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看内经,写的笔记,请老师指导一下.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之本。
黄帝说,阴阳者,是万物之根本,所以治病也要治本。就是说治病的根本就在阴阳。
什么是阴阳?其实,阴阳就像计算机的1和0,1是阳,0是阴,它只是一个符号,就像我们在写程序时,真用T,假用F,而阴阳就像计算机程序中的变量,定义A为阴,B为阳,如此是也。就像南级和北极,是两个相反的方向,就像天上和地下,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佛曰:色即空,空即色。色即阴阳,空即阴阳,色是一种理念,一个文字,一段话,一个想法,它随时间,地理,等各种变化而变化,70年代中国穿吊带叫风骚,90年代穿吊带则为"时尚".所以先把阴阳看做两个变量.阴即阳,阳即阴也。阳盛则阴虚,阴虚则阳胜,水为阴,火为阳,水被火烧后,水变气,则成阳。所以所阴阳,不能看阴阳二字,而要学其之本,而在变化.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返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里是不是指 清气(阳)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还是指的阴阳之变化.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春天来了,阳气上升,万物也生,冬天来了,阳气潇凋,万物也藏起来。但这里很是不懂,有待慢慢理解。
阳化气,阴成形,对身体而言,阳在体内是以气的形式存在的,而阴是以五脏等形存在的。像一个人非常阳光,非常有生气,则是向上之意,阳化气,则上升。中国国学影响中国人的地方真多呀。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最好的例证就是
感冒了,寒毒入侵人体,则身体自我发烧抵制,而浑身
发热过后,却觉寒冷,所以老年人长说太热了不要脱衣服,容易着凉。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水因寒而结冰成形,水又因热而变气,阴阳转化无处不在.
清气在下,则生
飧(sūn)泄.,就是拉肚子之意,浊气在上,则生
(月真)胀,就是不想吃,吐,恶心。我以前看过《四圣心源》里面一段话,祖氣之內,含抱陰陽,陰陽之間,是謂中氣,中者,土也。.
所以我很想知道清气在下,为什么会拉肚子呢?
我做了一个模拟的想法,我要吃个
苹果(阴阳,因为任何一个东西都是阴阳转换来来的),吃到肚子以后先进胃,根据我看过其它的资料我知道脾胃是土,中者,那么是不是胃将苹果进行了一个转化?比如,将有用的水谷精华阳,上升,将无用的阴的东西进行下降.上升的部分又分为太阳,少阳,太阳为卫气,顺着经络走,少阳为营气,顺着血管走?而阴的东西经胃到大肠,再经过转化,阴中阳的就为大便排出体外,阴中阴的就如小便排出体外?
那清气在下为什么会拉肚子呢?是不是就和天空中的气本来是阳,但到了高空遇寒(实际就是阴的牵引,因为阴阳之间要相互转化和相互吸引的关系)就变成了水一样的道理?
可我又有问题了,那清阳之气怎么不变成小便呢?为什么为是大便呢?
是不是清阳到了大肠处转化的时候,大畅认为清阳是阴之阳,应该通过大便排出?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 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东西,水属阴,火属于阳.气属于阳,味属于阴.
味,即酸甜苦辣咸.正是因为酸甜苦辣咸养着我们的形体,味属阴,为浊,浊成形,而五味即是通过阴阳的转化变为了形体.
所谓中药材的药性即是也是有味而来的,不同的五味滋养着身体不同的地方.
.
因此,不同的药的味道,决定了这个药的药性,比如
甘草,其主要药效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脾胃为甘所以甘草就有健脾的功效.
味归形,形归气.味养着形,形又靠着味的供养而.这里.我就想起第一章,于是我把它总结了一下.
五脏 五行 五音 五臭 五畜 五星 方位 五色 五味 五窍 管 病在
肺 金 商 腥 马 太白星 西 白 辛 鼻 皮毛 肩背
肝 木 角 臊 鸡 岁星 东 青 酸 目 筋 颈项,关节
肾 水 羽 腐 猪 辰星 北 黑 咸 耳 骨 腰股
心 火 徵 焦 羊 荧惑星 南 红 苦 舌 脉 胸肋
脾 土 宫 香 牛 镇星 中 黄 甘 唇 肉 脊
根据这些东西,我进行了一些联想.基本明白了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其实就是说整个治病的根本在于阴阳.其实不光是治病世间万物的根本都在阴阳,阴阳的转化,就像太极生无极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这样,不断的数之可百,推之可千.变化着.包括五行呀,其实也是一个符号,像金木水火土,其实就像ABCDE,也是由阴阳在相互转化得出来的几种结果,我看第一章知道,四时,其实是春夏秋冬,还有一个长夏..这种对应关系,就是整个中医的理论基础?
所以我将中医入门列出步骤为:
一/了解阴阳交替转化的道理
二/学习阴阳在身体内部运行的原理并详细熟读内经,
伤寒等. 这一章最难,这就包括了伤寒然后先进腠理....好像内经后面翻了一下还讲到病分几个过程,什么少阳,太阳,阳明,格阳,说到格阳格阴死...我第一遍是翻阅着看的.
三/看千金要方,或经典的方子为什么要开那些要,然后同时查<神农百草>来了解药性
四/看临床的一些案例,来试着开方子.
我想问的主要是,我这样来学习是不是对的.因为我甚至还有点担心我是不是入门了.
[
本帖最后由 turkey 于 2009/2/9 09:55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anji/]
-----------加油
-----------学习精神非常可嘉!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是自然规律的概括,是科学意识的框架,是哲学的辩证方法。
阴阳学说我以为是静止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观,关键是动的,变的处理方法。
从动状态找出静的类型,以静的类型去演变动的形状,这就是中医的高度思维。
[
本帖最后由 一分为二 于 2009/2/9 14:09 编辑 www.med126.com]
-----------中医学习要精心、细心!
-----------
原帖由 一分为二 于 2009/2/9 14:08 发表
学习精神非常可嘉!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是自然规律的概括,是科学意识的框架,是哲学的辩证方法。
阴阳学说我以为是静止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观,关键是动的,变的处理方法。
从动状态找出静的类型,以静的类 ...
谢谢,可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首先从宏观想知道,我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对的:(希望不要走弯路.
对于阴阳的互相转化的过程,我基本还是清楚了的.
-----------我也不知道你的学习方法对不对,学习中医的道路大概那些名医都不一样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但是,学习经典是肯定没有错误的,还要背熟,了然于胸。我是学校的学生,我们是学习,生理,解剖,
经络腧穴,中药,方剂,刺法灸法,针灸临床,中医内科等等,当然经典也学,不过只是选修课。
我觉得我们这种方法,看似是一步一步接近临床,一步一步提升,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刚入门的学童的
心理,很多枯燥的东西使其对中医的好奇,一点一点的给打磨掉了。
终于到了有一天,自己真正碰上病人了,想起学校里学的那些个诊断,平时觉得学了很多证型,但是好像哪个也
对应不上,最终还是从经典中的理论来分析,觉得那才是最有把握的。
所以,我觉得从经典学起,也是种好方法,把经典跟临床病案联系起来,从经典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似乎
更适合学习中医啊~~越读经典越觉得古人伟大,自己的要学的太多了~~
-----------我认为学经典是没错,但不能死记硬背,
比如阴阳应像大论,其实单一个清为阳,浊为阴,清气上升,浊下降。清阳之间的转化。
基本上就能明白阴阳之道理了。
我想不能照着每一字一句的去想,去理解。
我先翻了一下
黄帝内经,看到第四章,后面的就越发不懂了。
于是再返过头来看阴阳大论,看完阴阳大论再看后面就又清晰起来了。
可是有很多东西,得先有个感觉,比如何谓三阳三阴?要了解三阳三阴,必须得了解手太阳,手少阳。。。。。等。
可手太阳是什么东西?
手少阴是什么东西?这时候就得又看七经八脉了。。。
如果只读经典,里面有很多西是不能马上理解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比如我读完了阴阳大论,清楚了阴阳之间的转化,那我要再仔细看内经,我就首先得有个基础。什么基础呢?就是像经脉是如何走的。。。
至少我应该明白食物或气进入体内后是按照什么一个流程在走下去的。
比如食物进入人体,阴阳转化,阳上升,阴下降,那阳上升后进了哪里?
用五行的顺序来解释,脾属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那脾的阳上升不是该入肺了吗?? 可是我这一部分不明白,在内经中,我还没读完,我还是不明白。。
那这时候如果有个老师来指点一下,说一下这时候我应该看一下什么书,马上就能明白,咱不是能少走弯路吗?
-----------大医辩阴阳,所有的一切归于阴阳。
五行生克更为重要。
楼主,基本明白阴阳的道理和临床分辨阴阳是大不同的,况且阴阳不是读了一下黄帝内经就似成明白,阴阳可以无限的划分下去。
能辩阴阳即可成为大医,自当努力学习。
至于楼主所提的为什么清气在下会拉肚子,内经“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在下的浅见:实为说胃和脾,胃主降,脾主升,逆之则发胀下利。
[
本帖最后由 猪儿也疯狂 于 2009/3/19 12:3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