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角孙”位置浅议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高耀华 何崇


腧穴是针灸治疗的主要部位,其准确定位非常关键。温习文献,就“角孙”一穴的定位问题,

有些不同的意见,并且由于定位的不同,其穴位主治、归经也各不相同,临床难决是非,无以适从。现不揣浅陋,比较古代文献,对“角孙”定位的三种观点,分析讨论如下。

1.“角孙”定位文献记载

1.1在耳廓中间。黄龙祥复辑的《黄帝明堂经辑校》中有“角孙,在耳廓中间,开口有孔,手足少阳、手阳明会,刺入三分,灸三壮,主齿牙不可嚼,龈肿”一句,《针灸甲乙经》的记载与之同。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侧人明堂图”中也有“角孙在耳廓中间,开口有空”一句。这些文字均表明角孙穴应位于耳廓的中点,可能相当于现在耳穴的“膈点”下方的部位,在耳廓上下左右轴的交点,该部位开口时也能感觉出空隙的出现。

1.2在耳廓上。《素问·气府论》有“手太阳脉气所发……耳廓上各一”一句,认为两侧耳廓上,有手太阳脉气所发的穴点,王冰注云:“在耳上廓表之间,发际之下,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显然,王冰将这个“手太阳脉气所发”,这个《内经》亦未命名的点认定为角孙,而且将该穴与手太阳相联系,经王氏一注,就把角孙这一穴位从耳廓间拖到了耳廓上或曰耳廓外,即“耳上角”。既然穴位在耳廓上,其归经自然与手阳明关系不大,角孙于是就成了“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在《千金翼方·卷二十六》“侧人耳颈二十穴”中也将角孙定位录为“角孙在耳廓中间上,开口有孔”,可能是孙思邈在晚年也接受了这种意见。《针灸铜人图经·卷三》“侧头部左右凡二十六穴”也循此说:“角孙,二穴,在耳廓中间上,开口有空,手足少阳之会,治目生雨胃,齿龈肿,可灸三壮,明堂别无疗病法。”之后的《十四经发挥》也执此说。

1.3在颧颊部的一段区域。《灵枢·寒热病》有“足太阳有入九页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九页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一曰取之出鼻外。”此处所言角孙的位置又从耳廓到了鼻旁。此处的“角孙”,似乎不是一个穴位的概念,而是一个太阳脉支脉的名称,与“角孙”穴同名。故不多述。

2.“角孙”定位的后世演化

由上可知,争论的焦点,就是“角孙”定位究竟在耳廓上还是在耳廓间。具体地说,就是《明堂》、《甲乙》中的“在耳廓中间”一句后,到底有没有一个“上”字。《千金方》之后历代文献有关本穴位置的记载也不统一,但总体看来,还是认为在耳廓上者为多。

《外台秘要》、《医心方》在“耳廓中间”一句后,均有“上”字。《针灸大成·卷七》“手少阳三焦经考证穴法”中谓:“角孙,耳廓中间,开口有空。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铜人灸三壮,明堂针八分,主目生翳雨胃,齿龈肿,吻强,齿牙不能嚼物龋齿,头项强。”“耳廓中间”后虽无“上”字,但认为本穴归经在手太阳,亦受王氏影响。《循经考穴编(下册)》记云:“……直上出耳上角,至角孙,穴在耳中间开口有空。广注:须取耳廓中间发际下,开口有空处,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铜人灸三壮,明堂针八分,素注针三分,一法刺一分,沿皮向后五分,主耳廓红肿,牙车不利,目翳,齿龋,唇吻强急。”虽无“上”,仍定位于耳廓上。只有清代许天锡氏,其《针灸易学·卷中》则仿《明堂》文字“耳廓中间开口有空,三分五壮。”不谈穴在耳上,但宋明之际,认为穴在耳上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近世日本人则对“角孙”穴定位的记载,都是按王冰的思路予以发挥的。川崎氏谓“角孙在颞颥骨部耳翼上角之上际。”富永氏说:“折耳向前,穴当其上尖端处。”松元氏曰:“耳廓中间之上即耳上发际,开口有空,耳向前折则现耳角处。”在取穴技巧上多有发挥,玉森、泽田等人均执此说。池澄清氏《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载:“角孙,经属三焦,位置,耳廓正上方发际凹陷处,针二分,灸三壮,治疗角膜白斑,口裂诸肌痉挛,口腔口龈炎,咀嚼困难,甲状腺肿,呕吐。”算是对宋以来有关“角孙”位置的文献的总概括,以后的针灸书刊均附和其说,一致的意见是本穴在耳上。

3.分析与讨论

3.1王冰意见的合理之处:从字义上看,“角”者,头角之意,动物长角之处,也即古人髻角之所在,“耳上角”即耳上的头角之意。穴名用“角”字,可能也含位置的意思。从这一点看,似为王注义胜。

3.2王冰意见的疑点:尽管诸家均倾向于“角孙”穴在耳廓上,然而其中的疑点尚不少。其一,认为穴在耳廓上的意见始于唐代王冰,而王冰也未明确提出,最早见诸文字的还是《千金翼方》,而较它为早的《明堂》、《甲乙经》等均不载其说,是否有版本所致的途生歧义,尚不得而知。其二,“在耳廓中间上”,文义不清,语法欠流畅,似为衍文。其三,《明堂经》中谓“在耳廓中间,开口有孔,手足少阳、手阳明会”,在经络循行上也是可以理解的。手足少阳二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且手阳明络“入耳合于宗脉”,穴位正位于经脉线上,其即使行至耳上角,也当为支脉。而由于穴位定位的改变,后世将其或归于太阳经,或归于三焦经,反生歧义。其四,耳上角之穴不符合“开口有孔”的条件,口腔运动时,充其量只是咀嚼肌活动而已,绝谈不上局部“有孔”。其五,《明堂》对“角孙”主治的记录仅为治疗齿牙病,咀嚼不便,这也与它的经络循行相吻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更易于理解。

3.3意见与设想:综上,笔者认为,正确的“角孙”定位方法,可能当以《明堂》之说为准。但是,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均接受了在耳廓上的“角孙”穴,数百年来,对本穴的功效主治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都是根据这种穴位定位而展开的,今天的“角孙”穴以及其功效主治集,可能是《明堂》定穴和耳上定位两点之间的揉和,由单纯治疗齿病“别无疗病法”发展为可治目病、面肌痉挛等多种病的常用效穴。相反,《明堂》等传统的记载却曲高和寡,因为,它已不是《明堂》的角孙穴。在讨论角孙定位问题时,不能无视这种历史所形成的差误。在针灸学术的流传过程中的这种鲁鱼之误,以讹传讹,约定成俗的现象,是很值得注意的。
相关文章
 虎睛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杏仁散(《疡科选粹》卷五。)
 为大家送上《古脉论》
 养血健脾汤(《医学传灯》卷上。)
 《中医思想者》征稿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