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妇产科学:第十八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具有生长能力及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者,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内膜在子宫肌层内生长,且局限于子宫者,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子宫肌腺病;内膜侵犯子宫肌层以外的组织,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以卵巢最为常见,此外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以及子宫直肠陷凹、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阴道直肠隔等处也较为常见,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近来发病率明显增高。

图17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部位

一、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能力。对于其发病原因,目前有多种学说。

(一)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屑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如严重的后倾后屈子宫及先天性宫颈狭窄或阴道闭锁者,易并发本症。剖宫取胎手术时,可将内膜碎片带至腹壁伤口上,形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此为种植学说的有力例证。

(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卵巢生发上皮、盆腔腹膜、直肠阴道隔等都是由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均具有潜在能力化生成为子宫内膜样组织。

(三)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子宫内膜碎屑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种植,可造成远隔器官的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如肺、胸膜病灶等。

二、病理

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

内在性内膜异位症局限于子宫肌层使子宫不规则增生,酷似子宫肌瘤,切面可见增生的肌组织也似肌瘤呈旋涡样结构,还可见散在紫褐色陈旧性出血斑点,且外周无包膜,此种病症称子宫肌腺瘤;异位的内膜弥散于整个子宫肌壁,使子宫较均匀地增大,称子宫肌腺病(图171)。

图171 子宫肌瘤病

外在性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在卵巢,由于周期性出血,可出现血性囊肿,多为6~7cm直径大小,表面为一层原纤维囊壁包绕,内含棕黑色粘稠陈旧血液,又称“巧克力”囊肿,多与周围有紧密粘连。其次子宫直肠隐窝之腹膜、子宫骶骨韧带、直肠阴道隔甚至直肠前壁,常有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结节,使肠壁与子宫后壁及卵巢间形成致密粘连,术中很难分离。

光镜下能见到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和出血。由于异位内膜反复出血,上述典型组织结构可能被破坏而难以发现。异位的子宫内膜极少发生恶变,但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以恶变为宫内膜样腺癌等,要引起注意。

三、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随病变部位与范围不同而异,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约20%患者无自觉症状。

(一)症状

1.痛经与疼痛

主要表现为继发性与渐进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常于经前1~2开始,经期第1天最剧,持续至经后逐渐消退,但随月经周期而呈进行性加重,www.med126.com且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成正比。当异位内膜累及子宫直肠陷凹及子宫骶骨韧带时,多有性交疼痛和肛门坠胀感,经期尤甚;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见腹壁瘢痕增大并感剧痛;肠道内膜异位伴有腹泻便秘,甚至有周期性便血,大便时可引起难忍的疼痛;膀胱内膜异位可出现周期性尿频、尿痛或尿血;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时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酷似宫外孕破裂症状。

2.月经失调

以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为主,可能与内膜增生或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3.不孕

多数内膜异位患者输卵管并无阻塞,可因输卵管与其周围组织有粘连,而致蠕动受限;少数患者输卵管壁呈结节状增厚、管腔可能被阻塞;子宫位置后倾固定、卵巢功能失调等原因,约74%以上患有不孕史。

(二)体征

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子宫多增大变硬,一般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多有压痛,可能为局限性隆起,也可能为均匀性增大。

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征者,可在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区扪及子宫相连的张力较大、不活动包块,有压痛;在子宫骶骨韧带、子宫后壁或子宫直肠陷凹处可扪及一至数个米粒至蚕豆大小不等的硬结,明显触痛,肛诊时尤为明显。如阴道直肠受累,在阴道后穹窿可触及甚至可见到突出的紫褐色结节。

四、诊断

可根据病史、症状与体征作出诊断。但要注意有时症状与体征不一致,可能症状典型,但体征并不明显,或体征较明确而症状不支持。对可疑病例试用药物治疗有效者亦可诊断,也可借助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查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诊,甚至有时须经剖腹探查,方能明确诊断。

五、鉴别诊断

(一)子宫肌瘤

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尤其是壁间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瘤光凭妇科检查不易区分。但子宫肌瘤无痛经史及周期性下腹痛史。

(二)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患者疼痛不仅限于月经期,平时亦有隐痛,且可能出现反复炎症发作史,对抗炎治疗有效,但内膜异位症抗炎治疗则无效。还需注意凡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久治疗症状不消者,应考虑有内膜异位症之可能。

(三)盆腔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除在子宫旁扪及固定实性包块外,也可能在盆腔内触及散在转移结节,因而易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混;直肠内膜异位除便血外,尚可触及硬块而易误诊为直肠癌。但肿瘤患者一般体质差,病情发展迅速,疼痛为持续性,与月经周期无关。凡诊断不明确者,尤其疑有恶变者,应尽早剖腹探查明确诊断。

六、预防

(一)防止经血逆流 对明显的后倾后屈子宫及宫颈管粘连、狭窄及闭锁者,均应纠正或及时手术治疗。

(二)避免手术操作引起子宫内膜种植 输卵管通畅试验及造影应在月经净后3~7天进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时,不应突然降低宫内负压,以避免宫内破碎内膜逆液流入腹腔;宫颈冷冻、电熨、锥切均不宜在经前进行,剖宫取胎时,应避免宫腔内容物流入腹腔或腹壁切口;在缝合子宫及腹壁切口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防内膜种植。

七、治疗

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及范围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加以全面考虑。

(一)激素疗法

鉴于无排卵性月经往往无痛经,故要采用性激素抑制排卵,以达缓解痛经的目的。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及病变轻者。

1.孕激素 常用药物有炔诺酮妇康片)、甲孕酮(安宫黄体酮)、甲地孕酮(妇宁片)或异炔诺酮。自月经周期第6~25天服药,每日口服上述一种药5~10mg,可连续服用3~6个周期。有此法可抑制排卵,并使异位内膜退化。有人主张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3~10个月,辅以小剂量雌激素防止突破性出血,以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称为假孕疗法。

2.雄激素 常用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舌下含服,或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2次肌注,连用6~8周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停药4周,可试用2个疗程观察效果。

3.丹那唑 常用量为每日400~800mg,分为2~4次口服,当出现闭经后剂量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g为维持量,一般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续治疗6个月,在停药后30~45天即能恢复排卵,并可提高受孕率。

此药具有轻度雄激素和类孕激素作用,它可通过丘脑下部抑制排卵前LH高峰的出现,并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以抑制内膜生长,使痛经症状迅速消失。目前普遍认为丹那唑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理想的激素类药物。由于其对肝肾功能有不良影响,用药期间应注意肝肾功能。

(二)手术治疗

对药物治疗有不良反应或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以下不同术式:

1.保留生育功能www.lindalemus.com/zhuyuan/手术

适用于年轻尚未生育的妇女。手术应保留子宫,行单例卵巢囊肿切除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输卵管周围粘连分离术,盆腔内局部病灶电灼或切除,以及子宫悬吊术。术后症状多能改善,50~65%妇女术后有受孕可能。

2.保留卵巢功能手术

适用于35岁以下,已无生育要求的妇女。切除全子宫及盆腔内其他病灶,但保留一侧或部分卵巢以维持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

3.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近绝经期或虽较年轻但病变严重,且激素疗法无明显疗效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及分腔内局部病灶切除。卵巢切除后,即使残留部分异位内膜,变可逐渐自行萎缩退化。术后视情况给予性激素治疗。

4.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是近年国外较普遍采用的新技术,分为电凝、烧灼及电切或激光切除三种。初步观察术后妊娠率较高。

相关文章
 黄芩散(《卫生总微》卷七。)
 请大家帮忙开个药方
 当归四逆
 风寒?风热?
 青龙饮(《证治宝鉴》卷十二。)
 身体虚弱,最近睡眠质量差。--伤精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