说,其大体演变程序,是不会有多大出入的。
5.古代脉象与脉名的形成:中医察脉方式的演变程序,大体如上所述。而各种脉象与脉名的形成,不可能是与上古三部九候诊法同时产生的。因为上古的三部九候是在全身九个不同的部位分别诊察,而各种脉象与脉名,则是在某一特定部位的测候总结。只有在独取寸口的基础上,才能经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而形成体系。《内经》在识别各种脉形时,开始是用形容词来表示的。如“如风吹毛”,“如张弓弦”,“累累如连珠”,“如鸡践地”,“辟辟如弹石”等皆是,其后方简化为固定脉名。经过搜索考证,证明源于《内经》者25种,源于《难经》者3种,源于仲景者2种(另有“厥脉”未统计在内),共有30种脉象与脉名,后人认为脉象有21种、24种或28种者,均是不正确的,其所附之四言诗曰:脉学之源,起于《灵》《素》,词重形容,未臻巩固。浮沉滑涩,大小虚实,长短紧弦,洪细微弱。缓急数迟,动代结促,散脉廿五,精简所得。《难经》所增,濡牢与伏。为革为芤,仲景所续。
一象一名,共有三十。后世之基,脉学之则。
(二)中医脉学与心血管系统的一般关系1.心血管之脉在中西医脉诊中具有同等地位:根据桡动脉的搏动状况,用以作为生理机能的探测与病理变化的推理,这不仅是中医的常规,同样也是西医的守则,只不过是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深与浅,全与偏的不同差别而已,在西医来说,虽然也列举了许多脉名与每一脉所代表的病理变化与涉及到相互影响以及连锁因果的推理关系,但基本上是以心血管本身的机能状况与病理变化为主,并未曾深刻地注意到寸口桡动脉的搏动状况,乃是人体对内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的综合反应。这就不能与中医脉诊相提并论,但在我们探讨中医脉学时,同样自应给以确定的地位。
2.中西医脉名异同:西医和中医一样,在按触桡动脉搏动状况时,也确定了很多名称,其中绝大部分不但其名称和中医相同,其所代表的病理意义也多可互相印证。周氏经过详细比较,列表说明,有一定的对照参考价值。
中西医脉名异同对照表西医各种脉名形性相等于中医的脉象均脉PulsusAogualis心率在每分钟72次以上,心动周期平均为0?82秒,起伏与间隔几乎完全相等,即有差别也不超过1/6秒,充实柔韧,秩序井然者平脉小脉PulsusParvus脉搏体积细小及相对于大脉而言小脉虚脉PulsusVacnus脉搏细弱无力虚脉实脉PulsusPlenus脉搏充实饱满实脉软脉PulsusMollis血管弹性良好,但充盈不良濡脉(软脉),芤脉第一卷468西医各种脉名形性相等于中医的脉象硬脉PulsusDurus血管僵直硬化,弹性减少革脉(坚脉)速脉PulsusCeller频脉PulsusFreguens心搏频率每分钟超过90次者数脉(疾脉)迟脉PulsusTurdus稀脉或徐脉PulsusRasus心搏频率每分钟降至60次以下者迟脉(徐脉)交替脉PulsusAlternaus脉搏频率规则,但一个强的和一个弱的脉波交替出现与仲景所谓之厥脉部分相似①水冲脉WaterHammerPulsus或称水钅追脉,高脉,滑脉,跳脉(BoudingPulsus)高度跳脉,称柯氏脉(Corrigau?sPulsus)脉波升降幅度增大,汹涌满指,有如水波冲击之状洪脉奇脉(吸停脉,逆脉)PulsusParadoxus在深吸气时,脉波可以消失不同脉PulsusDigerens左右手脉波的强弱和出现的时间上可能不一,但无频率上的差异复脉(重复脉)DicroticPulsus脉波在下降的途中,又复有新的升起,好象是第二个脉波低平脉PleteanPulsus脉波升降幅度减少,升起徐缓,而降落亦复延迟从上表中可以见到,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脉搏形性的描述,其见解和名称大体上是接近的。在中医所列举的各种脉象之中,如浮、沉、长、短等脉,虽为临床所常见,但并未被西医所采用。而西医所列举的各种脉名,如交替脉、吸停、不同、重复与低平等脉,在临床上也并非罕见,也为中医所缺漏。这在今天论脉时都是一种严重的偏向,必须在中医论脉的基础上,汲取西医的养分,以壮大中医脉学的成果,充实中医脉学的内容,使中医脉学更能合乎时代要求和富有时代气息,因此理应把不同、吸停、重复和低平等四种脉象吸收过来,另外把交替脉合并在厥①脉里而一并叙述,鉴于中医对脉象的取义,都是用单一的形容字来称呼的,周氏把不同脉称为差脉,低平脉简称为低脉,奇脉与复脉则仍用西医原名,以见统一。中西结合,对照归纳,有35种脉象,连同生理之平脉,就成为36种脉象,其所附之四言诗曰:①见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在原著脉象各论中有详述,即渐强渐弱交替出现。
第一卷469中西脉象,有异有同,同可合一,异须互通。时至今日,难泥旧章,取长补短,今古相商。交互归厥,不同称差,低奇与复,五脉新加。生理脉一,病理三五,中西合流,三十六脉。
3.脉象分类不能再蹈前人旧辙:对脉象分类,在《内经》上早有说明,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按尺寸浮沉滑涩而知病所以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调其脉之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这就是古代对脉象分类的明证。宋人《脉诀》创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细,动)二十四脉。进一步作了划分。元代滑伯仁又以浮,沉,迟,数,滑,涩为纲,增入大,小,长,短,牢,急六脉,仍为三十脉,明代李时珍又损去大、小与急三脉,列出二十七脉,并未依类归纳。明代李中梓又以浮、沉、迟、数为纲仍为二十七脉。其他各家虽各有其分类方法,但均以浮、沉、迟、数为基础,其所依据的无非是在大、小、长、短、虚、实、滑、涩等几个方面。晚清以来,又有以深度(浮或沉),频率(迟或数),幅度(大或小),强度(虚或实),节律(结或代),作为分类标准。虽然各有见地,但均未能执简驭繁,扼要而全面地概括出脉象变化的基本规律。
周氏认为对任何事物的分类,都是根据它们的基本属性和近似的性质,人为地加以划分和归纳。各类之间的界限,就很难十分清楚,它们的体系和位置都是相对的,只是在相对稳定体系当中,有着它们各自的性质和内容,脉象变化的运动规律,不外是以形态和节律这两种基本形式来显示的。在形态方面来说,正常时是形体停匀,充实柔韧,在右寸口六部之间,并无大小浮沉不相应称的情况。在节律方面来说,古人是用不疾不徐,从容应手来形容的,这就是指能把脉搏频率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和能保持着一定姿态神韵,表现出有充沛的潜在力量者,这就是生理脉象最主要与最基本的特征。
脉之大小长短,浮沉滑涩等等,都是属于形态变化,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体状”。脉之偏快偏慢,快慢不齐,或是在规则的频率之中出现间歇者,都是属于节律变化。由此可见,脉象的形态与节律,这两种基本动态,在病理情况下虽然变化多端,也不能超出这两大类基本范围以外。
因此划分脉象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运用“二分法”把各种脉象划分为互相排斥的两个类。在以形态变化的这一类中,首先就把有节律改变的各种脉象排斥开;在以节律变化的这一类中,把形态改变的各种脉象排斥开。再根据形态改变与节律改变的基本表现,就可作出如下表所列的划分。
新拟脉象分类表分类依据基本动态特定形式(脉名)形态改变深浅有别宽窄不同强弱各异伸缩不等偏浅浮脉芤脉濡脉革脉偏深沉脉牢脉弱脉伏脉偏宽大脉洪脉偏窄小脉细脉偏强滑脉实脉偏弱虚脉低脉厥脉涩脉偏伸长脉紧脉弦脉偏缩短脉动脉第一卷470续表分类依据基本动态特定形式(脉名)节律改变频率失常至数参差偏快数脉急脉偏慢缓脉迟脉间歇奇脉结脉代脉促脉不齐散脉微脉差脉复脉如上所述,可见周氏对于脉象的分类和划分,是十分深刻而细微的,是对传统脉象分类的升华和别开生面。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医学说的一大贡献。
4.中医脉象应赋予西医的具体内容:中医脉学本来就是一种凭藉指尖的灵敏触觉与深遂心灵两者相结合而成的经验科学。脉象的形象表现,既寓存于迹象之中,又超出于迹象以外;既可以用语言文字作形容,又不是语言文字所尽能描绘。所以古人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种道理。
古人早就想用图解的方法,来描绘脉象的形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于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及其他方面,未能有详细的了解。因而求显反晦,反招垢病。周氏为了能把以往空洞虚无的论脉方式矫正过来,特运用西医的学说在每一脉象之下,增附“有关病理因素示意图”,赋予中医脉象的具体内容,这虽然对于脉象变化真正机制距离很远,但是作为阐明脉象的一个方面与浅近形式,也不失为研究脉学之一助。现录二则如下,以例其余。
虚脉病理有关因素示意图(三)中医脉学与经络系统的特殊关系1.左右寸口分候脏腑是以经络学说为根源:两手六部分候脏腑的诊脉方法,既然是中医脉第一卷471诊的精华和秘奥,自然应该追本溯源,明确其理论依据,才能进而肯定其临床价值。有如前述,“脉”的正确涵义,乃是人体各种沟通联络体系之总称,中医脉诊方法的形成,自上古三部九候诊法开始,既是以心血管之脉为根本,同时更是与经络之脉相结合,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学说根源与相应的基础,就是建立在经络体系之上的,离开经络学说与经络体系的作用机制,就不能对中医的脉诊作出理解与应用。有许多中医文献认为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关系,首先是来源于《素问·脉要精微论》。即“尺内两旁则季肋也……”那一大段文字,周氏特别着重指出这乃是古人在正身垂手仰卧或直立以前臂内侧尺部相对处之季肋为起点,所作出的人体表面的诊察法,与两手寸关尺六部并无牵涉。是后人用削足适履的手法强行纳入于寸口六部之中的。
说理详明,此处不能具录,因此,这一学说根源,应以《难经》为依据。
在《难经》的第一难中,就把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吉凶列为第一要义。在第二难中又把寸口划分为寸关尺三部,在《内经》上寸口只有尺寸之说,在尺寸之间增添了“关”的界限,是自《难经》开始的,在第十八难中乃有了寸口六部与脏腑的相应关系。后世注解《难经》者于此均有所发挥。现将第十八难原文,及徐灵胎氏之注释,抄录于下,以供参研。
第十八难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三部寸关尺也,四经两手寸关尺各候一脏一腑也。手有太阴阳明,手太阴属肺,手阳明属大肠,皆诊于右寸。足有太阳少阴,足太阳属膀胱,足少阴属肾,皆诊于左尺,为上下部,右寸为上,左尺为下,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此言左右手循环相生也。足厥阴少阳木也,足厥阴属肝,少阳属胆,皆诊于左关。生手太阳少阴火。手太阳属小肠,手少阴属心,皆诊于左寸,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手心主即乎厥阴心包络也,手少阳属三焦,推本文之意,则宜诊于右尺,生足太阴阳明土,足太阴属脾,足阳明属胃,皆诊于右关,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更相生养者也。以上释三部四经上下之义,下文又论所主之病也,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三部各有浮中沉故为九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此又不以经络以部位言。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即《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上竟者胸喉中事也,下竟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但其候脉法与此微别……徐氏又说:“此篇所论六经部位,乃《素问·血气形志论》所谓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阴阳也。”“而后世《脉经》《脉诀》因之。但《素问》止言经络表里如此,并不指为诊脉之位,今乃以右尺诊心主少阳,及第八难以肾为三焦之原,三十九难又谓命门气与肾通,皆互相证明也……盖《内经》诊法其途不一,而《难经》则专以寸口为断,于是将经中诊法尽附会入云,此必别有传授,不可尽议其非……”。在第一难中,徐氏就说过:“独取寸口者越人之学也,自是而后诊法精而不备矣。”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位置,其源虽出于《难经》,自此而后,即为后人所信奉,如杨玄操、丁德用等注解《难经》,王叔和之《脉经》,以及高阳生之《脉诀》等对之均未加更动。
后世的意见,忽视了寸口六部与经络体系的关系,因而对肾、心包、三焦、大肠、小肠的位置,抱着各不相同的看法,就对这几个脏腑搬上搬下,搬左搬右,或多或少,任意安排。在第十八难中,早已明确指出大小肠是分候于两寸,乃后世诸名家提出反对意见,而对高阳生的《脉诀》以大小肠分候于两寸,痛加诋毁,群起而攻之,几欲置之鼎?而后快。这是中医学说史上的第一卷472冤案,是崇拜偶像的典型。
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各家并无异议。而对尺寸来说就各执一说。有人(如张景岳等)则以膀胱、大肠应左尺,以小肠、命门、三焦应右尺,又以两尺应两肾。又有人(如吴谦等)则以左尺应肾、小肠、膀胱,右尺应肾、大肠。又以三部应三焦。诸李(时珍父子、中梓叔侄)以左寸应心与心包,左尺应膀胱及肾,右寸应胸中及肺,右尺应大肠及肾。因之,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关系,仍应以《难经》为依据,这才能符合脏腑与经络的完整性和依存性。
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机理,既然是上古血管与经络相结合的脉诊的演进和发展,就更不能和经络学说相割裂,而从经络学说以外寻求根据,可见中医的经络学说,是和上古的三部九候诊法,以及左右寸口分候脏腑的诊法,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吴草庐、李濒湖等皆认为“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也,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李氏又说:“且脉之应于指下者为有经络,循经朝于寸口也。”可见左右寸口分候脏腑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早已被确定是和经络学说分不开的。
2.寸口为“脉之大会”,是经络作用的集中体现:首先必须对《内经》“肺朝百脉”作出理解,才能对《难经》“寸口为脉之大会”有所说明。此之所谓“脉”,主要是指经络之脉而说的。肺为什么能受百脉之朝奉,因为肺为华盖,居于至高,人身经络之脉,其上下出入,无不交贯于胸中,早在吕广注解《难经》时就指出说:“肺为诸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会手太阴寸口……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涩……,以知其生死。”丁德用也说:“肺主气,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凡五脏六腑有病,皆见于气口,故曰大会也。”《内经》和《难经》均指明经络之脉是以手太阴的肺经为其终始,这无疑是说明胸腔内压力的周期变化,是经气
流注的推动力量,为经络之脉所仰赖,而寸口的经渠穴乃是经脉渠道之意,不但肺之经气由此流行,而心之血管亦由此通过,肺之经络受百脉之朝会,心之血管主一身之灌溉。在这一盈寸之地,互相纠结,彼此环抱,形成为经络与血管互相交会之枢纽。所以寸口的三部九候诊法,才能取上古的三部九候诊法而代之,成为中医四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独取寸口在中医脉诊中的双重意义综上所述,可见中医脉诊的主要内容,乃是以寸口处的桡动脉的搏动变化为特定讨论中心所形成的特定理论体系,决定脉搏形性改变的主要力量是来自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而心血管本身之机能又为全身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所决定,因此才能由寸口脉搏的形性改变。来推理心血管本身以及其他系统与器官生理与病理的各种变化。没有这种连锁因果的相应关系就没有中医脉学的地位和作用。
在经络系统来说,血液流转是产生经气的泉源,但经络的经气既经产生,又可对血液流转的动力关系与寸口桡动脉的搏动状况起着影响和作用,由于寸口为脉之大会是经络作用的集中体现,形成为血管之脉与经络之脉互相交会的枢纽与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之寸口六部与脏腑的相应关系,就可通过桡动脉的特定反应而显示出来。如果没有这一点,则中医的脉诊就失之粗糙和肤浅,而不能发挥其特有的专长和取得确定的临床地位。但是全身的不同病证与不同的病理反应,决不是表现在一个方面,如一概以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的关系作推理,有时是确凿可凭,有时又是茫然无绪,这是毫不足怪的,绝不能有某项诊断方法或仪器能对全身所有病证均能作出说明。
第一卷473总的来说,不论是单以心血管之脉为依据,或是结合经络之脉作推理,均是阐明生活有机体完整现象的一个成分,是内部因果关系改变或破坏,可以在这一特定区域产生特定反应,可以分别对待,也可综合论证,才能兼收并蓄,左右逢源,发挥中医脉学最大效果,为临床医学作出贡献。
(五)寸口六部经脏脉法四言诗周氏从经脏相关的观点出发,引经据典,斟酌诸家之言所写成的“寸口六部经脏脉法四言诗”,既不脱离前人的藩篱,也不落入前人的窠臼,别具一格,录之作为本文的小结。
1.寸口六部与脏腑相应诗心居于左,肺旺于右,各有偏胜,应在两寸。腑经随脏,自外走内,大肠小肠,肺心同位。左关肝胆,右关脾胃,右右相交,另有奥义。肾与膀胱,左尺可悉,包络三焦,应在右尺。
2.寸口六部五脏生理平脉诗浮为心肺,沉为肝肾,脾居中州,浮沉之间。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石而濡。经气血脉,归于权衡,阴平阳秘,是谓平人。
3.寸口六部脏腑病脉诗腑脉为阳,浮取可得;脏脉为阴,沉取为则。有余为阳,不足为阴,有余不足,病症可识。
4.十二经脏脉证诗(1)手太阴阳明脉证右寸浮阳,风寒汗出,口干
鼻衄,颈肿齿痛;右寸浮阴,腠理不固,畏寒战栗,肓背冷痛。右寸沉阳,上
气喘咳,胸满心烦,尿频掌热;右寸沉阴,气不接续,洞泄肠鸣,寒栗不复。
(2)手少阴太阳脉证左寸浮阳,嗌干口渴,小便短黄,尿道灼热;左寸浮阴,津伤水脱,泻痢汗多,血量不足。左寸沉阳,
胁痛烦躁,掌热面赤,舌绛苔薄;左寸沉阴,精神恍惚,
失眠多梦,头晕汗出。
(3)足太阴阳明脉证右关浮阳,温yin汗出,口渴鼻干,消谷善食;右关浮阴,
胃寒胀满,吞酸
嘈杂,腹壁肥厚。右关沉阳,
腹痛便秘,肋满舌强,谵语烦躁;右关沉阴,腹胀善噫,水闭体重,不食自利。
(4)足厥阴少阳脉证左关浮阳,咽干口苦,心烦喜呕,往来寒热;左关浮阴,完谷飧泄,厌食不饥,心虚胆怯。左关沉阳,肋痛
黄疸,木火内燔,
头痛惊厥;左关沉阴,面色脱色,虚风内动,精神恍惚。
(5)足少阴太阳脉证左尺浮阳,风寒在表,阴虚火动,
膀胱湿热;左尺浮阴,细小过渡,
膀胱虚寒,尿频清白。左尺沉阳,胎产血结,腹胀腰疼,嗌干足热;左尺沉阴,下元衰惫,恶寒
嗜睡,
水肿下利。
(6)手厥阴少阳脉证右尺浮阳,下焦火炽,水涸阴伤,骨蒸颧赤;右尺浮阴,元气衰微,封藏失职,相火不足。右尺沉阳,胎产便秘,肚腹胀疼,火不受制;右尺沉阴,水停湿滞,髓竭精枯,左右一致。
5.奇经八脉脉证诗(1)任督二脉脉证直上直下,尺寸俱浮,腰脊强痛,督病可呼。实长紧细,自尺上关,症瘕七疝,内结任参。
第一卷474(2)冲带二脉脉证直上直下,尺寸俱牢,逆气里急,冲脉昭昭。关左右弹,带脉可决,腰如水浸,腹满
带下。
(3)阳跷脉阴跷脉脉证寸左右弹,阳跷可识,体强腰疼,偏枯僵仆。尺左右弹,阴跷可别,男疝妇漏,寒热里急。
(4)阳维脉阴维脉脉证寸偏向拇,外斜阴维,心胸肋痛,
癫痫失音。寸偏向小,内斜阳维,手足相引,寒热痛痹。
-----------下載學習!
辛苦了,謝謝梁生!
-----------谢谢梁知行版主无私的奉献,希望民间中医网 越办 越好。
-----------周老著有<<周楣声脉学>>一书,但此书现在应该很难找到了.
-----------我20多年来,我对脉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我自己的看法,学诊脉,不要让书上细的地方迷惑,照
葫芦画瓢,会适得其反.静下心去悟为妙,天悟.地悟.人悟,才能悟出真正的脉学.真正会诊脉的中医让他再传授别人,那就容易多了.
-----------谢谢分享!!!!!!!!!!!!!
-----------<周楣声脉学>我有大部份复印件,我们这的图书馆收藏有一本,
梁知行 斑竹,把你的脉学书目拿出来晒晒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