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关于《脉经》和《脉诀》,高手请进!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下载百度一段文字
《王叔和脉诀》,脉学著作。一卷。旧题晋·王叔和撰。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 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 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宋熙宁初,校正《脉经》,尚未有此,陈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则《脉诀》乃熙宁以后人作耳,惟陈无择《三因方》言高阳生剽窃作歌诀。刘元宾从而和之,其说似深知《脉经》者,而有自著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则陈氏亦未尝详读《脉经》矣。
  河东王世相曰:诊候之法,不易精也,轩歧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洩其奥。五代高阳生著《脉诀》,假叔和之名,语多抵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藉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
  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著《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
————————
关于《脉经》我正在看,关于《脉诀》还未看,但认识一师傅似乎偏重于《脉诀》,想随他学习,但搜索网上,似乎《脉诀》的理论有诸多问题,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谢谢!
-----------先从实践里体会,多摸脉,看高频率的指感是什么,可自我确认和规定脉象的名称,不要拘于经典描述本身,这样思路会清晰,以便上手,但千万不要师心自用,以自我的一点体会为标准来反观经典,裁剪经典.要先回归脉的现场,然后才能理解古人的经典的意义.这是中医的大道,也是脉学的正道.指感的描述,周学海的2本书比较回归现场化,先读,再看张景岳,脉神章,或<续名医类案>等等临床家的具体脉技描述,虞恒德,汪石山,朱丹溪\\\李时珍的脉学,是对经典脉象描述的再普及,不是临诊现场脉技,可记不可僵化滥用.maijing
脉经是一个核心,脉诀是一种细化延伸.
-----------脉诀》
这书被李时珍批的体无完肤,你师父学这个书的?那么不要和他学了
他肯定什么都不会,公认比较正统的就是李时珍的《频胡脉学》了
-----------感谢两位!我需下功夫再努力。随老师学,重实践。自学多摸索理论。再次感谢!
鞠躬!
-----------周学海

  清代医学家(1856-1906年)。字澄(瀓)之,一字健之。浙江建德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浙江候补道。儒而通医,尤精脉学。著有《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各两卷(后人合刊为《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
____-
另外请问luoyu520,你说周学海两本,是哪两本?谢谢,我是个初学者。
-----------顶一下,等待luoyu520的答复!
-----------脉诀很好.如果老师是有传承就太好了
相关文章
 退休老中医的“无证”之痛
 胎停现像
 煎蜜散(《普济方》卷三○一。)
 鹿角散(《外科正宗》卷七。)
 请教一下,舌苔已经黄,暗,厚,但四边红
 祛风散(《石室秘录》卷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