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中医学基本理论(一)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医学基本理论(一)

(一)基本认识

陈国镇教授主讲
佛光人文社会学院  生命学研究所

基本概念
  中医学概论这门课不仅在了解中医的理念和方法,在认识中国文化的选择里,也是最有条理、组织的一个文明脉络。中医学是经历几千年的锤炼,逐渐凝聚出来的一套医学。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萃炼,这套医学所得到的知识,在近代的医学教育中,或在我们现代的文化关注中,竟然被忽视掉了,甚至几乎被抛弃。真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严格的说起来,就是当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信心时,会断然抛弃传统,不管传统文化是否有可取之处,转而完全接纳外来的文化,上行下效一窝风的导向所造成的后果。但是从救亡图存角度来说,这也是情有可原。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整个中国处在国力衰落,极度没有安全感,甚至是处在难以存活的局势下。为了求得生存,只好寻找一些像强心剂一样的文明,快速来强化自己、填补自己的不足,为的就是想要存活下去。于是,刻意模仿和学习西方的文明,追求别人比我们强势的东西。
当年派出国去学习西方科技的学生,年纪相当小,有些人只有十几岁,这种年龄层的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能有多少深刻认识?又怎么能做到中西合璧的文化调融?大多数派出去的小留学生,就在对自己文化所知不多的情况下,接触了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里最实用的部分带回了中国。以为这些东西就能及时拯救危亡的祖国,却遗漏了西方文化中,有深刻省思力和人性探索的文明部分,也就是西方文化的根柢,我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学到了一些具体实用的表象,没学到抽象的内涵,这样的发展固然是受限于语言的能力,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熏陶。更重要的原因是原始的构想,派这些人出国的目标,为的就是追求有实用和速效的东西。不过早年奉派出国的留学生,至少还读过一些四书五经等古籍,多少对自己的文化还有一些了解。每况愈下的是后来陆续出国留学的人,这样的文化素养渐渐缺乏,茫茫然走出国门,很快的就迷失在西方文化洪流中,不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
由于留学生带回来许多非常实用的东西,外来的文明令我们赞叹,也大开眼界,在实用和惊叹之余,我们不知不觉的竞相学习西洋文明,尤其是百年来年轻人很多都以西洋文明做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在大势所驱下,放洋出国就成了许多人最高的人生追求。如此行之多年后,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普遍缺乏认识,没有良好的素养。偏颇的追求科技的发展,一味的从国外所求得的知识技术,便无法跟自己的传统文化、社会和生活作适度地整合,以致障碍丛丛的情况,随时都可能碰上。更有人提议,干脆抛弃自己的文化,全盘接受西方的文明,以取代自己的文明。民国二十一年,国民政府明令废除中医,就是很极端的例子。后来几经有识之士多方争取,才慢慢的恢复其合法的地位。两相比较,西医在政府法令刻意的庇护下,在近代中国兵马倥总的情势和环境中,竟然日渐茁壮起来,形成了喧宾夺主的气势。
中医在西医的严苛批判下,常常让人误以为中医十分落伍。中医真的一无是处吗?几千年的临床经验,真的落得毫无可取?如果真的一无是处,那么这个族群很可能早就灭绝,那么中华民族的历代祖宗又是怎么活下来的?真的就如敝屣一样不值一顾,应该断然抛弃吗?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西医的观点来看中医?中医本身没有可取的观点吗?引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医是在扶持中医?还是会扼杀中医?中医的文化观点是什么?我们自己到底清不清楚?
今天若要明了中医的内涵,我们必须回顾中国文化的特质,才能了解中医的理念和方法,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而不是一开始就用西医的观点来看待或批判中医,更不应该用西医来规范中医,不能用西医的眼光来判定中医的存废。因为西方医学的观点,绝对和中医的不相同,采用西医的眼光,在处理问题上,很多地方就是看不出中医的真正价值,甚至会误解中医。
然而,一昧用中国文化来看中医,也难免视野狭隘。没有别的文化观点的启发和比较,很多时候反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我们也需要藉助一些西方的观点,来看看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面相。在本课程中,我会引进一些西方的知识,来说明中医是否具备现代观。我特别要引用的是「系统控制论」,它是从1948年方才发展成形的一套学问。用它的概念和方法来看中医的理念结构,能够清楚地掌握到中医的精华所在。
系统控制论的发展起因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需求。在军事工业、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及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催促和推动下,产生了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控制论。由于工业革命带来快速而大量的生产需求,有些情况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人能慢慢做细部的分析研究;有些时候是要面对的事物相当复杂,以前所用的方法都不能适用;有些状况不仅错综复杂,还无法分割和简化,勉强分割或解剖,一定会对系统造成若干骚扰或伤害;或者我们所要掌握的重点是系统的功能,而非物质的结构时,局部的或简单的知识技术不再能派上用场,可是问题又非解决不可。面对这些无可躲避的状况,有些人就从整个系统的观点,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想寻找出认知和控制的方法,掌握复杂系统的特性或规律,并加以有效的控制,以达到我们所要的目的。
研究系统的类型,累积了许多成果之后,发现了它们的结构共同性,以及控制过程的共通规律,终于形成了所谓的「系统控制论」。就它发展的时程而言,系统控制论是相当新颖的一门学问,可是它的观点和中医面对人体时,所采取的态度居然十分一致。因此,乍听起来的一门新学问─系统控制论,在中国人的医学里,却已将它使用了几千年。因此我要拿系统控制论的学理来解说中医的架构、概念和临床方法,以便于我们快速学懂中医。
中华文化的根源
我们先来看看,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坦白说,即使我们身为中国人,却很少人能够回答。有些人常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西方会有自然科学,中国人在这么长的历史中,虽然也有过精彩的文明,却没有发生自然科学,为什么?」学科学的人聚会时,常常谈到这类问题。但是极少有人会问:「中国文化的根底是什么?」如今我们知道,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根底,这类问题再谈下去,永远不会碰触到核心,问题一直会悬而不决。
中国人怎么知觉?怎么思考?我们的祖先采取什么态度去面对人和宇宙万物?我们从来没有真正探索过这个问题。因为在很多时候,学自然科学的人打从内心起,就以鄙视的负面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严厉的批判。有些人甚至施展各种无情的手段,加以排斥。也正因为是如此心态,在反省中国文化的时候,始终没有办法了解中国人的心。当然也是因为没有心灵方面的素养,即使有心想省察文化的起源,也就无能为力,没有办法触碰到中国文化真正的核心。
所以,在谈论任何一个文化的时候,想要了解现况何以如此,我们一定要回归到文化的起源,也就是要找到这个民族的「心灵」动向,才可能掌握到文化的本末、说明文化的表里关系。从心灵动向切入,很自然会知道,为什么这个族群会衍生出它的文化特色。所以当我们观察中医也好,中国的艺术也好,中国的建筑也好,甚至于中国人的习性、生活型态也好,都可以用回归到中国人的「心灵」来探讨问题。看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面对宇宙万物、如何给自己的人生意义选择生命的定位。我们要从这个层次的探讨,来了解中医的架构。
在我所了解的自然科学领域里,一直都没有也没办法讨论这样的问题。虽然我没有人文或社会学的学习背景,可是,我还是会去注意人文和社会的思考,因为我就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会受到这个社会的各种影响。因此,我也就常常不自觉的想到这类问题。就像其它学自然科学的人一样,我照样有常犯的毛病,很容易从唯物的观念和知识,来批判人文和社会的事物,以为人世就该像物理世界一样,恪守几个基本的自然律。
幸好二十几年前,由于必须努力维护岌岌可危的健康问题,开始接触了气功的修练,因而触碰到中国文化里,一直被我们视为旁门左道的东西。那时候,我学这些东西,自己心里确实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一个学科学的人怎么会去学这些不科学玩意儿,深怕被别人取笑。可是,基于健康的需求和好奇心,还是决定一试,一开始接触了气功以后,才发现这种不安的顾虑是错误的,实际上并不像口耳相传的那种情形。从学习中,我才慢慢体会到,古人真的有很多好东西,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完全被抛弃了,其中有好多是目前的自然科学所不懂的东西。既然不懂,又怎么能妄加判断?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如此薄待传统文化,实在万分可惜。因此,我用心地学习,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慢慢的了解。
当我逐渐深入得到一些气功的体验时,我开始有回归的感觉,对于自己文化的根柢也越来越看得懂。这时会发现,自己所了解的,不仅解开了自己心中的一个小问题,而是给整个中华民族找到了可能的起源。这个发现,甚至是全人类的文化大问题。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明察秋毫,但是大概抓到一些要领并不成问题。
那么,中华文化的根本特质是什么呢?
中医的形成
对于中华文化,有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批判它。大多数的批判是根据唯物的比较和推理而发的议论,而不是经过实际的体验有感而发。如果我们从体验来说,又会是什么样的认知呢?该从何处下手体验?怎么才能感受古人的体验?
我发现修练气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径,可以帮助我们走进文化的深层。以前我在接触它的时候,并没有将它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只把它当作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法。可是我愈了解了它的内涵和驱策力时,也愈认识到它在文化上的重要性。
在早期,并不叫做「气功」,而是叫做「导引」、「吐纳」、「调息」或其它的名称。无论怎么称呼它,都是身体配合深呼吸,做一些简单的伸展或调练方法。气功有动态和静态之分,静态的气功有时候又被人和「静坐」混为一谈。动态或静态的气功,都不需要复杂的外在设备,也不需要有特殊的时空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修练。
现代有很多人听到有人提到气功这个名词,往往会投以异样的眼光,总以为和怪力乱神会扯在一起。可是在古时候,气功只是人们为了生存,做为锻炼自己健康的一些方法,做一些简单的操演,让身心觉得舒泰,减少一些病痛的困扰而已。原始的气功观念就是这么简单,并没有现代人的疑心所想的意图,在行为的演练上,也没有赋予任何怪异的概念,反正就是为了保健。以后慢慢的发展,方才有了气功的说词,却没有多少知识分子体认到气功的修练,其实它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法门,也是淬练文化精华之所寄。
这样倚重气功的看法,一定有很多人颇不以为然,认为我硬把江湖气味浓重的气功,提升为认识中华文化根源的要素,很难让人信服。要解除这个疑惑或反感,不是在言词上理论辩驳,只有从修练的实际体验上,才可能取得共识。
古人从练习气功中,学到了几项经验:第一,身体的健康必需自己维护,不能完全依赖医生、父母或其它的亲戚朋友。过去的人在日常生活上没有像现代人这样便给,他们还不是活得好好的,代代相传下来到我们现在。因为古人在生活经验中,慢慢揣摩到可以从自己的内在关照,去寻求各种养生和保健的方法。「反求诸己」这样的认识,就是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起点。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内省认识和知觉,一旦有了病痛,就不知道先从自己的身体里做一些调整,只有求助于对我比较陌生的外人,亲友医生就是这些外人。
古人发现,只要好好的调息或静坐,有很多初起的病痛可以随之解除,也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感染。这样的一种保健方法,不必向外苦苦求助,就可以随机化解。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养生体验。现在有很多人练气功、学静坐,也有同样得到这样的体验。一发现身上有不舒服,就静静的坐一会儿,疾恙就能得到改善。有些人伤风感冒时,静静的坐一坐,进入比较深层的安静状态,身体会出一阵大汗,几个时辰之后,伤风感冒症状就不见了。这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有自我治疗的系统,在静坐中被启动和强化了。
我们要完全信任这个系统,不要去干扰它,它就会把我们的身体调整得非常完整、非常彻底,而且使各个器官和系统达到非常和谐的合作关系。这样的体验是自我认识的重要起点。例如肚子痛的时候,无论大人或小孩子都会用手抚住肚子,很专注的配合调息吐纳,通常过没多久,肚子就慢慢的不痛了。这样的自我调节行为,就是在练气功,因为他把注意力放在疼痛的地方,把呼吸调匀来配合它,让身体朝向着舒服的方向转变。为什么会朝舒服的方向转变呢?因为这个练气功的动作,把身体内部的能量和信息做了一些调整,汇聚起来,就启动了体内自我治疗的系统。这个动作连小孩子也都会做,就好像是天生的本能,不必后天的学习。古人长久以来一直不断的揣摩,找出许多有效的方法。我们现在学气功的时候,所用的气功教材已经是经过一番整理,验证之后确定有效,方才成为有系统的练习格式。
第二,身体和环境有密切的互动。古人在练习当中慢慢的了解到,这个身体不能独立于环境之外,它和环境有密切的互动。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感觉到外在的东西呢?要知道,身体在感觉器官的知觉里,其实是很具相的东西。所谓具相,就是它占有一定的空间,不是无限大的,不是随时可以收缩和膨胀的,有一定的大小、高矮和形像。可是练气功练到某个境界的时候,身体的觉知范围扩大了,就会发现距离身体稍远的东西,仍然在我们的知觉范围之内,仍然可以感觉得到。
当我们的功力愈来愈深厚的时候,可以感知的范围也就愈来愈广大、愈来愈敏锐。过些时候,又会发现「我」这个概念,不是像书本里所说的「我」那么有限的、纯然出于想象的样子,由气功的体验而来的「我」是真实的、可以亲身体验的自我知觉。它会随着当时的心念变大或缩小,大到这个身相的「我」包不住,也能小到细如毫毛之端。也许就有那么一天,或者在静坐中,或者在走路时,突然感觉自己又高又大。那种高大的感觉,彷佛比一座山还要高,甚至比天神还高大。这种感觉,在佛教的经典里,称之为「高大身」。这种高大感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这时候会发现:我这个生命居然会超越了本体而跑到外面去了。任何人碰到这种情形都会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会变得这么大?那个『我』是什么?」
当然不是这个肉体,我们会发现,那个「我」好像是人家讲的「气」。其实,刚刚开始也没这个字,起初只是感觉它的存在,后来才发现,这个存在的东西会流动、会改变,很容易改变,跟空气、流水一样,非常容易改变。它比起流水来,在质地上,比较轻一点,所以直觉上就把它叫做「气」。不过早期所谓的气并不是这样的字形,而是写成这个「炁」字。根据这个字形,我们大概可以猜到,它所象征的字义是「无火」,意思是它并不是热呼呼的感觉,并不像火在烧的感受。这些感觉绝不是用仪器测量发现的,而是每一个练气功的人的亲身体验,在循序渐进的修炼过程中,可以体验到的感受。一旦有了这个体验以后,就会发现「气」是到处都有的东西,只要我们心念一动,好像身体四周,就被气包裹着,念头是什么,就形成什么气;念头变了,身上以及四周的气也跟着改变。
不仅发现自己身上有气,还发现别人的身上、别的生物或别的东西也有气,花、草、树木、桌椅、板凳、石头、流水、山川、河岳、屋宇、庙堂,处处都有气。一旦对于气有了知觉,经验告诉我们,随着修炼气的知觉范围可以越来越大,在时间上也好像可以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越到后来,越清楚在这个宇宙里面,没有所谓不能知觉到的地方,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被知觉到。可是这个知觉绝对不是身体的触碰,也不是常态的五官感受,而是另外有一种知觉,而所能被知觉到的就是信息波所形成的气。在这样的知觉下,中国人发现充满宇宙的基质是气,而不是别的东西。所以中国人认为整个宇宙万物都是气所凝聚而成的东西。气为宇宙万物之母,各式各样的气流荡在浩瀚的苍穹里,慢慢凝聚出万物来。
我们过去的宇宙生命观是经由这样的体验,慢慢得到的认识。可是在有气之前,又是什么?我们也不晓得古人是怎么样去琢磨,不过以现在我的了解,那是他们在极度安静的心境下,像是我们所谓的禅定状态,将心灵的知觉慢慢倒退,回到了发生「气」的起点。在那个地方,忽然发现了好像有东西在爆炸一样的情境,轰然一声、火光耀目、漫天四射炸了开来,然后冷下来形成满天余烬的天空。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老早就这样陈述宇宙的发生,它是来自一个超强的大爆炸。这样的说法和现在的天文物理学,所讲的宇宙诞生是由一个大爆炸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一样,所谓Big Bang Cosmology「大爆炸说」,和中国人的「大霹雳说」如出一辙。中国人古老的宇宙观和现代宇宙论,居然古今辉映得到相同的认知。这个大霹雳说,使天文物理学家能够做许多的计算,得到的结果让我们能更深入一点理解天体的发生,也了解万物生成的顺序,对大自然有了比较可信赖的认知轮廓。
可是,天文的各种物理量动则都是很大的数字,我们要计算得很精确,不太可能。可是在四、五十年(1965年)前,有两位科学家利用仪器测量,搜索空间中的微波以后,把它的强度用物理的公式换算一下,想看看这样的微波强度相当于一个物体(黑体)是多少温度的状态,结果算出来是2.7度K,通常我们简称为3度K。大写的英文字母K,物理学上代表绝对温度的温标,把它加上273度就等于摄氏温度。虚空中各个方向非常均匀的微波强度,是大爆炸宇宙论的推算结果,它的温度从理论上被推算出来约为5到28度K,结果实际测量到3度K的背景温度,这正好和理论的描述相近。
从大爆炸开始算起直到现在,几百亿年以来,宇宙一直在降温,就应该降到这个温度状态,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虚空中,还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微波,这些微波所具有的能量,相当于3度K时的能量。这个不谋而合的结果,让我们了解到,大霹雳说的想法,居然是可以有实验证明的,宇宙真的曾经爆炸过,现在还在继续膨胀的过程中。当然越来越膨胀,将来会不会反过来逐渐收缩,那就不知道了。宇宙的未来是怎么变化,到现在还是莫衷一是,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在这里我所要讲的,并不是天文上的物理问题,而是要说我们中国人,在过去没有仪器的时代,也没有现代的天文物理的理论之前,却能认识到宇宙的起源是经由一次大爆炸而衍生。同时也察觉到这个自然里,到处都是气。中国人虽然没有西方那套科学理论和实验架构,照样能够知道宇宙的底蕴。我们一定会问,是怎么知道的?其实是在修炼里知道的,所以在中国文化里,很早期对宇宙万物都有一定的体认。有了这些认识,也有一些人就把它一一写下来,像黄帝四经的《道原经》、相传已久的《易经》、《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甚至《论语》等,我们都会看到这类的认知影子,只是彼此的叙述、所用的词汇,未必完全相同,但是认知的本质上都有相彷佛的认识。
在整个自然界,气是它最基本的单元,从气开始凝聚成宇宙万象,所以练气功和静坐,并不是只在返照自己,还可以看穿整个的宇宙,体察到整个宇宙的基质是什么。有了这样的体认能力以后,当然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眼前的人和周围环境、生物或非生物,其实随时都和我们有互动的关系。我们没有办法可以完全从环境中把自己游离出来,我们和环境是一体的,只是彼此之间的互动,是藉由气做为媒介。透过气的中介,彼此之间的互动,就衍生出种种必须遵守的规范。不能满足这些规范,各自都不能稳定存在,不能长久生存,所以中国人从天人的实际体验中,慢慢了解人和天地之间,有什么共同的规范,也了解顺逆天意的作用。
透过许多经验和体悟,中国人慢慢了解到,人体其实和天地一样,它只不过是天地的一个小缩影,也就是把人看作一个小宇宙,人和宇宙在系统的意义上,其实是对等的系统。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天地,以躯体之身是不可能走遍、看遍宇宙,然而我们可以反过来看自己,中国人相信了解自己就可以了解天地。因此在中医里有一句话:「医道通天道」,彻底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生命,就等于了解了宇宙。同样地,宇宙所呈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的规律,也可以象征着我们每一个生命体的内在规律,可以用来处理人体的问题。
这样的知觉、这样的规范信守概念,在中国的文化里,很早就有了共识。人是小宇宙的观念,和现在的物理学的全息(Holography)观是全然一致的,可是全息观是在一九四零年代,才由一位物理学家提出理论,到了一九六零年代有了雷射光以后,才证实这个现象确实存在。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很熟悉全息的意思和应用,它给科学带来深远的思考空间。这让我们十分惊讶,中国人在气的感受上,从人与自然的互动里,居然了解到像全息一样东西。难怪在中医的生理认知里,经常讲到阴阳中有阴阳,就是在局部里有整体规律的缩影,乍看起来只是一小部份,然而它的内在还是保有全部的完整性。所以局部中有全部,小中可以见大;全部里也有局部,大中有小。
这是练气功、静坐对于文化的内涵,有非常深刻的触动功能,根本就扮演了文化根源的启动角色。这样的修炼熏陶,让中国人发展出独特的文化体质和表象。举个例子来说,以前我们常读到大禹治水十三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好像只要勤奋敬业就可以治好大水,真的是这样吗?这些叙述我都不管,我真正在想的是,大禹如何治水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引水入海?第一,他要知道大海在那一边对不对?否则如何能掌握方向?第二,他要怎么才能引水泄洪呢?想看看,那怕是我们现在的人,想建一个水库都要花好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引水入库。他十三年的时间,可以把辽阔的水患治理好,实在非常的了不起,他是怎么做到的?
直觉神通的开发
我们对大禹这个人,到底有多少了解?《史记》的〈夏本记〉说大禹的人格特质有「身为度,称以出」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夏禹用他的身体来做测量的工具,各种测量的结果也就随之而出。」在山东省嘉祥县东汉武梁祠的画像砖有古代十位圣王的故事和图像,其中大禹像的赞词说:「夏禹长于地理、脉泉,知阴,随时设防,退为肉刑。」夏禹是个懂得地理、水脉的人,善于找出隐藏的规律或东西,随时都能检测状况,用自己的身体来感觉。他的手上拿了一个像叉子似的道具,微微指向上的姿势,有学者说那是农具,可是很难和他的专长联想在一起。这个东西到底是何物?有什么作用?直到最近我们才了解,那个叉状物可能是什么东西。因为在西方社会的文明里,有一个找水的方法叫做Dowsing。砍一根树枝来,保留它的两叉,一根分岔树枝就像英文字母的Y形;两手反握两叉端,直杆指向前面,拿着它到处走,手要有点放轻松,如果碰到水源,它的直端就会显著跳动。这种寻觅水源的方法,西方人称为Dowsing,我们以后也要列做实验项目之一。换句话说,大禹这个人有个特质,他对整个水脉虽然用眼睛看不到,但是他有方法可以感觉得到,这个方法可能是Dowsing。其实这种能力不仅用在水脉的寻觅,也可以了解地理,因此有人称它为「寻龙尺」,能帮助人寻找地理的来龙去脉。夏禹拥有这种能力,所以他知道水该往那边引流,因为运用寻龙尺,连水流的动向都可以测得出来。
让我们想想看当时的状况,整个黄河流域一大片都淹水时,要怎么将大水引向大海?这岂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的我们,碰上台风淹水的时候,只能看这滚滚浊流漫无规则地流动,它是流向大海吗?平常人根本不知道,曲折蜿延的洪水眼前流向那边,方向经常会判断错误,还要引导它流到大海里去,那是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那是中国大陆,幅员如此广阔,一眼望去苍茫无涯,而不是台湾的山海相顾。立身在这么广袤的大地上,一个人的存在何其渺小!在台湾这样倾斜的地形上,山高水急,一泻千里,洪水自动会往海边奔流而去。在中国大陆上可不是这样,洪水迂回曲折横行停滞的情况,绝非我们所能体会,要治理它,不能对它没有感觉。
要感应到水性,这样的知觉能力要怎么获得?以现在我的了解,是必须从修练身心学起,没有任何修炼的基础,夏禹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他是天生的能力,那就无从仿效了。在中国历史上,如汉光武帝、唐太宗等有名的英明皇帝,都会这种找水的本事。以现在人的语言来说,他们都是一些奇才异能之士。拥有超乎寻常人的才能,他们才可以做出那样的伟大事情,即使洪水到处泛滥,但是以夏禹的知觉,就是能察觉水性,朝着大海的方向,慢慢将它引导过去,化解掉陆地上的灾噩。所以夏禹能够治好水患,这对我们现在人的认知而言,实在难以想象。
到中国大陆去观光,我们会发现好多地方有令人敬佩的古代工程设施。站在现场仔细审视,内心里油然生起的是,怎么会有如此精妙的构想?这样宏伟的工程是怎么完成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方才有这么奇巧的本事?我们的心里很明白,这绝对不是逻辑的思考能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一定是有特殊的能力,才可能做成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那种能力的出现,几乎都是在修炼之中所开发的潜能,身心到达那样的功能状态,就看得懂中国人的东西,同时也会若有所悟地知道,中国人的生命力的底蕴,从那里看到了生命的光辉,理解其表现。要明白这样的能力,就要讲到直觉和神通了。
在身心修炼的过程里,有了许多潜在的能力会慢慢的萌芽、培养起来。有些潜能一旦培养起来,就发现时间和空间不再像过去的认知,能够知觉的时空范围不再那么狭隘,也不受许多的拘束。只要心里调节一下,时空的知觉尺度可以随意伸缩。譬如,以前只能感觉到自己身体以内的状况,现在还可以把周数公尺以内的环境,都可以像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一起感觉到。能知觉的空间就变大了,当它越来越大时,空间的远近就不成为障碍。时间也一样,可以经由心灵的调节而突破短暂的现在,知觉过去和未来的因果。所以我们如果能够调节时空的尺度,就发现可以超越身体的感官或五官的极限,可以超越常人的认知极限。超越这个极限之外,我们所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就比五官所能收集到的广泛得多了,非常的广泛,随着能力的开发提升,没有止境可言。
当然我们谈到直觉神通时,学佛的人常以佛经不鼓励人利用神通,而犹豫不决。其实不鼓励常用神通的原因是怕舍本逐末,让人走偏了,而没有回归到自己心灵的本性上,这只是一种告诫,而不是绝对的禁止。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身体能够有知觉实在很神奇!我们的眼睛能看见东西、耳朵会听到声音、鼻子会嗅到香气、舌头会品尝美味、身体可以感受各种触觉。形成这些知觉的每一个结构都非常精巧,直到现在科学还无法完全理解、模仿和掌握。以耳朵为例,声音经过微弯的耳道(这耳道微弯不直是有道理的),然后到达耳膜,震动耳膜,这样还不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听觉神经。因为那些耳膜的震动非常微弱,必须经过后面三块小骨头的接应,做一番调节的作用,将声音的品质转变和放大,然后再进入到耳蜗里。耳蜗内有浮在体液中的瓣膜,受到声音的驱动,瓣膜随之起伏摆动,触动神经细胞的晶体,形成电脉冲传进到大脑里,才造成听到声音的感觉。我们想看看,这些其巧无比的听觉历程,是谁告诉他们如此环环相扣?是谁在设计安排的?怎么能做到这样巧妙?
小小的耳蜗内,在瓣膜底下能感应到声音的细胞,叫做毛细胞。那些纤毛是一条条像冰柱一样的水晶,他们扮演着晶体管的功能。总共有多少条呢?一个耳蜗内有七千两百条左右,另一边也是一样多。所以瓣膜震动时,会压到晶柱,产生电脉冲到大脑里。这样精巧的设计,就是我们的听觉感官----耳朵。我们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都非常精巧,我们也晓得,这些都来自同一个细胞的分化。它们能分化成这样,各司所职,各自扮演着很精密的功能,这些难道不够神奇?我们的身上任何一个细胞,都神奇得不得了。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神奇的表现,所以若从广义的神通来看,我们有生命本身就是神通。
当然我们要讲的神通,是由于自我修炼所获得的直觉潜能。直觉所产生的神通可以超越五官所感知的时空,所以它是超越感官的知觉。一旦能超越感官的极限,我们的认知范围就会拓广,就有整体性的认知,不再会滞碍偏狭,这一点非常重要。生命成长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拓广知觉能力,如果我们的一生所能知觉的范围始终都小小的,又如何能让自己的生命提升起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为的就是增广见闻,开拓心灵的时空,所以拓广知觉能力是生命成长的要素,各种文化都是这样循序渐进。
要让生命能够逐渐提升,第一就要努力学习超越各种极限,能超越才会发现,过去碰到的障碍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直觉或潜能的开发之下,会发现许多可解的途径。因此你碰到事情的时候,能静下心来,使得心里空荡荡的,集中心力在事情上,很神奇的是灵感会自动跳出来,可以解决眼前的困惑,而不需要很费力气。这样的处事方法,要先把心定下来,整个人才能变得比较灵活,尤其是心思特别显著灵活了起来。很多从前想不通的问题,这时候似乎很快就想通了;很多零散的事情,在心里也变成有条理了;很多以前看不到或看不懂的状况,现在可以看得到也看得懂了。因此在做事情时,除了已经收集到的资料之外,知觉超越了数据的极限,觉察到更多的信息。
怎么整合数据,也在超越的知觉中,会呈现一些可能的架构。循着感觉,很多零散的东西,一下子整合在一块,各就各位出现自然的条理。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架构,将数据整理成不同的脉络,适应不同的状况,让人感到各得其所。处理事情能做到如此自然惬意,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能力比以前更好,不仅更高明而且更流畅,这就是懂得了通权达变的心灵运作。直觉的潜能是不假思索很直接的反应,这样的反应一旦养成,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不需备好答案,随时都有灵感可以面对纷乱的事务。我们不需要碰到A事情时,用准备好的A办法去应付。碰到B事情时,用准备好的B办法去应付。这样解决问题有时而穷,因为我们的记忆有限。如果一定要背好ABCD的答案,才能处理ABCD的事情,那可真累人!我们这辈子要记忆好多办法,才能勉强应付随时的考验。
然而人世间的事务,自然界的万物何其多也!我们那能事事皆知、样样皆晓?尤其是生命本身,根本无法固定不变,随时都在改变,而且一定会转变,都是动态的,面对动态的状况,我们怎么可能记下所有应付的答案或方法?难道记忆也要跟着变吗?我们岂能有那么多工夫去背各种问题的答案?不可能的嘛!既然不能,那就等于没有任何备用答案了,所以人生的成长要学着随机应变,而所谓随机应变的能力就是直觉的能力。
当我们有了直觉的能力时,会发现生活和工作只要懂得活学活用,其实不必记忆很多的东西,就能应付裕如。反而,当心里记太多东西的时候,却显得有点被动招架的窘态。心里没有答案的成见下面对事情,我们的灵感会更自然的从心底冒出来,很多时候就好像我们站到镜子前面,我们的影像立刻出现在镜子里,就那么的自然而直接。这样的智慧是「无所住」的般若智,没有成见、不需要依赖条件所发生的智慧。
产生那种智慧的心境,随时都是空荡荡的,对各种环境状态都能够因应。般若智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两者无法比拟。后者有所执着,而前者毫无所执,无执而生才是真智慧。佛经里面所谓的「般若智」,就是无所住而生的心灵。当它起智慧妙用的时候,就是无所不知的般若。如果有所住,要根据条件才能有的灵感,就不是佛经所说的般若智。
当我们开始修练以后,就会发现有般若智慢慢在成长,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升了,哪来的灵感连自己都有点惊异。有了这样的体会时,我们会把世间的事与物,一个个慢慢的察看过去,会看过宇宙万物很多东西。在察看宇宙万物时,我们和被观察的对象,并不是完全的对立关系,只是微微的有一点对立的样子,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和对象有融为一体的感觉,彼此起了一些共振,变成可以互相沟通的感觉。当我们有一体的感觉时,了解整个宇宙万物就不是难如登天的问题。俯察内在的心,我们也就可以感受宋代理学家所说的「民胞物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那种情怀。
这种了解事物的方法,对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现代人太依赖感官的物性功能,不懂得用直觉的感应方式认识自然。对于自然界的「三大起源」问题存有极大的困惑:天体是怎么来的?生命怎么出现的?人类是怎么发生的?这些问题在唯物的科学观念下,还一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可是,当我们学会和宇宙万物感应合一的时候,就可以慢慢体察它们的来源。认识来源就是知道「生」,以后万物是怎么维持繁衍,也能逐渐追踪,于是「住」的过程也能了解。在繁衍中又如何衰退,也可以依据感应而觉察到一些脉络,「坏」的机转也能了然于胸。变坏后如何消失无踪,更是需要感应的直觉,才可能知道它的归路。宇宙万物的成住坏空,无一不是可以用感应的直觉逐一加以探索,也唯有如此才可能尽此一生里了解透彻。如果要用仪器或推理以求认识,那可能像蜗牛匍匐般缓不济事,无法满足人类心灵想要解答三大起源问题的渴求。
其实我们想了解三大起源问题的心,已经是超越个人知觉的极限,不是感观的直接功能所能触及的部分。要做到超越的认知有两种途径可行:一是延伸感官的知觉范围,利用各种中介器械,将原先感官无法觉察到的信息,转变成可以觉察的型式,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眼镜、大哥大、电影、电视、夜视镜、广播电台、收音机、电视等等各种文明的产物,都在延伸感官功能。另外一种超越的方法是发展人的知觉本能,让它能变得既灵敏又广阔,不再局限于感官的狭窄区段,同样可以获得相当可贵的认知。这样的心力培养,就超过了一身的局限,随着个人的修练,我们可以知道的东西和范围,就会变得相当深入而且宽广。
在三大起源问题里,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生命起源的问题。每一个人想了解也都会问:「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所得到或认同的回答是:「我是父母生的」。可是,这样的答案并没有触及生命最根源的问题。其实,大家真正所要问的是「我的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并不是指这个身体,而是指「赋予这个身体的生命力,到底是怎么来的?」身体发肤固然是受之于父母,可是让身体表现生命的活力,它的来源就不能说是由父母所生就可以迎刃而解的问题。想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自己深入生命的缘起处去体会和感觉,才能够了解生命的起承转合。
生命缘起的问题,是一个很严肃、很重要的问题。不同的民族对于生命的认知差别,会导致不同文化的发展。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生命观,我们东方人有东方人的生命观,任何一个族群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命观。通常各个民族都会采用神话的方式,来叙述他们对生命起源的理念。
由于中国人有修练的文化传承,才有人与自然互相感应的一些体验,才了解人和天怎么合一。所谓「合一」,不是人的身形躯体和自然的合一,说得具相或真切一点,就是前面所讲的人天气场的合一,中国人大部分是在这个层次上讲究合一。当然,这样的讲法或实践还是有不够圆满,也有不够深入的地方。天人合一真正要讲得彻底究竟,只有在佛经里才看得到,其它的文化里我们实在看不到这样通透的成就和见识。中国古人虽然有天人合一的概念,可是在讲它时,多数都只在「气」的层次上,这样的理解和实践层次,和佛教相比还是不够通达无碍。
为什么会有天地宇宙?原因何在?现在的宇宙观,只不过是以前的中国人所讲的大霹雳,从一个起点爆炸开来的余烬而已。假如我们继续往前追问,再也问不出答案来了,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回答得出来了。为什么会有大爆炸?大家相顾愕然,都没有答案。虽然现在的科学家完全没办法回答,可是,佛经却有了它的回答,大爆炸的形成是共业力的聚焦所产生的强力燃爆点。换句话说,佛教的认为「宇宙是众生共业的创造」,众生和我们都不是侵入到这个宇宙里的外来客。这宇宙就是我们共同创造的家园,我们创造它,我们也现身在其中。宇宙生成和存在意义,只有佛经这样回答。
我们也许会问:「要如何证实这样的说法?」这个证实方法,现在的科学方法做不到,因为科学根本不认识业力和心灵的本质。所以不要寄望科学,以为它凡事都可以解决,可以解答一切问题。没有这回事!科学并不没有追到真理,只是想要追求真理而已。科学一直在追什么呢?其实只在追求方便法门罢了,追求到简便、容易理解的概念和方法,面对各种物质现象,这些概念和方法好用就可以了。等到不好用的时候,再换另一种更好用、更简便的方法。
真正在追求真理的时候,我们的心必须相当深潜的安静,才可能一探究竟。要了解宇宙真正的起源,要证明宇宙是众生共业所创造的家园,就要按照步骤修练,让自己逐级入静,用我们整个生命力聚焦在一起,回归到那起点上,才可能探明宇宙和生命的缘起,了解它们是不是由大家的业力共同创造的家园。

气与信息波
先秦诸子对于生命的探究,还没有到达那个地步,许多还停留在「气」的熟悉阶段。「气」是什么呢?它最虚灵的层级就是「信息波」,带有信息的波动。因为它是波动,以现在的物理学来说,宇宙里由于充满各种波动的组合,才会有「全息」(Holography)的特质。中国古人常在语言或文章里,呈现全息的观念,譬如说「以小见大」「察微知着」,观看微小的事物,就可以知道大事物的样子,这就是全息概念的用词。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弄清楚了小地方,大的尺度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大概也就能掌握到一些要领了。
在针灸里更是如此,一个耳朵有全身各部分的对应穴位;一个眼睛的瞳孔旁轮状的虹彩,也有身体全部的状况资料;一张脸不同部位的表象,分别对应五脏六腑的生理状况;一口牙齿各自对应五脏六腑的机能;两只脚底也是五脏俱全的对应。这些描述都充分显示,中国人的有全息观,在临床的医疗上,全息的心法不是空穴来风、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可以体验的真实存在。所以要了解中国人的心,要这个角度来看,会看得更懂一点。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当然也有很多全息的体验。有了前面的认知和修练,也有了一些潜能的开发以后,我们就有新的知觉途径和方法,足以让我们的体验慢慢形成有系统的认知。

碎维结构与非线性系统
以我们小小的身躯,也能够体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从生活四周围的事物以至日月星辰,可以感觉到的东西不计其数。看多了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后,我们很自然会意识到各种大小的系统,在形象或机能上有许多雷同之处,「小中有大、大中有小」。在小格局里可以看到大格局的样貌,彼此有相似性;在不同尺度的大格局里,包含了许多具体而微的大局形象或性质。这样的特性在数学上称之为「自我相似」(self-similarity)。具有这种特性的结构,就是所谓「碎维结构」(fractal structure),有些人也译作「碎形结构」。
碎形结构和刚才的「全息」的结构,乍看之下有些相似,实际上并不相同。在具象的身体结构上,有许多碎维的图像,如上一节所说耳穴、眼睛的虹膜、脚底脏腑分布区等,都是有整体结构的自我相似性。但是在生理的抽象功能上,每个子系统中都会呈现其它系统的功能,例如心脏搏动的波谱里,有呼吸的信号谱,或者说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信号谱。只是针对某一子系统来观察时,这个子系统的信号强度占优势而已,其它系统的信号强度则退居次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子系统中,全部的生理信息波会重整成不同的主从结构。在小的格局里可以看到大的样貌,在大格局里也可以看到各种缩小的整体样貌,这样的自我相似特质,在自然界里到处都呈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真正的来源是自然界,不管是生物、非生物或天体,它们的互动关系都极为复杂,在物理学上我们要用「非线性」(nonlinear)的因果关系,才能比较贴切描述彼此的互动,因此我们认为自然的系统基本上都是非线性系统,而其现象也必然是非线性机转的结果。反过来问,什么关系叫做「线性系统」(linear system)呢?所谓线性系统就是给这个系统一定量的刺激,它就产生某一定量的反应,反应量和刺激量的比值固定不变。用数学的作图来说,假如X是刺激,不管它是什么样的一个刺激,譬如X代表我们对一个弹簧所拉的力量;而Y是反应,代表这个弹簧被拉长的量。如果这样的系统是线性系统,那么将X和Y画在方格纸上,所得到的图示线条一定是一条直线,这就是线性系统的因果关系。如果所得到的线条是曲线,这个系统就叫做「非线性系统」。自然界里所有的系统都是非线性的,偶尔看到一些好像是线性的系统,其实那只是忽略了一些微小的变量,简化而得的概略系统,那不是真实的系统面貌。由于自然系统有非线性的本质,因此都有很复杂的结构和作用。

因果循环和蝴蝶效应
为什么非线性系统会衍生出复杂的结构和作用呢?因为在自然界里所有的过程都是因果循环。因果循环的意思就是某一个因造成的果,又变成自己的另一个因,再使系统产生新的果,如此因生果,果倒为因;此因再生果,果再倒为因,反复不已就是因果循环。譬如X1是因,Y1是系统产生的果,这个Y1果又变成系统的因X2,再影响系统使它产生了第二个果Y2。第二个果Y2又变成系统的因X3,使它再产生下一个果Y3。如此因果循环不已,在数学上叫做「迭代法」(iteration),用我们比较熟悉的一般语言来讲,就是「因果循环」。
自然界的系统都是非线性的系统,它们的互动都是因果循环。由于这两个要件,使得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呈现碎维图形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让我们觉得自然现象都是复杂的现象。宇宙之所以有那么丰富的内涵,就是因为自然界尽是这样的系统──非线性而又因果循环,所以造成这么复杂的宇宙万象。
也许我们会问:「这样就可以造成复杂的宇宙万象吗?」会的。为什么?因为只要在刚开始时有一点微小的偏差,经过这样一转、二转、三转,因果循环转了几转以后,一切就变得非常显著而复杂。在起始点上只差一点点,可是因果转了数转之后,所出现的后果可能就差了很大。我们的成语叫做这种现象为「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现代的物理学、气象学,把这样辗转放大的效应叫做「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意思是在南太平洋有一只蝴蝶拍动几下翅膀,也许我们认为那没有什么,可是影响所及到了北半球,就造成一个惊人的台风。  
啊?这怎么可能?可能啊!它虽然只是拍一拍翅膀,所产生的空气扰动非常微弱,可是不要以为它的作用微不足道,它的后果可能是惊天动地的自然现象。由于因果循环它扰动空气的效应越来越强化,循环了几千次、几万次以后,这个大气系统就可能出现台风眼的漩涡。再加上地球的旋转,整个地球气温的分布,就可以使得它变成一个强烈的台风,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蝴蝶效应」。这是一位研究非线性气象的科学家所提出来的一个名词。其实,这和我们中国人讲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有着相同的观念。在中国的文化里普遍有这样的认知,例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飓风起于萍末」、「察微知着」、「因小失大」等,都在说明小可以影响大,普遍知道这种小大相关的现象或作用。过去的中国人对很多东西的了解,都会注意起始点,从起点开始就做对了,后续的发展就容易做成功,否则愈做愈乱,经常会变成难以收拾的残局,「好的开始成功了一半」就是有蝴蝶效应的体认。
当然,这里也就出现一个可能的情况:「由于起点差那么一点点,所产生的后果是就有那么大、那么难以掌握,我们就不可能控制、了解系统所有的可能状态。」这种不可能了解的特性,指的是系统必然有很复杂的变化,复杂到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不可尽知的现象,对我们而言就叫做「混沌」(Chaos)现象。
自然界里,永远有我们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和控制的事物,从地底下的地震,到地面上各种生态的变动,往上到天空中的气象,甚至于天上的许多陨石,用我们现有的逻辑和知识,都没有办确切认识和掌握。我们做不到完全的控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也随时存在。也许我们会说那些都是外在的东西,所以无法完全掌握。反过来看我们自己身体里面的东西,是不是就可以全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呢?也是不能够。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舒服,这个不舒服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也许是去年打了一个喷嚏,今年才形成这个不舒服;也许是更前一年不小心吹了冷风,才打了个喷嚏,辗转到今年变成不舒服的感觉。

阴阳、五行
在许多的生活层面里,我们会体验到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碎维结构,为了掌握这些结构,也为了简化对这些结构的认知,我们可以透过心灵的自我修练,学习各种心灵「自净其意」的运作方法,做不同层次的调节,就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心灵功能上,体验到不同等级的复杂度,或者说看到不同等级的简易度。虽然先将心灵还归原初状态,在去面对事物的认知方法,对于现代人来说相当陌生,但是它却是比较自然的认知途径。中国古人透过这样的方式,对于林林总总的宇宙万象,有了阴阳五行的简易原则,统刮认识了生活的许多经验。
「阴阳」二分法是人类最自然而简易的认知方法,甚至也可能是所有生物都懂得的方法,藉由这样的认知判断,生物学会生存的「避就」经验。当然,在中医学里,这阴阳二分法,对于临床治疗的概念发展而言,还带有控制论的负反馈的意义,这等讲到控制论的时候再来细说。
第二个认知的简易原则,就是所谓「五行」的概念。过去,我们在学习中医的时候,以为「五行」的想法只是个整理经验的模型,在许多试用的模型当中,选择比较好用的一个,硬生生的把它嵌进中医的经验里,形成中医学的基本理念,用来解释临床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
其实古人选择「五行」做为认知的原则,未必是这样的过程。我们如果能够在静坐里,将心灵倒退回原初状态,慢慢感觉自然事物的互动、气的流通和异动,我们就会发现五行是知觉自然产生的认知,而不是用推理的方式,或者是科学上所谓建立模型,由简单的二分法到复杂的多分法,才琢磨出「五行」的思考模式。以古人叙事的方式,五行的出现绝不是这个样子的过程。
为什么我会说得那么的肯定?因为在我的禅定经验中,「五行」的出现,就是在很原始的心灵状态下,直接知觉它的存在,超越了经验累积的酝酿过程。我发现,当时面对宇宙万物,会自动出现「五行」的特性以及互动的关系。所以我相信古人也有过这样的体认,从直接的知觉里赋予「五行」这样的名称。刚开始时,大家对五行的了解,也许是从知识的学习上得来,我希望将来是从直接的体验上得来。

气血、经络
中医学里又有所谓「气血」的概念。「气」是什么?「气」有指空气的意义,也指精微物质产生的能(energy),精微物质就是从饮食转化而成的生化物质。它们所产生的能量多寡,决定了气的强弱。除了空气和能之外,古人所认识的气,也包括了我所谓的「信息波」。它和「能」有些许差别,没有炽热逼人的感觉,也就是没有火气。所以他们把它写成这个「炁」字,现在人已经不太常写这个古字了,只懂得写这个「气」。这个「气」字比较具象,可是后来的人拿这个气字代表许多东西,有物质、有能量也有信息,可以说通通都囊括在里面。
血」是什么?「血」是指人体组成里,比较偏向物质方面的东西。「血」不是单独指血液而言,它还代表着津、液、精微物质及其它所有的物质。所以气血的意义,不要太局限直接想成是「能量」和「物质」,真实的认知会发觉,它们有很多其它的内容。
经络的发现是因为练气功得气,这时身上有气的流动,而气所流动的路线就是经络。古人的经络图整然有序,其时即可能是在这样的身心状态下,所认识的路线,当然不是像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用仪器测量、标定出来的路线图,而应该是古人在练功的时体察出来的。即使现在有许多人练气功,也一样会发现相同的气感流动路线,因此经络是客观的存在网络,而不是为了便于认知所拟造的虚幻模型。它的存在和特性,不仅有主观的经验基础,也经得起客观的科学验证。
练功得气的原理,也和系统的非线性有密切关系。我们在练气功时,到底追求什么?将各种气功的修练方式总结起来,其实修练真正在追求的是身心的和谐度。当身心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身上许多能量的波动就会协调地组织起来,形成能量非常强的一波动。这样的波动有其特殊性,在物理学上称它为「孤立波」,英文名称叫做soliton。
孤立波有两个特性:第一是它的波形能保持固定不变。第二是它传播的速度也固定不变。有了这两个特性,就等于它和周遭环境没有互动的关系,孤伶伶存在的一个波动,所以才会将它叫做孤立波。这样的孤立波动,在海边常常可以看到。当强风吹着海面,很有规律的吹着、吹着,摆荡的海水眼看着就形成了起伏的海浪。从远处海浪一直慢慢朝着岸边拍打过来的时候,它的波形一直保持相当固定的形状,推进的速度也很稳定,直到岸边被沙滩或者乱石堆破坏了,它才消失不见。
过去我们在读地理的时候,最熟悉的孤立波例子,就是每年八月中秋的「钱塘潮」。海浪形成孤立波以后,一直以稳定的形状和速度,从海面上向钱塘河口奔驰而来。钱塘江口像个喇叭口,外宽内窄。海浪碰到节节狭窄的河口,顿时掀起高高的浪花,形成当地每年的自然奇观。「钱塘潮」就是一个孤立波的例子,它当然也要等到秋天的季节,有那样规律的风不断地吹着海面,才可能带起这样的波动。
其实在人体里,随时随地都是孤立波的流动。在什么地方?在神经系统里,神经系统中流动的信号,任何一个都是孤立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波动?因为我们有任何感觉,都会沿着神经末稍传向中枢,然后再从中枢传向身体的其它部位,产生生理或心理的反应。如果这个信号波的形状一路发生改变,就代表它所携带的信息发生失真的现象。这是不可以发生的事,否则原来是痛的感觉,传到神经中枢竟然变成舒服的波形,使大脑得到错误的感觉,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指挥,这怎么可以?或者原来是甜的感觉,传到神经中枢竟然变成苦的感觉,这一样是不可以饶恕的错误。原来是什么知觉,传过去就要是什么信号波,不可以失真,无论传多远,都必须保存相当多原始的数据,这才不至于使生物体发生误觉和误判。要保持它所具有的原始数据,也就是这个波所携带的信息不能改变。波动不改变信息内容的要件,就是波形要固定。
其次是沿着神经传播的信号波速,绝对不能有忽快忽慢现象,否则我们无法建立知觉和反应的经验,速度不稳定,知觉和反应一定会发生错乱。所以在神经里传播的信号波,必然要有固定的速度和波形。这两个条件就是孤立波的特质,因此沿着神经传播的所有脉冲,其实都是「孤立波」。
当气功态出现时,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很和谐的状态波,形成所谓的气感。这样的波动也一样是孤立波,它可以沿着身上的某些路径走动,所走过的路径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经络其实极可能是这样发现的,而不是一般的书上所讲的揣测,以为经络是从临床的医疗经验,慢慢累积起来的认知。那是很难累积起来的认知。有了气功的主观发现之后,在客观上才依据临床的经验,整理成一个有调理的系统。把身体的经验融合到经络系统里,在生理和病理上所得到的内在认识,就叫做藏象或脏象。
经络脏象学说和中国文化发生的特质,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有了经络脏象的认识,利用它做为临床医疗的依据,以维护人体的健康,就形成中医的特色。为什么中国人会有针灸?一直都是大家很困惑的问题,从上面的叙述里,针灸医术的发生和修练气功的体验,其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有了这些修练气功的认识以后,把体验慢慢扩张,和环境的人事物互动,也就有了许多关系的认识。这种互动经验的累积,形成系统观的认知来源。我们常常会和某一个人有良好的互动,进而形成合作的关系,于是两人就成了一个稳定的组合。如果和很多人形成很密切的良性互动,彼此合作的关系建立起来,就形成一个坚强的团队。
同样的,我们和环境有很密切的互动关系,人与自然的系统概念也就出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而且做到什么分寸地步,都非常重视也相当有认识。就像在《孟子》里就叙述:什么时候去捕鱼,鱼网的孔目要多大,都要拿捏分寸。网目不能太小,太小了,连连小鱼都会捞光,没有了鱼苗,后续的水中生机断绝,整个生态就破坏,那么以后的生计也就难以为继了。古人很懂得人和环境的互动,要建立在生生不息的平衡态上,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鱼,因为他们从许多方面的认知上,早已有了系统的整个观念。
中国人讲求民胞物与、仁民爱物,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观念呢?这是因为和环境互动的经验告诉他们,只有这样的互动,维系着动态的生态平衡,我们自己才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绝不是「只管我要的,不管别人的生存,或者别的生物的生存」,为人不可以是这样私心。古人常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什么叫「上天」?中国人的上天就是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就是四周的环境,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统整成系统。我们也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什么意思?从系统的概念来说,我们都是系统的成员,彼此都有一定的联系和互动,才构成系统的状态。如果有人自恃得理,逼人太盛做到太绝了,必然会伤害系统的整体秩序,使系统发生动荡变化。从过去的历史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系统观念所衍生出来的谚语或格言,教导人们信守系统平衡的原则。反而是现在的人,好像对系统平衡的观念,都显得淡陌了,常常是个人主义至上,不自觉的破坏了自然的系统循环。系统循环遭到了破坏,我们自己也无可避免将就深受其害。
由于了解了大自然和人的关系,我们也就知道,有时候碰到人力不可及的自然状况,人类不可逆天而行,需要量力而为学习适应与忍耐,很多时候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人类才能够存活。如果不能隐忍、不能顺应,冒犯天威我们很难活下去。过去的人认为「顺天则昌,逆天则亡」,并不代表他们太懦弱没有勇气克服困难。相反的他们一定比我们坚强,否则要生活下来谈何容易。然而,他们对于自然的力量会这样顺服,绝不是太过愚昧无知,他们深知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道环节,要跟大自然形成刚柔并济的关系,才是生命长久生存之道,所以他们不会故意去对抗大自然,自毁生存的机缘。例如有人要盖一栋房子,它的方位、日照、水流、风向、土质等地理环境,以及房舍的高矮、造型、材料、颜色等,他们都会加以考究,甚至于家里面的厨房该摆在那里、卧室安置在那里,都按照他们的自然观去计算、去衡量,然后才把它设定建造起来。
这些考究事项的,就形成中国人对生活的许多规矩。大家仔细看过中国楼房塔妙的楼梯建筑吗?在建造一座楼高数层的房舍屋宇时,楼梯的阶梯数总是奇数、偶数、奇数、偶数交替相间,以形成阴阳平衡的数格。比如说上这一层楼有奇数个阶梯,再上另一层楼时,阶梯数就是偶数,绝不会不是通通都奇数,或者通通都是偶数。因为只用一种数建造楼梯,当我们拾级而上高楼时,踏上楼层的脚步,也许最后一步总是右脚踏上去。如果要上好几层楼,每一次都是右脚踏到楼层,连上数层楼后你会发觉,自己的身体老是偏向一边,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如果这一层接梯数是偶数,下一层则是奇数,上楼就不会有这样的偏颇感觉了。
所以中国式的高楼建筑,在接梯数的安排上一定是奇、偶、奇、偶的排列,使生硬的房子建筑,和人体的知觉互动产生平衡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稳定联系,使住在房子里的人保持健康的身心。你们看看,这奇、偶、奇、偶相间的排列法,在中国人说起来,就是阴阳交互平衡的意思,不能全部都是阴,也不能全部都是阳,阴阳要自然调和。由此可见中国人在很多生活层面,即使是简单的结构上或数目上,都要有所讲究,以求得与自然有完美的互动。这些古老的文明智慧,慢慢被我们现代的中国人遗忘了,甚至认为那是意识型态的荒谬之举,我们生在科学的时代,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这些想法。这类粗暴的文化批判,,让古人许多智慧和经验不断流失,多么可惜呀!
人类的生活里,有许多可以探索的层面,根据不同的认知理念,可以归纳出来的东西当然很多,但是很基本的认知,我认为可以列论的大概是以上所说几项。
  
文化的形成
紧接着要讲到中国历来有许多能人异士,把很多的生活经验、体察,做了阶段性的整理,也创作一些便利后人学习的读物,使得整个人类的文化,每过一阵子,就有升级的进展,将前一段所累积的文明,做一番提炼或集大成。他们在做整理或发明时,很多文化的层次跟着跃升,视野也跟着拓展。譬如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写字是要用刀把字刻在竹简、木片上,这样的纪录工作很辛苦,所以字数不能多,句子不能长。以致于只有最重要的字句,才能被刻记下来流传,所有的记录都是很简单的语句,几句话就要把全部的意思放进来。因此,古老的文章书简读起来,都是言简意赅,字句很精简,意思却很丰富。
我们要体察到当时记录事物的不容易,没有便利的工具可用,只能如此留下经验。等到后来有办法用笔写在纸上的时候,文明的记载就方便很多了。所以整个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长篇大论的文章一定是后代晚近的事,越接近现代,工具越便捷可用。进入二十世纪就更便利了,有录音的设备,可以路下许多人的经验谈,很多时候几乎都不需要用手再来书写。早年读大学的人写笔记都要靠双手,还没有复印机,在钢版上刻写腊纸,然后油印成讲义分给人家参考。可是现在有复印机,很多学生上课就不作笔记,拿别人所作的笔记上机一影印,整个学期的笔记,不费多少时间力气,全都复印完毕。
每个时代都不一样,得之不易的时代,能得到的东西都很珍惜。现在太方便了,东西太容易要得到,好处是可以传播很快,大家都有机会分享;坏处则是珍惜的心减少了,不会细心去品味反省,许多东西都只是过眼烟云,而没有深刻的经验。我们要想在这些历史文物里,看到一些文化的精华,就必需要花费多一点的时间和心力,才可能有所体会。可是在这种溜灠而不重视经验的时代里,多数人就是少了那种体会的智慧,接触在多东西,仅止于之式的收集,浪费了许多可以使生命成长的宝贵机缘。
古人所遗留下来的东西,有时候一、二句话里,所包含的意思就非常深厚、广博;不像现在的文明产物,我们读了好多的东西,才获得一鳞片爪的意义。过去我们小的时候,常爱读的是诗词歌赋,现在的孩子们常写的却是字句较长的新诗。古诗词和新诗比较起来,古诗词的用词遣字很精炼,常常一、两个字就能点出美不胜收的意境;可是现在的新诗,常出现啰嗦的语句,讲了一大堆话,搞不清楚要说什么,新诗写得好的人少之又少。
在文化的传递上有一个关键点,要传下来的人和要承接的人,都要有相同的喜悦的心境,愿意传承文化,文化的精华才可能顺水如流绵延传递。如果彼此对文化没有认同的喜悦心境,文化的精华是传不下去的,即使勉强传递也是有形无质,很容易就失真或断裂。要如何让人对文化感觉到喜悦?首先就是要能欣赏,也就是进入文化原创人的心灵世界,欣赏他的心灵之美,才能掌握其精华。其次是在心赏之余,承接的人还要发觉「犹有发挥」的心灵空间,才会有足够的意愿继往开来。如此传承下来的文化,就有了生命的活力,会不断地繁衍发挥下去。
所有文化的东西不可能机械式的交待下去,让人照单全受,没有给予人自创的余地,这种传递管道不可能建立起来,勉强传了几代,就乏味失传了。所以不是巨细弥遗什么都教,就可以传之久远。有些东西是属于接受人可以发挥的,要保留给他,让他的心灵有发挥的空间,才不是窒息般的传承关系。因此当我们想把中国古老的东西,长久流传下去的时候,我们只抓重点来讨论,其它的内容则交由承接的人,靠自己的灵感去填补空隙,让文化的认知丰富起来了。
不是全然接受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在接受时,故意断章取义接收不全,而是指心灵不要被眼前的认知限制。如果只是全然的接受,像填鸭子式的把心灵填得满满的,自己没有丝毫转圜的空间,就会有窒息或失去生命的感觉,对于文化的欣赏很快就乏味。做没有乐趣的事永远没有动力,也不会长久。反过来,在接受的同时,我们也参与未来文化的创作,看得到自己在文化长流中的定位,自然会以喜悦的心继续把它再传递下去,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生命。
在文化的传承里,一定要留有这些创作的空间,从这样的观念来看过去的文物创作或发明,我们会发现,在很多地方都留有供人挥洒的空间,让接纳者有喘息、有创造、有参与的余地。譬如,许多的中国画里,常有留白的布局。留白是什么?做什么用?其实,留白可以让我们看画时,有越看越美的感觉。美在哪里呢?美在看画人的心里,在这留白处,他可以有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无穷的想象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创造力。我们对一幅画会欣赏到满心欢喜、笑逐颜开,其原因不尽然是画作的魅力,而是眼前的画勾起了我们的创作意图,使得心灵有了创作的活力,用自己的意向投射在画作上,产生共同创作的喜悦。我们之所以「满心欢喜」地欣赏它,其实是在欣赏自己的生命活力,也就是欣赏心中的意境。
文化的传承必须是以这样的欣赏心意做为延续力,才能够使得过去的文化,透过我们再往下传下去。如果每一代的人都懂得这一点心力的衔接,那么文化的传递工作,本身就是共同创作,也是喜悦的传递,而不是单调无味的搬运工作。我从你手上接了一个东西,没有创作,再转给另一个人手上,这样传很乏味,也传不久。过去的文物里,有许多这类属性的东西,蕴藏了许多心灵创造力的营造。在《庄子》这本书里提到,他很不喜欢用机械的方式来取代人力。他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这样依赖机械,就出现了「机心」。什么叫「机心」?就是投机取巧的心意,唯有不取巧,我们才能感受到心灵深处,所拥有的鲜活的滋味。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新东西,不能听听就算数了,这个听听也算数的想法就是取巧。听一听就以为懂了吗?其实和做得到或做成功还离得很远呢!真正的懂,必须自己亲自去品尝、拿捏,有过十足的胜算才能算数。如果学习新东西能够这样再三品尝,我们就能明了文化的发展,其实每一步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涵。由于这些意涵无穷无尽,所以文化才能够被传承下来。
当然,文化的传承也要靠有些了不起的人物,扮演集大成者。历史上许多值得一读的书籍,或者很多令人赞叹的学说,都要归功于这些文化伟人的功绩。例如被中医师奉为规臬的经典之着《黄帝内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集结了长久以来多少前贤的经验结晶,给后世的医家可以承继前人的智慧经验,也开启后世名医辈出的生机。现在回过头来看,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对医学的理念,以及对临床治疗技能的发达,有这样深广的体认、有这样恢宏的生命与自然的认知规模,实在非常了不起。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都做不到。不晓得当时是何许人也,会有这么大的智慧,能把生命和医学做了如此畅达的统整,使我们的医学从数千年前,就有相当完备的整体观。这样的经典成书流传以后,使得中医的发展有了依循的轨道,有了指导的原则,跟着《黄帝内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慢慢往前走,才有后世的中医学。
有人集大成,当然也要有人教育年轻的一代,把它传下去,这种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能够传承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在这里,就是在扮演传承的角色。既然称为「生命学研究所」,就是要做深度的生命品尝,从品尝里欣赏生命的美妙,然后让它传之久远。过去的人,把他们一生的体验传给了我们,我们如实地接到了吗?接到了,我们是否继续薪火相传?
文化要绵延不绝传下去,必须要有民胞物与的心态,不是为了自己,要为天下苍生。因为文化不是私产,而是共同的智慧结晶,「我自己得到了,也应该和别人共享」文化才有发展的生命力。我们能有这样的心态,才会愿意把好东西传下去。但是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经常不是那么开明,私心常常大过公益;更有许多人无功而受禄也不以为耻,瞟窃侵占的行为十分猖獗。所以很多人为求自保一点心血,有些经验心得或要领,总是父传子,或者一脉单传,旁人不得而知,甚至是只传给儿子,绝不传给女儿。就这么偏狭地一代传一代,文化的慧命有若悬丝之细弱,传没几代或发生变故,好东西就此失传了。
只要有很多好东西,当我们想到可以传下去,又愿意传下去,它就可能是文化的新契机,成为文化未来重要的脉动,自然科学近三四百年的发展,就是这样影响了全世界。这一点我们始终没有做好,传了几代,就成了消失的往事。这个原因何在?原因是没有深入了解人际互动的系统观,不知道尊重别人的智慧,也和尊重别人的生命一样重要,因此在智能的生命层次,我们还是属于低等生命体。
除了智慧的尊重外,我们的各种文明产物,经常停留在个别知觉或经验的表达上,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始终没有获得一以贯之的道里,抓不到异中求同的重点,也就很难把一己的经验,做大幅度的延伸和推广。所以穷其一生,他的体验就只有这么一点点,清贫的心则流露吝惜,他当然会觉得奇珍贵无比。如果随便就给了别人,那自己就没有了,我是「唯一能」的价值感就消失。因此在对他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绝不敢将自己的一点心血之得轻率传给别人。
如果我们能把一点经验所得,透过精炼的思考和试验的过程,再深入探讨下去,掌握它的重点、要领。那么再进一步就是从这样的认知里,可以做出多方面的发展。当我们身上拥有许多本领的时候,也许不会那么在乎把一些本领,公开给人家知道。有些东西是要等到人生的修为或素养,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领悟接受的,更是可以公开无妨,即使全部本领都给人,也不会觉得别人拿去了,我就没有了。只要我们的心灵是活的,随时都可以创新,胸有千万丘豁,就不在乎别人拿去多少东西。所以要突破这个文化共享的障碍,中医还需要下一翻功夫,研究其精简扼要的哲理。掌握到要领以后,就不会说:「我花了二十年才学成的东西,我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讲完,你们通通都得到了。你们才花一、二个小时,我花二十年,这样我太不值得了。」当我们所拥有的东西非常多而活时,就没有所谓「拿走」就减少的恐惧心态。
在此课程里,我没有办法沿用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来讲课,因为那样子,也许只把零星的经验讲一讲,一年的时间就用光了。我试着把中医的理念做一点整理,在整理的架构之下,大家来学习认识中医。一旦得到了这些认识,自己就可以自修而学好中医,这是我希望在课程里做到的事。
我所设想的这个架构,不仅要回顾中医过去的观念、方法,也要把现代的的观念和方法放进去。古今的认知都能放进去以后,我们就可以自行学习,即使没有人事事教导,也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学习起来不会太辛苦。学习一种过去文化,许多都是经验之谈,没有经验的人,实在不晓得古人在讲什么。有了现代的认知和学习架构,那怕架构再好,我们也不能排斥体验,因为只有实际体验,才会抓到它的精髓。所以我们在自己的修炼上,还是要实际经历一些体验。
体验的过程是每一个人用他自己的身心,同时作为材料和检视器,去搜集和分析自己,给自己下诊断、开药方,妥善治疗自己,将反应仔细地写下来。这才会真正知道中医所讲的阴阳、五行、各种症状、各种药物的感觉是什么。大家必须做这样的功课,但是做功课之前,心里也不要操之过急,先一步步把该学到的观念和方法,先掌握正确,后续的实际运用才不容易出错。
以后在适当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也希望在被研究的时候,不要保留状况,要讲出各种资料,让大家分析诊断,因为资料愈丰富,诊断就能愈正确。
我用了以上四个方向来看中国文化的起源,可是无论我怎么详说,乍听者总是感到不着边际,一颗心思像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没有落地生根,真正要有扎实的感觉,就要在中医学上应用它,心里才会稳定下来。
相关文章
 追风散(《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袁氏八门
 气分证
 梓朴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从大司天理论探讨元明医家用药变化的原因
 吃素吃出的學問——十年生機飲食之路心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