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桐君采药录》考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书名及卷数

    书名  《桐君采药录》的书名在各种古代文献记载中又可见到有同一书的多种简称。如果将它们的出处分别予以归纳,可以有以下6种方式。
    《桐君采药录》——这应当是本书的全称。此书名可见于:南北朝·梁·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据1955年群联出版社影印本)、《药总诀》(见:《金陵从书·乙集》)及《辅行诀用药法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据199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影印本)三书中。又可见于《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桐君药录》——这是本书的简称之一。此书名可见于: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藁本”条注文(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八“藁本”条引陶隐居(弘景)氏注文)、《旧唐书·经籍志·医术》、《新唐书·艺文志·医术类》、《通志·艺文略·医方类》、《玉海》卷六十三、《钜宋文韵》、《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医方家》、《严州府志》、《桐庐县志》等书中。
    《桐君录》——这是本书的另一简称。此书名可见于《本草抄义》及《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均所引佚文)。
    《采药录》——这是省去“桐君”二字的书名简称。见于《古今医统》和《东医宝鉴》卷一“历代医方”。
    《桐君》——这是以人名代书名。见于《医心方》卷十“治诸瘘方第十六”据《小品方》佚文转引。
    《药录》——这是古籍引用本书佚文时最频繁应用的简称。主要散见于《证类本草》一书中。
    其他书名——此外,记以“桐君”著作的还有其他两个书名。其出处即:
    《历代医方考》:“《采药对》、《采药别录》,桐君所著。”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五百零四转引。
    《东医宝鉴》:“《采药录》,桐君所著。黄帝臣也。《采药别录》,桐君所著。黄帝臣也。”
    以上所记的《采药别录》和《采药对》两书名是否另有其书,抑或也属《桐君采药录》的别称之列,尚不清楚。
    卷数  关于《桐君采药录》的卷数,据《通志》、《广韵》、《本草纲目》及《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公元9世纪末)等书均记为“二卷”。而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玉海》等书则均记为“三卷”。
    撰写时代、流传概况及主要内容
    撰写时代
    《桐君采药录》的著者桐君,时值上古,尚无文字记载,因而属于托名之书,但其撰写时代的下限必不晚于秦汉时期,而应早在此以前。这是由于《桐君采药录》一书内容多次被《吴普本草》所引用,而吴普氏为后汉时人可以得到证明。吴普为后汉末、三国时期华佗弟子,据《后汉书》卷一一二“华佗传”:“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华)佗学。普依准陀疗,多所全济。”而《三国志·魏志》中也载有吴普氏传,故知吴普乃后汉末至三国时人。
    同时《桐君采药录》又是继先秦时代业已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之后撰写的另一部本草学专著。据《政和本草》卷一引“补注所引书传”:“《吴氏本草》……(吴普)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而《吴氏本草》又引《桐君》于其内容中,足证《桐君》一书晚于《神农本草经》。
    流传概况
    国内方面
    《桐君采药录》一书流传到晋代,约4~5世纪顷,曾被陈延之的《小品方》引录有个别内容。
    迄6世纪顷的梁代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等著作中均引用了《桐君采药录》(见《本草经集注·序录》:“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据敦煌出土残卷本)。而在约同期的簿录著作《七录》中却记载了“《神农采药经》二卷”的书目,惟此书早佚,其与《桐君采药录》有何关系,抑或同书之异称,已不得知。
    在公元7世纪的中国隋朝官藏图书编目的《隋书·经籍志》和公元8~9世纪的唐朝官藏图书编目的《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书中均记载了“《桐君药录》三卷”的书目。
    公元10世纪中的北宋时期,由政府编修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中不仅直接引用了《桐君采药录》的佚文条,而且还收载了《吴氏本草》中转引的《桐君采药录》多处。
    在北宋中后时期,即公元12世纪,郑樵的《通志·艺文略·医方类》及公元13世纪王应麟的《玉海》(卷六十三)二书中均收载了“《桐君药录》”的书目,惟前书记其为二卷,后书记其为三卷,但此时不知《桐君采药录》是否尚存。
    惟在公元11世纪中期官修的《(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中,虽也在各药物项内根据《吴普(氏)本草》转引了部分《桐君采药录》的佚文,但同时却明确指出:“《吴氏本草》今广内不复有”(见:《政和本草》或《大观本草》卷一“补注所引书传”),说明《吴氏本草》在当时已经失传了。
    11世纪末唐慎微在其《证类本草》中,一方面引用陶弘景(即“陶隐居云”)《本草经集注》,并转引了《桐君药录》的部分佚文;另一方面又通过引用《嘉祐本草》(原书作“臣禹锡等谨按”注文)转引了《吴氏本草》中收录的部分《桐君药录》佚文。
    到了16世纪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再次转引《本草经集注》所引的《桐君药录》佚文,但其文字略有节删。
    国外方面
    ①日本——《桐君采药录》传入日本的具体时代不详。但公元9世纪末在日本的书目学著作《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已记有“《桐君药录》二卷”之目(据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转引)。
    在公元10世纪末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一书中有引用《小品方》转引《桐君采药录》的佚文1条,但无直接引录《桐君》之文。
    到了公元13世纪,在日本惟宗具俊的《医谈抄》及惟宗时俊的《医家千字文》二书中均引录了《桐君(药)录》的同样佚文。
    ②朝鲜——在16世纪初,朝鲜方面由许浚等人撰写的《东医宝鉴》一书的“历代医方”文中记有以下二书书目:“《采药对》,桐君所著。黄帝臣也。《采药别录》,桐君所著。黄帝臣也。”此二书似为《桐君采药录》一书两种不同传本的异称,虽然在《东医宝鉴》中并未引用该书佚文,但不难看出,《桐君采药录》已传入朝鲜,具有很大的影响。
    流传过程中的变动问题:
    根据上述可以知道,《桐君采药录》一书的流传过程是从公元1~2世纪至公元10世纪,历代反复传抄与引录业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而对其后世的多种传本中有无经过被人节删或补充等属于文字变动的问题,虽然尚无足够的证据,但从其佚文的文体风格等特征方面分析,尚存有令人置疑之处。其中如《汉书·艺文志拾补·经方》在其“《桐君采药录》”条中即指出:“《(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桐君录》”佚文有“茶花”一药,“此不知为其本文?(或)为后人注文?”(据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转引《汉书·艺文志拾补·经方》)
    又如笔者据北宋中期王尧臣的《崇文总目》所记其当时所见知的图书目录中有:“《采药论》一卷。阙。”此外《通志》与《宋史·艺文志》均载有此目,也未著撰人。又闻浙江天一阁曾藏有抄本,但今也不详。按此书名恰好与《桐君》全书名称中的“采药”二字相符,至于是否系后书的节录改编本,抑或另一相类著作,亦属疑问之列。
    此外,笔者据相关古籍所辑多条《桐君》佚文所记药物产地的始置时代加以考察时,有以下一些。
    西阳(县)——见“茗”及“苦菜”条,巴东(县)——见“茗”条,晋陵(县)——见“茗”及“苦菜”条,庐江(县及郡)——见“苦菜”条,临朐(县)——见“薯蓣”条,钟山(县)——见“薯蓣”条,泰山(郡)——见“虎掌”条,宛句(县)——见“虎掌”条。以上各地名开始设置时期均为汉代。
    武昌(县)——见“茗”及“苦菜”条,广(州)——见“续断”条。以上二地始置时期均为三国吴时。
    晋熙(县及郡)——见“苦菜”条,上雒(县及郡)——见“占斯”条。以上二地始置时期均为晋代。
    此外在藁本(芎(艹穷))条中尚记有“东山”一地,乃隋代时始置县,但后废。或以“东山”为“山东”之倒,而“山东”在战国时期为六国之称,但作为“山东县”则为辽时始置。以上从《桐君》佚文中的地名考察,尚可见到个别汉代以后地名。这种情况和一些传世的《神农本草经》佚文中羼有由其后的《名医别录》混入的某些产地地名的情况颇相类似,说明在其本文中已多少有被人加工的成分。
    主要内容
    古书所记《桐君》内容:《桐君采药录》一书流传到宋代时期已极少见到,这可以从北宋官修的《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所采用的本草类书目中只载有《吴氏本草》一书,而没有《桐君(采)药录》之名看出。而到了明代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时,已明确提出“《桐君采药录》今已不传”。但是在此以前南北朝时的陶弘景氏还多次对本书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即:“上古神农作为《本草》。……其后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药对,广其主治,繁其类族”。又:“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陶弘景《辅行诀用药法要》,见: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第129页)
    此外,明代的徐春甫氏及李时珍氏也对本书作了简要的说明。《古今医统大全·卷一》:“少师、桐君为黄帝臣。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以为君、臣、佐、使。撰《药性》四卷及《采药录》,记其花叶形色,论其相须相反,及立方处治,寒热之宜,至今传之不泯。”
    《本草纲目·卷一·序例》:“《桐君采药录》。桐君,黄帝时臣也,书凡二卷,记其花叶形色。”
    此外,在我国唐宋以前个别古医书中尚偶有提及《桐君采药论》一书者,还可见于晋代陈延之氏《小品方》的部分佚文,及隋唐时期的《本草抄义》佚文等处。由于均未涉及具体药名,故此处从略。
    原书内容的综合考察:鉴于《桐君采药录》全书已经亡佚,而各种有关古籍引录的佚文又皆属片断零散,故只能通过上述古籍中的简要内容介绍及本书的现存佚文综合考察一下原书内容的概貌。
    总的来看,此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其一,是药物部分。原书共载药物365种,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3类。每种药物项下分别记有该药的性味,有毒、无毒及植物类药在不同月份或季节的外形特征(花、叶、茎、蔓、色彩等),采收的时令及必要的加工,以及简要药性,七情中所畏、所恶和所使特征。
    其二,是方剂部分。书中除分记各种药物外,还列有某些简易的医疗方剂。
    佚文出处
    现存古籍直接引用《桐君(录)》佚文者
    1、《太平御览》引《桐君》:《太平御览》是北宋初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官修的大型类书,全书共一千卷。卷八六七直接引用的书名即《桐君录》,共有“茗”(即茶)及“茶花”二药。
    2、《医家千字文》引用《桐君录》:《医家千字文》是日本永仁元年(1293年)惟宗时俊撰写的著作。在其原注中引录了《桐君录》的一段其在神农氏用鞭挞物类,辨识药物的历史传说,这应当是《桐君采药录》一书“序录”的部分佚文。
    现存古籍间接引用《桐君》佚文者
    1、《太平御览》引《吴氏》,转引《桐君》:《吴氏本草》的著者吴普为三国时人。《吴氏本草》又名《吴普本草》、《吴氏本草经》或《吴普》,全书六卷,惟原书早在北宋时已佚,但在《太平御览》中尚保存有该书以下各条药物的佚文。即:
    斑(即斑蝥,佚文见《御览》卷九五一引《吴氏本草经》,转引《桐君》)。
    石胆、黄符、白符、黑符、阳起石、白礜石(以上各药佚文均见《御览》卷九八七,引《吴氏本草》转引《桐君》)。
    麦门冬茯苓卷柏当归细辛署预(以上各药佚文均见《御览》卷九八九,引《吴氏本草》,转引《桐君》)。
    乌头、乌喙(均见“乌头”条)、提母(即知母)、雷丸、虎掌、贯众芍药泽兰狗脊(以上各药佚文均见《御览》卷九九○,引《吴氏本草》,转引《桐君》)。
    人参丹参玄参防己(“防己”条)、奄闾(即“(艹闾)子”)、委萎(即“女萎”或“萎蕤”)(以上各药佚文均见《御览》卷九九一,引《吴氏本草经》,转引《桐君》)。
    黄芩恒山(即常山)、防风牡丹(以上各药佚文均见《御览》卷九九二,引《吴氏本草》,转引《桐君》)。
    巴豆莽草、狼牙、落石(即络石)、鬼箭、房葵、蜀黄环(即黄环)、甘遂马刀(以上各药佚文均见《御览》卷九九三,引《吴氏本草经》,转引《桐君》)。
    2、《医心方》引《小品方》,转引《桐君》:《医心方》是公元984年(日本永观二年)日本医家丹波康赖集撰中国唐代以前多种古医籍原文的著作。此书卷十六引录有晋代陈延之《小品方》之文,其中有转引自《桐君》的佚文1条,所记为医方。
    3、《证类本草》引《本草经集注》,转引《桐君》:《证类本草》的全称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1098年(北宋元符元年)唐慎微撰,其传世本又有《大观本草》及《政和本草》的各类刊本。在其所收载的各药物项下引用了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注文,在此注文中有引用《桐君采药录》(原文有《药录》、《桐君录》、《桐君药录》三种简称)的药物,佚文有以下几种。
    天门冬(引《桐君药录》,见《证类本草》卷六)、续断(引《桐君药录》,见《证类本草》卷七)、芎(艹穷)(引《桐君药录》,见《证类本草》卷八“藁本”条)、水萍(引《药录》,见《证类本草》卷九)、苦菜(引《桐君录》,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七)、占斯(引《桐君录》,见《证类本草》卷三十)。
    4、《证类本草》引《嘉祐本草》,转引《吴氏》,再引《桐君》:《嘉祐本草》的全称是《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1057年(北宋嘉祐二年)掌禹锡等人所撰。原书已佚,其佚文被保存于《证类本草》各药条下的注文中,并在此书注文前面冠以“臣禹锡等谨按”数字,以示与其他注文出处的区别。属于这类的《桐君》佚文有以下诸药。
    钟乳(即石钟乳”)、石胆、青符、白符、黑符(此三药均“五色石脂”之一,见“黑石脂”条下,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三,《嘉祐》注文引《吴氏》转引“桐君”),阳起石(佚文见《证类》卷四),白礜石(即礜石,佚文见《证类》卷五),麦门冬、署预(即薯蓣,或山药)、细辛、卷柏(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六),当归、芍药、知母、狗脊(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八),泽兰(佚文见《证类》卷九),乌头、乌喙、虎掌(以上各药佚文均见《证类》卷十),雷丸(佚文见《证类》卷十四)。
    综括以上现存各种有关古籍中所引录的《桐君采药录》佚文的范围与数量来看,显然仅属原书全部内容的极少一部分。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对于推动古代早期医药学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5、《医谈抄》及《医家千字文》引《桐君录》:此二书分别系日本惟宗具俊(约1284年)及惟宗时俊(1293年)所撰写,引用《桐君录》佚文的内容大同,其内容系记录神农氏鞭药故事。
    与其他早期本草学古籍之比较
    早在后汉时期以前,有关本草学的著作除了《神农本草经》和《桐君采药录》二书外,据《吴普本草》佚文所引可以考知者尚有数家本草学专书,其中包括:《黄帝(本草)》(按,此书原名全称不详,今暂附以“本草”二字,下同)、《岐伯(本草)》、《雷公(药对)》、《扁(本草)》、《医和(本草)》和《李当之(本草)》6种。惟在这些古本草学的佚文中只能看到个别药物性味和有毒、无毒的文字,如果将这部分内容与《桐君》佚文加以对照,除了记述相同者,颇有些差异之处。这种在古代早期的多种本草著作中的论述互有差异的情况,也可以在唐代初期成书的《新修本草》一书孔志约序文中明确地看出。孔序的原文是:“梁·陶弘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君)、《雷(公)》众记,颇或蹖驳。”(“蹖驳”一辞,义为杂乱,不一致)不难看出,唐代时期所能见到的《神农本草经》与《桐君采药录》、《雷公(药对)》等古代早期药学著作相互间已经具有不少明显差异。现将《桐君采药录》与其他古代早期本草学著作的差异之处据《证类本草》中的现存佚文,分别对照比较如下。
    与《神农(本草)》比较:
    莽草——《桐君》:苦,有毒。《神农》:辛。
    狼牙——《桐君》:咸。《神农》:苦。
    落(络)石——《桐君》:甘,无毒。《神农》:苦。
    虎掌——《桐君》:辛,有毒。《神农》:无毒。
    与《黄帝(本草)》比较:
    牡丹——《桐君》:苦,无毒。《黄帝》:苦,有毒。
    巴豆——《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
    狼牙——《桐君》:咸。《黄帝》:苦。
    贯众——《桐君》:苦,(一经):甘,有毒。《黄帝》:咸、酸(按:“一经”系指《桐君》之别本)。
    与《岐伯(本草)》比较:
    丹参——《桐君》:苦。《岐伯》:咸
    玄参——《桐君》:苦。《岐伯》:咸。
    芍药——《桐君》:甘。《岐伯》:咸。
    牡丹——《桐君》:苦。《岐伯》:辛。
    与《扁鹊(本草)》比较:
    班猫(斑蝥)——《桐君》:有毒。《扁鹊》:有大毒。
    石胆——《桐君》:辛,有毒。《扁鹊》:苦,无毒。
    与《雷公(药对)》比较:
    落(络)石——《桐君》:甘。《雷公》:苦。
    芍药——《桐君》:甘。《雷公》酸。
-----------序  录
    神农氏作赭鞭、钩制,从六阴阳与太一(乙),升五岳。四渎土地所生,草、木、石、骨、肉、虫、皮、毛,万种千类皆鞭问之。则检其能主治,当其五温冷。故甘草先被呼问。附子后见将岳。众药皆谐,各记所能。据《医家千字文》原注引《桐君录》。
    桐君乘绛云之车,唤诸药精,悉遣述其功能,因则录之,呼为《桐君药录》。据《本草抄义》(《医家千字文》原注引)转引。
    草  部
    麦门冬,甘,无毒。
    卷柏,甘,生山谷。《御览》“谷”前缺“山”字,《证类》缺“生谷”二字。
    当归,甘,无毒。
    细辛,辛,小温。
    署豫(薯蓣),甘,无毒。或生临朐、钟(《御览》脱此字,据《纲目》补)山。始生赤茎,细蔓。五月花白,七月实青黄,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黄,类芋。(《证类》无以下诸字)二月、三月、八月采根。恶甘遂。
    乌头,甘,有毒。正月始生。叶厚,茎方,中空。叶四面(《证类》作“四四”)相当,与蒿(嵩)相似。
    乌喙,有毒。(《御览》无以下诸字)十月采。形如乌头,有两歧,相合如乌之喙,名曰乌喙也。所畏、恶、使尽与乌头同。
    知母,无毒。补不足,益气。
    虎掌,辛,有毒。立秋、九月采(《御览》无“九月”二字)。生泰(太)山,或宛句(《证类》无此六字)。
    贯众,苦,一(此处疑脱“经”字,“一经”应指另一传本):甘,有毒。《证类》此药缺。
    芍药,甘,无毒。
    泽兰,酸,无毒。
    狗脊,甘,无毒。
    以上各药除个别缺、脱文外,均见《御览》据《吴氏》转引《桐君》,《证类》同此。
    人参,苦。
    丹参,苦,无毒。
    玄参,苦,无毒。
    木防己,苦,无毒。见“防己”条。
    狼牙,咸。
    落(络)石,甘,无毒。
    房葵,苦,无毒。
    牛膝,酸,无毒。
    甘遂,苦,有毒。
    奄闾(菴(艹闾)),苦,小温,无毒。
    委萎(萎蕤),甘,无毒。
    黄芩,苦,无毒。
    恒(常)山,辛,有毒。二月,八月采。
    防风,甘,无毒。
    牡丹,苦,无毒。
    以上各药均见《御览》据《吴氏》转引《桐君》。
    天门冬,叶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实黑,根连数十枚,如此殊相乱,而不复更有门冬,恐门冬自一种,不即是浣草耶?又有百部根亦相类,而苗异尔。门冬蒸,剥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饥。虽暴干,犹脂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俗人呼苗为棘刺,煮作饮,乃宜人,而终非真棘刺尔。服天门冬,禁食鲤鱼
    续断,生蔓延。叶细。茎如荏,大根、本黄白,有汁。七月、八月采根。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纲目》引文此处有“又”字)呼为桑上寄生,恐皆非真(《纲目》引文无此四字)。时人又有接骨树,高丈余许。叶似蒴藋。皮主疗金疮。有此接骨,名疑或是。而广州又有一藤名续断(《纲目》引文作“续断藤”),一名诺藤。断其茎,器承其汁饮之(《纲目》引文作“以器承取汁饮”),疗虚损绝伤。用沐头,又(《纲目》无此字)长发。拆枝插地即生,恐此又相类(《纲目》引文此句作:“恐皆非真”)。
    水萍,五月有花,白色。即非今沟渠所生者。楚王渡江所得,非斯实也。
    苦菜,三月生扶疏(马按,“扶疏”疑为“复苏”之假借字。据上古音韵,扶为并母,鱼部韵。复为并母,觉部韵,系同声通假。疏为山母,鱼部韵。苏为心母,鱼部韵,系同韵通假。考苦菜为宿根生植物,据《本草纲目》苦菜条:“苦菜,春初生苗”,也即三月生苗而复苏之义)。六月花从叶出。茎直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此药以上文字《纲目》引文全同,以下至末句均略引)。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庐江、晋熙皆好。东人正作青茗。茗皆有浡(马按,“浡”字义为兴奋、振作),饮之益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葜皆益人。余物并冷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茶,火煏,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是此。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茶饮,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宵不寐。煮盐人惟资此饮。而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笔辈。
    占斯,生上洛。是木皮,状如厚朴。色似桂白。其理一纵,一横。今市人皆削,乃假厚朴而无正纵理。不知此复是何物,莫测真假,何者为是也。
    以上“天门冬”至“占斯”各药文均见《证类》引陶弘景(隐居)注,转引《桐君录》。
    芎(艹穷),苗似藁本。论说花、实皆不同。所生处异。今东山(《纲目》引文作“山东”)别有藁本,形、气甚相似,惟长大尔。此条见《证类》卷八“藁本”项,据陶弘景注转引《桐君药录》。
    木  部
    茯苓,甘。
    雷丸,甘,有毒。
    巴豆,辛,有毒。
    茗,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巴东别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此条见《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桐君录》曰”。
    茶花,状如栀子,其色稍白。此条见《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桐君录》,“又曰”条。
    莽草,苦,有毒。
    鬼箭,苦,无毒。叶如,如羽。正月、二月、七月采。阴干。或生田野。
    黄环,辛。
    石  部
    石胆,辛,有毒。
    黄符(黄石脂),辛,无毒。《证类》缺此文。
    青符(青石脂),辛,无毒。《御览》缺此文。
    白符(白石脂),甘,无毒。
    黑符(黑石脂),甘,无毒。
    阳(《御览》作“羊”)起石,无毒。
    白矾石(《御览》无“白”字),有毒。
    钟乳,甘。
    以上各药除缺文外,均见《御览》据《吴氏》转引《桐君》。《证类》所引,《吴氏》与此全同。
    虫  部
    班猫(斑蝥),有毒。(此条均见《御览》及《证类》据《吴氏》转引《桐君》。
    马刀,咸,有毒。此条见《御览》据《吴氏》转引《桐君》。
    附  方
    治诸瘘方:赤小豆、白莶(蔹)、黄芩、黄耆牡蛎,凡五物,分等,下筛。酒服,方寸匕。此条见《医心方》卷十六据《小品方》转引“《桐君》说”。
    编者注:正文仿宋体为《桐君采药录》辑佚文,宋体为著者说明。
-----------学习中
相关文章
 高人请入坐.
 鼻塞,胸闷
 二丹汤(《辨证录》卷六)
 请教服药时间的问题
 序一
 灸疗的注意事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