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初学教室:小阴旦汤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有一个小阴旦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生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这个方子正好是把桂枝汤中的桂枝换成黄芩,请教各位,这个方子是不是就是治《伤寒论》太阳温病的方子,而且个人觉得此方如此配伍符合圆运动关于温病属人身木气偏于疏泄的治法
-----------这个帖子在其他地方有人发过,首先要厘清的是太阳温病与后世温病所指究竟是不是同一件事,可以看到姜佐景将葛根汤列为治疗太阳温病的方(他认为可以涵盖后世温病的范畴,但我不认同,原因后详述),张锡纯则将麻杏甘石汤列为太阳温病的方,其他一些医家也将越婢汤、大青龙汤等列为太阳温病方,何谓太阳温病,应是指太阳病初得,不待寒邪变热,便转属阳明,即热渴、不(微)恶寒者,所以应是阴邪侵表,可能因体质或其他因素导致传变迅速转属阳明,所以详看上述诸方皆以麻、桂等辛温药搭配辛凉的葛根、石膏等药,这就代表尚有风寒之邪未祛,而又非麻黄不得,所以这种热可以看成风寒入里郁而化热,此时需看热的程度及转变的过程,例如:一开始外感风寒也有发烧的症状但尚停留在太阳的阶段,此时用麻黄汤也能退热;但若往阳明发展便需加入石膏、葛根等药,所以并非一见热就用石膏清热。

另外,后世温病谈的主要是阳邪侵体,分为卫、气、营、血等不同阶段,也是属于郁热,所以在卫、气、营、血等阶段皆可见身热,可是在温病卫分强调的不是汗法而是用宣透的方式,因此温病家强调温病忌汗,用药上便有差异。究竟要如何分辨是何种病邪我认为还是要从脉来区别。以上有些观点是看完李士懋先生的书后所得的感悟(火郁发之 一书)。

至于小阴旦汤是否是治疗太阳温病的方,我认为可以这样看,因为黄芩算是气分用药,但也有医家认为过早用寒凉药容易导致郁热(不管是太阳温病或后世温病)冰伏的情况更为严重,这时便需考虑使用的时机及剂量,我觉得还是要从脉来判别,正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关文章
 口臭等症求方
 祛风导痰汤(《杏苑》卷三。)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本末丸(《普济方》卷一三九)
 硫矾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大家给点意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